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简便运算》教案设计 (1)

合集下载

简便计算小学数学教案

简便计算小学数学教案

简便计算小学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教学目标:
1. 理解简便计算的概念和意义;
2. 能够利用简便计算方法快速计算数字;
3. 能够熟练运用简便计算方法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教学重点:
1. 理解简便计算方法;
2. 掌握使用简便计算方法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教学步骤:
1. 导入新知识:通过简单例题引导学生认识简便计算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学习加法简便计算方法:介绍通过近似相加和交换律简便计算加法;
3. 学习减法简便计算方法:介绍通过近似减去和借位简便计算减法;
4. 学习乘法简便计算方法:介绍通过分解乘数和合并乘数简便计算乘法;
5. 学习除法简便计算方法:介绍通过倍数法和估算商数简便计算除法;
6. 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供学生巩固所学的简便计算方法;
7.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简便计算方法,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应用。

教学辅助:
1. 教案PPT;
2. 课堂小板书;
3. 计算题练习册。

教学评估:
1. 课堂练习:随堂练习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作业:布置一些练习题供学生在家中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建立简便计算的意识和习惯,鼓励学生勇于尝试不同的计算方法,提高他们的计算效率和准确性。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简便计算的复习 》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简便计算的复习 》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简便计算的复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简便计算的复习》教案,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复习,掌握基本的简便计算方法,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教材中包含了加减法、乘除法、小数、分数等各种运算的简便计算方法,以及一些常用的运算定律和性质。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运算方法和一些简便计算方法,但部分学生对于一些复杂的运算还是存在困难。

学生对于运算定律和性质的理解和运用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复习加强。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也需要被激发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简便计算方法,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复习,熟练运用运算定律和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提高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简便计算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运算定律和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教师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运算定律和性质。

2.实践法: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合作,互相讨论和解决问题,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教师需要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展示运算定律和性质,以及一些典型的例题和练习题。

2.练习题:教师需要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学生的操练和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数学故事或者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简便计算的复习。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运算定律和性质,以及一些典型的例题。

教师讲解例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运算定律和性质的应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互相讨论和解决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帮助学生巩固运算定律和性质的应用。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练习题,教师及时批改和反馈,帮助学生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基础数学:小学六年级《简便运算》教案设计

基础数学:小学六年级《简便运算》教案设计

基础数学:小学六年级《简便运算》教案设计。

在小学六年级,针对简便运算的教学应该注重巩固基础知识,注重实战演练,以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

以下是一份小学六年级的《简便运算》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简便运算的基本方法和公式,能够正确地进行加减乘除计算。

2.技能目标:通过实际应用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了解简便运算的概念和特点。

2.学习简单的数学运算公式,包括加减乘除的基本公式和计算规则。

3.学习应用简便运算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

4.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率,加强初中数学和其他科目的连接。

三、教学重点1.真正理解问题,正确识别问题的解决方法。

2.掌握简便运算公式的同时,巩固基本的数学知识。

3.鼓励学生探索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1.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较为薄弱,需要进行平时练习,并且将学过的知识运用到课堂实践中。

2.对于有些同学来说,语言表述和数学计算能力都有所欠缺,需要教师做好个别辅导。

五、教学方法1.讲解与实践结合,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2.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倡导互动、合作与思考的氛围,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六、教学过程1.导入老师向学生简单说明本次课将要学习的内容,并且提出一个问题,例如:“同学们,你们知道怎么利用简便运算来计算两个数的乘积吗?”2.搜集信息谈论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运用简便运算。

例如:“某工厂每天生产 10000 个洗衣液,要用 8 天才能生产出 8 万个洗衣液,每天该工厂生产多少个洗衣液?”3.阐述知识点导入后,老师教师运用多种途径向学生讲解基本的简便运算公式和计算规则,同时向学生展示了数学公式的易用性和实际应用意义。

4.练习利用所学的知识,以实际应用为主题的练习。

例如:“某商店本月销售了 1200 支笔,平均每支笔售价 3.5 元,本月销售总额为多少元?”5.总结通过讨论、分享和梳理课堂内容,让学生可以将本次课程所学的内容再次铭记于心,并牢记本次课程所要强调的重点和难点。

简便运算教案及活动设计

简便运算教案及活动设计

简便运算教案及活动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加减法的简便运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应用。

2. 减法的性质及其应用。

3. 简便运算的技巧和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运用。

2. 减法的性质的运用。

3. 掌握简便运算的技巧和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例讲解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运算规律。

2. 运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单的加减法运算,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简化运算过程。

2. 新课讲解:讲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以及减法的性质。

3. 实例演示:展示一些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减法性质的算式,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计算,体会简便运算的方法。

4.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5. 游戏环节:设计一些有关简便运算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简便运算方法,互相学习。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减法性质在简便运算中的重要性。

8.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简便运算的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

9.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10. 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简便运算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评价与反思1. 学生自评:学生可以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包括对简便运算的理解、运用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合作情况。

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评价,相互学习和借鉴对方的简便运算方法和技巧。

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练习结果,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

4. 教学反思: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包括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学生的反馈情况,以便对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简便运算》教案设计_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简便运算》教案设计_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简便运算》教案设计_教学设计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复习了四则运算的意义、运算顺序等知识,如何保证在四则运算时既做到结果准确,又做到过程简便呢?这节课我们来复习运用相关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运算。

(板书课题:简便运算)⊙回顾与整理1.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

(1)在学习四则运算时,我们学过哪些运算定律?(学生对所学的五大运算定律基本掌握,引导学生通过填表进行整理。

学生口答,教师课件演示)名称举例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15+28=28+15a+b=b+a加法结合律(5+3)+7=5+(3+7)(a+b)+c=a+(b+c)乘法交换律5×9=9×5a×b=b×a乘法结合律(7×8)×5=7×(8×5)(a×b)×c=a×(b×c)乘法分配律(5+4)×6=5×6+4×6(a+b)×c=a×c+b×c(2)复习减法和除法的运算性质。

①减法的运算性质。

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可以从这个数里减去所有减数的和,差不变,即a-b-c=a -(b+c)。

另外a-(b-c)=a-b+c。

②除法的运算性质。

a÷b÷c=a÷(b×c)a÷(b÷c)=a÷b×c(a+b)÷c=a÷c+b÷c(a-b)÷c=a÷c-b÷c强调:学会了这些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我们就可以根据某些算式的特点,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进行简便运算了。

2.简便运算。

关于简算,除了运用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外,你还知道哪些方法?请举例说一说。

(引导学生在举例中掌握方法)预设生1:利用和、差、积、商的变化规律进行简算。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的运算——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的运算——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数的运算——简便计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学数学里学过的运算定律和一些规律,能应用运算定律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培养学生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的能力。

2、进一步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难点:正确进行简便计算教学设计:一、导入:上一节我们已经复习了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混合运算的顺序,怎样才能在计算中做到又正确又迅速呢?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计算,能让我们的计算更简便。

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简便计算。

板书课题。

二、梳理知识1、我们学习了哪些运算定律?指名回答,不完整的再补充。

2、课件出示表格,学生自主填表,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

3、梳理对比(1)课件出示运算定律,指名回答定律名称及字母表示。

(2)运算定律对小数、分数适用吗?(3)这些运算定律有什么用?三、练习应用(一)基础过关1、请你出四道计算题,分别用上不同的运算定律后能让计算更简便。

题出好后同桌交换完成并批改。

2、判断下面应用运算定律的过程有没有错误,如果错了,应该怎么运用运算定律?改正过来。

(1)(43+27)×4=43×4 ×27 ×4 ()(2)(700+1)×68=700 ×68+68 ()(3)25 ×(40+4)=25×40+4 ()(4)65+(78+58)=78+(65+58) ()(5)63 ×8+37 ×8=(63+37) ×(8+8) ()(二)拓展提高1、观察下面两道题,它们有什么特点?怎样进行简便计算?先独立思考,再指名板演。

5.9×2.6+0.59×74 90÷2.5完成后指名讲评。

学生回忆积的变化规律和商不变的规律。

2、选择对于25×48,小明想了以下几种方法:25×48=25×(40+8)=25×40+25×8 =1000+200=1200 应用了()知识25×48=25×(6×8)=6×(25×8)=6×200=1200 应用了()知识25×48=25×(50-2)=25×50-25×2=1250-50=1200 应用了()知识25×48=(25×4)×(48÷4)=100×12=1200 应用了()知识①积的变化规律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③乘法结合律④乘法分配律⑤乘法交换律(三)梳理总结我们今天复习的这些运算定律中关键词语是什么?板书:交换结合分配在进行简便简便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四、当堂检测 当堂检测(一)根据运算定律,在方框里填上适当的数,在圆圈里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总复习——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总复习——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总复习——简便计算》教学设计兴国县第五小学 刘瑞金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掌握已学的运算定律及相关计算题的结构特征。

2.会比较熟练地应用已学的运算定律和规律进行正确的简便计算,培养学生合理、灵活的计算能力。

3.通过复习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分析、选择方法的学习习惯。

4.通过复习初步感受简便计算的应用价值。

教学过程:一、直接应用,回顾定律。

1.口算。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道口算题,想看看同学们的口算能力怎么样?请看大屏幕。

21+31= 1÷1%= 311×43= 0.9+99×0.9= (65+41)×12= 师:同学们的口算能力真不错,老师还带了几道计算题,还要看看同学们的计算能力怎么样?请拿出《学习单一》,先来做第一组的五道题,你觉得怎么算方便就怎么算。

(5分钟内完成)第一组 第二组(不计算)① 722+83+75+851 ①722+83×75+851 ② (95+152-32)×45 ②(95+152-32)×35 ③ 2.5×1.25×40×0.8 ③ 2.5×1.25+40×0.8 ④ 6.5-951-943 ④ 6.5+951-943 ⑤ 7.8÷2.5÷4 ⑤ 7.8+2.5÷41.学生独立计算。

2.做完这五道题,你觉得这节课我们会复习什么知识?(简便计算) 板书:(总复习——简便计算) 3.学生汇报。

师:你为什么这样计算?你依据的是什么运算定律呢?同时在算式后面出示相应的运算定律。

师:以上五道计算题可以直接运用运算定律进行计算,我们称之为直接运用。

(板书:直接运用)师:如果将各题的运算符号或数据作适当改变,先看第二组的第一道题,你发现了什么?师:第二组的这五题还能运用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吗?师:通过和改题进行比较,你觉得计算这些题时要注意什么? 生:我要提醒同学们注意:在做题时要仔细观察运算符号或数据。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简便运算》教案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简便运算》教案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简便运算》教案设计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教学过程⊙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复习了四则运算的意义、运算顺序等知识,如何保证在四则运算时既做到结果准确,又做到过程简便呢?这节课我们来复习运用相关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运算。

⊙回顾与整理1.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

在学习四则运算时,我们学过哪些运算定律?名称举例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15+28=28+15a+b=b+a加法结合律+7=5++c=a+乘法交换律5×9=9×5a×b=b×a乘法结合律×5=7××c=a×乘法分配律×6=5×6+4×6×c=a×c+b×c复习减法和除法的运算性质。

①减法的运算性质。

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可以从这个数里减去所有减数的和,差不变,即abc=a。

另外a=ab+c。

②除法的运算性质。

a÷b÷c=a÷a÷=a÷b×c÷c=a÷c+b÷c÷c=a÷cb÷c强调:学会了这些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我们就可以根据某些算式的特点,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进行简便运算了。

2.简便运算。

关于简算,除了运用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外,你还知道哪些方法?请举例说一说。

预设生1:利用和、差、积、商的变化规律进行简算。

例如:×4+×8=×4+×3=生2:利用特殊数相乘进行简算。

例如:利用4×25、8×25、125×4、125×8等进行简算。

生3:利用拆数法进行简算。

例如:75×32=3×25×4×8125×33=125×55×=×生4:利用约分进行简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简便运算
上课解决方案
教案设计
课前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复习了四则运算的意义、运算顺序等知识,如何保证在四则运算时,既做到结果准确,又做到过程简便呢?这节课我们来复习运用相关运算定律和性质来进行简便运算。

(板书课题:简便运算)
⊙回顾与整理
1.运算定律、性质。

(1)在学习四则运算时,我们学过哪些运算定律?
(学生对所学的五条运算定律基本掌握,引导学生通过填表,进行整理。

学生口答,教师课件演示)
(2)复习减法和除法的运算性质。

①减法运算性质。

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可以从这个数里减去所有减数的和,差不变,即a-b-c =a-(b+c)。

另外a-(b-c)=a-b+c,a-(b-c)=a+c-b。

②除法运算性质。

a÷b÷c=a÷(b×c)a÷(b÷c)=a÷b×c
(a+b)÷c=a÷c+b÷c(a-b)÷c=a÷c-b÷c
学会了这些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我们就可以根据某些算式的特点,灵活地运用这些知
识进行简便运算了。

2.简便运算。

关于简算,除了运用定律和运算性质,你还知道哪些方法?请举例说一说。

(引导学生在举例中掌握方法)
预设
生1:利用和、差、积、商的变化规律进行简算。

例如:0.8×4+0.3×8=0.8×4+0.8×3=5.6。

生2:利用特殊数相乘法进行简算。

例如:利用4×25、8×25、125×4、125×8等进行简算。

生3:利用拆数法进行简算。

例如:75×32=3×25×4×8;125×33=125×(32+1);55×5556
=(56-1)×5556。

生4:利用约分进行简算。

例如:55×66÷121=5×11×6×1111×11
=30。

生5:利用拆项进行简算。

例如:
12×3=12-13,13×4
=13-14。

……
⊙典型例题解析
1.课件出示例1。

简算:823×55+8×1423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简算能力。

两个乘法算式中的分母都是23,并且都有数字8,
因为8×1423=14×823,所以用这种“换”的方法变出一个共同因数,就可以使计算简便。

解答 823×55+8×1423
=823×55+14×823
=(55+14)×823
=24
2.课件出示例2。

11×2+12×3+13×4+14×5+…+19×10
分析 各分数的分子均为1,每个分数都能拆成两个数相减。

11×2=1-12 12×3=12-13 13×4
=13-14 …… 解答 原式=1-12+12-13+13-14+14-15+…+19-110
=1-110
=910
⊙探究活动
1.课件出示探究题目。

简算:8.8×12.5
2.提出要求。

小组合作,观察、分析和思考,看哪组掌握的简便方法最多。

3.讨论、试做和汇报。

当我们看到12.5时,马上想到利用特殊数相乘的方法进行简算。

思路一 8.8×12.5
=1.1×(8×12.5)
=1.1×100
=110
思路二 8.8×12.5
=8×12.5+0.8×12.5
=100+10
=110
思路三 8.8×12.5
=(8.8÷8)×(12.5×8)
=1.1×100
=110
4.谈活动收获。

通过刚才的探究活动,你都想到了什么?
预设
生1:遇到题目不要急于动笔,要先观察题目的结构特点。

生2:两数相乘,要结合数的特点,拆分、凑整或运用性质等进行简算。

⊙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
1.教材77页上面“做一做”。

2.教材79页5题。

板书设计
简便运算
简便运算⎩⎪⎨⎪⎧定律 五大运算定律
性质⎩⎨⎧减法除法方法⎩⎨⎧和、差、积、商的变化规律特殊数相乘拆项、凑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