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学课件】-电击伤PPT
合集下载
电击伤=PPT课件

临急床诊医医学学概要
三、发病机制
❖ 电流通过人体可使细胞膜内外的离子水平发生变 化,并发生电泳、电渗等反应,从而导致器官的 生物电节律周期发生障碍
❖ 电流通过脑干可导致呼吸停止;通过心脏可导致 室颤
❖ 电流通过呼吸肌致强直性痉挛可引起窒息;通过 骨骼肌致强直性收缩可引起脊椎椎体压缩性骨折 或肩关节脱位
❖ 皮肤电阻恒定时,电源电压越高,通过人体的电 流也越大;组织电阻越大,产热量也越大;接触 时间越长,对机体的损伤也越严重
临急床诊医医学学概要
四、临床表现
(一)全身表现
➢ 重者心搏、呼吸停止,极少数病人电击伤后出现“假 死”状态
➢ 轻者仅头痛大面积烧伤、组织损伤体液丢失过多,导致低血容量 性休克
临急床诊医医学学概要
三、发病机制
❖ 电流通过人体电阻效应转化为热能,导致组织器 官烧伤
❖ 高压电击可导致急性肾损伤
➢ 电击直接损伤肾脏 ➢ 肌肉组织坏死产生肌球蛋白尿、溶血后产生血红蛋白
尿损伤肾小管 ➢ 严重烧伤引起低血容量性休克
临急床诊医医学学概要
三、发病机制
❖ 电击伤的严重程度与电流强度、电压高低、交流 或直流电、电流的频率、接触时间、皮肤及其他 组织电阻、电流在人体内通过的路径有关
❖ 家庭生活用电、工业用电、雷电、生物电均可引 起电击伤
临急床诊医医学学概要
二、病因
❖ 生活工作中直接接触电源,电器漏电 ❖ 雷暴天气,在旷野或树下,超高压电场电弧击伤
人体 ❖ 意外情况,如台风、地震、火灾等电线断落接触
人体,抢救触电者自身不慎触电 ❖ 有些海洋生物有发电器官,如电鳗,放电时也能
击伤人体
四、临床表现
(三)并发症和后遗症
➢ 急性肾损伤,脊柱、四肢骨折和关节脱位 ➢ 失眠、耳聋、周围神经及脊髓病变、侧索硬化症 ➢ 高压电损伤者可发生胃肠道功能紊乱、肠穿孔、胆囊
三、发病机制
❖ 电流通过人体可使细胞膜内外的离子水平发生变 化,并发生电泳、电渗等反应,从而导致器官的 生物电节律周期发生障碍
❖ 电流通过脑干可导致呼吸停止;通过心脏可导致 室颤
❖ 电流通过呼吸肌致强直性痉挛可引起窒息;通过 骨骼肌致强直性收缩可引起脊椎椎体压缩性骨折 或肩关节脱位
❖ 皮肤电阻恒定时,电源电压越高,通过人体的电 流也越大;组织电阻越大,产热量也越大;接触 时间越长,对机体的损伤也越严重
临急床诊医医学学概要
四、临床表现
(一)全身表现
➢ 重者心搏、呼吸停止,极少数病人电击伤后出现“假 死”状态
➢ 轻者仅头痛大面积烧伤、组织损伤体液丢失过多,导致低血容量 性休克
临急床诊医医学学概要
三、发病机制
❖ 电流通过人体电阻效应转化为热能,导致组织器 官烧伤
❖ 高压电击可导致急性肾损伤
➢ 电击直接损伤肾脏 ➢ 肌肉组织坏死产生肌球蛋白尿、溶血后产生血红蛋白
尿损伤肾小管 ➢ 严重烧伤引起低血容量性休克
临急床诊医医学学概要
三、发病机制
❖ 电击伤的严重程度与电流强度、电压高低、交流 或直流电、电流的频率、接触时间、皮肤及其他 组织电阻、电流在人体内通过的路径有关
❖ 家庭生活用电、工业用电、雷电、生物电均可引 起电击伤
临急床诊医医学学概要
二、病因
❖ 生活工作中直接接触电源,电器漏电 ❖ 雷暴天气,在旷野或树下,超高压电场电弧击伤
人体 ❖ 意外情况,如台风、地震、火灾等电线断落接触
人体,抢救触电者自身不慎触电 ❖ 有些海洋生物有发电器官,如电鳗,放电时也能
击伤人体
四、临床表现
(三)并发症和后遗症
➢ 急性肾损伤,脊柱、四肢骨折和关节脱位 ➢ 失眠、耳聋、周围神经及脊髓病变、侧索硬化症 ➢ 高压电损伤者可发生胃肠道功能紊乱、肠穿孔、胆囊
电击伤ppt课件

电击伤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急救中心 杨敏
定义
又称触电,指一定量的电流通过人体致使局部 性和全身性损伤或功能障碍,严重时可发生心 跳骤停和呼吸停止
不论是电流还是静电的电流量,均可引起电击 伤
发病机制
Mills认为电流对人体的作用:热作 用,电解现象,神经和肌细胞因电流通 过而产生动作电位
后果
低电压(220-380v)电击时,电流通过心 脏,可造成心肌细胞内离子紊乱而产生致命性 室颤,危及生命
高电压>1KV电击时,最多见的是严重电烧伤, 或因呼吸中枢受到高压电的伤害而造成呼吸麻 痹,呼吸肌强直性收缩而造成呼吸暂停和窒息, 继发性引起心脏停搏或室颤
后果
触电时肌肉强烈收缩,造成肢体骨折或关节脱 臼。尤其是从高空坠落,可造成各类严重复合 伤,如颅脑外伤、胸、腹腔内脏破裂出血等
电压高低
高,重
预防
1.加强安全用电常识的宣传教育,严格遵守技 术操作规程
2.雷雨时不可在大树下躲雨或使用金属柄在田 野中行走
3. 遇有火警或台风袭击时应切断电源 4.对触电患者的抢救既要争分夺秒,又要坚持
不懈
电击伤诊治流程
转诊及注意事项
1. 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边转送边进行心、 肺复苏
2. 对有较大烧伤创面患者,应注意创面保护 3. 对合并四肢骨折者,在搬运过程中应适当固
定,保护患肢 4. 有心律失常者应密切观察心律变化,有条件
者给予心电监护 5. 对有休克者,边转送边抗休克治疗,并注意
检查是否合并内脏损伤。转运途中禁喝白开水
诊断
有带电作业或意外触电或雷电电击史 临床表现
急救与处理
急救的基本原则:迅速(脱离电源)、就地 (进行抢救)、准确(姿势)、坚持(抢救) 的“八字原则”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急救中心 杨敏
定义
又称触电,指一定量的电流通过人体致使局部 性和全身性损伤或功能障碍,严重时可发生心 跳骤停和呼吸停止
不论是电流还是静电的电流量,均可引起电击 伤
发病机制
Mills认为电流对人体的作用:热作 用,电解现象,神经和肌细胞因电流通 过而产生动作电位
后果
低电压(220-380v)电击时,电流通过心 脏,可造成心肌细胞内离子紊乱而产生致命性 室颤,危及生命
高电压>1KV电击时,最多见的是严重电烧伤, 或因呼吸中枢受到高压电的伤害而造成呼吸麻 痹,呼吸肌强直性收缩而造成呼吸暂停和窒息, 继发性引起心脏停搏或室颤
后果
触电时肌肉强烈收缩,造成肢体骨折或关节脱 臼。尤其是从高空坠落,可造成各类严重复合 伤,如颅脑外伤、胸、腹腔内脏破裂出血等
电压高低
高,重
预防
1.加强安全用电常识的宣传教育,严格遵守技 术操作规程
2.雷雨时不可在大树下躲雨或使用金属柄在田 野中行走
3. 遇有火警或台风袭击时应切断电源 4.对触电患者的抢救既要争分夺秒,又要坚持
不懈
电击伤诊治流程
转诊及注意事项
1. 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边转送边进行心、 肺复苏
2. 对有较大烧伤创面患者,应注意创面保护 3. 对合并四肢骨折者,在搬运过程中应适当固
定,保护患肢 4. 有心律失常者应密切观察心律变化,有条件
者给予心电监护 5. 对有休克者,边转送边抗休克治疗,并注意
检查是否合并内脏损伤。转运途中禁喝白开水
诊断
有带电作业或意外触电或雷电电击史 临床表现
急救与处理
急救的基本原则:迅速(脱离电源)、就地 (进行抢救)、准确(姿势)、坚持(抢救) 的“八字原则”
电击伤病症PPT演示课件

初步检查与处理
检查受害者的呼吸、心跳和意识状况,进行初步急救处理,如止血、包扎伤口等 。
心肺复苏术(CPR)应用
01
02
03
判断意识与呼吸
轻拍受害者肩部并大声询 问,观察是否有意识和正 常呼吸。
胸外按压
若受害者无意识和呼吸, 立即进行胸外按压,以维 持血液循环。
人工呼吸
每进行30次胸外按压后, 开放气道并给予两次人工 呼吸,如此循环进行直至 专业救援人员到达。
新型治疗方法的研发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有望研发出更加有效的电击伤治 疗方法。
预防措施的加强
未来将更加注重电击伤的预防措施,包括加强相关法规的制定和 执行、提高公众安全意识等。
THANKS
感谢观看
静脉营养支持
对于严重电击伤患者,如果无法通过口腔摄入足够的营养,医生可能会 考虑使用静脉营养支持,即通过静脉注射营养液来提供身体所需的营养 。
05
康复训练与心理辅导策略
早期康复训练介入时机和方法
早期介入
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尽早开始康复 训练,以减轻残疾程度,提高生
活质量。
评估患者状况
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根据患者 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包括肌力、 关节活动度、感觉、平衡等方面。
03
电击伤并发症预防与治疗
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心律失常
电击伤可能导致心肌细胞电生理 紊乱,引发各种心律失常。治疗 需根据心律失常类型选用抗心律 失常药物,必要时使用临时起搏
器或电复律。
心肌损伤
电击伤造成的心肌损伤可表现为 心肌酶谱升高、心电图异常等。 治疗应给予心肌营养药物、改善 心肌代谢,同时严密监测心功能
康复治疗方法
综合运用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 语治疗等手段,促进患者功能恢复 。
检查受害者的呼吸、心跳和意识状况,进行初步急救处理,如止血、包扎伤口等 。
心肺复苏术(CPR)应用
01
02
03
判断意识与呼吸
轻拍受害者肩部并大声询 问,观察是否有意识和正 常呼吸。
胸外按压
若受害者无意识和呼吸, 立即进行胸外按压,以维 持血液循环。
人工呼吸
每进行30次胸外按压后, 开放气道并给予两次人工 呼吸,如此循环进行直至 专业救援人员到达。
新型治疗方法的研发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有望研发出更加有效的电击伤治 疗方法。
预防措施的加强
未来将更加注重电击伤的预防措施,包括加强相关法规的制定和 执行、提高公众安全意识等。
THANKS
感谢观看
静脉营养支持
对于严重电击伤患者,如果无法通过口腔摄入足够的营养,医生可能会 考虑使用静脉营养支持,即通过静脉注射营养液来提供身体所需的营养 。
05
康复训练与心理辅导策略
早期康复训练介入时机和方法
早期介入
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尽早开始康复 训练,以减轻残疾程度,提高生
活质量。
评估患者状况
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根据患者 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包括肌力、 关节活动度、感觉、平衡等方面。
03
电击伤并发症预防与治疗
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心律失常
电击伤可能导致心肌细胞电生理 紊乱,引发各种心律失常。治疗 需根据心律失常类型选用抗心律 失常药物,必要时使用临时起搏
器或电复律。
心肌损伤
电击伤造成的心肌损伤可表现为 心肌酶谱升高、心电图异常等。 治疗应给予心肌营养药物、改善 心肌代谢,同时严密监测心功能
康复治疗方法
综合运用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 语治疗等手段,促进患者功能恢复 。
电击伤 --PPT课件

.
第十二章 急性意识障碍:王新春
电击伤液体复苏要求
❖液体复苏补液量不能根据其 表面烧伤面积计算,对深部 组织损伤应充分估计。由于 肌肉和红细胞的广泛损害, 必将释放大量的血红蛋白和 肌红蛋白,在酸中毒的情况 下,很易沉积于肾小管,导 致急性肾衰。为此,早期补 液量应高于一般烧伤;补充碳 酸氢钠以碱化尿液;还可用甘 露醇利尿,每小时尿量应高 于一般烧伤的标准
.
第十二章 急性意识障碍:王新春
处理流程
一、脱离电源
二、心肺复苏
.
第十二章 急性意识障碍:王新春
处理流程
三、医疗监护 四、及时处理内出血和骨折 五、筋膜松解术和截肢
.
第十二章 急性意识障碍:王新春
治疗
❖ 1、创面处理,心电 监护
❖ 2、建立静脉通道 ❖ 3、完善入院常规检
查(三大常规.肝肾 功能.电解质,心电 图.胸片) ❖ 4、补液抗感染治疗 ❖ 5、常规创面换药
严密观察尿量、尿色、性 状、尿比重以及电解质、 肌酐、尿素氮的变化。
.
第十二章 急性意识障碍:王新春
并发症护理
❖2.心律失常:
电击伤时心肌遭到强大电流刺激而有 严重损害,特别是低电压(≤380 V),可致心 肌细胞内离子紊乱而产生致命的心室纤颤引 起死亡。
每15~30 min观察生命体征,持续心 电监护,监测心率、心律;床边备除颤仪。; 监测心肌酶谱,了解心肌损害程度。
电流能量可以转变为热量,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引起灼 伤。人体肌肉、脂肪和肌腱等深部软组织的电阻较皮肤和 骨骼为小,极易被电热灼伤,还可引起小血管损伤、血栓 形成,引起组织缺血、局部水肿,加重血管压迫,使远端 组织严重缺血、坏死。高压电可使局部组织温度高达 2000~4000℃。电流能使肌肉细胞膜去极化,10~20mA 已能使肌肉收缩,50~60mA能引起心室纤维颤动。交流 电能使肌肉持续抽搐,能被电源“牵住”,使触电者不能 挣脱电源。低频交流电的危害比高频大,尤其每秒钟频率 在50~60Hz(赫兹)时,易诱发心室纤维颤动。因此交流 电的危害比直流电更大
第十二章 急性意识障碍:王新春
电击伤液体复苏要求
❖液体复苏补液量不能根据其 表面烧伤面积计算,对深部 组织损伤应充分估计。由于 肌肉和红细胞的广泛损害, 必将释放大量的血红蛋白和 肌红蛋白,在酸中毒的情况 下,很易沉积于肾小管,导 致急性肾衰。为此,早期补 液量应高于一般烧伤;补充碳 酸氢钠以碱化尿液;还可用甘 露醇利尿,每小时尿量应高 于一般烧伤的标准
.
第十二章 急性意识障碍:王新春
处理流程
一、脱离电源
二、心肺复苏
.
第十二章 急性意识障碍:王新春
处理流程
三、医疗监护 四、及时处理内出血和骨折 五、筋膜松解术和截肢
.
第十二章 急性意识障碍:王新春
治疗
❖ 1、创面处理,心电 监护
❖ 2、建立静脉通道 ❖ 3、完善入院常规检
查(三大常规.肝肾 功能.电解质,心电 图.胸片) ❖ 4、补液抗感染治疗 ❖ 5、常规创面换药
严密观察尿量、尿色、性 状、尿比重以及电解质、 肌酐、尿素氮的变化。
.
第十二章 急性意识障碍:王新春
并发症护理
❖2.心律失常:
电击伤时心肌遭到强大电流刺激而有 严重损害,特别是低电压(≤380 V),可致心 肌细胞内离子紊乱而产生致命的心室纤颤引 起死亡。
每15~30 min观察生命体征,持续心 电监护,监测心率、心律;床边备除颤仪。; 监测心肌酶谱,了解心肌损害程度。
电流能量可以转变为热量,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引起灼 伤。人体肌肉、脂肪和肌腱等深部软组织的电阻较皮肤和 骨骼为小,极易被电热灼伤,还可引起小血管损伤、血栓 形成,引起组织缺血、局部水肿,加重血管压迫,使远端 组织严重缺血、坏死。高压电可使局部组织温度高达 2000~4000℃。电流能使肌肉细胞膜去极化,10~20mA 已能使肌肉收缩,50~60mA能引起心室纤维颤动。交流 电能使肌肉持续抽搐,能被电源“牵住”,使触电者不能 挣脱电源。低频交流电的危害比高频大,尤其每秒钟频率 在50~60Hz(赫兹)时,易诱发心室纤维颤动。因此交流 电的危害比直流电更大
电击伤图片PPT课件

05
电击伤案例分析
案例一:家庭用电导致的电击伤
总结词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击伤,多因不规范用电或使用破损电器导致。
详细描述
家庭用电导致的电击伤是最常见的电击伤类型。由于电线老化、电器设备损坏或 使用不规范,如手湿时接触电源、使用非原装充电器等,都可能导致电击伤。轻 者仅表现为局部烧伤,重者可引起心跳骤停或呼吸衰竭,危及生命。
电击伤图片ppt课件
• 电击伤概述 • 电击伤的原因与预防 • 电击伤的症状与诊断 • 电击伤的治疗与护理 • 电击伤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电击伤概述
电击伤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电击伤是指人体直接或间接接触 电源时,电流流经人体造成组织 损伤和功能障碍。
特点
电击伤通常发生在与电源接触时 ,电流通过人体产生热量、电弧 、电火花等,导致皮肤灼伤、肌 肉和神经损伤。
电击伤的危害与后果
危害
电击伤可引起局部组织损伤、骨折、 内脏器官损伤、呼吸停止、心跳骤停 等严重后果。
后果
电击伤可能导致长期功能障碍、残疾 甚至死亡,对受害者及其家庭造成巨 大的身心创伤和经济负担。
电击伤的分类与分级
分类
电击伤可分为高压电击伤、低压 电击伤和雷电击伤等类型。
分级
根据电击伤的严重程度,可分为 轻度、中度、重度和致命四个等
皮肤烧伤
电击伤通常会导致局部皮肤烧 伤,出现红肿、水疱、疼痛等 症状。
神经系统损伤
电击伤可能引起神经系统损伤, 导致肢体感觉和运动功能受损。
呼吸系统损伤
严重电击伤可能导致呼吸停止 或肺部损伤。
电击伤的诊断方法
病史询问
了解患者是否遭受电击,以及 电击的电压、电流强度、持续
有关电击伤PPT幻灯片ppt(共25张PPT)

• 雷电和静电都能产生冲击电流,闪电为静电
放电,100亿v,电流强度200000mA,产
生高热和机械暴力,碳化、组织撕裂、立即 死亡。
触电死亡原因
• 呼吸麻痹 高压电
• 室颤
低压电
• 电击性休克
• 其他严重的并发症
明确触电或者雷、电击史 少数体表皮肤烧伤不重,早期难以确定损伤的程度和范围,24~48h后周围开始发红、肿胀、炎症反应,形成骨筋膜室综合症。 4、意外事故如暴风雨、大风雪、地震、火灾致电线折断落在人体 白内障(伤后4~6个月) 失明或耳聋(枕叶、颞叶损伤所致) 电损伤(electric injury)是电流造成的组织损害和坏死,程度不一,从细胞膜通透性暂时增高至大量组织即发性凝固坏死。 5、肾脏:肌肉、肾脏组织发生细胞溶解坏死,肌红蛋白尿、脱水、容量不足致急性肾功衰竭。 ——西氏内科学(第22版) 失明或耳聋(枕叶、颞叶损伤所致) 胆石症、胃肠功能失调
• 美国部队烧伤中心,约3.5%与高压电损伤 有关。
• 每年还有300~350人被雷电击伤,其中约 30%死亡。
• 我国农村每年因电击死亡5000人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
1、生活中直接接触漏电或工作违反规程触电 2、高温高湿场所和出汗使皮肤表面电阻降低,容易引
起电击伤 3、旷野属下躲避雷雨,雷雨的超高压电场中电流经空
由此引发的临床结果包括:生理性电传 4、意外事故如暴风雨、大风雪、地震、火灾致电线折断落在人体
延迟期表现加速性麻痹、横断性脊髓头肌萎缩性侧面硬化。 中至大血管迟发性出血
导系统紊乱:强直性肌收缩(可致椎骨压缩 低频交流危险大(15~150Hz)其中以50~60Hz危险为最大。
4、意外事故如暴风雨、大风雪、地震、火灾致电线折断落在人体
放电,100亿v,电流强度200000mA,产
生高热和机械暴力,碳化、组织撕裂、立即 死亡。
触电死亡原因
• 呼吸麻痹 高压电
• 室颤
低压电
• 电击性休克
• 其他严重的并发症
明确触电或者雷、电击史 少数体表皮肤烧伤不重,早期难以确定损伤的程度和范围,24~48h后周围开始发红、肿胀、炎症反应,形成骨筋膜室综合症。 4、意外事故如暴风雨、大风雪、地震、火灾致电线折断落在人体 白内障(伤后4~6个月) 失明或耳聋(枕叶、颞叶损伤所致) 电损伤(electric injury)是电流造成的组织损害和坏死,程度不一,从细胞膜通透性暂时增高至大量组织即发性凝固坏死。 5、肾脏:肌肉、肾脏组织发生细胞溶解坏死,肌红蛋白尿、脱水、容量不足致急性肾功衰竭。 ——西氏内科学(第22版) 失明或耳聋(枕叶、颞叶损伤所致) 胆石症、胃肠功能失调
• 美国部队烧伤中心,约3.5%与高压电损伤 有关。
• 每年还有300~350人被雷电击伤,其中约 30%死亡。
• 我国农村每年因电击死亡5000人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
1、生活中直接接触漏电或工作违反规程触电 2、高温高湿场所和出汗使皮肤表面电阻降低,容易引
起电击伤 3、旷野属下躲避雷雨,雷雨的超高压电场中电流经空
由此引发的临床结果包括:生理性电传 4、意外事故如暴风雨、大风雪、地震、火灾致电线折断落在人体
延迟期表现加速性麻痹、横断性脊髓头肌萎缩性侧面硬化。 中至大血管迟发性出血
导系统紊乱:强直性肌收缩(可致椎骨压缩 低频交流危险大(15~150Hz)其中以50~60Hz危险为最大。
4、意外事故如暴风雨、大风雪、地震、火灾致电线折断落在人体
《电击伤的急救》课件

制定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法律法规
制定和完善关于用电安全的法律法规 ,明确企业和个人的用电安全责任和 义务。
标准制定
制定用电安全相关标准,规范电器产 品的生产和销售,提高产品的安全性 能。
THANKS
感谢观看
心肺复苏
如果患者已经出现心跳、呼吸停 止的症状,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
心肺复苏的步骤包括胸外按压、 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按照正确 的顺序进行,直到患者恢复自主
心跳和呼吸。
在进行心肺复苏的过程中,要密 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急
救措施。
伤口处理与烧伤救治
01
02
03
04
电击伤可能导致皮肤烧伤和其 他外伤,需要进行伤口处理和
如果患者有意识,应给予适当的心理安慰和支持,缓解其紧张情绪。
03
电击伤的并发症与康复
并发症的种类与处理
并发症种类
电击伤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包括局部组织损伤、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损伤 等。
处理方式
针对不同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如心肺复苏、止血、抗感染等,同时 及时就医。
康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学习并掌握电击伤急救 知识,提高应急处理能 力。
02
电击伤的急救处理
切断电源
立即切断电源,使用绝缘物体 将患者与电源分离,避免直接 用手接触患者。
如果电源开关距离患者较远, 应尽快寻找其他方法切断电源 ,如用木棒、竹竿等绝缘物体 将电线挑开。
在切断电源的过程中,要注意 保护自己的安全,避免触电。
《电击伤的急救》ppt课 件
• 电击伤的基本知识 • 电击伤的急救处理 • 电击伤的并发症与康复 • 电击伤的案例分析 • 电击伤的预防与宣传教育
电击伤的现场急救ppt课件

• 人体不同的两处同时接触同一电路上的两根电线,电流从 电压高的一根,经人体传导流向电压低的一根电线,形成环 形通路而触电。
• 三、跨步电压触电
• 当一根电线断落在地上,由于电磁场效应,以此电线落地为 中心,在20米之内的地面上有许多同心圆周,这些不同直径 的圆周上的电压各不相同,离电线落地点越近的圆周电压 越高,离中心越远的圆周电压越低,这种电位差称为跨步电 压。
胸外心脏按压 部位
胸外心脏按压方法
心肺脑复苏有效指标
1、颈动脉搏动 按压有效时,每按压一次可触摸到颈动脉一次搏
动,若中止按压搏动亦消失,则应继续进行胸外 按压,如果停止按压后脉搏仍然存在,说明病人 心搏已恢复。
2、缺氧情况明显改善 瞳孔由大变小,并有对光反射,面色由紫绀转为红
润。 3、肱动脉收缩压大于或等于60mmHg。 4、有知觉反射,呻吟或出现自主呼吸。
电时脚穿有铁钉的鞋或湿鞋,电阻小,危害也较
大。身体各部位组织由于其结构特点、理化特
性不同,单独对电流的阻力由小到大排列顺序为: 血管--神经--肌肉--皮肤--脂肪--肌腱--骨组织。 因此,血管和神经的电阻最小,受电流损伤常常 最为严重。
影响触电损伤程度的因素
• 五、通电途径
• 触电时,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不同,对组织器官 的损伤危险程度也不同。电流从上肢或头顶进 入人体内,通过心脏由下肢流出,可引起心室颤 动。如电流从一脚进入,通过腹部由另一脚流出, 则危害性较小。凡电流流经心脏、脑干、脊髓, 即可导致严重后果。
• (2)挑开电线
• 如为高处垂落电源线触电,电掣距离触电现场较 远时,可用干燥竹竿或木棒等绝缘物,将电线挑 开,并将挑开的电线处置妥当,以免再触及他人。
现场急救
• 3)切断电线
• 三、跨步电压触电
• 当一根电线断落在地上,由于电磁场效应,以此电线落地为 中心,在20米之内的地面上有许多同心圆周,这些不同直径 的圆周上的电压各不相同,离电线落地点越近的圆周电压 越高,离中心越远的圆周电压越低,这种电位差称为跨步电 压。
胸外心脏按压 部位
胸外心脏按压方法
心肺脑复苏有效指标
1、颈动脉搏动 按压有效时,每按压一次可触摸到颈动脉一次搏
动,若中止按压搏动亦消失,则应继续进行胸外 按压,如果停止按压后脉搏仍然存在,说明病人 心搏已恢复。
2、缺氧情况明显改善 瞳孔由大变小,并有对光反射,面色由紫绀转为红
润。 3、肱动脉收缩压大于或等于60mmHg。 4、有知觉反射,呻吟或出现自主呼吸。
电时脚穿有铁钉的鞋或湿鞋,电阻小,危害也较
大。身体各部位组织由于其结构特点、理化特
性不同,单独对电流的阻力由小到大排列顺序为: 血管--神经--肌肉--皮肤--脂肪--肌腱--骨组织。 因此,血管和神经的电阻最小,受电流损伤常常 最为严重。
影响触电损伤程度的因素
• 五、通电途径
• 触电时,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不同,对组织器官 的损伤危险程度也不同。电流从上肢或头顶进 入人体内,通过心脏由下肢流出,可引起心室颤 动。如电流从一脚进入,通过腹部由另一脚流出, 则危害性较小。凡电流流经心脏、脑干、脊髓, 即可导致严重后果。
• (2)挑开电线
• 如为高处垂落电源线触电,电掣距离触电现场较 远时,可用干燥竹竿或木棒等绝缘物,将电线挑 开,并将挑开的电线处置妥当,以免再触及他人。
现场急救
• 3)切断电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官,以烧伤为主 低压电:主要作用于心脏传导系统,致心室
纤颤。 不同组织、部位电阻不同,同一部位电阻也
可不同,通电时间对电阻也有影响。
决定和影响电流作用的因素
3、作用时间 越长后果愈重 高压电>1S可引起死亡 低压电较长时间可引起死亡。
决定和影响电流作用的因素
4、其他因素 电流通过的途径 机体接触电源的状况 机体状态:健康状态 环境因素:潮湿
电击伤
电击伤
Electrical injury
概念 电流通过人体所引起 皮肤及其他组织器官 的损伤和功能障碍。 电击死:因电击作用导 致人体死亡。 electric fatalities , electrocution
决定和影响电流作用的因素
电流的性质 电流强度 电流作用于人体的时间 电流通过机体的途径 带电导体与机体的接触情况 机体状态 环境状况
10
机械性损伤
肌肉收缩 雷电造成的冲击波 血管损伤:胸腹腔出血
11
损伤后遗症
挤压综合征 多器官缺血性损伤 血管内凝血或血管壁分层 低血容量休克 医源性损伤:
腹腔间隔室综合征 ARDS
2020年5月1日星期五
12
形态学改变
1、体表改变 电流入口:电流斑、皮肤金属化、电烧伤等 电流出口
镜下改变
病变中心(电击处)上皮细胞: 核伸长,染色较深,排列紧密,呈栅栏状 钉突状改变(伸长似钉插入真皮) 皮肤的附属器官细胞极性化,核变细长、深染 角质层空泡形成 真皮胶原纤维肿胀,均质化,或凝固性坏死。
皮肤金属化
即金属异物沉积 电极金属在高温下熔化和挥发,金属颗粒在
电场作用下沉积于皮肤表面及深部。 高压电击时明显 可用微量化学分析法、扫描电镜等检测
形态学改变
2、内部器官改变 心血管系统改变 神经系统改变 骨骼改变:骨骼的空腔形成 肌肉改变等
法医学鉴定
方式 现场勘查:首先应切断电源 案情调查 全面系统解剖:排除暴力和其他疾病死 确认电流斑及其他电击征象
法医学鉴定
死亡原因认定 电击死 其它原因死亡 死亡方式认定 意外 自杀-男性及精神病患者多 他杀-现场常被破坏
化、磁化
电流斑 Current mark
即电流印记,带电导体与皮肤接触,电流通过 完整皮肤时,在接触处产生的焦耳热及电解 作用所造成的一种特殊皮肤损伤。
电流斑形态
典型者呈圆形/椭圆形,中央凹陷,周围隆起, 边缘钝圆,与周围组织分界清,质坚硬,色 灰白或灰黄,底部平坦/有裂隙。
电流斑形态
可呈犁沟状、条状、弧状等 可反映导体与人体接触部分的形状。
烧伤
Heat (E) = IVT = I2RT 深度与范围与电流强度有关 不同组织电阻不同
电阻高,热量大:骨—骨坏死,骨膜周围组织坏死,长骨明显 皮肤电阻高:电流出/入口 电阻下降,烧伤减轻,但是电流量增大:如湿的皮肤
肌肉,脂肪,血管的凝固性坏死 时间长短
DC通常时间短,因引起肌肉收缩,弹开伤者
决定和影响电流作用的因素
1、电流的性质 直流电 颤、停搏,日常生活50-60Hz危 险性高。(细胞膜仅10 nm 厚)
决定和影响电流作用的因素
2、电流强度、电压、电阻: 30mA大多数人可耐受的高限,>20mA就可
使人紧握电源,40mA可使人丧失意识 高压电:损害主要选择性作用于NS,呼吸器
电流对人体的损伤作用
电流对人体的损伤有直接和间接两种。 直接损伤:电流通过各种组织时造成,电解
和电泳作用。 间接损伤:电流通过和克服人体组织电阻时
产生的热能所致烧伤(电烧伤)。
电击死的死亡机制
电流的直接作用:
心室纤维性颤动 呼吸麻痹
烧伤 机械性损伤 损伤后遗症:神经系统损害,死于并发症等。
电烧伤
多见于高压电击 多由于电弧作用造成,烧伤深二度以上 病变区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界清楚,边缘及基
底部炭化。
电流出口
形态多样,圆形、椭圆、线形,不规则形, 组织损伤较重 无金属化现象 部位:足部多,上臂、下肢也可见 相应部分衣物可击穿
电击纹
高压电击时,皮下血管扩张、麻痹、充血或 出血,皮肤表面可见树枝状花纹。
雷击死
体表:雷电击纹/树枝状纹,多位于颈胸部, 也可在其他部位
烧伤:有金属物品的部位可有烧伤 衣服及金属物品的损坏 内脏器官:机械性损伤表现(帽状腱膜下血
肿,颅骨骨折等),器官充血、出血,心室 腔内血不凝固
法医学鉴定
时间:雷雨季节 场所:空旷场所 现场:树木、房屋等常有摧毁 尸体检验:雷击纹、机械性损伤等 衣服撕碎、烧焦、鞋子炸开,随身金属物熔
纤颤。 不同组织、部位电阻不同,同一部位电阻也
可不同,通电时间对电阻也有影响。
决定和影响电流作用的因素
3、作用时间 越长后果愈重 高压电>1S可引起死亡 低压电较长时间可引起死亡。
决定和影响电流作用的因素
4、其他因素 电流通过的途径 机体接触电源的状况 机体状态:健康状态 环境因素:潮湿
电击伤
电击伤
Electrical injury
概念 电流通过人体所引起 皮肤及其他组织器官 的损伤和功能障碍。 电击死:因电击作用导 致人体死亡。 electric fatalities , electrocution
决定和影响电流作用的因素
电流的性质 电流强度 电流作用于人体的时间 电流通过机体的途径 带电导体与机体的接触情况 机体状态 环境状况
10
机械性损伤
肌肉收缩 雷电造成的冲击波 血管损伤:胸腹腔出血
11
损伤后遗症
挤压综合征 多器官缺血性损伤 血管内凝血或血管壁分层 低血容量休克 医源性损伤:
腹腔间隔室综合征 ARDS
2020年5月1日星期五
12
形态学改变
1、体表改变 电流入口:电流斑、皮肤金属化、电烧伤等 电流出口
镜下改变
病变中心(电击处)上皮细胞: 核伸长,染色较深,排列紧密,呈栅栏状 钉突状改变(伸长似钉插入真皮) 皮肤的附属器官细胞极性化,核变细长、深染 角质层空泡形成 真皮胶原纤维肿胀,均质化,或凝固性坏死。
皮肤金属化
即金属异物沉积 电极金属在高温下熔化和挥发,金属颗粒在
电场作用下沉积于皮肤表面及深部。 高压电击时明显 可用微量化学分析法、扫描电镜等检测
形态学改变
2、内部器官改变 心血管系统改变 神经系统改变 骨骼改变:骨骼的空腔形成 肌肉改变等
法医学鉴定
方式 现场勘查:首先应切断电源 案情调查 全面系统解剖:排除暴力和其他疾病死 确认电流斑及其他电击征象
法医学鉴定
死亡原因认定 电击死 其它原因死亡 死亡方式认定 意外 自杀-男性及精神病患者多 他杀-现场常被破坏
化、磁化
电流斑 Current mark
即电流印记,带电导体与皮肤接触,电流通过 完整皮肤时,在接触处产生的焦耳热及电解 作用所造成的一种特殊皮肤损伤。
电流斑形态
典型者呈圆形/椭圆形,中央凹陷,周围隆起, 边缘钝圆,与周围组织分界清,质坚硬,色 灰白或灰黄,底部平坦/有裂隙。
电流斑形态
可呈犁沟状、条状、弧状等 可反映导体与人体接触部分的形状。
烧伤
Heat (E) = IVT = I2RT 深度与范围与电流强度有关 不同组织电阻不同
电阻高,热量大:骨—骨坏死,骨膜周围组织坏死,长骨明显 皮肤电阻高:电流出/入口 电阻下降,烧伤减轻,但是电流量增大:如湿的皮肤
肌肉,脂肪,血管的凝固性坏死 时间长短
DC通常时间短,因引起肌肉收缩,弹开伤者
决定和影响电流作用的因素
1、电流的性质 直流电 颤、停搏,日常生活50-60Hz危 险性高。(细胞膜仅10 nm 厚)
决定和影响电流作用的因素
2、电流强度、电压、电阻: 30mA大多数人可耐受的高限,>20mA就可
使人紧握电源,40mA可使人丧失意识 高压电:损害主要选择性作用于NS,呼吸器
电流对人体的损伤作用
电流对人体的损伤有直接和间接两种。 直接损伤:电流通过各种组织时造成,电解
和电泳作用。 间接损伤:电流通过和克服人体组织电阻时
产生的热能所致烧伤(电烧伤)。
电击死的死亡机制
电流的直接作用:
心室纤维性颤动 呼吸麻痹
烧伤 机械性损伤 损伤后遗症:神经系统损害,死于并发症等。
电烧伤
多见于高压电击 多由于电弧作用造成,烧伤深二度以上 病变区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界清楚,边缘及基
底部炭化。
电流出口
形态多样,圆形、椭圆、线形,不规则形, 组织损伤较重 无金属化现象 部位:足部多,上臂、下肢也可见 相应部分衣物可击穿
电击纹
高压电击时,皮下血管扩张、麻痹、充血或 出血,皮肤表面可见树枝状花纹。
雷击死
体表:雷电击纹/树枝状纹,多位于颈胸部, 也可在其他部位
烧伤:有金属物品的部位可有烧伤 衣服及金属物品的损坏 内脏器官:机械性损伤表现(帽状腱膜下血
肿,颅骨骨折等),器官充血、出血,心室 腔内血不凝固
法医学鉴定
时间:雷雨季节 场所:空旷场所 现场:树木、房屋等常有摧毁 尸体检验:雷击纹、机械性损伤等 衣服撕碎、烧焦、鞋子炸开,随身金属物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