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凝土压实度(蜡封法)
AC-10沥青压实度(封蜡法)

工程名称: 监理单位 检测地点 现场描述 检测部位
河
马峰公路复线连接线袁庄桥改造工程
邯郸市路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K0+223.58-K0+243.58 平整、密实、无离析 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成安通和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合同号: 试验依据 仪器设备 环境条件 现场记录 试验日期
551.3 530.3 564.3 575.3 548.3 586.3 322.2 302.7 319.7 2.351 2.355 2.337
沥青混 合料标 压实度 备注 准密度 (%) 3 (g/cm )
2.386 2.386 2.386 98.4 98.6 97.5
公
表面层 48.9 表面层 48.6 表面层 48.8
0.87
JTG E60-2008(T0924-2008)
钻芯机、浸水天平、吊篮 室内
施工单位
北
水密度(g/cm3) 取样位置
0.998
石蜡相对密度
压实度设计值(%)
96
保证率(%) 90
省 试件
编号
1 2
层位 桩号 K0+223.58 K0+233.58 K0+243.58 横距
左 右 左
试件在 蜡封试 蜡封试 试件 试件 空气中 件空气 件水中 密度 厚度 质量 中质量 质量 (mm) (g/cm3) (g) (g) (g)
路
3
督
站
监
测点 制 数
4
平均值(%)
98.2
标准差S(%)
0.49
变异系数Cv(%)
0.51
压实度代表值(%)
98.6
沥青混合料压实试件毛体积密度试验方法的比较

148中外公路第27卷第2期2OO7年4月文章编号:1671—2579(2007)02一0148一03沥青混合料压实试件毛体积密度试验方法的比较杨瑞华1。
许志鸿1。
胡尚军1。
王铭2(1.同济大学,上海市200092;2.连云港市高速公路指挥部)摘要:沥青混合料压实试件的毛体积密度测定方法一直在道路工作者中存在争议。
该文首先剖析了表千法和钻件蜡封法的试验方法及原理,之后针对SAC矿料级配进行了大量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钻件蜡封法比表干法更准确。
对于骨架密实型沥青混合料,钻件蜡封法的测试结果比表干法的大,且随着沥青混合料最大公称粒径的增加,两种结果的差异性越大。
对于最大公称粒径<25mm的骨架密实型沥青混合料用表干法已足够能满足精度要求,对于最大公称粒径≥25mm的骨架密实型沥青混合料用钻件蜡封法可能更为合适。
关键词:沥青混合料;毛体积密度f测定方法l表干法;钻件蜡封法沥青混合料压实试件的毛体积密度是沥青混合料的测试方法,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
配合比设计和沥青路面质量控制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指标,它直接决定着混合料设计的油石比以及施工质量l沥青混合料压实试件毛体积密度测监测的压实度。
因此正确区分和选择毛体积密度的试定方法及存在的问题验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但长期以来,毛体积密度测定方法的一些具体环节一直存在争议。
本研究的我国现行规范对沥青混合料压实试件的密度测定目的是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具体试验,并结合新方法有表干法、水中重法、蜡封法和体积法。
其中体积*瞵※{*豢_j{∈豢鬻*啡带{;∈豢嵌豢_j:∈_j}∈鬻鬻并黼_}}}鬻鬻鬻鬻蒜睾鬻岽※黼*瞵豢鬻莱鬻_}}}蠢豢鬻*瞵豢寮繁泰豢舞豢等莱杂*瞵崇矗鬻景枭鬻黼素_j;∈豢*∈*啡*瞵豢杀毋瞵鬻_j}∈斋÷*岽{;∈曾H}∈寨靠豢崇*瞵岽蠢枭鬻*瞵蕾啡*}※理论密度。
5结论(1)采用浸渍法计算的混合料的最大理论密度与实测沥青混合料最大理论密度非常接近,该法试验简单,便于操作,可在施工中采用。
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实度的检测方法

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实度的检测方法摘要:根据《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沥青路面压实度检测有3种,虽能满足现场检测,但他们各有缺点,影响路面的质量,建议沥青路面压实度检测应以无损检测为主,尽量减少钻芯取样检测。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实度检测前言我国高速公路由于沥青路面全部采用半刚性路面,它行车舒适性好,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大部分高速公路路面采用沥青路面。
但好多路面未达到设计寿命已损坏,路面的使用质量和使用寿命较普通,达不到应有的水平。
当然这主要原因之一是超限超载,但在建设期围绕如何提高路面质量、克服早期损坏现象,如何改善路面的使用性能及路面的使用寿命,从技术和路面使用材料各个方面进行研究还不够,不当的检测方法也是其原因之一。
在这个大规模建设期之初,我们应当提倡一个思想,沥青路面压实度检测应以无损检测为主,尽量减少钻芯取样检测。
一、公路沥青路面压实度检测的方法根据《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规定,检测方法共3种:1、钻芯取样法以施工规范规定的方法,测定芯样的毛体积密度与标准密度之比值,结果可以用作评定或仲裁。
2、核子密度仪法核子密度仪是检测压实度较常用的一种方法,核子仪用于施工现场快速地检测建筑材料的湿密度(总密度)和含水量(湿度)。
3、无核密度仪法可用于施T现场快速测定,但测定结果不宜用于评定验收或仲裁。
二、钻芯取样法的缺点1、取样数量多,破坏沥青路面的整体板体结构按照《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80/1-2004)规定为双车道公路每一检查段内的检查频率,多车道公路的路面各结构层均须按其车道数与双车道之比增加检查数量。
若是8车道,则每1 km共20点,再加上监理抽检、政府监督部门抽检,数量会更多,每个孔洞就是一个薄弱点。
2、影响路面平整度《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规定:对钻孔或被切割的路面坑洞,应采用同类型材料填补、压实。
沥青路面验收标准

精心整理
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主控项目
1)沥青混合料面层压实度,对城市快速路、主干路不应小于96%;对
次干路及以下道路不应小于95%。
2
度)。
233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4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允许偏差应符合表8.5.1的规定。
表8.5.1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允许偏差
规定。
检查数量:按不同材料进场批次,每批次1次。
检验方法:查出厂合格证及进场复检报告。
2压实度不应小于95%。
检查数量:每1000m2抽检1点。
检验方法:灌砂法、灌水法、蜡封法。
3弯沉值,不得大于设计规定。
检查数量:按设计规定。
检验方法:每车道、每20m,测1点。
4面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允许偏差为-5~+15mm。
1沥青、乳化沥青的品种、指标、规格应符合设计和本规范的有关规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批次。
检验方法:查出厂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进场检验报告。
一般项目
2集料应压实平整,沥青应洒布均匀、无露白,嵌缝料应撒铺、扫墁均匀,不应有重叠现象。
3沥青表面处治允许偏差应符合表9.4.2的规定。
表9.4.2沥青表面处治允许偏差。
沥青路面验收标准

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主控项目1)沥青混合料面层压实度,对城市快速路、主干路不应小于96%;对次干路及以下道路不应小于95%。
检查数量:每1000m2测1点。
检验方法:查试验记录(马歇尔击实试件密度,试验室标准密度)。
2)面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允许偏差为+10~-5mm。
检查数量:每1000m2测1点。
检验方法:钻孔或刨挖,用钢尺量。
3)弯沉值,不应大于设计规定。
检查数量:每车道、每20m,测1点。
检验方法:弯沉仪检测。
一般项目3表面应平整、坚实,接缝紧密,无枯焦;不应有明显轮迹、推挤裂缝、脱落、烂边、油斑、掉渣等现象,不得污染其他构筑物。
面层与路缘石、平石及其他构筑物应接顺,不得有积水现象。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4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允许偏差应符合表8.5.1的规定。
表8.5.1 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允许偏差注:1 测平仪为全线每车道连续检测每100m计算标准差σ;无测平仪时可采用3m直尺检测;表中检验频率点数为测线数;2 平整度、抗滑性能也可采用自动检测设备进行检测;3 底基层表面、下面层应按设计规定用量洒泼透层油、粘层油;4 中面层、底面层仅进行中线偏位、平整度、宽度、横坡的检测;5 改性(再生)沥青混凝土路面可采用此表进行检验;6 十字法检查井框与路面高差,每座检查井均应检查。
十字法检查中,以平行于道路中线,过检查井盖中心的直线做基线,另一条线与基线垂直,构成检查用十字线。
9.4 检验标准9.4.1 沥青贯入式面层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主控项目1沥青、乳化沥青、集料、嵌缝料的质量应符合设计及本规范的有关规定。
检查数量:按不同材料进场批次,每批次1次。
检验方法:查出厂合格证及进场复检报告。
2压实度不应小于95%。
检查数量:每1000m2抽检1点。
检验方法:灌砂法、灌水法、蜡封法。
3弯沉值,不得大于设计规定。
检查数量:按设计规定。
检验方法:每车道、每20m,测1点。
沥青路面验收标准

主控项目1)沥青混合料面层压实度,对城市快速路、主干路不应小于96%;对次干路及以下道路不应小于95%。
检查数量:每1000m2测1点。
检验方法:查试验记录(马歇尔击实试件密度,试验室标准密度)。
2)面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允许偏差为+10~-5mm。
检查数量:每1000m2测1点。
检验方法:钻孔或刨挖,用钢尺量。
3)弯沉值,不应大于设计规定。
检查数量:每车道、每20m,测1点。
检验方法:弯沉仪检测。
一般项目3表面应平整、坚实,接缝紧密,无枯焦;不应有明显轮迹、推挤裂缝、脱落、烂边、油斑、掉渣等现象,不得污染其他构筑物。
面层与路缘石、平石及其他构筑物应接顺,不得有积水现象。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4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允许偏差应符合表8.5.1的规定。
表8.5.1 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允许偏差注:1 测平仪为全线每车道连续检测每100m计算标准差σ;无测平仪时可采用3m直尺检测;表中检验频率点数为测线数;2 平整度、抗滑性能也可采用自动检测设备进行检测;3 底基层表面、下面层应按设计规定用量洒泼透层油、粘层油;4 中面层、底面层仅进行中线偏位、平整度、宽度、横坡的检测;5 改性(再生)沥青混凝土路面可采用此表进行检验;6 十字法检查井框与路面高差,每座检查井均应检查。
十字法检查中,以平行于道路中线,过检查井盖中心的直线做基线,另一条线与基线垂直,构成检查用十字线。
检验标准9.4.1 沥青贯入式面层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主控项目1沥青、乳化沥青、集料、嵌缝料的质量应符合设计及本规范的有关规定。
检查数量:按不同材料进场批次,每批次1次。
检验方法:查出厂合格证及进场复检报告。
2压实度不应小于95%。
检查数量:每1000m2抽检1点。
检验方法:灌砂法、灌水法、蜡封法。
3弯沉值,不得大于设计规定。
检查数量:按设计规定。
检验方法:每车道、每20m,测1点。
4面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允许偏差为-5~+15mm。
沥青溷合料试验

3)将记录仪与荷载及位移传感器连接。
4)开动试验机,使压头与上下压条接触,数据采 集系统调零。
5)开动数据采集系统,同时启动试验机,以规定 的加载速率向试件加载劈裂至破坏,记录仪记录 荷载及水平变形(或垂直位移)。
图2劈裂试验的荷载一变形曲线
(2)冻融劈裂试验
1)将试件随机分成两组,第一组在室温下保存备 用。
(4)冻融劈裂试验的劈裂抗拉强度
(5)冻融劈裂抗拉强度比
第四节 沥青混合料低温弯曲试验
一、目的与适用范围
1适用于测定热拌沥青混合料在规定温度和加载速 率时弯曲破坏的力学性质。
2适用于由轮碾成型后切制的长250mm±2.0mm, 宽30mm±2.0mm,高35mm±2.0mm的棱柱体小 梁,其跨径为200mm±0.5mm。
三、计算
1从图上读取45min(t1)及60min(t2)时的车辙变 形d1及d2。
当变形过大,在未到60min变形已达25mm时,则 以达到25mm(d2)时的时间为t2,将其前15min 为t1,此时的变形量为d1。
2计算沥青混合料试件的动稳定度 。
四、注意
1一般,车辙试验温度为60℃,轮压为0.7MPa。根 据需要,如在寒冷地区也可采用45℃,在高温条 件下采用70℃等,但应在报告中注明。计算动稳 定度的时间原则上为试验开始后45min~60min之 间。
第一节 压实沥青混合料的密度试验
压实沥青混合料的密度测试方法包括水中重法、表干法 和蜡封法。分别适用于吸水率不同的沥青混合料。
一 表干法 (一)目的与适用范围 1.1 表干法适用于测定吸水率不大于2%的各种沥青混合 料试件,包括I型或较密实的II型沥青混凝土、抗滑表 层混合料、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试件的毛体 积相对密度或毛体积密度。 1.2 测定的毛体积密度适用于计算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空 隙率、矿料间隙率等各项体积指标。
路基路面试验检测技术-压实度

路基路面试验检测技术--压实度试验检测方法路基、路面压实质量是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最重要的内在指标之一,只有对路基、路面构造层进展充分压实,才能保证路基、路面的强度。
刚度及路面的平整度,并可以保证及延长路基、路面工程的使用寿命。
现场压实质量用压实度表示,对于路基土及路面基层,压实度是指工地实际到达的干密度及室内标准击实试验所得的最大于密度的比值;对沥青路面,压实度是指现场实际到达的密度及室内标准密度的比值。
一、标准密度〔最大干密度〕与最正确含水量确实定方法由于筑路材料构造层次等因素的不同,确定室内标准密度的方法也多样化,有些方法需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最大干密度是指在标准击实曲线〔驼峰曲线〕上最大的干密度值,该值对应的含水量即为最正确含水量。
〔一〕路基土的最大子密度与最正确含水量确定方法路基受到的荷载应力,随深度而迅速减少,所以路基上部的压实度应高一些;另外,公路等级高,其路面等级也高,对路基强度的要求那么相应提高,所以对路基压实度的要求也应高一些。
因此,高速、一级公路路基的压实度标准,对于路床0~80cm应不小于95%,路堤80~150cm应不小于93%,150cm以下应不小于90%;对于零填及路堑、路槽底面以下0~30cm应不小于95% 。
在平均年降雨量少于150mm且地下水位低的特殊干旱地区〔相当于潮湿系数≤ 0.25地区〕的压实度标准可降低2%~3%。
因为这些地区雨量稀少,地下水位低,天然土的含水量大大低于最正确含水量,要加水到最正确含水量情况下进展压实确有很大困难,压实度标准适当降低也不致影响路基的强度与稳定性。
在平均年降雨量超过2000mm,潮湿系数>2的过湿地区与不能晾晒的多雨地区,天然土的含水量超过最正确含水量5%时,要到达上述的要求极为困难,应进展稳定处理后再压实。
由于上的性质、颗粒的差异,确定最大干密度的方法也有区别,除了一般上的“击实法〞以外,还有粗粒上与巨粒上最大干密度确实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