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单片机及性能比较
常见单片机芯片分析简介

常见单片机芯片分析简介单片机芯片是一种具有微型计算机功能的集成电路芯片,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和自动化控制领域。
它由中央处理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接口等多个功能模块组成,可完成各种复杂的计算和控制任务。
本文将对常见的单片机芯片进行简要分析介绍。
一、AT89C52单片机芯片AT89C52是由Atmel公司生产的一款常见单片机芯片,采用八位CMOS技术。
该芯片具有相对较大的存储空间,包括8KB的Flash存储器和256字节的RAM存储器。
它还内置了多个通用输入输出口,能够满足大部分控制和通信需求。
AT89C52广泛应用于家电、交通、电子游戏等领域。
二、PIC16F877A单片机芯片PIC16F877A是Microchip Technology公司生产的一款常见单片机芯片,采用八位RISC架构。
该芯片具有高性能和低功耗的特点,拥有容量为14KB的Flash存储器和368字节的RAM存储器。
它还内置了多个模拟和数字输入输出口,支持多种通信协议。
PIC16F877A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仪器仪表等领域。
三、STM32F103C8T6单片机芯片STM32F103C8T6是意法半导体公司生产的一款常见单片机芯片,采用32位ARM Cortex-M3内核。
该芯片具有高性能和低功耗的特点,拥有容量为64KB的Flash存储器和20KB的RAM存储器。
它还内置了多个通用输入输出口、模拟输入输出口和通信接口,支持多种外设。
STM32F103C8T6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汽车电子等领域。
四、ESP8266单片机芯片ESP8266是乐鑫科技公司生产的一款常见单片机芯片,采用32位Tensilica L106 Diamond内核。
该芯片具有高性能和低功耗的特点,拥有容量为1MB的Flash存储器和80KB的RAM存储器。
它还内置了Wi-Fi无线通信模块,支持TCP/IP协议栈。
ESP8266广泛应用于物联网设备、智能穿戴等领域。
51入门笔记-(2)常见单片机的种类与简介

51⼊门笔记-(2)常见单⽚机的种类与简介常见单⽚机种类与简介单⽚机从当初的4位发展到8位、32位,甚⾄更⾼,到现在可以说种类繁多⽽且齐全,数量庞⼤,在不同的领域主流的单⽚机有不同,很多设计开发有时候要⾯临很多选择。
下⾯介绍⼏种常⽤的单⽚机:1、51系列单⽚机stc的51单⽚机51单⽚机最初是由Intel始创的8004单⽚机开始,这是8位的单⽚机,特点是:寄存器少,。
很多功能需要外部扩展,像AD转换、PWM专门输出信号等、I/O⼝输出能⼒不强、运⾏速度慢、抗⼲扰能⼒差、功耗⾼、不具备⾃编程能⼒。
但是它的外围电路相对简单,上⼿容易,适合⼊门级,很多⾼校单⽚机都是以51单⽚机教学为主,在⼯业测控系统应⽤很⼴泛。
⽬前⽣产51单⽚机的⼚家有:英特尔、艾德梅尔、西门⼦、华邦以及国产的宏晶等。
2、AVR系列单⽚机arduino nano开发板,芯⽚为avr单⽚机AVR单⽚机是由Atmel公司最初提出,也是8位单⽚机,后来也有16位的,但是与51不⼀样,它内部指令⼤⼤简化,同时内部结构精简,因此速度更快,功能更加强⼤,驱动能⼒⽐51的强,功耗也很低,抗⼲扰能⼒更强,内部有强劲的Flash程序存储器,烧录快捷⽅便,内部集成多种频率的RC振荡器、PWM输出、AD转换、看门狗、上电⾃动复位等功能。
AVR单⽚机有三种系列:1、tiny AVR,这种主要被⽤于需要性能不是很⾼、效率低下以及在⼩封装中使⽤2、mega AVR,这种主要是针对需要加额外外围电路设计的理想选择,⾃编程能⼒强3、Xmega AVR,这种主要是在⾼集成度和低功耗使⽤AVR单⽚机主要应⽤在打印机、空调、电表等控制电路板当中。
3、STM8系列stm8开发板STM8系列是意法半导体公司⽣产的8位的单⽚机。
该型号单⽚机分为STM8A、STM8S、STM8L三个系列。
从2008年STM8发布⾄今已有13年,截⽌到2018年底累计出货量已经超过40亿⽚。
4、STM32系列单⽚机stm32芯⽚STM32系列单⽚机是有ST公司推出的,表⽰ARM Cortex-M内核的32位微控制器,这个芯⽚功能就更强⼤了,光是学习起来就有厚厚的⼀本书,这还不包括实际操作实践,从事软件开发的⼯程师,特别是设计⼤型系统对这个芯⽚⼀定不陌⽣。
单片机常用芯片

单片机常用芯片单片机是一种集成电路,内部集成了处理器、内存、输入输出接口等电子器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在单片机中,常用的芯片有很多种,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单片机芯片。
一、AT89C51AT89C51是一种8位单片机芯片,由英特尔公司生产。
它具有51系列单片机的基本特点,如低功耗、高性能、丰富的外设资源等。
AT89C51采用MCS-51指令集,内部集成了4KB的Flash存储器和128字节的RAM,同时还具备UART、定时器、中断控制器等功能。
该芯片广泛应用于家电、工控设备、汽车电子等领域。
二、STM32F103STM32F103是一种32位ARM Cortex-M3内核的单片机芯片,由意法半导体公司生产。
该芯片具有高性能、低功耗的特点,适用于各种工业控制、仪器仪表、智能家居等应用场景。
STM32F103内部集成了128KB至1MB的Flash存储器,同时还具备多个定时器、GPIO、SPI、I2C等外设接口。
三、PIC16F877APIC16F877A是一种8位单片机芯片,由微芯科技公司生产。
该芯片采用RISC架构,具有低功耗、高性能、可编程性强等特点。
PIC16F877A内部集成了14KB的Flash存储器和368字节的RAM,并具备多个中断源、定时器、串口通信接口等外设。
该芯片被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家电、通信设备等领域。
四、ESP8266ESP8266是一种WiFi模块,也可以作为单片机芯片使用,由乐鑫科技公司生产。
该芯片内部集成了处理器、WiFi模块、GPIO等功能,能够实现设备与网络的连接。
ESP8266具有低功耗、高性价比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物联网、智能家居等领域。
它支持TCP/IP协议栈,并提供了丰富的API接口,方便开发人员进行二次开发。
五、ArduinoArduino是一种开源单片机平台,由意大利的开发者团队设计制造。
它采用AVR系列的单片机芯片,具有丰富的外设资源和易于使用的编程环境。
7大主流单片机优缺点分析及功能体现(51、MSP430、STM32、TMS、PIC、AVR、STC)

7大主流单片机优缺点分析及功能体现51、MSP430、STM32、TMS、PIC、AVR、STC单片机之间的优缺点比较及功能体现。
51单片机应用最广泛的8位单片机当然也是初学者们最容易上手学习的单片机,最早由Intel推出,由于其典型的结构和完善的总线专用寄存器的集中管理,众多的逻辑位操作功能及面向控制的丰富的指令系统,堪称为一代“经典”,为以后的其它单片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目前在教学场合和对性能要求不高的场合大量被采用。
特点51单片机之所以成为经典,成为易上手的单片机主要有以下特点:•从内部的硬件到软件有一套完整的按位操作系统,称作位处理器,处理对象不是字或字节而是位。
不但能对片内某些特殊功能寄存器的某位进行处理,如传送、置位、清零、测试等,还能进行位的逻辑运算,其功能十分完备,使用起来得心应手。
•同时在片内RAM区间还特别开辟了一个双重功能的地址区间,使用极为灵活,这一功能无疑给使用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乘法和除法指令,这给编程也带来了便利。
很多的八位单片机都不具备乘法功能,做乘法时还得编上一段子程序调用,十分不便。
缺点51单片机虽然是经典,但是缺点还是很明显的。
•AD、EEPROM等功能需要靠扩展,增加了硬件和软件负担。
•虽然I/O脚使用简单,但高电平时无输出能力,这也是51系列单片机的最大软肋。
•运行速度过慢,特别是双数据指针,如能改进能给编程带来很大的便利。
•51保护能力很差,很容易烧坏芯片。
MSP430单片机MSP430系列单片机是1996年开始推向市场的一种16位超低功耗的混合信号处理器,给人们留下的最大的亮点是低功耗而且速度快,汇编语言用起来很灵活,寻址方式很多,指令很少,容易上手。
主要是由于其针对实际应用需求,把许多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和微处理器集成在一个芯片上,以提供“单片”解决方案。
在低功耗及超低功耗的工业场合应用的比较多。
特点MSP430单片机其迅速发展和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主要取决于以下的特点。
常见的单片机品牌与型号介绍

常见的单片机品牌与型号介绍单片机(Microcontroller Unit,简称MCU)作为嵌入式系统的核心部件,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市场上涌现了众多单片机品牌和型号。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常见的单片机品牌与型号,供读者参考选择。
一、Atmel(爱特梅尔)Atmel是全球领先的单片机厂商之一,其产品在市场上占据了显著的份额。
Atmel的单片机以高性能、低功耗、易用性和可靠性著称。
以下是Atmel单片机的几个典型型号:1. ATmega328P:这是一款广泛应用于Arduino开发板中的单片机,具有32KB的Flash存储器和2KB的SRAM,适合中小规模的嵌入式应用。
2. ATtiny85:这是一款微型单片机,具有8KB的Flash存储器和512字节的SRAM,尺寸小巧,适合于资源受限的应用场景。
3. ATSAM4S16C:这是一款高性能的ARM Cortex-M4核心单片机,具有256KB的Flash存储器和64KB的SRAM,适用于复杂的嵌入式系统设计。
二、STMicroelectronics(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解决方案供应商之一,其STMicroelectronics单片机也备受认可。
STMicroelectronics的单片机以性能稳定、丰富的外设接口以及低功耗特性而著称。
以下是几款常见的型号:1. STM32F103C8T6:这是STMicroelectronics的一款32位ARM Cortex-M3核心单片机,具有64KB的Flash存储器和20KB的SRAM,适合于中等规模的嵌入式应用。
2. STM8S003F3P6:这是STMicroelectronics的一款8位单片机,具有8KB的Flash存储器和1KB的SRAM,适合于资源受限的应用场景。
3. STM32F407VET6:这是STMicroelectronics的一款高性能32位ARM Cortex-M4核心单片机,具有512KB的Flash存储器和192KB的SRAM,适用于要求较高计算能力的嵌入式系统设计。
51单片机STM32单片机AVR单片机的区别

51单片机STM32单片机AVR单片机的区别51 单片机、STM32 单片机、AVR 单片机的区别在单片机的世界里,51 单片机、STM32 单片机和 AVR 单片机都是常见的选择,但它们在性能、架构、应用场景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首先,从性能方面来看,STM32 单片机通常具有更高的处理速度和更大的存储容量。
它采用了先进的 CortexM 内核,工作频率可以达到几百兆赫兹,并且拥有丰富的片上资源,如大量的闪存、RAM、定时器、ADC 等。
这使得 STM32 能够应对复杂的实时控制和数据处理任务,适用于对性能要求较高的应用,比如工业自动化、智能家居、无人机等领域。
相比之下,51 单片机的性能则相对较弱。
它的处理速度较慢,存储资源也比较有限。
然而,51 单片机的优势在于其简单易用、成本低廉,并且在一些对性能要求不高的简单控制场景中仍然能够发挥作用,比如小型家电、玩具等。
AVR 单片机在性能上处于 51 单片机和 STM32 单片机之间。
它具有较高的运行速度和较好的稳定性,同时也具备一定的片上资源。
在一些中等复杂度的控制任务中,AVR 单片机能够提供较为平衡的性能和成本。
在架构方面,51 单片机采用的是经典的 8 位架构,指令集相对简单。
这使得编程相对容易上手,但在处理复杂数据和算法时可能会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STM32 单片机则基于 32 位的 ARM 架构,具有更强大的指令系统和数据处理能力。
其编程方式相对复杂,需要对 32 位编程有一定的了解,但也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性和扩展性。
AVR 单片机采用的是增强型 RISC 架构,具有高效的指令执行效率和较低的功耗。
其架构特点使得 AVR 单片机在一些对功耗和性能有一定要求的应用中表现出色。
在开发工具和生态方面,STM32 单片机拥有丰富的开发工具和资源,包括各种集成开发环境(IDE)、库函数、示例代码等。
这大大降低了开发的难度,提高了开发效率。
同时,STM32 单片机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用户群体和社区支持,开发者可以方便地交流和分享经验。
【几种常用的单片机型号】

当今单片机厂商琳琅满目,产品性能各异。
针对具体情况,我们应选何种型号呢?首先,我们来弄清两个概念:集中指令集(CISC)和精简指令集(RISC)。
采用CISC结构的单片机数据线和指令线分时复用,即所谓冯.诺伊曼结构。
它的指令丰富,功能较强,但取指令和取数据不能同时进行,速度受限,价格亦高。
采用RISC结构的单片机数据线和指令线分离,即所谓哈佛结构。
这使得取指令和取数据可同时进行,且由于一般指令线宽于数据线,使其指令较同类CISC单片机指令包含更多的处理信息,执行效率更高,速度亦更快。
同时,这种单片机指令多为单字节,程序存储器的空间利用率大大提高,有利于实现超小型化。
属于CISC结构的单片机有Intel8051系列、Motorola和M68HC系列、Atmel的AT89系列、台湾Win bond(华邦)W78系列、荷兰Philips的PCF80C51系列等;属于RISC结构的有Microchip公司的PIC系列、Silo 的Z86系列、Atmel的AT90S系列、韩国三星公司的KS57C系列4位单片机、台湾义隆的EM-78系列等。
一般来说,控制关系较简单的小家电,可以采用RISC型单片机;控制关系较复杂的场合,如通讯产品、工业控制系统应采用CISC单片机。
不过,RISC单片机的迅速完善,使其佼佼者在控制关系复杂的场合也毫不逊色。
根据程序存储方式的不同,单片机可分为EPROM、OTP(一次可编程)、QTP(掩膜)三种。
我国一开始都采用Rimless型单片机(片内无ROM,需片外配EPROM),对单片机的普及起了很大作用,但这种强调接口的单片机无法广泛应用,甚至走入了误区。
如单片机的应用一味强调接口,外接I/O及存储器,便失去了单片机的特色。
目前单片机大都将程序存储体置于其内,给应用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值得一提的是,以往OTP型单片机的价格是QTP的3倍,而现在已降至1.5-1.2倍,选用OTP型以免订货周期、批量的麻烦是可取的。
单片机分类及汇总大全

单片机分类及汇总大全单片机(Microcontroller Unit,简称MCU)是一种集成了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和各种计时器、计数器等功能模块的微型计算机系统。
它广泛应用于各种嵌入式系统,如家用电器、智能设备、工业控制等领域。
本文将对单片机进行分类,并汇总常见的单片机型号及其特点,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了解单片机的指南。
一、单片机分类1. 根据指令集结构分类根据指令集结构的不同,单片机可以分为以下 3 类:(1) 精简指令集(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ing,简称RISC)单片机:指令集精简,且指令操作时间相对较短,适用于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领域,如汽车电子、消费电子等。
(2) 复杂指令集(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ing,简称CISC)单片机:指令集丰富,包含复杂的操作指令,适用于对功能要求较高的应用领域,如通信设备、工业自动化等。
(3) 增强型RISC单片机:在传统RISC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功能,如扩展的指令集、高速计算模块等,以提高单片机的性能和灵活性。
2. 根据位数分类根据单片机的位数不同,可分为 8 位、16 位和 32 位单片机。
(1) 8 位单片机:具有最基本的功能和较低的成本,适用于普通的控制及简单应用。
(2) 16 位单片机:具备较强的计算能力和丰富的外设接口,适用于中等复杂度的应用领域。
(3) 32 位单片机:具有高度集成、强大的处理性能和丰富的外设功能,适用于复杂的嵌入式应用。
3. 根据型号分类根据不同的单片机型号,可以进一步分为以下几大类:(1) 常见的8位单片机芯片有:AT89C51、PIC16F877A、STM8S103等。
(2) 常见的16位单片机芯片有:PIC24FJ64GA004、MSP430F149、S12XE等。
(3) 常见的32位单片机芯片有:STM32F103、ESP32、ARM Cortex-M4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掉电复位、外部引脚复位、软件复位、时钟检测复位、比较器 0 复位、WDT 复位和引脚配 置复位。众多的复位源为保障系统的安全、操作的灵活性以及零功耗系统设计带来极大的好 处。
从传统的仿真调试到基于 JTAG 接口的在系统调试。C8051F 在 8 位单片机中率先配置 了标准的 JTAG 接口(IEEE1149.1)。C8051F 的 JTAG 接口不仅支持 Flash ROM 的读/写操 作及非侵入式在系统调试,它的 JTAG 逻辑还为在系统测试提供边界扫描功能。通过边界寄 存器的编程控制,可对所有器件引脚、SFR 总线和 I/O 口弱上拉功能实现观察和控制。 C8051F 系列单片机型号齐全,可根据设计需求选择不同规模和带有特定外设接口的型号, 提供从多达 100 个引脚的高性能单片机到最小 3mmX3mm 的封装,满足不同设计的需要。
三.AVR AVR 单片机是 Atmel 公司推出的较为新颖的单片机,其显著的特点为高性能、高速度、低 功耗。它取消机器周期,以时钟周期为指令周期,实行流水作业。AVR 单片机指令以字为 单位,且大部分指令都为单周期指令。而单周期既可执行本指令功能,同时完成下一条指令 的读取。通常时钟频率用 4~8MHz,故最短指令执行时间为 250~125ns。该系列的型号较 多,但可用下面三种为代表:AT90S2313 (简装型)、AT90S8515、AT90S8535(带 A/D 转换)。
集成了丰富的模拟资源,绝大部分的 C8051F 系列单片机都集成了单个或两个 ADC, 在片内模拟开关的作用下可实现对多路模拟信号的采集转换;片内 ADC 的采样精度最高可 达 24bit,采样速率最高可达 500ksps,部分型号还集成了单个或两个独立的高分辨率 DAC, 可满足绝大多数混合信号系统的应用并实现与模拟电子系统的无缝接口;片内温度传感器则 可以迅速而精确的监测环境温度并通过程序作出相应处理,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四.PIC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PIC 单片机系列是美国微芯公司(Microship)的产品,是当前市场份额增长最快的单片机之 一。CPU 采用 RISC 结构,分别有 33、 35、58 条指令(视单片机的级别而定),属精简指 令集。而 51 系列有 111 条指令,AVR 单片机有 118 条指令,都比前者复杂。采用 Harvard 双总线结构,运行速度快(指令周期约 160~200ns),它能使程序存储器的访问和数据存储器 的访问并行处理,这种指令流水线结构,在一个周期内完成两部分工作,一是执行指令,二 是从程序存储器取出下一条指令,这样总的看来每条指令只需一个周期(个别除外),这也 是高效率运行的原因之一。此外,它还具有低工作电压、低功耗、驱动能力强等特点。PIC 系列单片机共分三个级别,即基本级、中级、高级。其中又以中级的 PIC16F873(A)、 PIC16F877 (A) 用的最多,本文以这两种单片机为例进行说明。这两种芯片除了引出脚不同 外(PIC16F873(A)为 28 脚的 PDIP 或 SOIC 封装; PIC16F877(A)为 40 脚的 PDIP 或 44 脚的 PLCC/QFP 封装),其他的差别并不很大。
例 5: LDRd, X ;将 X 所指的地址的内容装入寄存器 Rd 中。 LDRd,Y+;将 Y 所指的地址的内容装入寄存器 Rd 中,然后 Y 的地址增 1。 LDRd,-X ;将 X 的地址减 1 所指的地址的内容装入 寄存器 Rd 中。 在 51 系列中,所有的逻辑运算都必须在 A 中进行;而 AVR 却可以在任两个寄存器之 间进行,省去了在 A 中的来回折腾,这些都比 51 系列强。 AVR 的专用寄存器集中在 00~3F 地址区间,无需像 PIC 那样得先进行选存储体的过程, 使用起来比 PIC 方便。AVR 的片内 RAM 的地址区间为 0060~$00DF(AT90S2313) 和 0060~ 025F(AT90S8515、AT90S8535),它们占用的是数据空间的地址,这些片内 RAM 仅仅是用 来存储数据的,通常不具备通用寄存器的功能。当程序复杂时,通用寄存器 R0~R31 就显 得不够用;而 51 系列的通用寄存器多达 128 个(为 AVR 的 4 倍),编程时就不会有这种感 觉。 AVR 的 I/O 脚类似 PIC,它也有用来控制输入或输出的方向寄存器,在输出状态下,高 电平输出的电流在 10mA 左右,低电平吸入电流 20mA。虽不如 PIC,但比 51 系列强。 以上的三种 AVR 型号其管脚与对应的 51 系列兼容,如 AT90S2313 与 51 系列的 AT89C2051 的管脚兼容(PDIP-20 脚),AT90S8515、AT90S8535 与 51 系列的 AT89C51 兼容(PDIP-40 脚)等等。
集成了丰富的外部设备接口。具有两路 UART 和最多可达 5 个定时器及 6 个 PCA 模块, 此外还根据不同的需要集成了 SMBus、SPI、USB、CAN、LIN 等接口,以及 RTC 部件。 外设接口在不使用时可以分别禁止以降低系统功耗。与其他类型的单片机实现相同的功能需 要多个芯片的组合才能完成相比,C8051 单片机不仅减少了系统成本,更大大降低了功耗。
增加了中断源。标准的 8051 只有 7 个中断源 Silicon Labs 公司 C8051F 系列单片机扩 展了中断处理这对于时实多任务系统的处理是很重要的扩展的中断系统向 CIP-51 提供 22 个 中断源允许大量的模拟和数字外设中断一个中断处理需要较少的 CPU 干预却有更高的执行 效率。
正文: 一、 MCS51
应用最广泛的八位单片机首推 Intel 的 51 系列,由于产品硬件结构合理,指令系统规范, 加之生产历史“悠久”,有先入为主的优势。世界有许多著名的芯片公司都购买了 51 芯片的 核心专利技术,并在其基础上进行性能上的扩充,使得芯片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形成了一个 庞大的体系,直到现在仍在不断翻新,把单片机世界炒得沸沸扬扬。有人推测,51 芯片可 能最终形成事实上的标准 MCU 芯片。 MCS-51 系列单片机主要包括 8031、8051 和 8751 等通用产品,其主要功能如下: ?8 位 CPU ?4kbytes 程序存储器(ROM) ?128bytes 的数据存储器(RAM) ?32 条 I/O 口线 ?111 条指令,大部分为单字节指令 ?21 个专用寄存器 ?2 个可编程定时/计数器 ?5 个中断源,2 个优先级 ?一个全双工串行通信口 ?外部数据存储器寻址空间为 64kB ?外部程序存储器寻址空间为 64kB ?逻辑操作位寻址功能 ?双列直插 40PinDIP 封装 ?单一+5V 电源供电
通用寄存器一共 32 个(R0~R31),前 16 个寄存器(R0~R15)都不能直接与立即数 打交道,因而通用性有所下降。而在 51 系列中,它所有的通用寄存器(地址 00~7FH)均 可以直接与立即数打交道,显然要优于前者。
AVR 系列没有类似累加器 A 的结构,它主要是通过 R16~R31 寄存器来实现 A 的功能。 在 AVR 中,没有像 51 系列的数据指针 DPTR,而是由 X(由 R26、R27 组成)、Y(由 R28、 R29 组成)、Z(由 R30、R31 组成)三个 16 位的寄存器来完成数据指针的功能(相当于有三 组 DPTR),而且还能作后增量或先减量等的运行,如:
址 20H~2FH,它既可作字节处理,也可作位处理(作位处理时,合 128 个位,相应位地址 为 00H~7FH),使用极为灵活。这一功能无疑给使用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因为一个较复 杂的程序在运行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分支,因而需建立很多标志位,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对有 关的标志位进行置位、清零或检测,以确定程序的运行方向。而实施这一处理(包括前面所 有的位功能),只需用一条位操作指令即可。 51 系列的另一个优点是乘法和除法指令,这 给编程也带来了便利。八位除以八位的除法指令,商为八位,精度嫌不够,用得不多。而八 位乘八位的乘法指令,其积为十六位,精度还是能满足要求的,用的较多。作乘法时,只需 一条指令就行了,即 MULAB(两个乘数分别在累加器 A 和寄存器 B 中。积的低位字节在累 加器 A 中,高位字节在寄存器 B 中)。很多的八位单片机都不具备乘法功能,作乘法时还得 编上一段子程序调用,十分不便。 在 51 系列中,还有一条二进制-十进制调整指令 DA, 能将二进制变为 BCD 码,这对于十进制的计量十分方便。而在其他的单片机中,则也需调 用专用的子程序才行。51 系列 I/O 脚使用简单,但高电平时无输出能力,可谓有利有弊。 有许多值得改进之处,如运行速度过慢等。特别是双数据指针,能给编程带来很大的便利。
MCS51、C8051F、AVR、PIC、MSP430 单片机性能比较 引言: 单片机是一种集成在电路芯片,是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中央处 理器 CPU 随机存储器 RAM、只读存储器 ROM、多种 I/O 口和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时器等 功能集成到一块硅片上构成的一个小而完善的计算机系统。 八位单片机由于内部构造简单,体积小,成本低廉,在一些较简单的控制器中应用很广。即 便到了本世纪,在单片机应用中,仍占有相当的份额。由于八位单片机种类繁多,本文仅将 常用的几种在性能上作一个简单的比较。
增强了在信号处理方面的性能,部分型号具有 16x16 MAC 以及 DMA 功能,可对所采 集信号进行实时有效的算法处理并提高了数据传送能力。
具有独立的片内时钟源(精度最高可达 0.5%),设计人员既可选择外接时钟,也可直接应 用片内时钟,同时可以在内外时钟源之间自如切换。片内时钟源降低了系统设计的复杂度, 提高了系统可靠性,而时钟切换功能则有利于系统整体功耗的降低。
二、C8051 F 具有上手快(全兼容 8051 指令集)、研发快(开发工具易用,可缩短研发周期)和见效快(调试 手段灵活)的特点,其性能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基于增强的 CIP-51 内核,其指令集与 MCS-51 完全兼容,具有标准 8051 的组织架构, 可以使用标准的 803x/805x 汇编器和编译器进行软件开发。CIP-51 采用流水线结构,70%的 的指令执行时间为 1 或 2 个系统时钟周期,是标准 8051 指令执行速度的 12 倍;其峰值执行 速度可达 100MIPS(C8051F120 等),是目前世界上速度最快的 8 位单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