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第三版)模块一 计算机网络基础共115页
计算机网络教程第三版-

26
吴功宜 吴英 编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21世纪计算机基础教育系列教材
1.6 公共数据网的发展
公共数据网PDN的建设为组建广域网打下了基础; 研究公共数据网的数据交换技术需要了解: X.25网 帧中继 B-ISDN ATM
9
吴功宜 吴英 编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21世纪计算机基础教育系列教材
1.2.2 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计算机系统的区别
分布式计算机系统中“存在着一个能为用户自动管理 资源的网络操作系统,由它调用完成用户任务所需要 的资源,而整个网络像一个大的计算机系统一样对用 户是透明的。”
计算机网络为分布式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技术基础,而 分布式系统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高级阶段。
÷» Ö ú
Õ ¶ Ö Ë
÷» Ö ú
Õ ¶ Ö Ë
11
吴功宜 吴英 编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21世纪计算机基础教育系列教材
现代网络结构的变化
随着微型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大量的微型计算机是通 过局域网连入广域网,而局域网与广域网、广域网与 广域网的互连是通过路由器实现的; 在Internet中,用户计算机需要通过校园网、企业网或 ISP联入地区主干网,地区主干网通过国家主干网联入 国家间的高速主干网,这样就形成一种由路由器互联 的大型、层次结构的互联网络。
12
吴功宜 吴英 编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21世纪计算机基础教育系列教材
Internet结构示意图
÷» Ö ú ÷» Ö ú
Ö Ó ¾ ò Í ø ·Ó Â É Æ ÷
Ö Ó ¾ ò Í ø
·Ó Â É Æ ÷ ¨Ð Í Å × Ó Í ø þ Î · ñ Æ ÷
þ Î · ñ Æ ÷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第三版)模块一 计算机网络基础 114页PPT

2 了解网络的发展
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第三代(计算机网络标准化阶段): 网络技术的成熟、网络应用的广泛、规模的增大,通信变得复杂。各大公司纷纷
制定了自己的网络技术标准。但是这些标准只在一个公司范围内有效。 为了统一标准,1977年,ISO组织开始着手制定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RM。
OSI/RM的出现标志着第三代计算机网络的诞生。
和线路由功
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
和
的系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分两个阶段,即:
和
。
3.计算机网络按分布距离分为
、
和
。
4.局域网是指
,英文简称
。
5.在局域网中的计算机可分为两种角色,即:
和
。
6.从网络架构方法看,局域网有3种类型:
、
和
。
7.目前网络中经常接触到的3个团体是
、
和
。
8.TCP/IP协议中,TCP是指
如应用于一些小型企业、办公室以及网吧等。 这样组网使用户间的资料能快速、方便地传递,而且不受资料大
小的限制,极大地方便了用户,提高了工作效率。 它不需要服务器,所以成本低,但是它不具备网络的管理功能。
4 认识局域网
二、对等式、工作站/服务器方式
3.工作站/服务器网络
3.1工作站/服务器网络: ①Sever服务器; ②WS (work station)工作站 ; ③至少有一台计算机作为专用服务器为其他工作站提供资源; ④适用于规模较大的网络; ⑤工作站彼此之间不能直接传输文件和资料,所有的文件传输 和消息传送都必须通过服务器。
三、 ARPA(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即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
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三版)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三版)习题答案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三版)习题答案第一章:计算机网络基础1.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指通过通信线路和交换设备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连接起来,互相传递数据和共享资源的系统。
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计算机网络可以按照尺度分为广域网(WAN)、局域网(LAN)和城域网(MAN)。
按照网络拓扑结构分为总线型、星型、环型和网状型网络。
3. 什么是协议?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用于实现通信的一组规则,它规定了数据传输的格式、顺序、错误检测和纠正等方面的规范。
4. OSI模型和TCP/IP模型有什么区别?OSI模型是指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它将网络通信划分为七个层次,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TCP/IP模型是互联网协议套件的基础,它将网络通信划分为四个层次,包括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5. 什么是分组交换?分组交换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中,将传输的数据按照一定的大小进行分割,并在网络中独立传输,到达目的地后再进行重组,以实现高效的数据传输。
第二章:物理层1. 数据传输的基本概念数据传输是指将信息从一个地点传送到另一个地点,通常以比特为单位进行计量。
2. 数据通信的三个基本要素数据通信的三个基本要素包括发送器(发送数据的设备)、接收器(接收数据的设备)和传输介质(用于传输数据的物理媒体,如电缆、光纤等)。
3. 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有什么区别?数字信号是一种离散的信号,它只有两个状态(0和1),可以表示为数字序列。
模拟信号是一种连续的信号,可以表示为不同的幅度和频率。
4. 编码技术编码技术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或其他形式的过程。
常见的编码技术包括不归零编码、曼彻斯特编码和差分曼彻斯特编码等。
5. 信道的概念和信道的分类信道是指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用于传输数据的媒体或路径。
信道可以根据传输方向的不同进行分类,包括单工信道、半双工信道和全双工信道。
计算机网络基础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4 计算机网络基础 4.7 Internet的使用 使用IE 6.0浏览网页 用搜索引擎在网上搜索资料 上传和下载资料 保存与收藏页 主页设置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4 计算机网络基础 选择【工具】/【Internet选项】命令,弹 出【Internet选项】对话框,选择【常规】 选项卡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4 计算机网络基础 域名系统
IP地址是一串数字,不便于记忆,于是人们提出采 用 域 名 代 替 IP。 域 名 便 于 理 解 和 记 忆 , 但 是 在 Internet上是以IP地址来访问某台计算机的,因此 需要把域名翻译成IP地址,这个工作是由域名服务 器(DNS)完成的。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4 计算机网络基础 统一资源定位
在Internet上,每一个信息资源都有惟一的地址, 该地址叫URL。 每个Web页(网页)都有惟一的一个URL地址,通过该 地址可以找到相应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4 计算机网络基础 E-mail地址
电子邮件存放在网络的某台计算机上,所以电子邮 件的地址一般由用户名和主机域名组成,其格式为: 用 户 名 @ 主 机 域 名 ( xyz@, fox@)。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4 计算机网络基础 1.4.4 计算机网络的拓朴结构总线型
星型 树型 环型 全互联型 不规则型
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三版习题答案.(DOC)

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三版习题答案习题一一、选择题1. 下列哪些设备不属于通信子网(C )A.交换机B.路由器C.主机D.调制解调器2.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或目标是A, C 。
A)数据通信B)电子邮件C)资源共享D)Internet3.计算机网络拓扑是通过网中结点与通信线路之间的几何关系表示网络中各实体间的B 。
A)联机关系B)结构关系C)主次关系` D)层次关系4.下列有关网络拓扑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A)网络拓扑结构是指网络节点间的分布形式B)目前局域网中最普遍采用的拓扑结构是总线结构C)树型结构的线路复杂,网络管理也较困难D)树型结构的缺点是,当需要增加新的工作站时成本较高5.一个功能完备的计算机网络需要制定一套复杂的协议集。
对于复杂的计算机网络协议来说,最好的组织方式是 B 。
A)连续地址编码模型B)层次结构模型C)分布式进程通信模型D)混合结构模型6.网络协议的三个要素是:语法、语义与 B 。
A)工作原理B)时序C)进程D)传输服务7. TCP/IP协议栈不包括以下哪个层次?(A )A.表示层B.网络互连层C.传输层D.应用层E.网络接口层8.OSI参考模型将整个通信功能划分为七个层次,处于同等层的若干个实体称为 B 。
A)通信实体B)对等实体C)相邻实体D)传输实体9.因特网是目前世界上第一大网络,它起源于美国。
其雏形是 D 。
A)NCFC网B)CERNET网C)GBNET网D)ARPANET网二、简答题1.一个有n层协议的系统,应用层生成长度为m字节的报文。
在每层都加上n字节报头。
那么网络带宽中有多大百分比是在传输各层报头?答:百分比= [n×n / (n×n+m)]× 100 %2. 什么是协议?什么是服务?服务和协议有什么区别?答:协议是“水平的”,即协议是控制对等实体之间的通信原则。
服务是“垂直的”,即服务是由下层向上层通过层间接口提供的。
3. 将TCP/IP和OSI的体系结构进行比较,讨论其异同之处。
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三版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三版习题答案计算机网络基础是现代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中的重要课程之一。
它涵盖了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原理、协议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针对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三版的习题进行解答,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1.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有哪些?计算机网络是指利用通信链路将多台计算机互连在一起,实现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它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通信、资源共享、信息传播和分布式处理等。
2. 请解释什么是因特网?因特网是指全球范围内互联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它连接了世界各地的计算机和通信设备,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传递和资源共享。
它是由许多互联的网络组成,通过一系列的协议和技术实现互连。
3. 描述计算机网络的层次化结构。
计算机网络通常采用层次化结构,将网络功能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负责特定的功能。
常用的网络层次模型是OSI(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它包含了七个层次: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第二章:物理层1. 描述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式。
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传输可以分为两种方式: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
串行传输是逐位地传输数据,适用于远距离传输和传输速度较低的场景;并行传输是同时传输多个位,适用于短距离传输和传输速度较高的场景。
2. 什么是奈氏定理?为什么要使用奈氏定理?奈氏定理是指在理想条件下,计算机信道的数据传输速率受到信道带宽和信噪比的限制。
要最大化数据传输速率,就需要通过提高信道带宽和减小信噪比来改善传输性能。
3. 什么是调制和解调?描述调制和解调的过程。
调制和解调是指在信道中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调制)或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解调)的过程。
调制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解调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调制和解调的过程包括信号采样、量化、编码和调制(或解调)等步骤。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1. 描述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和特点。
计算机网络基础-基于案例与实训 第3版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

按功能组成:将计算机网络划分为网络终端、网络设备、通信介质、网络协议、网络软件等。
通信介质
是网络中信息传输的载体,常用的有线通信介质包括双绞线、光缆和同轴电缆等,常用的无线通信介质包括微波、红外线和无线电等。
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组成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按功能组成:将计算机网络划分为网络终端、网络设备、通信介质、网络协议、网络软件等。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信息系统。
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组成
资源子网
通信子网
路由交换设备
主机
服务器
按功能区域:可以将计算机网络划分为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
计算机网络基础 ——基于案例与实训 第三版
学习目标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
1.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组成; 2.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和发展历史; 3.掌握常见网络拓扑结构的特点; 4.理解分层网络体系结构。
目录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组成
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
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3
网络体系结构
4
CONTENTS
2.以分组交换为中心的多主机网络
1.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国际标准化组织于1983年提出了一个使各种计算机能够互连的标准框架——开放式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OSI模型是一个开放体系结构。从而使网络的发展走向标准化道路,其最大体现就是Internet的产生。
3.标准化的开放性网络
连接器
优点:结构简单、易于扩充 电缆长度较短、成本低 缺点:可靠性差 故障诊断困难 网络性能较差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3版)》教学指南及习题答案

全国中职电子信息类教材(计算机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3版)电子教学资料于鹏丁喜纲主编Publishing House of Electronics Industry北京 BEIJING前言为了配合《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3版)》课程的教学,体现教材的编写特色,更好地为读者服务,编写了此教学资料。
教学资料内容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教学指南,包括了课程性质与任务、课程内容和要求、教学建议、教学时间分配。
第二部分是习题答案,给出了每道习题的详细解答过程。
第三部分是电子教案,采用PowerPoint课件形式。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按需选取和重新组合。
限于编著者水平,教学资料中有错误或不妥之处,请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编者2009年1月《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3版)》教学指南一、目的与任务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计算机用户可以超越地理位置的限制,进行信息传输,人们可以方便地访问网络内所有计算机的公共资源。
因此,计算机网络已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成为信息产业的重要技术支柱。
目前我国各类计算机设备已具备一定数量,迫切要求建设公共数据通信网,发展远程计算机网络,同时,更需要建设计算机局域网,以适应办公自动化、企业管理自动化和分布式控制的需要。
我们根据《计算机网络管理员国家职业标准》中对计算机网络管理从业人员所需掌握的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的要求,结合多年来从事网络设计、网络维护、校园网建设和计算机网络教学的经验,编写了本教材。
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之间的关系,在重视理论提升的基础上,通过实训以加强培养学生在网络组建和管理方面的技能,达到组建和管理局域网的技术水平。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共分10章。
第1章着重讲授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网络的组成、网络的分类、网络的拓扑结构等内容。
第2章主要介绍网络体系结构、OSI参考模型、网络协议等内容。
第3章主要介绍数据通信的有关概念及数据传输技术、多路复用技术、数据交换技术、差错控制技术、网络传输介质等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
115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第三版)模块 一 计算机网络基础
1、 舟 遥 遥 以 轻飏, 风飘飘 而吹衣 。 2、 秋 菊 有 佳 色,裛 露掇其 英。 3、 日 月 掷 人 去,有 志不获 骋。 4、 未 言 心 相 醉,不 再接杯 酒。 5、 黄 发 垂 髫 ,并怡 然自乐 。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