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气压裂

煤层气压裂供水解决方案
北京四海富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目 录
背 景 描 述 现 状 分 析 数 据 对 比 聚氨酯软质装备实际应用案例 优质的聚氨酯设备 TPU(聚氨酯)涂层布 我们的合作伙伴


背景描述
我国煤层气 资源丰富


现状分析 目前的煤层气压裂井场用液量很大
每口井的用水量起码在 井的 在
800 m3以上 以 50m3的长方体
整个井场需要使 用
(为压裂时使用压裂液平衡、冲沙,反洗用。)
16个以上
传统的储水容器为单体容积 金属水箱
的金属水箱供水


数据对比
传统压裂钢制水罐运输费用:
一、高速费全国内以10吨的车为例,平均一公里1.75元。 二、庞大的运输里程,以10吨的车为例匀速每100公里耗油30~35升。现价柴油6.83 二 庞大的运输里程 以10吨的车为例匀速每100公里耗油30~35升 现价柴油6 83 元/升。 三 原始钢罐运输一车一罐 三、原始钢罐运输 车 罐。 就此公式: 100公里×1.75平均高速费+35升×6.83元/升=约合每100公里414元 公里 平均高速费 升 元/升 约合每 公里 元 这仅仅是运输一个传统钢制水罐100公里的运输价格!! 如按照现在压裂大排量趋势,压裂过程中您需要20个钢罐!! 那您的费用就是: (100×1.75+35×6.83)×20=约合每100公里高达8280元费用

数据对比
聚氨酯支架式水罐运输费用:
您将拥有的聚氨酯软质压裂敞口支架罐,一辆车可运送4个敞口支架罐那同样20个罐 的费用又是多少呢? 我们套用原有公式: (100公里×1.75元/每公里+35升/每百公里×6.83元/升)×5辆车=约合每100公里 2070元费用 显而易见,同样运输20个罐,仅在100公里的运输费用里我们就为您节省了4分之3的 成本。 这些只是最基本的运输显性费用,当然还不包括人员成本。

数据对比
传统压裂钢罐与聚氨酯敞口支架罐安全性对比:
运输安全对比: 一、敞口支架罐的可折叠性,单体折叠高度约为40公分,单车运载4个敞口支架罐, 叠摞高度200公分左右。较低的重心在长途运输中大大降低了安全隐患。 二、由于较低的高度,在复杂的运输过程中大大提高了运输中的通过性。

对比分析
软体水罐空载折叠体积很小, 折 甚至用一辆车就可以将全部储罐运抵现场

现状分析
解决原有储水方式 使用软体水罐
改善运输条件
减少运输成本 缩短运输时间 减少运输成本,缩短运输时间
现场布展、回收迅速,节约人员成本


现场案例
东营压裂供水测试

现场案例
乡宁井场储水

现场案例
河 南 井 下

◆ 液罐表面随着液体量变化而变化,有效隔绝了液体与空 气接触,大大减少 了液体挥发,降低了液体损耗 ◆聚氨酯具有无污染、耐酸碱性、耐侵蚀的特性,不会对液体的品质造成任何 影响 ◆与钢质罐相比,具有自重轻,卷折后体积小的特点,空载重量和折叠后体积 仅为同容量钢质罐的10%和2%~5% 为 容 罐 ~ ◆展开撤收方便,便于装卸运输,具有适应性强、力学性能好、罐体密封性好、 多次折叠不会损伤等优点 ◆环境适应温度为-50℃~+80℃(仅对产品本身,存储液体适用温度请另考虑) ◆罐体防静电 ◆耐磨 使用寿命达5~10年 ◆耐磨,使用寿命达5 10年,适合在各类气候条件下作业 适合在各类气候条件下作业


支架式敞口水池
◆支架式水池主要用于现场配制、储 存压裂液,它是一种由聚氨酯涂覆织物 制成的可折叠的软体容器,与支架配合 使用,连接简单,操作方便,用于静态 储存液体 具有强度高 重量轻 无毒 储存液体,具有强度高,重量轻、无毒、 无味、不污染水质,耐老化性能、耐水 性良好 使用寿命长 性良好、使用寿命长。
◆支架式水池折叠展开简便 排空时可 ◆支架式水池折叠展开简便,排空时可 整体折叠运输,能发挥铁质和塑料容器 无法比拟的优势。

支架式敞口水池(参数)
规格:40立方米,可根据客户使用情况订制 形式:立式敞口 材质:聚氨酯(TPU)涂层布 环境适应性:可适宜户外环境操作和使用,极限温度: 环境适应性:可适宜户外环境操作和使用 极限温度:-50~+80℃(仅对 50 +80℃(仅对 产品本身,存储液体适用温度请另考虑) 颜色 军绿色 沙土黄 黑色 颜色:军绿色、沙土黄、黑色 罐体容积 40?m3 罐体尺寸 8.9×2.1×2.1m 顶端形式 敞口式 支架形式 单体

煤矿井下水力压裂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19273504.html, 煤矿井下水力压裂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作者:郭晨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6年第07期 摘要:我国煤炭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增加煤层透气性、进行有效瓦斯抽放迫在眉 睫。水力压裂技术是目前增加煤层透气性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文章从水力压裂机理、封孔技术、工艺设备发展三方面,综述了我国井下煤层水力压裂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水力压裂;煤层;增透;发展现状 基金项目:重庆科技学院研究生科技创新计划项目,编号:YKJCX2014047 目前我国煤炭行业的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由于煤层透气性低、瓦斯难以有效抽放导致的瓦斯突出、爆炸等事故屡见不鲜,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因此,加强瓦斯抽放、增加煤层透气性势在必行。水力压裂技术已成为增加煤层透气性最有效方法之一,本文通过介绍水力压裂机理、封孔技术及工艺设备的研究现状,指出水力压裂技术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期为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1.水力压裂机理研究 水力压裂技术1947年始于美国,起初主要用于低渗透油、气田的开发中,在地面水力压裂方面的研究仅仅局限在石油、油气藏以及地热资源的地面钻井开采过程中[1]。前苏联科学 家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卡拉甘达和顿巴斯矿区进行井下水力压裂的试验研究[2]。目前针对井下煤层水力压裂增透技术的研究已取得了明显发展,国内学者郭启文、张文勇等经过试验与现场应用研究了煤层的压裂分解机理,指出水力压裂技术只能够在煤层内产生很少的裂缝,并会在裂缝周围产生应力集中区[3],存在一定局限性。李安启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了 煤层性质对水力裂缝的影响,还在煤层压裂裂缝监测基础上提出了煤层水力裂缝的几何模型。 在水力压裂机理方面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对水力压裂在油气系统地面钻井压裂、煤炭行业井下增加煤层透气性方面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其压裂机理方面仍存在一定分歧,不能很好的控制水力压裂的效果。随着我国煤炭安全生产逐步发展和穿煤隧道等工程的逐步建设,水力压裂技术将大范围推广应用,因此加强水力压裂技术理论研究势在必行。 2.压裂钻孔封孔技术研究 煤层水力压裂钻孔封孔是有效实施水力压裂技术的关键,而封孔质量的好坏取决于两个主要因素:①封孔材料,需要选择性能良好、价格适中、易于操作的材料;②封孔的长度,封孔长度太短会导致高压水的渗漏,太长会造成人力、材料、时间的浪费。因此,要使水力压裂技术能够有效开展,必须在选取“物美价廉”的封孔材料的同时,研究材料承载能力与封孔长度之

煤层气井压裂技术现状研究及应用

煤层气井压裂技术现状研究及应用 摘要:煤层气其主要成分为高纯度甲烷。煤层气开发的主要增产措施是压裂,而压裂设计是实施压裂作业的关键。本文介绍了煤层气储层的特征,并根据美国远东能源公司煤层气井压裂工艺技术,对其在山西寿阳区块几口井的压裂设计进行了分析。讨论了煤层气井压裂设计的主要参数如施工排量、压裂液、支撑剂、加砂程序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煤层气储层压裂设计小型压裂测试树脂涂层砂 1 引言 美国是率先进行煤层气开采的国家,其煤层气工业起步于70年代,大规模的发展则是在80年代。我国是世界上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经测算煤层甲烷总资源量为30~351012 m3,约是美国的三倍。我国煤层气目前处于商业化生产的阶段。至今已在全国各煤矿区施工600多口煤层气井、10余个井组,大部分进行了压裂增产等措施。煤层气是我国常规天然气最现实、最可靠的替代能源,开发和利用煤层气可以有效地弥补我国常规天然气在地域分布上的不均和供给量上的不足。山西省是中国煤层气储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开发利用煤层气的优势十分突出,如何坚持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解决开发利用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瓶颈问题,达到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是我们当前应该着重思考的问题。 2 煤层气概况 煤层气俗称瓦斯,其主要成分为高纯度甲烷,是成煤过程中生成的、并以吸附和游离状态赋存于煤层及周岩的自储式天然气体,属于非常规天然气。在亿万年漫长的煤炭形成过程中,都有以甲烷为主的气体产生,如果它较多地从母质煤炭岩层中游离迁移出来并进入具有孔隙性和渗透性均良好的构造中储存积聚,则被称为煤成气(即煤基天然气),其开采方式与常规天然气较相似。 2.1 煤层气的赋存特点 煤层气藏与常规气藏最大的差异就是煤层甲烷不是以简单的游离状态储存于煤岩的孔隙中,煤层气中90%以上均是吸附状态附着于煤的内表面上,少量的煤层气是以游离状态储存于煤岩的割理、裂隙和孔隙中,还有部分煤层气是以溶解状态储存于煤层水中。煤是一种多孔介质,其中微孔隙特别发育,形成了异常巨大的内表面面积,据测定每吨煤的内表面面积可达0.929亿m2 。煤的颗粒表面分子通过范德华力吸引周围气体分子,这是固体表面上进行的一种物理吸附过程。压力对吸附作用有明显影响,国内外的研究均表明,随着压力增加,煤对甲烷的吸附量逐渐增大。 2.2 煤层气储层特征

顺槽底抽巷水力压裂安全技术措施实用版_1

YF-ED-J2454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顺槽底抽巷水力压裂安全技术措施实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顺槽底抽巷水力压裂安全技术措 施实用版 提示:该解决方案文档适合使用于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在进行中紧扣进度,实现最大程度完成与接近最初目标。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21111(1)顺槽底抽巷穿层钻孔抽采浓度 较低,为提高条带穿层钻孔的预抽效果,达到 快速消突的目的,选择对该处采取水力压裂增 透技术。为保证水力压裂工作安全有序进行, 特编制本安全技术措施方案。 一、试验地点基本概况 1、试验地点概况 21111(1)顺槽底抽巷(-790m东翼胶带机 大巷)为二水平运煤大巷,兼做21111(1)顺 槽掩护巷。巷道断面形状为直墙半圆拱,巷道

净宽×净高为:5500mm×4350mm。该巷道内共安排3台钻机正常施工,现第一台钻机在78组钻孔处向西施工,第二台钻机在123组钻孔处向东施工,第三台钻机在157组处向东施工,本次压裂方案设计2个压裂钻孔(钻孔间隔 50m),2#、3#压裂孔自西向东布置,施工地点分别在130、135组穿层钻孔处,该段范围内87~123组、140~157组穿层钻孔已施工。 2、水力压裂地点煤层顶底板情况 11-2煤层老顶为粉细砂岩,厚度2.4~11.5/7.44m,浅灰白色,细粒结构,顶部颗粒较细,层内含白云母薄片及暗色矿物。 直接顶为11-3煤砂质泥岩,厚度0~ 5.3/3.32m,砂质泥岩:灰色,砂泥质结构,砂质含量不均,上部偶见植化碎片。11-3煤:黑色,碎

煤层水力压裂增透技术研究与应用

一第41卷第5期 煤炭科学技术 Vol 41一No 5一一2013年 5月 CoalScienceandTechnology May一 2013一 煤层水力压裂增透技术研究与应用 覃道雄?朱红青?张民波?申一健?杨成轶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北京一100083) 摘一要:为了解决坦家冲煤矿2264-1N-S采煤工作面回风巷瓦斯浓度频繁超限问题?提高本煤层钻孔瓦斯抽采率?降低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提出采用水力压裂增透技术提高煤层透气性?通过对压裂孔周围煤体环向拉应力进行分析?结合环向最大拉应力理论?计算得到煤体裂纹起裂临界水压为 15 7MPa?采用研制出的水力压裂设备进行现场试验后表明:单孔瓦斯抽采流量及抽采浓度均有明显提高?且煤层瓦斯流量衰减系数较低? 关键词:水力压裂?临界水压?煤体裂纹?瓦斯抽采 中图分类号:TD721一一一文献标志码:A一一一文章编号:0253-2336(2013)05-0079-03 ApplicationandResearchonSeamHydraulicFracture PermeabilityImprovementTechnology QINDao ̄xiong?ZHUHong ̄qing?ZHANGMin ̄bo?SHENJian?YANGCheng ̄yi (SchoolofResourceandSafetyEngineering?ChinaUniversityofMiningandTechnology(Beijing)?Beijing一100083?China) Abstract:Inordertosolvethegasconcentrationfrequentlyexceedsthelimitinthereturnairwayofthe2264-1N-SworkingfaceofTanJi ̄aChongcoalmine?thehydraulicfracturepermeabilityimprovementtechnologywasproposedtoimprovethegasdrainagerate?aimingatre ̄ducingtheriskofcoalandgasoutbursingandincreasingthepermeability Basedontheanalysisofthehoopstressaroundtheholeandthemaximumtensilestresstheory?thecriticalwaterpressureofcrackinitiationwas15 7MPathroughcalculation Whenthesitetestwasdonebyusingthedevelopedhydraulicfractureequipment?theresultsshowedthatthegasextractionflowrateandconcentrationofthesingleboreweresignificantlyimprovedandtheattenuationcoefficientofgasflowratewaslow.Keywords:hydraulicfracture?criticalwaterpressure?coalcrack?gasdrainage 收稿日期:2013-04-12?责任编辑:朱拴成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074168) 作者简介:覃道雄(1959 )?男?土家族?湖南石门人?高级工程师?E-mail:zxj82008@126 com 引用格式:覃道雄?朱红青?张民波?等.煤层水力压裂增透技术研究与应用[J].煤炭科学技术?2013?41(5):79-81?85. 0一引一一言 一一为提高煤层透气性?增大煤体裂隙的范围和密度?工程上多以延长抽采时间二增加钻孔密度等措施提高煤层瓦斯的抽采效果[1]?根据国内外研究情况可知?现阶段有水力割缝增透二水力压裂增透二高压水射流扩孔增透及深孔控制预裂爆破增透等技术应用于煤层增透[2-5]?从瓦斯灾害防治研究现状来看?煤层渗透率的提高是煤层瓦斯抽采的关键?综合安全及应用效果考虑?这一问题可以通过水力压裂增透技术得到较好解决[6-7]?水力压裂研究关键 在于掌握煤体裂缝起裂机理二裂缝延伸规律及其特征?并通过建立相应模型进行描述二分析?从而达到 更加真实地反映地下水力压裂裂缝形成二延展特征?最终裂缝的几何形态及裂缝的导流能力等目的? 1一水力压裂增透机理 一一煤体是一种多孔介质?具有丰富的原生裂隙?水力压裂过程中?煤体原生裂隙弱面在高压水流的作用下发生起裂二扩展和延伸?从而对煤层内部形成区域分割?分割的作用一方面通过弱面的张开和扩展增加了原生裂隙弱面的空间体积?另一方面由于原生裂隙的延伸逐渐形成了裂隙之间的连通网络?增加了瓦斯的运移通道?正是由于这种裂隙连通网络的形成[8]?致使煤层渗透率得到较大提高?煤体实现水力压裂区域整体卸压?吸附瓦斯快速解吸?从 9 7

煤层气井水力压裂伴注氮气提高采收率的研究

试验研究 煤层气井水力压裂伴注氮气提高采收率的研究 倪小明 1,2a ,贾 炳1,曹运兴 2b (1.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公司,山西晋城048006; 2.河南理工大学a.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b.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焦作454000) 摘要:最大限度地提高CH 4气体初始解吸压力是提高其采收率的重要途径之一。针对我国“低压” 煤储层的临储压力比小、初始解吸压力低、活性水压裂效果不甚理想的现状,系统分析了水力压裂伴注N 2增能压裂提高采收率的机理,结合施工现场情况,设计了水力压裂伴注N 2增能压裂煤储层工艺参数。屯留井田水力压裂伴注N 2增能压裂与常规活性水压裂的临界解吸压力对比表明:水力压裂伴注N 2能提高煤层气井排采初期的临界解吸压力,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一定程度上能提高煤层气井的采收率。 关键词:N 2增能;水力压裂;煤层气;采收率中图分类号:TD82;P618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4495(2012)01-0001-03收稿日期:2011-05-26;2011-09-25修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0204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00480848);河南理工大学博士基金项目(B2009-51) 作者简介:倪小明(1979—),男,山西临汾人,副教授,博士后,主要从事煤层气抽采方面的研究工作。E -mail :nxm1979@126.com 。 对煤储层压裂改造是提高煤层气井产能的关键 技术之一。为达到良好的压裂效果,国内外研究者从煤储层特性、压裂液性能、支撑剂性能、煤储层伤害、压裂过程裂缝展布、压裂效果的影响因素等方面 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1-3] 。清洁压裂液携砂能力较强,但对煤储层的污染较严重[4] ;冻胶压裂液携砂 能力较强, 但煤储层温度低,低温破胶是其需要攻克的难题;CO 2泡沫压裂理论上能提高煤层气井采收率,但目前许多煤储层温度低,低温状态如何转化是 其主要瓶颈[5-7] ;活性水压裂液因其价格低廉、来源广、 对煤储层的污染较少而成为目前储层改造的主要方式,但活性水压裂液携砂能力较差。为了更好地研究活性水压裂液伴注N 2压裂效果,笔者以屯留井田低压煤储层为研究对象,根据煤吸附CH 4和N 2的原理,对水力压裂伴注N 2提高采收率的工艺技术进行研究。 1 水力压裂伴注N 2提高采收率的机理 N 2泡沫压裂就是利用地面的泵注设备将N 2和 泡沫液形成的稳定泡沫以高于地层吸收的速率连续 不断地注入煤层,当达到煤的破裂压力时,破裂、裂缝延伸,强化地层裂缝连通,以提高煤层的导流能力。 煤储层中未注入液氮时,设煤储层压力为p ,含气量为V c ,CH 4气体的兰氏体积为V L1,兰氏压力为p L1,根据langumuir 等温吸附曲线,临界解吸压力如下: p 临1= V c p L1 (V L1-V c ) (1) 式中p 临1为CH 4临界解吸压力, MPa 。此时,设排采时的枯竭压力为p 枯,则可计算出理论采收率: η1=1- p 枯(p L1+p 临1) p 临1(p L1+p 枯) (2) 式中η1为理论采收率。 向煤储层注入液氮后, N 2通过煤裂隙系统进入到煤孔隙中,此时的吸附可应用多组分气体吸附理论进行分析。N 2进入煤孔隙后, 当储层压力、温度、煤变质程度一定时,煤体对CH 4、N 2的最大吸附能力是一定的。此时,可近似认为单一气体和多组分 气体的兰氏体积不变。也就是单一CH 4与N 2混合后兰氏体积不变。注入N 2后,气体未产出时,煤储层中气体的压力增加,因在同样压力下煤储层对CH 4的吸附能力大于对N 2的吸附能力,排采时可把注入N 2的量换算为CH 4体积的当量,此时CH 4的临界解吸压力可表示为 p 临2= (V c +V cd )p L1 (V L1-V c -V cd ) (3)

煤层水力压裂技术

2.4 煤层水力压裂技术 2.4.1 水力压裂技术的机理 水力压裂是在石油天然气工业中成熟的,用以提高油、气井生产能力的技术。在美国已经把它应用到好几个煤田的瓦斯排放工作中(杜尔,1989)。它的基本原理是:选定压裂的煤层后在地面上用泵产生高压水流,从钻孔进入煤层,把煤层中原有的裂缝撑开,继续压入水流,使煤层中被撑开的裂缝向四周发展,与此同时,在水中加入筛过的沙子,把它当作支撑剂,送进煤层中被撑开的裂缝里,当压裂结束,压裂用水返排后沙子仍然留在煤层中支撑开的裂缝中。水力压裂造成瓦斯流动的通道从钻孔底部向四周延伸到一百多米远的地方。使煤层的钻孔排放瓦斯范围扩大,因而瓦斯涌出量也增加。 煤层内天然裂缝对水力压裂是有影响的。主要的天然裂缝是垂直于煤层层面的。井下实际观察资料表明,水力压裂所造成的裂缝多数是垂直于煤层层面,其方向与重要的天然裂缝平行,偏差不过10°。它们常常与次裂缝的方向垂直。但是在335.28m深的钻井内,压裂的压力超过地层的垂直覆盖的压力时,也可以在,煤层内造成平行于煤层层面的水平裂缝。 煤层与顶、底板岩层的接触面对压裂的裂缝也会有影响,对压裂孔作井下实地观测表明压裂形成的裂缝通常是在煤层内,或者是沿煤层与顶、底板接触面而发展,也不垂直进入岩层,这可能是因为接触面的机械强度比较弱,阻力比较小。 在美国依州六号煤层内,为了增加压裂液携带沙子的能力,使用轻型胶液作为压裂液在煤层形成的压裂裂缝最长达126.8m。压裂使用泡沫做压裂液,携带沙子,也能得到比较长的压裂裂缝。相距152m、305m的钻孔在压裂中沟通,证明泡沫压裂能造成比较长的裂缝。 压裂压力与煤层所受地压力之差值影响压裂裂缝的宽度,差值越大,宽度越大,反之则相反。压裂液的流量与它的黏度对裂缝的宽度也有影响,用黏性较大的胶液,压裂流量为1.59m3/min时产生的裂缝有63.5mm宽;用黏性小的压裂液时,同样的压裂流量,产生的裂缝宽度只有3.2~9.5mm。用黏性大的胶液再加一些防止流失的附加剂作为压裂液时,虽然压裂流量只有1.23m3/min,也能造成127mm宽的裂缝。显然,压裂液的黏度比压裂液注入的速度对裂缝宽度的影响更为重要。 压裂中使用的沙子是用以支撑压裂所造成的裂缝。10~40目的沙子是标准支撑材料。在煤层内沙子的理想分布应是均匀地分布在裂缝中各个部分。但当压裂结束后,压裂用水返回时,会将部分沙子携带到钻孔底部,形成回流现象。压裂刚完时,煤层内压力大,压裂液回流速度大,携带沙子的能力强,回流的沙子也多。 水、胶状水及泡沫式常用的几种压裂液,它们各有优缺点。胶状水已经在21次压裂中使用过。它是水与植物胶的混合物,用它携带沙子及减少水分流失。泡沫压裂液是水、氮气、泡沫剂及沙子的混合物。它比胶状水有好些有点,它可以减少压裂液在煤层

国外页岩气水力压裂技术及工具一览

国外页岩气水力压裂技术及工具一览 页岩储层具有超低孔低渗特性,钻完井后需要压裂改造后才得到经济产量。国外油田服务公司最新工具达到了很高水平,水平井裸眼封隔器投球滑套分段压裂技术用高强度低密度球级差达到1/16in,封隔器耐压差达到70MPa,TAM公司自膨胀封隔器最高可达302 °C ;泵送桥塞射孔分段压裂技术所用桥塞可分为:堵塞式、单流阀式和投球式复合桥塞,桥塞耐压差达103.4MPa,耐温232 °C ;哈里伯顿CobraMax H连续油管喷射工具系统,目前最多达到44段。这些为国内页岩气水力压裂完井方式与压裂工具的选用打下基础。 从应用工具角度看,分段压裂工艺方面主要包括:水平井裸眼封隔器投球滑套分段压裂技术,泵送桥塞分段压裂技术,水力喷射分段压裂技术。 从压裂工具方面分析,目前页岩气压裂技术有可膨胀封隔器/裸眼封隔器+滑套多级压裂,泵送桥塞射孔压裂联作多级压裂,水力喷射压裂等。在美国的页岩气开发技术中,可膨胀封隔器/裸眼封隔器+滑套多级压裂,泵送桥塞射孔压裂联作多级压裂技术比较成熟,使用比较广泛,可适用于较长的水平段;水力喷射压裂可实现准确定位喷射,无需机械封隔,节省作业时间,非常适合用于裸眼井、筛管井以及套管中井。 1、水平井裸眼封隔器投球滑套多级压裂系统 封隔器投球滑套多级压裂技术一般采用可膨胀封隔器或者裸眼封隔器分段封隔。根据页岩气储层开发的需要,使用封隔器将水平井段分隔成若干段,水力压裂施工时水平段最趾端滑套为压力开启式滑套,其它滑套通过投球打开,从水平段趾端第二级开始逐级投球,进行有针对性的压裂施工。水平裸眼井多级压裂目前已经是北美页岩气压裂开采主要技术手段,并越来越受到作业者的欢迎。水平井多级压裂技术关键在于封隔器(压裂封隔器和可膨胀封隔器)和滑套可靠性和安全性能,尤其是管外封压裂管柱的可膨胀封隔器和开启滑套的高强度低密度球材料决定技术的成功与否。 目前国外油田服务公司都有自己成熟的工具,高强度低密度球级差达到1/16in,封隔器耐压差达到70MPa,TAM公司耐高温自膨胀封隔器最高可达30 °C 。 QuickFRAC和StackFRAC HD Packers Plus公司是开放完井多阶段压裂系统的先驱,并在设计和制造各种解决方案的革新方面是行业的领导者。自2000年公司开始运营以来,Packers Plus已经完成了超过7750个系统,并负责了超过8万级压裂。目前已经研发了两套最先进的裸眼多级压裂系统:QuickFRAC系统和StackFRAC HD系统。QuickFRAC系统原理是一次投入一个封堵球开启多个滑套的多级压裂批处理系统,已实现15次投球进行开启60级滑套的多级压裂的施

页岩水力压裂的关键力学问题_庄茁_柳占立_王涛_高岳_王永辉_付海峰

2016年第61卷第1期:72~81 引用格式: 庄茁, 柳占立, 王涛 , 等 . 页岩水力压裂的关键力学问题 . 科学通报, 2016, 61: 72–81 Zhuang Z, Liu Z L, Wang T, et al. The key mechanical problems on hydraulic fracture in shale (in Chinese). Chin Sci Bull, 2016, 61: 72–81, doi: 10.1360/N972015-00347 ? 2015《中国科学》杂志社https://www.360docs.net/doc/119273504.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119273504.html, 《中国科学》杂志社 SCIENCE CHINA PRESS 第517次学术讨论会?页岩气开发中的工程科学问题 页岩水力压裂的关键力学问题 庄茁①*, 柳占立①, 王涛①, 高岳①, 王永辉②, 付海峰② ①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 北京 100084; ②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廊坊 065007 *联系人, E-mail: zhuangz@https://www.360docs.net/doc/119273504.html, 2015-07-14收稿, 2015-08-30修回, 2015-08-31接受, 2015-10-16网络版发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372157)和教育部博士点专项研究基金(20120002110075)资助 摘要页岩气的开采成为我国绿色能源开发的新领域. 尽管北美页岩气革命取得了成功, 水力压裂是成功的开采方式, 目前采收率仅为5%~15%, 问题出在哪里呢? 由此给力学家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针对页岩水力压裂的关键力学问题, 阐述理论、计算和实验的研究进展和技术难点, 主要内容有: 页岩人工裂缝扩展的大型物理实验模拟平台; 考虑时间相关性的各向异性本构模型; 页岩起裂、分叉及多裂缝相互作用的断裂力学准则和模拟方法; 裂缝簇稳定性扩展的力学条件和创造缝网的多尺度有限元模型; 耦合断裂力学和流场压力的裂缝网扩展数值模拟方法. 关键词页岩, 水力压裂, 力学问题 1 “页岩气革命”风吹中国 页岩气是指以吸附和游离、时而还有流体相的形 态状态赋存于泥页岩中的非常规天然气. 美国和加 拿大是页岩气进行规模开发的主要国家, 页岩气年 产量约占天然气(干气)产量的1/4. 2013年, 美国能源 部能源信息管理局预测中国的页岩气储量排名世界 第一, 占比全球储量的36%, 是美国的1.5倍, 达到 1115×1012m3[1]. 北美页岩气的商业化开采给世界各 国的能源结构调整带来巨大影响, 加快页岩气资源 勘探与开发已成为页岩气资源大国的共同目标, 特 别是在我国不合理的能源消费结构背景下, 页岩气 开采将成为绿色能源开发的新领域, 从而成为缓解 原油产量不足, 降低减少煤化石燃料环境污染的有 效途径. 页岩油气规模开发主要依靠水平井和水力压裂 改造两项关键技术, 目标是增加储层宏观渗透率. 页 岩基质中气体的微流动(吸附、解吸、扩散与渗流)是 影响产气量的决定因素, 这也是页岩气不同于常规 天然气藏的主要区别. 北美“页岩气革命”取得了成 功, 但是根据美国页岩油气田的产量数据表明, 目前 采收率仅为5%~15%. 尽管水力压裂是成功的开采方 式, 仍不足以开采出大部分的油气, 地下几千米, 看 也看不见, 问题出在哪里呢? 由此给力学家提出了 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美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大学的Ba?ant等人[2]认为 在水力压裂裂缝扩展过程中, 局部裂缝失去扩展稳 定性是主要原因之一. 从现有页岩气开采技术层面 看, 我国页岩气开采同样面临更多的技术和方法的 选择与挑战. 我国的页岩地质条件与美国相比更加 复杂, 这是因为美国页岩储层主要是海相沉积, 而我 国有极其发育的陆相沉积; 美国页岩气产区主要分 布在比较稳定的大地构造岩层内, 页岩气埋藏深度 平均在1500 m; 而我国众多的页岩层都经历了强烈 的后期改造. 以四川和塔里木盆地为例, 其页岩气埋

页岩气藏水力压裂效果影响因素及评价

193 1 水力压裂技术概况 多级压裂是指通过限流和封堵球对对储层进行分段,然后逐级进行压裂的技术。其能根据储层不同的含气特点对不同储层进行分段压裂,方法主要为连续油管压裂[1]。该技术是水力压裂的重要技术之一,在美国页岩气的开发实践中,大多数都采用多级压裂和水平井二者相结合的技术,只有少部分井采用直井压裂的技术,从产量上来看,水平井多级压裂后的产量为直井压裂产量的7-10倍,而且,从长期来看,采用多级压裂技术更能提高页岩气单井产量。多级压裂的主要特点表现为分段和多段压裂。对于水平井段很长的井,多级压裂可以显著提高产量,并且可以根据目的层的不同含气情况优化压裂层位。多级压裂技术不仅在国外,更是在国内涪陵区块获得了广泛应用。 清水压裂是指通过将减阻剂、支撑剂等许多不同类型的添加剂与大量清水混合后压入地层产生具渗流能力的裂缝,从而使储层获得工业气流的压裂措施。岩层被压开后,支撑剂对岩层起到支撑作用,从而使裂缝保持张开状态,从而达到压裂作业的效果。有实验表明通过在清水中添加支撑剂能明显改善不加添加剂的效果。同时,清水压裂队页岩气层的伤害相比凝胶压裂液更小,这也更有利于后续的排采作业,从而通过更低的压裂成本来获得更高产量。 除了上述技术外,水力压裂的关键技术还包括水力喷射压裂、重复压裂技术以及同步压裂技术。 2 水力压裂效果影响因素 影响水力压裂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储层特征因素、压裂材料及压裂工艺等。下文将主要介绍储层特征因素[2]。 储层自身的特征主要包括粘土含量或脆性矿物含量、孔隙度和渗透率、有机质(TOC)含量、杨氏模量及泊松比以及天然裂缝的发育情况[3]。 脆性矿物含量,石英、方解石等脆性矿物含量越高,压裂时更容易产生诱导缝形成复杂的网状裂缝。一般页岩孔渗较低时,压裂对储层的改造效果越好,也更容易改善页岩气的流动性,不过孔渗越低,游离气含量越低,压裂改造更多的是释放吸附在有机质和粘土矿物表面和孔隙中的吸附气。吸附气含量与有机质含量一般呈正相关关系,一般认为,吸附气含量越高,页岩气开发周期越长,而且有机质中的孔隙网络经过改造也能有更好的渗流能力。杨氏模量越高,泊松比越低,页岩的脆性也越强,这无疑更有有利于对页岩储层的改造,也更容易形成复杂的裂缝结构。天然裂缝发育的位置是压裂过程中较为薄弱的地方,因此更容易受到压裂的影 响,也更容易形成网状缝。 3 压裂效果评价 压裂效果评价无疑是水力压裂技术中既重要又复杂的一环,前文已述,压裂效果的影响因素很多,包括储层特征因素、工艺因素及施工因素三大方面,评价压裂效果应充分考虑这三个方面。而压裂效果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不断改进压裂工艺,优化压裂设计,并指导后续作业。本文将主要从工艺性和增产性这两方面来评价压裂效果。目前主要的评价技术包括压裂作业过程中的动态监测方法,同位素示踪剂技术、井温测井、压裂恢复测试,主要是为了研究靠近井筒的缝高情况,延伸情况、裂缝导流能力及增产效果[2]。 目前国内对页岩气的勘探开发集中于海相页岩之中,海相页岩的地质条件相对稳定。在这种情况下,对压裂层段的优选以及能否压开裂缝达到有效改造储层的目的是工艺性评价的关键。由于储层改造仅是页岩气能否高产的因素之一,其余还包括地质因素、后期排采措施等,因此仅就压裂而言,在地下通过压裂作业形成设计网缝,则可初步认为压裂作业达到了改造储层的效果。其评价指标包括,改造裂缝的几何参数、污染参数等。 压裂改造储层的是为了实现页岩气井的高产并实现稳产。通过将压裂前后的产能大小进行对比可以来评价压裂增产效果。具体的评价指标包括增产的倍数、绝对产能大小以及压裂的有效期等。影响最后增产效果的因素也很多,主要为地质条件及压裂改造中的施工工艺。通过评价增产性结果有助于改进压裂层段的选择以及优化压裂工艺及方法。 4 结论 1.脆性矿物含量、孔隙度和渗透率、有机质(TOC)含量及杨氏模量越高,泊松比越低越有利于压裂,改善储层缝网结构。 2.压裂效果评价包括工艺性评价及增产性评价,工艺性评价包括改造裂缝的几何参数、污染参数,增产性评价指标包括增产的倍数、绝对产能大小以及压裂的有效期等。 参考文献 [1]唐颖,唐玄,王广源,等.页岩气开发水力压裂技术综述[J].地质通报.2011,30[2-3]:393-399 [2]黄志文.压裂效果评价方法及目标性分析[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9,14:43-45. [3]袁俊亮,邓金根,张定宇,等.页岩气储层可压性评价技术[J].石油学报.2013,34(3):523-527. 页岩气藏水力压裂效果影响因素及评价 穆超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井下作业分公司 黑龙江 大庆 163000 摘要:本文过对水力压裂效果影响因素和评价方面的研究,对水力压裂技术的完善和发展提出建议。关键词:页岩气 水力压裂 因素 评价 Evacuation and analysis about effect factors of hydraulic fracturing of Shale gas reservior Mu Zhao Daqing Oilfield Company ,Underground Work Branch ,Daqing 163000 Abatrct:The author introduced evacuation and analysis effect factors of hydraulic fracturing of Shale gas reservior,then put forward the suggestion about this technologies. Keywords:Shale Gas;hydraulic fracture;factors;evacuation

水力压裂报告

南桐矿业公司鱼田堡煤矿穿层钻孔定向水力压裂煤层增透 技 术 报 告 (初稿) 二〇一一年三月

防止煤与瓦斯突出在煤矿安全上一直是世界性的难题。在近年来重庆发生的煤矿安全重大事故中,瓦斯突出占了很高的比例。随着采深的不断增加,煤层瓦斯含量和瓦斯压力在不断增加,瓦斯问题日益凸显。为解决重庆地区瓦斯治理难题,重庆能源投资集团科技有限公司联合重庆大学开展了定向水力压裂增透技术相关研究,并在松藻煤电有限责任公司逢春煤矿和南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鱼田堡煤矿进行了应用研究。在理论研究和实验室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在南桐矿业公司鱼田堡煤矿34区-350m东抽放道实施了水力压裂并取得了以下成果: 通过2011-1-8日的实验得出,在鱼田堡煤矿34区-350m东抽放道5#煤层起裂压力为23MPa,延伸压力为19MPa。实验共进行了40min,注水量为6.9m3。经现场查看,发现压裂孔东侧10m考察孔出口处压力表读数为15.6MPa,上方、西侧考察孔压力均超过压力表量程(10MPa),下方压力表没有读数,但有水流出。可以判断,鱼田堡5#煤层在40分钟以内其有效压裂范围能够达到10m以上。 分别在在4个考察孔附近钻进4个抽放孔进行瓦斯抽放考察压裂后瓦斯抽放参数。并于2011-01-26开始接抽,截止到2011-02-17,压裂孔平均抽放浓度为95.4%,平均抽放纯量为0.0673m3/min;抽放孔1#平均抽放浓度为25.6%,平均抽放纯量为0.0147m3/min;抽放孔2#平均抽放浓度为33.1%,平均抽放纯量为0.02m3/min;抽放孔1#平均抽放浓度为25.6%,平均抽放纯量为0.0147m3/min;抽放孔3#平均抽放浓度为33.4%,平均抽放纯量为0.0177m3/min;抽放孔4#平均抽放浓度为36.1%,平均抽放纯量为0.0192m3/min。压裂范围内平均抽放浓度为44.72%,平均抽放纯量为0.1389m3/min;相比同一抽放道普通钻孔抽放浓度(13.28571%)提高了 3.37倍,抽放纯量(0.00796 m3/min)提高了17.45倍。共抽放23天,5个孔共抽放瓦斯纯量为4725m3,相比同一抽放道5个钻孔瓦斯抽放纯量(368m3)提高了12.83倍。

页岩气开采中的水力压裂与无水压裂技术_孙张涛

页岩气开采中的水力压裂与无水压裂技术 孙张涛 吴西顺 (中国地质图书馆,北京 1000813) 摘 要: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发布,页岩气的大规模勘探开发在我国被提上议事日程。对于我国目前的页岩气勘探开发而言,技术配套和攻关是首要任务,还需处理好相关的环境问题。然而,页岩气开采中常用的水力压裂技术始终面临着两大难题:水资源的大量消耗和压裂导致的相关污染等。因此,出于环保和节约水资源的考虑,国外许多公司都加大了对氮气泡沫压裂、CO 2 压裂和液化油气压裂等无水压裂技术的研发投入。无水压裂技术不仅可以解决缺水难题,还能减少页岩气开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可谓一举两得。目前我国尚未完全掌握相关核心技术,水资源又相对缺乏,基于这样的现实考虑,无水压裂技术或许能够解决我国页岩气开发中的水资源难题。 关键词:页岩气开采 水力压裂 无水压裂 压裂技术 基金项目:本文受中国地质调查“国外地质文献资料集成服务与分析研究”项目资助(项目编号:1212011220914)。 收稿日期:2014-05-12 第一作者简介: 孙张涛(1981-),女,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地学文献情报研究。 1引言 我国“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了“推进页岩气等 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随后《页岩气发展规 划(2011~2015)》(以下简称《规划》)也应运而生, 该《规划》明确要求“加大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科技 攻关,掌握适用于我国页岩气开发的增产改造核心技 术”。虽然水力压裂技术是现阶段开采页岩气的主流 技术,但由于存在诸多尚未突破的“瓶颈”,已成为欧 美国家页岩气辩论中最具争议性的一个话题。随着人 们对水资源和环境问题的重视,许多国外公司纷纷探 索水力压裂的替代技术。我国“十八大”报告强调要 “全面促进资源节约”以及“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 总量管理”,《规划》中也提出要“减少用水量”以及要 “加强环保监测实现压裂液无污染排放”,在水资源 匮乏、生态环境脆弱的中国,若要大规模开采页岩气, 必须考虑并规避水力压裂可能带来的风险,因此,技术 突破和攻关在现阶段显得尤为重要。 2水力压裂技术 2.1 水力压裂原理 水力压裂是通过高压将数百万加仑的压裂液泵入 油井或气井中,冲破页岩层生成岩层裂隙以实现油气 增产的一项技术,如果注入的压裂液能保证足够的压 力维持荷载,裂隙可以延伸数百米。压裂液中大约99% 为水,其他主要是化学添加剂和支撑剂(如砂粒或陶 粒),以防止压裂裂隙闭合。添加到压裂液中的化学品 包括摩擦减速剂、表面活性剂、胶凝剂、规模抑制剂、 酸性试剂、腐蚀抑制剂、抗菌剂、黏土稳定剂等。表1[1] 为水力压裂过程中可能使用的某种或多种压裂液的组 成和用途。 1947年,在美国堪萨斯州首次应用了水力压裂技 术,但该技术被迅速推广则得益于近年来页岩气在 全球的兴起。2008年,在世界范围内打了5万多口水 力压裂井,据估计,如今一半以上的钻井都要进行压裂 作业[2]。

煤层气压裂工艺技术及实施要点分析

煤层气压裂工艺技术及实施要点分析 发表时间:2019-07-17T09:24:30.54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7期作者:康锴 [导读] 我国地大物博,矿产资源丰富,煤层气资源总储量占居首位,可以与天然气的总储量相媲美。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煤田地质局一六一煤田地质勘探队 摘要:近几年,我国经济建设发展迅速,煤矿企业为我国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我国煤层具有松软、压力低、表面积大和割理发育的特征,导致煤层气开采普遍存在经济效益低、单井产量低的问题。为了适应煤层气特殊的产出条件,本文探讨煤层气压裂工艺技术与实施要点,以期为我国煤层气开采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煤层气;压裂工艺技术;实施要点 引言 我国地大物博,矿产资源丰富,煤层气资源总储量占居首位,可以与天然气的总储量相媲美。因为煤层气本身属于清洁能源发展行列,本身带有极强的清洁性能和使用的高效性,对于此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应用,能够有效缓解现阶段我国能源紧缺的尴尬局面。进行开采过程中,需要对煤层的低饱和、低渗透和低压的发展特点充分了解,可以通过对水力压裂技术的改造升级,完成增产增效工作,保证煤层气井开采效率和高质量发展。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因为不同煤层在发展过程中,都受到不同介质的作用,其内部构成和物质特性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性,所以,科学掌握煤层气压裂工艺技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煤层气探采历史 1733年美国首次实现地下管道煤层气抽放,1920年第一次完成3口地面煤层气抽采井。1953年在圣胡安完成高产井,日产1.2万m3。我国起步较晚,1957年阳泉四矿在井下成功实现,临近煤层瓦斯抽采。1992年正式开始研究实验。1996年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煤层气开发研究的新纪元。 2矿岩压裂的主要影响因素 2.1天然裂缝割理 在煤层开采发展过程中,主要的裂缝系统包括天然裂缝和割理,这两种现象会严重影响到压裂裂缝的发展形态,同时还会对周围水文地质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通常它们的主要性能会对水力裂缝的形态进行延伸,造成冲击作用,也就是说,通过这两个作用力的共同作用,煤层气井在发展和延伸的时候,很容易发生突然转向和次生裂缝。 2.2矿岩力学性质 对矿岩力学性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做好矿岩硬度和密实度的勘察工作。第二,对整体强度和弹性力度问题进行研究。第三,深入探讨研究断裂相关内容。对有显著特点的矿样进行综合检测分析,通过观察和对比,得到的结论是,矿岩在受到某些压力和应力的共同作用下,其自身的特征也会发生改变,呈现出弹性模量低、脆性大、易破碎和易受压缩等显著特点,所以,需要对矿岩力学性质进行综合研究。 2.3地应力 在矿井气层发生水力起裂现象的过程中,地应力的变化情况会对裂缝整体位置和形态产生主要影响作用。通过科学调查结果显示,起裂压力大小情况与地应力差之间存在负相关的变化发展联系。换言之,破裂压力的影响因素主要为天然裂缝与最大水平主应力间的夹角,在高水平应力差作用力的影响下,会发生层次较规律的主缝问题。在低水平应力差作用力的影响下,裂缝问题就会向周边进行延伸和扩展。 3煤层气压裂工艺技术 3.1大排量压裂技术 在煤层储层中,有着大量的天然割理系统,加之在压裂施工中使用了活性水压裂液,因此容易造成在压裂过程中滤失量过大及效率低的情况。而为了控制液体滤失以保障效率,应当要根据活性水压裂液的特点,选择大排量注入压裂液的施工方式。 3.2低砂比压裂技术 煤层气压裂的砂比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包括煤层本身的特性、压裂液及其排量、支撑剂密度等等。煤层具有性脆、易破碎以及易滤失等特性,而这些都容易引起压裂过程中煤层出现砂堵;再者压裂液粘度低,也是造成砂堵的一项常见因素。而若应用低砂比压裂技术,则能够十分有效地预防砂堵现象。 3.3脉冲加砂技术 若想实现煤层气开采的增产,其主要途径之一就是尽量增加缝长和沟通天然割理系统。在深层煤层气的压裂施工过程中,支撑剂的泵入可以选择采用将前置液与携砂液交替注入的方式。这种方法既能够更多地增加缝长和沟通天然割理系统,同时又能够防止砂堵,提高压裂效率。 3.4复合支撑技术 该深层煤层气储层的闭合压力<20MPa,经分析和评价后,认为其在支撑剂的选择上以石英砂为宜。由于煤层气储层具有易滤失的特点,所以在加砂前,首先要处理天然割理,即加入适量的细粒径石英砂,从而降低其滤失;其次在加砂过程中,要加入适量的中粒径石英砂,从而延伸裂缝;而在加砂后期,则要加入粗粒径石英砂,以使煤层中的气流畅通。 4煤层气压裂工艺技术及实施要点分析 4.1优选煤层气压裂液体系 在煤层气压裂中,压裂液既需要携砂、造缝,又会因液体浸入储层而伤害煤层,所以优选压裂液体系至关重要,即要求煤层气压裂液满足压裂工艺的技术要求、与储层配伍性且尽量不伤害煤层。煤层气井从客观实际出发优选压裂液体系,具体要点包括:一是少用添加剂,如有机类添加剂,以免伤害煤储层;二是研发与煤层气压裂条件相适宜的压裂液材料,以提高其与煤储层的配伍性;三是在满足压裂工艺与施工要求的前提下,提高压裂液的经济性,从而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据此,山西沁水盆地煤层气井决定选用清水压裂。

煤层水力压裂技术

2.4 2.4.1水力压裂技术的机理 水力压裂是在石油天然气工业中成熟的,用以提高油、气井生产能力的技术。在美国已经把它应用到好几个煤田的瓦斯排放工作中(杜尔,1989)。它的基本原理是: 选定压裂的煤层后在地面上用泵产生高压水流,从钻孔进入煤层,把煤层中原有的裂缝撑开,继续压入水流,使煤层中被撑开的裂缝向四周发展,与此同时,在水中加入筛过的沙子,把它当作支撑剂,送进煤层中被撑开的裂缝里,当压裂结束,压裂用水返排后沙子仍然留在煤层中支撑开的裂缝中。水力压裂造成瓦斯流动的通道从钻孔底部向四周延伸到一百多米远的地方。使煤层的钻孔排放瓦斯范围扩大,因而瓦斯涌出量也增加。 煤层内天然裂缝对水力压裂是有影响的。主要的天然裂缝是垂直于煤层层面的。井下实际观察资料表明,水力压裂所造成的裂缝多数是垂直于煤层层面,其方向与重要的天然裂缝平行,偏差不过10°。它们常常与次裂缝的方向垂直。但是在335.28m深的钻井内,压裂的压力超过地层的垂直覆盖的压力时,也可以在,煤层内造成平行于煤层层面的水平裂缝。 煤层与顶、底板岩层的接触面对压裂的裂缝也会有影响,对压裂孔作井下实地观测表明压裂形成的裂缝通常是在煤层内,或者是沿煤层与顶、底板接触面而发展,也不垂直进入岩层,这可能是因为接触面的机械强度比较弱,阻力比较小。 在美国依州六号煤层内,为了增加压裂液携带沙子的能力,使用轻型胶液作为压裂液在煤层形成的压裂裂缝最长达126.8m。压裂使用泡沫做压裂液,携带沙子,也能得到比较长的压裂裂缝。相距152m、305m的钻孔在压裂中沟通,证明泡沫压裂能造成比较长的裂缝。 压裂压力与煤层所受地压力之差值影响压裂裂缝的宽度,差值越大,宽度越大,反之则相反。压裂液的流量与它的黏度对裂缝的宽度也有影响,用黏性较大的胶液,压裂流量为1.59m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