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汽车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汽车之家 研究报告

汽车之家研究报告汽车之家是中国最大的汽车网络媒体平台之一,深受广大车主和汽车爱好者的喜爱和关注。
汽车之家定期发布研究报告,为消费者提供准确、实用的汽车行业分析和调研结果。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份汽车之家的研究报告,该报告名为《中国汽车市场分析报告2020》。
该报告主要分析了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的整体发展趋势和各个细分市场的表现情况。
首先,报告指出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受到新冠疫情的严重影响,整体销量下滑。
然而,在下半年经济逐步恢复的背景下,汽车市场逐渐回暖,呈现出明显的复苏态势。
报告进一步分析了各个细分市场的表现。
在传统汽车市场方面,燃油车销量下滑较为明显,而新能源汽车销量保持较快增长。
报告指出,中国政府出台的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措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包括购置补贴、免征购置税等。
同时,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成本的不断降低,也为市场带来更多选择。
在细分市场中,报告还对SUV市场、豪华车市场和乘用车市场进行了深入分析。
报告指出,在消费升级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SUV市场依然保持较快增长势头。
豪华车市场受到高净值人群购车热情的推动,销量保持稳定增长。
乘用车市场则受到年轻一代消费者的喜好影响,小型车和紧凑型车的销量增长较为显著。
此外,报告还分析了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和行业发展趋势。
报告指出,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激烈,市场份额分散,有许多汽车品牌在市场上争夺份额。
同时,消费者对于汽车品牌和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汽车企业需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以提升市场竞争力。
报告最后还对未来的汽车市场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报告认为,中国汽车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并将重点发展新能源车、智能网联车和自动驾驶技术。
同时,汽车市场也将面临环保压力和消费需求升级的挑战,企业需要紧跟市场变化,不断创新和提升竞争力。
综上所述,汽车之家发布的《中国汽车市场分析报告2020》为消费者提供了全面的汽车行业分析和调研结果。
中国汽车行业经济分析报告

中国汽车行业经济分析报告中国汽车行业经济分析报告一、引言中国汽车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中国汽车行业的经济分析,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来探讨中国汽车行业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
二、宏观经济分析1. GDP增长对汽车行业的影响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与国家经济的整体增长密切相关。
根据国家统计数据,中国的GDP年均增长率在过去二十年中维持在7%以上,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GDP的增长意味着人民收入的提高和消费能力的增强,这将刺激汽车消费的增长。
因此,GDP的稳定增长将为中国汽车行业提供持续的市场需求。
2. 政策环境对汽车行业的影响中国政府在过去几十年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支持汽车行业的发展。
其中包括减税、优惠贷款等措施,以吸引国内外投资者。
政府还实施了一系列环保政策,鼓励研发和推广新能源汽车。
这些政策的实施为中国汽车行业的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市场分析1. 市场规模和销售额中国汽车市场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一。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自2010年以来,中国汽车销售量年均增长率超过10%,达到近3000万辆,总销售额超过1.5万亿元。
中国市场的巨大规模使得国内外汽车制造商都将中国作为重要的市场之一。
2. 汽车消费结构中国汽车消费结构的特点是,中低端车型的销售量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这与中国大多数中低收入家庭的购买能力有关。
然而,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理念的转变,高端车型的销量也逐渐增加。
这为汽车制造商提供了推广高端车型和品牌的机会。
3. 电动汽车市场的潜力近年来,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鼓励电动汽车的发展。
这些政策包括补贴和优惠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电动汽车的销售。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19年中国电动汽车销量超过了140万辆,占到了全球电动汽车销量的一半以上。
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为汽车制造商和相关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2015-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及市场深度调查报告

2015-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及市场深度调查报告什么是行业研究报告行业研究是通过深入研究某一行业发展动态、规模结构、竞争格局以及综合经济信息等,为企业自身发展或行业投资者等相关客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企业通常通过自身的营销网络了解到所在行业的微观市场,但微观市场中的假象经常误导管理者对行业发展全局的判断和把握。
一个全面竞争的时代,不但要了解自己现状,还要了解对手动向,更需要将整个行业系统的运行规律了然于胸。
行业研究报告的构成一般来说,行业研究报告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五方面:行业研究的目的及主要任务行业研究是进行资源整合的前提和基础。
对企业而言,发展战略的制定通常由三部分构成:外部的行业研究、内部的企业资源评估以及基于两者之上的战略制定和设计。
行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面和点的关系,行业的规模和发展趋势决定了企业的成长空间;企业的发展永远必须遵循行业的经营特征和规律。
行业研究的主要任务:解释行业本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分析影响行业的各种因素以及判断对行业影响的力度预测并引导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判断行业投资价值揭示行业投资风险为投资者提供依据2015-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及市场深度调查报告【出版日期】2015年【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价格】纸介版:7000元电子版:7200元纸介+电子:7500元【网址】/b/qiche/Z87161E5JC.html报告目录:第一章新能源汽车的相关概述 201.1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和分类 201.1.1新能源汽车的定义 201.1.2新能源汽车的五大类型 201.1.3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分类 231.2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概述 341.2.1混合动力汽车的定义 341.2.2混合动力汽车的分类 341.2.3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历程 351.2.4混合动力汽车的缺点 361.3纯电动汽车概述 371.3.1纯电动汽车的定义 371.3.2纯电动汽车的结构原理 371.3.3纯电动汽车的实例 391.3.4纯电动汽车的优势 401.4燃料电池汽车概述 411.4.1燃料电池汽车的定义 411.4.2燃料电池汽车的实例 421.4.3燃料电池汽车的优点 431.4.4燃料电池汽车技术正快速发展 451.5太阳能汽车概述 461.5.1太阳能汽车的定义 461.5.2太阳能在汽车上的主要应用途径 471.5.3太阳能汽车的实例 481.5.4太阳能汽车的劣势 491.6其他新能源汽车及其特点 501.6.1天然气汽车和液化石油气汽车 501.6.2醇类汽车 511.6.3气动汽车 511.6.4以植物油为燃料的汽车 54第二章2012-2015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环境分析 55 2.1宏观经济环境 552.1.12012年中国经济运行状况 552.1.22013年中国经济运行状况 602.1.32014年中国经济运行状况 662.1.4中国宏观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712.2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现状 742.2.1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势头良好 742.2.22013年中国汽车工业运行状况 752.2.32014年中国汽车工业运行状况 802.2.42015年我国汽车行业产销状况 852.2.52015年国内汽车市场发展形势 862.3汽车工业面临的能源危机 922.3.1能源问题成中国汽车业发展短板 922.3.2未来汽车业发展将受资源和环境约束 93 2.3.3我国汽车能源消耗量大的成因分析 94 2.4汽车环保问题分析 962.4.1汽车排放污染形势严峻 962.4.2中国汽车污染主要特点 992.4.3机动车污染防治力度加大 1022.4.4中国汽车环保问题解决对策 1042.5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机遇 1082.5.1新能源汽车对中国汽车工业意义重大 108 2.5.2中国处于汽车动力技术变革机遇期 110 2.5.3发展新能源汽车有利于优化能源结构 1112.5.4中国具有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后发优势 112第三章2012-2015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114 3.12012-201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概况 114 3.1.1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解析 1143.1.2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1183.1.3201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消费情况 1203.1.4201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分析 123 3.1.5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显露分化趋势 1253.22012-2015年部分国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131 3.2.1美国新能源汽车产业 1313.2.2日本新能源汽车产业 1363.2.3英国新能源汽车产业 1403.2.4德国新能源汽车产业 1413.2.5 法国新能源汽车产业 1423.2.6印度新能源汽车产业 1433.3中国新能源汽行业发展综述 1443.3.1新能源汽车业跨越式发展 1443.3.2新能源汽车研发推广情况 1453.3.3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化提速 1473.3.4国外新能源车企抢滩中国市场 1473.3.5积极开展新能源汽车国际合作 1493.42012-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150 3.4.12012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综述 1503.4.22013年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 1513.4.32013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 1523.4.42014年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 1543.4.5201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动态 1553.52012-2015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区域动态 156 3.5.1深圳力推新能源汽车应用 1563.5.2广州新能源汽车推广提速 1573.5.3上海建设新能源车配套设施 1583.5.4天津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 1593.5.5江苏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扩张 1603.5.6山东省新能源汽车推广规划 1613.5.7合肥市新能源汽车业发展特征 1623.6新能源汽车知识产权发展分析 1643.6.1各国新能源汽车知识产权比较 1643.6.2201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专利分析 170 3.6.32014年特斯拉开放电动汽车专利 171 3.6.42015年丰田开放燃料电池车专利 1763.6.5我国新能源车专利保护亟待加强 1773.7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823.7.1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阻滞因素 1823.7.2中国新能源汽车存在的瓶颈 1853.7.3新能源汽车产业面临的挑战 1873.7.4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技术瓶颈 1883.8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对策及战略 189 3.8.1加快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对策 1893.8.2新能源汽车科技发展策略 1913.8.3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战略选择 1963.8.4新能源汽车专利标准化策略建议 198第四章2012-2015年混合动力汽车分析 200 4.12012-2015年全球混合动力车市场规模 200 4.1.1世界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综述 2004.1.2世界混合动力汽车销售情况 2044.1.3美国混合动力汽车市场分析 2074.1.4欧洲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分析 2094.1.5日本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分析 2144.1.6韩国混合动力汽车市场分析 2164.22012-2015年中国混合动力车的发展 217 4.2.1中国发展混合动力车最适合国情 2174.2.2中国混合动力汽车迎来黄金发展期 2184.2.3中国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发展壮大 2194.2.4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市场发展态势 2214.2.52013年我国混合动力车产量结构 2244.2.62014年国内混合动力车市场升温 2254.32012-2015年中国混合动力汽车技术研究 225 4.3.1混合动力汽车整车系统匹配技术方案 225 4.3.2混合动力汽车核心技术及攻关难题 2264.3.3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控制策略研究 2324.3.4我国混合动力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2354.4中国混合动力汽车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236 4.4.1成本和价格偏高 2364.4.2关键技术含量低 2374.4.3产业链支撑不完善 2404.4.4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策略 2414.5混合动力车的前景及趋势分析 2464.5.1发展混合动力汽车是大势所趋 2464.5.22020年全球混合动力车市场展望 2474.5.32025年欧洲上路新车都将是混合动力 2484.5.4未来混合动力车的发展趋势 248第五章2012-2015年纯电动汽车分析 251 5.12012-2015年世界纯电动汽车的发展 251 5.1.1世界纯电动汽车历史沿革 2515.1.2全球纯电动车技术区域格局 2555.1.32013年世界电动汽车市场规模 2585.1.42014年欧盟纯电动汽车销量增长 260 5.1.52014年北美电动汽车市场规模扩张 262 5.2中国纯电动汽车发展综述 2635.2.1纯电动汽车具备产业化基础 2635.2.2纯电动汽车产业化发展探索 2645.2.3纯电动汽车带动新兴产业群发展 2655.2.4纯电动汽车成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 266 5.2.5纯电动汽车在出租车领域应用优势 267 5.32012-2015年中国纯电动汽车市场分析 268 5.3.12012年纯电动汽车市场销售态势 268 5.3.22013年我国纯电动汽车市场规模 270 5.3.32014年国内纯电动汽车市场格局 270 5.3.42015年纯电动汽车迈入量产阶段 2735.42012-2015年纯电动汽车技术发展分析 273 5.4.1电动汽车标准化体系初步建立 2735.4.2我国纯电动客车技术已成熟 2755.4.3纯电动客车核心技术全球领先 2805.4.4未来纯电动汽车技术转型战略 2825.5中国发展纯电动汽车的瓶颈因素 2835.5.1技术争议 2835.5.2运行经济性 2835.5.3基础设施装备 2845.5.4政府政策支持 2855.6中国纯电动汽车产业化发展策略 2865.6.1降低纯电动汽车成本路径 2865.6.2绿色电力解决电能生产污染 2885.6.3推动技术进步减少电池污染 2915.6.4充电设施建设寻求合作共赢 291第六章2012-2015年燃料电池汽车分析 292 6.12012-2015年世界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综述 292 6.1.1世界燃料电池汽车业总体概况 2926.1.2各国踊跃投身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 2956.1.3全球氢燃料电池汽车面临新机遇 2956.1.4美国燃料电池汽车发展动态 2996.1.5英国大力推动氢燃料电池车发展 2996.1.6日本政企发力燃料电池汽车 3006.22012-2015年中国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 302 6.2.1中国燃料电池汽车研发取得的成果 302 6.2.2我国燃料电池汽车的产业化概况 3036.2.3我国燃料电池车商业化进展分析 3046.2.4国内外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模式对比 304 6.2.5科研单位联合攻关燃料电池汽车技术 305 6.3氢燃料电池车的发展分析 3066.3.1工作原理介绍 3066.3.2环境效益分析 3076.3.3在现实中的应用 3096.3.4发展的阻碍因素 3096.3.5加速推广的对策 3106.4国内外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的比较分析 312 6.4.1燃料电池整车集成技术 3126.4.2燃料电池发动机技术 3136.4.3高压储氢系统技术 3146.5中国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策略及前景趋势 3156.5.1我国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缺失 3156.5.2我国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建议 3166.5.3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前景分析 3216.5.4燃料电池汽车将加速氢能应用 323第七章2012-2015年其它新能源汽车分析 3247.1天然气汽车(NGV)和液化石油气汽车(LPGV) 324 7.1.1天然气汽车和液化石油气汽车发展优势 3247.1.2NGV车和LPGV市场影响因素 3277.1.3天然气汽车行业发展规模 3287.1.4液化石油气汽车市场空间 3297.1.5天然气汽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337.1.6液化石油气汽车发展的建议 3377.2甲醇汽车 3397.2.1国外甲醇汽车发展停滞的原因 3397.2.2我国甲醇汽车产业发展优势 3437.2.3我国甲醇汽车迎来新一轮发展 3447.2.4我国甲醇汽车发展面临的挑战 3457.2.5各地甲醇汽车推广应用建议 3457.3二甲醚汽车 3467.3.1中国二甲醚汽车的研发历程 3467.3.2《车用燃料用二甲醚》国标实施 3487.3.3我国二甲醚汽车推广尚待时日 3507.3.4二甲醚汽车的发展前景 3517.4太阳能汽车 3517.4.1光伏产业为太阳能汽车奠定基础 3517.4.2世界太阳能汽车的研究历史 3537.4.3中国太阳能汽车行业发展历程 3537.4.4太阳能汽车实用化对策及前景 354第八章2012-2015年国内外主要新能源汽车厂商的发展 360 8.1丰田汽车公司 3608.1.1企业发展概况 3608.1.2技术路线解析 3618.1.3布局中国市场 3628.1.4混合动力车销量 3648.1.5推出新型燃料电池车 3658.2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658.2.1企业发展概况 3658.2.2新能源汽车研发进程 3668.2.3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 3668.2.4新能源汽车市场化进程 3678.2.5上汽集团新能源汽车业务目标 368 8.3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3698.3.1企业发展概况 3698.3.2新能源汽车发展成就 3708.3.3新能源汽车对外合作 3738.3.4新能源汽车战略规划 3748.3.5新能源汽车业务策略 3758.4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3778.4.1企业发展概况 3778.4.2奇瑞新能源汽车业务 3808.4.3奇瑞新能源汽车成就 3818.4.4新能源汽车研发进展 3828.4.5新能源汽车战略规划 3848.5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385 8.5.1企业发展概况 3858.5.2长安新能源汽车成果 3878.5.3长安发展新能源观光车 3898.5.4长安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 390 8.5.5长安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 3918.6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 3948.6.1企业发展概况 3948.6.2企业核心竞争力 3958.6.3新能源汽车市场地位 3988.6.4布局海外新能源车市场 3998.6.5西安新能源车基地投产 4018.6.6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战略 4028.7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4068.7.1企业发展概况 4068.7.2新能源汽车业务进展 4078.7.3新能源客车基地投运 4078.7.4纯电动轿车市场化起航 408第九章2012-2015年车用替代燃料的发展 4109.1煤直接液化(CTL-CDD)和煤间接液化合成油(CTL-FTD) 410 9.1.1煤直接液化简述 4109.1.2煤间接液化简述 4129.1.3中国煤直接液化工艺的研发 4139.1.4中国煤间接液化技术的研发 4169.1.5国内煤炭液化技术商业化进展 4189.2甲醇 4209.2.1甲醇作为车用燃料的可行性分析 4209.2.22013年中国甲醇市场运行状况 4229.2.32014年中国甲醇市场发展态势 4249.2.4发展甲醇汽车符合中国国情 4289.2.5甲醇燃料技术创新成效显著 4299.2.6中国甲醇燃料市场前景展望 4339.3二甲醚(DME) 4359.3.1二甲醚作为车用燃料的可行性分析 4359.3.2中国二甲醚市场发展现状 4419.3.3二甲醚行情受液化气影响 4509.3.4中国二甲醚发展面临的难题 4519.4生物质燃料 4539.4.1生物质燃料的发展概况 4539.4.2生物质成型燃料规模化发展 4559.4.3国内燃料乙醇市场分析 4579.4.4生物柴油市场持续扩张 4599.4.5生物质液体燃料前景展望 460第十章2012-2015年新能源汽车电池市场的发展 46210.1车用锂电池 46210.1.1车用锂电池的应用优势 46210.1.2中国车用锂电池投资升温 46310.1.3车用锂电池市场竞争格局 46410.1.4车用锂电池标准体系分析 46610.1.5车用锂电池推广的制约因素 47010.1.6未来车用锂电池市场前景预测 47410.2车用燃料电池 47510.2.1燃料电池概述 47510.2.2中国车用燃料电池技术发展 47810.2.3成本高影响车用燃料电池推广 47910.2.4车用燃料电池的发展前景 48110.3车用镍氢电池 48210.3.1车用镍氢电池的优越性 48210.3.2中国镍氢电池知识产权体系 48310.3.3中国车用镍氢电池发展动态 48610.3.4政策支持镍氢动力电池发展 48810.3.5 车用镍氢电池迎来发展机遇 490第十一章2012-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建设分析 49111.1电动汽车充(换)电站 491 11.1.1充(换)电站市场规模 491 11.1.2充(换)电站竞争格局 493 11.1.3充(换)电站建设路径 495 11.1.4充(换)电站服务模式 496 11.1.5充(换)电站运营模式 499 11.1.6充(换)电站综合效益 505 11.2LNG加气站 50711.2.1LNG加气站发展规模 507 11.2.2LNG加气站区域分布 508 11.2.3LNG加气站建设提速 519 11.2.4LNG加气站竞争格局 520 11.2.5LNG加气站气源渠道 522 11.3加油站 52411.3.1加油站发展规模 52411.3.2加油站竞争格局 52511.3.3加油站经营模式 52711.3.4加油站选址布局 53011.4其他配套设施分析 53511.4.1CNG加气站 53511.4.2LPG加气站 53711.4.3 甲醇燃料加注站 540第十二章2012-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政策背景解析 542 12.1中国新能源汽车政策研究 54212.1.1我国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政策 54212.1.2我国新能源汽车政策存在的问题分析 54712.1.3健全和完善新能源汽车政策的对策思路 54812.2201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政策发布实施动态 55012.2.12012年起鼓励投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 55012.2.22012年国家对部分燃料电池车实行税收优惠 554 12.2.32012年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标准生效实施 55712.2.42012年国家扩大混合动力客车推广范围 55812.2.52012年国家安排专款扶持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 561 12.2.62012年开展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验收 56112.2.72012年各地新能源汽车购车细则陆续出炉 56212.3201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政策发布实施动态 56512.3.12013年新能源汽车列入“十三五”重大创新基地建设规划 56512.3.22013年新能源汽车鼓励政策转向政务用车 56712.3.32013年地方政府出台相应新能源汽车鼓励政策 56912.3.42013年相关政策利好新能源汽车发展 57212.4201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政策解读 57312.4.12014年7月发布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新政 573 12.4.2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国内新能源车企扶持力度 577 12.4.3破除地方保护构建新能源汽车有序竞争环境 578 12.4.4放宽新能源汽车市场准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 579 12.4.5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纳入城市规划 58012.5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政策导向 58112.5.1新能源电池产品免征消费税 58112.5.2完善电动汽车动力系统体系和产业链 58312.5.3加快新能源汽车在交通运输行业推广 58412.5.4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门槛提升 59012.5.5第三轮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出台 59112.6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 593 12.6.1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59312.6.2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59412.6.3技术路线和主要目标 59512.6.4主要任务 59612.6.5保障措施 60012.7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三五”专项规划 60212.7.1发展形势与需求 60212.7.2发展战略与目标 60312.7.3科技创新的重点任务 60312.7.4 组织与保障 605第十三章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前景趋势分析 60613.1世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前景及趋势 60613.1.1全球新能源汽车前景展望 60613.1.2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预测 61013.1.3世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 61013.1.4主要区域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 61313.2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前景及趋势 61413.2.1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空间广阔 61413.2.2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前景展望 61513.2.3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61513.2.4中国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趋势 61713.3“十三五”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形势 62013.3.1“十三五”我国将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 62013.3.2“十三五”规划将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加速 622 13.3.3“十三五”我国新能源客车迎来发展新机遇 623附录 625附录一:汽车产业发展政策 625附录二: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 627附录三: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 632附录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637 附录五: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试点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640 附录六: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644附录七: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 647图表目录图表 1 消费者角度分类 23图表 2 技术角度分类 23图表 3 三级模块体系 25图表 4 VCU组成 26图表 5 VCU技术参数 27图表 6 MCU组成 28图表 7 MCU技术参数 28图表 8 电池包组成 29图表 9 应用层软件架构 30图表 10 BMS技术参数 31图表 11 电池和充电参数 31图表 12 充电系统组成 32图表 13 2011-2013年月度汽车销量及同比变化情况 75图表 14 2011-2013年月度乘用车销量变化情况 76图表 15 2011-2013年1.6升及以下乘用车销量变化情况 77图表 16 2013年国内汽车销售市场占有率 78图表 17 乘用车系别市场份额比较 78图表 18 2012-2014年月度汽车销量及同比变化情况 82图表 19 2012-2014年月度乘用车销量变化情况 82图表 20 2012-2014年1.6升及以下乘用车销量变化情况 83图表 21 2012-2014年商用车月度销量变化情况 83图表 22 2014年乘用车系别市场份额比较 84图表 23 2014年国内汽车销售市场占有率 84图表 24 全球新能源汽车相关主要政策 115图表 25 主要汽车生产国新能源汽车规划目标 118图表 26 2009-2013年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万辆) 119图表 27 2010-2013年美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万辆) 120图表 28 2009-2013年日本新能源汽车销量(万辆) 120图表 29 2013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前十国家 120图表 30 全球主要国家2014年电动乘用车销量统计 123图表 31 日本2013年1月-2014年11月日产及三菱电动汽车销量统计(单位:辆) 139图表 32 英国2013年1月-2014年11月电动汽车销量统计(单位:辆) 140图表 33 德国2013年1月-2014年11月电动汽车销量统计(单位:辆) 141图表 34 法国2013年1月-2014年11月电动汽车销量统计(单位:辆) 142图表 35 2013年我国混合动力车产量结构 224图表 36 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结构 234图表 37 2013-2014年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电动汽车销量情况(单位:辆) 258图表 38 电动车与燃油车运营成本对比 267图表 39 全球主要组织、国家和企业投入燃料电池汽车和氢能研发资金统计表 306图表 40 国家财政补贴与车辆成本统计表 319图表 41 2013-2015年我国天然气汽车产量统计 329图表 42 燃烧室部件蚀磨情况 336图表 43 1997-2014年丰田汽车混合动力车销量分析 364图表 44 2013年1-12月中国精甲醇产量分省市统计 423图表 45 煤制甲醇与煤制油投资比较 437图表 46 各种汽车燃料常规排放量比较 438图表 47 非常规排放量比较 439图表 48 汽油、柴油、甲醇汽车排放物种类数 439图表 49 2014年二甲醚与液化气价差走势 450图表 50 生物质成型燃料供热示范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和项目条件 456图表 51 镍氢电池在华专利申请的国家和地区分布 485图表 52 镍氢电池在华专利申请量历年走势分析 485图表 53 已有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地区 495图表 54 正在建设或将要建设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地区 496图表 55 国外充电站综合服务模式 497图表 56 国外典型专业服务模式 497图表 57 2013-2015年5月我国LNG加气站发展规模统计分析 508 图表 58 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名单第一批 554 图表 59 免征车辆购置税的纯电动乘用车名单第一批 555图表 60 纯电动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乘用车推广应用补助标准(单位:万元/辆) 564图表 61纯电动客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客车推广应用补助标准(单位:万元/辆) 564图表 62 2014年14省市新能源汽车补贴细则表 570艾凯行业产品订购单您好,欢迎选购艾凯行业产品!请盖章回传产品订购单确认,同时填写您的详细联系信息(包括单位名称、地址、电话、邮编、电子邮件及收件人)至sales@,以便我们尽快安排发送报告,谢谢您的合作!银行汇款开户行:工行北京八角支行账户:北京艾凯德特咨询有限公司帐号:02002 18709 20002 7301电子邮件地址:sales@市场行业报告相关问题解答1、客户我司的行业报告主要是客户包括企业、风险投资机构、资金申请评审机构申请资金或融资者、学术讨论等需求。
2020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特斯拉分析报告

2020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特斯拉分析报告2020年9月目录一、特斯拉:新能源汽车绝对龙头 (5)二、电池系统卓越充电桩布局完善 (9)1、电池材料:高能量密度低成本 (10)(1)从18650到21700,特斯拉电池组PACK能量密度一直处于领先优势 (12)(2)电池成本显著低于市场水平,率先达到100美元/kWh关键点 (12)(3)电池衰减少、续航有保证 (13)(4)电池材料技术全球领先,前沿布局实现技术持续迭代 (14)2、BMS(电池管理系统) (14)(1)特斯拉先进的BMS技术,是它卓越电池系统的重要保障 (14)(2)实现对超过7000节电池的有效管理,BMS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得到充分验证 (15)(3)整车热管理助力,电池温控更加精准、节能 (16)3、充电桩和快充技术解决充电便利性问题 (16)三、智能网联遥遥领先 (19)1、特斯拉汽车的灵魂:全自动驾驶 (19)(1)最被信任能实现自动驾驶的公司 (19)(2)自研芯片,掌握核心竞争力 (20)(3)低成本、低功耗、高算力 (20)(4)FSD系统芯片具有冗余备份,双倍安全 (21)(5)使用现有用户数据训练,数值上远超其他厂商 (22)2、汽车EEA重构OTA带来颠覆性体验 (23)(1)特斯拉是首用OTA的汽车厂商 (23)(2)特斯拉重构汽车EEA(电子架构),域控制器为汽车的OTA提供无限可能 (24)(3)特斯拉域控制器,ECU高度集成,实现软硬件解耦 (24)四、商业模式革新打造汽车产业新生态 (26)1、垂直整合减少中间商赚差价 (26)2、营销模式渠道模式革新 (27)(1)营销模式:少广告、费用低 (27)(2)渠道模式:直营店引流、线上直销 (27)3、软件创收车企盈利新模式 (28)(1)车联网功能 (28)(2)OTA付费升级 (29)(3)全自动驾驶功能(FSD) (29)(4)FSD激活率50% (29)五、相关企业 (32)1、拓普集团 (32)(1)业务涵盖NVH、底盘轻量化、热管理、汽车电子,多轮驱动促进公司持续发展 (32)(2)客户优质,配套特斯拉全球和吉利,随整车厂共同成长 (33)2、三花智控 (33)(1)新能源热管理全球龙头、客户涵盖国内外主流车企 (33)(2)新能源热管理行业好赛道,市场空间广阔 (33)(3)特斯拉热管理核心供应商 (34)(4)斩获恒驰25亿新订单,热管理阀类、泵类产品的独家供应商 (34)3、宁德时代 (34)(1)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具备全球竞争力 (34)(2)积极开拓国外市场、寻求业绩增量 (35)(3)与特斯拉深度合作,巩固领先优势 (35)特斯拉-新能源汽车绝对龙头,科技化变革领军者。
行业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报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行业研究越来越重要。
行业研究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市场现状和竞争环境,制定合适的市场营销策略,并为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本次报告针对汽车行业进行深入研究,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一、行业概述汽车行业是指生产、销售、维修汽车以及相关产品和服务的产业。
截至2021年,全球汽车行业总产值已经超过2万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行业之一。
汽车行业分为轿车、商用车和专用车三个大类。
在全球,中国是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
二、市场现状1.全球汽车市场总体呈现下行趋势2020年,全球汽车销量下降了16%左右,主要受COVID-19疫情影响。
预计在未来数年内,全球汽车市场增长可能仍面临较大压力。
不过,新能源汽车市场则呈现快速增长趋势,特别是在欧洲和中国市场的需求增长明显。
2.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增长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以及政府政策的支持,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汽车行业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
目前,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是新能源市场的主要产品。
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了130万辆,占据了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的3/4以上。
未来几年,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将保持高速增长。
三、竞争格局目前,全球汽车行业的竞争格局呈现出跨国公司、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共存的态势。
据统计,全球前三家汽车制造商分别是通用汽车、丰田汽车和大众集团。
在中国市场,主要品牌有上汽大众、一汽大众、北汽、吉利、长城等。
四、未来发展趋势1.智能化和互联互通汽车行业将不断向智能化和互联互通发展。
目前,智能驾驶和自动驾驶技术正逐步成熟,未来汽车将越来越依赖信息技术。
同时,互联互通的趋势也将进一步推动汽车行业的发展。
2.新能源汽车市场将继续增长新能源汽车市场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政府的环保政策和补贴措施将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此外,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性能也将不断提升,成为更多消费者的选择。
3.汽车共享汽车共享将成为未来汽车行业的一个新趋势。
2020汽车直播研究报告

2020汽车直播研究报告一、引言1.1 直播行业背景及发展概况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直播行业在我国逐渐兴起并快速发展。
近年来,直播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吸引了大量用户关注。
直播内容涵盖了娱乐、教育、电商等多个领域,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互动体验。
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直播市场规模逐年扩大,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直播市场。
1.2 汽车直播市场概述在直播行业的发展背景下,汽车直播市场应运而生。
汽车直播主要通过直播平台展示汽车产品、介绍汽车知识、互动交流等形式,吸引潜在消费者。
汽车直播市场涵盖了汽车制造商、汽车经销商、汽车媒体等多个参与者,共同推动了汽车直播市场的发展。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2020年汽车直播市场的现状、竞争格局、用户行为等,为汽车企业及直播平台提供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建议。
此外,本研究还将探讨汽车直播市场未来发展趋势及技术创新对行业的影响,为汽车直播市场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2. 2020汽车直播市场现状分析2.1 汽车直播平台概述2020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直播行业的兴起,汽车直播平台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主要分为以下几类:•综合类直播平台:如抖音、快手等,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汽车品牌和经销商在这些平台上进行直播,可以快速吸引大量观众。
•专业汽车直播平台:如汽车之家、易车等,主要针对汽车行业,提供专业的汽车直播内容,吸引汽车爱好者和潜在购车用户。
•短视频平台:如微视、秒拍等,以短视频形式展示汽车直播内容,便于用户碎片化时间观看。
2.2 汽车直播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2020年,受疫情影响,线上消费模式得到快速发展,汽车直播市场规模迅速扩大。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汽车直播市场规模达到数十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00%。
未来几年,随着直播技术的不断创新和用户观看习惯的培养,汽车直播市场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2.3 汽车直播市场主要竞争格局2020年,汽车直播市场竞争激烈,主要呈现出以下竞争格局:•综合类直播平台和专业汽车直播平台竞争激烈:双方都在努力争夺汽车品牌和经销商的资源,以及吸引更多用户关注。
2020年吉利汽车研究报告

2020年吉利汽车研究报告1、核心解决问题110 年全球汽车历史长河是一部比戏剧还戏剧化的演出,各个车企的起起伏伏,似乎给人一种“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感觉。
万物皆有周期,车企也是如此。
投资而言,关键在于如何把握一家车企的周期变化。
周期有长短之分,产能与需求错配产生的库存周期对于一家车企而言是短周期(平均约 3 年),需求变迁引起的技术变革从而引起的组织变革周期对于一家车企而言是长周期(平均约 10 年)。
汽车行业自下由众多车企组成,自上受宏观经济影响,汽车行业亦有自身周期性。
一家车企周期与汽车行业周期并不总是同步而行,两者交织融合,给前瞻预测分析带来诸多不确定性。
站在目前时点,若未来 10 年周期中国市场维度:C (网联化)A(智能化)S (共享化)E(电动化)是汽车行业百年一遇的大革命,“汽车产品附加值+核心壁垒+市场边界”三大核心要素均发生质变,从而引起供应链大变革,传统车企与跨界力量之间围绕着主导权的反复持久博弈。
我们认为 CASE 革命将汽车产品附加值的大幅提升,总体带动的市场规模将指数级上升,但也增加了众多竞争对手,对于传统车企利弊哪方更占优势,需要结合车企战略调整能力而定。
若基于 3 年周期中国市场维度:经济增长放缓且经济结构面临转型压力的大背景下,节油减排依然是汽车消费的核心矛盾,双积分是约束车企的核心政策,传统车市场内存量博弈是关系国内整车企业业绩的核心变量。
本报告落脚点是乘用车自主品牌龙头企业,吉利汽车。
2010-2019 年公司经历了明显的周期轮回。
2014-2018 年收入/净利润齐升,净利润 2018 年峰值达到 125 亿元,2019 年开始下降,净利润下降至 80 亿元附近。
展望未来 3 年公司业绩能否进入改善周期,向上弹性多大?这便是本篇报告核心解决的问题。
2. 影响未来 3 年车企研究的行业核心变量核心变量 1:乘用车市场总量及内部结构(存量博弈)。
借鉴日韩发达国家发展经验,我们认为国内乘用车千人保有量2019-2025 年将逐步攀升至200 辆,2019-2025 年国内乘用车总体消费复合增速约 3%,也即到 2025 年国内乘用车销量 2510 万辆。
汽车行业报告

汽车行业报告随着城市化和家庭收入的提高,汽车行业近年来飞速地发展。
汽车行业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其中,中国汽车行业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一。
2019年汽车行业总销量达到2568万辆,实现产值2.5万亿元人民币。
然而,2020年是一个“非常时期”,全球新冠疫情的爆发导致汽车行业产销双降。
2020年全年,中国汽车行业销量同比下降1.9%,而全球汽车销量也下降了15.2%。
不过,在疫情控制得当的情况下,汽车行业的销售市场逐渐恢复活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系列新趋势出现,引领着汽车行业的未来。
电气化发展成趋势,新能源汽车受到追捧近年来,全球汽车工业对新能源汽车日益重视,电动汽车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趋势。
新能源汽车是指使用非传统燃料或能量形式,采用新能源技术驱动,以达到更低的排放和能源消耗的汽车。
据国家统计局2020年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和销量分别完成了142.5万辆和138.4万辆,同比增长6.3%和3.3%。
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
据交通运输部门数据,2019年全国充换电站数量总计达43万余个,以及约16万个专用充电桩和38万个公共充电桩,各类电动汽车前置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展望未来,我国政府提出“推动车用氢能源、节能减排、绿色出行”的发展方向,燃料电池技术借助氢气作为电能转换的媒介来推动动力源更加清洁和高效的转型,未来还将出现更多解决燃料电池成本的技术突破。
共享汽车和智能出行模式受欢迎共享汽车是指汽车租赁站点布局紧密,用户在指定地点自行租用并自行驾驶,到达目的地后将汽车停放在指定地点的一种公共交通方式。
随着共享单车被大量普及,共享汽车也逐渐成为“新租骑”。
共享汽车出行模式越来越受欢迎,一方面是共享的成本比个人出行更低,成为低碳出行的一种选择;另一方面是更符合年轻人“不拥有,只享用”的经济消费理念。
与共享汽车相似的,智能出行模式的兴起也成为了新趋势。
智能汽车拥有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具备高度的人工智能和全球导航定位系统等先进的科技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2020年6月汽车产量情况(单位:万辆,%)
2020年6月汽车生产情况(单位:万辆)
6月
1-6月累计
环比增长
同比增长
汽车
232.5
1011.2
6.3%
22.5%
乘用车
179.8
775.4
8.3%
12.2%
轿车
83.7
363.5
6.1%
0.4%
MPV
8.3
34.0
5.0%
8.8%
SUV
84.0
361.6
图:中国汽车制造产成品库存及销量对比(%)
120 100
80 60 40 20
0 -20 -40 -60 -80 -100
汽车制造产成品存货同比增速(%) 月
库存周期-1
汽车销量同比增速(%) 月
库存周期-2
库存周期-3
库存周期-4
2020年6月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天风汽车投资时钟:即将转向“成长”
图5:各个阶段汽车整车和零部件板块的选择
• 阶段一:低配,若要配, 龙头或强成长
• 阶段二:超配,弹性
• 阶段三:标配,成长
• 阶段四:标配,泡沫
资料来源:天风证券研究所
乘用车
6月汽车产销一览
表:2020年6月汽车产销情况(单位:万辆,%)
2020年6月产销量一览表(单位:万辆)
同比增长
11.6% 1.8% -4.9% -11.8% 10.5% 26.1%
资料来源:中汽协、天风证券研究所
同比累计增长
-16.9% -22.4% -26.0% -45.7% -14.9% -19.8%
6月汽车产量同比增长22.5%
• 乘用车:产量179.80万辆,同比+12.20%,环比+8.30%。 • 轿车:产量83.70万辆,同比+0.40%,环比+6.10%。 • MPV:产量8.30万辆,同比+8.80%,环比+5.00%。 • SUV:产量84.00万辆,同比+25.80%,环比+11.30%。
2020年汽车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库存总概
二季度产业链补库存 景气度有望逐步恢复
• 汽车处于缓慢加库存周期。条件一(库存低位)已经实现,行业库存已经在近几年的底部;条件二(加 库存)疫情期间汽车行业库存短暂降低,产成品存货同比值5月为+2.7%,有赖政策和消费信心,我们 预计疫情结束后,二季度产业链补库存,消费情绪逐步回暖,汽车销量增速有望持续恢复。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00
2017 2018 2019 2020
59.0 警戒线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11月12月
60% 50% 40% 30% 20% 10%
0% -10% -20% -30%
18年同比增长
19同比增长
11.3%
25.8%
交叉型乘用车
3.9
16.3
2.4%
57.3%
资料来源:中汽协、天风证券研究所
同比累计增长Leabharlann -16.8% -22.5% -25.9% -48.1% -14.6% -20.4%
乘联会:6月乘用车零售同比-6.1%
• 轿车:零售销售80.0万辆,同比-9.7%,环比+4.0%。 • MPV:零售销售8.9万辆,同比-26.9%,环比+5.2%。 • SUV:零售77.0万辆,同比+1.7%,环比+2.0%。 • 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165.9万辆,同比-6.0%,环比+3.1%。 • 广义乘用车:零售销量168.7万辆,同比-6.1%,环比+3.0%。
来源:Wind、天风证券研究所 注:最新库存数据更新至5月。
乘用车渠道库存:库存指数仍处警戒线之上
• 从2018年以来,库存预警指数长期位于警戒线之上,2019四季度开始明显改善。6月经销商库存预警指 数为56.80,同比增加12.70%。
图:2017年至2020年各月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
图:2018年至2020年各月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同比(%)
-4.9% 367.6 -26.0%
8.3
8.8%
34 -48.1% 8.6 -11.8% 36.4 -45.7%
84
25.8% 361.6 -14.6% 82.2 10.5% 367.7 -14.9%
3.9
57.3% 16.3 -20.4% 3.5 26.1% 15.5 -19.8%
179.8 12.2% 775.4 -22.5% 176.4 1.8% 787.3 -22.4%
4
-2.1% 18.5 -9.6% 4.3 -0.1% 18.5 -12.4%
48.7 90.6% 18.5 11.5% 49.4 72.6% 220 10.8%
52.7 77.9% 235.9 9.5% 53.6 63.1% 238.4 8.6%
232.5 22.5% 1011.2 -16.8% 230 11.6% 1025.7 -16.9%
资料来源:中汽协、天风证券研究所
6月乘用车批发销量环比迅速恢复
• 乘用车:销售176.40万辆,同比+1.80%,环比+5.40%。 • 轿车:销售82.00万辆,同比-4.90%,环比+5.70%。 • MPV:销售8.60万辆,同比-11.80%,环比+5.90%。 • SUV:销售82.20万辆,同比+10.50%,环比+5.80%。
表:2020年6月汽车批发销量情况(单位:万辆,%)
2020年6月汽车销售情况(单位:万辆)
汽车 乘用车 轿车 MPV SUV 交叉型乘用车
6月
230 176.4
82 8.6 82.2 3.5
6月累计
1025.7 787.3 367.6 36.4 367.7 15.5
环比增长
4.8% 5.4% 5.7% 5.9% 5.8% -9.2%
汽车类别 乘用车
商用车 汽车合计
车型类别
轿车 MPV SUV 交叉型乘用车 乘用车合计 客车 货车 商用车合计
产量
2020年6月
2020年1-6月
销量
2020年6月
2020年1-6月
单月产量 单月同比 累计产量 累计同比 单月销量 单月同比 累计销量 累计同比
83.7
0.4% 363.5 -25.9% 82
20同比增长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11月 12月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天风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天风证券研究所
*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根据PMI原则,综合汽车市场总需求、4S店集客量、成交率、价格变动、销量变动、库存变动、从业人数变动、流动资金状况和经 营状况构建的有效反应汽车经销商库存情况的指数。其中50%作为警戒线,50%以下处于合理范围。库存预警指数越高反应市场需求越低,库存、经营压 力和风险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