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0kV 超高压输电线路中并联电抗器的应用分析

合集下载

750kV线路高压电抗器电气闭锁回路分析及改进

750kV线路高压电抗器电气闭锁回路分析及改进

750kV线路高压电抗器电气闭锁回路分析及改进一、引言1. 电气闭锁回路的作用在高压输电线路中,电气闭锁回路是保证电抗器在正常运行时闭合并在异常情况下打开的重要环节。

当线路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时,电气闭锁回路能够迅速地将电抗器断开,以保护设备和线路本身的安全。

2. 电气闭锁回路存在的问题在实际运行中,750kV线路高压电抗器电气闭锁回路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闭锁动作不准确:在部分情况下,电抗器的电气闭锁回路存在闭锁动作不准确的情况,导致电抗器无法及时地断开,影响了线路的安全运行。

(2)闭锁回路失效:由于闭锁回路中的元件老化或损坏,有时会导致闭锁回路失效,使得电抗器无法正常地进行闭锁动作。

为了解决750kV线路高压电抗器电气闭锁回路存在的问题,需要对闭锁回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1. 闭锁回路的结构750kV线路高压电抗器电气闭锁回路主要由闭锁装置、触发装置、闭锁线圈等组成。

闭锁装置是电气闭锁回路的核心部件,其闭合和断开的动作直接影响着电抗器的闭锁状态。

触发装置负责监测线路的状态,当线路发生故障或异常情况时,触发装置能够迅速地发送信号,触发闭锁装置进行相应的动作。

2. 闭锁回路的工作原理在正常情况下,闭锁装置处于闭合状态,电气闭锁回路形成闭环。

当线路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时,触发装置会发送信号,闭锁装置迅速断开,使得电气闭锁回路断开,电抗器被迅速地断开。

在故障或异常情况解除后,闭锁装置能够迅速地闭合,使得电气闭锁回路再次形成闭环,电抗器恢复正常运行。

为了解决750kV线路高压电抗器电气闭锁回路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改进措施:(1)闭锁装置的优化设计:通过对闭锁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优化设计的方案,使得闭锁装置的动作更加准确。

(2)闭锁回路元件的更新更换:对闭锁回路中的老化或损坏的元件进行及时的更新更换,保证闭锁回路的正常工作。

简析并联电抗器在输电线路中的应用

简析并联电抗器在输电线路中的应用

简析并联电抗器在输电线路中的应用摘要:本文结合750KV超高压输电线路,对并联电抗器在输电线路中的应用进行分析,首先概述了并联电抗器,简述了750kV超高压输电线路的主要特征,对并联电抗器在750kV超高压输电线路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并联电抗器;750KV超高压;输电线路;特征应用一、并联电抗器的概述并联电抗器一般接在超高压输电线的末端和地之间,起无功补偿作用。

并联电抗器绕组接线原理为上下两路并联的内屏-连续式绕组,用绝缘加强的电解铜换位导线绕制,上下两支路并联,每支路首端十数段为插入电屏的绝缘加强段,其余为连续段。

超高压并联电抗器内部结构一般有芯式结构和壳式结构。

芯式结构具有损耗低、振动小,不易发生局部过热的特点。

壳式结构常用的蝴蝶形层式线圈绕制工艺较复杂,而且套管等部件的国内制造质量难以保证,因此在国内超高压输电线路中均采用芯式结构高抗。

芯式高抗结构为:中间立铁芯饼摞成的铁芯柱,铁芯柱外套芯柱地屏、绝缘、绕组和围屏,旁轭外围旁轭地屏和围屏;在绕组两端设置器身磁屏蔽,在前后侧箱壁上设置箱壁磁屏蔽,从而在器身两侧由器身磁屏蔽和箱壁磁屏蔽构成完整的漏磁回路,屏蔽漏磁。

二、750kV超高压输电线路的主要特征分析750kV超高压输电线路具有输电距离长、电压等级高、线路充电功率大等特征。

具体表现为:(1)空载长线容升效应。

在750kV 超高压输电线路中由于输电线路中的电阻、电抗、电导和电纳是沿线路长度均匀分布的,一条空载长线可看作由无数个串联的L,C 回路构成,在工频电压作用下,线路的总容抗一般远大于导线的感抗,因此线路各点的电压均高于线路首端电压,而且愈往线路末端电压愈高。

对于空载超高压输电线路来说,输电线路的末端电压会高于首端电压。

为使末端电压值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需要在线路的适当位置并联高压电抗器来改善线路的电压分布,限制空载容升。

(2)单相接地时的潜供电流。

我国超高压输电线路一般都采用单相重合闸,以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水平,另外单相重合闸的过电压也比三相重合闸低得多。

750kV线路高压电抗器电气闭锁回路分析及改进

750kV线路高压电抗器电气闭锁回路分析及改进

750kV线路高压电抗器电气闭锁回路分析及改进一、绪论目前我国高压输电线路已经走入了 750kV 电压等级时代,随着电网建设的不断发展,高压电气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显得尤为重要。

高压电抗器作为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电力电子元件之一,其作用主要是用来修正电力系统中因电容性负载所产生的谐波,维护系统的稳态运行。

在高压电抗器的运行过程中,为了降低电抗器内部产生的高压浪涌,通常会采用电气闭锁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然而,在实际使用中,电气闭锁回路也存在许多问题,如开关故障、接地故障等,这些故障会导致开关无法及时关闭,从而威胁到电气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为了保证高压电抗器的安全可靠运行,本文将对高压电抗器的电气闭锁回路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电气闭锁回路的工作原理电气闭锁回路是指通过接地装置、避雷器、信号传递机构等组成的系统,其作用是当电压超过设定值时,能够迅速地将电气设备进行关闭,以便保护设备。

目前我国高压电抗器的电气闭锁回路主要包括电气闭锁开关、电气闭锁控制器和电气闭锁检测装置等组成。

其中,电气闭锁控制器是掌控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监测电抗器的电压和电流变化,当电压和电流变化超过设定值时,控制器就会发出关闭信号,从而使得电气闭锁开关关闭,保护设备免受损坏。

电气闭锁回路的工作原理如图 1 所示。

当电抗器的电压和电流超过设定值时,检测装置将会把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就会发出关闭信号,关闭开关,从而保护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

当电气设备需要恢复运行时,只需按下开启按钮就可以了。

虽然电气闭锁回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保护设备的作用,但是在实际运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下图所示。

图 2 电气闭锁回路存在的问题1.开关故障在实际使用中,开关故障是电气闭锁回路最常见的故障之一。

由于开关接触不良、弹簧老化等原因,可能导致开关无法及时关闭,从而无法保护设备。

此时需要对开关进行检测并更换故障部件。

超高压并联电抗器的作用(2)

超高压并联电抗器的作用(2)

• 更高。所以,工频电压升高的程度直接影响操作 过电压的幅值。加装并联电抗器后,限制了工频 电压升高,从而降低了操作过电压的幅值。
• 当开断带有并联电抗器的空载线路时,被开断线 路上的剩余电荷沿着电抗器泄入大地,使断路器 断口上的恢复电压由零缓慢上升,大大降低了断 路器断口发生重燃的可能性,因此也降低了操作 过电压。
供电流。潜供电流的存在,使得系统发生 单相瞬时接地短路处的潜供电弧不可能 很快熄灭,将会影响单相自动综合闸的 成功率。
(3)并联电抗器的中性点经小抗接地的方法 来补偿潜供电流,从而加快潜供电弧的 熄灭
4.有利于消除发电机的自励磁。
• 当同步发电机带容性负载(远距离输电线 路空载或轻载运行)时,发电机的电压将 会自发地建立而不与发电机的励磁电流 相对应,即发电机自励磁,此时系统电 压将会升高,通过在长距离高压线路上 接入并联电抗器,则可以改变线路上发 电机端点的出口阻抗,有效防止发电机 自励磁。
通常线路愈长,则电容效应愈大,工频电压升高 也愈大。
• (2)对超高压远距离输电线路而言,空载 或轻载时线路电容的充电功率是很大的 ,通常充电功率随电压的平方面急剧增 加,巨大的充电功率除引起上述工频电 压升高现象之外,还将增大线路的功率 和电能损耗以及引起自励磁,同期困难 等问题。装设并联电抗器可以补偿这部 分充电功率。
超高压线路并联电抗器 的作用
并联电抗器
• 一般接在超高压输电线的首、末端和地 之间,起无功补偿作用。
• 铁心式电抗器由于分段铁心饼之间存在 着交变磁场的吸引力,因此噪音一般要 比同容量变压器高出10dB左右。
功能
• 电网中的电抗器是用来吸收电缆线路的 充电容性无功的。可以通过调整并联电 抗器的数量来调整运行电压。超高压并 联电抗器有改善电力系统无功功率有关 运行状况的多种功能,主要包括

官亭变电站750kV高压并联电抗器运行状况分析

官亭变电站750kV高压并联电抗器运行状况分析

2 日设备检修 , 0 运行时间共计6 4 。 5 d 在 运行 的 64d , 5 中 2电抗器 继 电保 护 和安 全 自
动装 置无 动作 、 无异 常 , 组对 地 、 心对地 、 绕 铁 夹件 对 地 的绝缘 状况 维持 良好 , 局部 过热 现象 , 无发现 异 常声 响 , 管 0d 水 运 套 完好 损伤 , 面温 升及绕组 温 升均在 正常 范 围 , 油 总体
维普资讯
官亭变电站7 0k 高压并联电抗器运行状况分析 5 V
崔 浩, 俞发晖 , 李青 文 , 马林 阳
(5 V西 宁输 变电运行 公 司 , 70k 青海 西宁

80 0 ) 10 8
要: 官亭 变 电站7 0k 5 V 2电抗 器 是 国 内 目前 运 行 电压 等级 最 高 的 一组 高压 并 联 电抗 器 。分 析 了7 0k 高 压 电 5 V
关键词: 官亭变电站;5 V 7 0k 高压并联电抗器 ; 行状况分析 运
中图 分 类号 :M7 2 T 6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4 00 (0 7 0 — 0 8 0 17 — 0 9 2 0 )5 0 4 —4
0 引言
随着 电网输 电距 离 的逐渐延 长 以及 电压等级 的 不断提 高 , 电线路 的电容效应 显著增 大 。 了补 偿 输 为 线路容 性充 电功率 , 抑制 系统工 频过 电压 , 证 系统 保 的安全 稳定运 行 ,并联 电抗器是 超高 压 电网 中必 不 可少 的电气设 备 。 西 北 电网70k 官亭 至兰州 东输 变 电示 范工 程 5 V 是 中国 目前运行 电压 等级 最高 的输变 电工程 ,该 工 程于2 0年9 6 0 5 月2 日投入 运行 。 为示 范工程 起点 的 作 官亭 变 电站 内装 设 了一组 容量 为3 0Mvr 5 V 0 a的70k

750kV线路高压电抗器电气闭锁回路分析及改进

750kV线路高压电抗器电气闭锁回路分析及改进

750kV线路高压电抗器电气闭锁回路分析及改进750kV线路高压电抗器电气闭锁回路是保护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确保线路运行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在实际运行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分析并进行改进。

分析高压电气闭锁回路的工作原理。

高压电气闭锁回路主要是通过电气原理和保护装置的协调工作来实现对高压电气设备的闭锁和解锁,以确保线路的安全运行。

当线路出现故障时,保护装置会检测到异常信号,并通过电气闭锁回路发送信号给设备,实现对设备的闭锁,以避免电气设备继续工作,从而防止故障进一步扩大。

在实际运行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1. 误闭锁问题:由于线路异常信号可能受到外部干扰或保护装置的故障,导致误判发生。

这时,电气闭锁回路可能会错误地将电气设备闭锁,从而导致线路停电,给生产和供电带来不便。

2. 漏报问题:有时保护装置无法及时检测到线路异常信号,导致无法启动电气闭锁回路,从而无法及时采取措施停电,造成故障扩大,影响线路的正常运行。

1. 增加可靠性:可以通过增加保护装置的冗余设计和采用先进的故障检测技术,来提高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减少误闭锁和漏报的发生。

2. 引入智能控制:可以通过引入智能控制技术,实现对电气闭锁回路的精确控制。

利用智能控制算法,能够更加准确地判断线路的工作状态,从而减少误闭锁和漏报的发生。

3. 加强监测和维护:及时对闭锁回路进行监测和维护,对异常情况进行及时处理和修复,以提高闭锁回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加强培训和教育: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闭锁回路的运行原理和操作流程的理解,以减少误操作和提高操作的准确性。

对于750kV线路高压电气闭锁回路的电气分析及改进,我们应该重点解决误闭锁和漏报问题,通过增加可靠性、引入智能控制、加强监测和维护以及加强培训和教育等措施,来提高线路的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

浅议高压并联电抗器在输电线路中的作用

浅议高压并联电抗器在输电线路中的作用

浅议高压并联电抗器在输电线路中的作用【摘要】电力网中所采用的电抗器,实质上是一个无导磁材料的空心线圈。

它可以根据需要布置为垂直、水平和品字形三种装配形式。

在电力系统发生短路时,会产生数值很大的短路电流。

在电力输送过程中由于具有较大的分布电容,产生过剩无功功率,引起末端工频电压升高。

为此常采用并联电抗器实现对容性无功功率的补偿,达到降低电压的目的。

【关键词】电抗器,并联,作用【abstract 】power grid of the reactor, which is a hollow coil material without conduction. It may, according to needs to decorate for vertical, horizontal and product glyph three assembly form. In the power system short circuit, will produce the numerical big short-circuit current. In the process of power transmission because of the larger capacitance and produce excess reactive power, cause end frequency voltage rise work. This is often the parallel reactor to achieve capacitive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to reduce the purpose of the voltage.【key words 】reactor, in parallel, role高压并联电抗器应装设如下保护装置:高阻抗差动保护。

保护电抗器绕组和套管的相间和接地故障。

简析并联电抗器在输电线路中的应用

简析并联电抗器在输电线路中的应用

简析并联电抗器在输电线路中的应用摘要:本文结合750KV超高压输电线路,对并联电抗器在输电线路中的应用进行分析,首先概述了并联电抗器,简述了750kV超高压输电线路的主要特征,对并联电抗器在750kV超高压输电线路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并联电抗器;750KV超高压;输电线路;特征应用一、并联电抗器的概述并联电抗器一般接在超高压输电线的末端和地之间,起无功补偿作用。

并联电抗器绕组接线原理为上下两路并联的内屏-连续式绕组,用绝缘加强的电解铜换位导线绕制,上下两支路并联,每支路首端十数段为插入电屏的绝缘加强段,其余为连续段。

超高压并联电抗器内部结构一般有芯式结构和壳式结构。

芯式结构具有损耗低、振动小,不易发生局部过热的特点。

壳式结构常用的蝴蝶形层式线圈绕制工艺较复杂,而且套管等部件的国内制造质量难以保证,因此在国内超高压输电线路中均采用芯式结构高抗。

芯式高抗结构为:中间立铁芯饼摞成的铁芯柱,铁芯柱外套芯柱地屏、绝缘、绕组和围屏,旁轭外围旁轭地屏和围屏;在绕组两端设置器身磁屏蔽,在前后侧箱壁上设置箱壁磁屏蔽,从而在器身两侧由器身磁屏蔽和箱壁磁屏蔽构成完整的漏磁回路,屏蔽漏磁。

二、750kV超高压输电线路的主要特征分析750kV超高压输电线路具有输电距离长、电压等级高、线路充电功率大等特征。

具体表现为:(1)空载长线容升效应。

在750kV 超高压输电线路中由于输电线路中的电阻、电抗、电导和电纳是沿线路长度均匀分布的,一条空载长线可看作由无数个串联的L,C 回路构成,在工频电压作用下,线路的总容抗一般远大于导线的感抗,因此线路各点的电压均高于线路首端电压,而且愈往线路末端电压愈高。

对于空载超高压输电线路来说,输电线路的末端电压会高于首端电压。

为使末端电压值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需要在线路的适当位置并联高压电抗器来改善线路的电压分布,限制空载容升。

(2)单相接地时的潜供电流。

我国超高压输电线路一般都采用单相重合闸,以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水平,另外单相重合闸的过电压也比三相重合闸低得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50kV 超高压输电线路中并联电抗器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14-12-15T14:50:57.390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14年第12期供稿作者:薛顺有1 车琰瑛2
[导读] 750kV 线路由于输电距离长、电压等级高、线路充电功率大等特点, 在输电线路的末端会因空载线路的容升效应而使电压升高。

薛顺有1 车琰瑛2(1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2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摘要: 并联电抗器在750kV 超高压输电线路中的应用, 是超高压输电线路的特点所决定的, 它对超高压输电线路的无功限制和维持系统的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本文首先介绍了并联电抗器的原理与结构,分析了750kV 超高压输电线路的特点,阐述了并联电抗器在750kV 超高压输电线路中的作用,以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750KV 超高压,输电线路,并联电抗器,应用
一、并联电抗器的原理及其结构1、并联电抗器绕组接线原理。

绕组电气接线原理为上下两路并联的内屏-连续式绕组, 用绝缘加强的电解铜换位导线绕制, 上下两支路并联, 每支路首端十数段为插入电屏的绝缘加强段, 其余为连续段。

2、并联电抗器的结构。

超高压并联电抗器内部结构有两种: 一种是芯式结构, 另一种是壳式结构。

芯式结构具有损耗低、振动小, 不易发生局部过热的特点。

壳式结构常用的蝴蝶形层式线圈绕制工艺较复杂, 而且套管等部件的国内制造质量难以保证, 因此在国内超高压输电线路中均采用芯式结构高抗。

芯式高抗结构为: 中间立铁芯饼摞成的铁芯柱, 铁芯柱外套芯柱地屏、绝缘、绕组和围屏, 旁轭外围旁轭地屏和围屏; 在绕组两端设置器身磁屏蔽, 在前后侧箱壁上设置箱壁磁屏蔽, 从而在器身两侧由器身磁屏蔽和箱壁磁屏蔽构成完整的漏磁回路, 屏蔽漏磁。

二、750kV 超高压输电线路的特点分析1、空载长线容升效应.在750kV 超高压输电线路中由于输电线路中的电阻、电抗、电导和电纳是沿线路长度均匀分布的, 一条空载长线可看作由无数个串联的L,C 回路构成, 在工频电压作用下, 线路的总容抗一般远大于导线的感抗, 因此线路各点的电压均高于线路首端电压, 而且愈往线路末端电压愈高。

对于空载超高压输电线路来说,输电线路的末端电压会高于首端电压。

为使末端电压值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 需要在线路的适当位置并联高压电抗器来改善线路的电压分布, 限制空载容升。

2、超高压输电线路单相接地时的潜供电流。

我国超高压输电线路一般都采用单相重合闸,以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水平, 另外单相重合闸的过电压也比三相重合闸低得多。

当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相端断路器跳闸后, 其他两相仍在运行, 且保持工作电压。

由于相间电容C12 和相间互感的作用, 故障点仍流过一定的电流I, 即为潜供电流。

潜供电流由两部分组成, 分别为电容分量和电感分量, 其中电容分量起主要作用。

当潜供电流熄灭后, 同样由于相间电容和互感的作用, 在原弧道间出现恢复电压, 这就增加了故障点自动息弧的困难, 以至单相重合闸失败。

为了限制潜供电流及其恢复电压, 利用加装高压并联电抗器中性点电抗的方法能够减小潜供电流和恢复电压。

3、超高压输电线路的充电功率。

对于超高压输电线路来说, 电阻主要影响线路的功率损耗。

电导代表绝缘子的泄漏电流, 它和电晕损耗也影响功率损耗, 泄漏与电晕损耗与电阻功率损耗相比, 通常要小得多。

因此一般不计输电线路的电晕功率损耗和绝缘子的泄漏功率损耗,由于在输电线路中消耗在线路电阻上的有功损耗与输电线路上电流的平方成正比, 与电阻值成正比。

传输功率一定时, 输电线路上流过的电流与电压成反比, 在随着电压等级的升高时, 消耗在输电线路电阻上的损耗会显著减小,而输电线路中随着电压等级的升高消耗在线路的电容上的充电功率或电纳上的无功功率却增加很快, 超高压输电线路的线间电容和线对地电容与电容器板间建立的电容是类似的,线路电容在交流电压的作用下使线路产生交流充电和放电电流, 随之消耗一定的无功功率。

输电线路上线路的等效电容上产生的无功与电压平方成正比。

三、并联电抗器在750kV 超高压输电线路中的应用1、限制工频电压升高, 保护用电设备。

由变压器的基本理论可知,变压器在容性负载时二次侧电压要超过额定电压, 超过值随容性程度的加深而加大。

高压远距离输电系统中, 随着与电源的距离的增加, 分布电容的总值增加,也就是电源变压器的负载的容性程度越来越深,线路的电压越来越高, 尤其在线路空载或轻载时, 电压升高尤其严重,形成严重的工频过电压。

在线路上由并联电抗器来吸收多余的容性无功功率, 消弱电容效应改善沿途电压分布, 使各处电压都等于或接近额定值。

2、减少潜供电流, 加速潜供电弧熄灭。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 由于潜供电流的存在,它使短路处的弧光不能很快熄灭, 从而影响到单相重合闸的成功率, 潜供电流还使恢复电压过大,有可能使电弧重燃, 接有并联电抗器和中性点电抗器之后, 其电感抵消或减小相间及相对地电容可避免电弧重燃和加速潜供电流的熄灭。

3、补偿输电线路的充电功率。

输电线路的充电功率与输电线路电压的平方和输电线路的电纳成正比。

对于超高压输电线路,由于输电电压等级高, 分布电容引起的线路电纳大, 造成输电线路的充电功率非常大, 通过并联电抗器消耗掉部分容性充电功率, 使系统的净无功功率(电抗消耗的无功与电容产生的无功差) 减小, 可以提高系统的电压稳定性。

在超高压输电线路中, 在输电线路的末端或合适的位置由并联电抗器来补偿输电线路的容性充电功率是限制工频过电压的有效措施。

一般高抗的补偿度不会全补而是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通常以
70%~80%的补偿度为宜。

4、防止同步发电机自励磁。

当线路空载或轻载时, 长线的分布电容使发电厂的同步发电机带上容性负载, 这时发电机的电压将自发地建立而不与励磁电流相对应—这称为发电机自励磁。

由此引起的工频电压升高可能使系统电压达到额定电压的1.5~2 倍以上, 这不仅使合闸操作或零起升压成为不可能, 而且这种长期过电压将危及用电设备。

5、抑制操作过电压。

当断开空载输电线时, 断路器可以切断较小的容性充电电流, 但是由于电源电动势及母线侧对地电容的存在,切断线路的起始阶段, 断路器的触头间恢复电压的上升速度很可能超过介质恢复强度的上升速度, 发生一次或多次重燃, 从而产生过电压。

如果在线路上( 通常是末端) 并联电抗器, 当断路器触头间断弧后, 并联电抗器与线路电容构成振荡回路, 其自振频率接近电源频率, 线路上的残余电荷就成为振荡的交流电源, 使得断路器触头间的恢复电压呈现出拍频波形, 上升速度大为降低, 从而避免发生重燃和减少重燃的可能性, 抑制了高幅值的操作过电压。

四、结束语750kV 线路由于输电距离长、电压等级高、线路充电功率大等特点, 在输电线路的末端会因空载线路的容升效应而使电压升高。

在750kV 输电线路末端的并联电抗器, 能够补偿过高的容性充电功率,从而限制空载容升。

由于电抗器的感性无功功率补偿了线路的容性无功功率, 相当于减少了线路长度, 降低工频电压的升高, 使过电压限制在设备所允许的范围之内。

参考文献:[1] 刘振亚,特高压电网.[M].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5.10.[2] 陈维贤,电网过电压教程.[M].中国电力出版社, 1996.11[3]齐卫东等,750kV 输变电工程中中性点小电抗和接地开关的选取[J] 陕西电力2008 年09 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