脑缺氧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阿斯综合征

何谓阿—斯氏综合征?阿—斯氏综合征又称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是由于心脏原因引起的一种暂时性脑缺血、缺氧而致的急骤而短暂的意识丧失伴有惊厥的综合病症。
(Adam—Stoke syndrome)又称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
它主要是由于心脏泵功能衰竭或发生致命性心律失常,以致心排出量急骤减少而引起的一系列脑缺氧症状。
严重脑缺氧的主要症状包括晕厥、抽搐。
如不及时抢救,则往往可引起死亡。
阿-斯综合征的直接原因是心跳极慢(每分钟20次以下),甚至短时间的心室停跳,或心跳极快,以至室颤。
在这种情况下,心脏排血功能骤降,引起脑组织严重而暂时性缺逐发作,导致晕厥和抽搐等。
临床上,引起阿—斯综合征最常见的原因是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室性心动过速和室颤等冠心病的临床表现引起本综合征的病因很多,主要有缓慢性心律失常,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快速性心律失常,如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及多源性频发室性过早搏动。
其发生是由于多种心律失常致心跳极慢(每分钟20次以下),甚至短时间的心室停跳,或心跳极快至室颤,使心脏排血功能骤降,引起大脑严重短暂缺血,从而出现昏厥、抽搐.如抢救不及时往往可引起死亡。
何谓阿斯氏综合征,应如何处理?阿斯氏综合征是一组由心率突然变化而引起急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综合征。
该综合征与体位变化无关,常由于心率突然严重过速或过缓引起晕厥。
阿—斯氏综合征多见于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早搏后间歇太长、早搏太频繁、窦性停搏、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率很快的室上性心动过速等。
一般的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心室率不会太快,不会引起阿—斯氏综合征,但如果原有脑动脉供血不足的情况存在,往往会引起本征。
另外,心导管检查、胸膜腔穿刺、内窥镜检查均能反射性引起阿-斯氏综合征。
阿-斯氏综合征最突出的表现为突然晕厥,其轻者只有眩晕、意识丧失,重者意识完全丧失。
常伴有抽搐及大小便失禁、面色苍白,进而青紫,可有鼾声及喘息性呼吸,有时可见陈施氏呼吸。
缺氧的名词解释

缺氧的名词解释缺氧是指身体组织和细胞无法获得足够氧气供应的一种生理状态。
缺氧会导致细胞无法正常运作,最终引发各种不同程度的疾病或症状。
缺氧可以分为全身性缺氧和局部性缺氧两种。
全身性缺氧是指全身组织和器官普遍缺氧,通常是由于呼吸功能异常、氧气供应不足或心血管功能障碍等原因导致。
例如,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会引起呼吸功能异常,导致全身缺氧;心脏疾病如冠心病、心肌梗死等会影响心血管功能,进而导致全身缺氧。
局部性缺氧是指某个特定局部区域缺氧,通常是由于血液供应不足或血流障碍等原因引起。
例如,血栓形成导致动脉阻塞,使特定局部组织缺氧;紧缩性血管疾病如雷诺病导致末梢血管收缩,引起局部缺氧。
缺氧对身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细胞在缺氧环境中无法正常进行氧化磷酸化反应,ATP合成减少,导致能量供应不足,细胞代谢紊乱。
持续缺氧会影响DNA、RNA和蛋白质合成等生物化学过程,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血小板激活、炎症反应等,最终引发一系列的病理变化。
在心脑血管系统方面,缺氧会引起心绞痛、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心脏病变;脑缺氧会导致脑梗死、脑缺血等脑血管病变。
在呼吸系统方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感染等导致的缺氧会引起呼吸困难、肺动脉高压等。
在神经系统方面,缺氧可以导致头晕、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
在肌肉和运动方面,缺氧会导致肌肉疲劳、无力感等。
在组织和器官方面,缺氧会导致组织坏死、器官衰竭等。
对于缺氧的治疗,首先需要找出导致缺氧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例如,呼吸系统疾病导致的缺氧需要进行呼吸支持治疗;心血管疾病导致的缺氧需要进行心血管病治疗。
总之,缺氧是一种身体组织和细胞无法获得足够氧气供应的生理状态,会导致各种不同程度的疾病和症状。
对于缺氧的治疗需要针对具体原因进行治疗,并及时恢复组织和细胞的氧气供应,以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病理生理学: 血液性缺氧习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1、一氧化碳中毒造成缺氧的主要原因。
()A.O2与脱氧Hb结合速率变慢B.HbO2解离速度增快C. HbCO无携O2能力D.一氧化碳(CO)使RBC内2,3-DPG增多正确答案:C解析:一氧化碳中毒时,血中大量形成HbCO,其不能携带O2是造成缺氧的主要原因。
此外,CO使RBC内2,3-DPG减少,氧解离曲线左移,HbO2不易释放氧,亦加重组织缺氧。
2、下列()因素可引起氧解离曲线左移。
A.RBC内2,3-DPG减少B.血H离子浓度升高C.PaCO2升高D.血温升高正确答案:A解析:红细胞内2,3-DPG、血H+浓度、PaCO2、血温这四项指标下降时,均可导致氧解离曲线发生左移。
3、以下()情况引起的缺氧不属于血液性缺氧。
A.贫血B.高铁血红蛋白血症C.一氧化碳中毒D.动脉血栓形成正确答案:D解析:动脉血栓形成可造成局部循环功能障碍,导致循环性缺氧。
4、关于氧解离曲线,下列()说法是正确的。
A.氧解离曲线右移,血红蛋白与氧亲和力增高B.氧解离曲线右移,血红蛋白与氧不容易解离C.氧解离曲线左移,有利于向组织供氧D.氧解离曲线左移,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氧不易释放正确答案:D解析:氧解离曲线左移时,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增高,两者结合更加紧密(即两者不容易解离),导致氧合血红蛋白不易释放氧,不利于向组织供氧。
氧解离曲线右移,则情况相反。
5、高压氧治疗缺氧的主要机制是()。
A.增加肺泡内氧弥散入血B.增加血红蛋白结合氧C.增加血液中溶解氧量,增加血氧含量D.增加细胞利用氧正确答案:C解析:高压氧主要增加血液中物理溶解的氧量,进而增高动脉血氧分压和血氧含量,快速纠正缺氧状态。
对于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高压氧还可竞争性的与血红蛋白结合,加速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解离。
二、判断题1、血液性缺氧的主要特征是血红蛋白数量减少或血红蛋白性质发生改变。
()正确答案:√2、严重贫血可导致血液携氧能力降低。
()正确答案:√解析:严重贫血时,血红蛋白数量明显减少,无法携带充足的氧供给组织。
脑缺氧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缺氧的一般表现:缺氧的一般表现为头晕、头痛、耳鸣、眼花、四肢软弱无力,继之有恶心、呕吐,呼吸浅快而弱,心跳快而无力。随着缺氧的加重,会渐次出现意识模糊,全身皮肤、嘴唇、指甲青紫,血压下降,瞳孔散大,昏迷,最后因呼吸困难、心跳停止、缺氧窒息而死亡。正常的氧代谢是从呼吸系统的通气、气体交换开始的。呼吸过程的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障碍,都会造成气体交换不充分。这时,人体先将作出代偿性的保护反应。由于神经反射作用或血气的直接作用,可以使呼吸深度增加,继而呼吸频率加快。如果代偿性的反应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就会出现缺氧。于是,动脉血氧分压低于正常水平,同时由于二氧化碳积聚造成的二氧化碳分压高于正常水平。这种现象总称为呼吸功能不全。如果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0mmhg,或二氧化碳分压高于50rnmhg,就称为呼吸功能衰竭。缺氧的危害无论什么原因造成的缺氧,都会改变机体的机能和代谢状态。神经系统对于缺氧最为敏感。即便轻度缺氧也有可能出现智力和视觉的功能紊乱。脑是人体各器官中对氧的需求最大的器官。脑的重量只占体重的2%~3%,而脑的耗氧量占人体总耗氧量的20%~30%。心脏输出血量的15%都供给了脑。但是,脑组织本身几乎没有一点点供能物质储备,全部依靠脑循环带来新鲜血液里面的氧气来维持生存和执行正常的生理功能。所以,脑组织对缺氧(缺血)的耐受能力最低。脑的慢性轻度缺氧即可引发困倦、注意力分散、记忆力降低等症状,随之出现意识障碍、惊厥、昏睡或昏迷,以至死亡。如果脑的供血供氧完全中断,在8~15秒就会丧失知觉,6~10分钟就会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心脏也是耗氧量大、代谢率高和氧储备少的器官,所以对于缺氧也很敏感,最容易受到损伤。严重缺氧和持续缺氧,可使心肌收缩力降低、心率缓慢、心脏的血液输出量减少,与缺氧症状形成恶性循环,甚至心肌细胞变性、坏死。持续的慢性缺氧容易发生心力衰竭。严重缺氧直接抑制呼吸中枢,使呼吸减弱,或出现潮式呼吸,甚至呼吸停止。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CT及MRI诊断比较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CT及MRI诊断比较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是指新生儿因出生窒息、胎盘早剥、窒息性窒息或其他原因导致脑缺氧缺血而引起的疾病。
这种疾病在新生儿中比较常见,严重程度不一,但都会给孩子的生长发育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CT和MRI是目前比较常用的检查手段,两者在诊断上各有优势,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它们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上的诊断比较。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CT(Computed Tomography)扫描,它是一种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可以用于检查人体内部器官的结构。
CT扫描主要通过X射线进行成像,它的优势是成像速度快、价钱相对较低,对于一些急诊情况下的病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对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CT诊断,主要可以观察到脑组织的密度变化、脑水肿、脑积水、脑梗死等情况。
CT扫描可以比较快速地获得脑部的结构信息,对于一些紧急情况下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CT扫描对于软组织的分辨率不高,很难展现出脑部微小的病变,因此在一些病变不太明显的情况下,CT扫描的诊断效果可能不够理想。
接下来我们介绍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扫描,它是一种基于磁共振原理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利用高强度磁场和无损的无线频率来生成人体内部器官的高清影像。
MRI扫描的优势在于对软组织的分辨率比较高,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到脑部的微小病变,对于一些非紧急情况下的病例诊断效果更好。
对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MRI诊断,主要可以观察到脑组织的异常信号、灰白质的对比度、软骨化灶等情况。
MRI扫描相比于CT扫描,对于脑部微小病变的观察更为精准,因此对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更加准确。
CT和MRI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上各有优势。
CT扫描具有成像速度快、价格相对较低的优势,对于一些紧急情况下的病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诊断手段。
而MRI扫描则具有对软组织的更高分辨率,对于一些非紧急情况下的病例能够提供更加精准的诊断。
房室传导阻滞对身体有哪些不良影响

睡眠质量下降可能影响工作 和生活效率
改善睡眠质量有助于缓解房 室传导阻滞对身体的不良影
响
注意力不集中
房室传导阻滞可能导 致大脑供血不足,从
而影响注意力集中
长期注意力不集中可 能导致工作效率下降、
学习困难等问题
患者可能出现记忆力 减退、思维迟钝等症
状
建议及时就医,采取 适当的治疗措施,以 改善注意力不集中的
0
0
0
0
1
2
3
4
运动后恢复期延长
房室传导阻滞可 能导致运动后心 率恢复缓慢
运动后肌肉酸痛、 疲劳感加重
运动能力下降, 影响日常活动和 运动表现
长期运动后恢复 期延长可能导致 慢性疲劳综合征
04
消化系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消化不良
症状:腹胀、 腹痛、恶心、 呕吐等
原因:饮食不 当、压力过大、 胃肠动力不足 等
治疗:调整饮 食、减轻压力、 药物治疗等
0
0
1
2
3
4
运动耐力下降
房室传导阻滞 可能导致心脏 泵血能力下降
运动耐力下降 可能导致日常
活动受限
心脏泵血能力 下降可能导致 运动耐力下降 运动耐力下降 可能导致生活
质量下降
呼吸困难
房室传导阻滞 可能导致呼吸 困难
呼吸困难可能 是由于心脏功 能受损引起的
呼吸困难可能 影响患者的日 常生活和工作
呼吸困难可能 是房室传导阻 滞的早期症状 之一
问题
20XX
THANK YOU
汇报人:
治疗:需要根据 病因进行治疗, 如安装心脏起搏 器、调整药物等
心脏排血量减少
缺氧类型及特点

缺氧的类型及特点如下:
1、低张性缺氧。
这种缺氧是由于吸入气氧分压过低、肺功能障碍、动静脉分流先天性心脏病等原因,导致血氧含量下降。
其特点是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血氧含量降低。
血液性缺氧。
这种缺氧是由于贫血、一氧化碳中毒、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血红蛋白和氧气的亲和力异常增加,携氧能力下降。
其特点是血液中物理溶解的氧量不变,PaO2正常,故又称等张性缺氧。
2、循环性缺氧。
这种缺氧是由于血流量减少,分为全身性和局部性缺氧。
其特点是因动脉血灌流不足引起的缺氧称为缺血性缺氧,因静脉血回流障碍引起的缺氧称为淤血性缺氧。
3、组织性缺氧。
这种缺氧是由于人体组织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ATP生成减少,氧的利用能力下降。
其特点是因细胞利用氧的能力减弱而引起的缺氧。
缺氧的程度可以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主要是根据血液分析,血气里面氧分压的浓度和氧饱和度来判断。
如果氧分压大于50mmHg,氧饱和度大于80%,我们称为轻度缺氧。
氧饱和度在60%-80%之间,我们称之为中度缺氧。
如果病人的氧分压低于30mmHg,氧饱和度低于60%,我们称之为重度缺氧。
什么是脑梗

什么是脑梗*导读:由于血管阻塞、缺氧或营养缺乏,造成神经元、神经胶质及血管系统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称脑梗塞。
那么什么是脑梗?……由于血管阻塞、缺氧或营养缺乏,造成神经元、神经胶质及血管系统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称脑梗塞。
那么什么是脑梗?在急性脑血管病中,脑梗塞占半数以上。
据有关文献统计可达50%一80%。
脑组织的血供来自颈动脉和推动脉,无论脑血流量或质的改变,均会威胁到脑组织的正常功能,当这种改变尚较轻微,脑血管可以通过自身调解维持血供。
局部缺血还能用侧支循环来代偿,而一旦这些改变超过极限,出现失代偿,脑组织就会缺血、坏死、梗塞。
因此,我们把脑梗塞根据原因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脑血供量减少造成的脑梗塞;另一类是脑血流量不减少,质量下降,含氧量不足导致的低氧血症脑梗塞,即脑缺氧。
也有人分成脑血管阻塞、脑部血液循环障碍两大类。
脑血管阻塞是由脑血管本身病变直接或间接的形成血栓或外来栓子阻塞血管造成的脑梗塞;脑部血液循环障碍是指在脑血管原有病变基础上,亦可无原发性血管病,由各种原因造成脑组织供血不足而引起的脑梗塞。
短暂性视力障碍:脑梗塞患者在发作的时候会出现视物模糊,或视野缺损,看东西不完整,这种现象虽然在一小时内自行恢复,但是需要引起大家的注意,因为这个症状是脑梗塞患者最早的发病信号。
头晕头痛:头痛突然加重或由间断性头痛变为持续性剧烈头痛。
剧烈头痛伴恶心,呕吐则多为出血性脑梗塞的先兆。
而头晕多为缺血性脑梗塞的先兆。
语言与精神改变:脑梗塞患者的前期征兆会出现发音困难,失语,写字困难,还有脑梗塞患者的个性突然改变,沉默寡言,表情淡漠或急躁多语,烦躁不安,有些脑梗塞患者还会出现短暂的判断或智力障碍,嗜睡的症状。
困倦与嗜睡:困倦与嗜睡其实是脑梗塞的症状表现之一,很多人不会重视这个症状的信号灯,哈欠连连是脑缺氧,特别是呼吸中枢缺氧的反应。
随着脑动脉硬化加重,动脉管腔愈来愈窄,脑缺血严重恶化80%左右的人在缺血性脑梗塞发作5至10天前,频频打哈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缺氧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1)过度使用大脑:我们运动的时候呼吸会急促,心跳会加快,可是谁也没有见过长时间伏案工作的人呼哧带喘的。
为什么?这个原因分两点:第一,长时间的脑力劳动会增大大脑对氧气的消耗速度,而大脑对氧气的这种过度的消耗,并不能引起人体代偿性的呼吸速度、心跳加快(原因还不清楚)。
第二,然而大脑对缺氧敏感,对于人体其他器官来说完全可以忍受的低氧状态,对于大脑来说是不可饶恕的,于是就会出现上面描述的缺氧症状。
2)伏案工作造成肺通气量减少:我们的呼吸能力和我们胸腔的体积是有关系的,当我们做扩胸动作的时候,胸腔张开胸腔体积变大有利于肺部的舒张,而我们处于双臂前伸状态的时候胸腔是被挤压的状态,不利于肺部的舒张。
而伏案工作的人胸腔是长时间处于被压状态的,如果有含胸驼背的习惯的话更甚。
所以通气量不足导致的大脑缺氧也是不可忽略的原因之一。
3)精神面的影响:事业的起伏、无尽的工作任务、公司同僚的竞争,公司间的竞争等原因、经常出现大幅度的情绪波动等(股票、金融市场大幅度波动时的大出、大进,家庭生活的困扰等原因)长期承受这种精神上的压力或波动,其杀伤力远大于感冒病毒对人体的影响,人会变得易疲劳,抵抗力
下降,易怒性情暴躁,抑郁等,这种精神上的影响其原因还无法用医学方法来解释。
莫轻视脑缺氧切莫轻视脑缺氧长时间大脑缺氧会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甚至脑死亡。
一般性的“体内缺氧”,即使不会直接发生生命危险,也会对身体健康造成损伤。
氧气如同食物和水,是人体代谢活动的关键物质,是生命运动的第一需要,营养物质必须通过氧化作用,才能产生和释放出化学能。
缺氧是指氧气缺乏症,即空气中缺氧或氧气缺乏状态的总称。
大自然为每个人提供了基本生存条件,然而,如果处在一个缺少氧气的特殊环境,或者虽然环境当中不乏氧气,但由于自身原因不能摄入足够的氧,或者对吸入的氧气不能充分利用,人体就会发生机能、代谢和形态上的变化。
这种状态总称就是缺氧或低氧。
因此,医学家把缺氧的原因分为环境性缺氧、病理性缺氧、生理性缺氧和运动性缺氧。
缺氧的一般表现:缺氧的一般表现为头晕、头痛、耳鸣、眼花、四肢软弱无力,继之有恶心、呕吐,呼吸浅快而弱,心跳快而无力。
随着缺氧的加重,会渐次出现意识模糊,全身皮肤、嘴唇、指甲青紫,血压下降,瞳孔散大,昏迷,最后因呼吸困难、心跳停止、缺氧窒息而死亡。
正常的氧代谢是从呼吸系统的通气、气体交换开始的。
呼吸过程的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障碍,都会造成气体交换不充分。
这时,人体先将作出代偿性的保护反应。
由于神经反射作用或血气的直接
作用,可以使呼吸深度增加,继而呼吸频率加快。
如果代偿性的反应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就会出现缺氧。
于是,动脉血氧分压低于正常水平,同时由于二氧化碳积聚造成的二氧化碳分压高于正常水平。
这种现象总称为呼吸功能不全。
如果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0mmhg,或二氧化碳分压高于50rnmhg,就称为呼吸功能衰竭。
缺氧的危害无论什么原因造成的缺氧,都会改变机体的机能和代谢状态。
神经系统对于缺氧最为敏感。
即便轻度缺氧也有可能出现智力和视觉的功能紊乱。
脑是人体各器官中对氧的需求最大的器官。
脑的重量只占体重的2%~3%,而脑的耗氧量占人体总耗氧量的20%~30%。
心脏输出血量的15%都供给了脑。
但是,脑组织本身几乎没有一点点供能物质储备,全部依靠脑循环带来新鲜血液里面的氧气来维持生存和执行正常的生理功能。
所以,脑组织对缺氧(缺血)的耐受能力最低。
脑的慢性轻度缺氧即可引发困倦、注意力分散、记忆力降低等症状,随之出现意识障碍、惊厥、昏睡或昏迷,以至死亡。
如果脑的供血供氧完全中断,在8~15秒就会丧失知觉,6~10分钟就会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
心脏也是耗氧量大、代谢率高和氧储备少的器官,所以对于缺氧也很敏感,最容易受到损伤。
严重缺氧和持续缺氧,可使心肌收缩力降低、心率缓慢、心脏的血液输出量减少,与缺氧症状形成恶性循环,甚至心肌细胞变性、坏死。
持续的慢性
缺氧容易发生心力衰竭。
严重缺氧直接抑制呼吸中枢,使呼吸减弱,或出现潮式呼吸,甚至呼吸停止。
如何避免和纠正缺氧:缺氧后果的严重程度,与缺氧持续的时间有很大关系,及时纠正缺氧,可以避免或减少组织器官的损伤,迅速恢复机体代谢功能。
如果缺氧长期得不到纠正,细胞的损伤便难以恢复,并会导致器官病变。
因此,高强度的脑力劳动者、长期呆在氧含量较少的空调房间里的白领、手术前后的病人、到高原等地的旅游者、失眠者、老人和孕期准妈妈们,应注意给自己的大脑补氧。
外供氧除直接吸氧外,还包括各种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深呼吸、改善吸氧环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