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排水设计文件校审细则
给排水监理实施细则

给排水监理实施细则引言概述:给排水监理是建造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建造物的给水、排水、雨水排放等方面。
为了确保建造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给排水监理实施细则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给排水监理实施细则的内容。
一、设计文件审查1.1 设计文件的完整性审查设计文件应包括建造平面图、剖面图、设备布置图、管道布置图等。
监理人员应子细审查设计文件的完整性,确保所有必要的图纸和文件齐全。
1.2 设计文件的合理性审查监理人员应对设计文件进行合理性审查,包括水源、水质、水压等因素的考虑,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1.3 设计文件的符合性审查监理人员应对设计文件进行符合性审查,包括设计标准、规范的符合性、管道布置的合理性等方面的审查,确保设计方案符合相关规定和要求。
二、施工过程监督2.1 施工材料的质量监督监理人员应对施工材料的质量进行监督,包括管道、阀门、泵等设备的质量检查,确保施工材料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2.2 施工工艺的监督监理人员应对施工过程中的工艺进行监督,包括管道的安装、接口的密封、焊接质量等方面的检查,确保施工工艺符合相关规范和要求。
2.3 安全措施的监督监理人员应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进行监督,包括工人的安全防护、作业区域的标识等方面的检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三、设备调试和试运行3.1 设备调试的监督监理人员应对设备的调试过程进行监督,包括设备的启动、运行、住手等方面的检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2 系统试运行的监督监理人员应对给排水系统进行试运行监督,包括水源供应、水质检测、管道流量等方面的检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性能达标。
3.3 故障排除和问题解决监理人员应对设备调试和试运行过程中浮现的故障和问题进行及时排除和解决,确保设备和系统的正常运行。
四、工程竣工验收4.1 工程质量验收监理人员应对给排水工程的质量进行验收,包括管道的安装质量、设备的性能等方面的检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相关要求。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校审制度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校审制度为了提高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质量,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可靠、经济,校审制度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校审是指对设计文件的内容、技术要求等进行审查、评定的过程,其目的是发现并纠正设计文档中的错误、缺陷,对设计方案进行论证和完善,保障工程的顺利实施。
校审制度是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设计文件的质量和工程的安全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操作规范的校审制度,对于保证设计质量和工程建设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校审范围及内容1.1 校审范围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应包括的校审内容主要包括:设计理念、设计计算、工程结构、工程材料、施工工艺、工程经济等方面。
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依据、设计计算说明、施工图纸、施工规范、经济指标等内容。
对于重要的工程节点,如大坝、渠道、泵站等,应进行单独的专项校审。
1.2 校审内容校审的内容应根据设计文件的具体情况而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设计依据及设计计算的合理性和正确性2) 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3) 工程结构和材料的合理性和可靠性4) 施工工艺的合理性和科学性5) 工程经济的合理性和经济效益二、校审程序和要求2.1 校审程序1) 设计单位应按照规定程序完成设计文件的编制和审核,确保设计文件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和要求。
2) 完成设计文件后,应将设计文件提交给校审单位进行校审,包括内审和外审两个环节。
内审主要由设计单位内部专业人员组成的小组进行,外审则由设计单位外部独立的审查机构进行。
3) 校审单位应依据设计文件的情况,确定校审的范围和内容,对设计文件逐项进行详细的审查,并提出不合理或存在问题的地方。
4) 校审单位应及时将校审结果通知设计单位,并要求设计单位进行整改,直至设计文件符合要求为止。
2.2 校审要求1) 校审单位应具备独立性和客观性,保证校审结果的公正和准确。
2) 校审单位应具备专业的技术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对设计文件进行全面、细致的审查。
图纸校审要点-给排水

检查消防系统阀门设置是否符合规范,低区消防栓系统是否有自动排气阀。
4
检查消火栓的设置是否满足两股水柱到达如何地点,消防前室是否设置了消火栓,消防电梯的排水是否满足要求。
5
检查消防栓是否有优化可能(一般消火栓距离30m即可)。
6
检查灭火器配置是否与说明一致,及其距离是否能够优化(灭火器距离12m)
喷淋平面及系统图
4
管材和阀门的选择、连接方式、试验压力等级是否合理。(重点校审)
5
建筑灭火等级是否合理,消火栓系统压力是否合适,及消防栓箱型号是否正确。
6
建筑防火危险等级是否有误,灭火器型号是否正确。
泵房、热水机组、水处理机房大样
1
设备安装位置、尺寸是否标注清楚,间距是否满足维修要求;
2
给水给排水系统图管线管径标注是否正确。
6
管材和阀门的选择、试验压力等级是否合理。(重点校审)
7
建筑灭火等级是否合理,消火栓系统压力是否合适,及消防栓箱型号是否正确。(重点校审)
8
建筑防火危险等级是否有误,灭火器型号是否正确。(重点校审)
大样图
1
立管位置是否合理,立管编号与平面图对比是否一致,平面图管线与系统图管线是否一致。
2
给水给排水系统图管线管径标注是否正确。
设计说明
1
与建筑相对比,看设计范围及各种参数是否正确。
2
引用的依据是否属实,规范名称、版本号是否正确。
3
图例是否完整,查看设计说明与图例是否一致。
4
计算说明中用水量是否可行(与自己计算相差是否太大,数值差不能超过85%-115%),排水量是否说明。
5
给水管道管材与排水管材是否妥当,连接方式是否正确。(重点校审)
市政给排水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

重庆中设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马 微
2012.3
提纲
一、三类依据 二、三个区别 三、三个层次
重庆中设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Chongqing Zhongshe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第一部分:三类依据
1、法规依据 2、规范依据 3、上阶段审查意见依据
重庆中设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Chongqing Zhongshe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1、法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79号《建设工程质量管理 条例》
第十一条,第二十三条,第五十六条,其中第十一条为“建设 单位应当将施工图设计文件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审查。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的具体办法,由国务 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制定。施工图设计文 件未经审查合格的,不得在工程建设中使用。
重庆中设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Chongqing Zhongshe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1、给水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工艺专业)
《室外3.给取水水设构计筑规物范在》河G床B5上00的13布-2置00及6 其形状的选择应考虑建成后不
影 《5室响.3外河.5给床取水的水设稳构计定筑规性物范;在位河》于床上G河B的5床0布处01置的3及-渗2其0渠0形6应状根的据选择河,道应冲考刷虑情取况水设工置程防建成
1、给水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工艺专业)
构筑物
《室1外.取给水水构设筑计物规应范根》据水GB源50情01况3-,20采06取防止下列情况发生的相应保 护措5施.3:.8 取水构筑物应根据水源情况,采取相应保护措施,防止下 列情况(发1)生漂:浮物、泥沙、冰凌、冰絮和水生物的阻塞;
《给水排水》审校流程简介

《给水排水》杂志审校流程及选稿原则简介前言首先我以一些数据介绍一下《给水排水》杂志,《给水排水》1964年创刊,历经40年风雨,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发行,每月发行量为2万余册,是同等期刊发行量的3~4倍。
我们办刊宗旨是面向生产、注重应用,为行业发展服务。
我们的办刊方针是实用、新颖为主,交流、导向兼顾,提高、普及结合。
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刊对来稿的取舍,我刊希望能够多报道一些具体工程实例,运行管理、挖潜改造、技术理论创新的具有直接指导意义的文章。
同时,我刊也尽量照顾多层次的读者,对一些小经验、小改造、小技术等一些有效而又简洁的文章给予一定报道。
总之,我刊的技术、工程为先导,直接面对设计、工程及科研一线人员,使之真正成为他们工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我刊的审校流程和选稿原则。
1 审校制度审稿工作既是把关工作,也是现人才和培养人才的工作。
1.1 三级审核制度在作者来稿登记后便进入三级审阅阶段,即三审制。
所谓“三审制”是指编辑初审(内审),编委或特约审稿人复审(外审),主编决审。
(1)编辑初审。
栏目编辑以读者的身份和编辑的身份审读稿件。
主要任务是:①来稿是否符合本刊宗旨,内容是否满足需要;②查看来稿与已刊同类稿比较有无独到之处;③选择专家进行外审。
(2)编委复审。
一般需请专业和工作较对口的编委进行复审,复审的任务是①评价稿件政治质量、学术水平和实用价值;②稿件取材是否可靠、有无创新及发表价值;③对基本可用的稿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和建议。
复审是三级审稿中决定稿件能否采用的关键一环。
(3)主编决审。
主要任务是对初审和复审意见进入核定,解决初审、复审未能解决的问题,对文章进行全面评价、决定文章的取舍。
我编辑部完全贯彻了三级审稿制度,同时为方便读作者还采用了一些辅助措施:(1)收到稿件后两周内回“收稿通知”,并告知作者稿件编号及稿件所属栏目编辑,以便作者查询审阅情况。
给排水及消防设计审查

1、设计依据性文件选用常见问题:①规范图集及标准等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如《高层民用建造设计防火规范》GB50015 已经过2005 年第三次修订。
②忽略功能房间的具体要求。
如某多层住宅地下室未设置排水设施且采用外窗窗井的方式进行自然通风与采光,在窗井内亦未设排水设施。
③因地制宜正确选用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图集等。
修改意见及依据:①及时更新各项规范的修正和完善。
②关注规范的各个章节。
《民用建造设计通则》GB50352-2005 第6.6.3 条规定:地下室应在一处或者若干处地面较低点设集水坑,并预留排水泵电源和排水管道;地下管道、地下管沟、地下坑井、地漏、窗井等处应有防止涌水、倒灌的措施。
③应优先选用地方标准,普通以工程所在地方为准。
如山东省《居住建造节能设计标准》(DBJ 14-022-2003)2、供水水源的确定情况,设计水源应可靠①《住宅建造规范》GB50368-2005 第8.2.2 条:生活给水系统应充分利用城镇给水管网的水压直接供水。
在城镇供水管网供水范围以外应选用符合水源要求的地下水或者天然水体的水经处理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后,方可用作生活用水水源。
第8.2.1 条:生活给水系统和生活热水系统的水质、管道直饮水系统的水质和生活杂用水系统的水质均应符合使用要求。
②热水供应的原水常取自城市自来水。
应说明热水供应的热源:当条件许可时,宜优先利用太阳能、当热等。
以太阳能为热源的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宜考虑电或者其他热源的辅助加热设备,以保证太阳能热水器在不能供热或者供热不足时能予以补充。
③饮用净水的水源普通均以市政给水或者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水为原水,经深度净化而成,其水质应符合《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94-2005 的要求。
④《建造中水设计规范》BG50336-2002 第3.1.1 条:建造物中水水源可取自建筑的生活排水和其他可以利用的水源。
但是应明确,第3.1.6 条:综合医院污水作为中水水源时,必须经过消毒处理,产出的中水仅可用于独立的不与人直接接触的系统。
给排水设计图纸审查标准及要点

给排水设计图纸审查标准及要点给排水图设计审查要点1.目的对给排水专业设计施工图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工程设计在满足国家规范.规定的前提下,作到安全.经济.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2.范围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一般工业和民用建筑给排水设计审查。
3.职责给排水施工图设计检查由项目部负责管理,其他相关部门参与实施工作。
4.内容4.1.检查依据4.1.1屮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15-88(97)4.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97)4.1.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97)4.1.4屮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J84-854.1.5屮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 (97)4.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 19994.1.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3-86 (97)4.1.8屮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 (97)4.1.9屮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4. 1. 10屮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采暖与卫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42-824.1.11屮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水泵隔振技术规范》CECS59:944. 1. 12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居住小区给水排水设计规程》CECS59:944.1.13屮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螺旋管道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CECS94:974. 1. 14屮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29-984. 1.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944. 2.审查内容4. 2. 1设计文件审查4. 2. 1. 1设计依据是否充分,是否有初步设计审查会议纪要. 初步设计批文•建设单位对本专业施工图设计的要求及主管部门批文;4. 2. 1. 2施工图设计深度是否满足施工要求;4. 2.1. 3签署.出图章及有关专业会签是否符合规定。
给排水专业图纸审核要点

给排水专业图纸审核要点
1、审核给排水施工图纸是否满足设计规范、强制性条文要求,图纸表达是否清晰、完整、正确;审核给排水系统图、平面图、大样图的表达是否一致,有无相互矛盾的地方;审核给排水为室外景观工程的接管留头位置是否合理;敷设在楼、地面找平层中的给水管管径不能大于DN20。
2、审核给排水管材的选择是否合理、明确,是否具备当地推广使用证;审核给水管材的选择是否符合卫生标准;审核给水计量方式是否满足当地自来水主管部门的要求。
3、审核冷热水、消防和排水系统管道的管径、坡度、管道走向、检查口(井)布局是否合理、标高是否正确、与其他管线的安装位置及标高、穿结构的与结构规范是否有矛盾冲突,整体管线布局是否经济合理,设备材料的性能和品质、水平与垂直间距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4、审核管道井、水表阀门井、窨井、化粪池等位置、尺寸、数量是否合理、隐蔽和美观,是否便于操作、维护。
5、审核水池、水泵房位置合理性,冷热水供水方式的选择、容量配置、水泵等设备选型、材料选用、机房布局是否符合经济合理、先进适用的原则,设备材料的性能和品质必须符合楼盘的定位要求。
6、审核建筑外立面上的雨水管设置的数量、位置是否合理,审查空调冷凝水排放管位置、数量的设置是否与空调机位、空调孔的位置有冲突;审核卫生间、厨房、游泳池等给排水管布置的合理性(卫生间、厨房的排水立管和支管不能挡窗户)。
7、审核地下室车库内排水沟(井)位置合理性,给排水系统的各种设备、管道、消防喷头、消火栓等设施的安装位置及标高与其它专业的安装是否有冲突和避让措施,车库的净高度以及转弯半径是否满足规范要求以及使用的舒适性;进建筑体管道和管道外壁的防水设计是否
符合要求,是否配有详图,人防给排水系统是否符合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给排水初步设计校审细则 (3)附表一给排水初步设计文件校审细则规定表 (12)附表二给排水施工图设计文件校审细则规定表 (14)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提高工程设计成品校审水平,保证设计成品校审质量和出图质量,特制定本细则。
第1.0.2条本细则是以提示的方式,分专业、分岗位、按阶段检查设计指导思想,技术原则、标准规等是否全面贯彻落实,从而保证设计成品质量,向用户提供合格的设计成品。
第1.0.3条本细则适用于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可行性研究等设计前期工作以及工程设计专业基础工作的成品校审可参照试行。
第1.0.4条校审岗位的基本要求如下:一、校核:全面校核设计成品,以保证其正确性和完整性。
二、审核:对主要技术-问题和设计方案进行审查,使其正确无误。
三、审定:对重大设计原则、技术路线和设计投资进行审查,使其正确合理。
四、对设立校对人岗位的单位可将本规定的校核人的部分职责划归审核人。
第1.0.5条本细则只规定校审容,不涉及设计文件容、深度规定,也不涉及校审管理制度。
第1. 0.6条本细则按专业以十三个分册进行编制。
包括;第一分册总图运输专业第二分册工艺专业第三分册自控专业第四分册储运专业第五分册外管专业第六分册设备专业第七分册土建专业第八分册电气专业第九分册电信专业第十分册暖通专业第十一分册热力专业第十二分册给排水专业第十三分册概算及技术经济专业第二章给排水初步设计校审细则第一节校核容第2. 1.1条设计文件的容、深度是否符合有关初步设计容规定要求。
第2. 1.2条设计是否与已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及上级有关批文相符。
第2. 1.3条设计是否符合有关标准、规的规定。
第2. 1.4条设计基础资料(自然条件、工程质量、水文地质、水文、气象、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源水水质等)是否齐全,选择是否合理。
第2. 1.5条有关工程的协议(水源、排水点、厂外管道走向等)是否齐全、有无正式文件。
第2. 1.6条生产厂址是否考虑了污水排放对环境影响的因素,是否取得当地环保部门同意;污水处理厂(场)的位置是否合理。
第 2. 1.7条污水处理深度是否满足当地的排放标准或当地的环境预评价的要求。
第2. 1.8条本工程的特点是否阐述清楚;生产、生活辅助设施的标准、生产的自动化水平等设计原则是否明确、合理。
第2. 1.9条有关协作单位之间或专业之间的设计分工、设计分界点交待是否明确。
第2. 1.10条给水水源:1.给水水源的选择(地面水、地下水、水库等)在技术经济上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安全、可靠、卫生要求,水量、水质、水温是否满足生产要求,水源是否有发展扩建的余地,并保持长期的稳定性。
2.地面水取水方式(岸边、江心、浮船、缆车等)是否结合河床的具体条件,取水方案技术可靠、经济合理。
3.地面水取水口的位置是否选在水流稳定、工程地质条件良好的深水区,不冲不淤和没有涡流的河段;能否保证在洪水和枯水期间都能取到水质较好的水;在寒冷地区的取水口有否防冰凌措施。
4.地下水水源动、静储量和开采水量间的平衡关系;取水层的确定和井点布置是否合理;互阻计算是否正确。
5.取水设备的选型是否处在常年运行效率较高的工作点;能否满足水量、水压、安全供水要求;设备操作控制是否先进可靠;各专业之间有无矛盾。
6.输水管线的走向是否合理,穿越障碍物与地质复杂地段是否采取了可靠技术措施;输水管渠的选型是否结合地形地质及当地材料供应等条件;确定输水的安全可靠性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第2. 1.11条给水处理:1.给水处理规模应结合工艺生产用水的均衡情况确定,并应包括自用水量。
必要时须设置调节水池或水箱。
2.净水水质标准的决定是否合适,有否分质供水的必要。
3.净水工艺流程的选择是否先进合理,能否确保用水对象的水质要求。
4.水处理构筑物的选型应结合源水水质条件,并应适应全年水质变化状况;技术上应力求先进、可靠。
5设备选型是否满足水处理流程要求。
特殊设备的性能是否可靠,产地是否落实。
6.所选用的混凝剂、助凝剂、消毒剂是否恰当,用量是否正确,货源是否落实。
第2. 1.12条循环冷却水处理:1.循环水处理方案的确定是否密切结合水质条件,浓缩倍数定的是否合理,补充水量计算是否正确,选用药剂配方及投加量是否切实可行,杀菌剂的选择是否合适。
2.水冷却构筑物的选型是否合理,按照当地的气象条件能否满足水温、水量要求。
3.循环水旁滤量的确定是否恰当。
4密闭式系统冷却水的水质是否符合换热设备产品标准的水质要求。
5.敞开式系统冷却水采用阻垢、缓蚀剂处理时,药剂在系统的停留时间是否符合有关规的规定。
第2. 1.13条化学水处理:脱盐水或软化水处理流程的确定是否合理,能否满足工艺水质要求,树脂选型是否符合流程要求。
2.脱盐水或软化水处理设备的选型能否满足流量要求,是否考虑了反洗、再生、置换和正洗等的自用水量;设备供应是否落实;再生剂的选型是否合理,计算用量是否正确,供应是否方便。
3.脱盐水或软化水处理系统的控制是否简便易行、经济、合理,能否切实控制出水指标。
4.阳离子交换器与阴离子交换器串联使用时,是否在每台阳离子交换器的进水管上装设了流量指示仪表;在每台阴离子交换器的出水管上是否装设了导电度测定仪。
5.阳(阴)离子交换器并联使用时,是否在每台交换器进水管上装设了流量指示仪表,在出水的干管上装设了导电度测定仪表,在每台交换器出水管上装设了水质监测仪表或其他的监测措施。
6.除盐水的贮存设备是否考虑了防腐及防止空气污染水质的措施。
第2. 1.14条污水处理:1.污水来源、水质组分、水量、水压及其变化规律等设计条件是否正确无误。
2.处理规模、流程方案的确定是否合理,设计参数是否有专门的试验报告或类似生产厂的实践经验作依据。
3.处理构筑物的型式、构造、尺寸、个数的选用是否合理,是否符合规要求。
4单体处理构筑物或设备的计算是否正确,选用的计算公式及系数是否正确合理。
5.设备的选型是否合理,性能、能力是否安全可靠。
6.运行控制参数(温度、压力、流量等)是否合理、可行,原材料消耗量计算是否正确无误。
7.预处理后的水质能否满足生化处理的水质要求。
8.污泥处理流程及处置方案是否合理。
第2. 1.15条厂区给水:1.供水系统划分是否做到技术经济合理,是否符合节约用水,减少排污的原则;各系统的水量与工艺所提条件是否相符。
2.工艺各装置的用水是否可能做到重复利用、循环使用,并采取各种节能措施。
3.合并或分别设置循环水系统是否排水质、水压、水温等要求并结合总图条件进行技术经济比较而后确定的。
4.消防水量的计算是否符合规要求,结合工艺生产要求确定低压、高压或高低并用的消防方式。
消防水量的贮存是否保证使用的可靠性。
5.各系统管道的选择是否满足水质、流量、压力要求,是否经济合理,就地取材。
第2. 1.16条厂区排水:1.系统划分是否符合清污分流、减少污染、便于进行污水处理的原则;各系统的水量是否符合工艺条件。
2.无机污水(酸、碱、汞、铬污水等)是否就地处理,有机污水是否与生活污水一起集中处理。
3.自流管道的坡度应与自然地形坡度相一致;提升泵房的设置是否合理。
4各系统管材的选择是否满足流量、压力要求,是否经济合理,就地取材。
5.暴雨公式的选择是否符合当地气象条件。
6.超过排放标准的各种污水是否全部经过处理,排放水质是否符合现行的排放标准,或当地环保部门制定的排放标准;结合排出口下游情况是否能造成长远性污染。
第2. 1.17条操作人员及班次的确定是否符合实际情况,是否考虑了维修人员、轮休替补人员的名额。
第2. 1.18条说明书文字简练、说明问题,文字、符号、标点正确,字体符合颁发的简化字规定。
第2. 1.19条简图:1.全厂给排水水平衡图(1)各工艺装置的用水量是否与所提条件相符。
(2)各循环水系统的蒸发、风吹、排污、补充等水量计算是否正确。
(3)结合第2.15条1.2.3各条进行校核。
2.流程图(1)流程表示方法、深度、图例、符号是否符合技术规定。
(2)管道连接、走向、材质、管径、物料流向等是否标注清楚,是否符合工艺要求,管道技术特性是否注明。
(3)设备选型与计算书是否符合,位号是否一致。
(4)控制点的参数及设置是否恰当,有否不必要的重复。
(5)加药点有无遗漏,选用的药剂是否合适,计量设施是否齐全,选型是否合适。
(6)主次流程是否表示清楚。
(7)闸阀设置的位置是否恰当,便于操作,有否不必要的重复。
3.处理厂(场、站)平面布置图(1)图中各处理型式及个数流程是否相符。
(2)图中所示容及其表示方法是否符合统一规定,指北针、控制坐标、道路,各构(建)筑物的名称(代号)、尺寸、间距,各构(建)筑物的建筑面积表、图例等有无遗漏,说明是否完整明确。
(3)辅助设施是否满足生产要求。
(4)各构(建)筑物的布局是否紧凑、合理、留有扩建余地。
(5)图面是否比例合适、布置均匀、字迹清晰。
4.设备布置图(1)设备布置是否合理,平面尺寸与建筑物层高能否满足技术要求,起吊设备、操作平台、地沟、管道走向、地面排水、生产管理、化验分析等是否满足生产要求,是否充分考虑了安装、操作、安全运行等方面的要求。
(2)坐标、标高、尺寸、数字、符号有否错误,与有关图纸是否一致。
(3)与有关专业的往返条件是否一致。
5.厂区给排水规定平面图(1)管廊区的划分是否合理。
(2)管道走向是否合理,埋深及间距是否符合规规定。
(3)阀门井、检查井、水封井、跌水井、消火栓井、仪表井等位置是否合适。
(4)规定防腐、保温、接口、基础处理、挡墩等是否做了妥善处理。
第2. 1.20条附表:1.全厂生产用水及排水量表是否与工艺条件一致,表格容是否符合初步设计统一规定。
2.设备表所列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是否正确无误,技术条件是否满足订货要求。
3.非定型设备的订货图纸是否齐全。
4.材料表的统计数量是否正确,有无漏项。
第二节审核容第2. 2.1条设计文件的容、深度是否符合有关初步设计容规定。
第2. 2.2条设计是否与已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及上级有关批文相符。
第2. 2.3条设计基础资料的选用是否合理、正确。
第2. 2.4条有关工程的协议是否齐全。
第2. 2.5条水源选择是否满足生产要求,是否安全可靠,水处理能否保证水质要求。
第2. 2.6条工厂排水是否符合规定的排放标准,能否造成污染。
第2. 2.5条厂系统划分是否合理。
第2. 2.7条各系统的水处理流程能否保证水质要求,技术上是否先进可靠、经济合理,操作控制是否先进可行。
第2. 2.8条设备及构筑物选型、布置是否合理,能否满足流量、压力等要求。
第2. 2.9条设备表是否与设计相符。
第2. 2.10条定员编制是否合理。
第2. 2.11条概算是否正确,并控制在规围之。
第三节审定容第2. 3.1条设计是否与设计任务书及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批文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