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位+16位工业数据采集系统原理
USB-2404 4通道24位156KHz SPS同步采集16路DI,16路DO卡用户手册说明书

USB-24044通道24位156KHz SPS同步采集16路DI,16路DO卡用户手册北京新超仁达科技有限公司20122.10201版权所有(C)北京新超仁达科技有限公司2012在无北京新超仁达科技有限公司优先书面授权书前提下,此出版物任何一个部分不可通过任何形式进行复制、修改和翻译。
对于非法复制、修改和翻译商业行为,将根据国家知识产权相关法律追求其法律责任。
从此文件发布日期起,在此发表的是当前或者拟定的信息。
由于我们会不断对产品进行改进和增加特征,此出版物中的信息如有变动恕不另行通知。
一、前言 (3)二、概述 (3)三、产品应用 (3)四、性能特点 (3)五、技术参数 (4)六、工作原理 (4)6.1、逻辑框图 (4)6.2、工作原理简述 (4)6.3、触发模式 (5)6.3.1、软启动: (5)6.3.2、外触发: (5)6.4、SDRAM中数据存放顺序 (5)6.5、FIFO容量 (5)6.6、批量数据的传输 (5)七、信号定义 (6)7.1、模拟输入输出引脚定义 (6)7.2、数字量输入、输出引脚定义 (7)7.3、ID设置:(四位拨码开关SW设置) (8)7.4、双极性模拟量输入的电压换算 (8)八、常用信号连接 (9)8.1、外部模拟输入差分信号 (9)8.2、数字量输入 (9)8.3、数字量输出 (9)九、软件 (10)9.1、驱动安装 (10)9.2、测试程序 (13)9.3、函数调用说明 (13)9.3.1、库中部分函数说明: (13)9.3.2、函数调用注意事项 (18)9.4、DLL函数全部是WINAPI调用约定的,即__stdcall接口 (18)9.5、驱动文件 (18)十、编程指导 (18)10.1、VC程序编程说明 (18)10.2、VB程序编程说明 (19)10.3、LabVIEW程序编程说明 (20)10.4、Delphi程序编程说明 (20)十一、维修服务 (21)11.1、产品完整性 (21)11.2、维修 (21)11.3、服务 (21)一、前言信息社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与信号处理技术的先进性。
工业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工业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设计与实现一、引言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生产环节中各种数据不断积累,如何有效地采集并处理这些数据,成为工业生产效率提升的关键。
因此,工业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课题。
二、数据采集系统的基本原理工业数据采集系统是通过传感器等设备将物理量转化为电信号,然后经过调理、转换等处理,最终将数据存储在计算机或其他终端设备中,为后续分析与处理提供数据基础。
具体来说,数据采集系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 传感器信号采集:传感器感应到的实时物理量,如压力、温度等,转化为电信号传给采集器。
2. 信号调理:对传感器采集的信号进行参数调整,如增益调整、补偿等。
3. 信号转换:将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方便计算机和其他终端设备的处理。
4. 数据存储:将转换后的数据存储在计算机或其他终端设备中,方便后续的处理和分析。
三、工业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在设计工业数据采集系统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 采集系统的实时性:工业生产环节中,实时性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在传感器采集到数据后,需要尽快进行信号调理和转换,保证数据的及时性。
2. 采集系统的可靠性:工业生产环节中,系统的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
需要确保传感器、采集器、计算机等各个环节的设备和软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采集系统的可扩展性: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数据采集和处理的需求也会不断变化和增加。
因此,采集系统需要具有可扩展性,方便后续的升级和扩展。
略四、工业数据采集系统的优化思路为了进一步提升工业数据采集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化思路:1. 传感器和采集器的更新升级: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型传感器和采集器的出现,将会不断提升采集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2. 数据的压缩和降噪处理:对数据进行压缩和降噪处理,可以提升数据采集和存储的效率,并减少误差。
3. 网络带宽优化和数据传输加速:对网络带宽进行优化和数据传输加速,可以更加快速地传输数据,并提升数据采集系统的效率。
16位adc 原理

16位adc 原理
16位ADC(模数转换器)是一种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电子设备。
它可以将模拟输入信号的连续变化转化为对应的数字值。
16位ADC是指其分辨率为16位,即可以将输入信号分成2^16个等分,并将每个等分分别编成一个二进制数字。
16位ADC的工作原理基于抽样-保持和量化两个基本步骤。
抽样-保持是指将模拟信号源的输入信号以一定的时间间隔抽样,然后将每个采样值保持一段时间,以允许ADC采集数据。
因为模拟信号是连续变化的,如果没有抽样,ADC将不会能够处理这种连续的信息。
量化是将抽样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
在ADC中,量化是基于比较器的。
比较器将每个采样后的值与一个标准电压进行比较,并输出一个“高”或“低”的数字信号。
每个的采样值与之前的采样值进行比较,并将它们编入16位数字信号中。
16位ADC的分辨率是其最大电压范围的14二次方次方(即2的14次方),即2^16。
这意味着它可以将输入信号分成65536个等分,因此每个数字输出代表的电压变化非常小。
这种高分辨率的结果是更精确的数据采集,更少的误差和更好的性能。
16位ADC也有许多应用,例如精密测量、音频和视频处理、医学研究、特殊测试等。
例如,在声音处理领域,16位ADC可以提供高品质音频信号的精确数字表示,并允许数字信号在不损失质量的情况下进行存储和处理。
总之,16位ADC是一种高分辨率的数字转换器,它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提供更精确的数据采集和性能,以及许多应用场景。
对于需要精确度的应用来说,选择16位ADC将有助于提高数据质量和精确度。
数据采集仪的工作原理及作用

数据采集仪的工作原理及作用数据采集仪的工作原理及作用数据采集仪是一种能对电信号进行采集、处理和显示的设备,在工业自动化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对各种信号进行实时有效地处理和显示,同时又能作为现场信号监控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整个系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数据采集仪一般有两种形式:单路数字采集仪和多路数字采集仪,它们主要区别在于使用范围上以及使用上的不同。
数据采集仪工作原理:把电信号转变为数据信号;将数字输入信号转化为模拟输入信号;用模拟输入输出电路和计算机软件实现对电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再进行处理等过程。
一、数据采集是指在现场设备或系统中,利用各种传感器采集被测对象的一些特征参数的过程。
由于系统的复杂性和数据的多样化,传统的数据采集方法不能满足应用系统对各种特性参数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种新技术,叫做数据采集技术,该技术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组成系统,通过现场总线或专用数据线与计算机进行通信。
利用各种传感器获取设备或被测对象的各种参数信息,经过必要处理后转换成可以传输、存储、处理、显示和控制等所需要信息的一种技术。
数据采集可分为采集终端设备和采集系统两部分。
二、数据采集可分为:1、连续测量:采用多通道数据采集仪可实现连续测量,即能根据被测信号的变化,随时进行处理、记录和显示。
2、周期测量:采用单通道数据采集仪可以实现对被测信号的周期测量。
3、数据采集与传输:用多路数据采集仪可以构成采集网络,使系统实现对被测信号的动态实时采集和处理,以达到自动完成各种复杂的现场控制要求。
4、数字采集和数字传输:通过现场总线可以实现数字采集和传输,如现场控制总线、工业以太网、电力电子装置(如 PLC)等等。
三、模拟量和数字量的区别1、数字量是用0或1表示的,而模拟量则是用数字表示的;2、模拟量和数字量在计算方法上有很大的不同:3、模拟量主要在时域上进行分析,而数字量则主要是在频域上进行分析;4、模拟量一般使用在比较简单的情况下,而数字量则在复杂的数据采集时更方便。
数据采集器工作原理

数据采集器工作原理
数据采集器是一种设备,可以通过收集和记录多种类型的数据来帮助人们进行数据分析和决策制定。
数据采集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传感器检测:数据采集器通常与各种传感器连接,在设定的时间间隔内对传感器进行检测。
传感器可以是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等。
2. 信号转换:传感器检测到的数据通常是模拟信号,需要经过信号转换装置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
信号转换可以通过模数转换器(ADC)实现,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形式。
3. 数字信号处理:数据采集器将数字信号发送给内部处理器或微控制器进行处理。
处理器可以对数据进行滤波、放大、校准、编码等处理,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4. 数据存储:处理后的数据可以被存储在数据采集器的内部存储器中,如闪存、SD卡等,也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传输到
外部存储设备或云平台。
5. 数据传输:数据采集器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其他设备或系统,如计算机、手机、云平台等。
常用的通信方式包括串口通信、蓝牙、Wi-Fi、以太网等。
6. 数据处理和分析:传输到其他设备或系统后,采集到的数据可以被进一步处理和分析。
用户可以使用相应的软件工具进行
数据分析、可视化展示和决策制定。
总之,数据采集器通过传感器检测、信号转换、数字信号处理、数据存储、数据传输和数据处理等步骤将现实世界中的各种数据采集并处理,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
这些数据可以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环境监测、健康医疗、物流运输等领域。
工业数据采集技术与应用

工业数据采集技术与应用一、引言工业数据采集技术是当前互联网技术进步下,工业生产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据采集技术能够对生产环节进行全面监测,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本文将介绍工业数据采集技术的原理、应用和未来发展,以及如何结合人工智能等技术更好地解决企业生产问题。
二、工业数据采集技术的原理1. 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是工业数据采集技术的关键组成部分,能够对生产现场各种物理量进行测量。
传感器技术的重要特点是能够快速实时采集并传输各种数据。
传感器常用的测量参数包括温度、湿度、速度、压强、流量等。
2. 控制器技术控制器是计算机控制采集系统的关键部分,主要用于数据采集、数值计算和处理各种控制信号。
控制器通常分为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两种,开环控制通过读取传感器输入的信号,并经过编程处理信号后输出控制信号;闭环控制则根据反馈信号进行动态调整,使生产系统达到最优状态。
3. 通信协议技术通信协议是工业数据采集技术中重要的数据传输手段,不同的协议有不同的传输速率和数据传输精度。
目前较为常用的通信协议有 RS-485、MODBUS、CAN、PROFIBUS等,它们都能够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三、工业数据采集技术的应用工业数据采集技术将各种传感器信息进行合理利用、分析。
可以非常好的监管生产生产流程,拥有以下的应用范围。
1. 能源管理工业企业大多需要较高的能源供给,然而能源成本又居高不下。
通过数据采集技术,生产流程中每个生产环节消耗的电、水、气等能源量均可精确测量,最终计算出各种资源的消耗情况,从而帮助企业进行节能降耗。
2. 生产管理生产流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各个工序的生产压力、温度、湿度等参数,通过工业数据采集技术,生产管理人员可以实时监测这些参数的变化,从而进行有效的生产控制,更好地保证产品生产质量。
3. 安全管理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如漏电、爆炸、火灾等。
数据采集技术可以实时监测这些安全隐患并进行预警,灵敏地防范事故的发生,从而提高工作场所的安全性能。
数据采集原理

数据采集原理数据采集是指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和工具,从各种数据源中获取所需的数据的过程。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数据采集变得越来越重要,它为企业决策、市场分析、科学研究等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数据采集的原理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数据源、采集工具、数据处理等。
本文将对数据采集的原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数据采集的原理包括数据源的选择和确定。
数据源可以是互联网上的各种网站,也可以是企业内部的数据库,还可以是传感器、设备等实时产生的数据。
在进行数据采集之前,需要明确所需数据的来源和类型,然后选择合适的数据源进行采集。
同时,还需要考虑数据源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确保采集到的数据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其次,数据采集的原理涉及到采集工具的选择和使用。
数据采集工具是指用于从数据源中抓取数据的软件或程序。
常见的数据采集工具包括网络爬虫、数据抓取工具、API接口等。
在选择数据采集工具时,需要考虑数据源的类型和结构,以及数据采集的频率和规模。
同时,还需要考虑数据采集的效率和稳定性,以确保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取所需的数据。
此外,数据采集的原理还涉及到数据处理和清洗。
在进行数据采集之后,通常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清洗,以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完整性。
数据处理包括数据的格式转换、字段提取、数据合并等操作,而数据清洗则包括去重、去噪、填充缺失值等操作。
数据处理和清洗的目的是使得采集到的数据能够被有效地分析和利用。
最后,数据采集的原理还涉及到数据存储和管理。
采集到的数据通常需要进行存储和管理,以便后续的分析和应用。
数据存储可以采用数据库、数据仓库、云存储等方式,而数据管理则包括数据备份、数据安全、数据权限控制等操作。
数据存储和管理的目的是确保采集到的数据能够长期保存并得到有效的利用。
综上所述,数据采集的原理涉及到数据源的选择和确定、采集工具的选择和使用、数据处理和清洗、数据存储和管理等多个方面。
在进行数据采集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方面的因素,以确保能够有效地获取所需的数据并保证数据的质量和可用性。
24位高精度数据采集课程设计

数据采集系统从广义上讲是一个数据信号收集装置、能够将被收集 的信息(电信号)转换为一种统一标准格式的信号,然后进行存储、处 理、交换(甚至用于控制某个执行机构)。被收集的数据信号通常是电 学量,如电压、电流等,对其他物理量(如温度、压力等)的采集则是 通过一种叫传感器的装置进行交换,使之成为电学量。信号的类型可以 是模拟量、频率量、脉冲量、开关量等。
AD7710提供多种封装形式,其中24脚双排直插封装的引脚排列如 下:
图1 AD7710管脚图 其中各个管脚功能描述如下表: SCLK:串口输人/输出时钟引脚。当MODE引脚接高电平时, SCLK输出串行时钟脉冲,器件工作在内部时钟模式;当MODE引脚接 低电平时,SCLK作为输入引脚使用,器件工作在外部时钟模式。 MCLKIN,MCLKOUT:系统时钟信号。引脚分别接晶振的两端即 可产生内部系统时钟。 A0:地址输入。低电平时,可以对控制寄存器进行读写操作;高 电平时,可以对数据寄存器或校准寄存器进行读写操作。 /SYNC:同步信号。用于多个AD7710时的内部数字滤波器的同 步。 MODE:模式选择。高电平时,处于内部时钟模式;低电平时,处 于外部时钟模式。 ANl(+),ANl(一),AN2(+),AN2(一):双通道差分输入引脚。 Vss:模拟电压源负端。单电源工作时,与AGND引脚短接。 AVdd:模拟电压源正端。 Vbias:偏置电压输入引脚。 REFIN(+),REFIN(一):参考电压的正负输入引脚。 REF OUT:内部参考电压的输出引脚。 Iout:补偿电流输出引脚,可以通过控制寄存器关断或开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G-EB1209工业嵌入式数据采集控制系统板版本:V非常感谢您购买“Yoga ”产品在打开包装后请首先依据物件清单检查配件,若发现物件有所损坏或是有任何配件短缺的情况,请尽快与您购买的人联络。
长沙业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2.08.14长沙业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1. 产品概述YG-EB1209 嵌入式单板集成了工业级单板和 2 个独立超高精度模拟数据采集卡(16 位/24 位)于一体,是一款结构紧凑,功能强大的复合型功能单板,和以往的 X86 架构单板相比,能耗、体积的优势非常突出,整板功耗低于 5W,同时稳定性经过实际验证,稳定可靠。
集成 16 位高精度模拟数据采集卡使用简单,功能齐全。
其 A/D 转换启动方式可以选用程控频率触发、程控单步触发、外部 TTL 信号触发以及外部时钟同步触发等多种方式。
A/D 转换后的数据结果通过先进先出存储器(FIFO)缓存后送入嵌入式 ARM 主控部分,可经过众多外围接口送入控制层。
集成 24 位超高精度模拟数据采集卡,功能齐全,操作采用几个寄存器配置的方式就可以轻松实现多通道数据采集,适合对精度和波动要求高,电压不高微传感器信号采集的场合。
为方便用户,本主板还提供了符合 TTL 电平的 8 路数字量输入和 24 路数字量输出信号通道。
此数字输入输出通道并能根据用户定制而灵活配置。
主要特点和技术参数如下:嵌入式单板部分:•工业级 ARM9 处理器,400MHZ 频率•提供 128MB,64MB 可选内存配置,256MB nandflash,2MB norflash•标准 VGA 接口,支持 800X600 分辨率•一个 TYPE I/II 型 CompactFlash 接口•标准 10M/100M 以太网网卡•提供两个 USB HOST 接口,可接键盘鼠标等 USB 设备•提供三个串口,其中两个为 RS232 接口,其中串口 1 支持流控,串口 3 为 RS485 接口,支持硬件自动转向和程序控制转向两种方式•提供 CPLD 寄存器管理接口•实时时钟 RTC 接口,配置 RTC 电池16 位模拟数据采集卡部分:•输入通道数:单端 16 路* / 双端 8 路•输入信号范围:0~10V*;0~5V;±5V;±10V•输入阻抗:≥10MΩ•输入通道选择方式:单通道程序指定/多通道自动扫描• A/D 转换分辩率:16 位• A/D 最高转换速率:200KHz• A/D 采样程控频率:1KHz/5KHz/10KHz/50KHz/100KHz/200KHZ/外部时钟• A/D 启动方式:程控频率触发/程控单步触发/外部 TTL 信号触发• A/D 转换输出码制:单极性原码*/双极性偏移码• FIFO 存储器容量:8K×16bit(全满)/4K×16bit(半满)•数据读取识别方式:FIFO 半满查询/FIFO 非空查询/FIFO 半满中断•32 通道数字量输出 IO,16 通道数字量输入 IO24 位模拟数据采集卡部分:•输入通道数:单端 8 路* / 双端 4 路•输入信号范围:0~3V(BUFFER ON MODE);0~5V(BUFFER ON OFF);±3V(BUFFER ON MODE);± 5V(BUFFER OFF MODE)•输入阻抗:≥10MΩ•输入通道选择方式:单通道程序指定长沙业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A/D 转换分辩率:24 位• A/D 最高转换速率:30KSPS• A/D 采样程控频率:2.5SPS~30KSPS• A/D 启动方式:程控单步触发• A/D 转换输出码制:单极性原码*/双极性偏移码电源功耗:输入电压:数字部分 5V 输入供电,模拟部分 12V 输入供电功耗:整板功耗 < 5W环境要求:温度:-5℃~70℃湿度: 5%~90%(非凝结)外型尺寸:长×高=162mm×120mm2. 安装及接口说明2.1单板尺寸和接口:图 1 单板器件布局和尺寸示意图图 2 单板外出接口示意图2.2接口定义:2.2.1 串口(J1,J2)三个标准通讯串口, COM1/COM2/COM3 均为 RS232 接口;2.2.2 VGA(J18)预留接口2.2.3 复位跳线(J19)1,2 短接即产生系统复位信号2.2.6 USB HOST 接口(J15)管脚定义如下:插座引脚号信号定义插座引脚号信号定义1 VBUS2 USB_DN03 USB_DP04 GND5 VBUS6 USB_DN17 USB_DP1 8 GND- 5 -长沙业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2.2.7 电源接口(J14)2.2.8 CF 接口(J16)CompactFlash 插座的管脚定义如下:2.2.9 以太网接口(J17)2.2.10 模入接口(J13)J13 为模拟信号输入插座,其信号定义见表 1。
用户可根据需要选择连接信号线(单端)或信号线组(双端)。
为减少信号杂波串扰和保护通道开关,凡不使用的信号端应就近与模拟地短接, 这一点在小信号采样时尤其重要。
2.2.9 数字 IO 开关量部分(J4)J4 为开关量输入输出插座,其信号定义见表 2 。
33 DO21 34 DO2235 DO23 36 DO2437 EC/T 38 NC39 GND 40 GND注:EC/T 为外触发启动信号/外同步时钟信号共用输入端(输入电平 3.3V 限幅)。
2.3 跨接器的使用2.3.1 单端/双端方式选择J20、J9 为单端/双端输入方式选择插座,其使用方法见图 3。
a. 单端输入方式b. 双端输入方式图 3 单/双端输入方式选择2.3.2 A/D 量程选择J7 为 A/D 量程选择插座,其使用方法见图 4。
1 为靠近板边的位置。
a.0~10V 输入b. 0~5V 输入c. ±5V 输入d. ±10V 输入图 4 A/D 量程选择3 寄存器描述3.1 各控制寄存器的地址与功能见表 3表 3 寄存器地址和功能表(16 位操作)端口地址读写功能0x0 R CPLD 版本寄存器0x1 R/W CPLD 功能测试取反寄存器低 4bit 复位 16 位采集卡,高 4bit 复位0x2 R/W 24 位采集卡0:复位3.2 寄存器功能详细说明3.2.1 除 I/O 端口外采集卡复位,清空 FIFO(偏移地址 0x2)本操作用于清空 FIFO 并使除 I/O 以外的各种已进行过的操作恢复到初始状态,同时将 FIFO 的状态标志置为“空”。
本操作应在每次 A/D 采集之前进行。
3.2.2 工作模式设置寄存器格式和定义(偏移地址 0x3)工作模式设置寄存器用来确定本卡的各种工作方式,每次采样前应根据需要加以确定,其格式及定义见表 4。
A3 A2 A1 A0 为通道代码。
当本卡工作在单通道程序指定方式时,这些通道代码即为程序指定的某一通道。
当本卡工作在多通道自动扫描方式时,这里的通道代码为指定的末通道(一定大于 0),本卡将自动从 0 通道开始,逐次加一选择通道,直到指定的末通道为止,且周而复始。
B 为触发启动方式选择。
B=0 时为程控触发启动方式,B=1 时为外部 TTL 信号触发启动方式。
C 为单通道程序指定/多通道自动扫描选择。
C=0 时为单通道程序指定方式。
C=1 时为多通道自动扫描方式。
D2 D1 D0 为 A/D 采样程控频率选择。
其定义如下:3.2.3 工作使能寄存器(偏移地址 0x4)当工作模式设置寄存器填写完毕后,本卡还不能开始工作。
只有在工作使能寄存器(偏移地址 0x4)写 1 才能允许工作。
此时,如果状态控制字选择的是程控触发启动方式,则本卡将按照选定的程控频率开始工作。
如果状态控制字选择的是外部 TTL 信号触发启动方式,则本卡将等待外部 TTL 信号的上升沿(从低电平到高电平),然后按照选定的程控频率开始工作。
采样过程中,在工作使能寄存器(偏移地址 0x4)写 0 将停止本卡的 A/D 转换工作,直到重新写 1 允许。
3.2.4 FIFO 标志寄存器(偏移地址 0x5)FIFO 状态在工作过程中可以随时查询,以判断 FIFO 存储器中 A/D 转换结果的存储情况。
其状态标志定义如下:一般情况下,如果本卡工作在低速或单步方式时,可以用过查询判断 FIFO 是否为“空”进行数据的读取。
而在高速工作方式时,应该通过查询判断 FIFO 是否为“半满”进行数据的批量读取。
“全满”状态一般不要使用,因为出现了“全满”就意味着可能有数据溢出丢失。
3.2.5 单步采集使能寄存器(偏移地址 0x6)在状态控制字设为单步方式,且置为工作允许后,再对单步采集使能寄存器(偏移地址0x6)进行一次写操作(写出数据无关),本卡就进行一次采样。
如果本卡同时还置为多通道自动扫描方式,则同时切换到下一个通道等待继续操作。
由于单步采样是一个程序可控的进程,所以只要执行完一次单步采样并且判断 FIFO 中“不空”,即可从FIFO 中读出 A/D 转换的结果。
3.2.6 读 FIFO 数据地址寄存器(偏移地址 0x7)执行此操作可以从 FIFO 中读出经过缓存的 A/D 转换结果,此结果由 16 位数据组成,具体格式及定义参见4.2。
3.2.7 读 16 位 DI/写 32 位 DO 开关量数据(偏移地址 0x8,0x9,0xa)执行上述读/写操作可以读入或写出数字开关量。
注意此类操作均为 16 位操作。
其中每一位对应一路数字开关量,且数字开关量均为 5V TTL 电平标准。
4 相关说明及注意事项4.1 模入通道代码数据格式见表 54.2 A/D 转换结果的数据格式见表 6注:双极性时 DB15 为符号位。
4.3 开关量输入输出信号的数据格式见表 74.4 模入码制以及数据与模拟量的对应关系4.4.1 本接口卡在单极性方式工作,用 16 位 AD 时且输入的模拟量为 0~10V 时,转换后的 16 位数码为二进制原码。
此 16 位数码表示一个正数码,其数码与模拟电压值的对应关系为:模拟电压值=数码(16 位)×10(V)/65536 (V)即: 1LSB=0.1526mV4.4.2 本接口卡在单极性方式工作,且输入的模拟量为0~5V 时,转换后的16 位数码为二进制原码。
此 16 位数码表示一个正数码,其数码与模拟电压值的对应关系为:模拟电压值=数码(16 位)×5(V)/65536 (V)即: 1LSB=0.0763mV4.4.3 本接口卡在双极性方式工作,且输入的模拟量为±5V 时,转换后的 16 位数码为二进制偏移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