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冰心诗四首》学案2(无答案) 新人教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教案2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教案2一. 教材分析《古代诗歌四首》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包括了《登鹳雀楼》、《春晓》、《宿建德江》和《竹里馆》四首古诗。
这些古诗都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通过学习这四首古诗,学生可以领略到古代诗人的智慧和情感,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汉字和语法知识,对于古诗的阅读和理解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由于古代文化和语言的差异,学生对于古诗的深层含义和诗人的情感表达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欣赏古诗。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四首古诗,掌握古诗中的重点字词,理解古诗的基本含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学会欣赏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代诗人的情感世界,培养自己的情感素养和人文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四首古诗,理解古诗的基本含义。
2.难点:深入理解古诗的深层含义和诗人的情感表达。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古诗所描述的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
2.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包含古诗原文、翻译、图片等内容的课件。
2.音响设备:准备音乐和朗读音频文件。
3.纸笔:用于学生做笔记和写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四首古诗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古诗的意境。
然后,播放朗读音频,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四首古诗的原文,引导学生跟读和朗读。
同时,对古诗中的重点字词进行讲解和翻译。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冰心诗四首》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 3 课《冰心诗四首》教课设计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领会诗中所包含的深刻真理。
2、学习这四首诗中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1、有感情地朗诵这四首诗,推断语言,品尝诗意。
2、经过合作式、研究式学习,赏识优美诗文,激发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人间至爱亲情,激发学生规划自己的将来、设计自己的人生。
教课重难点:1、增补课外资料指引学生理解诗的内涵。
2、激发学生规划自己的将来,设计自己的人生。
教课假想:指引学生运用品读剖析第一首诗的方法,贯通融会,自主、合作研究《母亲》《嫩绿的芽》等四首诗。
1、学生齐读、默读这两首诗。
教师指引学生从要点词句、修辞手法、诗的要旨等方面设疑发问。
2、问题汇总、梳理、归纳。
(注意三方面问题)①你以为这两首小诗在表达诗意上各有哪些要点词语?为何?②两首诗分别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描绘出诗的形象?③两首小诗分别劝勉青年人该如何去做?)3、分组议论。
(环绕以上三方面问题合作研究,追求适合、合理的答案,鼓舞有创意的答案。
)教课安排:2课时教课过程:第一课时(《母亲》《纸船》)教课内容:《母亲》《纸船》,是一曲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昼夜想念的母亲深情的呼喊。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志,给予纸船特其他含义。
纸船象征流浪无依的孤单,象征想念母亲、想念祖国的一颗心,象征诗人贞洁、美好的愿望。
教课步骤一、导入( 1):问:《母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主题?与前两首诗的主题有什么不一样?(语文课代表主持全班沟通,教师评论,明确答案。
)明确:(主要运用了对照的手法,先用“天上的风雨”和“心中的风雨”作对照,再用“鸟儿躲到他的巢里”和“我只躲到你的怀里”作对照,突出了“母爱”的主题,说明“母爱”是广博无边、伟大无量的。
还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用鸟的“躲”引出“我”的“躲”,显得十分自然、贴切。
)导入( 2):同学们,你可知这小小的纸船曾满载着一个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母亲深深的想念。
七年级语文上册《三冰心诗四首》教案、教学设计

例如:“请问同学们在本节课中有什么收获?对诗歌的学习有没有新的认识?请大家畅所欲言。”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升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诗歌背诵:请同学们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冰心诗,进行熟练背诵,并尝试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例如:对《母爱》这首诗进行详细解读,分析其中表达的母爱情感,以及诗人运用哪些意象、修辞手法来表达这种情感。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首诗歌进行讨论,探讨诗歌的主题、情感、意象等方面。
例如:“现在,请同学们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首诗歌,从主题、情感、意象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大家可以互相交流意见,共同完成讨论。”
要求:准确无误地背诵诗歌,注意把握诗歌的情感和节奏。
2.诗歌鉴赏分析:针对所学四首冰心诗,选择一首进行深入分析,从意象、情感、修辞等方面进行阐述。
要求:分析要具有条理性,观点明确,论述充分,不少于300字。
3.诗歌创作:以“母爱”或“童年”为主题,创作一首现代诗。
要求:运用所学的诗歌创作技巧,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具有诗意和内涵。
4.了解冰心诗的背景和创作特点,认识到文学与历史、文化的紧密联系。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学习:
1.诵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意境美,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情趣。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辨能力。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认知能力、情感世界和价值观都在逐步形成。在语文学习方面,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词汇积累和阅读能力,但对于诗歌这种文学形式,尤其是现代诗歌的鉴赏和分析,可能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学生对冰心这位诗人的了解可能较为有限,对于诗歌中所蕴含的深层情感和哲理可能难以把握。因此,在进行本章节教学时,需要关注以下学情:
七年级冰 心诗四首教案

七年级冰心诗四首教案《七年级冰心诗四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冰心诗歌的特点和风格,感受其诗歌中蕴含的情感和哲理。
2、指导学生诵读诗歌,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诗歌鉴赏能力。
3、引导学生体会诗歌中对母爱、童真、自然的赞美,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情感的追求。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体会冰心诗歌的语言特色。
(2)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通过朗读传达诗歌的韵味和情感。
2、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中蕴含的哲理和人生感悟。
(2)培养学生自主鉴赏诗歌的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赏析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诗歌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智慧和情感的光芒。
今天,我们将走进冰心奶奶的诗歌世界,去感受她笔下那温暖、纯真和美好的情感。
(二)作者简介冰心(1900 年 10 月 5 日-1999 年 2 月 28 日),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
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
她的作品充满了对母爱、童真和自然的赞美,风格清新婉约,语言优美流畅,给人以温暖和力量。
(三)诗歌朗读1、教师范读四首诗歌,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气。
2、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纠正读音和朗读节奏。
3、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认真倾听,评价朗读效果。
4、全班齐读,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四)诗歌赏析1、《母亲》(1)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明确:诗人通过对母亲的深情呼唤,表达了对母亲的依恋和敬爱之情。
(2)“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这句诗有什么深刻含义?明确:“心中的风雨”指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躲到你的怀里”形象地写出了母亲是孩子心灵的港湾,当孩子遇到挫折时,母亲的怀抱是最温暖、最安全的地方。
(3)这首诗的语言有什么特点?明确:语言简洁明快,亲切自然,用孩子般的口吻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语文初一上人版第3课(冰心诗四首)第1学时学案

语文初一上人版第3课(冰心诗四首)第1学时学案学习内容三冰心诗四首第1学时学习目标1、学习并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2、学习并运用联想和想像的手法写景状物,抒发情感。
3、引导学生学会细心观看大自然,培养其热爱自然的思想情感。
学习重难点引导学生体会通过生动的形象表达深刻的哲理及“冰心体”小诗的特点。
导学过程自主空间【一】课前先学:1、注音或写汉字。
惊xiàn〔〕浸.〔〕透窝巢.〔〕妄.〔〕弃嫩.〔〕绿贡.〔〕献dié〔〕着洒.〔〕遍2、用课文原句填空。
①母亲啊!,;心中的风雨来了,。
②嫩绿的芽儿,和青年说:淡白的花儿,和青年说:深红的果儿,和青年说:。
3、《母亲》、《纸船》表达什么感情?4、《成功的花儿》中“惊羡”改成“艳羡”好吗?什么原因?5、把自己在读课文时的疑惑或新发明写下来。
〔2-3个〕【二】课堂探究:学生品读四首小诗,分组讨论交流一下问题:朗读《母亲》、《纸船》两遍,思考:1、《母亲》中“心中的风雨来了”,“风雨”指什么?2、《母亲》中哪个字用得传神,试着说说理由。
3、《纸船》一诗中运用了如何样的细节描写,表达了怎么样的感情?4、这两首小诗都表达了一个共同的主题——母爱,但它们所表达的情感有所区别,试说说它们间的区别?朗读《成功的花》,思考:5、第二句的结尾用了一个感叹号,作者要抒发什么慨叹?6、体会“明艳”一词在本诗中的作用?7、你还艳羡别人成功所得到的荣誉吗?花的成功历程给了你什么样的启发?〔从小诗阐明的哲理的角度回答〕朗读《嫩绿的芽儿》,思考:8、三个自然段可不能够调换?什么原因?9、诗中用“嫩绿”“淡白”“深红”来分别描写“芽”“花”“果”的色彩,如此的色彩分别表达了它们什么样的内在特征?10、这首诗包含了怎么样的人生哲理?小组竞赛:看看哪个小组能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这四首小诗。
【三】达标检测:1、下面对《纸船》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开篇入题,诗人从自己充满天真童心的行为——折纸船写起,为抒发对母亲的深情作铺垫。
语文七年级上册《冰心诗四首》第二课时 导学案

第06课时第3课冰心诗四首【学习目的】1.通过精练的语言品味及反复朗读,体会诗中蕴含的深刻的哲理。
2.学习丰富的联想与想像写法【课前预习】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惊xiàn()明yàn()浸.透()嫩.绿()2.反复朗读《成功的花》和《嫩绿的芽》,说说你读后的感悟。
思考《成功的花》的主要写法。
关注《嫩绿的芽》中的几个意象及其顺序安排。
活动一合作学习《成功的花》小组交流讨论,然后分小组展示、板演并讲析。
1.小组内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
注意语气、语调、重音。
组内交流展示2.小组内交流,完成《成功的花》的内容梳理3.如果把“惊羡”改为“羡慕”好不好?为什么?4.请用一句话、一句诗、歌词或熟语等表达出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读一读,记一记。
一句话:一句诗:一句歌词:一个熟语:5.背诵训练。
活动二合作学习《嫩绿的芽儿》小组交流讨论,然后分小组展示、板演并讲析。
1.小组内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
组内交流展示2.整组齐读《嫩绿的芽儿》,完成结构内容(包括三段文字的内容、顺序、手法、哲理)并展示。
3.男女生配合朗读这首诗,进一步领悟其中的哲理。
活动三学习冰心,联想想像,写启示。
训练:冰心从植物的成长中发现了深刻的哲理,你从中得到什么样的启示?请你想象联想,并把它写出来。
活动四背诵两首诗,当堂检测【检测反馈】阅读《嫩绿的芽儿》,回答问题。
2.诗歌的语言要求精炼。
诗中抓住芽、花、果的方面的特征,[巩固提升]1.冰心的诗富含哲理,请找出下边这首诗中含哲理的诗句,并说说你对诗句意思的理解。
风雨后——花儿的芬芳过去了,花儿的颜色过去了,果儿沉默地在枝上悬着。
花的价值,要因着果儿而定了。
①富含哲理的诗句是该句的含义是②请参照例句,根据提示,写一句含有哲理的话。
例:墙角的小花,不计较所处的位置,它只是为装点春色而开放。
石缝间的小草,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
2.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问题。
七年级冰 心诗四首导学案

七年级冰心诗四首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能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冰心的四首诗。
2、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体会诗人对母爱、童真、自然的赞美。
3、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如象征、对比等,并尝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4、培养对诗歌的欣赏能力,激发对诗歌的热爱之情。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理解诗歌的内涵,把握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分析诗歌的语言和表现手法,体会其艺术特色。
2、难点对诗歌中抽象意象的理解和感悟。
如何将诗歌中的情感和手法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三、学习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诗歌的情感。
2、分析法:对诗歌的语言、意象、表现手法等进行分析,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
3、讨论法:小组讨论,交流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拓展思维。
4、仿写练习法:模仿诗歌的写作手法和风格,进行创作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四、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用简洁而富有韵味的语言,表达着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
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冰心的诗歌世界,领略她那充满爱与美的诗篇。
(二)作者简介冰心(1900 年 10 月 5 日-1999 年 2 月 28 日),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
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
她的作品大多围绕着母爱、童真和自然三大主题,以清新、优美的语言,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赞美。
(三)诗歌朗诵1、学生自由朗读四首诗,注意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2、教师范读,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情感。
3、学生分组朗读,互相评价,改进朗读技巧。
1、《母亲》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诗中的“心中的风雨”指的是什么?如何理解“躲”字在诗中的含义?2、《纸船——寄母亲》诗人为什么要叠纸船并将其抛入大海?诗中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表达了怎样的愿望?分析这首诗的写作手法。
3、《成功的花》诗中的“花”和“芽儿”分别象征着什么?如何理解“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这句话?这首诗给了你怎样的启示?4、《嫩绿的芽儿》芽儿、花儿、果儿的话分别体现了它们怎样的人生态度?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七年级语文上册《冰心诗四首》课件2 新人教版

小结:
我们要学习花的奋斗和牺牲,从它的成功 中吸取成长的经验,不能只看到别人成功 时的荣誉,却看不到成功背后所付出的艰 辛,只要艰苦努力,不断奋斗,勇于牺牲,
就会
取得成功。
思考:
1. 找出<<嫩绿的芽儿>>中运用的修辞手法 及相应的句子. 2. 找出描写芽、花、果色彩的词语,这样的 色彩 分别体现它们什么特征? 3. 年青人在投入社会生活的大海时,该如何 把握人生的方向?找出原话作答. 4.“芽儿”“花儿”“果儿”说的话能互换 吗?为什么?
小结:
谈谈<<母亲>>、<<纸船>> 两首诗的区别.
<<母亲>>是一种童稚期寻求母爱保护 的心态,表现了母爱的伟大、无私;侧重 于母爱的付出。 <<纸船>>是步入青年后对母爱的怀念 和依恋,表达了对母爱的感恩和回报, 侧重对母爱的认同和理解。
他会成功吗?
21岁: 生意失败. 22岁: 角逐议员落选. 23岁: 生意再度失败. 26岁: 爱侣去世. 27岁: 精神崩溃. 34岁:角逐联邦议员再 度落选. 47岁: 提名副总统落选. 49岁: 角逐联邦 众议员再度落选.
1、主要运用了拟人与反复的修辞手法,借“芽 儿”“花儿”“果儿”的口对青年说:“发展你 自己!”“贡献你自己!”“牺牲你自己!”
2、嫩绿: 显示健壮、旺盛和朝气. 淡白: 蕴含着朴素、纯洁和不追求外表的华丽. 深红: 象征丰硕、甜蜜、美丽
3、“发展你自己!”“贡献你自己!”“牺牲你自 4、不能,因为它们说的话与各自的特征是 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指果树从抽芽、开花到 结果的一个过程。
这个历经无数挫折的人就是 美国第十六任总统——亚伯 拉罕•林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省锡中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册《冰心诗四首》学案新人教
版
提前自学
一、提前自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诵四首诗,会默写诗中的生字词语。
2、了解冰心及其作品,尤其是理解冰心诗歌的特点。
二、提前自学过程:
建议时间:10分钟实际时间:分钟
1、你了解冰心及她的作品吗?
冰心,原名,现代著名,。
五四运动爆发后,在革命潮流影响下,为探索人生的道路,暴露社会的黑暗,开始以社会、家庭、妇女等人生问题为主题的小说创作。
她仿用印度诗人《飞鸟集》的形式,抒发自己的感想,哲理深刻、风格细腻清新,这种诗体被称“”。
主要作品有《》、《》、《》等。
2、你能通过工具书解决下列生字词吗?
鸟cháo wàng 弃 nân 绿惊xiàn
jìn 透 zhã diã tǎng 若载着
3、有感情朗读四首诗,看看自己有哪些不太理解的地方,可以写下来。
情境研讨:
二、情境研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母爱"是古今中外很多作家笔下常出现的主题.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母爱的诗句呢?
教师概括:母亲是伟大的,无私的,母亲的怀抱是温暖的。
先让我们来看看冰心奶奶是怎样来赞美母亲的?简介作者(“爱”的哲学——自然、童贞、母爱。
有关作品等)
二、赏析诗歌,感悟诗情
(一)赏析前两首诗歌。
这两首诗都有一个主题——母爱,母爱一向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情感,冰心更是将其作为创作的三大主题之一。
1、赏析《母亲》一诗。
(1)齐读,纠正个别字的读音。
(2)这首诗抒发了对母亲怎样的感情?可结合语句说一说。
明确:寻求母爱保护,认为母亲是人生唯一可靠的心灵避难所,歌颂了母爱的温暖,伟大。
(3)你认为哪些字词该重点读?如何理解。
明确:“躲”:诗人巧妙地用第一个"躲字"引出第二个"躲"字,如同鸟儿躲到鸟巢避风雨一样,
儿女的心灵(精神和感受)受到打击,总要找母亲倾诉,总会在母爱中得到慰藉.这种自然的联想与巧妙的类比,表现了诗人寻求母爱保护的心态,同时也讴歌了母爱的温暖,伟大.
“心中的风雨”:内心的苦闷、烦恼、精神上的挫折。
2、赏析《纸船》一诗。
(1)自由朗读《纸船》,听示范朗读音频。
(2)请根据诗中给出的信息,想象这是诗人在何种情形下写的这首诗?(教师补充写作背景)
明确:海浪涛涛,天风吹卷,诗人正坐在一艘颠簸在太平洋的邮轮上,远离亲人,驶向陌生的国度,不知何时才能回到祖国,回到亲人的怀抱?诗人因为强烈地思念故国、思念亲人,愈发感到孤独、惆怅。
(3)第一节中哪些诗句词语表明诗人对母亲思念之深,且由来已久?
明确:“从不肯”“总是”表明诗人并非这一次出门远行才有此举动,而是对母亲的依恋思念之情由来已久,一直就很浓烈,“一只一只”点出所叠纸船的数量多,表明诗人对母亲的思念极深。
(4)第二节诗人写出精心叠成的纸船抛入大海后瞬间发生的种种令人心碎的结果,并写出自己明知没有结果还是不灰心地叠,又在表达自己的情感上有什么作用?
明确:实际中是否可能,愿望能否实现,这对诗人来说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这是诗人是否寄托思念、排解孤独、忧伤的惟一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最充分地表达出诗人对母亲刻骨铭心的思念。
(6)叠纸船原是儿童的一种游戏,诗中的这一行为意味着什么?诗中的纸船又象征着什么呢?
明确: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情,赋予纸船特别的含义。
纸船象征漂泊无依的孤独,象征思念母亲思念祖国的一颗心,象征诗人纯洁、美好的心愿。
诗人叠纸船这一行为表明诗人对母亲对祖国爱的无比深厚。
(7)全诗的点睛之笔是哪一句?
明确:“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
(8)再次有感情朗读《纸船》一诗,想想自己该如何表达对母亲的爱呢?
(二)赏析后两首诗歌。
1、冰心对青少年的成长寄予了厚望,后两首诗就集中表现了她对我们成长的勉励和关怀。
(1)齐读《成功的花》。
(2)想想“成功的花”是怎么得来的?穿插对诗歌的赏析。
明确:“明艳”形象地突出了花的“成功”。
“惊羡”能不能换成“羡慕”,为什么?
“惊羡”,有惊叹羡慕的意思,“惊羡”比“羡慕”多一层惊叹的意味,也更能衬托成功之花的明艳。
同时还表达了人们对成功之花之所以成功的原因不够理解。
有个词语突出了这种不理解——然而。
转折,追溯成功历程,原来花的成功要经历奋斗甚至牺牲。
人的成功也是如此。
“浸透”突出了眼泪之多。
“洒遍”突出了血雨洒的范围之广。
(3)探究:一个成功的人站在你面前,你很羡慕他吗?花的成功历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能不能找出相关事例试着谈谈你的理解。
明确:成功来自奋斗和牺牲。
请同学找出蕴含此哲理的名言,警句,俗语:
1)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2)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
3)成功的桂冠是用荆棘编织成的
2、我们生活在幸福的新社会总想活得潇洒,都想不辜负美好的青春年华,但在社会的汪洋大海中航行,如何把握正确的方向呢?冰心这首《嫩绿的芽儿》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1)齐读《嫩绿的芽儿》
(2)芽儿,花儿,果儿说的话能互换吗?
明确:不能。
芽儿,花儿,果儿的顺序排列暗指果树从抽芽,开花到结果的生长的过程。
“花”比作人生事业的成功;“芽儿”比作成就事业的起步阶段;“泪泉”比作为培养花付出的辛劳;“血雨”比作为滋润花而作出的牺牲。
(3)让学生找出表示色彩的形容词,并分析体现了芽,花,果的什么特征?
明确:“嫩绿”显示了“芽儿”健壮,旺盛和朝气。
“淡白”蕴涵“花儿”朴素,简洁,不追求华丽的外表。
“深红”象征“果儿”丰硕,甜蜜,美丽。
(4)学习了冰心的《嫩绿的芽儿》之后,你体会最深的是什么?如何使自己的青春更加美好,人生更加积极?小组合作交流,每组推选代表发言,同学评价。
(5)总结:诗人以植物的生长喻青年的成长,劝勉青年人奋发努力,不断充实,提高自己,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概括冰心的诗歌风格
前两首诗让我们感悟到了母爱的伟大,后两首诗侧重对人生的感悟:《成功的花》启示人们要学习花的奋斗精神;《嫩绿的芽儿》要求青年人要不断充实自己,甘为社会做出更大的牺牲。
冰心的诗歌短小精悍,不追求韵律,在随意的抒写中蕴藏着朴素的哲理,格调自然柔和、清丽淡远,令人回味无穷。
归理拓展
一、归理:
背诵四首诗。
二、拓展
建议时间:20分钟实际时间:分钟
1、完成《指导用书》第二课时阅读理解。
2、读一读,再次感受冰心诗歌的魅力。
(一)惆怅
梦里的母亲
来安慰病中的我,
絮絮地温人的爱语——
几次醒来,
药杯儿自不在手里。
海风压衾,
明灯依然,
我的心
是如何的惆怅——无着!
(二)青年人
青年人,
珍重地描写吧,
时间正翻着书页,
请你着笔!
(三)言论的花儿
言论的花儿,
开得愈大。
行为的果子,
结得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