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校智慧校园项目设计方案
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方案设计模板

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方案设计模板一、总体概述智慧校园建设是当前教育领域变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国家大力推进互联网+教育政策的背景下,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是创新教育理念和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必要举措。
本方案旨在打造一套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的解决方案,使学校能够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师生提供高效便捷的教育资源和信息化服务。
二、智慧校园建设目标1. 建立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实现信息化管理。
2. 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打造高效便捷的教育信息化服务。
3. 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提高教学质量。
三、智慧校园建设内容1. 校园网络建设在学校内部建立高速的校园网络,要求稳定可靠,覆盖范围广。
同时,需要提供高效的网络管理和维护,确保师生使用的网络顺畅、快捷、安全。
2. 教学设备更新升级选购教学设备,包括电脑、投影仪、智能终端等,对破旧设备进行更新升级。
设备的配置要符合教育教学需求,操作系统和软件要保持最新版本,使教师和学生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3. 校园信息平台建设建立由校园内部管理系统和外网对接平台组成的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实现教务、学工、校历、考试等各个方面的信息化管理,方便管理者对学校各项工作的统计和分析。
4. 教育资源建设将各类课堂资料、教学资源、优秀案例等结构化整理,建立完整的教学资源库,以供本校教师和学生使用。
可通过网络实现共享和互通,并根据学科特点建立区分的资源分类。
5. 教学辅助服务在线作业、网络评测、在线课程、在线导师等教学服务功能,满足学生在实现自身发展的过程中的课堂补充和辅助辅导的需求,同时也方便教师对学生成长过程进行更细致和系统的指导与帮助。
6. 科技应用推广推广和普及各类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科水平。
传统的教育方式已有所不足,学校需要通过便捷的技术平台提供更多元化、小众化的教育资源和平台服务。
四、智慧校园建设流程1. 规划阶段统筹综合规划和设计流程,确立智慧校园建设的目标、框架和各项具体措施。
智慧校园设计方案2024

智慧校园设计方案(二)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校园已成为高校建设的重要领域之一。
智慧校园的设计方案能够提供创新的教育体验,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优化校园管理和服务,满足师生的个性化需求,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种智慧校园的设计方案,详细阐述其组成部分和功能。
概述:智慧校园设计方案包括网络基础设施、智能教室、智能校园管理系统、智能校园安全系统和智能学习环境等。
网络基础设施是智慧校园的基础,智能教室能够提供全新的教学模式,智能校园管理系统能够实现高效的校园管理,智能校园安全系统能够保障师生的安全,智能学习环境能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正文内容:一、网络基础设施1. 高速宽带网络:为师生提供稳定、高速的网络连接,支持在线教育、远程教学等。
2. 无线网络覆盖:为师生提供全面的无线网络覆盖,方便学习和沟通。
3. 网络安全保障:采取多层次的网络安全保障措施,确保网络信息的安全和隐私。
二、智能教室1. 互动白板技术:借助互动白板技术,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提高教学效果。
2. 多媒体教学设备: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音响等,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3. 智能座位管理系统:通过座位管理系统,实现对师生座位的智能调配和管理,提升学习环境的质量。
三、智能校园管理系统1.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学生信息的集中管理和查询,方便学校管理层了解学生的情况。
2. 教职工管理系统:将教职工的基本信息、考勤信息等统一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3. 资源管理系统:对学校的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如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方便师生的使用和预约。
四、智能校园安全系统1. 高清监控系统:在校园的重要区域安装高清摄像头,实时监控师生的活动,保障校园安全。
2. 门禁系统:通过智能门禁系统,实现对校园进出人员的管理和监控,确保校园安全。
3. 火灾报警系统:安装智能火灾报警系统,实时监测校园内的火灾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五、智能学习环境1. 个性化学习系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资源推荐。
学校智慧校园建设方案

学校智慧校园建设方案第1篇学校智慧校园建设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慧校园建设已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为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管理效率,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我校决定开展智慧校园建设项目。
二、建设目标1.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2. 优化学校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
3. 创设便捷、舒适、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满足师生个性化需求。
三、建设原则1. 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2. 需求导向,注重实效。
3. 技术先进,兼容性强。
4. 安全可靠,易于维护。
5. 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四、建设内容1. 基础设施建设(1)校园网络升级改造:提高校园网络覆盖率,确保网络高速、稳定、安全。
(2)智能终端设备配置:为师生提供便捷的智能终端设备,包括计算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
(3)数据中心建设:搭建学校数据中心,实现数据资源的集中管理和高效利用。
2. 应用系统建设(1)教育教学管理系统:实现教育教学全过程的数字化、智能化管理。
(2)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教务管理系统:提高教务管理效率,实现资源共享。
(4)校园安全管理系统:确保校园安全,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3. 服务平台建设(1)智慧课堂: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课堂教学的智能化、个性化。
(2)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3)在线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在线学习资源,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
(4)校园一卡通:实现校园内消费、门禁、考勤等一体化管理。
五、实施步骤1. 项目立项:根据学校需求,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编制项目建议书,报批立项。
2. 项目招标:根据项目需求,组织招标,选定具备相应资质的承建单位。
3. 系统设计:承建单位根据学校需求进行系统设计,制定详细设计方案。
4. 系统开发与实施:按照设计方案,进行系统开发与实施。
5. 系统验收与调试:项目完成后,组织专家进行验收,确保系统满足学校需求。
学院智慧校园建设实施方案

学院智慧校园建设实施方案实施方案:1. 建设目标学院智慧校园建设旨在提高校园管理和服务效率,优化学生学习和生活环境,实现信息化与物联网技术的融合应用,打造智慧、便捷、安全的校园。
2. 建设内容(1)校园网络建设:采用高速、稳定、安全的网络设备,覆盖整个校园,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提供稳定的网络连接服务;(2)智能教室建设:配置智能投影设备、电子白板等,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提供便捷的教学工具;(3)智慧图书馆建设:建设智能书架、自助借还机,提供图书检索、预约、续借等在线服务,方便学生借阅图书;(4)智能宿舍建设:实现电子门禁、智能安防、智能插座等设备的安装,提供舒适、安全的住宿环境;(5)智慧食堂建设:引入线上订餐、自助取餐等服务,提供方便快捷的用餐体验;(6)智能校园卡系统建设:整合学生证、一卡通等功能,实现校园卡的多功能应用,方便学生使用和管理;(7)智能校园管理系统建设:建立学生信息管理、教职工管理、设备管理、维修保养等管理平台,提高校园管理效率。
3. 建设步骤(1)需求分析:明确学院智慧校园建设的具体需求和目标;(2)方案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设计具体的建设方案和实施计划;(3)设备采购:按照方案设计要求采购相应的网络设备、教学设备、安防设备等;(4)设备安装和调试: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工作,确保设备正常运行;(5)系统开发和调试:根据需求设计开发相应的管理系统,进行系统调试和功能测试;(6)培训与推广:针对教职工和学生进行智慧校园系统的培训和推广工作,确保系统的有效运行;(7)运维与维护:建立规范的系统运维和维护机制,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和系统问题。
4. 预期效果(1)提高校园管理效率:通过数字化和自动化管理手段,减少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2)优化学习环境:提供智能教室设备和学习工具,提升师生教学体验;(3)提供便捷服务:通过智能设备和在线服务,方便学生的学习、生活需求;(4)加强校园安全:通过智能安防设备和系统,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和监控;(5)推动信息化建设:促进学院信息化建设进程,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智慧校园建设规划方案(优秀4篇)

智慧校园建设规划方案(优秀4篇)智慧校园建设规划方案篇一为进一步提升我校教育信息化水平,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根据《福建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标准》以及我县教育局《关于开展智慧校园建设及申报福州市智慧校园试点学校工作的通知》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特制定我校“智慧校园”创建工作如下实施方案。
未来几年,我校将以国家、省、市、县近年来有关教育改革发展、教育信息化等的规划纲要及相关要求为指导,“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新一代信息化技术应用为核心,以福建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标准为引领,实施以开放多元、融合创新为主要特征的智慧教学和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智慧管理,提高标准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通过打造数字化校园、智慧校园,创设良好的信息化氛围,引领教师发展、促进学生成长,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实现学校数字化的跨越式发展,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逐步实现学校教育的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在***政府、教育局的支持下逐年加大投入学校智慧校园(信息化)硬件建设,近三年年均100万元以上。
我校已建成班班84寸以上互动式平板多媒体,12间教室配置了智慧教室系统,千兆网进教室,并接入互联网,三间学生电脑教室,1间平板互动云教室,3套录播系统多媒体听课室,1套手拉手校际互动教学系统,容纳200多人学术报告厅1个,1间学生机器人科技活动室,并建有监控中心、网络中心、红领巾电视台可向所有教室实时直播。
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技术平台。
学校创建了学校主流媒体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教学楼、办公楼、图书楼已实现wifi全覆盖,安全监控基本全覆盖,为每位教师配备了办公台式电脑和移动备课笔记本。
为学校信息的传输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障。
大量的信息技术设备的投入和使用促进了教育教学的发展以及我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全校教师顺利通过了信息技术提升工程培训,***、***等多位老师参加一师一优课评选获得好成绩,20xx年4月学校成功承办***“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现场会,申报的福建省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基于智慧教师环境的互动教学研究》预计年内结题。
智慧校园 项目式 活动方案

智慧校园项目式活动方案标题: 智慧校园项目式活动方案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数字化已成为当下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构建智慧校园,特制定本项目式活动方案。
目标:1. 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2. 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和创新能力。
3. 营造良好的智慧校园环境。
活动内容:1. 编程课程开设Scratch、Python、App Inventor等编程课程,引导学生通过编程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计算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2. 智能硬件制作利用Arduino、Raspberry Pi等硬件,组织学生进行智能硬件制作,如智能家居系统、机器人等,培养动手实践能力。
3. 人工智能应用开展人工智能主题活动,如智能语音助手、图像识别等,让学生了解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4. 虚拟/增强现实体验借助VR/AR技术,打造沉浸式学习环境,如虚拟实验室、数字博物馆等,提高学习体验。
5. 创新创业大赛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如智慧校园应用开发大赛等,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6. 讲座和培训定期邀请行业专家举办讲座、培训,如人工智能前景、大数据应用等,拓展学生的视野。
人员组织:成立项目组,由校长、教务主任、信息技术负责人及骨干教师组成,统筹规划和实施。
预期效果:通过开展上述活动,有望推动校园信息化建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建设智慧校园奠定基础。
注意事项:1. 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2. 合理规划课程设置,确保活动质量。
3. 注重活动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4. 加强家校合作,营造良好的智慧校园氛围。
智慧校园的方案设计

智慧校园的方案设计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就常常需要事先准备方案,一份好的方案一定会注重受众的参与性及互动性。
那么你有了解过方案吗?下面是由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智慧校园方案设计5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智慧校园方案设计1为提高绿地率、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改善生态环境,创建园林式学校为目标,进一步绿化、优化、美化学校育人环境,全面提高校园绿化建设与管理的总体水平,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校园绿化工作的规划:一、指导思想本着学校美化、绿化与学校建设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与学校精细化管理相结合,与教育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的原则,来落实学校绿化美化工作,努力构建绿色优美的学校生态环境、和谐舒适的育人环境。
二、规划原则我校在绿化、美化工作上要整体规划,向景区化、园林化发展,突出本校特色,按本校校园地形地貌来开展工作,突出学校文化教育氛围,提高校园绿化美化的品味和质量,做到整体性、艺术性、层次性的完美统一,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逐步形成充满生机的校园个性。
力争使校园达到绿化、美化、香化,把校园建设成绿草成荫、花香四溢的乐园。
三、规划内容1.将部分空地平整,绿化成草坪;2.在教学楼前面绿地内补栽植一些花草树苗;3.对校园绿化带重新进行规划与设计;4.在相关教学楼前、后两侧的绿化带内栽植一些四季常青的苗木;5.对中心路两侧绿化带重新规划。
四、具体措施1、根据学校整体格局,认真制定学校校园绿化美化的长远规划。
绿化美化是校园建设的蓝图,应包括绿化美化的平面布局、树木花草配置、花坛的设置和安排、以及人力、物力、财力的配置等。
2、根据我校情况,学校特成立专门的校园绿化美化领导小组:组长:王伟副组长:邓磊成员:杨成森孙忠翠贾传海孙京平杨宝华韩玉奎孙中领王新国孙栗张芹3、根据规划,按不同绿化区域的条件、类型、作用以及植物不同生长习性,因时制宜地种植各种花草、竹林、树木,搞好校园花木的有机配植。
4、树木配植要做到五结合:⑴落叶树与常青树相结合,以常青树为主。
智慧校园规划设计方案

智慧校园规划设计方案一、背景与概述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智慧校园成为了多所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关注重点。
本文旨在提出一份全面而切实可行的智慧校园规划设计方案,以满足学校现代化建设和教育信息化的需求。
二、基础设施建设智慧校园的建设首先需要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例如建设高速稳定的网络基础设施,保证全校师生能够畅享互联网资源。
同时,建设智能化的教学楼和实验室,配备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技术,提供多媒体教学环境。
三、校园管理与服务在智慧校园中,校园管理与服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可以建设智能化的校园卡系统,实现学生上下学、就餐、图书借阅等多项功能,提高办事效率,简化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工作流程。
此外,还可以引入智能化的设备管理系统,例如智能停车管理系统、设备借用管理系统等,提高学校资源利用率。
四、教育教学创新智慧校园的目标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创新能力。
可以引入虚拟实境技术和增强实境技术,打造全新的教学体验;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智能化的教育资源推荐和学习辅导;同时,提供开放式的在线学习平台,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
五、安全与隐私保护智慧校园建设中安全与隐私保护是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应加强网络安全建设,建立完善的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确保学校网络系统不受恶意攻击。
同时,应制定完善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政策,在数据采集和使用方面保护用户隐私。
六、合作与发展智慧校园的建设需要广泛的合作与发展,吸引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参与。
学校可以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获取更多的资源和支持;可以与科研机构合作进行科研创新,共同推动智慧校园的发展。
七、总结本文提出了一份全面的智慧校园规划设计方案,涵盖了基础设施建设、校园管理与服务、教育教学创新、安全与隐私保护以及合作与发展等多个方面。
通过有效地规划和实施,智慧校园将为学校提供更先进、更高效的教育教学环境,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有力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学校智慧校园项目设计方案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长沙市望城区雷锋大道与腾飞路交汇处西北处。
本项目总用地面积为54413.20㎡,总建筑面积为35103.91㎡,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29651.07㎡,地下总建筑面积为3434.84㎡,体育场看台720.00㎡。
设计规模为在校学师生2900人,54个普通教学班,其中小学36个班,每班45个人;中学18个班,每班50个人。
共由4栋大楼组成,其中:1#栋(小学部教学楼、综合楼),总建筑面积:12062.13平方米,建筑高度21.15米,层数:教学楼为三层,综合楼为五层;2#栋(初中部教学楼、综合楼),总建筑面积:9350.05平方米,建筑高度19.950米,层数为5层;3#栋职工食堂建建筑面积:7601.41平方米,筑总高度14.550m,层数为地上三层; 4#栋(教职工周转房、体育馆),总建筑面积:8264.25平方米,建筑高度15.1米,层数为4层。
二、设计依据1、相关专业提供给的工程设计资料;2、甲方对设计文件的批复和意见;3、甲方提供的设计要求;4、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主要标准及法规:《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 50314-2015《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 50099-2011《教育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310-2013《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1-2016《视频显示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464-2008《数据中心设计规范》GB 50174-201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2012《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1-2006《会议电视会场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635-2010《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6-2007《安全防范工程技术标准》GB 50348-2018《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5-2007《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4-2007 《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 28181-2011《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526-2010《建筑电气制图标准》GB/T 50786-201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2013其它有关国家及地方的现行规程、规范及标准;5、其它各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
三、设计范围1、本次设计包括以下智能化系统:1)综合布线系统2)计算机网络系统3)校园信息发布系统4)校园广播系统5)校园监控系统6)校园一卡通系统7)体育馆、报告厅、合班教室、显示及扩声系统8)体育馆主席台机械与灯光9)班班通10)智慧校园管理平台11)UPS及机房工程12)AI学生行为分析系统13)录播教室14)云课堂、云办公系统15)管线预埋系统四、项目建设内容(一)综合布线系统1、设计原则:该系统按兼容性、灵活性、可靠性、先进性的原则设计,将语音、网络信号的配线经过统一的规范设计,综合在一套标准配线系统上,能够支持语音通信、数据通信、图文图像等多媒体信息的传输,满足学校对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的需要。
此系统为开放式网络平台,用户在需要时可形成各自独立的子系统。
语音通讯系统通过光缆接入中学部综合楼2层网络机房,语音通讯系统的布线纳入综合布线系统。
2、本次综合布线系统设计采用六类线解决方案、星型拓扑结构,教室采用6芯光纤到教室内,支持各种形式的网络应用。
分为校园信息网、设备网(安防、广播等与控制相关的网络)两部分,主干布线按照万兆布线标准、水平支线到桌面端口按照千兆布线标准设计。
校园信息网系统主干采用12芯单模光纤和3类大对数线缆,用户区采用六类4对非屏蔽双绞线,语音、数据均采用6类模块,方便互换;设备网系统主干光纤与校园信息网共用,设备接入区采用六类4对非屏蔽双绞线。
3、本工程共设置了959个校园信息网接入点(含无线AP点204个,电视点115个)、157个语音点、784个设备网设备点(视频监控、广播、人行通道闸、门禁);计算机教室、语言教室、美术教室及上课教室等,2个多功能报告厅采用6芯单模光纤到户内。
4、网络机房设在中学部综合楼2层,分别用来连接各楼层配线间的接入设备。
在网络机房内设置校园信息网与设备网核心交换机,对校园信息网和设备网综合布线系统进行统一管理和服务;电话进线总配线架设置在网络机房内,接垂直干线子系统中大对数铜缆的配线架采用110型配线架;垂直干线子系统中光缆采用光纤配线架。
从网络机房至中学部一层消防控制室布1根12芯单模光缆,视频显示布置在监控机房。
5、综合楼在1、2、4层弱电井设置弱电管理机柜,在计算机教室和语言教室设置专用弱电管理机柜;教室内采用入户弱电箱嵌入墙体安装,安装高度为底边距地1.5米,校园信息网弱电管理机柜部分与设备网合用。
6、本工程数据、语音均采用非屏蔽综合布线系统,水平系统选用(六类)UTP电缆竖向桥架应与平面图中水平桥架连接。
7、出线插座采用RJ45六类型,底边距地0.3m暗装(有架空地板的房间,底边距架空地板0.3m)。
(二)计算机网络系统1、本工程设置校园信息网和设备网。
2、计算机网络系统设计均采用二层结构,即核心层、接入层。
校园信息网设置在中学部综合楼2层网络机房,设备网网络核心层交换机设置在中学部综合楼1层监控机房;接入层交换机设置于楼层的弱电接入机柜,接入交换机的数量按实际需要设置。
3、信息网核心交换机通过光纤(配模块)直接接入教室的ONU设备,采用全光网络。
系统应具备高可靠性、高传输速率,能满足日常访问Internet的需求,并具备将来扩容和带宽升级的条件。
建设完成后的系统满足整个学校的上网的运行要求,能为学校提供合理、流畅的网络安全管理软件平台。
4、信息网采用单核双引擎双电源交换机,采用有线无线一体化解决方案来实现工作人员及办事的网络接入,无线支持标准的802.11ac wave2协议,采用双路双频设计,可同时工作在802.11ac和 802.11a/b/g/n模式。
无线网络接入速率整机最大接入速率≥1167Mbps。
可以满足高速上网的需求。
设备网采用骨干千兆、10/100/1000M自适应接入的二层结构网络体系,主要提供安全防范系统(包括视频监控、出入口控制)、广播系统等网络接入。
设备网交换机采用VLAN技术将各系统应用进行隔离,互相不干扰。
5、信息网、设备网核心交换机都设计为双引擎双电源,以保障核心的可靠和稳定性。
6、网络安全:在校园信息网出口直接接入望城区教育网,保证信息安全。
无线AP通过无线控制器统一进行管理。
接入交换机支持ARP入侵检测功能,可有效防止黑客攻击;交换机可实现用户策略(VLAN、QOS、ACL)的动态下发,支持对在线用户进行实时管理,及时诊断和瓦解网络非法行为。
(三)校园信息发布系统1、电子班牌系统1)电子班牌系统由后端管理服务器和前端电子班牌显示系统构成,传输方式为TCP/IP,管理服务器设置在中学部综合楼2层网络机房。
2)本工程在学校每间标准教室门口设置一块电子班牌显示终端,共54块。
3)电子班牌支持分区域展示班级信息,课程内容、支持播放图片、视频、文字、天气预报各类显示信息;支持多幅带主题海支持多个报区域的二级触控放大浏览;支持异型视频的显示播放;支持紧急消息插播;用户发布节目的轮巡播放等功能。
4)采用21.5英寸电容式触摸屏,支持10点触控,分辨率≥1920*1080,显示比例16:9。
5)整机结构设计做到防水防尘,适合半户外的场景使用,防护等级做到了IP65或以上。
2、校园电视台系统1)本工程设置一个校园电视台为学校提供自办节目,采访,宣传等功能。
2)该系统由前端音视频采集设备和后端存储设备、管理平台服务器以及编辑系统等组成。
3)要求采用嵌入式ARM架构设计,Linux操作系统,高度集成多种功能应用,包括管理、导播、视频抠像、虚拟背景实时渲染、录制、直播、点播等功能。
4)支持录制、暂停、停止等基本功能操作,支持一键开启“直播”。
3、互动展板系统1)本工程在学校各栋一层大厅,食堂等公共区域设置电子互动展板。
2)采用LEDA规屏体,内置扬声器。
支持分区域展示播放图片、视频、文字、天气预报各类显示信息;支持触控图片二级查询功能;支持多幅带主题海报区域的二级触控放大浏览;支持手势滑动翻页功能;支持异型视频的显示播放;支持紧急消息插播;支持多个用户发布节目的轮巡播放等功能。
由校园信息发布系统后端管理服务器统一控制。
3)屏幕显示尺寸≥86英寸,分辨率≥3840*2160,LED液晶屏,显示比例16:9,具备防眩光效果。
4、LED大屏显示1)田径场主席台设计一块单基色LED电子显示屏;尺寸大小:24*0.75米18平方;2).学校大门大屏学校大门口设计一块LED全彩显示屏;尺寸大小:6*4.5米 27平方;像素间距:P5mm;是学校对外形象展示,对内信息传达的重要窗口,不仅可以鲜明地展现校园文化、体现办学实力,还向想学校师生传递教育内核、育人理念等(四)校园广播系统1、本工程采用全数字架构的广播系统,系统接入计算机设备网。
2、教室内广播系统同时采用模拟备用回路接入,保证考试时不受网络的影响,能实时将音源在选定的区域进行无延时播放。
3、广播主机设置在中学部综合楼广播室。
在中学部一层消防控制室内设置IP网络消防信号接口,将消防报警信号传送至广播主机,实现消防报警与广播的联动。
4、本工程各单体及地下室根据防火分区设置广播分区。
每个分区单独控制,系统采用TCP/IP通讯协议,由综合布线系统预留信息点实现联网控制,利用计算机设备网实现背景音乐及紧急广播系统网络和建筑物本身网络的隔离,提高系统稳定性,每个分区音频终端在智能网楼层配线间机柜内安装。
5、在教室设置1对壁挂音箱,主音箱内置IP广播终端,可兼做多媒体教学扩声功放使用。
6、本工程广播系统功能包括一般用途的日常广播(上下课打铃、广播体操、眼保健操、年级会议广播)和紧急广播两块,无论各层扬声器处于何种状态,均可强行播放紧急广播。
7、本工程设计10个广播分区和95套教室专用广播,在室内公共区域和地下室共计设置196个壁挂10W扬声器,在教室共计设置190个10W教室扬声器;在室外共设置14个35W防水音柱。
7、系统在消防控制室内设总控中心,设年级分控中心9个,宿舍楼分控1个,室外操场分控1个。
8、田径运动场配置大型室外场地扩声系统,该系统和校区广播互联。
9、广播线缆室内采用RVS2*1.5;室外采用RVS2*2.5。
(五)安防监控系统1、视频监控系统1)视频监控机房设置在中学部一层监控室,在出入口值班室等处设置客户端,管理各单体、地下车库、室外的所有视频监控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