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上第20课狼完美版

合集下载

20课 狼 PPT课件【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20课  狼  PPT课件【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狼子野心
4.四处都是报警的烟火,指边 疆不平静。
狼烟四起
5.形容心肠象狼和狗一样凶 恶狠毒。
狼心狗肺
6.杯子盘子乱七八糟地放着。 形容吃喝以后桌面杂乱的样子。
杯盘狼藉
7.比喻坏人当权 。
豺狼当道
8.比喻胆小怕事,顾虑太多。 前怕狼,后怕虎
9.比喻赶走了一个敌人, 又来了一个敌人。 前门拒虎,后门进狼
杀死
毙之。

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 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 似的蹲坐在前面。时间 久了,那只狼的眼睛似 乎闭上了,神情悠闲得 很。屠户突然跳起来, 用刀劈狼的脑袋,又连 砍几刀把狼杀死。
正 想 转身
打洞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
打算 从通道 用来 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只 屁股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主谓之间, 取消句子独 立性。不译
一起 追赶
骨头已经扔完了,可是两 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困窘危急
敌对,攻击 害怕
看见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
堆积 柴草
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
山丘 成丘。
遮蔽
• 屠户很窘迫,恐怕前后一 起受到狼的攻击。看见野 地里有一个打麦场,场主 人把柴草堆在打麦场里, 覆盖成小山似的。
2.有关我的成语、歇后语都 是贬义。
3.中外谚语中我的形象 也不佳。
请列举几个带”狼”字的成语
狼狈为奸 狼心狗肺 杯盘狼藉 鬼哭狼嚎 与狼共舞
狼子野心 狼吞虎咽 狼狈不堪 引狼入室 狼烟四起
1.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
鬼哭狼嚎
2.比喻把坏人或敌人引入内部。
引 狼 入 室
3.比喻凶暴的人居心狠毒, 习性难改。
2.以 ①投以骨: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0课《狼》教学课件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0课《狼》教学课件
也是对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的赞扬。狼虽然贪婪、
凶恶、狡诈、阴险,但在有高度智慧和勇敢精神的人类 面前,终究难逃灭亡的命运。结尾的议论画龙点睛,点 明了文章的主旨。
点明故事的主题,说明狼无论多材料一:蒲松龄,19岁时,以县、府 、道三个第一考取秀才, 颇有文名,但以后屡试不中,中年以后一边教书,一边应考71 岁时才补了一个岁贡生,因此对科举制度的不合理深有体验,穷 困潦倒的一生,使他对社会黑暗有深刻的认识。《聊斋志异》题 材大多来自民间和下层知识分子的传说,多谈狐、仙、鬼、妖, 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
背景链接


看毒明吴奇隆陈晓东范文芳孙用量段促刻诗词京手 X 学 刘 晚 活 兵 连
故事的来源有三:
◎一是改编民间的传说和故事 二是编写亲友提供的材料
三是据自己对生活的体验而编撰 其主要内容是歌颂青年男女真挚爱情,揭露 封建官吏罪恶,揭露科举制度的弊端等。
zhuì 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 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
dān
/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míng
④少时,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 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
此外,在诗文等方面也取得了成就
《聊斋志异》
全书共短篇小说491篇。“聊斋”是作者的书屋名称,“志” 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作者通过谈狐 说 鬼 ,讽刺 当时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科举制度的腐朽。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课件PPT第二十课 狼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课件PPT第二十课  狼
狼狽為奸 狼奔豕突 如狼似虎 狼吞虎嚥
狼心狗肺 狼子野心 鬼哭狼嚎 引狼入室
參考答案:杯盤狼藉 狼煙四起 豺狼當道
官虎吏狼 虎狼之勢 驅羊戰狼
通過大多數成語可以得知,“狼”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是陰 險狡詐、貪婪、兇狠……
“狼”在人們心目中的“惡人”形象,應當隨著時代的發展 而有所改變,如對待朋友要摒棄“狼”一般的冷漠無情,對待 恐怖分子一類的窮凶敵人則該像“狼”一般的兇狠無比。
三、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
2.一狼徑去,其一犬坐於前。 ●
3.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


參考答案:1.名詞用作狀語,向前。 2.名詞用作狀語,像狗一樣。 3.洞:名詞用作動詞,打洞。隧:名詞用作狀語,“從通 道”的意思。
四、下麵是一些與狼有關的成語,你能再列舉出幾個來嗎?從 這些成語來看,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狼的形象是怎樣的?你如 何看待狼的這種傳統形象?
屠戶很害怕,擔心前後一起受到狼的攻擊。他看見野地裏有 一個打麥場,場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麥場裏,覆蓋成小山似的。屠 戶於是奔過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麵,放下擔子拿起屠刀。兩只狼都 不敢向前,瞪眼看著屠戶。
過了一會兒,一只狼徑直走開,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 面。時間長了,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閉上了,神情悠閒得很。屠戶 突然跳起來,用刀劈狼的腦袋,又連砍幾刀把狼殺死。
1、第1、2段表現了狼的什麼特點?體現在哪? 兇惡貪婪 綴;止,從;止,至;並驅如故
2、屠戶表現得怎麼樣?體現在哪?表現了屠戶怎樣的心理?
遷就退讓 投、複投
害怕、僥倖
三、禦狼
1.請指出描寫屠夫心理的句子。 屠大窘,恐前後受其敵
2.他採取了怎樣的行動?(原文回答) 奔倚其下,弛擔持刀

新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狼》

新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狼》

疏通大意
疏通课文大意
动词活用为名词,“屠户” 同“只”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一名屠户很晚回家,担中的肉卖完了,只剩 下骨头。
连接,紧跟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途中有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介词,把
跟从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屠户很害怕,拿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 到骨头停了下来,一只狼仍然跟从。
③屠乃奔倚其下。(指柴草堆) ④一狼洞其中。(指柴草堆) ⑤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指屠户) ⑥屠自后断其股。(指狼)
屠户 遇__狼 惧__狼 毙 __狼作者 议__狼
御 __狼
美读课文
• 第一段首句交代背景,宜读得平缓,次句才是 情节开端,略带紧张语调。
• 第二段首句“投以骨”,有试探阻狼缀行意, 看效果如何,可稍停。第二,三句说效果,无妨读 得平缓些,至“骨已尽矣”,则顿呈紧张。
• 第三段“奔倚其下”,这是情节发生转折之处, 再改用比较平缓的语调读——此刻屠户已由完全被 动状态转入半主动状态,形成了相持局面。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 蹲坐在前面。
助词,调整音节,不译, 神情 从容,悠闲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过了一会儿,眼睛像闭上了,神情很悠闲。
突然
介词,用
代词,它,指狼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屠户突然跳起,用刀劈狼的头,又连砍几刀将 狼杀死。
柴火
名词活用为动词,“打洞”
蒲 松 龄 故 居
蒲松龄: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 生 清代山东淄川人,19岁中功名,但此后屡试不第, 中年以后一边教书,一边应考,直到71岁才再中,4 年后便死去,穷困潦倒的一生,使他对社会黑暗有深 刻的认识。

第20课《狼》课件-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统编版2024)

第20课《狼》课件-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统编版2024)

词句
描写角度
心理
特点
例: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动作描写 紧跟其后,伺机吃人 凶残
词句
途中两狼,缀 行甚远 一狼得骨止,一狼 仍从。复投之,后 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 之并驱如故
狼不敢前, 眈眈相向
描写角度 心理 紧跟其后,伺
动作 机吃人
动作
穷追不舍,不 甘罢休
动作、 神态
有所顾忌,审 时度势;威慑 屠户,放弃抵 抗
疏通文意
【注】红:重点字词 绿:古今异义 蓝:词类活用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 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 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 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 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副词,才
去后乃至(《陈太丘与友期行》)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十二章》)
缀行甚远

夫君子之行
动词,行走 名词,品行、行为
《诫子书》
文言知识
特殊句式
省略句: 顾野有麦场( 前面省略主语“屠”) 一狼洞其中(“洞”后面省略介词“于”) 投以骨(“投”后面省略宾语“之”) 乃悟前狼假寐( 前面省略主语“屠”)
意暇甚
名词,神情、态度
意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动词,打算、企图
《诫子书》
意与日去
名词,意志

《狼》蒲松龄注释、翻译、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

《狼》蒲松龄注释、翻译、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

《狼》蒲松龄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屠】2、【止】3、【缀行甚远】【缀】,4、【投以骨】5、【从】6、【两狼之并驱如故】【并】,【驱】,【如故】,7、【窘】8、【受其敌】9、【顾】10、【积薪】11、【苫蔽成丘]】【苫蔽】,12、【弛】13、【眈耽相向】【耽眈】,14、【少时】15、【径去】【径】,16、【犬坐于前】17、【久之】18、【暝】19 、【意暇甚】【意】,【暇】,20、【暴】21、【洞其中】【洞】,22、【隧入】【隧】,23、【尻】24、【假寐】【寐】,25、【盖】26、【黠】27、【顷刻】2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变诈】,【几何】,29、【止增笑耳】二、重点句子翻译:1、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翻译:2、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翻译:3、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翻译:4、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翻译:5、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翻译:6、少时,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

翻译:7、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翻译:8、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翻译:9、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翻译:10、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翻译:三、课外文言文阅读:《狼》第三则一屠暮行,为狼所逼。

道旁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

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出不去,但思无计可以死之。

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

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

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

遂负之以归。

非屠,乌能作此谋也!三事皆出于屠;则屠人之残,杀狼亦可用也。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惟有小刀不盈.寸 ( ) 遂负.之以归 ( )方缚.以带 ( ) 非屠,乌能作此谋.也! ( )2、对文中屠户的性格特点总结正确的一项是 ( )A.勇敢、机智,胆识过人。

B.善于斗争,深谋远虑。

2024新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第20课 狼教学课件

2024新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第20课 狼教学课件
——《聊斋志异·梦狼》
不仅是狼。“狼”这个形象寄寓着作者对世道 人心的认识,“止增笑耳”的还有像狼一样凶残贪 婪、阴险狡诈的恶人。
蒲松龄身处官场黑暗、民不聊生的时代, 把这件事写进《聊斋志异》,他的写作意图 是什么?
告诉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 能屈服妥协,不能抱有幻想,只有敢于斗 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精 读 屠户是如何取得胜利的呢? 课 文 丢掉幻想,树立了与狼搏斗的思想。
观察环境,占据有利地势。 抓住有利时机,果断出击。 保持清醒头脑和高度警惕,除恶务尽。
在作者看来,“止增笑耳”的仅仅是狼吗?结合 下面的资料链接,说说你的看法。
窃叹天下之官虎而吏狼者,比比(到处都是)也。 即官不为虎,而吏且将为狼,况有猛于虎者耶!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 /于前。久 之,目/似瞑,意/暇甚。屠 /暴起,以刀 /劈狼 首,又数刀 /毙之。方欲行,转视 /积薪后,一 狼 /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 已 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 /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 顷刻两毙,禽兽 /之变诈 / 几何哉?止增/笑耳。
动作
诱敌包抄, 前后夹击
凶残、 狡诈、 阴险
两只狼“缀行甚远—并驱如故—眈眈相 向—默契配合”,它们懂得谋划,不断变换 伎俩。在文中,作者用哪个字评价了狼?

两只狼既然如此狡诈,为什么最终还是失败了呢? 齐读课文,用波浪线勾画描写屠户的词句,运用分 析“狼”的方法,分析屠户的形象,填写表格。
用波浪线勾画出描写屠户的句子,读一读。 品析词句,揣摩屠户的心理,把握屠户的形象。
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⑩,数十
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⑪僵卧,久之不动。竖

第20课《狼》课件(26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20课《狼》课件(26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呢?通过小 组合作翻译句子,再来简要概括故 事情节。
小组合作 每组两句话。一人朗读,一人讲解 重点字词,一人翻译句子。
翻译释义
名词,担子
紧跟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仅,只
十分,很
译:(有)一个屠户傍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只 有剩下的骨头。路上(遇到)两只狼,紧随着(他)走了很远。
译: 屠户突然跳起,用刀劈狼的头,又连砍几刀,杀死了它。
(屠户)正要走,转身看柴草堆的后面,(只见)另一只狼正在柴
草堆里打洞,想要从通道进去来攻击屠户的背后。
动作描写,屠户杀狼。一狼洞,体现了狼的狡诈。
翻译释义

砍断
代词, 也 指狼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
睡觉
屁股
大腿
动词, 杀死
•通过狼贪心不足遭到灭亡的故事,告诫我们做什么事不能太贪。
归纳拓展
主旨

一起追赶
像原来一样
译:再拿骨头扔给狼,后得到骨头的狼停下来,可是先得 到骨头的狼又跟上来。骨头已经没了,可是两只狼像原来一 样一起追赶。
再次退让,推动情节发展,为后文暴起做铺垫。
翻译释义
处境为难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shàn)蔽成丘。
攻击
堆积柴草
译: 屠户非常困窘,担心前后都受到狼的攻击。(他)看见 田野中有一个麦场,场主把柴草堆积在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一 样。
作者议论、嘲讽贪婪狡猾的狼,点明主旨
1.通读全文,作者叙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简述故事)
课文主要讲了屠户与狼斗智斗勇的经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欢 迎 莅 临

和狼有关的成语
豺狼当道 鬼哭狼嚎 引狼入室 虎狼之势 狼狈不堪 狼狈为奸 狼吞虎咽 狼心狗肺 狼子野心 前门拒虎,后门进狼 前怕狼,后怕虎
关于狼的传说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狼的故事 吗?你眼中的狼有什么特点
世人心目中狼的本性
贪婪 狡诈
残忍
一、简介蒲松龄
蒲松龄(1864-1715),字留仙、剑臣,别号柳 泉居士,山东淄川(今淄博市)人,清代文学家。 “聊斋”是他书屋的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 “异”指奇异的故事。 《聊斋志异》有短篇小说491篇。题材大多来自 民间和下层知识分子的传说。多数故事通过描写 妖狐神鬼来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
屠夫跳到了一堆柴薪下,刚想喘口气,两匹狼就追上来了。 “老家伙,你以为现在是什么时代,那种无聊的诱饵谁会中?” 其中一匹狼说。屠夫见双拳难敌四爪,连忙下跪道:“两位狼 爷爷,今天就放过我吧,我上有老,下有小,而且还没有办人 寿保险,要吃我的话也等我办完人寿保险再吃啊”。“切,这 种话我都听出耳茧了,谁信你”。一匹狼说。屠夫见没用,立 马拿起菜刀,“来呀,谁怕谁。”那两匹狼一番耳语后,其中 一匹走了,另一匹坐在原地,一言不发。 大约过了三分钟,屠夫看看手表,7点半了。他可不想让 老婆担心,就豁出去了,拿着菜刀冲上来,吼道“看我,降狼 十八砍!!”十八刀后,地上多了一条狼的尸体。 当他准备拿扁担时,不经意发现柴薪后面多了一条狼尾巴。 屠夫顿时明白了,冷笑道:“哼哼,你小子想阴我,下辈 子吧!”说着一刀下去,血肉模糊。狼拼着最后的力气,从柴 薪中爬出来,奄奄一息的说“如果上天给我一个重来的机会, 我会对你说三个字:我....恨你,如果硬要加一个期限,我希望 是......N年!”刚说完,又一刀下去,驾鹤归西了。 屠夫挑起空扁担,狂笑道:“狼?也不过如此。正所谓, 一切皆有可能” 。
总体感知,理清故事结构。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一个动词,概括 故事情节。
屠遇 __狼 户
__ 惧狼
__狼 御
__ 杀狼
启示
这个故事讽喻像狼一样的恶人, 不论怎样狡诈,终归要失败的. 面对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要
存有幻想,妥协让步,要敢于斗争,
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狼 : 贪婪,狡诈 敢于斗争, 善于斗争
请结合图片适当想像,将此文改编成一篇 600字左右的白话小说,注意环境、神态、动 作、心理描写。
一条小路,蜿蜒的伸向远方,夕阳的余辉照得小 路发黄。在通往集市的方向,来了一个挑着扁担的生物, 近一看,原来是屠夫。看着扁担中剩下的骨头,屠夫不 禁笑了,小声嘟哝道:“终于攒够钱了,明天女儿过生 日就送她期待已久的MP3吧!” 余辉照在他脸上,才发现时间不早了,本来打算 欣赏欣赏这夕阳,可惜今天无缘了,“老婆孩子还在家 里等我吃饭呢!”屠夫长叹道,“唉,夕阳无限好,只 是近黄昏,明天又要起早了”。说罢,加快速度往前走 了。 刚走10分钟,人的第六感觉告诉他,他后面有东 东跟着。于是,猛地一回头。好家伙,真可谓“屠夫一 回头,吓死一群牛。”后面的两匹狼脸色煞白,跟贫血 没啥区别。还好这两匹狼心理素质还可以,不然,他现 在已经在抢救中了。 屠夫看是两匹狼,不由得一惊,“这条路治安这 么差?都有狼了,下次一定要去法院申诉。”屠夫自言 自语说。立马甩下骨头,拎着空扁担,跑的比兔子还快...
“洞”,名词作动词,“打洞” “前”,名词作动词,“上 前” “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隧”,名词作动词,“从柴草堆中 打洞” “止”通“只” 停止 胁迫、攻击,名作动 敌方、对方,名词 前面 上前,名作动词 神情、态度 想、打算
词 类 活 用
1. 止有剩骨 一狼得骨止 2. 恐前后受其敌 盖以诱敌 3. 而前狼又至 狼不敢前 4. 意暇甚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1、屠夫此时在想什么?他又采取了怎样的行动?可看出他怎样的 个性?
2、狼此时有何表现,可看出狼此时的心态是怎样的?
4、 杀狼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 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 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 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 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 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1、两狼的计谋是什么? 2、此节表现了狼的什么本性? 3、请结合图片说出屠夫杀两狼的经过
虚词的用法

①代词,它,指狼 又数刀毙之 ②助词,的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③助词,调整音节,不译, 久之
④助词,用于主谓之间,不译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重难点句子提示
投以骨: 以 骨投 ( 之) 倒装句
把一块骨头扔给它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判断句 才明白前面那只狼假装睡觉 原来是用来诱惑敌人的
2、惧狼: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 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 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1.屠夫急中生智想出了什么办法? 此时他的心态是怎样的?
2、两狼有何表现?
3、从“骨已尽矣,两狼 之并驱如故。”可以看出 狼的什么本性?
3、御狼: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 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 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 向。

刺 贪 刺 虐 入 骨 三 分
蒲松龄
郭沫若写蒲松龄的对联
写 鬼 写 妖 高 人 一 等
一读:找生字,读准音
二读:断句子,明节奏
读准停顿
①两狼之并驱 /如故。
②其一 /犬坐于前。 ③禽兽之变诈 /几何哉
三读:看注释,通文意
这些你注意到这些实词了吗?
1 . 一狼洞其中 2 . 狼不敢前 3 . 其一犬坐于前 4 . 意将隧入……
屠户: 勇敢 机智
《狼》
——蒲松龄
聪明的你会背了吗?
遇 狼
一屠~~~~~~~止有~~~~~途 中~~~~~缀行~~~~~
惧 狼
屠惧~~~~~一狼~~~~~ 复投之~~~~~骨已~~~~~~而 两狼~~~~
御 狼
屠大窘~~~~~~顾野~~~~~~苫蔽 ~~~~~~屠乃~~~~~~驰担~~~~~~眈眈 ~~~~~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哪? 只不过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四读:品语言,悟意蕴
1、 遇 狼 :
1、通过品读第一自然段你可看出屠户当时的 心理是 怎样的? 2、为什么屠户会有这样的心理?你可设 想一下他的处境。 (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来说明)
一屠晚归, 担中肉尽, 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 缀行甚远。
杀 狼
少时~~~~~~其一~~~~~~目~~~~~~ 意~~~~~~屠暴起~~~~~~
议 狼
蒲松龄笔下的狼是如此的 贪婪凶恶, 可是大自然中的狼果真如此吗?
五、同进同退
狼虽然通常独自活动,但狼是最团结的动
物,你不会发现哪只狼在同伴受伤时独自 逃跑
课外拓展
1、比较阅读毕淑敏《母狼的智慧》 。 2、课外阅读,蒲松龄的《狼三则》另 外两篇小故事。 3、展开想象,将本文改写成一片白话 故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