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与语文综合实践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与语文综合能力发展探究

充 分 发 挥 基 地 的依 托 作 用 , 领学 生 带
走 进 农 场 。 请 了专 业 人 员 担 任基 地 邀
辅 导 员 , 导学 生开 展 基 地 综 合实 践 指
活 动 。这样 , 学生们 欣 喜地 走 出校 园 , 在 领 略 青 山绿 水 的美 丽 , 解农 家 生 了 活 的 快 乐 ,体 验 生 活 的 真 谛 的 同时 , 也 获 得 了 表 达 能 力 的 提 升 和 写 作 素 材 的积 累 。 同 时 。语 文 实 践 活 动 内 容 的 选 择 , 如 一 部 开 拍 的生 活 剧 , 果 剧 就 如 本 的 内 容 本身 就 枯燥 无 味 , 么即 使 那
课改纵横 ・ 谩改前沿
语 文 综 台 实 践 活 动 与 文 综 台 力 发 展 探 究 语 能
江苏扬 中市实验 小学(120 奚一琴 2 20 )
一
、
以基地建设 、 学生 生活为 依
容。
托 , 富实践 i 内容 丰 黝
例 如 , “ 体保 健 ” 主 题 的 语 以 身 为 文 综 合 实 践活 动 , 找 哪 些 内容 作 为 寻
亲 戚 或 朋友 , 形 成 了 系统 的调 查 报 并 告 。不仅 如 此 , 后续活 动 中 , 在 我们 还
于孩 子 的 成长 起 着 至 关重 要 的 作 用 ,
从 而大 都 能 改掉 不 做 早餐 的 习惯 , 而 在这 一 餐 上格 外 下 工 夫 , 力 达 到 学 努 生 的期 望 值— — “ 餐 吃 得 像 皇 帝 ” 早 。 另 一 方 面 也 跳 出 了 语 文 学 习的 固定 模 式 。 家 长 恍 然 大 悟 : 活 处 处 皆 让 生
活 动侧 重点 呢 ?我 无 意 间看到 我班 一 个 学 生到 商店 买 面 包 作 为早 餐 , 机 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与语文学科有机融合论文

探索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与语文学科的有机融合摘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超越了传统的单一学科学习的框架,整合各门学科、各种资源,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了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将综合实践活动与语文学科有机整合,可以带给学生丰富多彩的课堂,让语文学科更具魅力。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语文;有机整合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12-120-001综合实践活动在丰富语文教学的同时,语文学科也给了综合实践活动一片生长的土地,一个展示的舞台。
将综合实践活动导人语文课堂会使两者产生化学反应,让课程发生质的变化,使教师有了创新的空间,也让孩子们走出封闭的课堂,在广阔的天地里实践、探索、体验、创造。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小学阶段唯一没有教科书的课程,某种意义上,这也注定了它是一门抛开课本,整合各门学科、各种资源的课程;是一门超越了传统的单一学科学习的框架,基于小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也显示了它重视的是活动的过程、能力的掌握,而非简单的知识的获取,学生将走出课堂,走出家庭,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在亲身经历、亲身体会中获得经验,它的产生既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
恰在此时,教育的发展对语文教学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本语文书,二十几篇文章,七八篇作文,读写背诵一个学期的做法不但让学生为之厌恶,甚至让从教多年的语文老师也失去了兴趣。
如何让语文焕发她应有的魅力,让学生愉快地、主动地学习?我认为将综合实践活动与语文学科有机整合可以带给他们丰富多彩的课堂。
一、综合实践活动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方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确立主题,查阅资料,上网搜索,采访询问,分类整理……获取多方面的信息,丰富了语文课堂的内涵。
例如六年级课文《海洋——21世纪的希望》,学生在学习课文内容的同时,交流自己的调查所得,既拓宽了知识面,加深了对文章中心的理解,又在调查研究中获得自主探究的乐趣,提升学习能力,何乐而不为?再如《飞向月球》一文,当学生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到这人类的壮举,并把它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出来后,对于激发他们对探索宇宙的兴趣,对于学生对文章观点“掌握科学知识,探索未知世界”的理解,岂非水到渠成,进而对中国航天事业的了解又会加深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综合实践活动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

综合实践活动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
嘿,你们知道吗?综合实践活动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后,开启了一扇充满活力与创意的学习之门。
以前,我们可能觉得语文学习就是在教室里读课文、写作文、背诗词。
但现在,有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加入,语文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综合实践活动为语文学习提供了真实的情境。
比如,在学习描写大自然的课文时,我们可以走出教室,走进公园、田野等自然环境中,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
通过观察花草树木、倾听鸟鸣虫吟、触摸泥土溪水,我们对课文中的描写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激发了我们用文字表达自己感受的欲望。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可以进行各种主题的探究。
比如,以“家乡的传统文化”为主题,我们可以采访长辈、查阅资料、实地考察,了解家乡的传统习俗、民间艺术、历史遗迹等。
然后,我们可以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记录下我们的发现,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和交流。
这样的活动不仅提高了我们的语文综合素养,还培养了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家乡自豪感。
综合实践活动还能锻炼我们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小组活动中,
我们需要分工合作、互相支持,共同完成任务。
同时,我们也需要发
挥自己的创造力,提出独特的观点和方法。
比如,在制作手抄报、举
办朗诵会、排演课本剧等活动中,我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
创造力,让语文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嘿,你们看,综合实践活动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是不是很精彩呢?它让我们在实践中学习语文,在语文学习中提升实践能力。
我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综合实践活动融入语文教学,让我们一起在快乐的学习中成长。
你们是不是也觉得这种整合很棒呢?。
浅谈综合实践活动与语文学科教学的有机结合

高 , 养 学 生 的 语 文 综 合 素 养 。 过 多 年 的实 践 , 培 通 我认 为 可 以从
下 列 几方 面着 手
一
字 、 话 、 流 … …其 乐 无 穷 。 熟 读 唐 诗 三 百 首 , 会 作 诗 也 会 写 交 “ 不
、
创 设 情 境 。 发 实 践 的 兴趣 激
吟 。 ” 着 诗 文 诵 读 活 动 的 不 断 深 入 , 生 又尝 试 作 诗 , 给 诗 随 学 并
配 画 , 仅 进 一 步 受 到 了 中华 文 化 的熏 陶 , 不 而且 锻 炼 、 挥 了创 发
造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兴趣 是学 习最 好 的 老 师 , 有 什 么方 法 比提 高 学 生 的兴 趣 没 更 有 效 了 如果 教 师 能 够 把语 文 教 学 与 日常 生 活 紧 密 联 系 起 来 . 设 合 适 的 实 践 情境 , 会 令 学 生 学 习 语 文 的积 极 性 大 增 , 创 就
课程改革 的叉一核心亮点 , 重视“ 程 ” 是 过 的优 化 , 不 片 而 面追 求 结 果 。 阅读 是 一 种 思 维碰 撞 和 心 灵 交 流 的动 态 过 程 , 也 是 一 种 “ 引 导 的 创 造 ” 因 此 , 师 如 何 在 这 个 过 程 中引 导 学 被 。 教 生 去 创 造 . 成 了 过 程 优 化 的 关 键 。为 了落 实学 生 的 课 外 阅 读 就
的 能 力 。 利 用 班 会 定 期 举 行 阅 读 交 流 活 动 , 荐 好 书 , 流 读 我 推 交
书方法 。 活动 中, 在 他们 不仅 学 到 了好 的 读 书方 法 , 解 了 多方 了 面 知 识 , 高 了语 文 素 养 , 且 大 大 提 高 了 审 美 情 趣 、 新 精 提 而 创 神 、 合 运 用 所 学 知识 技 能 解 决 实 际 问题 的能 力 等 。 样 , 书 综 这 读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比较研究

王哲成
语 文课程更 多的是 学习人类 的间接经验 。
二 、 程 理 念 的 比 较 课
综 合实 践活动 和语 文综 合性 学 习的教 学理 念都 强 调坚持学生 的 自主选择 和主动参 与, 展学生 的创新 精 发 神和 实践 能力 ;都强 调为 学生提供 开放 的个 性发展 空 间; 都强 调注 重学 生的亲 身体验 和积 极实 践, 促进学 习 方式 的变革 。 而综合实践 活动的开发与 实施 更强调 以学 生 的直接经 验或 体验 为基础 ,面 向学生完 整 的生活领 域, 结合社会实 践 , 帮助 学生体验 生活 并学 以致用 , 推进 学生对 自我 、 社会 和 自然 之间的 内在联系 的整 体认识与 体验 , 习方式更 具有 综合性 、 学 灵活性 。 语文综合 性学习 的 实践性 主要 体现 在语文 实践 能力 的培养 ,体现 在更 多 地接触 语文 材料 ,在大 量 的语文 实践 中掌握语 文运 用 的规律 , 到语 言文字 特 点的影 响 , 习方式 也更具 受 学 有 语文 自身特 点 。
三 、 程 目标 的 比 较 课
性 学习是语文课程 的一个重要组成 部分 。 与识字、 写字 、 阅读、 习作、 口语交 际并列 , 在课 程结 构上 。 旨在体现 课
堂教学、 语文课外活动 、 综合性学习 的结合 。
综合 实践活 动 与语 文综 合性学 习 的设置 体现 了新
一
轮课程改革 在课 程 目标 、 课程 内容 、 课程结 构等 方面
生探 究 问题 的能 力 , 强调 以学 习者 的经验 、 社会需要 和 问题 为核 心进 行课程 的整 合 。语文综 合性 学习 的总 目
综合实践语文心得体会

在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中,我有幸参与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我对语文学习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体会。
以下是我对这次综合实践活动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过去,我在学习语文时,往往只注重书本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实践环节。
通过这次活动,我明白了理论知识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其价值。
在活动中,我们参观了历史博物馆、文化遗址等,实地了解了我国的历史文化。
这种实地考察的方式让我对书本上的知识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同时也激发了我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此外,我们还进行了模拟法庭、辩论赛等实践活动,这些活动让我在实践中学会了如何运用语文知识,提高了我的语文素养。
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团队合作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我们小组在完成各项任务时,需要分工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首先,团队合作可以激发每个人的潜能。
在小组讨论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通过交流碰撞,可以产生新的思路和创意。
其次,团队合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在完成共同任务时,大家齐心协力,可以更快地完成任务。
最后,团队合作可以培养团队精神。
在活动中,我们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共同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三、创新思维的培养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在完成某些任务时,我们需要跳出固有思维模式,勇于尝试新的方法。
这种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着重要意义。
在活动中,我们进行了一场辩论赛。
在准备辩论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如何运用各种论证方法。
这些技能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着极大的帮助。
同时,我还学会了如何在紧张的氛围中保持冷静,运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
四、跨学科知识的运用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我发现语文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
在活动中,我们不仅运用了语文知识,还涉及到了历史、政治、法律等多个学科领域。
教研文章 语文综合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区别

教研文章语文综合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区别
为了更深刻地理解综合性学习的概念,综合性学习究竟该怎么进行活动设计呢?我拜读了许睿老
师的《语文教学实践研究》,对语文综合性学习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什么是综合性学习呢?综合起来说,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指在实施小学语文课程过程中,通过学生活动的设计和开展,引导学生运用已经形成的听、说、读、写等能力和各科知识,采用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尝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使学生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历练能力、获得经验,逐步形成主动探究、创新学习的能力。
是整体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学习活动,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大家看到这个概念,可能第一反应是这不就是综合实践活动吗?其实不然,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
的:
1
2
3
1
2
实际条件,
3
4、为学生创造开放的学习习环境。
开放的学习环境既是指空间上的,也是指时间上的,还指学习方式、学习途径上的。
学习空间向自然、社会拓展;学习时间向课外开放,学习内容向书本外开放。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设置,开辟了语文学习的片蓝天。
它让我们看见了语文原本应该有的生动鲜活灵气。
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生活等教育资源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使其不断获取源头活水的重要途径。
因此,拓宽语文课程的视野,培养识别语文课程资源的敏锐的眼力,培养开发语文学习资源的能力,
引领学生步入综合性学习的园地,才能真正迎来语文学习的美好未来。
语文学科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结

语文学科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结
语文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一、活动背景和目的
语文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语文知识于实践中。
通过开展语文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我深刻认识到语文学科的重要性和实践性,受益匪浅。
二、活动内容和方法
在语文学科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以实际生活为依托,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活动,如语文知识竞赛、实践性写作、现场讲解等。
其中,我尤其喜欢实践性写作的活动,它既能巩固语文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活动成果
通过语文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我收获了很多。
首先,我通过参加语文知识竞赛,提高了自己的语文水平,增强了对语文知识的掌握。
其次,通过实践性写作,我培养了自己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同时,通过参观现场讲解,我了解了语文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对语文学科产生了更深入的认识。
四、活动改进和展望
在开展语文学科综合实践活动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活动内容过于单一,方法不够灵活,缺乏一定的挑战性。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可以尝试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活动,如语文作品创作、语文实验研究等。
同时,我们也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特
长,开展一些与语文学科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如舞台表演、电影制作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总之,语文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参与活动,我深刻认识到语文学科的重要性和实践性,收获了很多。
在未来的学习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用语文知识去照亮自己的人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实践活动与语文综合实践
[摘要]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独立的实践性课程形态,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两者在产生背景、性质、特点以及教学理念等方面既有一定的联系,又有本质的区别。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形态;教学内容
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中小学课程结构进行调整,提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2009年,《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首次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列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教学内容之一。
准确理解和把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在内涵与外延方面的异同,才能更深入地理解和把握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本质。
一、产生背景的比较
综合实践活动是课程结构体系改革的必然要求。
传统的分科课程体系强调学科本位,忽视了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割裂了人与自然及社会的紧密联系,漠视学生个体学习的自主性和个性的健全发展,不利于学生独立人格、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形成。
因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设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让教育回归生活,力图让学生从完整的、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义务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次对语文课程的性质进行了界定,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语文是一门多方位、多层面、多角度、立体式的综合性学科,在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方面具有较
大的优势和极为重要的作用。
2001年7月教育部公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2003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试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均突出强调语文课程内容向综合化和生活化拓展,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长期以来,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处于一种封闭的状态,耗时低效、学用脱节、缺乏职业教育特色、承担不了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基本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方面的重任,且在现实中有被边缘化的趋向。
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也呼唤着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与之相适应,积极开展语文课程改革工作。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亟需缩小课堂与生活的距离,联系学生生活,增进课程内容与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学生成长的联系,加强语文实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学习实践活动和职业实践活动,沟通专业与职业,面向职业世界,丰富语文学习的内容,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和路径。
为此,2009年1月《大纲》首次提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概念。
二、性质的比较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
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
”因此,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形态,它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和教育价值,“与其他课程具有等价性与互补性”[1],与各分科课程共同构成了基础教育完整的课程体系。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之一,和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共同构成了语文课程的三大教学内容板块,它虽然继承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某些功能和印迹,但它不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形态,这是两者最本质的区别。
教育部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3-6年级)》和《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7-9年级)》,阐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和理念,规定了课程的目标、内容领域、实施原则、评价理念和评价方式以及课程的管理。
该课程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
但没有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也没有编写具体的教材,活动由各地、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开发和设计。
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因为是语文课程教学内容之一,它贯穿于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教学始终,《大纲》对基础模块和职业模块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课时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占基础模块和职业模块总学时的16.7%。
拓展模块因为属于选修模块,《大纲》没有规定该模块的学习总课时,也就没有规定其语文实践活动的课时。
所以,根据《大纲》编写的教材均设置了具体的活动,并要求在教学中组织实施。
三、特点的比较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都具有实践性、自主性、开放性、生成性等特点,但两者最本质的特点是不同的。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范畴内的一种情境活动,活动的最终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因此,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最本质的特点是语文性,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目标的确立和内容的选择都应聚焦于培养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最本质的特点是整体性,学生面对的是由人、自然、社会构成的完整的生活世界,立足于学生个性和人格健全发展。
此外,虽然两者都具有实践性、自主性、开放性、生成性等特点,但两者的具体表现也是不同的。
如在实践性方面,两者都是一种活动学习的方式,都以学生的自主实践为主要方法,注重学生的亲身经历与体验、感受与领悟。
但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实践,是学习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基本关系的实践,是探究、思考、理解生活世界的实践,意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
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实践,是听、说、读、写等言语活动的实践,是在活动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实践,意在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在自主性方面,两者都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活动都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都只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管理者;学生都可以自己制定活动的实施计划、决定活动结果呈现的方式与形式。
但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是自己选
择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及指导教师,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活动目标、内容是由教材提供或指向的,学生虽然也可以重新设计活动,但不能偏离教材设定的活动目标,在内容上也只是在教材提供的活动内容框架下,结合地方和自己的实际进行适当调整、增删和改进。
四、理念的比较
综合实践活动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理念都强调活动的实践性和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都强调拓宽学习的空间;都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都强调合作学习,在与他人、自然以及社会的相互交往中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和有效的建构。
但是,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2],着力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能力为基础,将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置于核心地位,强调在活动中学习和提高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虽然它也注重和强调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但这些只是引发、维持、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条件。
综合实践活动面向完整的生活世界,在参与社会生活的实践中,认识与体验自我、自然、社会之间的内在联系,谋求自我、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其核心价值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等。
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虽然也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也引领参与社会生活实践,但是,
它是为了促进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更为广阔的天地。
其核心的价值在于提高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都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综合实践活动意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根本变革学习方式和生存方式。
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为了优化学生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自由表达,满足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从而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此外,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过程、活动评价等方面,也都既有着许多共性之处,也有着各自的特点和要求,本文不再一一阐述。
参考文献:
[1]张华等著:《综合实践活动研究》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2]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总则》。
作者简介:何忠,江苏省淮安工业中等专业学校教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