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骆驼祥子》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骆驼祥子》教案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骆驼祥子》的基本情节和人物背景。这是一部描绘北京民国时期人力车夫祥子命运的小说,作者是老舍,被誉为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它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生存状况和时代特征。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理解小说的语言风格上,学生们还存在一定的难度。老舍先生独特的北京话风格,对于生长在南方或非北京地区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确实有些吃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对作品语言特色的讲解,或许可以通过对比、朗读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领会其语言魅力。
此外,对于祥子心理变化的复杂性,尽管我尽力通过具体事件分析来引导学生,但仍有部分学生表示难以把握。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的生活经验尚浅,对于人物内心的挣扎和痛苦体会不深。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多地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用他们能理解的方式去解释和剖析人物心理。
b.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a.分析《骆驼祥子》中的人物形象,特别是主人公祥子的性格特点及其变化过程;
-祥子的勤劳、朴实、善良等品质;
-祥子在社会现实打击下的心理变化和性格扭曲;
b.理解小说的社会背景,探讨作品所反映的时代特征;
-民国时期北京的社会风貌;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骆驼祥子》的基本情节、人物形象、社会背景和主题思想。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这部作品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思考社会现象。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教案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骆驼祥子》的作者老舍以及其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地位。
2. 引导学生了解小说的背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二、教学内容1. 介绍老舍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概述《骆驼祥子》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引导法:引导学生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特点。
四、教学步骤1. 介绍老舍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概述《骆驼祥子》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3. 引导学生关注小说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五、课后作业1. 预习《骆驼祥子》第一章。
2. 简要介绍自己了解的老舍及其作品。
第二章:小说情节梳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骆驼祥子》的故事情节,理解人物之间的关系。
2. 引导学生分析小说的结构特点。
二、教学内容1. 详细讲解《骆驼祥子》的故事情节。
2. 分析小说的结构特点。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故事情节和结构特点。
2. 引导法: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关系。
四、教学步骤1. 详细讲解《骆驼祥子》的故事情节。
2. 分析小说的结构特点。
3. 引导学生关注人物之间的关系。
五、课后作业1. 阅读《骆驼祥子》第二章。
2. 分析小说的人物关系。
第三章:人物形象分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深入了解《骆驼祥子》中的人物形象,体会作者对人物的刻画。
2. 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二、教学内容1. 分析《骆驼祥子》中的主要人物形象。
2. 探讨人物性格特点。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2. 引导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人物。
四、教学步骤1. 分析《骆驼祥子》中的主要人物形象。
2. 探讨人物性格特点。
3. 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心理变化。
五、课后作业1. 阅读《骆驼祥子》第三章。
2. 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第四章:小说主题探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骆驼祥子》的主题思想。
2. 引导学生从小说中思考现实社会问题。
名著《骆驼祥子》教案范文(精选3篇)

名著《骆驼祥子》教案范文(精选3篇)名著《骆驼祥子》教案范文(精选3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名著《骆驼祥子》教案范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分享。
名著《骆驼祥子》教案1一、教学目标:1、应掌握的基础知识:作者、作品的主要内容、作品的主题、人物形象、艺术特色。
2、应培养的能力: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作品的主要内容、人物形象的刻画。
2、作品的主题。
三、教学理念:1、传授知识重精,不在多。
2、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3、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创新精神。
四、教学过程:(一)前置性作业:要求学生课外阅读《骆驼祥子》一书,并且做好:1、上网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品。
2、在阅读中用笔画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并在旁边写批注。
批注可以从人物刻画的方法、词语的使用、修辞方法的使用、语言上的特点等方面去考虑,也可从自己在读中产生的感想去写。
3、全书共有十五章,每天读一章,争取两个星期读完。
各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做好督促检查工作。
(二)引入:欣赏电影《骆驼祥子》片段,激趣。
(三)明确学习内容。
(四)进行新课:1、了解作者:学生根据自己完成“前置性作业1”的情况来谈,教师进行必要的补充。
2、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骆驼祥子》的主要内容、所表现的主题、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
(1)小组成员交流。
(2)全班交流,互相补充。
(3)要求学生阅读课本名著导读p234——235的内容,再次加深《骆驼祥子》一书内容的了解。
3、交流完成“前置性作业2”的情况,交流中互相学习:在班里找一个小读者,重点推荐书中的其中一章内容,让小读者阅读与欣赏自己做的批注,并听听小读者给自己的评价。
4、全班一起欣赏《骆驼祥子》的其中一章内容,使学生对作品的人物形象、艺术特色有更深的感受:(1)大家商量推荐欣赏书中其中的一章内容。
(2)全班一起交流阅读体验,结合“前置性作业2”进行,学生畅所欲言,互相补充,教师进行适时的点评。
整本阅读指导课《骆驼祥子》教案

整本阅读指导课《骆驼祥子》教案骆驼祥子》名著导读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祥子买车”的心酸故事。
2.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二、教学重点:祥子买车”的心酸故事。
三、教学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教学方法:批注式阅读法、人称互换法、表演法、探究法。
五、教学课例:名著导读课型。
六、教学过程:一)欣赏引入名著1.播放《骆驼祥子》的片尾曲《四季风》,请学生留意画面和歌词,从中传递出了哪些信息。
2.介绍作家XXX及其代表作《骆驼祥子》的影响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批注了解祥子(买车)1.引导学生通过批注式阅读法,关注细节和描写方法,理解XXX买车后的心情和心理描写。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质疑,促进思考和探究。
师小结:1.批注式阅读法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方法,可以从字词、内容、描写方法等方面进行批注。
2.通过欣赏和批注,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XXX被骗了钱,他感到非常愤怒和痛苦。
他站起来,握紧了拳头,准备动手。
但XXX警告他不要动手,否则会有麻烦。
XXX感到委屈,他说自己并没有得罪任何人。
XXX告诉他,这只是碰巧被骗了而已,人生就是这样,有时候会碰到不幸的事情。
XXX颤抖着,拿出了自己的钱罐子,XXX看了看,笑了笑,把钱罐子摔在了地上。
XXX看着钱散落在地上,心痛不已。
XXX问他这些钱够不够,XXX没有回答,只是颤抖着。
XXX告诉他,这些钱买一条命都不够,他不会对他下手的。
XXX想要把自己的被褥拿出来,但XXX警告他不要动。
XXX咬紧嘴唇,咽下口水,最终推开门离开了。
设计意图:本课旨在介绍表演法作为一种愉快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激发研究热情和阅读兴趣。
通过视频欣赏和猜结局等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小说中的人物情感和复杂命运。
学情分析:在表演活动中,学生通过评价同学的演技,认识到细节描写对于理解人物情感的重要性。
在视频欣赏中,学生猜测XXX的命运,发现小说中的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命运多变。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教案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小说的作者及背景,梳理并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
2.学习运用圈点与批注的阅读方法。
3.引领学生通过专题阅读深入解读文本,激起对祥子悲剧命运的同情,加深对当时黑暗现实社会的认识,激发学牛.对社会、人牛•的深入思考。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小说的作拧和主要内容。
2.学习圈点与批注的阅读方法,初步探讨专题阅读方法及方向。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学期我们学过一篇著名的散文《济南的冬天》,同学们还记得是谁的作品吗?(生:老舍)对,是老舍先生的作品。
老舍先生不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而n是享有世界声誉的著名作家。
除了散文,他也创作了很多优秀的小说。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去了解中国旧社会一个普通人的悲惨命运,去感受这位文学大家的魅力所在。
(板书文超)【设计意图】从学生已经学过的课文导入,能够拉近学生与本课所学内容之间的距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烟,更好地进入本课的学习。
二、篁体了解《骆驼祥子》师:在进入本课之前,老师已经让同学们自主阅读了《骆驼祥子》这本也现在请同学们自主展示你们的收获,让大家一起看看你们的学习成果。
(生先小姐内交流、展示,然后小组代表在全球展示,师指导)可悲,是祥子再欢的人,但曲给人们的只有深深的同情和无限的思考.3 .关于内容。
初步阅读了小说之后,对小说的主要内容和故事情节有了大概的了解,下面我们就•起同颐梳理一下祥子的主要经历:日课件出示师小结:经过回顾学习,我们了解了4骆鸵祥子》的作者及写作背景、主要人物和主要情节。
小说描写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祥子•:起三落的悲惨一生,反映J'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对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生存状况的关注和同情。
【设计意图 1.本环节通过回顾同学们自主阅读所得,从小说的作者及写作方■景、主要人物、主要情节等方面,大体了解小说《骆驼祥子》的原本情况。
既可以检验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也能从整体上加深学生对小说的了解,为后面进一步学习小说打下基础。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教案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作者老舍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掌握《骆驼祥子》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3)分析小说中的社会环境和人物命运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感知小说内容。
(2)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小说中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塑造。
(3)学会与他人合作,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兴趣和阅读热情。
(2)感受小说中的人性光辉,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
(3)认识社会现实,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心态。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作者简介和创作背景(1)介绍老舍的生平和创作经历。
(2)讲解《骆驼祥子》创作的背景和社会意义。
2. 第二课时:小说概况和人物介绍(1)概述小说的情节脉络。
(2)介绍主要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
3. 第三课时:分析小说开头部分(1)阅读小说开头部分,感受祥子的形象。
(2)分析开头部分在小说中的作用。
4. 第四课时:分析小说中间部分(1)阅读小说中间部分,关注祥子的人生经历。
(2)分析中间部分对主题思想的阐述。
5. 第五课时:分析小说结尾部分(1)阅读小说结尾部分,思考祥子的命运。
(2)分析结尾部分在小说中的意义。
三、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小说中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命运。
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典型人物和事件为例,剖析小说中的社会现实。
3. 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4. 利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考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小说情节和人物形象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对小说主题思想和人物命运分析的能力。
4.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及合作能力。
五、教学资源1. 老舍简介和《骆驼祥子》的相关资料。
2. 小说《骆驼祥子》全文。
3. 教学课件和多媒体素材。
4. 学生阅读记录表和讨论记录表。
《骆驼祥子》教学设计7篇

《骆驼祥子》教学设计7篇《骆驼祥子》教学设计7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骆驼祥子》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骆驼祥子》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能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
2、了解小说中的人物、情节、主题。
3、能初步分析导致祥子性格前后变化这一悲剧的原因,感受祥子悲惨的命运,教育学生珍惜现在,感恩祖国的美好品德。
4、教会学生阅读名著的方法,学会做读书卡片。
教学重点:1、把握小说的人物、情节及主要内容。
2、分析祥子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初步分析祥子悲惨结局的原因。
教学方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对比阅读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老师想问你们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头你住的房子被烧毁,你的财产被抢光,你将带着什么东西逃命?(学生回答)教师提示:有一种没有形态、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宝贝,你知道是什么吗?(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同学们,你要带走的不是金钱,也不是钻石,而是智慧。
因为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你只要活着,智慧就永远跟着你。
教师进一步明确:这是古往今来,犹太人家庭的孩子几乎都要回答的问题,它寄托着犹太人父母对自己孩子的厚望一一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智慧。
那么,我们的智慧来源于什么呢?(读书)。
我们的古人曾说:读书可以益智,可以补天然之不足。
毛泽东也说过: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一日不读。
可见,读书,对于我们的成长和人生是何等重要。
犹其是名著,它可以对我们人格的塑造有很大的好处,有助于我们对真善美、假恶丑的认识和理解,对人生哲理潜移默化的接受,从而提升我们的智慧。
今天,我们先跟随老舍先生走进他的名著《驼骆祥子》,去感受旧中国的北平一个人力车夫的辛酸往事。
2、作者简介。
同学们回顾上学期我们学过老舍的一篇什么文章?(《济南的冬天》)(让学生先回忆老舍的生平及主要著作,然后再多媒体展示。
(完整版)骆驼祥子教案

(完整版)骆驼祥子教案名著导读《骆驼祥子》教学设计朝阳市第二十四中学冷秀芬教学目标:1、识记作品的主要内容,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领悟祥子的人生悲剧及社会意义2、初步学习阅读小说的具体方法和技巧;3、培养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
重点: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剖析悲剧形成的原因。
难点:掌握阅读小说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课前预习:要求学生课外阅读《骆驼祥子》一书,并且做好:1、上网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品。
2、在阅读中用笔画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并在旁边写批注。
批注可以从人物刻画的方法、词语的使用、修辞方法的使用、语言上的特点等方面去考虑,也可从自己在读中产生的感想去写。
一、导入、有人说,如果你想赏一幅旧社会风情画,你可以去看《骆驼祥子》;如果你想品一杯人生百味酒,你可以去看《骆驼祥子》;如果你想听一折老北京方言戏,你可以去看《骆驼祥子》。
今天就让我带领大家一起走进《骆驼祥子》,和祥子来一次亲密接触。
二、作家简介: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
“文化大革命”初期因被迫害投湖自尽。
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一生写了约计800万字的作品。
主要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二马》、《《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月牙儿》;剧本《龙须沟》、《茶馆》等。
他的作品以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而赢得了广大的读者。
三、背景及作品简介:《骆驼祥子》是老舍的长篇代表作,创作于1936年。
1930年老舍从英国回来,面对满目疮胰的祖国,作品的格调开始变得沉重起来,《骆驼祥子》就是他那个时期的作品。
整部小说以祥子买车的三起三落为情节发展的中心线索,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旧社会人力车夫的苦难生活,艺术地概括了祥子从充满希望,到挣扎苦斗,直到精神崩溃,走向堕落的悲惨一生。
作者塑造了祥子原来具有的善良朴实,热爱劳动的美好品质,愤怒地揭露和声讨把祥子逼进堕落深渊的黑暗社会,小说还有力地说明了在旧社会仅凭个人奋斗发家,只不过是一种幻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骆驼祥子》是部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名著导读。
它以20世纪20年代的旧北京为背景,讲述了中国北平城里的一个年轻好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
这部作品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能够让学生感受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活的情感。
(二)学情分析
任何形式的语文活动都必须要了解学生学情。
一个多月的课外阅读后,学生已基本了解了《骆驼祥子》,因而参与热情十分高涨,但是在一些阅读方法上仍需不断实践提高。
因此,教师需在这些环节上细致指导。
(三)教学目标
教师依据新课标对名著导读的要求和七年级学生的现有情况,确定本篇名著导读的教学目标为:
1.教学目标
(1):了解作品中祥子等人物在影视剧中的形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指导学生用圈点与批注相结合的方法阅读,引领学生提高读整本书的能力;
(3):引导学生在对祥子进行分析的同时引申到对社会、人生的深入思索。
2.教学重、难点
(1)重点:指导学生用圈点与批注相结合的方法阅读,引领学生提高读整本书的能力;
(2)难点:引导学生在对祥子进行分析的同时引申到对社会、人生的深入思索。
二、教法学法
如果想要教学事半功倍,那么选准教学方法是关键。
所以,结合本节课的特点,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一)教法
1.激趣法
2.点拨法
3.多媒体辅助法
【设计理念】《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
(二)学法
1.圈点批注法
2.合作探究法
【设计理念】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教学最主要的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本节课,教会学生运用圈点批注法去读书,利用合作探究法解决疑难问题。
三、教学过程
古语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为了能让学生更加清晰自己的学习任务,我制定了以下学习任务表格。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学习任务一览表
下面是第二阶段课内1课时学习任务的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教育不是一种告知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学生主动建设的过程。
”那么要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主动参与,教师的导入尤为重要。
在这一环节我选用了《骆驼祥子》影视剧里的一些图片来导入(PPT显示),让学生说说是书中哪些人物,这一切能极大调动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设计理念】教师运用图片导入瞬间调动了学生的热情,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欲望。
课堂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名著阅读更要强调学生的作用,因此这样的导入一定是成功的。
此处的导入也为下面的环节奠定了基础。
(二)走进名著
在众多人物之中,作者主要塑造了祥子这个人物形象,在作品中有一段是对祥子外貌的描写,师生共同欣赏:
在欣赏的过程中我把学生分成男女两组,让男生组把有疑问或者读不太懂的地方圈出来,让女生组把好词好句标出来。
在欣赏的过程中,师生交流圈点批注时需要注意的几点内容(PPT显示)。
男生组:1.“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什么意思?
2.“他不甚注意他的模样,他爱自己的脸正如同他爱自己的身体,
都那么结实硬棒”怎么理解?
女生组:1.文中好词有“永远”“特别”;
2.好句“这样立着,他觉得,他就很像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
不挺脱的。
【设计理念】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通过这个环节教给学生一种新的读书方法---圈点批注法,归纳运用圈点批注法有哪些注意事项,在这个环节里包含了教学的难点。
(三)指导阅读
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再去寻找描写祥子的精彩片段,合作探究如何运用圈点批注法去阅读作品,引导学生在对祥子进行分析的同时引申到对社会、人生的深入思索。
(板书:理想现实)
【设计理念】《新课标》中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学以致用,圈点批注法是古
人读书之法,这种读书之法可以凝聚阅读的注意力,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
本环
节的还起到突破难点的作用。
(四)交流反馈
教师安排学生课后进行1周的交流反馈:运用所学圈点批注读书法去阅读《骆驼祥子》其他的人物片段,做成读书卡片。
【设计理念】名著阅读从准备、实施到展示、反馈后,才真正实现了过程的
完整性,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把课堂的余热保留到课外,培养学生长期阅读的
兴趣,巩固阅读方法,开阔视野,积累丰富的课外知识。
四、板书设计
骆驼祥子
老舍
理想现实
【设计理念】本节课在学生探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这样的板书设计。
它是课堂教
学的“眼睛”和“灵魂”,是整个教学内容的高度浓缩,具有简单明了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