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中东(第2课时)教案中图版
《中东》-说课

中国地图出版社 八年级下册
教材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内容与地位
《中东》是中图版八年级下册第6章第2节内 容。与其他区域相比,该地区石油资源丰富, 足以影响世界经济发展。
编者运用大量的图表资料介绍了中东,并分 析了中东之所以冲突不断的几大因素。
教材内容结构图
读图思考: 土耳其除了能限制美国军舰,还可以影响哪些国家和地区?
俄罗斯
1. 欧亚两洲分界线 2.扼守黑海唯一出海通道 3.大国角逐,必争要地。
扼守“油海”,掌控西方国家“生命线”!
资料速递
霍尔木兹海峡
是进入海湾的唯一水道
东西长 平均宽
约150公里 约50公里
世界上近40%的石油以 及数量可观的天然气由 此输往全球各地。
苏伊士运河极具战略意义。
资料速递
2003年美伊战争中美国的经历
苏伊士运河长度约为163千 米,能通过船只的最大吨位是25 万吨。
这里承担全球14%的海运量, 中国对欧洲出口的货物60%取 道苏伊士运河,亚洲和欧洲之 间货物(石油除外)海运80% 经过苏伊士运河。
多角度分析苏伊士运河的价值。 视听结合,调动感官。
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因素也会引发矛 盾呢?
课悬后疑作式业结:尾,将探究引向下一个知识点, 建预立习好新两课堂,课搜之集间中的东纽宗带教。文化方面的知识。
板书设计
重要的地理位置
“五海三洲两洋”,交通要道”
中 东
丰富的石油资源
集中波斯湾,影响全世界
总体设计思想:
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提升能力。 培养具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新时代中学 生。
丰富的石油资源 (分布、地位、影响)
2021年八年级地理下册 6.《中东》教案 中图版

2019-2020年八年级地理下册 6.2《中东》教案中图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中东地区的范围、主要国家及城市、重要的临海、海峡及运河;记住石油的分布、生产和输出情况,水资源的分布状况及原因,宗教类型,文化的差异和矛盾。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运用地图分析本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运用地图、统计数字分析中东石油资源对本地区经济及对世界经济的重要影响3.通过中东河流图及气候图,分析本区产生水资源匮乏的原因,和由此可能产生的地区争端。
4.通过阅读材料和图片,使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文化差异和宗教矛盾产生的原因。
5.通过学习,能总结出本区成为热点地区的主要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养成关注世界上焦点地区和焦点问题的习惯,学会从地理的角度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
2.培养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及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观念。
3.引导学生树立民族平等观念,呼吁世界和平,反对战争。
教学重点与难点:1.运用相关资料,总结、归纳一个地区对世界影响较大的原因。
2.分析土耳其海峡和苏伊士运河的重要作用。
3.正确看待和使用各种自然资源,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方法和教学用具: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多媒体、教学挂图、板图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同学们,在电视中经常看到一些有关战局问题的国际新闻报道,今天老师就选了一些,请同学们认真地看,说出其中提到了哪些国家?(播放课件中收集的有关巴以冲突、伊拉克战争等地区战局的新闻报道,引导学生在地图册上找出这些国家)总结:看来这个地区成为世界的热点,这个地区有一个专有的名字,你们知道人们通常叫它什么地区吗?提问:中东为什么一直成为世人所关注的热点地区?为什么这个地方有这么多的战乱?生:石油、宗教、土地、种族、水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对,但是,你们忽略了一个:位置!!请同学们看地图,你来描述一下中东的位置特征!生:纬度位置,相邻位置师:用四个字概括:五海三洲之地!我们再来看一下丝绸之路的地图,你来描述一下,中东地区的位置重要性!生:东西方文化、物质交流的中转站!师:是的!通过土耳其海峡,就可以连接欧洲、亚洲;跨过苏伊士运河,就到达非洲大陆!这也是自古以来兵家相争的原因,从波斯帝国,到阿拉伯帝国,无不在这里留下痕迹!中东战乱的另一个原因,在于这里丰富的石油资源!为了争夺石油发生的战争有哪些呢?生:海湾战争,美伊战争等等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中东地区的石油分布图,哪里的石油分布最多?生:波斯湾地区师:请同学们打开填充图册13页,并翻开书本28页,根据提供的资料,分析以下问题:(1)为什么中东地区的经济被称为“石油经济”?(2)中东的石油主要输往哪些国家和地区?(3)石油输送的路线经过哪些地方?(4)“石油经济”对中东地区的经济结构和发展前景有什么影响?生:略师:说到时候,我们不得不提一个控制世界大部分石油生产的组织——石油输出国组织。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中东》教学设计5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中东》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为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中东》的内容。
教材从地理位置、水资源、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纷争等方面介绍了中东地区发生战争和冲突的原因。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清晰,有利于学生直观地了解中东地区的特点。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了解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中东地区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中东地区战争和冲突的原因可能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水资源、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纷争等基本情况。
2.让学生理解中东地区发生战争和冲突的原因。
3.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水资源、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纷争。
2.中东地区发生战争和冲突的原因。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中东地区战争和冲突的原因。
2.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案例,理解中东地区发生战争和冲突的原因。
3.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中东地区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3.准备好案例分析的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中东地区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回顾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水资源等情况。
同时,提出问题:“为什么中东地区会发生战争和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中东地区战争和冲突的案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案例中的矛盾和冲突。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案例中涉及到的水资源、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纷争等问题。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分析案例中中东地区战争和冲突的原因。
讨论结束后,各小组向全班同学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分析。
4.巩固(10分钟)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
强调中东地区战争和冲突的主要原因,如水资源短缺、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纷争等。
初中地理中图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课中东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中图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课中东教学设计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图文资料了解中东水资源的特点及文化特点
2、理解匮乏的水资源及多种文化汇聚而导致的冲突
3、学习利用因特网收集资料、分析处理资料的方法,学习运用资料说明问题的方法
4、培养学生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传统的意识及热爱和平的情感
编辑
2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近两年的初中地理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读图方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掌握了一些关于中国领土的知识,具备了这些知识和能力、方法之后再来学习中国的疆域就简单多了。
但由于地理内容有的问题很抽象,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充分利用图片、录像、“读一读”等材料来增加学生的间接体验,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指导学生分析地图,主要采取看录像、提问题的形式,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地图、分析地图,有利于抓住事物特征。
3重点难点
1、学会运用图文资料了解中东水资源的特点及民族、宗教等文化习俗
2、学习利用因特网收集资料、分析处理资料的方法
3、理解匮乏的水资源及文化差异导致中东冲突
4、学习利用因特网收集资料、分析处理资料的方法,学习运用资料说明问题的方法
4教学过程
4.1第二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6.2中东3-中图版

第二节中东学案设计一、课标要求1、在地图上找出某一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2、运用地图和资料,指出中东地区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一种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
二、本课目标1、在图上找出中东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说出所濒临的海、海峡及运河名称等,理解中东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运用地图、统计数字说明中东石油的分布地区、主要石油输出国、石油运输路线,理解中东石油资源对当地经济及世界经济的影响。
三、课前准备1、上网或资料查询“中东”名字的由来;中东的由来:16—17世纪欧洲国家向东方扩张时,按距离的远近,将部分国家分为近东、中东、远东;2、收看关于巴以冲突的新闻报道,并收集相关文字、图片资料以及苏伊士运河和土耳其海峡的资料.四、知识建构知识点1、中东地区战乱频繁的原因探究一:观看一段有关中东战争、两伊战争、海湾战争、巴以冲突(巴勒斯坦问题)等的图片,感受中东地区的紧张局势,说说自己对中东的了解(常见常听的词语如“恐怖袭击”等)。
思考:为什么中东地区战乱如此频繁?他们为什么而战?答:中东地区战乱频繁成为世界热点的主要原因有:重要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石油资源。
知识点2、焦点之一:东西方交通要道(两洋三洲五海一湾之地)探究二:中东的范围 1、中东在哪里?中东地区就是指西亚吗?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25图B“中东”,对照课本11图A“亚洲地理分区”,找出中东范围和西亚范围的异同。
答:中东范围与西亚对比,少了阿富汗,多了非洲的埃及。
2、你知道伊拉克、叙利亚、沙特阿拉伯这些国家的位置与首都吗?读地图册P26页,找出主要国家和首都:主要国家和首都——沙特阿拉伯(利雅得)、伊朗(德黑兰)、伊拉克(巴格达)、科威特(科威特城)、叙利亚(大马士革)、土耳其(安卡拉)、黎巴嫩(贝鲁特)埃及(开罗)主要国家与城市——巴勒斯坦、以色列、约旦、也门;耶路撒冷、伊斯坦布尔、麦加。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6.2中东1-中图版

6.2中东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材料了解中东地区是世界额热点地区。
(2)能在“中东”地图上找出“三洲、五海”。
(3)能看图说出中东石油在世界上的地位,分布和石油外运航线。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中东石油的输出路线以及对世界的影响,培养学生对地理信息分析、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关注时事的意识;(2)联系当前中东局势,呼吁世界和平,并树立可持续发展及人地协调观念。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1.中东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2.中东地区石油资源的数量、分布、输出路线。
难点:中东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二、学情分析本节内容的教学对象是初一学生,他们对新事物易产生兴趣,好奇心强,但不稳定。
因此,在教学中需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从而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学习过东南亚等区域地理知识,对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有一定了解,且具备基本读图和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但由于初一学生的阅历浅、知识面较狭窄等因素,看问题的层次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教学过程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1.根据教学的要求,预习课文。
2.关注媒体的时事报道,利用身边的信息载体如书报、网络等查找中东热点问题成因及相关信息,并进行资料互换。
〈导入新课〉〈图片出示〉关于中东战争的图片,具有视觉冲击力。
〈教师讲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上有这样一个地区,经常成为世界的焦点地区,哪里战火连连,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下面请大家观看一段关于这个地区的新闻报道。
〈播放视频〉央视的新闻报道。
具有真实性。
〈设计意图〉直观展示出中东是一个战争不断的地区〈教师讲解〉看来这个的地区的确是世界热点。
这个地区有一个专属的名字,同学们知道这里被称为什么吗?〈学生回答〉中东。
〈引出课题〉中东板书〈教师讲解〉中东地区的国家由于多种原因一直战火纷飞,在历史上曾经爆发过很多著名的战争。
八年级地理下册中东教案中图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中东教案(中图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主要国家。
(2)掌握中东地区的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争端等问题。
(3)了解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及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分析,掌握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和重要城市。
(2)运用案例分析,深入探讨中东地区的民族矛盾、宗教纠纷和领土争端。
(3)利用数据资料,分析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及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东地区历史和文化的兴趣,增强国际视野。
(2)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民族和宗教信仰,倡导和平共处。
(3)培养学生关注全球能源问题,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主要国家。
(2)中东地区的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争端等问题。
(3)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及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中东地区民族矛盾、宗教纠纷和领土争端的复杂性。
(2)中东地区石油资源的分布及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资源:(1)教材《八年级地理下册》中有关中东地区的章节。
(2)中东地区地图、图片等教学素材。
(3)相关案例分析资料和数据资料。
2. 教学设施:(1)投影仪、电脑等多媒体设备。
(2)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提问:你们知道哪些中东地区的国家?2. 教学内容与活动:(1)通过地图分析,让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和重要城市。
(2)运用案例分析,深入探讨中东地区的民族矛盾、宗教纠纷和领土争端。
(3)利用数据资料,分析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及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3. 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整理笔记。
2.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中东地区的历史和文化。
3. 思考:如何看待中东地区的民族矛盾、宗教纠纷和领土争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六、教学内容与活动1. 探讨中东地区的文化多样性:(1)分析中东地区的宗教文化特点,如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等。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中东》说课稿2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中东》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中东》这一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纷争等问题。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基本情况,认识到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了解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地理概念和地理现象有一定的认识。
但中东问题作为一个敏感且复杂的话题,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误解和片面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客观、全面地认识中东问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纷争等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资料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提高学生地理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和平、尊重生命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宗教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纷争等问题。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客观、全面地认识中东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地图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中东问题。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资料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中东地区的战争新闻作为导入,激发学生对中东问题的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纷争等问题。
3.合作讨论:分组讨论中东问题,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地图分析:通过地图,让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分析地理位置对中东问题产生的影响。
5.案例分析:分析中东地区典型的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纷争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中东问题的复杂性。
6.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到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培养学生关爱和平、尊重生命的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东》(第2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中东地区的气候以及对水资源分布的影响。
(2)了解中东的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3)了解中东的宗教类型、差异和矛盾。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材料和图片,使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宗教差异和宗教矛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树立民族平等观,反对战争,积极维护世界和平。
【教学重点】
中东地区气候对水资源和对农业的影响。
【教学难点】
说明一个地区对世界影响较大的原因。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讨论归纳、多媒体辅助
【教学课时】
2课时,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播放视频:《以色列、约旦、巴勒斯坦签定互换和销售水资源协议》(学生观看视频)
过渡:通过观看视频,我们了解到中东地区水资源相当匮乏。
是什么原因造成中东地区水资源极度缺乏的呢?下面,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中东地区的气候。
二、新课学习
(三)严重匮乏的水资源
活动:
中东的气候类型以什么为主?这种气候类型有什么特征?(学生读图回答)
明确: 中东的气候类型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这种气候特征表现为全年炎热干燥。
展示图片:
科威特水塔:科威特年降水量不到200毫米,严重缺水。
1979年科威特建成了集储水与观光为
一体的塔群。
明确:中东自然条件恶劣,大部分地区气候炎热干燥,沙漠广布,河流稀少,水资源极其匮乏。
阅读:水资源之争
约旦河流经叙利亚、以色列和约旦等国家,年平均径流量约6亿立方米。
由于蒸发和渗漏,约旦河下游的水量逐渐减少,约旦河北部的戈兰高地在叙利亚境内,是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有“中东水塔”之称,同时又是中东地区的战略要地。
为了争夺戈兰高地,以色列于1967年占领了戈兰高地的大部分地区,并对那里的水资源进行控制。
以色列30%的水资源来自戈兰高地,如果以色列从那里撤出,将不得不放弃至少3.5亿立方米的水资源。
因此,以色列不愿放弃戈兰高地。
这就意味着戈兰高地将长期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活动:读图分析中东人口分布和水资源分布之间的关系。
(学生读图回答)
明确:中东人口主要分布在河流两侧、绿洲以及有泉水的地方。
中东人口的分布,从侧面反映了该地区水资源的分布状况。
提问:有人说:“20世纪,中东为石油而战;21世纪,中东为水而战”,也有人说:“中东一直在为水而战”。
中东各国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呢?(学生发言)明确:中东各国解决水资源不足的办法主要有:海水淡化、节水农业、跨流域调水等。
介绍:
海水淡化:目前,海湾六国海水淡化日产量约为800万立方米,沙特阿拉伯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水淡化国。
节水农业:以色列是世界节水农业最显著的国家,主要的措施是喷灌和滴灌。
拓展延伸:
想一想:根据以色列节水农业的启示,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农业时,可以向以色列借鉴哪些经验?(学生讨论回答)
明确: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且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假如我国采用以色列的节水技术,特别是在农业生产中采用滴灌、喷灌技术,我国西北地区的经济将会得到更快发展。
(四)种植业和畜牧业
提问:中东地区在水资源如此匮乏的情况下,农业生产会有什么特点呢?(学生回答)
明确:由于气候干旱,中东地区以灌溉农业和畜牧业为主。
提问:中东的农业区主要分布在哪里?有哪些农作物?(学生读图回答)
明确:灌溉农业主要分布在尼罗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
农作物主要有:小麦、香料、萱麻和纸莎草等。
展示图片:在阿拉伯半岛的沙漠环境里,绿洲是发展农业的重要地区。
在下图的绿洲田地里,人们正在采摘西红柿。
展示图片:中东广阔的高原地区,草原牧场面积广大,以游牧放养牲畜为主。
介绍:中东的手工业比较发达,土耳其和伊朗等国手工编织的地毯闻名世界。
安卡拉羊为毛用羊,所产羊毛被称为“马海毛”,以质地细软、美如娟丝著称。
(五)不平静的中东
展示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图片
介绍: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以色列人信仰犹太教。
展示耶路撒冷的图片:中东是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的发源地,耶路撒冷被这三大宗教尊为“圣城”。
拓展延伸:以色列没有遵循联合国决议,逐步占领耶路撒冷,并于1980年宣布耶路撒冷为其“永久和统一的首都”。
1988年,巴勒斯坦国成立,也将耶路撒冷定为首都。
最后请学生总结中东长期成为热点的原因:重要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石油、匮乏的水资源、宗教矛盾等。
三、课堂小结
至此,我们了解和认识了中东这个地区长期成为世界热点地区的背景,重要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石油资源、匮乏的水资源、宗教矛盾等成为这个地区冲突不断的主要原因。
四、课堂练习
1.有关中东地区农牧业的叙述,错误的是(C )
A.制约中东农业发展最主要的条件是水资源
B.土耳其、伊朗等国手工纺织的地毯闻名世界
C.中东的农业多分布在沿海地区
D.中东主要的农作物是小麦、香料、萱麻等
2.中东地区历来战火纷飞,争议不断,该地区主要的语言和宗教是( B )
A.西班牙语和伊斯兰教
B.阿拉伯语和伊斯兰教
C.英语和基督教
D.阿拉伯语和佛教
五、作业布置
1.识记本课知识点。
2.同步练习册。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媒体的辅助,以探究中东地区为什么长期成为世界热点地区为主线,整堂课进行地很顺利。
在课前安排学生通过上网、看电视、读报纸、查阅资料等方式搜集中东地区的有个资料,锻
炼他们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课上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进行资源共享,拓展其知识面,增强了学
生的合作、交流能力,课堂气氛较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