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乐理之音程和弦(终审稿)

合集下载

音乐课堂丨音程及和弦

音乐课堂丨音程及和弦

音乐课堂丨音程及和弦
在乐音体系中,两个音级在音高上的相互关系叫做音程。

简单地说就是两个音的高低关系,或者说是音与音之间的距离。

音程的结构与标记音程可分为旋律音程和和声音程两种。

旋律音程是指这两个音一前一后发响,在谱子上显示为一前一后的旋律形态;和声音程是指这两个音同时发响,,在谱子上显示为上下对齐的形态(二度的和声音程为左低右高紧挨在一起的形态)。

在我们乐理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如果没有特别说明,一般是指和声音程。

根音与冠音在音程中,上方的音叫做冠音,就如同大树的树冠一样;下方的音叫做根音。

在识别一个音程时,,只要看根音与冠
音之间的距离即可判定这个音程。

读法与写法旋律音程的读法是依照两个音的前后顺序来读出即可。

并根据两个音的走向分为以下三种:上行、下行、平行。

那么在读的时候,也要根据这三种情况来分别读作上行、下行或平行。

如:读作“A上行到C”或“A到上方的C”;“D上行到D”或“D到上方的D”;“E平行到E”或“E到平行的E”;等等。

但上行的旋律音程一般可以省略“上行”字样,,直接读作“A到C”或“AC”即可。

和声音程的读法一般不用再加“上行”、“下行”、“平行”,只需从下方的根音读至上方的冠音即可。

如“AC”、“CA”、“D#F”、“EB”等等。

音程的写法:旋律音程在五线谱上一前一后写出来即可;和声音程在五线谱上需要上下对齐写,但二度音程不能对齐写,而只能紧挨在一起写,一般写成左低右高的形式。

欢迎互动
说说你在钢琴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我们来帮你解答哦!
查看最受欢迎内容。

乐理知识基础课程0302音程及和弦音程的分类

乐理知识基础课程0302音程及和弦音程的分类

第三单元 2.音程的分类 2.1旋律音程与和声音程第二讲的分类第一节旋律音程与和声音程旋律音程是指这两个音一前一后发响,在谱子上显示为一前一后的旋律形态。

和声音程是指这两个音同时发响,在谱子上显示为上下对齐的形态(二度的和声音程为左低右高紧挨在一起的形态)。

化碟第三单元 2.2自然音程与变化音程第二节自然与变化也叫基本音程,它是由音级中的两个基本音级之间所构成的音程。

(注意:音程指的是两个音之间的高低关系,并不管构成音程中的音是否为基本音级或是变化音级。

也就是说无论是由基本音级或是变化音级所构成的音程,只要它的音程度数与单纯的基本音级所构成的音程度数相同即是。

)是由自然音程变化而来的音程。

它不可能由两个基本音级之间构成,只能出现在变化音级之间或是基本音级与变化音级之间。

也就是说的名称不包括中自然音程的名称之中。

康定情歌基本音程中任何两个音的结合,可以构成下列各种基本音程:即纯音程、大音程、小音程、增四度和减五度音程。

也就是说只要音程的名称是纯音程、大音程、小音程、增四度和减五度音程,,那么它就是自然音程。

基本音程(自然音程)在中具有主要作用,在历史上它产生于其它音程之前。

基度数音程名称音数一度纯一度0小二度1/2二度大二度1小三度11/2三度大三度2纯四度21/2四度增四度3减五度3五度纯五度31/2小六度4六度大六度41/2小七度5七度大七度51/2八度纯八度6变化音程是由自然音程变化而来的。

即除去自然音程之外的一切音程都是变化音程。

它包括大音程、小音程、纯音程、增四度和减五度音程之外的一切增、减音程和倍增、倍减音程,都叫做变化音程。

音程的扩大与缩小有两种方法:一是升高或降低冠音,二是升高或降低根音。

具体的做法是:将冠音升高或将根音降低,可使音程音数增加;反之将冠音降低或将根音升高,则可使音程音数减少。

度数相同而音数不同的音程,其相互关系如下:大音程增大成为增音程。

大音程减少变化半音成为小音程。

和弦基本乐理

和弦基本乐理
第一节 三和弦
和弦有很多种,下面我们先讲讲三和弦。
根据三度音程关系叠置在一起的、三个音同时或先后发出的音,叫做“三和弦”。
在三和弦中,最下面的一个音,我们称为“根音”。根据与根音的关系,中间的那个音叫“三音”。最上边的一个音叫“五音”。如果在谱纸上记录时,根音可以写做“1”,三音写做“3”,五音写做“5”,自下而上的写。
增三和弦和减三和弦,因为本身构成它们的音程都是不协和音程。因此,这两种和弦就都属于不协和和弦,听起来有扎耳朵的感觉,因此在音乐作品当中,如果不是特别需要的话,一般来说这种增减和弦比较少用一些。
第二节 七和弦
由四个音按照三度的关系叠置在一起,这样构成的和弦叫做七和弦。它从"根音"到最高音的音程是七度,因此七和弦的名字,也是由此而得的。
最低音,这个转位的名字叫做“二和弦”标记是这样的“2”。
别外对七和弦与三和弦以示区别,那么原位的七和弦用阿拉伯数字“7”来标记。
谱例4:
谱例4:
四、减三和弦
减三和弦,从“根音”到“三音”,从“三音”到“五音”全部是“小三度”,这样“根音”到“五音”是“减五度”,这就是减三和弦。
谱例5:
我们在这一节里讲到的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因为构成它们的音程是协和音程,因此这两种和弦都属于协和的和弦,大三和弦听起来明亮,小三和弦听起来要柔和一些,都是很好听的和弦。在音乐作品里这两种和弦也是使用多的常用和弦。
七和弦大体与三和弦差不多,下面也是由"根音"、"三音"、"五音"组成,也是从下往上数,而第四个音,也就是最高的音叫“七音”。七和弦同样:在记谱用数字来标写的时候,从下而上,依次是1357。
一、大小七和弦

乐理知识基础课程0304音程及和弦三和弦

乐理知识基础课程0304音程及和弦三和弦

第三单元第四课三和弦 4.1三和弦的结构第四讲三和弦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音按一定的关系结合起来,就形成了和弦。

和弦可以按三度关系结合起来,也可以按非三度关系结合起来。

本教程主要讲解三度关系结合起来的和弦,,非三度关系结合起来的和弦不在本教程讲解范围。

1、三度音程关系结合起来的和弦:2、非三度关系结合起来的和弦:水上(亨德尔)舒伯特小夜曲第一节三和弦的结构将三个音按三度关系结合起来,就构成了三和弦。

三和弦由低到高的三个音依次叫做根音、三音、五音。

按这个次序排列的三和弦叫原位三和弦。

三和弦建立的基础音就是该和弦的根音;根音上方的三度音称之为三音;根音上方的五度音称之为五音。

第三单元 4.2 三和弦的种类第二节三和弦的种类根据三和弦的结构,可以将三和弦分为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增三和弦和减三和弦四种。

不同的和弦有不同的结构和不同的音响效果。

4.1.1 大三和弦大三和弦的结构是:根音与三度形成大三度音程(大三和弦的“大”字即由此而来)、三音与五音形成小三度音程、根音与五音形成纯五度音程。

只要符合这个结构的三和弦都是大三和弦,习惯上称之为“大三加小三”。

4.1.2 小三和弦小三和弦的结构是:根音与三度形成小三度音程(小三和弦的“小”字即由此而来)、三音与五音形成大三度音程、根音与五音形成纯五度音程。

只要符合这个结构的三和弦都是小三和弦,,习惯上称之为“小三加大三”。

4.1.3 增三和弦增三和弦的结构是:根音与三度形成大三度音程、三音与五音也形成大三度音程、根音与五音形成增五度音程(增三和弦的“增”字即由此而来)。

只要符合这个结构的三和弦都是增三和弦,习惯上称之为“大三加大三”。

4.1.4 减三和弦减三和弦的结构是:根音与三度形成小三度音程、三音与五音形成小三度音程、根音与五音形成减五度音程。

(减三和弦的“减”字即由此而来)只要符合这个结构的三和弦都是减三和弦,习惯上称之为“小三加小三”。

鳟鱼野玫瑰简爱第三单元 4.3 听辨四种三和弦的效果第三节听辨四种三和弦的效果不同的和弦有不同的音响效果,多听不同和弦的音响,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和声的听觉和对多声部的感受、识别能力。

基本乐理之音程 和弦

基本乐理之音程 和弦

基本概念:两个乐音之间得音高关系。

用“度”表示、以简谱为例,从1到1,或从2到2都就是一度,从1到3或2到4都就是三度,从1到5就是五度。

首先,度就是一种单位,用来衡量音与音之间得听觉上得距离、它就是一种量度,其大小就是人为规定得。

再解释什么叫八度。

这其实就是个不太好说得问题,因为其它宽度得音程关系都就是在八度得基础上,相对八度而言得、彻底地说清需要从定律开始说起。

举例说明,每个听来有确定音高得音,它得振动都就是规则得,就是可以保持在某个频率上得,比如440Hz—445Hz,这就就是现在得标准音A,在前人得尝试与实践中,她们发现频率为二倍关系得两个音听来有相似性、比如1与低音1与高音1,听起来类似,虽然比较起来高度差很多、这种类似性在现实中得例子呢,就比如我们有时唱某些歌得某些高得部分,会吃力,唱不上去;此时我们可能会低下来唱,经常听到说“低八度唱”这种说法,虽然与原唱相比低得多了,但就是感觉与原唱并不冲突,也还在调上,与伴奏也仍然与谐,只就是低了而已。

之所以低了很多却仍然与谐,就缘于这种相似性。

那么倍频关系得音听来有相似性,就就是说像220,440,880,这样关系得音,听起来类似,这就成为人们确定音律得重要基础。

因为相似,也就就是说音阶可以以这个距离为单位循环往复,本来无规律得无数个音,因此可以变得有规律起来。

于就是以倍频关系得两音在听觉上得距离为基础,人们相继定出了这两个音之间得各个音,组成一个音阶,由于倍频音有相似性,于就是这个音阶就可以向上下循环扩展,组成一组一组相连接得音阶了。

后来,由于在通行得十二平均律中,互为倍频关系得两个音(含)之间,一共有八个自然音级(如12345671),于就是听来有相似性得这种音程关系,被称作八度。

简单地说,度,就就是音与音之间距离得衡量单位、音与音之间音高得距离,就叫做音程。

讲到音程之前,先要说些更基本得概念:音级与全音半音、音级全音音级乐音体系中得各音就叫做音级、像1234567就就是基本音级。

和弦的乐理知识

和弦的乐理知识

和弦的乐理知识关于和弦的乐理知识音乐理论也称乐理,是学习音乐的必修课程。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和弦的乐理知识,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什么是和弦按照一定度数关系排列起来的一组音,称为和弦。

和弦中的各音之间是一般三度关系,但也有不按三度关系的。

不同的和弦具有不同的色彩属性,可以达到不同的声音效果,这使得和弦的配置成为音乐理论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

和弦一般是三和弦,其从低到高三个音分别称为根音、三音、五音。

如果是七和弦的话,就多了个七音。

和弦的不同功能属性是由组成和弦的各音之音的关系决定的二、和弦的分类及功能(一)按音程分1、三和弦:由三个音组成,各音之间是三度关系。

又可分为大三和弦,其第一、三音之间是大三度,三、五音之间是小三度,如C和弦:1、3、5;小三和弦,三个音之间均为小三度,如Am:6、1、3。

2、七和弦:由四个音组成,各音之间也是三度关系。

如C7:1、3、5、7。

还可细分为大七和弦、小七和弦等,不再详述。

3、九和弦:在七和弦基础上再叠加一个三度音。

用得不多,不再详述。

(二)按功能分这种分法直接关系到歌曲编配,故加以详细说明(为便于说明,均以大家接触最多的C调为例);1、主和弦三和弦的一种,只有过是依其功能命名。

是在和弦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和弦。

它是和曲子的主干音(参见:主干音)紧密相关的,确定整个曲子的基调。

如以C大调为例,其主和弦即C和弦:1、3、5;而A 小调的.主和弦为Am和弦:6、1、3.2、属和弦三和弦的一种,从其功能来看,对主和弦起附属作用,故名属和弦。

其根音是主和弦根音的上行纯四度(四度音中只有一个半音程,这样的音程称为纯四度,因其音响效果是最和谐的,如1到4,在其1、2、3、4四度音程中,只有3、4间是半音)。

如C调而言,主音是1,其上行纯四度是5,即G,则属和弦为G和弦:5、7、2。

属和弦有倾向主和弦的特性,这在和弦配置中十分有用,在下面的配置方法中会进一步讲解。

3、属七和弦在属和弦的顶部再叠加一个小三度音即成属七和弦。

音程、和弦

音程、和弦


一、大调与小调 1 6 二、调与调号 调——调式音阶中主音的音高位置。 调号——表明调的记号。 如:1=C, 1=bB 三、男调与女调
和 弦
• 4、七和弦 由四个音按照三度音程关系 叠置起来的和弦,称为七和弦。 7 5 3 1 七音 五音 三音 根音
和 弦
5、七和弦的 种类 (1)大小七和弦 大三和弦+小三度 . . 如: G7 5 7 2 4 (2)小七和弦 小三和弦+小三度 如:Am7 . 1 3 5 6
和 弦
C Am7 F G7
呜……
C Em F G 5 ---︱7 --- ︱ 6 ---︱ 7 --- ︱ 3 ---︱5 --- ︱4 --- ︱ 5 --- ︱ 1 ---︱3 --- ︱1 --- ︱ 2 --- ︱ 呜…… 呜…… 呜…… 呜…… Am F G C 6 ---︱6 --- ︱ 7 ---︱ 5 --- ︱ 3 ---︱4 --- ︱5 --- ︱ 3 --- ︱ 1 ---︱1 --- ︱2 --- ︱ 1 --- ︱ 呜…… 呜…… 呜…… 呜……
音 程
• 1、音程的概念 两个音之间的距离叫做音程。 音程是构成和弦的基础。 • 2、音程的种类 小二度 大二度 小三度 大三度 纯四度 纯五度 纯八度
纯一度 增四度 减五度 小六度 大六度 小七度 大七度
和 弦
• 1、和弦的概念 和弦是按照三度或非三度音程关系叠置 起来的三个以上的音的结合。 • 2、三和弦 由三个音按照三度音程关系叠置起来的 和弦,称为三和弦。 5 3 1 五音 三音 根音 和弦的名称是Biblioteka 据根音而定的。 表示方法,如:C、Dm
1 ---︱6 --- ︱4 --- ︱ 5 --- ︱ . . .
呜……

基础乐理之音程

基础乐理之音程

基础乐理之~~~音程有个团友建议我写点基础的乐理,我想现在最需要写的应该是“音程”因为有些百度上的学生要问我乐理时,我第一个总是让他们先找一些说明,看了!有问题我再说,然后再出考题问他们,这样才知道是不是真的懂了,可是~~百度上有关音程的介绍,解说多少都有点瑕疵,因为介绍的使用多数使用“半音”来解释,这个方法,对于一般自然音阶产生的音程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用在变化音产生的增减音程问题就大了~~~我们都知道音程以和谐性来分类的话有完全和谐音程(纯音程)也就是一度,八度,五度,四度。

和谐音程,包括所有的大,小,三度,六度。

不和谐音程,包括所有的大,小,二度,七度。

极不和谐音程,包括了所有的增,减音程。

音乐的推进就是不断地紧张~松弛,动态~安静,不和谐~和谐,,,有这样不断的解决,音乐才能推展。

音程构成的和声具有这样的特质,而几个音(三个以上)不同音程构成的和弦更使这个特性发挥到极致,所以有和声学的产生,也才有他理论的基础,可以得到支持。

废话这么多,是为了后面好解释,如果要学好,学清楚“音程”必须用纯律的观念来看,学音程,如果用平均律,就会产生纯四度(完全和谐)=增三度(极不和谐)这个问题了在纯律中D#这个音高不等于Eb(拉提琴的朋友应该都知道),他的实际音高会比Eb高,所以就有往上进行的倾向,相反的Eb就有下行的倾向,可是平均律中,D#=Eb,常常就会有该是D#的,就写成(看成)是Eb,这会产生大问题,不管是,考试答题,分析曲子,实际作曲都会有影响。

所以我在教音程的时候是用“度数”,而不是用“半音”来介绍~~~开始~~~(以下唱名用固定调)1,最小的音程是小二度,比如E~F(Mi~Fa),B~C(Si~Do)C#~D(Di~Re),,,,2,大二度是两个小二度构成的,比如C~D(Do~Re),D~E(Re~Mi),F#~G#(Fi~Su)~~~~3,大三度是一个大二度再加一个大二度构成的,比如C~E(Do~Mi)是C~D+D~E,D~F#(Re~Fi)是D~E+E~F#(E~F#,才是大二度,E~F只有小二度,不清楚或观念乱了请回去看~~~1)4,纯四度是一个大三度加一个小二度构成的,比如C~F(Do~Fa),D~G(Re~Sol)~~~5,纯五度是一个纯四度加一个大二度构成的,比如C~G(Do~Sol),D~A(Sol~La)~~~~6,大六度是一个纯五度加一个大二度构成的,比如C~A(Do~La),D~B(Re~Si)~~7,大七度是一个大六度加一个大二度构成的,比如C~B(Do~Si),D~C#(Re~Di)~~~~到这里只要所有的推算有问题的,请回去看1和2就能清楚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乐理之音程和弦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基本概念:两个之间的音高关系。

用“度”表示。

以为例,从1到1,或从2到2都是一度,从1到3或2到4都是三度,从1到5是五度。

首先,度是一种单位,用来衡量音与音之间的听觉上的距离。

它是一种量度,其大小是人为规定的。

再解释什么叫。

这其实是个不太好说的问题,因为其它宽度的音程关系都是在八度的基础上,相对八度而言的。

彻底地说清需要从定律开始说起。

举例说明,每个听来有确定的音,它的振动都是规则的,是可以保持在某个频率上的,比如440Hz—445Hz,这就是现在的标准音A,在前人的尝试和实践中,他们发现频率为二倍关系的两个音听来有相似性。

比如1与低音1与高音1,听起来类似,虽然比较起来高度差很多。

这种类似性在现实中的例子呢,就比如我们有时唱某些歌的某些高的部分,会吃力,唱不上去;此时我们可能会低下来唱,经常听到说“低八度唱”这种说法,虽然与原唱相比低得多了,但是感觉和原唱并不冲突,也还在调上,与也仍然和谐,只是低了而已。

之所以低了很多却仍然和谐,就缘于这种相似性。

那么倍频关系的音听来有相似性,就是说像220,440,880,这样关系的音,听起来类似,这就成为人们确定的重要基础。

因为相似,也就是说可以以这个距离为单位循环往复,本来无规律的无数个音,因此可以变得有规律起来。

于是以倍频关系的两音在听觉上的距离为基础,人们相继定出了这两个音之间的各个音,组成一个音阶,由于倍频音有相似性,于是这个音阶就可以向上下循环扩展,组成一组一组相连接的音阶了。

后来,由于在通行的中,互为倍频关系的两个音(含)之间,一共有八个自然简单地说,度,就是音与音之间距离的衡量单位。

音与音之间音高的距离,就叫做音程。

讲到音程之前,先要说些更基本的概念:音级和全音。

音级全音音级中的各音就叫做音级。

像1234567就是。

全音和半音在宽度上是二倍关系,一个全音等于两半音的宽度。

上面提到八度和十二,把一个八度的距离等分十二份,每一份,就是一个半音,两个半音等于一个全音。

在平均律中,半音是构成音乐的最小单位。

各基本音级之间相隔的距离并不平均,所以十二个半音构成了有八个基本音级的音列,音阶各音之音的关系是全全半全全全半。

(简言之,除34和7Ⅰ之间属于半音,其他的全音。

1到Ⅰ间加起来共12个半音)音数音程所包含的全音、半音数目,叫做音程的音数。

音程用分数、整数标记(1/2为半音,1为全音)。

例如:3-4为半音 4-5为全音为了区别度数相同而音数不同的音程,在度数之前加上纯、大、小、增、减、倍增、倍减等文字说明。

音程度数下面说音程,音程的大小以度为单位来衡量。

最基本的音程是纯一度和纯八度。

纯一度就是相同的两音,没有距离称为纯一度。

纯八度为什么基本,上面说过了,就不再叙述了,在许多时候,纯八度的属性和纯一度是类似甚至一样的。

在这两个音程的基础上,再加上纯四度和纯五度两种音程,这就是四个基本的纯音程。

音程属性各个音程属性的确定,要通过两个条件来判断。

第一,音程所包含的音级数;第二,音程所包含的半音的个数。

举例说明,13两个音,它包含了123三个音级,因此可以确定为三度,但此时定性并不完全,再看12和23之间都有两个全音,因此13这个三度包含三个音级四个半音,这样的叫做大三度。

再例,35包含345三个音级,但是34之间只有一个半音,包含三个音级三个半音的,叫做小三度。

像1-4这样,包含四个音级五个半音的,是纯四度。

15这样包含五个音级七个半音的,是纯五度。

如果是1到升4,包含四个音级,但有六个半音的,叫做增四度;1到降5这样,包含五个音级,六个半音的,叫减五度。

我们可以注意到,其实增四与减五这两个音程是一样宽的,都是有六个半音,但是名称却不同,这就是音级数决定的,虽然一样宽,但是一个从属于四度,一个从属于五度,名字就不一样。

所以说一个音程的定性,一定要注意音级和半目两个方面。

从前面可以看出,音程有大小增减纯之分,这些名字的用法也有相应的规定:在纯的基础上再加半音的,叫做增;在小和纯的基础上再减半音的,叫做减。

在大的基础上减半音叫小,在小的基础上加半音叫大。

举例说明,46是大三度(为什么看上面),那么4到升6,则是增三度,4到降7是纯四度,两者一样宽,但名称不同。

(为什么看上面)35是小三度,3到升5就是大三度。

同理4到降6是小三度。

35是小三度,3到降5就是减三度。

3到升4是大二度,两者一样宽,名字不同。

1到升1叫增一度,1到降2是小二度,12是大二度,1到升2是增二度,1到降3是小三度……一、四、五、八这四种度数在和声学上被认为是最和谐的音程,所以在四度和五度的地方有完全的字样,因此我们称之为完全音程,即完全一度、完全四度、完全五度、完全八度。

完全音程因为完全,所以不再冠以大、小这样的字眼,在上是没有大四度或小五度这种名词。

在音程中,最常见的就是大、小和完全这三种。

综上,只要注意音级和半音数目,并且依据上面的大小增减纯的命名原则,音程的判断不成问题。

能够熟练判断所以音程了,音程这一块就过关了:)快速算法在没有的情况下:1.所有的一度都是纯一度。

2.只有3-4、7-1 为小二度其余为大二度。

3.中间音为3、4、7、1的为小三度,其余为大三度。

(比如 3-5中间音为 4所以是小三度)4.只有4-7为增四度其余为纯四度。

5.只有7-4为减五度其余为纯五度。

6.为3、6、7的为小六度,其余为大六度。

7.根音为1、4的为大七度,其余为小七度。

8.所有的八度都是纯八度。

常见音程下面用半音来计算各种常见音程——距离0个半音:纯一度(DO-DO、MI-MI)距离1个半音:小二度(MI-FA)、增一度(DO-#DO)距离2个半音:大二度(DO-RE)、减三度(#RE-FA)距离3个半音:小三度、增二度距离4个半音:大三度、减四度距离5个半音:纯四度距离6个半音:增四度、减五度距离7个半音:纯五度距离8个半音:小六度、增五度距离9个半音:大六度距离10个半音:小七度距离11个半音:大七度距离12个半音:纯八度记住最基本的,其他的就依照原则去推论:若这个音程是大、小、完全音程,那就没什么关系了。

但若不是,则比大音程或完全音程还要多半音的音程称为增音程;反之,比小音程或完全音程还要少半音的音程称为减音程。

超过八度的音程,称为复音程(八度以内称为单音程),要判别复音程很简单,只要算出这个音程是八度+度数,再减去一度即可得到答案,如c和c2虽然都是唱DO,但差了二个八度,所以他们的音程就是八度+八度再减去一度,答案15度。

(用原来的度数+8-1就行了。

)分类一先后弹奏的两个音形成音程。

同时弹奏的两个音形成音程。

旋律音程书写时要错开,和声音程书写时要上下对齐。

音程中,下面的音叫,上面的音叫。

旋律音程依照它进行的方向分为上行、下行、平行三种。

定义音程的根音和冠音相互颠倒,叫做。

音程的转位可以在一个八度内进行,也可以超过八度。

音程转位时可以移动根音或冠音,也可以根音、冠音一起移动。

转位规律A、所有音程分为两组,它们是可以相互颠倒的。

B、可以颠倒的音程总和是9。

因此我们若要知道某一音程转位后成几度音程,便可以从9中减去原来音程的级数,例如:七度(7)转位后(9-7=2)成二度,其他依此类推。

除了纯音程外,其他音程转为后都成为相反的音程:纯音程转位后成为纯音程,大音程和小音程之间通过转位后相互转化,增音程和减音程之间通过转位后可以相互转化,但增八度转位后不是减一度,而是增一度,倍增音程和倍减音程之间通过转位后可以相互转化。

分类二极完全协和音程完全协和音程音程(按和声音程在视觉上的印象)不完全协和音程大小二度、大小七度所有增减音程倍增、倍减音程协和(1)按照和声音程在听觉上所产生的印象,音程可分为协和的及不协和的两类。

听起来悦耳、融合的音程,叫协和音程。

协和音程又可分为三种:A.声音完全合一的纯一度和几乎完全合一的八度是极完全协和音程。

其特性是声音有点空。

B.声音相当融合的纯五度和纯四度是完全协和音程。

其特性是声音有点空。

C.不很融合的大小三度和大小六度是不完全协和音程。

其特性是声音则较为丰满不协和(2)听起来比较刺耳,彼此不很融合的音程叫做不协和音程。

包括大小二度、大小七度及所有增减音程(包括增四、)倍增、倍减音程。

两音间的高度距离。

两音同时发出,称和声音程;两音先后发出,称旋律音程。

在现有音体系中,相邻两音的距离称半音,两个半音为一全音,但习惯上音程以“度”来计算。

度说明音程所含的音级数,但不能确切地说明音程性质,因此音程的名称必须同时加上“纯、大、小、增、减、倍增、倍减”等词。

在自然中,do与do本身和从do到上方的fa、sol、do这一、四、五、八度都是纯音程。

从do到上方的re、mi、la、si这二、三、六、七度都是大音程。

比大音程小半音、级数相同者为小音程。

比纯音程、大音程增大半音、级数相同者为增音程。

比增音程再增大半音、级数相同者为倍增音程。

比纯音程、小音程减少半音、级数相同者为减音程。

比减音程再减少半音、级数相同者为倍减音程。

八度以内的音程为单音程,超过八度的为复音程。

把音程中的根音移高八度或将冠音移低八度,称为音程的转位。

两个音数相同,音高也相同,但由于同音异名而名称不同的音程称为。

音程的协和程度一般分为3等:①完全协和音程,包括所有的纯音程。

②不完全协和音程,包括大小三度和大小六度。

③不协和音程,包括大小二度、大小七度及所有的增减音程。

自然音阶上所可能构成的音程为自然音程,纯一、纯四、纯五、纯八、大二、小二、大三、小三、大六、小六、大七、小七、增四、减五均为自然音程,其余的增减音程为。

单复音程八度以内(包括八度)的音程,叫做单音程。

超过八度的音程,叫做复音程。

复音程就只在单音程的基础上加上一个或几个八度而成。

不超过两个八度的复音程,它们还各自有独立的名称。

这些名称是根据它们所包含的度数而来的。

关于表示音数的大、小、增、减、倍增、倍减、纯等,则按单音程的名称不变。

等音程两个音程孤立起来听时,具有同样的声音效果,但在乐曲中的意义和写法不同,这样的音程叫做等音程。

等音程是由于等音变化而产生的。

它有两类:(1)音程中的两个音不因为等音变化而更改音程的级数。

(2)由于等音变化而更改音程的级数。

由此可知,每个自然音程(三全音除外),也就是最简单的和使用最多的音程,它们的等音程是某种增减音程。

感情色彩孤立的一个音、一个弦是不能表示什么音想的,但两个音结合在一起,在一定的节奏和音色中,都能表现出一定的情感。

因此音程是音乐表现的基本要素之一。

纯音程有一种纯粹的、明彻的、开朗的、温和的性质;大音程正如字义所示,强健有力;小音程由缩压别的音程而成,有相当的压抑、怯懦、忧郁的性质,适用于再阴沉忧伤的乐句上;增音程有扩张、紧张的性质,给乐思的运行以紧迫急促之感;减音程有最显着的悲哀忧郁的性质,因此常给音乐的画面染上戏剧性的或几乎悲剧性的色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