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痰器使用制度
吸痰器操作说明

吸痰器操作使用制度
1.用物带到床旁→对床号、姓名并作解释→消毒瓶或试管挂于床头→接橡皮管于吸痰器上并接通电源→检查吸痰器是否良好→检查病人口鼻腔,取下活动义齿→将病人头偏向一侧→弯盘放于病人口角旁→连接导管→打开吸引器电源开关→脚踏运转开关→等渗盐水试吸→松开脚踏开关
2.用纱布包导管插入病人口腔(昏迷、神志不清者可用开口器和压舌板助其张口)→踏脚踏开关吸净口腔内分泌物→换导管插入气管从深部左右旋转→向上提出以吸净痰液→松开脚踏开关→用生理盐水抽吸冲洗
3.吸痰过程中及吸痰完毕随时用纱布擦净口鼻分泌物→注意口腔粘膜有无破损,并按需要涂上石蜡油或冰硼散→发现痰稠时拍背部,必要时滴入化痰药物或蒸汽吸入、超声雾化吸入。
4.病情好转,暂停抽吸→将吸痰器放于床旁→接管用无菌盐水清洗后置于消毒瓶或试管内备用→切断电源
5.清理用物→拆洗→消毒→安装备用
使用注意事项
1.吸痰器应有专人保管,做好清洁保养工作每周一次保养。
2.用前检查电源电压和吸引器电压是否一致,各导管连接是否正确,吸气管和排气管不能弄错。
3.贮液瓶内吸出液不能过满 2/3 ,及时倾倒以免吸入损坏机器。
4.吸引器连续使用不可过久,每次使用不超过 2 小时。
5.治疗盘内的吸痰用物每日换一次,气管切开所用治疗盘应保持无菌。
6.每次吸引 10-15 秒,在气管套管内不超过 10 秒,吸痰时吸痰管不能上下移动,每吸痰一次应更换吸痰管,吸口腔分泌物后更换吸痰管再吸气管内分泌物。
吸痰器保养制
1、吸引器应有专人保管,做好清洁保养工作每周一次保养。
2、保养时需擦拭设备表面灰尘、并检查机器是否正常工作,不用时需将设备表面盖上。
脚踏式吸痰使用规程

脚踏式吸痰器操作规程
1.正确连接吸引器各管道;
2.一脚踩踏板加压;
3.连接一次性吸痰管,正确吸痰(放开吸痰管小孔,待插入一定深度时,立即关闭小孔);
4.吸痰完毕将各管道、引流管浸泡消毒后冲洗、晾干、安装备用。
注意事项
1.吸痰前向患者及陪人做好解释工作以取得合作;
2.生命体征不稳定者应签署特殊治疗协议书,以免发生意外;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吸痰管每次更换,每次吸痰不超过15秒,动作轻柔吸痰管每次用1
根,不能重复使用,吸痰后清洁鼻、口腔,勤做口腔护理并观察粘膜有无损伤;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当出现喉头有痰鸣音、排痰不畅时及时吸痰;
5.吸痰器储液瓶内的液体不能过满(<2/3)及时倾倒以免吸入损坏机器;
6.定期检查、消毒、维修。
责任人:。
吸痰器使用流程和注意事项

吸痰器使用流程和注意事项
使用吸痰器的流程及注意事项:
1、打开包装:首先要把吸痰器的包装盒打开,仔细检查吸痰器
的外形、插孔、提手是否完整;
2、安装吸痰器:把吸痰器与支气管导管接口连接好,要求接缝
处牢固,并固定螺帽,以免松动;
3、检查安装:安装完吸痰器之后,应该进行检查,确保支气管
导管正确安装,牢固,吸痰器的密封圈也不能有漏气或松动的情况;
4、清洁吸痰器:在使用之前应把吸痰器的内部清洁干净,否则
会影响治疗的效果;
5、连接电源:将吸痰器与电源连接,关闭吸引阀门,打开通风
阀门,这样就可以启动吸痰器;
6、调节档位:使用时,应依据患者的情况,调节吸引档位。
一
般来说,儿童调节在30~35kpa档位,大人可以调节在40~50kpa档位;
7、吸引痰液:开启吸引阀门,慢慢的把支气管导管进行吸引,
从下而上挤压痰液,再反复从上而下吸引,直到痰液排净为止。
注意事项:
1、吸痰器不能将水进行吸引,要避免吸引湿气,以免影响效果;
2、吸痰器使用时不要超过一小时,以免过度劳累患者,并及时
停止吸引;
3、每次使用后,要进行清洗和消毒,以免传染和感染病毒;
4、应及时更换吸痰器的密封圈,避免使用过程中出现气泄漏的
情况;
5、尽量不要让痰液接触吸痰器,以免细菌感染,如果有,请及时用消毒液消毒;
6、使用吸痰器的患者,不能一次性大量吸痰,应分次吸,以免劳累患者;
7、有气管炎、肺炎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应定期检查,以便及时进行治疗。
电动吸痰器操作规程

电动吸痰器操作规程
该仪器主要用于危重病人呼吸道分泌物过多需进行辅助疏通气道时使用,其原理为利用负压作用,将呼吸道分泌物吸出。
操作方法:
1.使用前检查吸引器的橡胶管是否接错或漏气。
2.接通电源。
3.连接鼻导管,打开开关,用清水或等渗盐水试吸以了解导
管是否通畅。
4.病人采取侧卧位,昏迷者可用压舌板帮助张口,然后夹持
插入咽喉或气管内将痰液吸出;如自口腔内吸痰有困难,可由鼻腔吸引。
吸痰动作要轻柔,导管应不断上下移动、左右旋转变换位置,以吸净痰液。
5.吸引时如痰液粘稠不易吸出,可滴入等渗盐水少许,并可
拍打胸背部,通过振动,使痰液易于吸出。
6.在吸痰过程中及吸痰完毕后,如病人情况好转,可暂停抽
吸,但吸引器仍需放置床旁,以备随时使用。
吸痰操作规范制度

吸痰操作规范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各级医院的吸痰操作行为,提高吸痰操作的质量和安全性,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订立本《吸痰操作规范制度》。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医院内各科室的医务人员在吸痰操作过程中的行为规范,包含吸痰前的准备工作、吸痰操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以及吸痰后的处理等。
第二章准备工作第三条准备吸痰操作前,医务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必需的询问和察看,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生命体征。
第四条医务人员应准备好以下吸痰操作所需的器材和设备:1. 吸痰机:要求满足国家标准,且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2. 吸痰管:应采用一次性使用的产品,确保无菌;3. 医用手套、口罩和护目镜:确保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第五条医务人员应对吸痰器材和设备进行必需的消毒或灭菌处理,确保操作过程的无菌要求。
第三章吸痰操作步骤第六条对于需要吸痰的患者,医务人员应在吸痰操作前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并向患者和家属说明吸痰操作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风险。
第七条吸痰操作应在体位调整的基础上进行,使患者舒适、方便、安全。
第八条吸痰操作应按以下步骤进行:1. 医务人员洗手并佩戴好医用手套、口罩和护目镜;2. 进入患者的病房或病床前,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情况以及所需吸痰的频率;3. 认真检查吸痰器材和设备的完整性和无菌情形;4. 依据需要,给患者注射必需的催吐药物和冷静药物;5. 高效地清洁患者口腔,用生理盐水冲洗口腔和咽部,确保吸痰操作的安全;6. 若患者需要气管插管,应先注射肌松药物,确保气道通畅;7. 使用一次性吸痰管,插入患者的气管,轻柔地吸出痰液;8. 完成吸痰操作后,对吸痰管进行消毒处理,并妥当处理产生的废弃物;9. 操作结束后,医务人员应向患者和家属说明注意事项,做好吸痰操作的记录。
第四章吸痰操作注意事项第九条吸痰患者应依据医嘱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订立吸痰操作的频率和方式。
第十条医务人员在吸痰操作前应进行充分的准备,确保操作过程的顺利进行。
吸痰器管理制度

吸痰器管理制度一、引言吸痰器是一种医疗器械,广泛应用于医疗机构和家庭中。
它的作用是通过负压吸除呼吸道内的痰液,帮助患者清理呼吸道,促进痰液排出,减轻患者的症状,改善呼吸功能。
然而,如果吸痰器管理不当,可能会引发一系列问题,如交叉感染、器械污染等,对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构成威胁。
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吸痰器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二、吸痰器的分类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所和需求,吸痰器一般分为气动吸痰器和电动吸痰器两大类。
气动吸痰器主要通过手动操作产生负压,适用于临时或紧急情况下的吸痰。
电动吸痰器则通过电动机产生负压,可持续吸痰,适用于长期需要吸痰的患者。
三、吸痰器管理制度1. 购买环节(1)明确采购程序:明确医疗机构或家庭中吸痰器购买的程序,包括编制采购计划、评审供应商资质、签订采购合同等。
(2)选择合格供应商:选择具备相关资质和良好信誉的供应商,确保所购吸痰器的质量和安全性。
(3)详细验收规范:制定详细的吸痰器验收规范,包括外观质量、标志说明、配件齐全性等等,确保所购吸痰器符合质量要求。
2. 接收与存放环节(1)建立统一编号:为每个吸痰器建立唯一的编号,便于管理和追溯。
(2)严格验收检查:对新购进的吸痰器,严格进行验收检查,确认无损坏或故障,并进行登记备案。
(3)规范存放位置:明确存放位置和方式,保证吸痰器不受到污染、损坏或遗失。
3. 使用环节(1)分配专人负责:吸痰器的使用要由专人负责,确保正确操作和维护。
(2)编制操作规范:制定详细的吸痰器操作规范,包括操作步骤、消毒要求等,确保安全使用。
(3)定期培训和考核:定期组织吸痰器的使用培训和考核,提高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责任意识。
(4)建立消毒记录:建立吸痰器的消毒记录,记录详细的消毒日期、操作人员等信息,便于追溯。
4. 清洁与消毒环节(1)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根据吸痰器的特点和材质,选择适宜的消毒剂,确保彻底杀灭细菌和病毒。
(2)建立消毒流程:制定吸痰器清洁和消毒的具体流程,包括拆卸吸痰器零件、清洗各部位、消毒时间和方法等,确保消毒效果。
吸痰器的使用流程及保养 (2)

吸痰器的使用流程及保养1. 吸痰器的概述吸痰器是一种用于清除人体内部分泡沫痰液或分泌物的医疗设备。
它通过创造负压,将痰液从呼吸道中引出,从而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
吸痰器可以被广泛应用于医疗机构、家庭护理以及急救场所。
2. 吸痰器的使用流程使用吸痰器需要遵循一系列的操作步骤,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以下是吸痰器的使用流程及相关注意事项:1.确保准备充分:在使用吸痰器之前,确保清洁干净的手、清洁的吸痰器和必要的消毒用品已经准备好。
2.患者准备:让患者坐起或半坐位,并确保患者的头部稍微向前倾斜,以便于痰液顺利流出。
3.接上管路:将吸痰器与管路连接,确保连接紧密并没有漏气现象。
4.调整负压:根据患者的需要和医生的嘱咐,调整吸痰器的负压力,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5.开始吸痰:将吸痰器的端口放入患者的口腔或鼻腔,并缓慢地向后吸气,直到痰液进入吸痰器中。
注意避免刺激患者的呼吸道,以免引起呼吸道反应或损伤。
6.停止吸痰:当痰液全部被吸入吸痰器中后,停止吸痰,并将吸痰器从患者的口腔或鼻腔中取出。
7.清洁和冲洗:将吸痰器拆解,并使用温水和清洁剂彻底清洗吸痰器的每个部分,确保清洁彻底。
8.消毒和保存:使用适当的消毒方法对吸痰器进行消毒,以确保吸痰器的卫生安全。
消毒后,将吸痰器的各个部分彻底晾干,并储存于干燥、清洁的环境中。
3. 吸痰器的保养定期保养吸痰器可以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延长使用寿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吸痰器保养建议:•每次使用后,及时清洁吸痰器的各个部分,以避免痰液凝结和细菌滋生。
使用温水和清洁剂进行清洗,确保清洁彻底。
•定期检查吸痰器的管路连接,确保连接紧密,并注意有无气泄漏现象。
如有问题,及时更换或修理。
•定期检查吸痰器的负压调节器,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准确标定。
如有问题,应尽早修理或更换。
•定期对吸痰器进行消毒,以确保吸痰器的卫生安全。
根据吸痰器的材料和特性,选择适当的消毒方法和消毒剂进行消毒。
•在长时间不使用吸痰器时,应将其存放在干燥、清洁的环境中,避免灰尘和细菌的积累。
吸痰器使用流程和注意事项

吸痰器使用流程和注意事项吸痰器是一种医疗器械,常用于吸出患者呼吸道内的痰液,帮助改善呼吸道通畅。
下面将详细介绍吸痰器的使用流程和注意事项。
1. 准备工作:- 首先,准备好吸痰器,通常包括一个连接管、一个吸痰瓶、一个吸痰管以及一个负压源(如手动吸引器或电动吸引器)。
- 在使用前,确保吸痰器已经清洗并消毒,以确保使用的安全和卫生。
2. 调整负压源:- 如果使用的是电动吸引器,根据生产商的指示调整负压源的设置。
通常可以通过旋钮或按钮来调整负压的强度。
- 如果使用的是手动吸引器,则根据自己需要使用的负压力来调整负压源。
3. 连接吸痰器:- 将吸痰管连接到连接管的一端,将吸痰瓶连接到连接管的另一端。
- 确保连接处紧密,以防止负压空气泄漏。
4. 准备患者:- 让患者坐起或半倚靠的姿势,确保患者的舒适度和稳定性。
- 如果患者不能坐起,需要将患者的头部稍微向后仰,以便进行吸痰。
5. 开始吸痰:- 先进行手卫生,戴上手套。
- 用消毒纱布清洁患者口腔中的分泌物,以避免感染。
- 将吸痰管插入患者口腔,并通过患者的咳嗽或吸气帮助下将吸痰管向下滑入患者气道。
- 当吸痰管达到合适的位置时,开始进行吸痰。
同时,打开负压源,产生足够的负压,帮助吸出痰液。
- 当痰液停止流动时,轻轻旋转吸痰管,以帮助吸除更多的痰液。
- 完成吸痰程序后,关闭负压源,小心地将吸痰管从患者的气道中拔出。
- 用溶液清洁吸痰管和其他吸痰器件,保持其清洁和卫生。
注意事项:1. 使用吸痰器前,需要先接受相关的培训和指导,了解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 在进行吸痰程序时,需要尽可能减少患者的不适感和疼痛,注意与患者的沟通和关注患者的反应。
3. 吸痰过程中,要确保负压力的合适,不要过大或过小。
如果负压力太大,可能会引起呼吸道损伤;如果负压力太小,可能无法有效吸出痰液。
4. 吸痰器的使用频率和时间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吸出足够的痰液,同时避免对患者的不适和伤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吸痰器使用制度】
1、定位放置;各抢救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等放在易取放的位置,
并定放置位置、标志明显,不得随意挪动。
2、定人保管;各抢救仪器有专人负责保管,所有护理人员均应具
备识别主要报警信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3、定期检查;每班专人清点记录,开机检查保持性能良好呈备用
状态;护士长每周检查一次
4、定期消毒;中心吸痰装置使用后,一次性装置及时更换,吸引
表和电动吸痰器表面每日以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
5、仪器不得随意外借,经相关部门领导同意后方可出借
6、定期保养(1)每日清洁保养一次(2)每周清洁保养一次并记
录(3)设备科定期检修
7、使用中若中心吸痰器装置突然发生故障应立即更换电动吸痰器或
改用注射器抽吸吸痰法,不得中断病人抢救,并立即通知设备科检修,已坏或有故障的仪器不得出现在仪器柜内。
【吸痰器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
一、吸引管不通畅
处理措施:要随时吸水冲洗吸引管,必要时更换吸引管。
二、痰液逆流
处理措施:及时倾倒吸引瓶内的液体
三、压力过小
处理措施:在吸引前反折吸痰管,增加踩踏次数与力度
【吸痰器操作步骤】
1.将吸痰器接通电源,电源指示灯绿灯亮。
2.打开负压开关,同时将乳胶管折叠。
3.观察方形负压表,同时调节负压调节旋钮,调至合适负压。
4.一手持吸痰管放气孔一端,并将放气孔塞堵住放气孔。
5.另一手持吸痰管将吸痰管末端伸入患者气管,即可开始吸痰。
6.待痰液吸出至贮液瓶内,将吸痰管末端从患者体内取出,吸痰完毕。
【注意事项】
1.吸痰前先吸入清水将吸痰管和乳胶管内壁湿润,防止痰液附着在管路内壁造成清洗麻烦。
2.吸痰前将吸痰管末端用生理盐水沾湿再进行吸痰。
3.每次吸痰不能超过15秒!如需再吸,要间隔3分钟!防止损伤内腔粘膜。
4.吸痰时若不慎将患者内腔粘膜吸住,不得将吸痰管随意取出,应及时打开吸痰管放气孔将负压释放,待患者不适感消失后方可取出吸痰管。
Welcome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