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端子与壳体的灌缝结构设计要求
接线端子设计方案

接线端子设计方案一、引言接线端子是电子设备中用来连接电路的连接器件,它起到了传递电流和信号的重要作用。
合理设计接线端子可以提高电气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对接线端子的设计进行详细介绍,并提出一种设计方案。
二、设计原则在设计接线端子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可靠性:接线端子应能稳定连接电路,确保电流和信号的正常传输,不易松动或脱落。
2.通用性:接线端子应具有一定的通用性,以适应不同的电子设备和电路。
3.安全性:接线端子应满足电气安全标准,防止漏电、短路等危险情况的发生。
4.易用性:接线端子应设计成易于安装和拆卸,方便用户进行维护和更换。
三、设计方案基于以上设计原则,我们提出以下接线端子设计方案:1.接线端子类型选择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可以选用不同类型的接线端子,如插座型接线端子、螺钉型接线端子、弹簧型接线端子等。
在选择时需考虑该接线端子能否满足电流、电压和信号传输要求。
2.材料选择接线端子主要由导电材料、绝缘材料和外壳材料组成。
导电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电导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常用的导电材料有铜、铝等。
绝缘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耐高温性能,常用的绝缘材料有塑料、陶瓷等。
外壳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耐高温性能,常用的外壳材料有不锈钢、铝合金等。
3.结构设计接线端子的结构设计应具有良好的接触性能和稳定性能。
螺钉型接线端子应设计成螺纹连接,以确保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插座型接线端子应设计成插拔式结构,以方便用户进行维护和更换;弹簧型接线端子应设计成弹簧夹持结构,以确保接触良好并防止松动。
4.安全设计接线端子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防止漏电、短路等危险情况的发生。
可采用防水、防尘、防火等设计措施,提高接线端子的安全性能。
另外,还可设置接线端子的额定电流、电压和最大绝缘电阻等参数,方便用户选择和使用。
5.成本控制接线端子的设计要考虑成本控制,尽量选择成本低廉的材料和加工工艺,并优化结构设计,减少材料消耗和加工成本。
接线端子3C要求的设计要点

有乐简析接线端子3C要求的设计要点1、机械结构安全要求端子在化学方面和结构材料方面及带电的运动部件要保证人身安全,如外壳的棱角,五金方面的毛刺,及各零部件的连接强度,甚至在运动等条件下产品的稳定性,以上都是电力行业中机械结构对端子的要求。
2、外壳的防护要求,它主要分两种,一种是固体异物的防护等级,一种是水对设备和产品造成的危害。
3、绝缘配合要求主要是根据所用材料、工作电压及环境污染等级,来合选取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从而保护工作人员和产品工作的安全,同时也使产品在过电压不会发生绝缘损坏。
4、漏电起痕指数的要求,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因固体绝缘材料表面在电场和电解液的作用下,形成导电通路,从而使外壳绝缘材料的绝缘性能下降,影响产品的安全。
如果在相同绝缘电压等级条件下,漏电起痕指数高时,产品的爬电距离可以减小,如果我司产品进入电力行业请研发在这方面充分重视。
5、热塑性材料在工作中对变形要求,它主要对端子在工作中产生的温升和接触电阻,它引起的高温使外壳变形变软,从而使电短路,造成严重事故,所以对端子的载流部件材料的选择显的很重要。
6、防触电要求,在结构方面操作元件不应带电,与内部连接的端子不应是可以触及到的,这方面主要是对螺钉扭力可靠性的要求,应防止与可触及的端子的螺钉,导线意外松动而短路。
如接地端子的要求:Ⅰ类安全产品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0.5Ω。
上海有乐于21世纪初便投身于电气连接领域,一直致力于接线端子、接线板系列产品的制造生产,现产品有LC系列插拨式接线端子、LG系列直焊式接线端子、LS系列弹簧式接线端子、LW系列栅栏式接线端子、LZ系列端子、E系列式裸端子、框式压线接线端子、板式压线接线端子、无轨/轨道安装端子、JDG接地铜排端子、开关量、抗干扰系列端子以及其他类型接线端子,应用于电力设备、成套电气装置、工业自动化、制冷/运输设备及电源设备等多元化领域。
看过以上满足接线端子3C要求的设计要点,对于接线端子3C要求您了解了多少。
连接器设计规范

连接器设计规范一、SMT表面焊接技术设计规范⑴、SMT TYPE的连接器, 其所有零件脚与胶芯基准面相对位置度须≦0.15 mm。
⑵、SMT TYPE的连接器, 其所有零件脚最差位置度须与胶芯基准面等高度(= 0)。
⑶、SMT TYPE的连接器, 其所有零件脚最佳设计值应低于胶芯基准面0.05 mm。
⑷、SMT TYPE的连接器, 其所有零件脚最佳设计角度为90°。
⑸、SMT TYPE的连接器, 其所有零件脚次佳设计角度为向下倾斜约0°~2°(90°~92°)与PC Board 至少应有三分之一以上之接触。
⑹、SMT TYPE的连接器, 其所有零件脚最差设计角度为向上倾斜角度<90°, 此设计角度会造成焊锡性不良。
⑺、SMT TYPE的连接位置度方向表示,以胶芯基面为零, 向上为正(+)向下为负(-)。
⑻、SMT端子在模、治具加工段须注意端子毛边方向,毛边不可在端子与PCB接触面。
二、SMT TYPE 连接器端子脚设计规范⑴、PAD的大小主要是受端子脚的Pitch与长`宽而影响。
⑵、Pitch愈大,相对的端子宽度与PAD宽度亦可加大。
b= a + 0.10 mm min. a = 端子脚宽度 c = 端子脚长度d= c + 0.40 mm min. b = PAD宽度 d = PAD 长度下列为建议之SMT TYPE 连接器端子脚与PC Board PAD接触范围单位 : mmPitch 0.50 mm 0.80 mm 1.0 mm 1.27 mm 2.0 mm 2.54 mma 0.20 0.25 0.40 0.40 0.60 0.60b 0.30 0.50 0.60 0.80 1.0 1.20c c c c c c cd c + 0.40 c + 0.40 c + 0.40 c + 0.40c +0.40c + 0.40e 0.20 0.30 0.40 0.47 1.0 1.34a=端子脚宽度;长度;e=PAD与PAD间之距离三、平整度设计建议规范(1)、SMT TYPE的连接器, 其所有零件脚的相对高低位置视为平整度,一般要求为0.10mmMax.(2)、平整度表示方式有下图所列几种方式;对SMT产品标准标示:①、端子间平整度②、端子与胶芯基准面位置度。
连接器产品设计细节重点

e、其他类型:
单面接触有外框
单面接触
双面接触
环型接触
B 、挂钩基本形状有以下几种:
a:背部刺破式:
A尺寸控制端子脱落; B尺寸控制端子在 Housing内的窜动。 (一般窜动为0.15 ~ 0.25mm左右较合适)
此处尽量避免尖角,防止刮破胶体保持力变小;
尽量做水 平,保持 力可增大;
此处做成异型或增加加强筋,增强保持力。
e尺寸要设计合适
PIN太长 顶到端子
PIN太短 接构挂钩拉力较小,一般不采用。
c:挂钩为产品成型框口部份:
注:此种挂钩拉力大小,一般与塑胶相关较大。
d:挂钩为翅膀式:
挡片---防止 弹片不反弹。
二、Housing的设计: 1 、相关匹配尺寸:
A、端子与Housing匹配;
B、 Housing与Wafer匹配。
A、端子与Housing匹配;
弹片增加加 强筋
改变其拔出力的通常做法:
弹片内测压一凹槽形成利 角,增加与PIN针的抓力。 不利点:PIN针容易刮损
以上2种可以通过调整弹片外 的挡片来改变插拔力大小。
控制C尺寸,使其与Housing 壁接触或不接触来改变插拔 力大小。
注:改变材料硬度,也可以改变插拔力大小。
b:弹片外无框口:
•端子在Housing内腔窜动
尺寸D设为0.15~0.25mm 较合适。
•窜动太小会导致胶体弹
片不回位,端子可能脱 落。
•窜动太大端子向上移动
的距离较多。
•端子与Wafer的PIN接触
区域减少,易导致产品 瞬断或接触不良现象。
B、 Housing与Wafer匹配:
•A尺寸一般设计为:0.075左右(单边间隙) ;
接线端子的设计要求

接线端子的设计要求
关于接线端子(HRS连接器)的设计要求方面要注意哪些问题,乔氏电子工程师侯工给出以下建议:
1、外壳的防护要求主要是JB/T 9568-2000对防护等级的规定,它主要分两种,一种是固体异物的防护等级,一种是水对设备和产品造成的危害;
2、机械结构安全要求端子在化学方面和结构材料方面及带电的运动部件要保证人身安全,如外壳的棱角,五金方面的毛刺,及各零部件的连接强度,甚至在运动等条件下产品的稳定性,以上都是电力行业中机械结构对端子的要求;
3、绝缘配合要求主要是根据所用材料、工作电压及环境污染等级,来合选取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从而保护工作人员和产品工作的安全,同时也使产品在过电压不会发生绝缘损坏;
4、热塑性材料在工作中对变形要求,它主要对端子在工作中产生的温升和接触电阻,它引起的高温使外壳变形变软,从而使电短路,造成严重事故,所以对端子的载流部件材料的选择显的很重要;
5、漏电起痕指数的要求,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因固体绝缘材料表面在电场和电解液的作用下,形成导电通路,从而使外壳绝缘材料的绝缘性能下降,影响产品的安全。
如果在相同绝缘电压等级条件下,漏电起痕指数高时,产品的爬电距离可以减小;
6、防触电要求,在结构方面操作元件不应带电,与内部连接的端子不应是可以触及到的,这方面主要是对螺钉扭力可靠性的要求,应防止与可触及的端子的螺钉,导线意外松动而短路。
连接器构件结构设计要点

连接器各构件设计重点Housing它是整个连接器的主体构件,其他零件往它身上组装。
它大致决定连接器的外观尺寸,需确认其结构强度能承受最终使用者正常使用的破坏力或是客户明定的测试规格(例如:安装螺丝时,施加适当的扭力不能造成破坏)。
既然是主体构件,自然肩负各零件定位的责任,因此与其他零件互配部位的尺寸与公差(包括几何公差)需拿捏适当。
重要feature(例如:安装端子的孔,其抽屉宽度)若是由单一模仁决定其尺寸,而该模仁又可由磨床加工制作,则可设定尺寸公差+/-0.02mm,以确保功能。
其他如正位度、平面度、轮廓度等几何公差也要适当运用,方可确保功能。
端子除了靠housing做空间上的定位,还须靠housing对它的固持力量来产生端子力学行为上的边界条件(例如悬臂梁式端子的fixed end),进而在公母座配接时产生适当的正向力,同时避免退pin的情形发生。
因此端子与housing的干涉段尺寸与形状拿捏必须非常小心。
适当的端子倒刺形状以及干涉量,才能得到适当的端子保持力,又不至于因干涉过大造成housing变形或破裂。
在电气功能方面,housing肩负各导体零件之间的绝缘功能,以一般工程塑胶阻抗值而言,只要射出成型做得到的厚度,后续加工过程又没有造成结构破坏,则塑胶产生的绝缘阻抗与耐电压效果都可符合规格要求。
只有在吸湿性非常强的材料或是端子压入造成塑胶隔栏破裂的情况下,可能发生塑胶部分的绝缘阻抗或耐电压不合格的情形,否则该担心的多半是裸露在塑胶之外的导体零件之间的绝缘效果,因为空气的绝缘效果远不及工程塑胶的好。
Housing的设计除了考虑上述的功能性,也须考虑射出成型的制造性,太厚或太薄或是厚薄不均都不适合,太厚则缩水严重,太薄不易饱模,厚薄不均则液态塑料充填时流动波前不平衡易造成冷却翘曲。
通常制工负责画好具备零件功能性的模型交给塑模模具设计工程师,模具工程师会依照经验判定该在何处加上什么样的逃料以改善成型性,但是若原始设计的肉厚实际尺寸已经很小而又有厚薄比例悬殊的情形,则模具工程师也无法依靠逃料调整,制工应避免此种情形发生。
连接器端子结构设计要点

连接器端子结构设计要点连接器端子是电路板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设计直接影响着电子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
在连接器端子结构设计中,有一些重要的要点需要注意,下面将详细介绍。
首先,连接器端子的材料选择非常重要。
一般情况下,连接器端子需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耐腐蚀性。
常见的连接器端子材料包括黄铜、磷青铜等。
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可以保证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其次,连接器端子的设计应考虑到连接的可靠性。
连接过程中,连接器端子需要确保与电路板的良好接触,避免因插拔等操作产生松动或断开的情况。
为了提高连接的可靠性,连接器端子可以采用弹簧式结构或锁紧装置,保证连接的稳定性和牢固性。
此外,连接器端子的形状设计也需要注意。
连接器端子应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设计,包括形状、大小、插入力等。
在设计过程中,应尽量减小连接器端子的尺寸,以节省空间并提高电路板的布局灵活性。
同时,连接器端子的插入力应适中,既要保证插拔的便捷性,又要确保连接的稳定性。
此外,连接器端子的防护措施也需重视。
在特殊环境中,连接器端子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或损坏。
因此,连接器端子的设计可以考虑添加防尘、防水等防护装置,以增加连接器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另外,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中,连接器端子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耐温性能,保证正常工作。
最后,连接器端子的可维护性也是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连接器端子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故障或需要更换,因此连接器端子的结构设计应方便拆卸和更换。
同时,连接器端子的接触部分可以设计成可清洁的结构,以方便维护人员的清洁工作。
总之,连接器端子结构设计的要点包括材料选择、连接可靠性、形状设计、防护措施和可维护性。
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结合上述要点,灵活运用,以确保连接器端子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端子压接规范

工程规范1、范围本规范的产品要求涵盖了尾气感应器相关的端子与电缆或电线的组装产品。
电缆与端子的组装品应该符合线束组装品出版物相关的要求。
该压接标准包括了尾气感应终端的全部要求。
它同样包括了线束组装品出版物中指出的适用的特殊类型终端的附加要求。
该终端同样需要与尾气感应终端规范ES7710、ES7713、ES7716保持一致。
当线束组装图纸上另有明示的要求时可取代本规范要求而以图纸为准。
2、定义2.1端子:以金属材料构成可进行电气导通。
其一端一般被设计为与金属丝或探测器相接触,另一端通常用以导通与另一个端子或电极之间的电流。
2.2端子压接:电子端子通过外力使得其压接翼抱合在线芯或电缆周围并与金属丝紧密啮合的动作。
端子压接的首要目的是能够形成电气导通功能,通常会有压接翼被压接到电缆的绝缘层上以起到分散端子与电缆间应力的重要作用。
2.3终端:用来连接电线与另外导体的机械装置或方法。
2.4线芯/导体:电缆中心用以导通电流的金属部分。
导体可以是能够导通电流且具有较低组织的任何介质。
2.5金属丝:导线存在的目的是能够在两点之间以低阻值传递电流。
氧传感器中的线束相互之间都是绝缘的,而且都有一个能够承受疲劳性弯曲且保持不断开的多个金属丝组成的导电核心。
2.6卷口:卷口是电子端子在其压接翼在被外力压接到电线导通部后形成的形状一部分。
2.7探测器:是指能够在两点之间以低阻值传递电流的电线或导体。
探测器通常都是固体的(并不局限于),而且在氧传感器中都是不绝缘的。
3.要求与指导方针3.1终端要求概述3.1.1金属丝损伤或外露在将端子压接到金属线或导电探测器上后,全部的有用的金属导线都应该被包裹在压接后闭合的压接翼内。
以19金属丝的金属线为例,缺少1根金属丝是可以接受的。
没有金属丝外露在压接翼外是可接受的标准。
3.1.2压接间隙压接后,端子的贯穿面应该是没有间隙的。
3.1.3导体的接合导体应该完全的贯穿的插入端子压接区。
但导体并不应该被过深的插入端子,否则导体会影响到端子的最终组装,而且端子的任何绝缘层部分也不应该被端子压接翼压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接器端子与壳体之间的灌缝结构设计要求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和需求来定制,以下
是一些常见的设计要求:
1.密封性:连接器的灌缝结构设计应确保高密封性,防止外部物质、液体或湿气进入连接器内部,以保护电路和连接器的可靠性。
对于一些特殊应用,如汽车、航空航天或
工业环境,防水和防尘功能尤为重要。
2.抗振动和冲击:连接器常常会面临振动和冲击等外部力的作用,因此灌缝结构设计应具有良好的抗振动和冲击性能,以保持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耐久性:连接器通常需要长时间稳定运行,在连续插拔或高频插拔情况下,灌缝结构设计应考虑到耐久性的要求,以确保连接器能经受住长期使用而不断开或损坏。
4.化学与环境条件适应性:连接器可能会在不同的化学和环境条件下使用,如高温、低温、潮湿、腐蚀性环境等。
因此,灌缝结构设计应考虑材料的选择和特殊涂层的应用,以满足特定条件下的耐久性和稳定性要求。
5.维护和修理:在连接器需要维护或修理时,灌缝结构应设计为可拆卸或可更换的方式,以方便操作和维护人员进行维修工作。
这些是一些常见的连接器端子与壳体之间的灌缝结构设计要求。
具体的设计和实施应
该基于应用的需求和要求,并结合适当的工程标准和规范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