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教案:我国的资源和环境问题

合集下载

守护我们共有的家园 —— 初中政治第六册教案

守护我们共有的家园 —— 初中政治第六册教案

守护我们共有的家园——初中政治第六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和法律法规,提高环保意识。

2.培养学生关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引导学生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积极参与环保实践活动。

二、教学重点1.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和法律法规。

2.环保意识的形成和环保行为的践行。

三、教学难点1.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与每个人生活的密切关系。

2.培养学生自觉践行环保行为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地球环保宣传片,让学生初步感受地球环境的现状。

(2)提问:你们觉得地球环境现状如何?我们应该怎么办?2.学习环保法律法规(1)介绍《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让学生了解我国环保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

(2)讨论:环保法律法规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3.了解环保基本国策(1)讲解我国环保基本国策的制定背景和意义。

(2)分析环保基本国策对环境保护的推动作用。

4.培养环保意识(1)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提高环保意识。

(2)分享环保小故事,让学生感受环保的重要性。

5.践行环保行为(1)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环保行为?(2)分组讨论,提出具体的环保行动方案。

6.绿色发展理念(1)讲解绿色发展理念的内涵和意义。

(2)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如何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2)布置课后作业:写一篇关于环保的感悟文章。

五、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了解学生的参与程度。

2.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环保知识的掌握情况。

3.环保行为践行: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环保行为,评价学生的环保意识。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2.学生对环保知识的掌握情况如何?3.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是否积极?4.学生在课后是否能够自觉践行环保行为?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培养环保行为。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自觉践行环保行为。

《我国存在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教案

《我国存在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教案

《我国存在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教案第一章:人口问题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状况和特点。

让学生认识到人口问题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让学生了解我国政府采取的人口控制措施。

1.2 教学内容我国人口的基本状况和特点:人口数量、人口结构、人口分布等。

人口问题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资源紧张、环境污染、就业压力等。

我国政府采取的人口控制措施:计划生育政策、人口老龄化问题等。

1.3 教学活动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向家长了解自己家庭的人口状况,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我国人口分布图和人口增长曲线,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人口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人口问题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汇报讨论结果。

第二章:资源问题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资源的基本状况和特点。

让学生认识到资源问题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让学生了解我国政府采取的资源管理措施。

2.2 教学内容我国资源的基本状况和特点: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

资源问题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资源枯竭、环境破坏、可持续发展等。

我国政府采取的资源管理措施: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资源有偿使用等。

2.3 教学活动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向家长了解我国资源状况,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我国资源分布图和资源利用情况,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资源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资源问题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汇报讨论结果。

第三章:环境问题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环境的基本状况和特点。

让学生认识到环境问题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让学生了解我国政府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3.2 教学内容我国环境的基本状况和特点: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环境问题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健康问题、生态破坏、经济损失等。

我国政府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生态文明建设等。

3.3 教学活动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向家长了解我国环境状况,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九年级政治我国的资源和环境问题1

九年级政治我国的资源和环境问题1
九年级政治我国的资源和环境问题1
1、“资源大国”与“资源小国” (1)我国的资源现状——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 有量少、开发难度大 (2)我国面临严峻资源形势的原因 ①“总量大”与“人均占有量少”形成强烈反差
——资源相对短缺 ②自然资源分布不平衡——运输成本高 ③气候、地形条件的限制——开采困难 ④开发利用不尽合理、科学——损失和浪费严重
所改善 • 但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④带给人们的警示——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水土流失严重
沙漠化迅速扩展
使草根裹露,大面积沙化。内沙 尘 暴 肆 虐 , 把 地 表 土 壤 吹 走 ,蒙古内蒙古草原由于长年干旱,草原由于连年干旱,地表水下降,超载放牧,导致20国 现 已 有 个 村 庄 消 失 。040草由 于 生 态 恶 化 , 荒 漠 化 加 剧 , 我原
(2)严峻的环境形势
①环境问题及其表现
• 何为环境问题——主要是指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 的破坏
• 我国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 ②造成我国环境问题的主要因素
• 来自人口的压力——对中国生态环境的最大威胁 • 工业的发展往往以损害环境为代价 ③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从总体上看 • 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
人口形势
重要 国情
具体 表现
资源形势 环境形势
特点及形势 特点及形势
特点及形势
计划生育 保护资源 和环境
长期基可持续发 本国策展战略
严峻
制定
基本 路线
严重沙化,地表植被严重破坏,绿色草地已很少见。
沙漠化迅速扩展
垃圾包围城市
生物物种加速灭绝
走可持续 发展道路,与 自然和谐共处
爱护每一滴水
小结
基本 最基本 国情 国情

我国的资源与环境问题说课稿

我国的资源与环境问题说课稿

《我国的资源与环境问题》说课稿各位评委、领导、老师,大家好!我是佛冈一中的钟艳芬。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初三政治第三课的《我国的资源与环境问题》。

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程序及板书设计"四方面进行分析。

(先来分析我国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在全书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一、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在全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第三课的重点、难点之一。

本节教学,要求学生认识资源、环境问题,已严重制约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教材,是了解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的重要教育材料。

2、而本节的重点与难点各有一点(1)重点是“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因为它是本节课的中心内容,最终的目的使学生明确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性。

(2)难点是“‘资源大国’与‘资源小国’”。

要求学生运用对比、归纳、辩证的观点去分析我国资源的现状包括资源优势和劣势。

3、(围绕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有)(1)知识目标使学生认清我国当前所面临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2)能力目标要求学生学会用对比的方法分析我国资源现状,用历史的观点看待环境问题,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保护资源和环境的重要性。

(3)情感目标使学生能够面对现实,明确目标,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提高社会责任感,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决心和信心。

(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及知识基础的实际,我选择和使用了以下的教法学法)二、教法学法讲:针对学生实际,用诱导式提问、富于哲理的漫画、生动的录像及贴近学生实际的事例,讲解本节课中的重点、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议:引导学生共同讨论、研究、分析问题。

充分让学生动口说、动手写、动脑想,由“静”变“动”,调动学生的“思”,激发学生的“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赛:也就是采用竞赛的教学方法。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抢答。

使学生在紧张、激烈而愉快的情境中掌握了知识,锻炼了能力。

练:要求学生演练。

初中九年级(初三)政治课件 我国的资源和环境问题

初中九年级(初三)政治课件 我国的资源和环境问题
看看一一看看 :你从图中获得哪些信息? 水,是生命之源。
国家节水标志
目前,我国是全球13个人均水 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到20世纪 末,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 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 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 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
地处长江口的大上海,是长江流域最发达 的地方,也是人口最密集的区域,更是长江的污 染之最。苏州河早已是不折不扣的大阴沟,黄 浦江的黑臭期每年已超过150天。1998年初使几 十万人遭殃的甲肝大流行,不过是上海水污染 的一个小插曲。而上海市每天产生的7300多吨 粪便和500多万吨污水一起排入黄浦江,每天又 从江里抽出市民引用的自来水。骄傲的上海人, 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地在人类生命史上最肮脏最 可怕的循环的哺育之下生活着。
我国铁矿总储量的53%集中在辽宁、 河北、四川三省;煤炭总储量的88%分布在 华北、东北地区。
我国的资源开发和利用状况
▪ 森林过伐、草原过牧、水面围垦缩小, 近海捕捞过度,水产资源下降,对一些矿 产资源也滥采。
▪ 近海3000万亩沿海滩涂,已利用的不 到10% 。
▪ 全国淡水水面共约7000万亩,近一半 尚未利用 。
沙尘暴
大熊猫:野外生存有1000只左右
指 猴 : 1966 年 曾 有 9 只,后来命运不祥。
白 眉 长 臂 猿 : 中 国 野 生 量 为 只
50——70
黔金丝猴: 现存700只
我国目前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
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 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 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 国环境形势依然
▪ 中国水能资源潜力更大,开发利用程 度不到5% 。
我国自然资源总体形势
▪ “总量大”与“人均占有量少”形成强烈反差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案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案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案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教案【教案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了解不同资源的特点,以及环境污染对人类和自然界的影响。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资源保护意识,使他们能够正确使用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并采取行动来保护环境。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情感,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行动力。

【教学重点】1.知识点:了解不同资源的特点和环境污染的形式。

2.能力点:运用所学知识采取行动保护环境。

【教学难点】1.学生理解环境污染对人类和自然界的影响。

2.学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际行动来保护环境。

【教学准备】1.PPT或黑板、粉笔。

2.实例图片或视频资料,以便生动形象地呈现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案例。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利用实例图片或视频资料向学生展示一些典型的环境污染案例,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2.提问:你们都了解什么是环境污染吗?举个例子。

二、知识讲解(20分钟)1.环境污染的概念和分类a.环境污染是指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大气、水、土壤和声音等环境要素的不良变化。

b.分类: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和噪声污染。

2.资源的特点和分类a.资源是指供人类使用的有限物质或能量。

b.分类:自然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等)、人文资源(知识、技能、文化等)和社会资源(社会环境、社会组织等)。

3.环境污染对人类和自然界的影响a.大气污染影响人们的呼吸和健康。

b.水污染影响人们的饮水和农业生产。

c.土壤污染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人类的健康。

d.噪声污染影响人们的睡眠和安静学习。

e.环境污染破坏了生态平衡,影响动植物的生存。

三、案例分析(30分钟)1.提供一些具体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环境污染行为和资源浪费现象。

2.学生分小组讨论,设计一个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包括如何减少环境污染和合理利用资源。

四、学生行动(25分钟)1.学生按小组设计的方案采取行动,例如:组织社区环保活动、制作资源节约宣传册、倡导废物分类等。

九年级政治我国的资源和环境问题2

九年级政治我国的资源和环境问题2

得出结论: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少, 资源分布不平衡,开发利用不合理。因此我 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
二、严峻的环境形势 请同学们观看两组图片、图表并分析
第一组
又见“北大荒”
第二组
水土流失荒漠化严重 青海生态环境状况堪忧
学生分析:
1、 这些图片和图表反映了什么问题?
2、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3、 我们应该怎么做?
提示
第一组:说明我国生态环境部分得到改善

第二组:说明我国依然存在着严重的环境问题
1、什么是环境问题?
2、我国环境问题的表现 3、造成我国环境问题的因素
结论
虽然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 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 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 峻,不容乐观。而这些问题都是由人类 的活动造成的。面临这些问题,我们必 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环境污染与破坏,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材料二:我国现有森林面积约为17.25亿亩,只占全世界耕地 总面积的2.8%。森林覆盖率也只占有12%。而全世界平均约为1 %。我国按人均每人只占有森林面积约1.7亩,而全世界人均占 有面积12亩,我国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面积的1/7。 材料三:我国是一个草原面积较大的国家,全国现有草原面 积53亿亩,占国土总面积的34.7%,总面积居世界人均草原面积 的1/3。 材料四:从工业角度看,我国大部分矿产资源分布在山地、 高原和荒漠集中的西部,交通不便,人口稀少,开发难度较大。
石器时代私服 http://www.shiqi.so/ 石器时代私服
谨慎为好:琳夫人非常遵守诺言的把我送到了河边,这里的景象和傅府周遭的建筑非常不一样,除了小河潺潺流水,再往河边看都是一 些快枯死的灌木丛,隔着灌木丛才到比较浓密的树林,总体的感觉就是一条小河流经了整个树林,靠近河边的植物枯死,树林包围看不 出边界,那是一种会让人窒息的感觉,完全不像是在户外。对于这种环境,我这个胆小怕死的超强第六感马上奏效,立即离开了小河边, 在树林里选择了一个最为隐秘的地方躲起来,因为我的任务是跟踪傅烨,一个在傅府坐看护但是要取傅大少爷性命的女人。过了不一会 儿,河边出现了三个黑衣人,这喜欢大晚上穿黑色衣服的人都不是什么好人。这三个黑衣人走起路来听不到一丝声响,就连散落在地方 的枯木枝被他们踏过也不见折断。此时月光也像是调皮起来,时不时躲在了云朵的后面,让我几乎看不清他们的体型。好不容易月光洒 露出来一点,才发现他们在看一张东西,类似卷轴,上面画的是什么东西那就不晓得了。也许我看的太认真了,以至于我背后早已来了 一个人我也没察觉,当他用手搭在我的肩上的时候,我吓得差点还出声来,幸好我反射弧比较慢,还没喊出声来就被神秘人捂住了嘴巴。 等我安静下来的时候,才发现这个就是前两天在傅府见过的子溏兄!我记得子溏那是当然的,毕竟他颜值这么高,但是没想到的是子溏 也记得我这个小家丁。好了,到这里我就又有成千上万的问号在脑里浮现出来了,但是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那就是,古代的人物关系 真是那个烦啊,那个复杂啊。琳夫人和子溏有什么关系?官配?那三少爷是不是绿帽哥?跟踪傅烨是我今晚的任务,但是傅烨看不着却 来了个神秘的子溏;再说了,有子溏这种牛逼人物在还要我来干嘛,我又不会打架没等我想完,便被子溏的话唤了回来。黑衣人把手中 的卷轴收了起来,一齐转身往我们躲的树林方向转了过来,似乎他们没有觉察到我的气息但是却觉察到了子溏的气息。果不其然,黑衣 人用极快的速度冲了过来,子溏见状,也不打算坐以待毙,以一敌三得赢了过去。好了,从我穿越到这里的第一场武侠打斗终于开始了, 而且没想到的还是一打三。本以为黑衣人没带什么刀剑之类的武器,但是却从衣袖里掏出了两把类似刺客用的短刃,而子溏当然拔出了 他的宝剑。打斗在兵刃相接的一刹那就开始了,刀剑相碰实在没有电视剧演得那么好,代替的是刺耳的疼痛,兵器和兵器的相碰发出极 其刺耳的响声,光是这一点我已经难受的不行了;再者,黑衣人与子溏的战斗并不好看,当月光偶尔照射到他们四人身上的时候,我发 现,黑衣人并不理会子溏的所有剑法,而是用一些违背物理规律的打法,处处想击中子溏的要害,但是习武之人果然不一样,子溏每一 次也都能

我国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教案初一七年级政事教案七年级政事教案.doc

我国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教案初一七年级政事教案七年级政事教案.doc

我国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教案)|初一七年级政治教案_七年级政治教案我国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了解我国当前面临的严峻的人口形势,资源和环境形势;理解坚持两项基本国策一百年不动摇,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内容和重大现实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参与探究性学习或研究性学习,通过调查,收集、整理各种图文资料,了解我国现阶段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形势,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探究技能和分析归纳能力;通过办小报,办展览,实地参观调查等活动,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伟大成就,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客观辨证地看问题的能力,尤其是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和各种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直面现实,冷静分析,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学习的自觉性。

通过本课学习及活动课教学,加强学生对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奋斗、拼搏的决心和信心,培养学生为祖国,为家乡做奉献的崇高情感。

教学建议关于第一框的教材分析及教法建议第一框"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有两方面内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这一内容是教学重点.以往的阶级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我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之后,消灭了阶级,消灭了剥削,因此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不复存在,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的主要矛盾产生的基础是由于我国现阶级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决定的。

学习这一内容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所处的历史阶段,增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

这一内容又比较抽象,教师在教学时要采用对比分析法,例举法,比较法,图像法(主要矛盾可以用坐标图显示),创设学习的最佳情景,启发学生理解我国基本国情的内涵及以此为依据产生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政治教案:我国的资源和环境问题
初中政治教案
我国的资源和环境问题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则法国儿童谜语说,池塘里有一朵百合花,它两天按两倍速度生长,如果不受限制,30天内会覆盖整个池塘,闷死水中的其他生命。

人们直到百合花已经覆盖了半个池塘时,才意识到这个危险,这时,你还有几天时间回来挽救你的池塘呢?
提问:
①这则谜语的答案是什么?
②这则谜语说明了什么道理?
③这则谜语引喻了人与自然之间是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
上则谜语的答案是,人只有一天的时间来挽救池塘。

说明任何事物都不能无限地发展,否则就要起到反作用,甚至危害人类自身。

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如此,人类把大自然看作是慈祥的母亲,她那博大胸怀蕴藏着的无穷宝藏,似乎永远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乳汁”。

于是,我们的祖先一代又一代顽强地向大自然索取。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近代大工业的崛起,人类愈益深刻地改变着地球的面貌,以至于今天已经很难找到完全没有受到人类影响的环境了。

但是,人类突然发现,随着”母亲”的付出的急剧增长,她突然变得不那么慷慨了……
资源、环境,作为两个重要的现代概念,终于被人类所认识,被人类提出来了。

中国,同样面临着资源和环境问题。

我国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板书)
一、”资源大国”与”资源小国”(板书)
(学生分析如下图片和材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