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覆盖改良烟田土壤示范总结剖析

合集下载

2024年农机中心秸秆还田工作总结

2024年农机中心秸秆还田工作总结

2024年农机中心秸秆还田工作总结2024年,农机中心秸秆还田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通过积极推进秸秆还田工作,我们有效解决了秸秆处理难题,提高了土壤质量,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下面,我将对2024年的秸秆还田工作进行总结。

一、工作成果1. 秸秆还田比例大幅提升2024年,我们将秸秆还田比例由全市73%提升至85%,实现了预定的年度目标。

通过加强政策宣传,提高农民对秸秆还田的认识和意识,鼓励农民利用农机进行秸秆还田,有效减少了焚烧秸秆的现象。

2. 确保秸秆还田质量为确保秸秆还田质量,我们加强了对农机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了他们的专业水平。

同时,加强了农机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减少故障发生。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成功提高了秸秆还田效率,保证了还田的质量。

3. 土壤质量明显提升2024年,经过多年的秸秆还田工作,我们发现土壤质量明显提升。

还田秸秆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水能力。

同时,通过还田秸秆,土壤中的养分能够得到有效循环利用,减少了化肥的使用量,降低了环境污染。

二、存在问题1. 政策宣传力度不够2024年的秸秆还田工作中,我们发现政策宣传力度还不够,农民对秸秆还田工作的认识仍然较低。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多种形式向农民普及秸秆还田的好处和操作方法,提高农民的参与积极性。

2. 还田设备不足虽然我们在2024年增加了秸秆还田设备的数量,但仍然存在设备不足的问题,导致还田进程受到限制。

在2025年的工作中,我们将加强设备更新、调配和维护保养工作,提高还田设备的利用率,确保还田工作的顺利进行。

3. 还田技术要进一步提高虽然我们在2024年的秸秆还田工作中,加强了农机操作人员的培训,但仍然存在操作技术不够熟练的问题。

在2025年,我们将继续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机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确保秸秆还田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改进措施1. 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在2025年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通过多种形式向农民普及秸秆还田的好处和操作方法。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总结9篇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总结9篇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总结9篇第1篇示例:农作物秸秆是农民在种植作物后所剩余的植物茎秆,是一种丰富的资源,通过综合利用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长期以来由于农民简单粗暴地焚烧秸秆,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为了推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禁止焚烧工作,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性1.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宝贵的再生资源,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养分,可以作为肥料或饲料使用,有助于提高土壤质量和增加农作物产量。

2. 秸秆还可以通过生物质能源的转化,生产燃料、生物炭等能源产品,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促进清洁能源的发展。

3. 秸秆综合利用可以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

二、秸秆禁止焚烧的必要性1. 秸秆焚烧会释放大量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污染空气质量,危害人民健康,加重大气污染问题。

2. 秸秆焚烧造成的火灾事故频发,给农田、林木、房屋等造成严重损失,影响农业生产和乡村安全稳定。

3. 秸秆焚烧浪费了宝贵的资源,破坏了生态平衡,加剧了农田退化和土壤侵蚀,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三、秸秆综合利用和禁止焚烧的政策措施1. 制定秸秆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包括财政补贴、税收减免、信贷支持等,鼓励农民将秸秆用于肥料、饲料、能源等用途。

2. 实施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推广工程,推广秸秆还田、秸秆压块、秸秆发酵等技术方法,提高秸秆利用率和降低环境污染。

3. 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利用示范推广,建立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示范基地和示范项目,推动秸秆资源化利用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

四、秸秆综合利用和禁止焚烧的实施效果1. 截至目前,各地区普遍建立了秸秆综合利用禁烧工作机制和制度体系,基本完成了秸秆焚烧的全面禁止。

2. 秸秆资源化利用率逐年提高,部分地区的秸秆综合利用率已达到70%以上,有效降低了秸秆焚烧污染和资源浪费。

3. 秸秆综合利用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2024年农村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工作总结范文(二篇)

2024年农村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工作总结范文(二篇)

2024年农村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工作总结范文一、工作背景和目标2024年,为了解决农村地区秸秆禁烧问题,减少空气污染和土壤颗粒物含量,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我县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和政策,推动农村秸秆综合利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

本文旨在对2024年农村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以便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工作。

二、工作亮点1.政策支持: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农民积极参与秸秆综合利用,提供相应的补贴和奖励,并建立了农村秸秆综合利用的专项资金。

2.技术培训:我们组织了多次的培训班,向农民介绍了秸秆综合利用的方法和技术,提高了他们的综合利用意识和能力。

3.设施投资:我们加大了对农村秸秆综合利用设施的投入,建设了多个秸秆综合利用的加工厂和设备,增加了秸秆综合利用的能力。

4.宣传教育:我们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向农民和群众宣传农村秸秆禁烧的知识和意义,提高了农民的环保意识。

三、工作成果1.减少了农村空气污染:通过禁止农村地区的秸秆焚烧,有效地减少了大气中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的排放,改善了农村的空气质量。

2.提高了土壤质量:通过将秸秆进行综合利用,不仅减少了农田化肥的用量,还改善了土壤的结构和质量,提高了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3.增加了农民收入:通过秸秆综合利用,农民可以将秸秆卖给加工厂进行加工,赚取一定的收入,并且加工后的产品也可以直接销售,进一步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4.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秸秆综合利用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1.农民意识普遍较低:一些农民对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识和认识还不够,存在焚烧秸秆的现象,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和教育。

2.技术水平相对滞后:农民在秸秆综合利用的技术上还存在一定的欠缺,需要进一步培训和指导。

3.加工厂基础设施不完善:一些秸秆加工厂的设备和工艺还不够先进和完善,导致秸秆综合利用效果不理想。

4.政策实施力度不够:一些政策和措施在实施过程中缺乏力度,导致农民的积极性不高,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的推广和执行力度。

乡镇秸秆焚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总结(最新分享)

乡镇秸秆焚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总结(最新分享)

乡镇秸秆焚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总结(最新分享)为有效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交通安全,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月以来,镇党委、政府按照市委、市政府对秸秆禁烧工作的统一部署,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宣传、明确职责任务、加大督察力度,经过全镇上下辛勤工作,实现了不见火光、不见烟雾、不见黑斑目标,圆满完成了禁烧工作。

一、加强领导,高度重视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广大干部责任到人,严防死守,切实保障领导到位,组织到位。

1、镇党委、政府成立了以镇长任组长,分管农业、交通、环保、城管的领导任副组长,各社区支部书记、主任、镇机关科室负责人、中小学幼儿园负责人任成员的秸秆禁烧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了详细的秸秆禁烧工作方案和奖惩办法;各社区也同时成立了相应的禁烧工作领导小组,由社区主要负责人亲自抓禁烧、促落实,确保禁烧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先后多次召开秸秆禁烧工作会,把禁烧工作作为维护旅游城市形象、提高环境质量的重要举措和提高执政能力的具体措施来抓。

.3、力度。

坚持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确保人员、办公地点、经费、交通工具、工作职责五落实,形成了上下相通、左右相连的联动机制。

4、成立禁烧包社区工作组。

将全体镇机关工作人员派驻各社区,每天坚守岗位,配合、指导、督促各社区开展工作;五是建立禁烧专业巡逻队。

镇政府成立了以镇巡逻队为主的禁烧巡逻队,各社区结合本社区情况,组建禁烧队伍xx支,在全镇范围内xx小时进行交叉巡查。

二、强化宣传,营造氛围为使禁烧工作收到实效,营造广泛参与、农民群众自觉行动的禁烧氛围,让每个公民都能认识到焚烧秸秆的危害。

我镇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大力宣传秸秆禁烧的政策规定、秸秆焚烧的危害以及处罚规定等,双枪期间共召开全镇专题会议*次,组装宣传车*台(政府组装*台,各社区*台),出动宣传车*台次,开展昼夜巡回宣传,同时悬挂规范性横幅近XX条,发放宣传单*份,签订承诺书*份, 各社区充分利用微信群、QQ群、短信平台等媒介发出宣传信息*条,真正做到了家喻户晓。

土壤环境整顿工作总结

土壤环境整顿工作总结

土壤环境整顿工作总结
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土壤环境整顿工作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我单位在这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现在我来对这一阶段的工作进行总结。

首先,我们对土壤环境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评估。

通过对土壤污染源的排查和
调查,我们了解到了土壤环境的现状和问题所在。

在此基础上,我们制定了整顿工作的具体方案和措施。

其次,我们加强了对土壤环境的监测和管理。

通过建立土壤监测网和定期的监
测工作,我们及时掌握了土壤环境的变化情况,并对问题地点进行了重点管理和整治。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土壤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促进土壤环境的恢复和改善。

最后,我们还加强了对土壤环境整顿工作的宣传和教育。

通过开展宣传活动和
宣传教育,我们增强了公众对土壤环境整顿工作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了社会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总的来说,我们在土壤环境整顿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和不足之处。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大力度,加强协作,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全面提升土壤环境整顿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秸秆综合利用总结汇报

秸秆综合利用总结汇报

秸秆综合利用总结汇报秸秆是农业生产中产生的一种农作物残余物,目前我国每年的秸秆产量庞大。

长期以来,秸秆主要以露天焚烧、无序堆放或者直接还田作为处理方式,造成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问题。

因此,秸秆的综合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秸秆的综合利用可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传统的秸秆处理方式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和有害气体,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

而通过综合利用秸秆,可以将其转化为燃气、生物质燃料等清洁能源,减少了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了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

其次,秸秆的综合利用可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将秸秆作为有机肥料还田,可以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水分保持能力,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降低农作物的生产成本。

同时,秸秆还可以用作饲料,丰富农村畜牧业的资源,提高养殖业的效益。

再次,秸秆的综合利用可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利用秸秆生产生物质燃料和燃气等清洁能源,可以满足农村的能源需求,减少能源的外购,降低能源成本。

同时,秸秆综合利用还可以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和收入增加。

另外,秸秆的综合利用也有助于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

秸秆综合利用涉及到多个领域的技术,如秸秆燃烧、生物质能源转化、种植技术等,推动了技术创新和科研发展。

同时,秸秆综合利用还可以促进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

综上所述,秸秆的综合利用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政府应加大对秸秆综合利用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和农民参与秸秆资源化利用项目,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升级转型。

同时,还需要加强科技创新,完善相关技术和设备,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水平,推动农业的绿色、低碳、高效发展。

对秸秆还田的看法

对秸秆还田的看法

秸秆还田是一种将农作物残余物(秸秆)直接返回农田的有效方法,它不仅有助于减少废弃物的污染,还能为农田提供有机肥料,促进土壤健康和作物生长。

首先,秸秆还田有助于改善土壤质量。

秸秆可以作为土壤的有机覆盖物,减少水分蒸发,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

同时,秸秆在分解过程中会释放出有机物质,这些物质有助于改善土壤的结构和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进一步增强土壤的肥力。

其次,秸秆还田有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由于秸秆还田提供了丰富的有机肥料,使得作物在生长过程中能够得到充足的养分供应,从而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

此外,秸秆还田还有助于提高作物的抗逆性,例如抵抗干旱和寒冷的能力。

然而,秸秆还田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如果秸秆没有充分分解,可能会阻碍作物的生长,因为未分解的秸秆可能会阻碍作物的根系发育。

其次,秸秆还田可能会导致病虫害的增加,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此外,秸秆还田也需要合理配置和调度机械、人力等资源,以确保及时、高效地进行还田作业。

总的来说,秸秆还田是一种有益的农业措施,它可以促进土壤健康、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同时减少废弃物的污染。

然而,在实施秸秆还田时需要注意充分分解秸秆、防治病虫害、合理配置资源等问题。

通过科学合理地利用秸秆资源,可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目标。

2024年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工作总结(三篇)

2024年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工作总结(三篇)

2024年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工作总结随着我国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每年农业产生大量的秸秆。

过去这些秸秆大多被焚烧或者随意堆放,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于____年开始大规模推广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工作。

2024年,经过两年的努力,我国在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政策法规的推进在2024年,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方面的政策法规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推进。

政府对秸秆禁烧工作的重视程度更高,发布了一系列规范化、标准化的措施,明确了责任主体和工作要求。

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不同的奖惩机制,对违规焚烧秸秆的农民进行处罚,对积极参与综合利用的农民进行奖励,有效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

二、秸秆综合利用的创新技术2024年,秸秆综合利用方面的创新技术得到了一定的突破。

各地政府积极引导企业开展科技研发,投入大量资源开发新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比如,利用秸秆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生物菌肥的研制和推广,以及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开发等。

这些技术的引进和应用,使秸秆综合利用的效率和经济效益得到了显著提高。

三、农民秸秆综合利用意识的提升在2024年,通过政府和媒体的宣传教育,农民对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识得到了提升。

农民逐渐认识到秸秆不再是“废弃物”,而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他们不再随意堆放和焚烧秸秆,而是积极参与到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中。

一些地方政府组织农民开展培训,传授秸秆综合利用的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利用秸秆资源。

四、秸秆综合利用产业的发展在2024年,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政府对秸秆综合利用企业给予了扶持和优惠政策,吸引了更多的企业投资秸秆综合利用产业。

大量的秸秆综合利用企业相继成立,涵盖了秸秆收购、加工和销售等多个环节。

这些企业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秸秆综合利用渠道,拓宽了农民的收入来源。

五、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中的问题和对策在2024年的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烟叶分级工理论题库职业功能一烟草栽培一、单选题(159题)AA06 001.土壤是由()物质组成的。

A.固体与液体B.固体与气体C.液体与气体D.固体、液体与气体AA06 002.土壤中的液体状态物质主要是()A.土壤矿物质B.土壤水C.土壤胶体D.土壤有机质AA06 003.土壤中的气体状态物质是()A.土壤空气B.氧气C.二氧化碳D.还原性气体AA06 004.下列矿物质中,()属于原生矿物。

A.高岭石B.蒙脱石C.石英D.伊利石AA07 005.土壤粒级一般划分为()级A.2B.3C.4D.5AA07 006.国际制土壤质地分类方法的特点是相邻各粒级的粒径相关均为()倍。

A.1B.10C.2D.20AA07 007.石砾是指粒径大于()mm的土粒A.0.01B.0.1C.1D.10AA07 008.物理性砂粒是粒径在()mm范围的土粒。

A.10~0.1B.1~0.01C.0.1~0.01D.1~0.001AA07 009.物理性粘粒是粒径小于()mm土粒。

A.1B.0.1C.0.01D.0.001AA08 010.下列关于土粒的说法,()是正确的。

A.土粒大小不同,但是其物理性质是一样的B.土粒大小不同,其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C.土粒大小不同,但是其化学性质是一样的D.土粒大小不同,其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AA08 011.当土粒粒径()mm时,其通气性、透水性则逐渐增强。

A.>0.1B.<0.1C.>0.01D.<0.01AA08 012.当土粒粒径()mm时,土粒愈细,吸水性、保肥性、粘结性、可塑性等均显著增强。

A.>0.1B.<0.1C.>0.01D.<0.01AA08 013.当土粒粒径()时,其通气性、透水性则逐渐减弱。

A.>0.1B.<0.1C.>0.01D.<0.01AA08 014.卡制中把土粒直径()mm作为划分物理性砂粒与物理性粘粒的界线。

A.1B.0.1C.0.01D.0.001AA08 015.目前多采用卡庆斯基制质地分类方法,对一般土壤可用()类的分类标准。

A.灰化土B.草原土及红黄壤土C.碱化及强碱化土D.红黄壤土及碱化土AA09 016.下列关于砂土类具有的生产特性描述,()是不正确。

A.通透性能好,保蓄性能差B.养分含量低,施肥见效快C.发老苗不发小苗D.温度变幅大AA09 017.下列关于砂土类的生产特性描述,()是正确的。

A.保蓄性能差B.施肥见效慢C.发老苗不发小苗D.温度变幅小AA09 018.下列关于砂土类的生产特性描述,()是正确的。

A.通透性能差,保蓄性能强B.养分含量高,肥效时间长C.发老苗不发小苗D.温度变幅大AA11 019.下列关于粘土类的生产特性描述,()是正确的。

A.保蓄性能强B.肥效时间快C.发小苗不发老苗D.温度变幅大AA12 020.一般小区试验取土样时可由()点混合。

A.2~3B.3~5C.5~10D.10~20AA12 021.采集混合样品深度一般取耕作层土壤()cm左右A.10B.20C.30D.40AA12 022.进行物理分析时,应使土样全部通过孔径()mm土壤筛。

A.0.01B.0.1C.0.25D.1AA12 023.一般来说,通过孔径0.149mm土壤筛的土样才能进行()项目的测定A.水解氮B.全氮C.全磷D.ph值AA12 024.测定土壤质地时不需要用()药品A.0.5N氢氧化钠B.0.5N草酸钠C.0.5N六聚偏磷酸钠D.0.1N氯化钠AA12 025.测定土壤质地时所用软水是在自来水中加()制成A.碳酸钠B.碳酸钾C.氯化钠D.氯化钾AA12 026.对石灰性土壤进行分散土粒时,可以选用()作为分散剂A.0.5N六聚偏磷酸钠(NaPO3) 6B.0.5N草酸钠(Na2C2O4)C.0.5N氢氧化钠(NaOH)D.0.5N氯化钠(NaCl)AA12 027.在土壤质地测定过程中,计划测定土壤悬液比重前,用搅拌棒搅动悬液()min,搅动结束后,立即记录静置开始时间A.1B.2C.10D.20AA12 028.土壤质地测定过程中,在计划读数时间到达前()s,将比重计轻轻插入悬液中,测记比重计读数A.1B.5C.20D.60AA12 029.土壤质地测定时,通过测定知道某土样<0.01mm粒径含量为25%,>1mm石砾含量为3%,按卡庆斯基制质地分类标准,该土壤质地应是()A.砾质砂壤土B.多砾质砂壤土C.砾质轻壤土D.多砾质轻壤土AA15 030.有机质的腐殖化过程,即是有机质经分解再合成生成()的过程A.有机酸B.腐殖质C.胡敏酸D.富里酸AA15 031.土壤中的蛋白质,逐级降解产生各种氨基酸,再经()作用形成铵盐A.氨化B.硝化C.反硝化D.水解AA15 032.土壤中的含磷有机化合物,在多种腐生性微生物的作用下形成(),成为植物能够吸收利用的养分A.硫酸B.磷酸C.氨基酸D.羚酸AA15 033.在通气良好的条件下,土壤中的含硫有机物最终会转化成()A.硫化氢B.硫酸C.硫酸盐D.二氧化硫AA15 034.在通气不良的情况下,发生反硫化作用,使硫酸转变为()散失掉,并对植物产生毒害A.硫化氢B.硫酸C.硫酸盐D.二氧化硫AA15 035.土壤中以()微生物活动为主时,易积累有机酸及CH4、H2S、PH3、H2等还原性物质A.好气性B.嫌气性C.好氧性D.中性AA15 036.不溶解于稀碱部分的腐殖酸是()A.胡敏素B.胡敏酸C.氨基酸D.富里酸AA15 037.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中,总共需要有机物料的碳氮比约为()A.5:1B.25:1C.1:5D.1:25AA15 038.当施用C/N()的秸杆类有机肥直接下田时,容易发生土壤微生物与作物暂时夺氮现象A小于5:1 B.小于25:1 C.大于5:1 D.大于25:1AA16 039.在烟株体内,()元素是构成蛋白质、酶、叶绿素、磷脂、核酸、生物碱以及许多维生素的成分A.氮、磷和钾B.氮和磷C.磷D.氮AA16 040.氮素是构成烟株根、茎、叶,维持生命代谢的主要物质,因此,氮素营养是决定()的基本条件之一A.叶片数B.草叶重C.烟叶产量和品质D化学成分AA16 041.烟株缺氮,在大田长势方面的表现为()A.根、茎、叶生长速度正常B.烟株生长缓慢,叶片假熟C.叶片小,但叶面积系数大D.叶色浓绿AA16 042.烟株缺氮,在调制后质量方面的表现为()A.叶片小,颜色深B.叶片厚,单叶重大C.内含物少,内在化学成分不协调D.产量低,但对质量影响不大AA16 043.在氮素营养过量的情况下,大田烟株()A.氮素代谢正常,生长速度加快B.叶片含水量正常,肥大而粗糙C.叶片颜色浓绿,成熟推迟D.对产、质没有明显影响AA16 044.烟株缺氮时,首先从()表现缺素症状A.上部叶片B.中部叶片C.下部叶片D.上二棚叶片AA16 045.大田烟叶”假熟”,或烟田出现”脱肥”现象,是烟株缺少()素营养的主要症状表现之一A.硫B.氮C.钙D.钾AA17 046.在烟株体内,()是磷素的主要存在形状A.磷酸B.磷酸盐C.磷酸根离子D.磷脂、核酸和植素AA17 047.适量的磷素营养可以()。

A.提高烟株的抗旱能力B.适当促进无机盐的吸收C.抵制有机物的转化和运输D.促进生长,推迟成熟AA17 048.适量的磷素营养,能够使()。

A.光合产物较多地转为碳水化合物,烟叶总糖量增加B.光合产物较多地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烟叶总氮量、总烟碱量和蛋白质含量增加C.烟叶C./N减小D.调制后叶片颜色加深AA17 049.烟株缺乏磷素营养时,导致()。

A.叶色黄绿B.下部叶片出现红色斑点C.叶片伸展而上竖D.调制后叶片呈深棕色,油分少,无光泽,柔韧性差,易于破损AA17 050.由于烟株的磷营养和氮营养有密切关系,若供磷不足,而氮充足时,烟株()。

A.磷代谢受到破坏,不利于磷脂、核酸和植素的形成B.氮代谢受到破坏,不利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形成C.氮代谢和磷代谢受到破坏,不利于氮、磷化合物的形成D.碳代谢受到破坏,不利于氮水化合物的形成AA17 051.烟株磷素营养过量,导致()。

A.株高叶大B.烟叶变老、变厚,支脉变粗C.叶片皱缩D.调制后化学成分不协调AA17 052.在烟叶大田生产过程中,如果磷素营养过量,可造成烟株缺()。

A.氮B.钾C.钙、镁D.铜、铁、锌、锰AA18 053.钾素是烟株营养的”三要素”之一,它()。

A.是烟株体内有机物的组成成分之一B.参与烟株多种生理代谢,与碳水化合物合成、分解以及蛋白质分解等有密切关系C.能使烟株茎秆坚韧抗倒伏,与抵抗病虫害的能力、抗旱力和抗寒力无关D.使烟叶烤后燃烧性好,与光泽、香味无关AA18 054.钾素在烟株体内()。

A.多以离子态存在于烟株生命活动最活跃的幼芽、嫩叶、根尖等部位B.流动性很大,但不可再利用C.以离子态由新生组织向老组织转移D.以分子态由新生组织向老组织转移AA18 055.如果缺钾,导致()。

A.烟株停止生长B.叶片组织停止生长C.叶尖和叶绿组织停止生长D.根系停止生长AA18 056.缺钾对烟叶品质最为明显的影响是()。

A.叶片小而薄B.颜色淡C.燃烧性差D.刺激性大AA18 057.一般认为,钾素过量()A.明显降低烟叶产量和品质B.烟叶杂气重,刺激性大C.使烟叶燃烧速度过快D.烤后的烟叶吸水量增大,易于霉变AA18 058.镁是烟株中()的主要组成成分A.蛋白质和氨基酸B.叶绿体C.酶D.烟碱AA18 059.烟株体内的镁约占叶绿素成分的()%。

A.20B.30C.40D.10AA18 060.当烟叶干物质中镁含量低于()%时,烟株则表现缺素症状。

A.0.1B.0.2C.0.3D.0.4AA19 061.烟株缺镁时,()。

A.叶脉、叶肉缺绿白化B.叶面皱缩C.焦尖、焦边D.初期叶片发黄,严重时出现”沙淹”AA19 062.烟株缺镁,引起烟叶()。

A.糖分、淀粉增加B.有机酸减少C.内在成分失衡D.变厚,缺乏弹性AA19 063.烟田缺镁,一般施入()进行改良。

A.酸性化肥B.碱性化肥C.有机肥料D.白云石AA19 064.在烟株生长过程中,镁元素能从()转移。

A.上部叶片向下部叶片B.下部叶片向上部叶片C.叶部向根、茎部D.根、茎部向叶部AA20 065.一般土壤中含有足够的氯,烟株不会出现缺氯现象.如果缺氯,烟叶()。

A.变窄变长B.失绿C.组织坏死D.皱缩AA20 066.土壤氯含量过高,会引起烟株中毒,具体表现为()。

A.生长加速B.叶片变厚、发脆C.叶组织坏死D.叶缘下卷AA20 067.一般认为,当烟叶含氯量达到()%时,则影响烟叶的阴燃持火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