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排行星齿轮机构变速原理【精选】
自动变速器行星齿轮系统传动原理

自动变速器行星齿轮系统传动原理自动变速器是一种用于驱动汽车的传动装置,它通过改变发动机输出转速和转矩的传送方式,以满足车辆在不同驾驶工况下的要求。
行星齿轮系统是自动变速器中的重要传动机构,它采用了一组行星齿轮来实现传动和变速功能。
行星齿轮系统由一个太阳轮、一个内齿轮和若干个行星轮组成。
太阳轮通过转动发动机输出的动力驱动,内齿轮与输出轴相连,行星轮则固定在一个行星架上,并通过一个传动链连接太阳轮和内齿轮。
在行星齿轮系统中,太阳轮是输入轮,内齿轮是输出轮,行星轮则起到传动和变速的作用。
当太阳轮转动时,行星轮沿着太阳轮的内外圆分别绕太阳轮的齿轮和内齿轮转动。
由于行星轮同时与太阳轮和内齿轮产生啮合,所以行星轮的运动既受到太阳轮的轮齿个数也受到内齿轮的轮齿个数的影响,从而实现了不同挡位的变速。
在自动变速器中,行星齿轮系统还引入了离合器和制动器来控制行星轮和外壳的运动。
离合器用于将太阳轮、内齿轮和行星轮的其中一部分连接起来,制动器用于将其中一部分固定住。
通过控制离合器和制动器的工作,可以实现行星齿轮系统的不同工作状态,从而实现不同的变速比。
通过行星齿轮系统的传动原理,自动变速器可以实现多个挡位的变速功能。
当需要提高车速时,可以通过离合器和制动器的组合工作,使太阳轮、内齿轮和行星轮之间产生相应的传动比,从而提供较高的输出转速。
当需要提高扭矩时,可以通过改变离合器和制动器的工作状态,使行星轮与外壳之间产生固定的传动比,从而提供较大的输出转矩。
总之,行星齿轮系统是自动变速器中的重要传动机构,它通过太阳轮、内齿轮和行星轮的组合运动,实现了传动和变速的功能。
通过控制离合器和制动器的工作,可以改变行星齿轮系统的工作状态,从而实现不同的变速比,满足车辆在不同驾驶工况下的要求。
行星齿轮变速器原理解析

齿轮变速机构原理:
前离合器接合,后离合器分离,为低档; 前离合器分离,后离合器接合,为超速档。
二、行星齿轮变速机构
行星齿轮机构的组成: 它由太阳轮或称为中心轮、行星齿轮、行
2、传动比计算
小齿轮做中间齿轮 ,与传动比无关。 当行星架未制动时 ,行星架3以n3 转动。对整体行星 排施加一个与行星 架3转速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的速度 -n3,这对构件的 相对速度无影响, 使行星排变为定轴 式转动。
齿圈
行星轮
太阳轮
行星架
传动比:i
主动轴转速n主 从动轴转速n从
=从动齿轮齿数Z从 主动齿轮齿数Z主
备注
太阳轮 行星架 齿圈 行星架 太阳轮 齿圈
n1/n3=1+α n3/n1=1/1+α
同向 减速增扭
同向 增速减扭
2)锁定太阳轮
行星轮自动并顺时针公转, 齿圈也顺时针旋转 问题:以下两种类型在AT 中适宜做哪一个档位?
主动件 齿圈
从动件 锁定件 行星架 太阳轮
行星架 齿圈
太阳轮
传动比 n2/n3=1+α/α
转,降速,传动比较大,在汽车上常用作前进2档;反之 ,若行星架主动,齿圈被动,最大齿轮带动较大齿轮旋 转,升速,传动比略小于1,在汽车上用作前进超速1档
3.当行星架固定时 太阳轮主动,齿圈被动,最小齿轮带动较大齿轮旋
转,降速,反向,在汽车上用作倒档。
五、换档执行机构工作原理
行星齿轮变速器的换档执行机构主要 由离合器、制动器和单向离合器三种执行 元件组成。离合器和制动器是以液压方式 控制行星齿轮机构元件的旋转,而单向离 合器则是以机械方式对行星齿轮机构的元 件进行锁止。
行星齿轮工作原理

行星齿轮工作原理行星齿轮,也称为行星传动,是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装置中的一种传动机构。
它由一个太阳齿轮、一组行星齿轮和一个内齿圈组成。
行星齿轮通常用于需要高传动比和紧凑结构的应用,如自行车排挡、汽车变速器、机器人等等。
行星齿轮的工作原理是将输入的动力通过齿轮的组合转换为输出的动力,并且可以在传递动力的同时实现传动比的改变。
行星齿轮的工作过程如下:1.太阳齿轮:太阳齿轮位于行星齿轮机构的中心位置,接受输入的动力。
当太阳齿轮旋转时,它会通过齿轮齿距的干涉将动力传递给行星齿轮。
2.行星齿轮:行星齿轮是连接在太阳齿轮和内齿圈之间的一组齿轮。
它们被一个轴连接在一起,并且每个行星齿轮都有自己的齿数。
当太阳齿轮旋转时,行星齿轮也会随之旋转。
3.内齿圈:内齿圈是行星齿轮机构的外部齿轮,它与行星齿轮嵌合在一起。
当行星齿轮旋转时,内齿圈也会转动。
而内齿圈的齿数要大于行星齿轮的齿数,从而实现较大的传动比。
行星齿轮机构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基于齿轮的齿距干涉和相对转动来实现动力的传递和传动比的改变。
当太阳齿轮旋转时,它的齿距会与行星齿轮的齿距相干涉,从而将动力传递给行星齿轮。
同时,行星齿轮的转动也会受到内齿圈的影响,进一步改变传动比。
行星齿轮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高传动比:由于行星齿轮结构的特殊性,可以实现大传动比的转动,比其他传动机构更有优势。
2.紧凑结构:行星齿轮机构的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适用于空间有限的场合。
3.负载分配:行星齿轮机构可以将负载分散到多个行星齿轮上,从而提高传动的可靠性和承载能力。
4.无倒退传动:行星齿轮机构的输出轴可以在不断电或无法输入动力的情况下保持静止,不会产生倒退传动的问题。
总结来说,行星齿轮是一种应用广泛的传动机构,通过太阳齿轮、行星齿轮和内齿圈的组合运动,可以实现输入动力的传递和输出动力的变化。
其结构紧凑、传动效率高、传动比可调等特点使得行星齿轮在各种机械装置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行星齿轮 原理

行星齿轮原理
行星齿轮是一种常用于减速和增速传动的机械装置。
它由一个中央太阳齿轮、多个围绕太阳齿轮旋转的行星齿轮和一个内径上有内齿的外圆环组成。
行星齿轮的原理是通过太阳齿轮和行星齿轮之间的啮合传递转动。
太阳齿轮位于行星齿轮的中间,行星齿轮则位于太阳齿轮的周围。
外圆环上的内齿同时与行星齿轮的外齿啮合。
当太阳齿轮转动时,行星齿轮绕着太阳齿轮旋转,并通过外齿与内齿啮合,从而传递转动。
由于行星齿轮的个数通常不止一个,因此可以实现更大的传动比。
行星齿轮的特点是具有高传动效率和较小的体积。
在传动比需要调整的情况下,只需改变太阳齿轮与外圆环之间的配合点即可。
此外,行星齿轮还具有良好的平衡性和稳定性,适用于高速传动。
总之,行星齿轮通过太阳齿轮和行星齿轮之间的啮合传递转动,实现减速和增速传动。
它具有高效率、小体积、可调传动比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装置中。
32 行星齿轮变速器单排行星齿轮传动原理

作业: 1、常见的行星齿轮变速器有哪些类型? 2、常见的换挡执行机构有哪些类型?
3) 单向离合器 作用:可以起到离合器与制动器的作用,所不同的是以单向锁止原理来实 现固定或连接作用。 类型:滚柱斜槽式和楔块式。
单向离合器 A向—自由状态; B向—锁紧状态 1—外圈;2—滚柱;3—回位弹簧;4—内圈;5—楔块
•
小结:
1、 单排行星齿轮传动原理 2、几种典型的行星齿轮变速器 3、换挡执行机构的工作原理
2) 拉维娜结构 由一个单行星排与一个双星行星排组合而成的复合式行星机构。拉维 娜行星齿轮机构共用一行星架、长行星轮和齿圈,故它只有4个独立元件。
拉维娜结构
D1档
拉维娜结构
D2档
拉维娜结构
D3档
拉维娜结构
R档
拉维娜结构
3) CR-CR结构
3. 换挡执行机构
1) 离合器 作用:是连接行星排二元件成为一体,采用的是多片湿式结构。 组成:离合器鼓、活塞、回位弹簧、钢片与摩擦片组、离合器毂及密封圈。
5 4
6
7
8 9 10
多片离合器原理 图 1—单向阀;2— 密封圈;3—输入 轴;4—活塞; 5—离合器鼓; 6—密封圈;7— 钢片;8—摩擦片; 9—卡环;10—离 合器毂;11—回 位弹簧
3
2 11 1
单向阀的作用:当油压撤除后,单向阀的钢球在离心力作用下离开球 座,开启泄油孔,使离心油压得以释放,保证离合器彻底分离。 离心平衡油室结构:取代单向阀,通过向离心平衡油室输入润滑油, 消除了随离合器鼓转速变化而引起的附加离心压力,保证了换挡过程的质 量。
湿式多片制动器 1—回位弹簧;2—活塞;3—密封圈;4—摩擦片;5—钢片;6—齿圈; 7—行星架;8—行星齿轮;9—太阳轮
3-行星齿轮机构变速器结构原理1

行星齿轮机构组成
1一太阳轮 2一齿圈 3一行星架 4一行星齿轮 5一行星齿轮轴
行星齿轮机构分类
按照齿轮的排数不同,分为单排行星齿轮机构和 多排行星齿轮机构——多排可以比单排得到更多 的挡位,汽车自动变速器中的行星齿轮变速器采 用的就是多排行星齿轮机构。 按照太阳轮和齿圈之间行星齿轮的组数不同,行 星齿轮机构分为单星行星排和双星行星排——双 星行星排在太阳轮和齿圈之间有两组互相啮合的 行星齿轮,其中外面一组行星轮与齿圈啮合,里 面的一组行星轮与太阳轮啮合 。
情况4
n1 n1 n3 n1 n2 1
太阳轮1和齿圈2为主动件, 行星架3为从动件。 当太阳轮与齿圈以相同转速、 按相同方向旋转时,行星轮 被夹住,不能绕其轴转动。 因此,太阳轮、齿圈、行星 轮和行星架成为一体,各元 件之间没有相对运动,从而 形成直接挡。 若使三元件中的任何两个元 件连成一体旋转,则第三个 元件的转速必与前二者转速 相等,即行星排按直接挡传 动。
第3章 行星齿轮变速器 的结构原理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余晨光
第3章 行星齿轮变速器的结构原理
一、齿轮传动的一般规律 旋转方向 传动比 中间齿轮 二、行星齿轮机构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行星齿轮机构组成 单排行星齿轮机构的运动规律 三、行星齿轮变速器的换挡执行机构工作原理 四、行星齿轮变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五、典型行星齿轮变速器工作分析
主从动齿轮的传动比与中间齿轮的齿数无 关
i主从
z从 z主
中间齿轮对传动的影响
行星齿轮机构组成
最简单的行星齿轮机构:(单排行星齿轮 机构):一个太阳轮1、一个内齿圈2、一 个行星架3及若干个行星齿轮4组成; 1、2、3是基本构件,具有共同的轴线。4 安装于3的行星齿轮轴5上,与2、1两者啮 合。 4既可围绕5旋转(自转),又可在2内行走, 围绕1旋转(公转) ——两个自由度 ——其 1、2、3能够具有不同的传动比
行星齿轮机构运动规律原理及应用分析

行星齿轮机构运动规律原理及应用分析类型:转载来源:济民工贸的博客作者:齐兵责任编辑:李笛发布时间:2009年06月11日我们熟知的齿轮绝大部分都是转动轴线固定的齿轮。
例如机械式钟表、普通机械式变速箱、减速器,上面所有的齿轮尽管都在做转动,但是它们的转动中心(与圆心位置重合)往往通过轴承安装在机壳上,因此,它们的转动轴都是相对机壳固定的,因而也被称为"定轴齿轮"。
有定必有动,对应地,有一类不那么为人熟知的称为"行星齿轮"的齿轮, 它们的转动轴线是不固定的,而是安装在一个可以转动的支架(蓝色)上(图中黑色部分是壳体,黄色表示轴承)。
行星齿轮(绿色)除了能象定轴齿轮那样围绕着自己的转动轴(B-B)转动之外,它们的转动轴还随着蓝色的支架(称为行星架)绕其它齿轮的轴线(A-A)转动。
绕自己轴线的转动称为"自转",绕其它齿轮轴线的转动称为"公转",就象太阳系中的行星那样,因此得名。
也如太阳系一样,成为行星齿轮公转中心的那些轴线固定的齿轮被称为" 太阳轮",如图中红色的齿轮。
在一个行星齿轮上、或者在两个互相固连的行星齿轮上通常有两个啮合点,分别与两个太阳轮发生关系。
如右图中,灰色的内齿轮轴线与红色的外齿轮轴线重合,也是太阳轮。
轴线固定的齿轮传动原理很简单,在一对互相啮合的齿轮中,有一个齿轮作为主动轮,动力从它那里传入,另一个齿轮作为从动轮,动力从它往外输出。
也有的齿轮仅作为中转站,一边与主动轮啮合,另一边与从动轮啮合,动力从它那里通过。
在包含行星齿轮的齿轮系统中,情形就不同了。
由于存在行星架,也就是说,可以有三条转动轴允许动力输入/输出,还可以用离合器或制动器之类的手段,在需要的时候限制其中一条轴的转动,剩下两条轴进行传动,这样一来,互相啮合的齿轮之间的关系就可以有多种组合:单排行星齿轮机构的结构组成为例•(1)行星齿轮机构运动规律设太阳轮、齿圈和行星架的转速分别为n1、n2和n3,齿数分别为Z1、Z2、Z3;齿圈与太阳轮的齿数比为a。
简述单排行星齿轮机构的结构及其变速原理

简述单排行星齿轮机构的结构及其变速原理单排行星齿轮机构是一种常见的变速机构,由太阳轮、行星轮、内齿轮和输入输出轴组成。
其变速原理是通过改变行星轮与内齿轮的结构时发生的相对运动来实现变速。
单排行星齿轮机构的结构包括太阳轮、行星轮、内齿轮和输入输出轴。
太阳轮位于机构中心,是与输入轴连接的固定元件;行星轮围绕太阳轮运动,由卫星装置悬挂在非固定太阳轮上,是与太阳轮、内齿轮之间的齿轮配对;内齿轮位于机构最外层,与行星轮的齿轮配对,同时也是与输出轴连接的固定元件;输入输出轴则将外部输入的动力转化为机构内部的动力,实现传动。
变速原理主要是通过改变行星轮与内齿轮的结构时发生的相对运动来实现变速。
具体来说,当太阳轮以一定的转速旋转时,行星轮会绕太阳轮转动,并与内齿轮相连。
根据齿轮传动原理,当行星轮通过卫星装置转动时,内齿轮也会转动。
当内齿轮的齿数大于行星轮时,内齿轮的转速将比输入轴转速慢,即为减速。
反之,当内齿轮的齿数小于行星轮时,内齿轮的转速将比输入轴转速快,即为加速。
在单排行星齿轮机构中,通过改变行星轮与内齿轮之间的转速比,可以实现不同的变速效果。
这是通过改变内齿轮的齿数或者行星轮的齿数来实现的。
当太阳轮和内齿轮固定,改变行星轮的齿数时,即可实现不同的输出速度。
反之,当太阳轮和行星轮固定,改变内齿轮的齿数时,同样可以实现不同的输出速度。
总之,单排行星齿轮机构是一种常见的变速机构,通过改变行星轮与内齿轮之间的结构时发生的相对运动来实现变速。
其结构包括太阳轮、行星轮、内齿轮和输入输出轴。
通过改变行星轮和内齿轮的齿数,可以实现不同的变速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排行星齿轮机构变速原理
教学目标: 掌握单排行星齿轮机构的变速原理 教学重难点: 行星齿轮机构的变速原理
复习导入
行星齿轮机构的组成? 指出各部件的名称?
单排行星齿轮机构变速原理
设太阳轮、齿圈和行星架的转速分别为
n1、n2和n3,齿圈与太阳轮的齿数比为
α n2-(1+α ) n3=0
传动比:
i=n2/n3
= (1 + α )/α
传动比大于1且为正值,因此同向降 速。
③ 行星架为主动件,齿圈为从动件,太阳轮固 定
如图所示,特性方程中
n11+α )n3 =0
传动比:
i = n3 / n2
=α/1+α<1
传动比小于1且为正值,因此同向增速。
④ 太阳轮为主动件,齿圈为从动件,行星架固 定
如图所示,特性方程中
n3 =0,
因此有:
n1 + α n2 =0
传动比:
i= n1 / n2 =-α
因传动比为负值,所以
反向传力。
⑤ 任意两元件互相连接
任意两元件互相连接, 也就是说n1= n2或 n2= n3 ,则由运动特性方程可知,第三个 基本元件的转速必与前两个基本元件的转速 相同,即行星排按直接挡传动,传动比i=1。
① 太阳轮为主动件,行星架为从动件,齿圈固 定
如图所示,特性方程中n2=0,因此
有:
n1-(1+α ) n3=0,
传动比:
i= n1 / n3= 1 + α 传动比i大于1且为正值,因此同向降
速。
② 齿圈为主动件,行星架为从动件,太阳轮固 定
如图所示,特性方程中n1=0,因此有:
2。则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由作用在该 机构各元件上的力矩和结构参数可导出 表示单排行星齿轮机构一般运动规律的 特性方程式:
n1+αn2-(1+α)n3=0
由上式可知,由于单排行星齿轮机构具 有两个自由度,在三个基本件中,任选 两个分别作为主动件和从动件,而使另 一元件固定不动(该元件转速为0)或 使其运动受到一定的约束(该元件的转 速为定值),则机构只有一个自由度, 整个轮系将以一定的传动比传递动力
⑥ 任一个为主动件
任一个为主动件,无夹持部件,该机构有 两个自由度,因此不论以哪两个基本元 件为主动件、从动件,都不能传递动力, 处于空挡状态。
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单排行星齿轮机构的 的变速原理。
作业
单排行星齿轮机构的变速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