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毛葡萄籽原花青素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磷脂复合物抗氧化功能的实验研究

量、 超 氧 化 物 歧 化 酶 和 谷 胱 甘 肽 过 氧 化 物 酶 活 性 及 还 原 性 谷 胱甘 肽 含 量 的变 化 , 观 察 葡 萄 籽 提 取 物 原 花 青 素 磷 脂 复 合 物 的 抗 氧 化 作 用 。结 果 原 花青 素磷 脂 复合 物 各 剂 量 组 的大 鼠体 重 与 模 型 组 及 空 白对 照 组 比 较 , 均 无 统计 学 差 异 ( P>0 . 0 5 ) 。原 花
葡萄 籽 提取 物原 花 青 素磷脂 复合 物抗 氧化 功 能 的实验 研 究
苗智如 , 袁 夏 , 廖 丽娜 , 侯 中海 , 蒋 国军 ( 1 . 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 浙江 杭州 3 1 1 2 0 0 ; 2 . 浙江萧山医
院 药 剂科 , 浙江 杭州 3 1 1 2 0 1 )
[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T o s t u d y t h e a n t i o x i d a n t e f f e c t s o f g r a p e s e e d p r 0 a n t h o 。 y a n i d i n s p h o s p h o l i p i d c o m p l e x ( G S P P C ) .Me t h -
[ 摘要 ] 目的
探 讨 葡 萄 籽 提 取 物 原 花青 素磷 脂 复 合 物 的抗 氧 化 作 用 。 方 法
取 大鼠 8 O只 , 随 机 分 为 8组 : 空 白对 照
葡萄籽原花青素抗癌活性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g a e r s u c s h l s i c t n,c e c ls u tr s a el a h e e r h p o e s o n i a cn g n c r p e o r e .T e ca s ai i f o h mia t cu e s w l s t e r s a c r g s n a t c r i o e i r r -
e itd xe sv l i p a t . T r a e ma y knd o p a ma o o ia a tvte o g a e s e s xse e tn ie y n ln s hee r n i s f h r c lg c l ciiis f r p e d p o n h c a i i s I e e a , r p e d r a t o y n d n sf mo sfrist r e mo ti o tn r p ris: r a t o y n d n . n g n r l ga e s e sp o n h c a i i si a u o t h e s mp ra tp o e t e h g efc e c i h f in y, lw tx ct a h g bia al b l y Th d s usi n b u a t- ac n g ni a t i a d i o o ii y nd i h o v i i t . a i e ic so a o t n ic r i o e c ci t n vy me h n s o rpe s e s p o n h c a ii a r vde a r fr b e v l rt e c mp e e ie u iia in o c a im fg a e d r a t o y nd nsc n p o i ee a l aue f h o r h nsv tl t f o z o
葡萄籽低聚原花青素化学成分及抗氧化研究

( 0 8 0 0 1 20422 )
研究表 明 , 葡萄籽原花青素是迄今 为止所发 现的最有 效 的 自由基 清除剂之一 , 特别是低 聚花青 素可 以清 除 体 内的 自由基和活性氧 , 能预防因人体血 液 中低密度
葡 萄籽原花 青素 由不 同数 目的黄烷 醇一 茶素 、 儿
表儿茶 素聚合而成 ,通 常将 二一 四聚体称为低 聚原 花 青素 (rcaio c l o e, P , poyndl i m rO C)五聚体 以上 的称 为 iog 高聚体 (rcaio c o m r,P )对于葡萄籽原 花 poyndl l esP C , ip y 青素抗 氧化性 的研究报 道很 多I l l, _ 既包括动物体 内抗 5 氧化试 验 ,又包括体外 细胞 培养及用化 学方法测定 。
和oc 对 D P 自由基 和羟 自由基都 具有较好的清除活性。对 D P 自由基的清除作 用与 v 相 3,其 I 分别为 p S PH PH " - c 1 0t / L和 1 9 I / L . gm 2 x .  ̄ m ,明显 强 于 V 和 To x 3 g c ro ;原花青 素 B 和 ocs l 2 p 对羟 自由基 的抑制 率明显 高于 V 、 E cV 和 Too。p 经过层析分离纯化后得 到的原花青素 B 清除 D P 自由基 的效果有所提 高,但 对于羟 自由基的清除活 r xoc l s PH
a d RP n —HP LC. ea to ia ta t i fp o n h c a i i , e v rto , n xrc s a pe p lp e o , , Th n ixd n c i t o r a to y n dn B2r s e ar lwiee ta t, p l oy h n l Vc vy VEa d Trlx we e d tr ie ys a e gn PH a ia n y r x lrd c 1 Ho v r p o n h c a i i n oo r eem n d b c v n i g DP r d c la d h d o y a i a. we e , r a t o y n d n B n o cS h we mo e f cie t c v n ig 2 a d p s o d r ef tv a s a e gn DP e PH ・ wih C5 v l e o 12 a d .9  ̄mo/ t I 0 au s f .0 n 13 lL.
葡萄籽原花青素药理学研究现状

葡萄籽原花青素的药理学研究现状
段国平指导老师:赵丕文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100029)
摘要葡萄籽原花青素是一种新型高效抗氧化剂,同时具有保护心血管、抗 肿瘤、免疫调节等药理作用,研究表明其对多个系统的疾病具有一定的预防和治 疗作用。本文就葡萄籽原花青素的药理作用及药理学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其进 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364
4、抗肿瘤 现代研究表明GSPE对多种癌细胞如卵巢癌、宫颈癌、肝癌、前列腺癌细胞 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何佳声等发现GSPE在体外可呈浓度依赖性抑制人 结肠癌细胞株SW620的增殖并通过Caspase.3通路促进其凋亡I圳。史志勇等研究 GSPE对人胰腺癌细胞株BXPC一3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发现GSPE以时间剂量关 系抑制BxPC一3的增殖并下调COX-2的表达,且诱导细胞停滞在G0/G1期,其机 制可能与COX-2的表达有关IlSl。 5、在眼科的应用 研究表明GSPE对眼科多种疾病具有防治作用。在老年性白内障方面,而 GSPE可以抑制晶状体氧自由基的生成和脂质过氧化,从而有效地抑制白内障的 发生。如Ourukall等在用亚硒酸钠致大鼠白内障模型的研究中,发现服用GSPE 可以升高晶状体中的谷胱甘肽含量,降低丙二醛的含量,且大鼠食物中加入GSPE 亦可延缓白内障进展[161。在青光眼方面,Zhanq等研究发现原花青素在大鼠脑 缺血模型中可抑制前脑皮质及海马神经细胞表达Bcl.2蛋白和Bax蛋白,从而有效 抑制神经细胞的凋亡071。在葡萄膜炎方面,GSPE以其良好的抗炎作用和免疫调 节功能,可防止炎症引起的组织破坏和并发症的发生。此外,GSPEJ丕具有良好的 保护角膜基质细胞的作用。 6、免疫调节和抗炎作用 Sharma等发现GSPE可改善LWB诱导的小鼠免疫抑制,这可能是GSPE抑制小 鼠光致癌的机制之一llal。亦有研究表明GSPE对喂食甲醇或感染鼠逆转录病毒引 起的小鼠免疫功能不全具有动态调节的作用,能促进小鼠体内IL-2的产生,减少 感染逆转录病毒的小鼠细胞中IL-26的产生,降低食用甲醇小鼠脾细胞所产生 也.10的高水平,同时还可增加自然杀伤细胞的细胞毒性。周丹阳等发现GSPE通 过减少肺内iNOS的表达而减轻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191。GSPE对 大鼠乙酸性结肠炎也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12们。 7、其它作用 GSPE还有抗疲劳、抗衰老、抗辐射和突变、抗抑郁、抗感染、保护肝肾、 改善记忆能力障碍等多种作用。如Nair等发现GSPE能抑制HⅣ.1病毒在外周血单 核细胞中的复制和表达,分子机制的研究显示,其能够剂量依赖性地显著降低趋化 受体的表达,为HIV.1病毒的防治研究提供一定的思路Izli。江蓓等发现GSPE能
葡萄籽中原花青素抗氧化效果研究进展

近年来 , 许 多国家都非常重视抗 氧化剂 的研 究 。合成 的 抗氧化剂 因其存在潜在毒性 和致 癌作用而 不被大众所 接受 , 而天然的抗氧化剂 因其 无毒无 害 、 价格 低廉 、 取 材方 便被普 遍 应用。葡萄被广泛种植于世界各 地 , 因其种植 面积和产 量 都居首位 , 被 誉为“ 水果世界 明珠 ” 。这就为葡萄籽 中原花 青 素的提取提供 了方便 的条件 , 所 以 目前许 多 国家 对于葡萄 籽 中原花青素 的抗 氧化作 用研 究都 十分 重视 。国 内外 已有研
研 究表明 , 当原花 青 素 的浓度 达到3 2 . 4 m g / L 时, 其对 D P P H
自由基清除率为9 5 . 4 %[ 1 1 3 。另外孙 芸 等 的研究 表明 , 清
综合 国内外文献 发 现 , 无 论在 体 内还是体 外试 验 中 , 原 花青素都表现 出良好 的抗 氧化能力 J , 以下从体 内和体 外 两个角度来总结葡萄籽 中原 花青 素的抗氧化作用研究进展 。 2 . 1 葡萄籽 中原 花青素体外抗氧化作用研 究进展 目前国内外对葡萄籽 中原花青 素的体外研 究 , 多数集 中 在对 自由基的清 除能 力上 , 并且, 目前 的研 究 多 以清 除 D P 一
(+)一儿茶素 、 (一)一表儿茶素 、 (一)一表儿茶 素以及没食 子酸酯。并且葡萄籽 中的原花青 素结构非 常复杂 , 除 了以上
其对 D P P H、 A B T S自由基 及氧 自由基都 有 良好 的清 除能 力 , 甚至其抑制 D P P H 自由基 的能力高于传统 的抗 氧化剂 V c 和
原花青素抗氧化功效的研究进展

原花青素抗氧化功效的研究进展摘要:原花青素,简称OPC,一般为红棕色粉末,气微、味涩,溶于水和大多有机溶剂。
是一种有着特殊分子结构的生物类黄酮,是能够清除人体内自由基有效的天然抗氧化剂。
一般为葡萄籽或黑果枸杞提取物。
原花青素是一种新型高效抗氧化剂,具有很强的体内活性。
研究证明,其能防治80多种因自由基引起的疾病,包括心脏病、关节病等,还具有改善人体微循环功能[1]。
本文将对其抗氧化的功效进行综述。
关键词: 原花青素抗氧化功效自由基1.原花青素的分类、分布及化学结构1.1原花青素的分类原花青素是以黄烷-3-醇为结构单元通过C—C键聚合而形成的化合物,其结构取决于五方面: 1)黄烷-3-醇单元的类型;2)单元之间的连接方式;3)聚合程度(组成单元的数量);4)空间构型;5)羟基是否被取代(如羟基的酯化、甲基化等)。
根据原花青素的聚合程度可分为单聚体、寡聚体和多聚体,其中单倍体是基本结构单元,寡聚体是由2~10个单倍体聚合而成,多聚体则由10个以上的单倍体聚合而成。
OPC是水溶性物质,在体内极易吸收,二聚体的分布最为广泛并且研究的最多[2]。
1.2原花青素的分布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着原花青素,人们对它的研究已有60余年历史,1961年,德国Karl等从英国山楂新鲜果实的乙醇提取物中首次分理处2种多酚化合物。
1967年,美国Joslyn等又从葡萄皮和籽提取物中分离出4种多酚化合物,他们观察到的多酚化合物在酸性介质中加热均可产生花青素,这类多酚化合物即为原花青素[3]。
80年代以来,全世界对原花青素的研究日益广泛和深入,主要集中于以下植物:葡萄、黑果枸杞、山楂、日本罗汉柏、花旗松、野生刺葵、番荔枝、野草、苹果、扁桃、高粱、耳叶番泄、可可豆、大黄、桂圆、沙枣、山竹等[4]。
1.3原花青素的化学结构原花青素是由不同数量的儿茶素或表儿茶素结合而成。
最简单的原花青素是儿茶素或表儿茶素或儿茶素与表儿茶素形成的二聚体5,此外还有三聚体、四聚体等直至十聚体。
葡萄籽原花青素的分离纯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吸附量 =(初始浓度 - 平衡浓度)×溶液体积 树脂重量
解吸率= 洗脱液中原花青素总量 树脂吸附原花青素总量
× 100%
2.3.2 ADS-8 树脂的吸附流出曲线与解吸曲线的绘制 处理后的A D S - 8 树脂于水中湿法装柱,玻璃柱
O1 1 . 9 ×42cm,其中树脂装填高度32cm ,床体积约 90ml。将葡萄籽原花青素粗提物用水稀释至原花青素 浓度分别为5.8、15.0mg/ml,以2ml/min流速上样分 步收集流出液(10ml/管),测定其中原花青素浓度。 以流出液体积(BV )为横坐标、流出液中原花青素浓 度C与进样原花青素浓度C0之比(C/C0)为纵坐标,绘 制吸附透过曲线。
青素提供参考。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仪器 Waters公司高压液相色谱仪,HHS型电热恒温水浴
锅,SHZ-82水浴恒温振荡器,UV-2100紫外/可见分光 光度仪,Z F Q - 8 5 A旋转蒸发仪,T D 5 A - W S台式低速离 心机。 1.2 实验材料
AB-8、ADS-8和S-8型大孔树脂,购于南开大学化 工厂;原花青素标准品(浓度≥95%),购自天津尖峰 天然产物有限公司;葡萄籽是新疆葡萄酒厂下脚料;亚 油酸(不含抗氧化剂,含量≥90%)由本实验室用红花 油提取;工业级乙醇、Tris(三羟甲基氨基甲烷)及所 用其他化学试剂均为分析纯。
洗脱液原花青素浓度(mg/ml)
120 100 80 60 40 20
0 0
20% 乙醇 40% 乙醇 50% 乙醇
1
2
3
4
5
6
图 2 ADS-8树脂解吸曲线
洗脱液体积(B V )
朱靖蓉等:葡萄籽原花青素的分离纯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葡萄籽原花青素的梯度分离及其抗氧活性研究

・实验研究Experimental R esearch ・葡萄籽原花青素的梯度分离及其抗氧活性研究3Studies of G radient Extraction of G rape Seed Proanthocyanidin and Their Anti 2oxidative Effects杨怀霞Yang Huaixia 1,马庆一Ma Qingyi 2,许 闽Xu Min 11.河南中医学院Henan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郑州轻工业学院Zhengzhou Institute of Light Industry摘要:目的:研究葡萄籽原花青素的梯度分离方法及各组分的抗氧化性能。
方法:葡萄籽样品通过乙醇粗提后,用不同溶剂梯度分离得到各组分,以乙酸乙酯组分为代表确定DPPH ・法测定活性的最佳浓度范围,再比较各组分自由基淬灭能力。
结果:最佳活性测定样品浓度范围1.0~10μg/ml ,运用此法测得的清除率在25%~80%之间,灵敏度和准确度较高;葡萄籽梯度分离各组分清除自由基能力:乙酸乙酯组分≥丙酮组分>乙醇组分>乙醚组分>乙醇粗提物>二氯甲烷组分>石油醚组分;其中乙酸乙酯组分和丙酮组分活性尤其突出,表明有高活性成分富集其中。
结论:梯度分离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的效果令人满意。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gradient extraction of grape seed proanthocyanidin and their antioxdative effect.Method :After sam 2ple grape seeds were extracted with ethanol ,the active components were obtained by application of different organic solvents.Through investigation of the free 2radical scavenging effect of ethylacetate components ,the optimum concentration range was deter 2mined by DPPH method and a comparison was made on the antioxidative effects of the different components from grape seeds.Re 2sult :The optimum assay range was 1.0~10ug/ml with the scavenging rate between 25%~80%.The sensitivity and accuracy of this method were satisfying.The free 2radical scavenging effects of different components from grape seed proanthocyanidin came in the following :Ethyl acetate >Acetone >Ethanol >Ether >the primary extracts of ethanol >Dichloromethane >Petroleum ether.A 2mong all components ,the activities of Ethyl acetate and Acetone extracts were excellent marked by the active components highly con 2centrated.Conclusion :Gradient extraction of grape seed proanthocyanidin was very promising.关键词:葡萄籽;梯度分离;抗氧化性;DPPH ・法K ey w ords :grape seed ;gradient extraction ;anti 2oxidative effect ;DPPH method中图分类号CLC number :R284.2 文献标识码Document code :A 文章编号Article ID :1672-6839(2004)05-0014-03 许多生理、病理现象都与体内自由基的产生和积累密切相关,寻找阻遏自由基反应的抗氧化剂的工作格外重要[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野生毛葡萄籽原花青素抗氧化活性的研究郑燕升,莫倩 (广西工学院轻化系,广西柳州545006)摘要 [目的]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野生毛葡萄籽原花青素提供依据。
[方法]选择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 2-・)和羟基自由基(・O H )2个方面,对野生毛葡萄籽原花青素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
[结果]野生毛葡萄籽原花青素对O 2-・和・O H 均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对O 2-・、・O H 野生毛葡萄籽原花青素的I C 50分别为0.37、0.33m g/m l 。
[结论]野生毛葡萄籽原花青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关键词 野生毛葡萄;原花青素;抗氧化活性中图分类号 S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08)18-07512-02A n t iox ida tio n E ffe c t o f P roa n th o c y an d in s fromS e e d s o f W ild V itis quinquangu laris ZHENG Ya n -sh e n g e t a l (D epa r t m en t o fB io lo g ica l an dC h e m ica l E n g in ee rin g ,G u an gx i U n ive rs ity o f T ech n o log y ,L iu zh ou,G u an gx i 545006)A b s tra c t [O b jective]T h e re se archa i m edto p ro v ide scien tific basis fo r deve lop in g p roan th ocy and in s fromw ild V itis quinquangu laris .[M e th od]T h e rad-ica l scaven g in g e ffe ct o f pro an th ocyan d i n s fromw ild V itis quinquangu laris w a s stu d ied a t d iffe ren t sys tem s(O -・and ・OH )[R e su lt]P ro an th ocyan d i n s from w ild V itis qu i nquangu laris h ad s tron g scav en g in g e ffect on free radica ls gen e ra ted by d ife ren t sys tem s .F o r O 2-・an d ・OH,th e I C 50o f p ro an th o cyan d in s fromw ild V itis quinquangu laris w a s 0.37an d 0.33m g/m l .[C on clu s ion]P roan th ocy and in s fromw ild V itis qu inquangularis h ad stron g an tiox idan t a ctiv ity.K e y w o rd s W ild V itis quinquangu laris ;P roan th ocyan d i n s ;A n tiox idan t activ ity基金项目 广西教育厅资助项目(200708LX198);广西工学院基金项目(院科自0704104)。
作者简介 郑燕升(1964-),男,广西贵港人,硕士,副教授,从事天然有机化学方面的研究。
收稿日期 2008-04-16在自然界中,多酚类物质广泛存在,并作为天然的抗氧化剂而广泛应用。
对于葡萄籽原花青素抗氧化性的研究报道很多[1-4],既包括动物体内抗氧化试验,又包括体外细胞培养及用化学方法测定。
研究表明,葡萄籽原花青素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有效的自由基清除剂之一,特别是低聚花青素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和活性氧,能预防因人体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氧化而引起的动脉硬化[5]。
许多研究表明,原花青素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能力远远强于V E 和V c ,能防治80多种因自由基引起的疾病,包括心脏病、关节炎等,还具有改善人体微循环的功能[6-7]。
笔者研究了自制的野生毛葡萄籽原花青素产品在2种体系中清除自由基的活性,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野生毛葡萄原花青素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A L 104电子分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W F ZU V -20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尤尼柯仪器有限公司);PH S-25型精密酸度计(上海伟业仪器厂);ZFD —5250全自动新型鼓风干燥箱(上海智城分析仪器制造有限公司);2003型恒温磁力加热搅拌器(上海闵行虹浦仪器厂)。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 ris)、邻二氮菲、邻苯三酚、F e-SO 4、H 2O 2、乙醇、丙酮等为国产分析纯试剂。
1.2 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为野生毛葡萄籽原花青素,自制[8](>95.0%)。
1.3 试验方法1.3.1 野生毛葡萄原花青素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 2-・)的活性。
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9]。
在试管中加入4.5m l T ris-H C l 缓冲液(pH 值8.2)和0.1m l 不同浓度的样品溶液,置于25℃恒温水浴中20m in ,用微量注射器注入0.4m l 经25℃预热的邻苯三酚,混合均匀后置于25℃恒温水浴中反应4m in ,立即加入2滴8m o l/L H C l 中止反应。
用去离子水调零,420nm 处测定吸光度,同时以0.1m l 去离子水代替样品做空白试验,则原花青素对O 2-・自由基的清除率按如下公式计算。
清除率(%)=A 空白-A 样品A 空白×100(1)1.3.2 野生毛葡萄原花青素清除羟基自由基(・OH )的活性。
采用邻二氮菲-F e 2+氧化法[10]。
在试管中依次加入5m m o l/L 邻二氮菲溶液0.6m l 、磷酸盐缓冲液(pH 值7.4)0.4m l 和5m m o l/L F e 2+-E DT A 溶液0.6m l ;其中,加入体积分数为0.1%H 2O 20.8m l 作为损伤管,加入体积分数为0.1%H 2O 20.8m l 和1m l 不同浓度的样品溶液作为样品管,不加H 2O 2和样品的作为空白管;将各管用无水乙醇定容到4m l ,37℃下反应1h ,535nm 处测定吸光度。
野生毛葡萄原花青素对羟基自由基(・OH )的清除率按如下公式计算。
清除率(%)=A 样品-A 损伤A 空白-A 损伤×100(2)2 结果与分析野生毛葡萄原花青素在邻苯三酚自氧化体系和F e 2+/H 2O 2氧化体系中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 2-・)和羟基自由基(・OH )的试验结果分别见图1、2。
图1 野生毛葡萄原花青素对O 2-・的清除效果F ig.1 S c a v e n g in g e ffe c t o f p ro a n th o c y a n d in s from w i ld V itis qu in -quangu laris o n O 2-・由图1可知,邻苯三酚自氧化体系中,随着原花青素浓度的升高,清除率也随之升高。
将上述数据进行回归,得到回归方程:y =11.636x 3-151.66x 2+227.4x -13.46(R 2=0.9644)(3)根据回归方程可求得在该试验条件下野生毛葡萄籽原安徽农业科学,J ou rn a l o f A n hu i A g r i .S c i .2008,36(18):7512-7513 责任编辑 刘月娟 责任校对 况玲玲花青素的I C 50为0.37m g /m l 。
当原花青素质量浓度达1.0m g/m l 时,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 2-・)的清除率达76.1%。
由图2可知,在F e 2+/H 2O 2氧化体系中,随着原花青素浓度的升高,清除率也随之升高。
将上述数据进行回归,得到回归方程:y =43.901x 3-186.68x 2+235.83x -10.247(R 2=0.9755)(4)根据回归方程可求得在该试验条件下野生毛葡萄籽原花青素的I C 50为0.33m g/m l 。
当原花青素质量浓度达到1.0m g/m l 时,对羟基自由基(・OH )的清除率达到83.8%。
图2 野生毛葡萄原花青素对・OH 的清除效果F ig.2 S c a v e n g in g e ffe c t o f p ro a n th o c y a n d in s from w i ld V itis qu in -quangu laris o n ・OH3 结论在邻苯三酚自氧化体系和F e 2+/H 2O 2氧化体系中,野生毛葡萄原花青素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 2-・)和羟基自由基(・OH )具有较强的清除作用,而且存在量效关系,质量浓度越高,抗氧化活性越强。
当原花青素质量浓度达到1.0m g/m l 时,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 2-・)、羟基自由基(・OH )清除率分别达到76.1%和83.8%,说明野生毛葡萄籽原花青素为抗自由基的有效活性成分。
但由于自制的野生毛葡萄原花青素没有经过精细分离,低聚体含量尚未测定,低聚体提纯不够,存在聚合度较高的成分,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 2-・)、羟基自由基(・OH )清除率的优势还没得到充分体现。
参考文献[1]郑光耀.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的生理活性、药理作用及其应用[J].林产化工通讯,2000,34(1):28-33.[2]孟洁,杭瑚.诃子对食用油脂抗氧化作用的研究[J].食品科技,2000(2):36-38.[3]赵万洲,陆茵,阎新琦,等.葡萄籽原花青素抗促癌作用实验研究[J].中草药,2000,31(12):917-920.[4]王洪新.葡萄籽中抗氧化剂的精制及抗氧化性的测定[J ].中国油脂,1995(6):9-14.[5]B A O SH ANSU N G,P ED R O B E L C H IO RJ M ,R IC AR D O D AS IL V A,e t a l.I so -la t io n a n d pu r i fica tion o f d i m e r ic an d tr i m e r ic p ro an th o cy an id in s from g r apese ed s[J].Jo u rn a l o f C h rom a to g ra ph y,1999,841(1):115-121.[6]F U L E K I T,R ICA R D O D AS IL V A,J M .C a te ch inan d p ro cy an id incom p o s itiono fse ed s fromga pe cu ltiva rs g row nin O n ta r io[J ].J ou rn a l o f A g r icu ltu ra l an d F oo d C h em istr y(U SA ),1997,45(4):1156-1160.[7]BA G CH I D,B AG C H I M ,S T O H SSJ ,e t a l .F re e rad ica ls an d g r ape se e d p ro an -th o cy an id ine x tra ct i m p o r tan ce inh um anh e a lthan d d ise a se p re ve n t ion [J].T o x i-co lo g y ,2000,148(2/3):187-197.[8]郑燕升,莫倩,雷莉.野生毛葡萄籽中原花青素提取工艺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408-409.[9]刘慧燕,赵谋明.江蓠低分子量多糖的提取以及抗氧化活性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05,25(3):67-69.[10]金鸣,蔡亚欣.邻二氮菲-F e 2+氧化法检测F e 2+/H 2O 2产生的羟自由基[J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996,23(6):553-555.(上接第7511页)表7 续随子油的成分T a b le 7Com p o n e n t o f Eupho r b ia lathy ris L.s e e d o il序号N o.化合物C om pou n d 保留时间∥m i n R e ten t iont i m e种子甲酯S e ed m e th y l e s te r 油甲酯O il m e th y l e ste r相对含量∥%R e la tiv e con ten t种子甲酯S e ed m e th y l es te r 油甲酯O i l m e th y l e s te r1豆蔻酸甲酯11.9712.480.4080.3992十五烷酸甲酯12.6312.99 1.1420.8053棕榈油酸甲酯13.9813.870.1130.6124棕榈酸甲酯14.2114.08 5.059 4.5915棕榈二烯酸甲酯14.6214.95 1.0240.3826十七烷酸甲酯14.7615.180.2110.4037硬脂酸甲酯15.0815.490.1210.4138油酸甲酯15.4215.8586.12085.4509亚油酸甲酯15.5416.22 1.671 2.21910γ-亚麻酸甲酯16.9417.87 1.075 1.28711花生酸18.9219.330.413 1.00312花生烯酸19.0220.092.5512.172参考文献[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第4册[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3582.[2]张卫明,史劲松,顾龚平.生物质能的利用和能源植物的开发[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0(3):68-74.[3]娄在祥,王洪新.苹果籽油提取工艺研究[J].粮油食品科技,2006,14(6):36-38.[4]祝红,祝玲,叶曼红.番木瓜种子油提取方法及成分的研究[J].中药材,2007,30(3):857-860.[5]魏红,钟红舰,汪红.索氏抽提法测定粗脂肪含量的改进[J].中国油脂,2004,29(6):52-54.[6]吕荷,张涛.中药挥发油测定方法研究[J].中成药,2003,25(1):78-80.[7]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8]罗登林,丘泰球,卢群.超声波技术在油脂工业中的研究进展[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2005(3):48-50.[9]宁永成.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与有机波谱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266.315736卷18期 郑燕升等 野生毛葡萄籽原花青素抗氧化活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