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力学分析油水分离器 天津大学 徐世民
利用斯通利波流体移动指数估算变质岩潜山储层渗透率的新方法

体移 动指 数 与渗 透率 的关 系一 旦 建 立 , 在 油 田其 则 他井 中应 用 时较 为便利 , 无需 知道 参 考渗透 率 。 且
斯 通 利波是 在 井 内流体 与井 壁地 层之 间传 播 的
一
种 流体 导波 , 在声 波全 波列 中具 有频 率低 、 幅度大
缝发 育 , 非均质 性 强 , 柱样 岩心 常规 物性 分 析渗透 小 率值 低 ( 代 表基 质 部分 的渗 透 率 ) 常 规 测 井处 理 仅 , 方法 难 以准确计 算 潜 山储 层 渗透 率 ; 另外 , 由核 磁共 振资 料估 算地层 渗透 率 的方 法 并 不遵 循 达 西 定 律 ,
中传播 时 遇有效 的孔 、 、 时会 发生 能量 衰减 和 时 洞 缝
差延迟 ] 因此地 层渗 透 率 的估 算 可 以通过 斯通 利 ,
波时差 来 完成 。 目前 利用 斯 通利 波估 算地 层渗 透率
的常规 方 法 , 先是 应 用 阵列 声 波 测 井 资 料 经波 场 首 分离 、 合成 斯通 利波 波形 , 后对合 成 和测 量 的斯通 然
许 赛 男 徐 锦 绣 别 旭 伟
( 中海 石 油 ( 1 中国 ) 限 公 司 天 津 分 公 司 渤海 油 田勘 探 开 发 研 究 院 ; 有 2 中 海 石 油 ( 国 ) 限 公 司 天 津分 公 司开 发 部 ) 中 有
摘 要 利 用从 阵 列声 波资料 中提 取 的纵 波 、 波 和斯 通 利 波 时差 , 合 井 径 、 横 结 密度 和 孔 隙度等 资 料 计 算 出反 映地 层 总渗透 性 的流体 移动 指数 ( 实测斯 通 利 波 时差 与理 论 斯 通 利 波 时差 的 差值 ) 即 , 然后 建立流 体移 动指 数 与通过 试 井分析 、 生产测 井分析 、 直径 岩 心分析 等 获得 的地层 总的有 效渗 全
深水钻井隔水管柱自激振动响应分析

dt
.丢 )I+ d 卦 G占 x O k . 『 + = ( )+G2 考 孚 -T f k ̄ C p
+ =
( 3 ) c 4
、 、 、C 2为经验
使 得VV的数值模 拟异常 困难 ,少有计算 结果 能够精 确再现 经典 的实验 结果 。 目前模 型实验 难 以模 拟 I
高 雷诺数环 境 ,对 高雷诺 数下 的圆柱 V V进行数 值模拟 就变 得尤 为重要 。本 文对 维圆柱 的 自激振 动 I
进 行 数 值 模 拟 , 针 对 隔 水 管 在 海 洋 环 境 中 的真 实 雷 诺 数 火 小 进 行 仿 真 ,较 好 地 再现 了K aa 、 hl k
基 于R Gk £ N 一 湍流模 型与动 网格技术,针 对隔水管在海洋环境 中的实际雷诺数范围,对管柱涡激振动进
行数值模拟 。数值模拟再现 了圆柱响应的三个分支:初始分支、高幅分支与低幅分支,与经典实验 吻合 良
好 ,同时清晰地捕捉到 了漩涡泄放 的2模 式与2 模 式。研 究发现在解锁 区内存 在一个振 幅显著低 于低 幅分 s P
5卷 1
增刊 2
t { J
困
造
船
Vo . S e i l 1 1 5 p c a 2 De . O】 c2 0
2l O 0年 1 2月
SHJ BUJ P LDI NG OF CHJ NA
文章 编 号 : 10 —8 22 )20 80 04 8 (0 S .2 —6 0 1 0
() 5
C 2I ) = (+ A 1 1 k (+ =m m )
式 中 , m为 圆柱质 量: m 为流 体 附加质 量 ; C、 k分别 为振 子的 阻尼 系数 与刚度 系数 ;
TCW3水冷二冲程油清净性简易评定技术

冲程发动机.发动机冷却方式与水冷程序用评定机
1.5清净性试验负荷分析 清净性试验主要是在较大机械强度和较大热负
荷的情况下,通过燃烧室和活塞沉积物的生成情况以 及活塞、活塞环、缸套的黏结和拉伤来评价油的清净
相近,升功率比水冷用评定机大得多,发动机运行负 性及拉伤性能.评分就是用高温时生成的棕黑色且难
detergency of TC-W3 oils.The simple detergency test procedure for evaluating TC—W3 oils Was also established.The deter- gency test bench was validated by 250 h mooting trial test of outboard engine and OMC J70HP test.Test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detergency test bench Call distinguish different oils obviously,and test dada are consistent and reliable.By testing a set of
第41卷第12期 2008年1 2月
天津大学学报 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V01.41 No.12 Dec.2008
TC.W3水冷二冲程油清净性简易评定技术
杨礼河,解世文,范国琛,孙玉德
(天津大学内燃机研究所.天津300072)
摘要:通过对美国船舶制造商协会(NMMA)TC.W3清净性评定技术和评定设备进行研究.提出了TC.W3高档水
天津大学化工原理必看

对非圆形截面的通道,可以找到一个与圆形管直径相当的“直径”来代替,此直径即称为“当量直径”。
5.当量直径是如何计算的?
当量直径等于四倍的流通横截面积除以润湿周边。
6.某液体分别在本题附图所示的三根管道中稳定流过,各管绝对粗糙度、管径均相同,上游截面1-1’的压强、流速也相等。问:在三种情况中,下游截面2-2’的流速是否相等?
答:三种情况中,下游截面2-2’的流速相等。
7.某液体分别在本题附图所示的三根管道中稳定流过,各管绝对粗糙度、管径均相同,上游截面1-1’的压强、流速也相等。问:在三种情况中,下游截面2-2’的压强是否相等?如果不等,指出哪一种情况的数值最大,哪一种情况的数值最小?其理由何在?
答:三种情况中,下游截面2-2’的压强不相等,其中(a)的压强最大,(c)的压强最小。这是因为(c)管上不仅有一个阀门消耗能量,且管子末端垂直上升一段,又使得静压强降低。
21.离心泵的调节阀只能安装在出口管路上。
22.离心泵调解法的开度改变时,不会改变泵的特性曲线。
23.离心泵停车时要先关出口阀后断电。防止高压液体倒流,对泵造成损害。
24.泵的工作点是泵的特性曲线与管路特性曲线的交点。
25.往复泵在操作中,不开旁路阀时,流量与出口阀的开度无关。
26.离心泵有结构简单,流量均匀且易于调节,操作维修方便的优点。
16.“在一般过滤操作中,实际上起到主要介质作用的是滤饼层而不是过滤介质本身”,“滤渣就是滤饼”,则只有第一种说法正确。
17.助滤剂应具有以下性质颗粒均匀、坚硬、不可压缩。
18.“颗粒的粒度分布愈不均匀,则所形成的床层空隙率越大”,“壁附近床层空隙率较床层中心的空隙率大”只有第二种说法对。
19.床层的平均空隙率与床层的平均自由截面积在以下条件下相等沿整个床层高度各截面的自由截面均匀。
颗粒多孔介质中油水两相流动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油水比和多孔介质通道长度的改变并不能改变阻力压降的变化趋势,即雷诺数较低时,阻力压降与流速呈一
次函数关系,雷诺数到达一定临界值,阻力压降与流速呈二次函数关系。
关键词 多孔介质 油水流动 油水比 阻力压降 数值模拟
地油品管道泄漏后的迁移扩散规律、清除泄漏后的
油污区域等问题时,油品流经土壤、砂砾时的阻力压
降是进行相关研究的重要参数 [1-2] 。 目前,国内外
孔介质中孔隙结构的几何形状对流动阻力影响很
大;SYLWIA R [5] 发现聚合物溶液通过多孔介质时,
会受到剪 切 和 拉 伸 致 使 流 动 阻 力 大 幅 增 加; 张 震
PASCAL J P 等
[3]
研究表明,当流体以低雷诺数流动
李振鹏等 [8] 采用玻璃球填充的多孔介质通道对单
等 [6] 对多孔介质内单相流的绝热流动阻力进行了
数值模拟,分析了惯性损失系数对流动阻力的影响;
学者借助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对多孔介质中的流
பைடு நூலகம்
刘学强等 [7] 对紊流流态区间下多孔介质中单相流
体流动阻 力 特 性 进 行 了 研 究 并 有 了 一 定 的 认 识。
的阻力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相应的数学模型;
will be. At different inlet velocities, the change of oil-water ratio and porous medium length can not change the trend
of resistance pressure drop, and that is, when the Reynolds number is low, the resistance pressure drop is linear with
用CFD确定物性参数对井下油水分离效率的影响

油矿场 机械 方 面的研 究工 作 。
2 一 ■ 论文广场 4
一
2 0第 备 石1 化 设 0与 工 油年
1 卷 3
1 . 5物性 参 数 为 了 使 仿 真 数 据 更 具 有 实 际 应 用 性 和 指 导 性 ,本 文 采 用 汉 诺 威 ( 国 ) 东 部 的 E d n e 德 lig n 油 田在 1 9 年 进 行 井 下 油 水 分 离 试 验 的 安 装 井 97 E dn e 一 8 井 下 数 据 为 仿 真 数 据 ,如 表 1 l ig n 5 的 ] 所 示 。旋 流 分 离 器 来 流 分 散 相 颗 粒 的粒 径 分布 取 白 文 献【,如 图2 6 】 。
[ 关键词]水力漩流器;生产液粘度 ;油水比;分 离效率
油水 分 离 系 统 ( DOW S )是2 世 纪 9 年 代 出现 0 0 的一 种 新 型 采 出 水 处 理 技 术 ,其 作 用 是 将 油 和 水 在 井 底 分 离 后 ,在 同一 井 的 其 它 地 层 或 者 是 同一 地 层 的不 同位 置 实 现 底 水 回 注 。DOW S 统 有 水 系 力漩 流 型和 重 力分 离 型两 种 结构 [。水力 漩流 型 在 】 ] 油 水 处 理 量上 明 显 地优 于 重 力 型 ,分 流 器 的 核 心 分 离 器 部件 是 液一 液 式 水 力漩 流 器 。漩 流 器 作 为 种 分 离器 件 应 用 于石 油 工 业 已经 多年 ,但 由于 其 工作 时 内部 流 场 的 复杂 性 , 因此 对 旋 流 器 的 分 离 理论 一 直 没 有 统 一 的认 识 。本 文 通 过 研 究 井 下 油水 分 离所 用 的旋 流 器 物 性 参 数 ( 产 液 粘 度 和 生
天津大学化工过程机械 导师 近似 导师简介(刘春江)

姓
名
刘春江性别男
出生年
月
1970年1月职称教授
招生专
业
化学工程,化工装备与控制
通信地址:天津大学化学工程研究所
联系电话:27404732
EMAIL:cjliu@
教育背景:1992毕业于天津河北工学院,
1995年和1998年分别获天津大学化学工程专业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工作背景:1998年~2001年,天津大学化学工程研究所,讲师
2001年~2007年,天津大学化学工程研究所,副教授
2007年~天津大学化学工程研究所,教授
主要研究方
向化工过程与设备强化,化工计算流体力学,计算传质学,化工装备诊断与优化
主要项目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规整化多孔介质内气液两相流的微观流动研究(20206021);气液传质系统多尺度关联的计算传质学方法研究(20476072)孔网降膜流动与液膜双面传质的基础研究(20676091)液液两相流动条件下滴膜交替流动过程中瞬态细观传递现象的基础研究(20876105)。
科技部863项目子课题一项:二氧化碳的捕集与封存技术。
天津市自然科学重点基金一项,面上项目一项,企业横向项目10余项。
讲授课程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
科研成果获得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中国科协优秀论文奖一项。
以第一发明人申请发明专利12项,已授权发明专利5项。
近年论文发表情况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的SCI收录和EI收录论文30余篇,。
新型聚四氟乙烯微孔膜的油水分离特性研究

摘
要 :通过喷涂一 高温塑化 的方法 ,在 4 0 0目不锈钢 网上复合 P P S ( 聚苯硫醚) 一 P T F E ( 聚 四氟 乙烯) 涂层 ,构造微米 级细
长纤维结构 ,制成一种新型聚 四氟 乙烯微 孔油水分离膜。该油水分离膜具有 良好 的疏水性和 亲油性 ,并且能够 承受较 高 的压力而不发生透水 。经接触角测量仪测 定,水 滴在 网膜上的接触角可达 1 3 1 . 6 。 ,柴油滴 一接触 网膜就铺展 开来, 接触角接近 O 。 ,具有 良好 的疏水亲 油性 。随着膜 的厚度增加 ,膜与水 的接触角 略有 降低 。新型油水分离膜可 以应用 到 浮油及分散油的分离 中,正交试验表 明水的流量对分离膜 的分离效 果影 响最大 ,油流量影 响次之 ,分离压力影 响最 小。 在水流量 1 O L ・ h ~、油流量 1 . 0 2 L ・ h ~、分离器进出 口压力差 1 0 k P a条件下 ,油水混合物经六级分离 ,含油量可 降低 到 8 . 7 5 mg ・ L ~,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二级标准( 1 0 mg . L ) 。 关键词:微孔膜 ;油水分离;疏水膜 ;亲油膜 ;浮油 中图分类号:T Q0 2 8 . 4 ;T Q0 2 8 _ 8 文献标识码 :A D OI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0 0 3 — 9 0 1 5 . 2 0 1 3 . 0 6 . 0 2 6
文 章编 号 : 1 0 0 3 — 9 0 1 5 ( 2 0 1 3 ) 0 6 — 1 0 8 4 — 0 5
新型 聚 四氟 乙烯微 子 L 膜 的油 水 分 离特 性 研 究
彭洪祥 , 于志 家, 孙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哲
( 大连理 工大学 化 工学院, 辽 宁 大连 1 1 6 0 2 4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FD优化精馏塔板液流状况的研究刘德新1,李鑫钢1,2,徐世民1,2(1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天津300072;2 精馏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天津300072)摘要:应用计算机对过程的模拟(仿真)研究是过程系统工程(Process Systems Engineering,简称PSE)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简称CFD)模拟研究了液流强度和堰径比对精馏塔板液流状况的影响,并且提出了改进塔板液流状况的两种方案:设置不等高入口堰和设置圆弧型的导流板,从模拟结果可以看出,以上两种方案都能够很好的达到优化塔板液流状况的目的。
关键词:精馏塔板液流状况回流区堰径比不等高入口堰导流板CFD Used in Improving Liquid Flow on Distillation TrayLiu Dexin1,Li Xingang1,2,Xu Shimin1,21.Department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22.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Distillation of 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2) Abstract: CFD was applied to improve flow of liquid on distillation tray in this paper, and the factors effected liquid flow were analyzed such as liquid flow and the ration of weir to diameter. Based on these results, some methods are suggested and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placement of suitable inlet weir with unequal height or guide plate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restrain retrograde flow to achieve uniform liquid flow on the whole tray.Key words: Distillation trays, flow situation of liquid, restrain retrograde flow, ration of weir to diameter, guide plates, inlet weir with unequal height.过程系统工程(Process Systems Engineering,简称PSE)是在系统工程、化学工程、过程控制、计算数学、信息技术等学科的边缘上产生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以处理物料—能量—信息流的过程系统为研究对象,过程的模型化和模拟式过程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1]。
在集成化过程系统中,根据某种目标要求,将过程最优化,产生最佳的效果,就必须对涉及到的各种因素进行定量的数学描述,以将过程最优化,并预测未来的效果。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诸如计算流体力学等计算机对过程的模拟(仿真)研究,因为其重复性好、效率高、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现代化的过程系统工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简称CFD)是流体力学理论研究的一个分支,它是涉及流体力学、偏微分方程的数学理论、计算几何、数值分析、计算机科学等的交叉学科[2]。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以及计算能力的不断提高,加上近似计算方法如有限体积法、有限元法、边界元法等的发展,CFD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过程工业的模拟(仿真)研究。
精馏操作广泛存在于化工、石油、制药及冶金等各行业,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单元操作[3],板式塔是精馏操作的主要设备。
然而,由于其特定的结构,即存在弓形降液管和两侧弓形区,使塔板不可避免地存在滞流区或回流区,导致塔板上气体与液体的传质速率下降。
关于板式塔塔板上液流不均匀问题,许多学者通过试验早已有所研究[4][5](如图1所示),虽然有研究者为了消除板面非均匀流动状态,提出过改进板面结构以改善液流分布的若干措施[6][7],但是因为实验量大,且重复性差,并没有达到最优化塔板液流状态的目的。
本文应用CFD 商用软件STAR-CD 模拟研究了影响精馏塔板上液流状况的几种因素,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塔板上液流状况的措施,以期达到最优化塔板液流状况的目的。
1 数学模型1.1 拟单相流模型精馏塔板两相流操作时,塔板上气液错流流动,由于现阶段两相流模拟计算准确度不高、难收敛等状况,本文选用准确度较高的文献[8]提出的拟单相流模型进行计算。
模型包括加入气相对液相鼓动作用的动量方程和ε−k 输运方程,得到描述三维流场的拟单相流模型。
模型采用SIMPLE 算法求解压力速度耦合方程。
边界条件包括塔板中心处的对称边界条件,塔板进口的液体入口边界条件,塔板出口的液体出口边界条件,以及塔壁和塔板表面的壁面边界条件,方程和边界条件的具体表达式参见文献[8]。
模拟过程中采用介质水,模拟参数的变化范围如下:L w /D =0.6~0.7,F s =0.462Pa ,Q L =5~15×10-3m 3/(ms ),h w =50mm ,并且将模拟结果和文献[9]的结果进行对比,以验证它的正确性。
1.2 计算网格网格的划分是整个CFD 模拟计算的基础。
本文采用贴体网格对塔板进行网格划分,Solari et al [10] [11]观察到塔板流场是左右对称的,所以本文只计算对称的半个塔板,网格划分图如图2所示。
所模拟的塔板直径2.44m ,堰长1.46m ,液体在塔板内流程为1.95m ,根据美国化学工程师协会(AICHE )提出的方法估算塔板上清液层的高度作为塔板流场的高度,表达式如下:w L s w l l Q F h h /45.20135.0189.00149.0+−+=[12][13]。
图1 单溢流塔板板面流动示意图 图2塔板网格划分图 2 模拟结果与讨论影响板式塔板面液体不均匀流动的因素很多,本文着重考察了堰径比L w /D 、液流强度Q L 的影响,得出了它们对塔板液体流动情况的影响规律。
2.1 液流强度的影响A BA 塔板流场等值线分布图,B 回流区的速度矢量局部放大图图3 液流强度Q L =0.015m 3/sm , F s =0.462Pa , h w =50mm 时模拟计算结果图3为液流强度Q L =0.025m 3/(sm)时模拟计算结果,包括塔板流场等值线分布图和回流区速度矢量局部放大图。
图4表示了液流强度Q L 对塔板上液流情况的影响,试验数据取自文献[9]。
从图中可以看出,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塔板上回流区面积分数是随塔板上液流强度的增加而增加的,在本文模拟的条件下,Q L =0.005m 3/ms 时,塔板上回流区面积最小。
这是因为液流强度小时,塔板上回流区和主流区液流速度梯度很小,且此时降液管的集液作用不是很明显,所以回流区较小。
随着液流强度的增加,回流区和主流区液流速度梯度增加,而且降液管的集液作用增强,所以回流区也随之增加。
2.2、堰径比的影响图5表示了不同堰径比对塔板液流情况的影响。
从图中可以看出,堰径比为0.7时塔板上液流情况好于堰径比为0.6时,这是因为堰径比大时,塔板上弓形区面积小,并且降液管的集流作用不明显,所以塔板上回流区小。
在相同堰径比条件下,塔板上回流区面积分数是随塔板上液流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510152000.010.020.03Ql (m3/sm )回流区面积分数(%)510152000.010.020.03Ql (m3/sm )回流区面积分数(%)图4不同液流强度Q L 对塔板液流情况的影响 图5 不同堰径比对塔板液流情况的影响(h w =40mm,Lw/D =0.6, F s =0.462Pa ) (h w =40mm, F s =0.462Pa )3 塔板液体流动状况的改进从上述模拟结果可以看出,不同液流强度和堰径比下,塔板上均存在着相当的回流区,从而影响塔板效率。
塔板上液体流动状况不均匀的原因在于,降液管的集液作用和圆塔的几何结构,为了改善塔板上液体不均匀的流动状态,本文针对以上两点原因模拟计算了以下两种工程措施。
3.1 设置不等高入口堰510152005101520入口堰斜度系数(%)回流区面积分数(%)图6 设置不等高入口堰的示意图 图7不同入口堰斜度系数对塔板液流情况的影响(h w =40mm,L/D =0.6,Q L =6×10-3m 3/s )圆形塔板除了主流区外存在两个弓形区,液体在弓形区内形成折返流,所以形成回流区。
为了抑制塔壁两侧弓形区发生的液体回流,设置不等高入口堰,适当降低入口堰两侧的高度,以恰当地增加塔板两侧的液流量,使弓形区内的液体流速增加,可有效消除弓形区的回流现象。
图6为设置不等高入口堰的示意图。
在这里,入口堰所开缺口的面积与入口堰面积之比,即入口堰斜度系数的合理选择是板面液流均匀性的关键。
入口堰斜度系数与堰径比、出口堰高度、降液管底隙高度和液流强度等参数有关,目前具体的关联公式还未见报道。
本文模拟计算了直径2.44m ,堰径比为0.7,降液管底隙高度为30mm ,出口堰高度为40mm ,液流强度为6×10-3m 3/ms 时,不同入口堰斜度系数对塔板液流情况的影响。
A BCD E F图8 不同入口堰斜度系数模拟计算结果 (A~F 分别为入口堰斜度系数为2.3%、4.6%、9.2%、11.5%、13.9%、18.5%时计算得到速度矢量图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不同入口堰斜度系数下回流区占塔板面积的分数图,图8为不同入口堰斜度系数模拟计算结果。
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入口堰系数的增加,回流区的面积不断减小,塔板上液体流动情况等得到不断的改善。
当入口堰斜度系数达到11.5%时,塔板上的回流区基本消失,但是在弓形区内产生了滞流区。
随着入口堰系数的增加,滞流区面积不断减小。
当入口堰斜度系数达到18.5%时,塔板上滞流区基本消失。
塔板上液体流动情况最佳。
3.2、设置导流板图9 设置导流板的示意图图10 设置导流板后模拟计算结果液体在塔板上主流区成活塞流,在弓形区成回流,主流区的传质效率明显高于弓形区。
为了改善塔板上液体的流动状况,提高塔板的传质效率,可以通过在塔板上设置导流板,使整块塔板上的液体流动成活塞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