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生胶

合集下载

橡胶与塑料的区别

橡胶与塑料的区别

一、生胶的形成:生胶可分别为天然橡胶及合成橡胶两大类:1.天然橡胶:由橡胶树干切割口,收集所流出的胶浆,经过去杂质、凝固、烟熏、干燥等加工程序,而形成的生胶料。

2.合成橡胶:由石化工业所产生的副产品,依不同需求,合成不同物性的生胶料。

常用的如:SBR、NBR、EPDM、BR、IIR、CR、Q、FKM等。

但因合成方式的差异,同类胶料可分出数种不同的生胶,又经由配方的设定,任何类型胶料,均可变化成千百种符合制品需求的生胶料。

天然橡胶来自热带和亚热带的橡胶树。

由于橡胶在工业、农业、国防领域中有重要作用,因此它是重要的战略物资,这促使缺乏橡胶资源的国家率先研究开发合成橡胶。

二、橡胶的化学成分通过对天然橡胶的化学成分进行剖析,发现它的基本组成是异戊二烯。

于是启发人们用异戊二烯作为单体进行聚合反应,得到了合成橡胶,称为异戊橡胶。

异戊橡胶的结构与性能基本上与天然橡胶相同。

由于当时异戊二烯只能从松节油中获得,原料来源受到限制,而丁二烯则来源丰富,因此以丁二烯为基础开发了一系列合成橡胶。

如顺丁橡胶、丁苯橡胶、丁腈橡胶和氯丁橡胶等。

随着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从油田气、炼厂气经过高温裂解和分离提纯,可以得到乙烯、丙烯、丁烯、异丁烯、丁烷、戊烯、异戊烯等各种气体,它们是制造合成橡胶的好原料。

世界橡胶产量中,天然橡胶仅占15%左右,其余都是合成橡胶。

合成橡胶品种很多,性能各异,在许多场合可以代替、甚至超过天然橡胶。

合成橡胶可分为通用橡胶和特种橡胶。

通用橡胶用量较大,例如丁苯橡胶占合成橡胶产量的60%;其次是顺丁橡胶,占15%;此外还有异戊橡胶、氯丁橡胶、丁钠橡胶、乙丙橡胶、丁基橡胶等,它们都属通用橡胶。

三、橡胶原料的配制:橡胶原料的配制可分三个基本过程:1.塑炼:塑练是将生胶剪断,并将生胶可塑化、均匀化,帮助配合剂的混练作业。

其效果是改善药品的分散,防止作业中产生摩擦热,而致橡胶发生焦烧现象,进而改变橡胶的加工性。

2.混炼:混练是将配合药物均匀混入塑炼完成的生胶中,而混炼的优劣,直接影响制品的良否。

橡胶制品配方设计时为什么需要生胶并用及如何设计

橡胶制品配方设计时为什么需要生胶并用及如何设计

橡胶制品配方设计时为什么需要生胶并用及如何设计生胶是指从橡胶树中采集的天然橡胶液,它是橡胶制品的主要原料。

在橡胶制品配方设计中需要使用生胶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主要成分:生胶是橡胶制品的主要原料,它能够提供橡胶制品所需的弹性、柔软性和耐磨性等性能。

2.填充物:生胶中含有一定量的填充物,如蛇麻子粉、硫酸钡等,这些填充物能够增加橡胶制品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提高制品的使用寿命。

3.胶质和交联剂:生胶中含有一些胶质和交联剂,如蛋白质、固氮物质等,这些物质能够在橡胶制品加工过程中与其他成分发生交联反应,增强制品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

设计橡胶制品配方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功能需求:根据橡胶制品的使用环境和所需的性能,选择合适的橡胶材料和辅助材料。

例如,汽车轮胎需要具有良好的抗磨性和耐高温性能,而橡胶管需要具有良好的耐酸碱性和柔软性能。

2.材料特性:不同类型的橡胶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如天然橡胶具有较好的弹性和耐磨性,而合成橡胶具有较好的耐化学性和耐热性。

根据制品要求选择合适的橡胶材料。

3.填充物选择:填充物能够改变橡胶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等性能,根据制品需求选择合适的填充物。

常用的填充物有碳黑、硅石粉、纤维素等。

4.添加剂选择:添加剂能够改善橡胶的可加工性和性能,如增塑剂能够提高橡胶的柔软性,防老剂能够延长橡胶制品的使用寿命。

根据制品需求选择合适的添加剂。

5.配合方式:生胶和其他辅助材料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和配合方式进行配比。

配比的目的是保证橡胶制品在使用过程中具备所需的性能和稳定性。

总之,橡胶制品配方设计时需要考虑橡胶材料的选择、填充物和添加剂的配比以及配合方式。

通过合理设计橡胶配方,可以确保制品具备所需的性能和用途。

生胶的种类问题回答

生胶的种类问题回答

生胶的种类
生胶是一种天然橡胶,主要用于制造橡胶制品。

根据不同的来源和处理方式,生胶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天然橡胶:从橡胶树的树液中提取而来,是最常见的生胶种类。

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耐磨性,广泛用于轮胎、密封件、管道等领域。

2. 合成橡胶: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制造的橡胶,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其物理性质。

常见的合成橡胶有丁苯橡胶、氯丁橡胶、丁腈橡胶等。

3. 热塑性弹性体(TPE):与传统的热塑性塑料相比,TPE具有更好的弹性和耐寒性能。

主要用于汽车零部件、玩具等领域。

4. 氢化腈橡胶(HNBR):HNBR是一种高温高压下合成的特殊合成橡胶,具有优异的耐油性和耐热性能。

常用于汽车发动机密封件、油封等领域。

5. 丁基橡胶(BR):BR是一种低成本的合成橡胶,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弹性。

常用于制造胶鞋、胶带等产品。

总之,不同种类的生胶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和应用领域,选择合适的生胶种类对于制造高质量的橡胶制品至关重要。

天然橡胶的生胶

天然橡胶的生胶
1、塑炼时间短 2、质量均一且纯度高 3、膨胀和收缩量小 4、基本是无色透明的 5、流动性优越 IR和NR相比之缺点: IR 的屈服强度、拉伸强度均低于NR ,由于IR 的生胶强 度低,挺性差,致使应用IR 的轮胎胎坯存放时易变形,硫化 装模困难。 与含等量炭黑的NR 相比, IR硫化胶的拉伸强度、定伸应 力、撕裂强度及硬度均较低。
天然橡胶的性能和用途 天然橡胶生胶的玻璃化温度为-72℃,胶流温度 130℃,开始分解温度200℃,激烈分解温度 270℃。当天然橡胶硫化后,其Tg 上升,也再 不会发生粘流。 天然橡胶的弹性 其生胶及交联密度不太高的硫化胶 的弹性是高的。例如在0-100℃范围内,回弹性 在50-85℃之间,其弹性模量仅为钢的1/3000 ,伸长率可达1000%,拉伸到350%,后,缩 回永久变形仅为15%,天然橡胶的弹性较高, 在通用橡胶中仅次于顺丁橡胶。
丁苯橡胶的性能与应用 应用: 丁苯橡胶是橡胶工业的骨干产品,它是合成橡胶 第一大品种,综合性能良好,价格低,在多数场 合可代替天然橡胶使用,主要用于轮胎工业,汽 车部件、胶管、胶带、胶鞋、电线电缆以及其它 橡胶制品。
第三节 顺丁橡胶
简介: 顺丁胶是由丁二烯聚合而成的顺式结构橡胶。 优点是:弹 性与耐磨性优良,耐老化性好,耐低温性优异,在动态负 荷下发热量小,易于金属粘合。缺点是强度较低,抗撕裂 性差,加工性能与自粘性差。使用温度范围:约-60℃~ +100℃。 一般多和天然橡胶或丁苯橡胶并用,主要制作 轮胎胎面、运输带和特殊耐寒制品。 结构式如下:
第四节 聚异戊二烯橡胶
简介:聚异戊二烯橡胶有顺式和反式之分。顺式橡胶与天 然橡胶性能相似,而反式橡胶则和古塔波橡胶、巴拉塔橡 胶以及杜仲橡胶相似: 聚异戊二烯橡胶的化学结构和性能与天然橡胶相似, 故又称合成天然橡胶。异戊橡胶的主要结构为顺式l,4聚异戊二烯

天然生胶

天然生胶

橡胶树流出的近中性液体,加入0.05%~0.1%氨水,制成胶乳(可短时间保存)。

大部分胶乳需经过加工制成干胶,就是通常说的各种天然生胶。

[1]
生胶
天然生胶的传统品种主要有烟胶片,皱胶片,风干胶片,颗粒胶或标准胶[1]。

生胶包括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目前主要有下列品种:常用的天然橡胶有烟片胶、标准胶;常用的合成橡胶有丁苯胶、顺丁胶、丁基胶。

还有少量特殊胶料使用氯丁胶、丁腈胶
主要用途
天然橡胶因其具有很强的弹性和良好的绝缘性、可塑性、隔水隔气、抗拉和耐磨等特点,广泛地运用于工业、农业、国防、交通、运输、机械制造、医药卫生领域和日常生活等方面,如交通运输上用的轮胎;工业上用的运输带、传动带、各种密封圈;医用的手套、输血管;日常生活中所用的胶鞋、雨衣、暖水袋等都是以橡胶为主要原料制造的;国防上使用的飞机、大炮、坦克,甚至尖端科技领域里的火箭、人造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都需要大量的橡胶零部件。

橡胶生胶常用的溶剂及溶解度参数

橡胶生胶常用的溶剂及溶解度参数

橡胶生胶常用的溶剂及溶解度参数
有机溶剂是溶解橡胶生胶的主要选择。

常用的有机溶剂包括今冰醇、
丙酮、二氯甲烷、甲醇、甲苯、己酮、苯等。

这些溶剂对于不同种类的橡
胶有不同的溶解度参数。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橡胶携带剂的溶解度参数:
1.今冰醇:是一种乙二醇醚,并且对大多数橡胶有良好的溶解作用。

但是对于一些特定的高交联度橡胶如丁腈橡胶、硅橡胶等,则溶解度较差。

2.丙酮:是一种有机溶剂,对于丁基橡胶、天然橡胶等有良好的溶解
能力。

但是丙酮对于乳胶型橡胶溶剂的选择则要根据具体情况考虑。

3.二氯甲烷: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溶剂,对于丁基橡胶、氯丁胶等有良
好的溶解作用。

但是对于天然橡胶的溶解能力较差。

4.甲醇:是一种常用的溶剂,对于一些橡胶如天然橡胶、丁基橡胶、
丁腈橡胶等有良好的溶解能力。

5.己酮:是一种具有中等极性的溶剂,对于氯丁胶、聚丁橡胶等有良
好的溶解作用。

但是对于天然橡胶和丁腈橡胶的溶解度较差。

6.苯:是一种常用的溶剂,对于大多数橡胶有较好的溶解能力。

但是
苯对于一些橡胶如氯丁胶、聚酯橡胶等溶解度较差。

此外,还有一些水溶剂也可以用于溶解橡胶生胶。

包括水、乳化剂等。

这些水溶剂主要适用于乳胶型橡胶,其溶解度参数会根据不同的胶乳形态
和配方有所不同。

总结来说,橡胶生胶常用的溶剂包括有机溶剂和水溶剂。

不同种类的
橡胶对于不同的溶剂有不同的溶解度参数。

了解这些溶剂的溶解度参数能
够帮助我们正确选择溶剂,保证橡胶的溶解效果。

橡胶工艺学-第一章生胶

橡胶工艺学-第一章生胶

锡偶联溶聚SBR
3.特性
不饱和性橡胶,化学活性较NR 低,硫化速度 较慢,耐热耐老化性较好。
非极性橡胶,耐油性差(比NR 稍好) 。
非结晶性橡胶,无自补强性,纯胶强度为 1.4~3.0 MPa,因此需用炭黑补强 。
耐磨性,耐气透性良好。
弹性低,耐寒性,自粘性差,生热大,加 工收缩性大。充油后能降低生热,加工性能好。 另外,SBR不易过炼,可塑度均匀。
浅色,透明) 1、制法及分子结构
溶聚法、乳聚法
分子结构:
应用的主要品种
高顺式聚丁二烯橡胶: 顺式结构含量为97~99%
2、品种类型
中顺式聚丁二烯橡胶: 顺式结构含量为90~95%
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 顺式结构含量为32~40%
不饱和性橡胶,可与硫磺及氧起反应, 化学活性较NR 低,耐热耐老化性较NR好。
液体橡胶 粉末橡胶
目前工业主要 应用形式
3.按交联方式分
化学交联的传统橡胶
热塑性弹性体
常温下具有橡胶的弹性, 高温下具有可塑化成 型的一类弹性体
4.按化学结构分
不饱和非极性橡胶:NR、SBR、BR、IR 碳链橡胶 不饱和极性橡胶:NBR、CR
饱和非极性橡胶:EPM、EPDM、IIR 饱和极性橡胶:FPM、CPE、 ACM、
4.用途:SBR主要用于制造轮胎胎面,也用于制造胶管、 胶带、胶鞋大底,与NR,BR并用,弥补其性能上不足。
(三)聚异戊二烯橡胶(异戊橡胶,IR)
IR为白色或乳白色半透明弹性体,有“合成天 然橡胶”之称。 1.品种类型及微观结构
根据所用催化剂的不同分为钛型(高顺式) 和锂型(中顺式)。
注:我国采用稀土催化剂体系来合成异戊橡胶,称为稀土胶, 其顺式1,4含量约为94%。

氟橡胶生胶

氟橡胶生胶
■燃油胶管、隔项建议
1.在260℃以下热稳定性良好。在260~300℃的环境下长时间放置,会发生微量的分解,其主要分解产物为有毒的氟化氢和氟碳有机化合物。高于320℃时,产品分解速度明显加快。当遇到火时,也会释放出有毒的氟化氢和氟碳有机化合物。
浓硫酸98%*
80℃
70小时
-8
+4
盐酸35%*
80℃
70小时
/
+34
备注:
1.耐液体试验配方:生胶100.0氢氧化钙6.0活性氧化镁(大于150)3.0双酚AF 2.0促进剂BPP 0.5加工助剂1.5 N990 20.0;
2.带*的配方为生胶100.0氧化铅20.0双酚AF 2.0
促进剂BPP 0.5加工助剂1.5 N990 20.0;
AM50
40~59
低门尼
AL30
20~39
良好的流动性,适合于挤出胶管,密封等挤出制品。
备注
产品命名:第一个字母A表示26型氟橡胶;第二个字母H、M、L分别代表高、中、低门尼,后面数字表示产品相应的门尼粘度规格。如A70表示门尼为70左右中门尼粘度的26型氟橡胶
性能参数(氟橡胶生胶附表)
附表
牌号
AH130
-20
扯断伸长率变化不小于,%
-30
压缩永久变形,200℃×24h,25%压缩,B型
压缩永久变形值不大于,%
20
耐液体试验
测试温度
测试时间
硬度变化
体积变化
ASTM 3#标准油
200℃
70小时
-3
6
101#标准油
200℃
70小时
-6
+12
燃油C
2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橡胶工艺原理》讲稿绪论一.橡胶材料的特点1.高弹性:弹性模量低,伸长变形大,有可恢复的变形,并能在很宽的温度(-50~150℃)范围内保持弹性。

2.粘弹性:橡胶材料在产生形变和恢复形变时受温度和时间的影响,表现有明显的应力松弛和蠕变现象,在震动或交变应力作用下,产生滞后损失。

3.电绝缘性:橡胶和塑料一样是电绝缘材料。

4.有老化现象:如金属腐蚀、木材腐朽、岩石风化一样,橡胶也会因为环境条件的变化而产生老化现象,使性能变坏,寿命下降。

5.必须进行硫化才能使用,热塑性弹性体除外。

6.必须加入配合剂。

其它如比重小、硬度低、柔软性好、气密性好等特点,都属于橡胶的宝贵性能。

表征橡胶物理机械性能的指标:1.拉伸强度:又称扯断强度、抗张强度,指试片拉伸至断裂时单位断面上所承受的负荷,单位为兆帕(MPa),以往为公斤力/平方厘米(kgf/cm2)。

2.定伸应力:旧称定伸强度,指试样被拉伸到一定长度时单位面积所承受的负荷。

计量单位同拉伸强度。

常用的有100%、300%和500%定伸应力。

它反映的是橡胶抵抗外力变形能力的高低。

3.撕裂强度:将特殊试片(带有割口或直角形)撕裂时单位厚度所承受的负荷,表示材料的抗撕裂性,单位为kN/m。

4.伸长率:试片拉断时,伸长部分与原长度之比叫作伸长率;用百分比表示。

5.永久变形:试样拉伸至断裂后,标距伸长变形不可恢复部分占原始长度的百分比。

在解除了外力作用并放置一定时间(一般为3分钟),以%表示。

6.回弹性:又称冲击弹性,指橡胶受冲击之后恢复原状的能力,以%表示。

7.硬度:表示橡胶抵抗外力压入的能力,常用邵尔硬度计测定。

橡胶的硬度范围一般在20~100之间,单位为邵氏A。

二.关于橡胶的几个概念1.橡胶:世界上通用的橡胶的定义引自美国的国家标准ASTM-D1566(America Society of Test and Material)。

定义如下:橡胶是一种材料,它在大的变形下能迅速而有力地恢复其变形,能够被改性(硫化)。

改性的橡胶实质上不溶于(但能溶脹于)沸腾的苯、甲乙酮、乙醇—甲苯混合物等溶剂中。

改性的橡胶室温下(18~29℃)被拉伸到原来长度的两倍并保持一分钟后除掉外力,它能在一分钟内恢复到原来长度的1.5倍以下,具有上述特征的材料称为橡胶。

注:1)橡胶是一种材料,具有特定的使用性能和加工性能,属有机高分子材料。

2)橡胶在室温下具有高弹性。

3)橡胶能够被改性是指它能够硫化。

4)改性的橡胶即硫化胶不溶解但能溶胀。

2.生胶:没有加入配合剂且尚未交联的橡胶。

一般由线型大分子或带有支链的线型大分子构成,可以溶于有机溶剂。

3.混炼胶:生胶与配合剂经加工混合均匀且未被交联的橡胶。

常用的配合剂有硫化剂、促进剂、活性剂、补强填充剂、防老剂等。

4.硫化胶:混炼胶在一定的温度、压力和时间作用下,经交联由线型大分子变成三维网状结构而得到的橡胶。

一般不溶于溶剂。

三.橡胶工艺原理的主要内容橡胶工艺原理是研究和探讨橡胶的性质、加工及应用的一门科学技术,是数学、物理、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学、化学工程等多学科得相互渗透及应用,是把基础理论应用到橡胶得加工及使用得桥梁。

橡胶工艺原理讲述了由单纯的原材料变为具有特定的性能和形状的橡胶制品的过程。

主要内容包括:1.橡胶的配合:根据制品的性能要求,考虑加工工艺性能和成本等因素,把生胶和配合剂组合在一起的过程。

一般的配合体系包括生胶、硫化体系、补强体系、防护体系、增塑体系等。

有时还包括其它一些特殊的体系如阻燃、着色、发泡、抗静电、导电等体系。

1)生胶(或与其它高聚物并用):母体材料或基体材料2)硫化体系:与橡胶大分子起化学作用,使橡胶由线型大分子变为三维网状结构,提高橡胶性能、稳定形态的体系。

3)补强填充体系:在橡胶中加入炭黑等补强剂或其它填充剂,或者提高其力学性能,改善工艺性能,或者降低制品成本。

4)防护体系:加入防老剂,延缓橡胶的老化,提高制品的使用寿命。

5)增塑体系:降低制品硬度和混炼胶的粘度,改善加工工艺性能。

2.橡胶的加工工艺过程:无论什么橡胶制品,都要经过混炼和硫化这两个过程。

对许多橡胶制品,如胶管、胶带、轮胎等,还需经过压延、压出这两个过程,对门尼粘度比较高的生胶,还要塑炼。

因此,橡胶加工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加工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塑炼:降低生胶的分子量,增加塑性,提高可加工性。

2)混炼:使配方中各个组分混合均匀,制成混炼胶。

3)压延:混炼胶或与纺织物、钢丝等骨架材料通过压片、压型、贴合、擦胶、贴胶等操作制成一定规格的半成品的过程。

4)压出:混炼胶通过口型压出各种断面的半成品的过程,如内胎、胎面、胎侧、胶管等。

5)硫化:橡胶加工的最后一道工序,通过一定的温度、压力和时间后,使橡胶大分子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交联的过程。

四.橡胶的发展历史1.天然橡胶的发展历史考古发现,人类在11世纪就开始使用橡胶—在南美制造橡胶球、橡胶鞋及橡胶瓶。

1493年~1496年哥仑布发现新美洲大陆时,发现海地岛上土人玩的球能从地上弹起来,此后,欧洲人才知道橡胶的这种性质。

1735年,法国科学家Condamine参加南美洲科考,带回了最早的橡胶制品。

直到1823年,英国人马辛托希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橡胶厂,生产防水布,这是橡胶工业的开始。

1839年,Goodyear发明了硫化,这两项发明为橡胶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862年,Honcock发明了双辊机1876年,英国开始在东南亚殖民地国家种植橡胶树1888年,Dunlop发明了充气轮胎1904年,发现硫化活化剂ZnO,炭黑可以补强1906年,发现促进剂苯胺1921年,发现促进剂D,从此橡胶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2.合成橡胶的发展历史(1)对天然橡胶的剖析和仿制1820年,法拉第明确了橡胶由C和H组成;1860年,威廉姆斯(Williams)发现橡胶经蒸馏可产生异戊二烯化合物,并认为它是橡胶的基本化学组成;1875年,鲍查达(Bouchardat)认为异戊二烯能合成出类似橡胶的物质,这是最早的关于人工合成橡胶的报道。

(2)合成橡胶的诞生、建立与发展1881年霍夫曼用1,3-戊二烯合成橡胶;1900年,前苏联孔达科夫用2,3-二甲基-1,3-丁二烯合成出橡胶;1929年,美国齐柯尔(Thiokol)公司生产了聚硫系合成橡胶;1931年,美国Du Pont公司生产CR;1932年前苏联工业生产了丁钠橡胶后,相继生产的合成橡胶有SBR(1935年德国Farbon公司)、NBR(1937年德国Farbon公司);50年代,Zeigler—Natta发现了定向聚合,导致了橡胶工业的新飞跃,出现了BR(1960年美国Phillips公司)、EPDM(1960年意大利Montedison公司)、IR等新胶种,1965~1973年间出现了热塑性弹性体。

3.国内橡胶工业的发展概况我国从1904年开始在雷州半岛等地种植NR,50年代将橡胶树北移种植成功,并在云南、广西等地大面积种植,现在,我国NR产量占世界第四位。

1915年,在广州建立第一个橡胶加工厂—广州兄弟创制树胶公司,生产鞋底1919年,在上海建立清和橡皮工厂1927年,在上海建立正泰橡胶厂,生产胶鞋1928年,建立大中华橡胶厂,生产胶鞋1937年,日本在青岛建立现在的青岛橡胶二厂我国从1958年开始合成橡胶,国产第一块合成胶是四川长寿化工厂于1958年生产的CR,1960年兰州化工厂生产SBR,1962年兰化生产NBR。

目前国内几家大石化如燕山石化、兰州石化、齐鲁石化等均生产合成橡胶,通用的合成橡胶除了IIR外,其它均能生产。

我国橡胶工业从50年代后开始飞速发展,逐渐形成了以上海的正泰、大中华,青岛的橡胶二厂,黑龙江的桦林橡胶厂为中心的橡胶工业格局号称橡胶界的四大家族。

其中正泰、大中华生产胶鞋、胶带,胶二和桦林生产轮胎。

到1990年止,全国县级以上的橡胶企业就有1000多家,产值180亿元,约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5%,约占化工工业总产值的25%。

90年代,我国橡胶工业得到了蓬勃发展,个体、私营橡胶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仅山东省大小橡胶企业就有1000多家,青岛市有几百家,96年以后由于受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世界NR的产量锐减,致使NR的价格飞涨,橡胶工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在国内工业总产值、化工工业总产值中仍然占有相当比重。

橡胶企业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山东、沈阳、贵阳、重庆、牡丹江等地。

我院为我国橡胶工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为橡胶工业培养了近万名人才,许多毕业生已成为各个橡胶企业的负责人和骨干技术人员。

五.橡胶的用途橡胶的用途非常广泛,在交通运输、建筑、电子、石油化工、农业、机械、军事、医疗等各个工业部门以及信息产业都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橡胶的最大用途是在于作轮胎,包括各种轿车胎、载重胎、力车胎、工程胎、飞机轮胎、炮车胎等,一辆汽车约需要240Kg橡胶,一艘轮船约需要60~70吨橡胶,一架飞机需要600kg橡胶,一门高射炮约需要86Kg橡胶。

橡胶的第二大用途是作胶管、胶带、胶鞋等制品,另外如密封制品、轮船护弦、拦水坝、减震制品、人造器官、粘合剂等,范围非常广泛。

有些制品虽然不大,但作用却非常重要,如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因密封圈失灵而导致航天史上的重大悲惨事件。

六.橡胶工艺原理的学习方法及主要参考资料橡胶工艺原理课理论性不是很强,经验总结比较多,不需要死记硬背,它与实际的联系比较紧密,所以学习时一定要与实际相结合,有条件的话多到工厂生产第一线学习参观。

重点掌握生胶的性能特点与用途,橡胶的配合,橡胶的加工,对常见的专业术语要能够理解,要学会查阅文献资料。

最终目的是要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借助已有的工具和资料,根据产品的性能要求,设计配方,加工制造出合格的产品。

另一方面,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主要参考资料:1.文摘性(1)中国化工文摘(季刊);(2)化学文摘(Chemical Abstract)(CA);(3)PAPRA Abstract 英国塑料橡胶协会文摘;(4)日本科技文献速报;(5)橡胶文摘;2.中文刊物(1)橡胶工业(月刊)(北京橡胶设计院);(2)合成橡胶工业(双月刊)(兰化);(3)特种橡胶制品;(4)橡胶参考资料;(5)橡胶译丛;(6)胶带工业;(7)乳胶工业;(8)炭黑工业;等3.主要外文刊物(1)Rubber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2)ゴム协会志第一章生胶§1.1 前言一.本章内容及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掌握各种生胶的制造、结构、性能及应用特点。

重点是各种生胶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使用性能及加工性能,以及这些性能与结构的关系。

要求:1.掌握NR及通用合成橡胶的结构、性能;2.掌握特种合成橡胶的结构及主要特性;3.了解新形态橡胶的结构及特性;4.了解再生橡胶的制造过程;5.掌握再生橡胶的使用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