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煤的主要质量指标要求
配煤指标有哪些如何计算

配煤指标有哪些如何计算,相应煤质分析仪器如何配备编辑:admin 浏览:526 添加时间:2013-05-04 10:20炼焦配煤、洗煤厂配煤等这些配煤工艺中,具体要了解的配煤指标有哪些呢?这些指标又该如何计算?配煤的指标可以预算处焦炭的质量吗?配煤环节所需的煤质分析仪器有哪些?每一个煤炭指标都有着对应的煤质分析仪器。
一、配煤指标介绍,及相应煤质分析仪器推荐。
1.配合煤灰分煤中灰份可以全部转至焦炭中,灰份的多少决定了焦炭质量的好坏。
焦炭的灰份愈高,在高炉熔炼时所与要的溶剂量愈大,这样使得高炉利用系数减低。
许多试验证明,灰份每增加1%,生铁将减产2.5%,同时灰份中的大颗料与焦炭中的有机物质不能结合起来,使它们分开的表面便是裂纹的开始,这种裂纹是由于焦炭物质和矿物质粒子不同体积热膨胀系数和收缩系数而产生的,如矿物粒子很大,则裂纹变宽变长,因而体牢固的粘着,从而也会使焦炭的耐磨变坏。
我国大焦炉焦炭的灰份除个别情况外,一般在13%左右或<13%。
配合煤的挥发分可以按可加性计算。
推荐煤质分析仪器----马弗炉+时温测控仪。
2.配合煤的硫分配合煤中约有70-80%的硫份残留在焦炭中。
硫份是高炉最有害的敌人,硫份每增加0.1%,生铁减少2.5%,同时它是生铁中硫的主要来源。
当它转至生铁中时,生铁呈热脆性,在赤热煅烧下,质地不坚硬,用于机械加工时往往发生裂纹。
因此含硫高的焦炭决不会冶炼出质量高的生铁,同时硫份还会加速铁的腐蚀,人们为了得到合格的焦炭,必须增加炉渣碱度以中和焦炭中的硫含量,因此在冶炼时必须多加石灰石,由于多加了石灰石同时也增加了焦炭的消耗量,高炉将大大减产,高炉要求硫份愈低愈好,我国大焦炉焦炭的硫份一般在0.7%或小于0.7%。
硫份可以按可加性计算。
推荐煤质分析仪器---测硫仪。
3.配合煤的挥发分配合煤的挥发分是根据单种煤的挥发分来确定的,因为挥发分是可以按照可加性来计算的,一般焦煤挥发分在25%左右,挥发分过高说明煤料气煤较多,从而会引起冶金焦炭块度的下降,因此配合煤的挥发分一般配至32%以下可以得到块度较大的冶金焦炭。
应用化工技术炼焦学考试重点

第二章室式炼焦过程与配煤原理1、炭化室内结焦过程基本特点:⑴单向供热,成层结焦⑵结焦过程中传热性能随炉料状态和温度而变化。
2、结焦终了时炭化室中心温度可作为整个炭化室焦炭成熟的标志,该温度称炼焦最终温度,按装炉煤性质和对焦炭质量要求的不同,高温炼焦的终温为950——1050℃。
3、炭化室内焦炭裂纹的形成——根本原因:半焦的热分解和热缩聚产生的不均匀收缩,引起的内应力超过焦炭多孔体强度时,导致裂纹形成。
4、影响炭化室结焦程的因素:①炉堆煤密度②炉煤水分③炼焦速度④炼焦终温⑤闷炉时间5、焦炭质量主要取决于装炉煤性质。
6、⑴配合煤质量指标:大体分两类:①化学性质,如灰分、硫分、矿物质组成②工艺性质,如煤化度、粘结性、细度、膨胀压力⑵细度,指配合煤中小于3mm粒级占全部配合煤的质量百分率第三章炼焦煤料预处理1、预处理包括来煤接受、储运、倒运、粉碎、配合和混匀等工作。
2、配煤槽由卸煤装置、槽体和锥体等部分组成。
3、粉碎工艺:①先配后粉工艺②先粉后配工艺③部分硬质煤预粉碎工艺④分组粉碎工艺⑤选择粉碎工艺4、捣固炼焦:将配合煤在入炉前用捣固机捣实成体积略小于炭化室的煤饼后,推入炭化室内炼焦成为捣固炼焦。
第四章炼焦炉及其设备1、蓄热室焦炉由炭化室、燃烧室、蓄热室、斜道区和炉顶区所组成。
2、蓄热室:⑴蓄热室位于焦炉炉体下部,其上经斜道同燃烧室相连,其下经废气盘分别同分烟道、贫煤气管和大气相通。
蓄热室用来回收焦炉燃烧废气的热量并预热贫煤气和空气。
⑵蓄热室自下而上分小烟道、箅子砖、格子砖、和顶部空间,相同气流蓄热室之间的隔墙称为单墙,异向气流蓄热室隔墙称主墙。
⑶小烟道和废气盘相连,向蓄热室交替导入冷煤气、空气或排出热废气,出于交替变换的冷、热气流温差较大,为承受温度的急变,并防止气体对墙面的腐蚀,小烟道内砌有黏土衬砖。
⑷箅子砖:使蓄热室内气流沿长向均匀分布。
⑸箅子砖上架设格子砖,下降气流时,用来吸收废热气的热量,上升气流时,将蓄热量传给贫煤气或空气,采用薄壁异型格子砖可以增大传热面积,安装时上下各层格子砖孔应对准,以降低蓄热室阻力,格子砖温度变化大,故采用黏土砖。
煤焦工艺参数控制标准

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炼铁新厂作业文件煤焦工艺参数控制标准文件编码:管理部门:技术质量部版本:试行控制状态:发放编号:拟制:审核:批准:2005年 3 月 31 日发布 2005年4 月 1 日实施1.工艺概述1.1 概述∶煤焦线主要包括煤焦作业区与炼焦作业区。
煤焦作业区按配套170孔焦炉年产干全焦170万t、日处理湿煤量为8800t,其中炼焦煤6800吨,高炉喷吹煤2000吨(含水10%),年处理煤量为320万t(含水10%)进行设计的。
该作业区煤线主要由受煤、贮煤、配煤、粉碎、煤塔顶层以及相应的带式输送机通廊、转运站等组成,并设有推土机库、煤泥沉淀池等辅助生产设施。
焦线主要由运焦皮带系统及筛焦楼、贮焦槽等设施。
炼焦作业区现有两座55孔JN60-6型6m焦炉,两套四大车车辆,配备装煤与出焦除尘系统,采用低水分熄焦技术进行熄焦。
年产干全焦110万吨。
1.2 工艺过程:焦炉用煤:使用优质炼焦煤,按预先确定的配煤比通过圆盘给料器、配煤电子称实现自动配料,获得的配合煤进行粉碎后,通过皮带送到煤塔。
炼焦生产:通过装煤车的螺旋给料装置将送来的配合煤装入焦炉各炭化室进行炼焦。
焦炉采用混合煤气加热,加热过程实行自动控制。
推焦按5-2串序编排计划,成熟的焦炭由推焦车推出,熄焦车采用定点熄焦技术将红焦送往熄焦塔,经低水分熄焦后排到焦台进行自然凉焦。
高炉用焦:从焦台通过自动放焦系统将焦炭排到C201皮带上,由皮带输送系统送到筛焦楼进行分级过筛,筛出粒级大于25mm、10-25mm及小于10mm并归仓。
成品焦取样:在筛焦楼下料口设取样溜槽,经人工按标准取样化验分析。
2. 工艺流程见炼铁新厂焦化车间工艺技术规程3.控制标准3.4焦炭质量内控指标3.6煤焦工序控制指标4.工序工艺参数控制4.1焦炭质量控制4.1.1焦炭质量控制基准:M40:≥82%;M10:≤7.0%;Ad≤12.85%;CRI≤30%,CSR≥60%;焦炭水分:3-7%。
炼焦用煤技术知识

炼焦用煤技术知识一、煤的分类标准煤的分类是指导煤炭资源合理利用的基础,也是统计资源的依据。
煤分类标准的制定反映了我国在煤炭加工利用方面的科学技术水平。
1958年国家技术委员会推荐的煤分类标准是以华北、东北地区的煤样为依据,以煤的可燃基挥发份产率和胶质层的最大厚度为分类指标而制定的。
该标准把各种工业用途的煤从褐煤到无烟煤之间的所有煤种划分成10个大类,24个小类。
该标准使用近30年。
随着我国煤炭工业和焦化工业的发展,新煤田的发现,炼焦用煤基地的不断增加,以及原分类标准中烟煤部分大类的类别较少,烟煤与褐煤划分界限不清等原因,原分类标准已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所以从1986年起采用新的分类标准。
其中烟煤的分类如表一。
*当烟煤的粘结指数测值GR.I.小于或等于85时,用干燥无灰基挥发份Vdaf和粘结指数GR.I.来划分煤类.当粘结指数测值GR.I.大于85时,则用干燥无灰基挥发份Vdaf和胶质层最大厚度Y,或用干燥无灰基挥发份Vdaf和奥亚膨胀度b来划分煤类.**当GR.I.>85时,用Y和b并列作为分类指标,当Vdaf≤28.0时,b暂定为150%;Vdaf>28.0%时,b暂定为220%.当b值和Y值有矛盾时,以Y值为准划分煤类.分类用的煤样,如原煤灰份小于或等于10%时者,不需减灰.灰份大于10%的煤样需按GB474-83规定的煤样制备方法,用氯化锌重液减灰后再分类.新的分类标准具有以下特点:在半工业和实验室的试验基础上,对无烟煤、烟煤、褐煤进行了全面分类。
烟煤部分分为12大类。
其中新增加了贫瘦煤、1/3焦煤、1/2中粘煤和气肥煤4大类。
采用数码组合与原有牌号相结合的原则构成新的分类系统。
这种编码系统有利于国际上交流和对比。
新分类采用粘结指数为主,胶质层最大厚度或奥亚膨胀度为辅的分类指标,这样可发挥指标各自的优点。
二、单种煤的结焦特性不同牌号的煤,在单独炼焦时所得焦炭的性质是各不相同的。
为合理地选择各种配合煤的配比,必需了解单种煤的结焦性能。
煤炭质量标准

煤炭质量标准
煤炭作为重要的能源资源,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而煤炭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其在运输、燃烧和利用过程中的效果,因此制定和执行煤炭质量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煤炭的质量标准应当包括热值、挥发分、灰分、水分、硫分、粒度等指标。
其中,热值是衡量煤炭燃烧能力的重要指标,挥发分和灰分则直接影响煤炭的燃烧特性和环境污染程度,水分和硫分则关系到煤炭的运输和燃烧过程中的稳定性。
而粒度则决定了煤炭的燃烧速度和效率。
因此,这些指标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煤炭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煤炭质量标准的制定应当充分考虑国内外市场需求和环境保护要求。
在国内市场中,煤炭的质量标准应当与国家工业生产和生活消费需求相适应,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同时,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煤炭的质量标准也应当注重减少燃烧排放对环境的影响,降低空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
再者,煤炭质量标准的执行应当得到严格监督和检测。
只有通过严格的监督和检测,才能够保证煤炭质量标准的有效执行。
对于
违反煤炭质量标准的行为,应当依法予以严厉惩处,以保障煤炭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总之,煤炭质量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煤炭质量、促进煤炭产业健康发展、保障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地制定和执行煤炭质量标准,才能够更好地推动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煤矿煤质达标管理制度

煤矿煤质达标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煤矿煤质管理工作,提高煤矿生产安全和经济效益,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煤炭是我国主要能源资源之一,煤矿煤质是煤炭生产和利用的重要方面。
根据国家煤矿煤质监管相关法规和政策,煤矿应当按照规定要求开展煤质管理工作,确保煤炭质量稳定、安全生产。
第三条煤矿煤质达标管理制度适用于煤矿开采、运输、贮存、销售等全过程煤质管理工作。
第四条各煤矿应当建立健全煤矿煤质管理机构,明确煤质管理人员职责和权利,确保煤矿煤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五条各煤矿应当定期开展煤质质量检测和评价工作,对煤炭的主要质量指标进行监测和分析,为煤炭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第六条各煤矿应当建立健全煤炭质量追踪和溯源管理制度,确保煤炭的来源和运输过程清晰明了,做到溯源可查。
第七条煤矿应当建立健全煤炭质量管理档案和数据系统,对煤炭的生产、质量、运输等信息进行及时记录和归档。
第八条各煤矿应当建立健全煤炭质量管理制度培训体系,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其煤炭质量管理水平。
第二章煤炭质量检测第九条各煤矿应当建立健全煤炭质量检测实验室,配置专业检测仪器设备和人员,确保煤炭质量检测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条各煤矿应当建立健全煤炭质量检测标准和方法,对煤炭的主要质量指标进行检测和分析,排除人为干扰因素,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第十一条煤矿应当建立煤炭质量监测网络,对煤炭开采、运输、贮存等关键环节进行监测和把控,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
第十二条各煤矿应当建立煤炭质量监督检查制度,定期对煤炭质量检测实验室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检测工作的规范和有效。
第三章煤炭质量评价第十三条各煤矿应当建立煤炭质量评价体系,对煤炭的各项质量指标进行评价和比较,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维护煤炭质量水平。
第十四条煤矿应当根据煤炭质量评价结果,对煤矿生产工艺和设备进行调整和改进,确保煤炭的质量符合市场需求。
第十五条各煤矿应当建立煤炭质量信用评价制度,对煤炭供应商和客户的质量信用进行评估,建立质量信用档案,保障煤炭贸易的良性发展。
配煤炼焦的指标到底怎么计算

配煤炼焦的指标到底怎么计算导读:近几年,随着越来越多的焦化厂开始运用精细化配煤方式去采购煤源,煤炭届人士对配煤炼焦技术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科普一下,什么是配煤炼焦、入炉煤与焦炭之间的质量指标是怎么换算的、以及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和原则等。
一、配煤炼焦的定义和意义所谓配煤炼焦是把几种牌号不同的单种煤按一定的比例配合起来炼焦。
采用配煤炼焦,不仅可以节约优质炼焦煤,还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煤的结焦特性取长补短,改善冶金焦炭质量。
二、入炉煤指标的确定假设我们需要制作二级焦:1、按照最新的中国冶金焦质量标准(GBT1996-2017),二级焦炭指标为:灰份≤13.50%,硫份≤0.90%,M25≥89.0%2、确定配合煤的指标范围:煤的结焦率一般为73~78%,设为75%,由于煤的灰份全部转入焦炭,则配合煤的灰份为:13.5%×75%=10.12%,配合煤灰份应小于10.13%。
煤的硫份一般60~70%转入焦炭,设为65%,则配合煤的硫份为0.9%÷65%×75%=1.04%,配合煤硫份应小于1.04%。
为避免由于煤质波动造成焦炭指标超标,配煤方案的灰份硫份要尽量低于理论值,如上述配合煤灰份理论计算只要小于10.13%就可以了,实际操作时要尽量配到9.8%以下,另外制作配煤方案还应注意配合煤水份的控制,以免影响上煤及捣固操作。
三、配煤方案的制订确定配合煤的指标范围后,可以根据自己找到的几种煤源,进行各种比例搭配计算。
当然也可使用配煤软件进行自动计算,省时省力,目前“丰矿煤炭物流”公众号中的“配煤大师”可以免费使用。
四、各煤种在炼焦中的不同特点不同牌号的煤各有特点,它们在配煤中起的作用也不相同,如果配煤方案合理,就能充分发挥各种煤的特点,提高焦炭质量。
例如:气煤:结焦性比焦煤、肥煤差,但其膨胀压力小,收缩大,挥发份高,在单独炼焦时,因收缩大,使焦炭裂纹增多,降低焦炭块度。
炼焦试题

炼焦试题一、是非题(在题后括号内作记号,“Ⅴ”表示对,“ⅹ”表示错:每题1分,共20分)1、煤的物理性质中,煤的密度、浸润性、比表面积和机械强度等性质对煤加工工艺几乎没有影响。
(×)2、在焦炉调火操作中常把负压称为吸力。
(√)3、决定焦炭质量的主要因素有炼焦煤的质量与配合、煤料炼焦前的予处理及炼焦过程中等三个方面。
(√)4、高炉煤气中所含的惰性气体比焦炉煤气少。
(×)5、一般规定耐火度在1200℃以上者,称为耐火材料。
(×)6、垂直作用于单位面积上的力,称为压力强度,简称压强,在焦炉调火中习惯称为压力。
(√ )7、高炉煤气的可燃成分比焦炉煤气多。
(×)8、焦炉护炉铁件设备包括加减旋塞、孔板盒。
(×)9、加减旋塞用来切断或接通煤气,短时间调节煤气量。
(√)10、废气盘的作用只控制进入焦炉加热系统的空气量和高炉煤气量。
(×)11、焦饼中心温度是确立标准立火道温度的依据,同时又是确定机、焦侧温度差的依据。
(√ )12、焦饼中心温度一般控制在1000+50℃。
(√)13、煤饼中心温度上下温差不超过150℃。
(×)14、直行温度的测量和调节是控制焦炉温度的只要项目之一。
(√ )15、立火道底部温度是燃烧室最高温度部位。
( ×)16、确定集气管压力,一机侧焦油盒下部的炭化室底部压力,在结焦末期不大于5pa为原则,并考虑调节装置所造成的压力波动值。
(×)17、双集气管内的压力应保持相等,以防止煤气倒流。
(√)18、煤料炼成焦炭的整个过程叫结焦过程。
(√)19、燃烧系统的压力根据规定的空气过剩系数和炉顶看火孔压力保持0-5pa。
(√)20、除边部蓄热室外,每个蓄热室顶部的吸力与标准蓄热室比较,上升气流时不超过+2pa,下降气流时不超过+3pa。
(√)二、选择题(在题后供选答案中选出正确或最佳答案,将其序号填入题中;每题1分,共20分)1、当煤气主管压力低于②时,必须停止加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合煤的主要质量指标要求
配合煤指标要求:灰分、硫分、粘结性、挥发分、水分、细度、堆密度、磷含量、煤化度、岩相组成及膨胀压力等。
①配合煤的灰分:煤的灰分全部残留于焦炭配煤灰分(A煤)=焦炭灰分(A
焦)×成焦率(K,%)
②配合煤的硫分:煤的硫分应控制在规定的指标以下,煤中的硫分约有60%~
70%转入焦炭,因配合煤的产焦率为70%~80%,故焦炭硫分约为配合煤硫分的80%~90%,由此可根据焦炭对硫分的要求计算出配合煤硫分的上限。
配合煤的硫分取决于各单种煤的硫分及其配比,它可由单种煤按加和性原则计算,St,d=∑St,diXi
式中:St,d-配合煤干燥基硫分
St,di-各单种煤的干燥基硫分
Xi-各单种煤的配煤比例
③配合煤的煤化度指标煤的变质程度常用指标为挥发分Vdaf和平均最大反
射率R o
max
,两者有密切关联。
挥发分可直接测定,配煤可按加和性原则计算,但由于煤热解产物间存在反应,其Vdaf值有一定差值。
配合煤的挥发分对焦炭的最终收缩量,裂纹度及化学产品产量,质量有直接影响。
挥发分高,煤气和化学产品率高,但挥发分过高,结焦性减弱,收缩性大,焦炭强度降低,平均块度减少。
煤料的煤化度还影响焦炭的气孔率,比表面积,光学显微结构等,当挥发分
18~30%,R o
max 为1.1~1.6时,焦炭的各向异性程度高;当R o
max
为1.15~1.30
时,焦炭的耐磨强度和反应后强度达到最优范围。
④配合煤的粘结性指标:最大流动度MF=70(或100)-103ddpm;总膨胀度b≥
50%;最大胶质层厚度Y=17-22mm。
与此对应有三种常用控制方法:1、胶质层指数控制法:Y值为17-22mm,X为17-23mm,Vdaf为28-32%。
2、粘结指数控制法:以粘结指数G和挥发分Vdaf作为控制指标。
G为58-72,Vdaf 为28-32%。
3、煤的流动度控制法:以煤的流动度MF和煤的境质组反射率R
max
作为控制指标。
⑤配合煤的细度:用0-3mm粒度级煤占全部煤的质量的百分率来表示。
a、细度
对粘结性的影响:细度过细时导致粘结性下降,当煤粒度小至0.5-1mm时,其膨胀度开始明显降低;煤本身粘结性不同,细度对膨胀度影响的程度也不同。
b、细度对堆密度的影响:如小于2mm粒级含量从60%增加到80%时,堆密度减少30-40kg/m3。
使炭化室装煤量减少,装炉煤粘结性降低,导致焦
炭耐磨强度变差(即M
10
增大),因此尽量保证煤料粉碎的均匀性。
对常规炼焦,0-3mm粒级量为72-80%;捣固炼焦为90%以上,为配煤细度均匀,在粉碎前筛出粒度小于3mm的煤,防止重复粉碎,粒度过细。
⑥配合煤的水分:控制在7-10%并保持稳定,水分高将延长结焦时间,降低
产量,增加耗热量,配煤水分为7-8%时,堆密度最小,改善煤料的粘结性。
增大配合煤堆密度可以改善焦炭气孔结构,提高焦炭强度。
但密度过大,会引起膨胀压力过大引起对炉体的损坏。
⑦配合煤的炼焦膨胀压力由于配合煤中组分间相互作用,影响因素更加复杂。
当前只能以试验测定膨胀压力值。
常规炼焦配煤范围内,煤料的煤化度加深则膨胀压力增大;对同一煤料,增大堆密度,膨胀压力也增加。
⑧配合煤的磷含量:含磷高的焦炭使生铁冷脆性变大,要求配合煤含磷量低于
0.05%对于出口焦炭,应重视测定。
⑨煤岩组分的影响:配合煤的显微级组分的活性组分占主要部分,适当配有惰
性组分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