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学会感恩(家长学校教案)
幼儿感恩父母经典语言教案

幼儿感恩父母经典语言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父母的辛苦和付出。
2. 培养幼儿感恩父母的情感。
3. 通过经典语言的教学,引导幼儿学会用简单的话语表达感恩之情。
二、教学重点。
1. 让幼儿理解父母的辛苦和付出。
2. 培养幼儿感恩父母的情感。
3. 通过经典语言的教学,引导幼儿学会用简单的话语表达感恩之情。
三、教学难点。
1. 如何让幼儿理解父母的辛苦和付出。
2. 如何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话语表达感恩之情。
四、教学准备。
1. 经典语言的教学材料。
2. 幼儿感恩父母的图片或故事书。
3. 感恩父母的歌曲或视频。
五、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引入话题。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感恩父母的歌曲或视频,或者讲述感恩父母的故事,引导幼儿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和付出。
2. 学习经典语言。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感恩父母的语言,如“爸爸妈妈辛苦了,我要乖乖听话”,“爸爸妈妈,谢谢你们给我生活,给我爱”,“爸爸妈妈,我爱你们”,并通过反复朗读和示范,让幼儿跟读并理解这些话语的含义。
3. 讲解父母的辛苦和付出。
教师可以通过故事、图片或视频等形式,让幼儿了解父母为自己付出的辛苦和努力,让他们明白父母的辛苦是为了让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
4. 表达感恩之情。
教师可以让幼儿用自己的话语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可以通过绘画、手工、口头表达等形式,让幼儿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5. 感悟与分享。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对父母的感悟,让他们明白感恩父母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也可以让他们互相分享自己的感恩之情,增进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教学反思。
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可以让幼儿在情感上得到培养,让他们懂得感恩,懂得珍惜父母的爱。
同时,也可以让幼儿学会用简单的话语表达感恩之情,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可以让幼儿在感恩节这样的特殊节日表达感恩之情,也可以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懂得感恩,懂得珍惜,让父母的爱更加温暖和珍贵。
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感恩父母(教案)

感恩父母课时:2课时年级:四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父母的爱,理解父母的辛劳,懂得感恩父母。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采访等方式,收集和整理有关父母的信息。
3. 培养学生用语言、行动等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父母的爱,理解父母的辛劳。
2. 培养学生用语言、行动等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教学难点:1. 让学生真正理解父母的辛劳,懂得感恩父母。
2. 培养学生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教学准备:1. 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张大白纸和彩笔。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播放《游子吟》歌曲,引导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二、主题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父母的生活,了解父母的辛劳。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父母的爱。
3. 教师点评,总结父母的爱。
三、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第二课时:一、导入1. 教师播放《父亲》歌曲,引导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二、主题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采访父母,了解父母的辛劳。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采访到的父母的爱。
3. 教师点评,总结父母的爱。
三、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四、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为父母做一件小事,如倒杯水、扫次地等,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2. 学生记录下自己为父母做的事情,下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父母的爱,理解父母的辛劳,懂得感恩父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采访等方式,收集和整理有关父母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父母的爱,从而懂得感恩父母。
在课堂小结环节,教师要及时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培养孩子感恩之心——小学生父亲节主题班会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和认识“感恩”的含义,引导学生从亲情、友情、师生情等多个方面感恩他人。
2、培养学生感恩之心,提高爱心、责任心、团队协作等素质。
3、加强与家长的交流沟通,促进家长积极参与学生的教育和成长。
二、教学过程:
1、引入课题
通过感恩小故事,引导学生回忆以往对于亲人的感恩之心。
适当提问引导学生,加深学生理解“感恩”的含义。
2、父亲节主题讲解
通过介绍父亲节的由来、意义、庆祝时间和方式等知识,使学生了解父亲节的特殊意义,让学生学会推己及人,关心别人,在父亲节必备的他人情感中找到自己的归属感。
3、亲情感恩分享
邀请学生谈论自己对父亲的感恩,创设轻松的亲子互动环境。
孩子通过分享故事,不仅能强化自己的感恩之心,也能让同伴加深对自己感恩的理解。
4、亲子活动
让家长和孩子进行简单又有效的亲子活动,通过亲子活动,让大人小孩一起体验家庭团聚和互动的快乐,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重要性以及家长对他们的关爱。
5、总结分享
老师与学生回顾整个活动过程,与孩子一起分享感受,用孩子的语言和思维方式让孩子做出总结,提醒学生,感恩不仅仅存在于特殊节日中,而是在日常生活中,与我们无处不在。
三、教学反思与改进
1、教师应该把握好教育时机,让孩子在内部感知周边世界,在情感上进行体验和感知,从而更好地激发孩子的感恩之心。
2、教师要根据孩子的接受程度,灵活选取教学方法和工具,让孩子从不同的角度接收知识,更好地吸收和消化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
3、教师应该营造良好的氛围和教学环境,让学生有更积极的意愿参与学习,从而更好地达到了教学目标。
教育孩子从小懂得感恩——弘扬家风教案

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令人不齿的现象,比如人心不古、馋嘴爱吃、不愿劳动等等。
这些现象虽然看似没有直接关联,但都可以从同一个问题出发——缺少对生活中一切美好的珍视和感恩,这在于受教育者从小就没有受到正确的家教和社会教育。
当下教育孩子从小懂得感恩,弘扬家风就显得十分重要,这也是学校一项很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因为教育孩子从小懂得感恩,正是建设文明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我们知道,不少时候,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最直接、最亲密的关系往往是与家庭形成的。
在这里,我们提倡建设“优秀家风”,这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它可以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人生观,顺利成长为有品德的人才。
在建设“优秀家风”的同时,也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从小懂得感恩孩子需要明白,为人处事应该珍视和感恩来自周围所有人的关爱。
只有当孩子懂得感恩时,才会在生活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要让他们知道,自己每一天拥有的一切都是来自父母、老师、朋友的劳动和爱心,要及时表达对他们的感谢和尊重,让他们更清楚地感受到生活中一切美好。
2. 培养孩子的自我认知和自信在教育孩子从小懂得感恩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孩子自我认知和自信问题。
当孩子自信心强时,更易于关注他人的需求,同时也更容易接受和感受他人为自己做出的贡献,这样才有更强的意识去珍视和感恩一切美好的东西。
如何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呢?这需要家庭、学校等多方面共同协作,努力给孩子创造一个安全、舒适、温暖的环境,让孩子感受到一种受欢迎、受尊重、被信任的感觉,促进孩子发展成一个自信、勇敢、坚强的人。
3. 帮助孩子正确对待失败和失落人生路上难免会遇到失败和挫折,孩子如果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很难明白珍视和感恩的意义。
我们也应该从这个角度教育孩子珍视和感恩。
要让孩子知道,失败是常态,没有人是一帆风顺的,我们应该正确对待失败,尽快把握良机,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奋发向前,不断进步。
同时,也应该让孩子知道,为人处事要讲求真诚、感恩,不应该眼高手低。
家长学校案例教学教案设计——引导孩子学会感恩

家长学校案例教学教案设计——引导孩子学会感恩XXX“案例教学”教案XXX课题主讲教师姓名日期:2016年4月15日班别引导孩子学会感恩不懂感恩的儿子手机号码妈妈的教育邮箱个案名称《父母课堂》1、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家长分析形成孩子不懂得感恩的原因。
2、通过家长之间的交流研究,使教学目的家长懂得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3、让家长懂得教育孩子学会感XXX,家庭教育是第一位的。
47学员出勤率应参加人数参加人数出勤率%教学过程平时聊天,听到有些家长说,自己含辛茹苦地把孩子抚养大,可到头来孩子还天天和父母赌气、顶嘴,对父母所做的一导语切都视为理所该当,不懂感恩。
所以这节课我们一同来会商如何让孩子学会“感恩”。
1、案例一:(视频播放)一名成绩优秀的青年去申请一个大公司的经理职位。
他通过了第一级的面试,董事长最后面试,做最后的决定。
董事长从该青年的履历上发觉,该青年成绩一贯优良,从中学到研讨生从来没有间断过。
董事长:“你在学校里拿到奖学金吗?”青年:“没有。
”董事长:“是你的父亲为您付膏火吗?”青年:“我父亲在我一岁时就去世了,是我的母亲给我付膏火。
”董事长:“那你的母亲是在那家公司高就?该青年回答,我的母亲是给人洗衣服的。
”董事长要求该青年把手伸给他,该青年把一双洁白的手伸给董事长。
董事长:“你帮你母亲洗过衣服吗?”青年:“从来没有,我妈老是要我多念书,再说,母亲洗衣服比我快得多。
”董事长说“我有个要求,你今天回家,给你母亲洗一次双手,明天上午你再来见我。
”该青年感觉本人录取的可能很大,回抵家后高高兴兴地要给母亲洗手,母亲被宠若惊地把手伸给孩子。
该青年给母亲洗著手,渐渐地,眼泪掉下来了,因为他第一次发现,他母亲的双手都是老茧,有个伤口在碰到水时还疼得发抖。
案例展示青年第一次体会到,母亲就是每天用这双有伤口的手洗衣服为他付学费,母亲的这双手就是他今天毕业的代价。
该青年给母亲洗完手后,一声不响地把母亲剩下要洗的衣服都洗了。
家长学校教案《如何让孩子学会感恩》锦集三篇

家长学校教案《如何让孩子学会感恩》锦集三篇家长学校教案《如何让孩子学会感恩》1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体验,体验生命成长历程中得到的帮助和支持,知道是什么是感恩。
2、使学生知道现在每个人享受的快乐生活都是通过别人的劳动得到的,培养学生对父母、他人、社会的感恩意识;3、使学生学会感恩,在实际生活中为关心过自己的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来表达自己的感恩。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父母、对他人、对社会的感恩意识。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会感恩,表达感恩。
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一、故事分享——苹果树(3分钟)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棵又高又大的苹果树。
一位小男孩,天天到树下来,他爬上去摘苹果吃,在树荫下睡觉。
他爱苹果树,苹果树也爱和他一起玩耍。
后来,小男孩长大了,不再天天来玩耍。
一天他又来到树下,很伤心的样子。
苹果树要和他一起玩,男孩说:不行,我不小了,不能再和你玩,我要玩具,可是没钱买。
苹果树说:很遗憾,我也没钱,不过,把我所有的果子摘下来卖掉,你不就有钱了?男孩十分激动,他摘下所有的苹果,高高兴兴地走了。
然后,男孩好久都没有来。
苹果树很伤心。
有一天,男孩终于来了,树兴奋地邀他一起玩。
男孩说:不行,我没有时间,我要替家里干活呢,我们需要一幢房子,你能帮忙吗?我没有房子,苹果树说,不过你可以把我的树枝统统砍下来,拿去搭房子。
于是男孩砍下所有的树枝,高高兴兴地运走去盖房子。
看到男孩高兴树好快乐。
从此,男孩又不来了。
树再次陷入孤单和悲伤之中。
一年夏天,男孩回来了,树太快乐了:来呀!孩子,来和我玩呀。
男孩却说:我心情不好,一天天老了,我要扬帆出海,轻松一下,你能给我一艘船吗?苹果树说:把我的树干砍去,拿去做船吧!于是男孩砍下了她的树干,造了条船,然后驾船走了,很久都没有回来。
树好快乐,但不是真的。
许多年过去,男孩终于回来,苹果树说:对不起,孩子,我已经没有东西可以给你了,我的苹果没了。
男孩说:;我的牙都掉了,吃不了苹果了。
懂得感恩,尊敬爸爸妈妈——小学一年级思想品德教案

在小学一年级的教育中,我们要着重培养孩子们的思想品德素养。
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让他们懂得感恩和尊敬父母。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一下,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的一些方法和教学心得。
一、教育孩子懂得感恩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懂得感恩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们还处于天真无邪的年龄。
在教育他们懂得感恩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一些简单的方式来启发他们的思维,例如:1. 告诉孩子,每天在洗脸刷牙的时候,要感谢父母给他们提供一个整洁的生活环境。
2. 告诉孩子,每天用餐的时候,要心怀感恩,感谢父母给他们提供美味的食物。
3. 可以用一些别出心裁的方式,让孩子感受到父母为他们做出的贡献,如让他们亲自参与买菜、做饭和打扫卫生等家务活。
通过这些教育方式,能够让孩子们从小就懂得感恩,并且在成长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感恩的心态。
二、教育孩子尊敬父母在懂得感恩的基础上,我们还需要教育孩子们尊敬父母。
这不仅是孝顺的表现,也是塑造孩子的良好品格的重要方面。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教育方法:1. 教育孩子学会倾听和尊重父母的意见。
尤其是在家庭讨论中,不要轻易打断父母的发言,并且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
2. 让孩子学会向父母请示,不要自己做出决策。
例如,当孩子想要买一件新玩具的时候,他们需要向父母请示,而不是直接决定自己去购买。
3. 告诉孩子,要尊重父母的劳动成果。
当父母辛苦工作赚来的钱用于购买东西时,孩子要明白这代表父母为他们的生活做出的贡献,从而珍惜和爱护这些物品。
总结在教育孩子懂得感恩和尊敬父母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注意一些教学方法和心得。
我们需要始终保持耐心和爱心,不能过于强调束缚和限制孩子,而要教育他们懂得自由和独立。
我们需要耐心引导孩子思考和理解,让他们能够真正理解为什么要尊敬和感恩父母,以此激发他们从内心产生感悟。
最终,通过长期不懈的教育,能够让孩子们养成懂得感恩、尊敬父母的良好品质。
感恩教案:培养孩子的感恩心

感恩,是一种美好的品德,是一种对生命最深刻的领悟。
而培养孩子的感恩心,则是现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当前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的社会氛围下,许多孩子往往缺乏感恩的情感,不懂得珍惜身边的人、事、物。
我们需要在日常教育中,注重培养孩子的感恩心,让他们成为一个懂得感恩的、有爱心的人。
一、感恩的意义感恩,是一种尊重他人的行为。
它是基于对他人给予的帮助、支持和爱而产生的一种情感和态度。
而在生活中,我们不仅要感恩他人的付出,更要感恩上天赐予我们的种种福利,要懂得珍惜。
感恩是一种积极的情感,能够让人保持心情愉悦、具有乐观的态度。
通过感恩,我们可以从阴暗的角落里走出来,看到更多美好的事物和价值,正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从中汲取力量,助力自己成长。
感恩是一种宽容和包容的态度,可以增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人人都是平等的,即使待遇不同,也应当把自己视作一个平凡的人。
有了这种态度,我们就不会轻易放弃和妥协,也不会给他人带来痛苦和憎恨,反而能够更好地与别人相处,增强人与人之间的良好互动。
培养孩子的感恩心离不开展现感恩的重要价值。
通过在日常教育中,向孩子传递、讲述许多感恩的故事,并让他们认识到其中所蕴含的珍贵品质和价值。
例如,《童话大王安徒生》中讲述的一些故事,如《小蝌蚪找妈妈》、《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等,这些故事不仅能够寓教于乐,更能够让孩子从中领悟到感恩和爱的真谛。
为孩子创造感恩的环境。
为了培养孩子的感恩心,我们需要在孩子身边创造一个良好、积极的环境。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活动来营造感恩氛围,如赠送礼物、制作贺卡、组织义务工作等等。
我们可以鼓励孩子经常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让他们懂得感恩是一种美德,同时也能够让他们享受自己自主付出的快乐和成就感。
家长和老师都需要成为孩子感恩的榜样。
父母和老师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导师和样板,他们的言行举止会对孩子的态度和性格产生深远影响。
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要努力营造一个感恩的家庭和校园文化,让孩子懂得感谢、尊重和爱护家人和朋友,同时也懂得珍惜生命和一切所拥有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孩子学会感恩(家长学校教案)
设计思路:
俗话说得好,“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知恩图报,不仅是人的良知,也是人们待人处事的基本原则。
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就要教会他感恩。
在这次活动中,我思考着把主题班会和家长会有效地结合起来,家长、老师、学生三方坐在一起,互动沟通,增进子女与父母间的了解,促进学生与老师间的理解,努力唤回我们的孩子回报爱心的良知,懂得爱的无私、伟大、纯洁,懂得只要我们还活着,我们就一定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朋友、感恩社会、感恩自然,感恩地球。
活动组织:
这次活动我经过了认真的思索,确定主题为“让孩子学会感恩”,委托班长协助我来具体设计和组织,全体家长和学生参与。
活动前我充分表达了对同学们的信任和期待,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班长连同其他班干部,进行了精心的策划,把活动分成四部分: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朋友,活动感言。
活动方式分为小品,家长与学生节目互动,诗朗诵,歌曲,给家长颁奖、学生﹑家长和老师的感言等等。
授课结束后,由我对全体学生进行逐一点评。
教学目的:
(一)让家长通过此次授课,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认识到从小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的重要性,也让孩子们体会到家长和老师们对其深深的爱,让他们在感动中学会感恩。
(二)通过教师与家长的交流,知道“感恩他人”教育的基本要求和要点,教育孩子学会“分享、相帮、谦让、宽容”等品质。
(三)让学生了解亲情,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会回报亲情,把对父母及其亲人的爱付诸实际行动。
(四)让学生懂得师爱,理解老师们无怨的付出和辛勤的汗水,学会感恩老师,报答师恩。
(五)让学生懂得友情的珍贵,学会珍惜友谊,学会伸出援手,学会分享快乐,学会分担他人的痛苦,永远有一颗善良的心。
教学重点:
如何让孩子在日常生活的小事中明白“感恩他人”,才会赢得朋友,真正体会生活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收录机一台,《天亮了》歌曲磁带一盒。
2﹑邀请学生家长参加。
课时安排:一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部分:感恩父母
(一)欣赏歌曲《天亮了》
(二)教师讲故事
生命的故事
贵州省马岭河风景区由于山石险峻,被誉为地球表面刻下的最后一道美丽的伤痕,1999年10月3日,马岭河风景区迎来了一个来自广西南宁市的家庭旅游团,在这个家庭旅游团里两岁半的潘子浩和大多数孩子都是第一次和父母到外地游玩。
11时20分,他们乘坐着一辆仅仅5、6平方米却挤着35人的密不透风的缆车到达山顶,游客们刚刚松了口气,却听到缆车突然发出异样的响声。
咔咔往下慢慢地后退,眼睁睁看着缆车慢慢往下滑落了30多米,缆车操作员慌忙之中,做了一个最不应该做的动作,一直按踩刹车。
这一脚刹车竟把厚厚的脚踏板踩断,缆车下滑速度陡然加快,一声巨响,重达三吨的缆车从110米高度重重的砸向谷底。
缆车坠地的一瞬间,父亲潘天奇、母亲贺艳文将潘子浩举过头顶,双手牢牢抓紧,在这危急的时刻,年轻的父母用高举的双手阻挡了袭向儿子的死神,而他们自己的身体却没有任
何的防护,儿子得救了,父母却永远合上了双眼,永远离开了他们深爱的孩子,他们眷恋的世界。
在生和死的瞬间,父母想到的并不是自己,他们用双手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儿子,这就是父母之爱。
1、听了感人的故事,孩子们来说说想说的话。
2、听了孩子们的发言,家长们的良多感慨。
3、老师总结:是啊,是妈妈赋予了我们生命,从十月怀胎到我们呱呱落地,一直到现在,在这个世界上最亲的人莫过于我们的爸爸妈妈,他们每时每刻都在关心着我们。
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和呵护是毫无保留的,是毫无怨言的,是最无私的,是最伟大的,我们同学一定要好好地珍惜啊……
(三)回忆亲情,感受彼此的爱
老师说话:父爱如山,母爱如水,无论你奔腾到哪里,都被父母那浓浓的爱包围着,宠爱着,你还记得爸爸妈妈做的让你最感动的一件事吗?骨肉相连,孩子永远是父母的心头肉,您能给我们分享分享您和您的孩子的故事吗?现在我们一起来回忆回忆……
1、孩子们给我们分享了爸爸妈妈为自己做的最感动自己的事。
2、家长们也给大家分享了生活中亲情里感动的点滴。
(四)读一读彼此的信,再次感受最深的情
家长和孩子们都坐下来,读着属于自己的信,读着来自爸爸妈妈的心声,读着来自儿子女儿的心声。
大家在默默中感动着和欣慰着。
(五)朗诵诗歌,浓浓恩情
全体同学集体朗颂了诗歌“献给父母的歌”,学生们满怀深情,字里行间颂扬着父母对她们的爱,在座的家长都流露出了欣喜与宽慰。
第二部分:感恩老师
1﹑林思彤同学怀着激动的心情阐述了自到我们七小读书后的感受,在她眼里,老师每天早晨踏进校门后就开始了不停的忙碌,激情澎湃的讲课,耐心细心地处理各种各样校园里、同学身上发生的大事小事,老师的敬业和爱心,使同学感受到了老师的无私奉献,感受到学校如家里般的温暖。
2﹑老师和学生们表演小品《负责的李老师》,讲述的是一位家庭离异的少年A,由于缺少家庭的关爱,生活中没有方向,在社会上流浪时遇到不良青年B,结伙偷盗。
李老师善良负责,一直在寻找小A,想帮助她。
小A在偷窃李老师家东西时,偶然发现李老师一直在寻找她的事实时,小A感动了,决心洗心革面。
故事情节虽简单,但对家长却是一个极大的震撼,这中间有许多家长忙于工作,平时对孩子关心不够,这个小品定会打动着他们,从能他们的眼神可以看出对老师的尊重和对孩子的内疚。
3、老师和大家谈谈和学生们相处至今的内心感受和心灵深处的最大的感慨,发自内心最真实的声音,真情流露。
第三部分:感恩朋友
1﹑男同学的歌曲《朋友》把欢快带给大家,让家长看到了孩子们活泼快乐多才多艺的另一面。
2﹑家长和学生们的互动节目“猜猜猜”:这是由父(母)亲和孩子共同完成的一个节目,家长背对黑板,自己的孩子则通过语言动作提示家长回答。
结束了,班长拿出由同学们一起精心绘制的图画作为班级礼物送给给我们带来表演的家长和孩子们,并由衷地说“感谢你们的参与,今天我们之间更像朋友”。
对家长和孩子们来说,这是一份特别的礼物。
第四部分:活动感言
1、孩子们纷纷表达自己的想法: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去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朋友……
2﹑吴蕊同学代表全班同学,向家长们表决心。
3﹑江洋飞同学的爸爸代表全体家长,向孩子们表达祝愿和希望。
4﹑班主任代表全体教师,勉励孩子懂得学会心存感恩,心中有他人,同时寄语家长,教育孩子永远有一颗感恩的心.
5、意见和建议、家长发言。
下面就请家长们对此次授课以及班级管理及其他方面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
6﹑最后,同学们全体起立,面向家长共同唱起了感恩的心,同学们唱的情真意切,家长听的热泪涟涟,歌声结束,全体同学对养育他们的家长深深鞠躬时,家
长起立用掌声表达了他们对孩子的祝福。
7、班主任总结
孩子们,有感恩之心的人就一定是善良的人,是知恩图报的人,是富有责任心的人。
老师相信我们的同学在家庭与学校,家长与老师的共同努力教育下,一定会在“爱”的环境中,学会关心他人,学会感恩他人,然后就会享受快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