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单元操作--总复习
化工原理知识点总结复习重点(完美版)图文

第一章、流体流动一、 流体静力学 二、 流体动力学 三、 流体流动现象四、流动阻力、复杂管路、流量计一、流体静力学:● 压力的表征:静止流体中,在某一点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称为静压力,简称压力,俗称压强。
表压强(力)=绝对压强(力)-大气压强(力) 真空度=大气压强-绝对压大气压力、绝对压力、表压力(或真空度)之间的关系 ● 流体静力学方程式及应用:压力形式 )(2112z z g p p -+=ρ 备注:1)在静止的、连续的同一液体内,处于同一 能量形式g z p g z p 2211+=+ρρ水平面上各点压力都相等。
此方程式只适用于静止的连通着的同一种连续的流体。
应用:U 型压差计 gR p p )(021ρρ-=- 倾斜液柱压差计 微差压差计二、流体动力学● 流量质量流量 m S kg/sm S =V S ρ体积流量 V S m 3/s质量流速 G kg/m 2s(平均)流速 u m/s G=u ρ ● 连续性方程及重要引论:22112)(d d u u = ● 一实际流体的柏努利方程及应用(例题作业题) 以单位质量流体为基准:f e W pu g z W p u g z ∑+++=+++ρρ222212112121 J/kg 以单位重量流体为基准:f e h gp u g z H g p u g z ∑+++=+++ρρ222212112121 J/N=m 输送机械的有效功率: e s e W m N = 输送机械的轴功率: ηeN N =(运算效率进行简单数学变换)应用解题要点:1、 作图与确定衡算范围:指明流体流动方向,定出上、下游界面;2、 截面的选取:两截面均应与流动方向垂直;3、 基准水平面的选取:任意选取,必须与地面平行,用于确定流体位能的大小;4、 两截面上的压力:单位一致、表示方法一致;5、 单位必须一致:有关物理量的单位必须一致相匹配。
三、流体流动现象:流体流动类型及雷诺准数:(1)层流区 Re<2000 (2)过渡区 2000< Re<4000 (3)湍流区 Re>4000本质区别:(质点运动及能量损失区别)层流与端流的区分不仅在于各有不同的Re 值,更重要的是两种流型的质点运动方式有本质区别。
化工单元操作--总复习

总复习 流体流动重点:柏努利方程∑+++=+++f e E Pu gz W P u gz ρρ2222121122 Kg J /∑+++=+++f e h gPg u z h g P g u z ρρ2222121122 m N J =/压强降)(2222221211f f e p E P u gz W P u gz ∆+++=+++∑ρρρρρρ Pa m J =3/一、位能z/gz/ρgzz 是相对值,是相对于所取水平面的垂直高度。
二、动能(两个知识点:连续性方程,流量计) 1、连续性方程定态流动与非定态流动定态流动时对所有流体有:常数====n n n A u A u A u ρρρ 322111 对不可压缩流体有:常数====n n A u A u A u 2211对圆管有:21222122122144d d d d A A u u ===ππ2、流量计孔板、文丘里、转子三种,利用V=uA 来测量。
孔板、文丘里:A 一定,Δu 与ΔP 根据柏努利方程成一定关系,而ΔP 由压差计测得。
故该两种流量计由孔板或文氏管与压差计相连组成。
V S 增大,Δu 增大,ΔP 增大,A 不变。
转子:fff f A gV gV P ρρ-=∆V S 增大,转子上移,A 增大,Δu 不变,ΔP 不变。
三、静压能(两个知识点:静力学基本方程,密度ρ) 1、静力学基本方程 ①压强单位及换算:O mH mmHg at Pa atm 2533.10760033.110013.11===⨯=②压强表示法表压强=绝对压强-大气压强 真空度=大气压强-绝对压强 真空度= -表压强 ③表达式:gh P P ρ+=0或)(2112z z g P P -+=ρ④等压面:等高、静止、连通、同一流体(分液器) ⑤应用:压强或压差的测量(U 形管)、液位测量、液封高度计算。
解题原理:等压面指示液:与被测液不互溶,颜色好分辨,密度一般大于被测液(倒U 形管除外)gR P B A )(ρρ-=∆(水平放置时)气体为指示液,因液气ρρ≤,可忽略不计,所以gR P ρ=∆(液封时常用) 安全液封:gP g P P h ρρ表=-≤0 溢流液封:g Pg P P h ρρ真=-≥02、密度液体:随温度和压强变化而变化,可通过查表获得数据。
《化工单元操作(上)》复习资料

《化工单元操作(上)》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管子规格为Ф67×3.5mm,表示管子的外径是67 mm,壁厚是 3.5 mm。
2、某设备上,真空度的读数为80mmHg,其绝压=_640___ mmHg。
该地区的大气压为720mmHg。
3、流体在管内作湍流流动时,在管壁处速度为__0____,邻近管壁处存在_层流内层____层,且Re值越大,则该层厚度越___薄_______。
4、流体在管中流动时,任何局部阻力的增加,都将导致其上游压强增大,下游压强减小。
5、往复泵的流量调节常用的方法是采用调节旁路阀的开启度。
6、离心泵输送液体的密度减小,则泵的扬程不变,出口压力减小。
7、用20℃冷却水冷却90℃油品,冷、热流体的出口温度分别为40℃和70℃。
若为并流换热,其平均温差为__47.21_____;若为逆流换热,则其平均温差为__50____。
8、牛顿冷却定律中的温度差指的是流体和壁面之间的温度差。
9、保温材料一般都是结构疏松、导热系数较小的固体材料。
10、用饱和蒸汽冷凝放出的热量去加热空气时,换热管的壁面温度总是接近于饱和蒸汽的温度,而要提高传热系数K,关键在于提高空气一侧的给热系数。
11、化工单元操作按其理论基础可以分为三类:动量传递、热量传递、质量传递。
12、已知某设备内表压为100kPa,则其绝对压强为201.325 kPa,其真空度为-100 kPa (当地大气压为101.33kPa)。
13、在定态流动系统中,水连续地从粗圆管流入细圆管,粗管内径为细管的2倍。
则细管内水的流速为粗管内流速的___4______倍。
14、往复泵启动前不须灌液,因为往复泵有自吸能力。
15、圆筒壁与平壁导热的不同点是其导热面积随半径而变化。
16、对流给热热阻主要集中在靠近传热壁面处的层流内层内,因此减薄它的厚度是强化传热的重要途径。
17、两种玻璃棉,一种密度为300kg/m3,一种密度为500kg/m3,同用为保温材料,密度为300 kg/m3的玻璃棉保温性能好。
在化工单元操作中的归纳总结

在化工单元操作中的归纳总结宁夏大学王福良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高师院校化学专业《化工基础》中化工单元操作的要求逐步提高。
为了使学生能扎实地掌握该课程的基本知识和运算技能,以实现教学大纲的要求,笔者在化工单元操作各章的教学中进行了归纳总结。
积十余年的实践证明:通过这种方法,学生能抓住主要的公式、定理、规律,可将分散的知识体统化,有机地统一在一个体系中,便于记忆,应用。
一.问题的提出“教师,《流体输送》一章公式那么多,咋记呢?”“《传热》一章重点是什么?各公式的相互关系咋找?”…这些都是初学者常提的问题。
为了系统的回答这些问题,就须做一番认真的分析、归纳总结工作。
二.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化工单元操作”数量较多,每一个均有不少公式,定理。
如何把这些串起来,给初学者以系统的知识,这是我应用“归纳法”的目的所在。
仔细研究一下各“化工单元操作”,不难发现:它们几乎都有共同的前提,遵循共同的规律。
各单元虽自成体系,但有相互依存的关系。
各章均有一核心公式,该章的概念,公式都围绕这一核心公式并为其服务。
我们只要抓住这个核心公式就抓住了主要矛盾,其它矛盾均可以解决。
本文仅以《流体输送》为例来阐述笔者的观点。
该章核心公式为“流体动力学基本方程”。
Z1+p1/ρ+u12/2g+He=Z2+p2/ρ+u22/2g+H f,将此方程进行分析找出其来源----能量守恒;适用范围是连续稳定μ≠0的流体。
对该方程进行“纵横解剖”。
从“纵”向看,该方程随着条件的变化依次变成理想流体动力学基本方程。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最后转变为压强。
重度二个基本概念。
这一过程说明:复杂由简单转化而成,事物无不随着其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从“横”向看,把该方程中的每一项单独拿出来进行分析,找出概念,定理公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这样就把表面上似乎不相关的事物,有机地统一在一个共同体中。
通过上述二个“解剖”,最后进一步归纳出本章的重点,这样就给了学生一个重点突出,层次清楚,知识系统的印象,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国家开放大学资料:《化工单元操作》期末复习3

【例1-1】 串联变径管路中,已知小管规格为φ57×3mm ,大管规格为φ89×3.5mm ,均为无缝钢管,水在小管内的平均流速为2.5m/s ,水的密度可取为1000kg/m 3。
试求:⑴水在大管中的流速;⑵管路中水的体积流量和质量流量。
解 ⑴小管直径d 1 = 57 -2×3 = 51mm ,u 1 = 2.5m/s大管直径d 2 = 89-2×3.5 = 82mm967.0)8251(5.2)(222121121=⨯===d d u A A u u m/s ⑵ 0051.0)051.0(785.05.24221111=⨯⨯===d u A u q v πm 3/s q m =q v ρ= 0.0051×1000 = 5.1kg/s【例1-2】 如附图所示,有一用水吸收混合气中氨的常压逆流吸收塔,水由水池用离心泵送至塔顶经喷头喷出。
泵入口管为φ108×4mm 无缝钢管,管中流体的流量为40m 3/h ,出口管为φ89×3.5mm 的无缝钢管。
池内水深为2 m ,池底至塔顶喷头入口处的垂直距离为 20m 。
管路的总阻力损失为40J/kg ,喷头入口处的压力为120kPa (表压)。
试求泵所需的有效功率为多少kW ?解 取水池液面为截面1-'1,喷头入口处为截面2-'2,并取截面1-'1为基准水平面。
在截面1-'1和截面2-'2间列柏努利方程,即 f h u p gz We u p gz ∑+++=+++222221112121ρρ 其中 z 1 = 0;z 2 = 20 – 2 =18m ; u 1≈0; d 1 = 108-2×4 =100mm ;d 2 = 89 - 2×3.5 = 82mm ;∑h f = 40J/kg ;p 1= 0(表压),p 2 =120kPa(表压);s m d q u v/11.2)082.0(785.03600/4042222=⨯==π代入柏努利方程得f h u u p p z zg We ∑+-+-+-=2)(21221212ρ =402)11.2(10001012018807.923++⨯+⨯=338.75 J/kg 质量流量 q m =A 2u 2ρ=ρπ2224u d =0.785×(0.082)2×2.11×1000=11.14kg/s有效功率 Pe = W e ·q m = 338.75×11.14 = 3774w =3.77kw【例1-3】 在20℃条件下,油的密度为830kg/m 3,粘度为3cp ,在圆形直管内流动,其流量为10m 3/h ,管子规格为φ89×3.5mm ,试判断其流动型态。
化工单元操作技术复习题及答案

2022学年第二学期化工单元操作技术期末综合复习题一、单选题1、离心泵的工作点是指A、与泵最高效率时对应的点B、由泵的特性曲线所决定的点C、由管路特性曲线所决定的点D、泵的特性曲线与管路特性曲线的交点答案:D2、液体通过离心泵后其获得的能量最终形式是A、速度B、压力C、热力学能D、位能答案:B3、流体的粘度愈大,它的流动性就()。
A、愈大B、愈小C、不变答案:B4、下列哪一种不属于列管式换热器?A、U形管式B、浮头式C、螺旋板式D、固定管板式答案:C5、蒸汽中不凝性气体的存在,会使它的对流传热系数α值A、降低B、升高C、不变D、都有可能答案:A6、两种流体在环热器内,两侧分别以相同的方向流动称为A、并流B、逆流C、错流D、折流答案:A7、吸收塔尾气超标,可能引起的原因是A、塔压增大B、吸收剂降温C、吸收剂用量增大D、吸收剂纯度下降答案:D8、单位体积的流体所具有的质量称为A、比容B、密度C、压强D、相对密度答案:B9、离心泵的扬程随着流量的增加而。
A、增加B、减小C、不变D、无规律性答案:B10、吸收过程能够进行的条件是A、p=p*B、p>p*C、p<p*D、不需条件答案:B11、从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了解到U型管压力计测量其压强差是A、与指示液密度、液面高度有关,与U形管粗细无关B、与指示液密度、液面高度无关,与U形管粗细有关C、与指示液密度、液面高度无关,与U形管粗细无关答案:A12、精馏塔塔底产品纯度下降,可能是A、提馏段板数不足B、精馏段板数不足C、再沸器热量过多D、塔釜温度升高答案:A13、下列哪一种不属于列管式换热器A、u型管式B、浮头式C、螺旋板式D、固定管板式答案:C14、离心泵内进入空气将发生A、气缚现象B、气蚀现象C、烧坏电机现象答案:A15、下述分离过程中不属于传质分离过程的是()。
A、萃取分离B、吸收分离C、精馏分离D、离心分离答案:D16、在降尘室中,尘粒的沉降速度与下列因素()无关。
化工单元操作技术期末复习题

化工单元操作技术期末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天津得大气压强分别为101、33kPa,苯乙烯真空精馏塔得塔顶要求维持5、3kPa得绝站压强、则真空表上读数为( )。
A.96.03kPa B.一96.03kPaC.106.63kPa D. 98.03kPa2.流体流动中能量损失得根本原因在于流体存在着( )。
A.密度 B.湍流C.黏性 D.动能3.密度为1000kg/m3得流体,在Φ108×4得管内流动,流速为2m/s,流体得粘度为1cp,其只Re为( )。
A. 105 B.2×107C. 2×106 D. 2×1054.计量泵得工作原理就是( )。
A.利用离心力得作用输送流体 B.依靠重力作用输送流体C.依靠另外一种流体得能量输送流体 D.利用工作室容积得变化输送流体5.对离心泵错误得安装或操作方法就是( )。
A.吸入管直径大于泵得吸入口直径 B.启动前先向泵内灌满液体C.启动时先将出口阀关闭 D.停车时先停电机,再关闭出口阀6.微粒在降尘室内能除去得条件为:停留时间( )它得降尘时间。
A.不等于 B.大于或等于C.小于 D.大于或小于7.导热系数得单位为( )。
A.W/m·℃ B.W/m2·℃C.W/kg·℃ D.W/S·℃8.物质导热系数得顺序就是( )。
A.金属>一般固体>液体>气体B.金属>液体>一般固体>气体C.金属>气体>液体>一般固体D.金属>液体>气体>一般固体9.两组分物系得相对挥发度越小,则表示采用精馏方法分离该物系越( ).A.容易 B.困难C.完全 D.无法判断10.某精馏塔得馏出液量就是50kmol/h,进料量为120kmol/h,则釜残液得流量就是( ).A.100kmol/h 13.50kmol/hC. 70kmol/h D.125kmol/h11.精馏塔中由塔顶向下得第n-1、n、n+l层塔板,其气相组成关系为( )。
化工单元操作复习提纲.doc

—、选择题1、用“<p外径mmx壁厚mm”来表示规格的是(B )A、铸铁管B、钢管C、铅管D、水泥管2、离心泵的轴功率N和流量Q的关系为(A)A、Q增大,N增大B、Q增大,N先增大后减小C、Q增大,N减小D、Q增大,N先减小后增大3、离心泵铭牌上标明的扬程是(D )A、功率最大时的扬程B、最大流量时的扬程C、泵的最大量程D、效率最高时的扬程4、压强表上的读数表示被测流体的绝对压强比大气压强高出的数值,称为(B )A、真空度B、表压强C、相对压强D、附加压强5、泵将液体由低处送到高处的高度差叫做泉的(D )A、安装高度B、扬程C、吸上高度D、升扬高度6、输送表压为0.5MPa流量为180n?/h的饱和水蒸气应选用(D )A、Dg80的黑铁管B、Dg80的无缝钢管C、Dg40的黑铁管D、Dg40的无缝钢管7、符合化工管路的布置原则的是(A )A、各种管线成列平行,尽量走直线B、平行管路垂直排列时,冷的在上,热的在下C、并列管路上的管件和阀门应集中安装D、一般采用暗线安装8、离心泵中Y型泵为(D )A、单级单吸清水泉B、多级清水泉C、耐腐蚀泵D、油泵9、离心泵的轴功率是(C )A、在流量为零时最大B、在压头最大时最大C、在流量为零时最小D、在工作点处为最小10、在测定离心泵性能时,若将压强表装在调节阀后面,则压强表读数P2,将(B )A、随流量增大而减小B、随流最增大而增大C、随流量增大而基本不变D、随流量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11、流体流动时的摩擦阻力损失加所损失的是机械能中的(C )项A、动能B、位能C、静压能D、总机械能12、某塔高30m,进行水压试验时,离塔底10m高处的压力表的读数为500kPa,(塔外大气压强为100kPa)o那么塔顶处水的压强(A )A、403.8kPaB、698.1 kPaC、600kPaD、无法确定13、单级单吸式离心清水泉,系列代号为(A )A、ISB、DC、ShD、S14、离心泉性能曲线中的扬程流量线是在(C )一定的情况下测定的A、效率一定B、功率一定C、转速一定D、管路布置一定15、流体运动时•,能量损失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流体存在着(D )A、压力B、动能C、湍流D、黏性16、下列儿种叶轮中,(C )叶轮效率最高B 、依靠重力作用输送流体D 、利用工作室容积的变化输送流体 B 、依靠重力作用输送流体 D 、利用工作室容积的变化输送流体A 、开式B 、半开式C 、闭式D 、桨式17、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叶轮高速运转产生的(C )A 、向心力B 、重力C 、离心力D 、拉力 18、 液体的液封高度的确定是根据(C )A 、连续性方程B 、物料衡算式C 、静力学方程D 、牛顿黏性定律 19、 离心泵送液体的黏度越大,则有(D )A 、泵的扬程越大B 、流量越大C 、效率越大D 、轴功率越大20、 选离心泵是根据泵的(A )A 、扬程和流量选择B 、轴功率和流量选择C 、扬程和轴功率选择D 、转速和轴功率选择21、 齿轮泵的工作原理是(D )A 、利用离心力的作用输送流体 C 、依靠另外一种流体的能量输送流体 22、 计量泵的工作原理是(D )A 、利用离心力的作用输送流体 C 、依靠另外一种流体的能量输送流体 23、 泉的吸液高度是有极限的,而且与当地大气压和液体的(B )有关A^质量 密度 C 、体积 D 、流量24、 气体在管径不同的管道内稳定流动时,它的(B )不变A 、流量B 、质量流量C 、体积流量D 、质量流量和体积流量 25、 当地大气压为745mmHg 测得一容器内的绝对压强为350mmHg,则真空度为(B ) A 、350mmHgB 、395mmHgC 、410mmHg26、 在静止的连通的同一种连续流体内,任意一点的压强增大时■,其他各点的压强则(A )A 、相应增大B 、减小C 、不变D 、不一定 27、 下列单位换算不正确的一项是(D )A 、latm=l.O33kgf/m 2B 、latm=760mmHg C^ lat=735.6mmHgD 、lat= 10.33m H 2O28、 通过计算得出管道的直径为50mm,该选用下列哪种标准管(A )A^ <D60x 3.5mm <I>75.50x 3.75mmC 、114x4mmD 、048x3.5mm29、 经计算某泵的扬程是30m,流量lOm’/h,选择下列某泵最合适(A )A^ 扬程 32m,流量 12.5m 3/h B 、扬程 35m,流量 7.5m 3/h C 、扬程24m,流量15m 3/h D 、扬程35m,流量15m 3/h 30^下列选项中不是流体的一项为(D )A 、液态水B 、空气C 、CO2气体D 、钢铁31、 应用流体静力学方程式可以(A )A 、 测定压强、测定液面B 、 测定流量、测定液面C 、 测定流速、确定液封高度32、保温材料一般都是结构疏松、导热系数(A )的固体材料A、较小B、较大C、无关D、不一定33、传热过程中当两侧流体的对流传热系数都较大时,影响传热过程的将是(B )A、管壁热阳;B、污垢热阻;C、管内对流传热热阻;D、管外对流传热热阻;34、导热系数的单位为(A )0A、W/(m °C)B、W/(m2-°C)C、W/(kg-°C)D、W/(S °C)35、对流传热膜系数的单位是(A )A、W/(nF°C)B、J/(m2-°C)C、W/(m-°C)D、J/(S m °C)36、对于工业生产来说,提高传热膜系数最容易的方法是(D )A、改变工艺条件B、改变传热面积C、改变流体性质D、改变流体的流动状态37、对于间壁式换热器,流体的流动速度增加,其传热系数(C )A、减小B、不变C、增加D、不能确定38、对于列管式换热器,当壳体与换热管温度差(B )时,产生的温度差应力具有破坏性, 因此需要进行热补偿A、大于45°CB、大于50°CC、大于55°CD、大于60C39、化工厂常见的间壁式换热器是(A )A、固定管板式换热器B、板式换热器C、釜式换热器D、蛇管式换热器40、换热器中换热管与管板不采用(C )连接方式A、焊接B、胀接C、螺纹D、胀焊41、金属的纯度对导热系数的影响很大,一般合金的导热系数比纯金属的导热系数会(B )A、增大B、减小C、相等D、不同金属不一•样42、棉花保温性能好,主要是因为(C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复习 流体流动
重点:柏努利方程
∑+++=+++f e E P
u gz W P u gz ρρ22
22121122 Kg J /
∑+++=+++f e h g
P
g u z h g P g u z ρρ22
2212
1122 m N J =/
压强降)(2222
2212
11f f e p E P u gz W P u gz ∆+++
=+++
∑ρρρρρρ Pa m J =3
/
一、位能z/gz/ρgz
z 是相对值,是相对于所取水平面的垂直高度。
二、动能(两个知识点:连续性方程,流量计) 1、连续性方程
定态流动与非定态流动
定态流动时对所有流体有:常数====n n n A u A u A u ρρρΛΛ322111 对不可压缩流体有:常数====n n A u A u A u ΛΛ2211
对圆管有:2
12
2212
21
22
14
4d d d d A A u u ==
=ππ
2、流量计
孔板、文丘里、转子三种,利用V=uA 来测量。
孔板、文丘里:A 一定,Δu 与ΔP 根据柏努利方程成一定关系,而ΔP 由压差计测得。
故该两种流量计由孔板或文氏管与压差计相连组成。
V S 增大,Δu 增大,ΔP 增大,A 不变。
转子:f
f
f f A gV gV P ρρ-=
∆
V S 增大,转子上移,A 增大,Δu 不变,ΔP 不变。
三、静压能(两个知识点:静力学基本方程,密度ρ) 1、静力学基本方程 ①压强单位及换算:
O mH mmHg at Pa atm 2533.10760033.110013.11===⨯=
②压强表示法
表压强=绝对压强-大气压强 真空度=大气压强-绝对压强 真空度= -表压强 ③表达式:gh P P ρ+=0或)(2112z z g P P -+=ρ
④等压面:等高、静止、连通、同一流体(分液器) ⑤应用:压强或压差的测量(U 形管)、液位测量、液封高度计算。
解题原理:等压面
指示液:与被测液不互溶,颜色好分辨,密度一般大于被测液(倒U 形管除外)
gR P B A )(ρρ-=∆(水平放置时)
气体为指示液,因液气ρρ≤,可忽略不计,所以gR P ρ=∆(液封时常用) 安全液封:g
P g P P h ρρ表=-≤0 溢流液封:g P
g P P h ρρ真=-≥0
2、密度
液体:随温度和压强变化而变化,可通过查表获得数据。
混合物:n
n m w w w ρρρρ+++=ΛΛ22111
气体:温度不太低,压强不太高时 RT PM =ρ P :KPa 绝对压强 T :K
混合物时:RT
PM m m =ρ
或 T
T P P 000ρρ= 其中K T 2730= KPa P 33.1010= 304.22m M =ρ
四、有效功We 、He (J/kg,J/N=m )
有效功率Pe
η
ρηηv e m e e gq H q W P P ===
五、阻力损失(知识点:流型、粘度、阻力损失计算)
1、流型(滞流、湍流)
本质区别:滞流为轴向流动,湍流为径向与轴向混合运动,流动方向的差异。
判断依据:滞流Re ≦2000,湍流Re ≧4000,过渡流为中间值
μ
ρe e d u R = 圆形管e d = d 非圆形管流体润湿周长流通面积⨯=4e d 仅用于e d 计算。
2、粘度
单位 cP P s mPa s Pa 10001010001==⋅=⋅
影响 气体:T ↑μ↑ P 的影响不明显 液体:T ↑μ↓ 3、流动阻力计算
'
+=∑f f f
E E E
(直管+局部)
①直管:22u d l E f λ= g
u d l h f 22
λ= 22ρλu d l p f =∆
λ值:滞流区 2000≤e R e
R 64
=
λ 过渡流、湍流区 λ= f (Re,ε/d )
完全湍流区 λ= f (ε/d ) 与Re 即流型无关
②局部:阻力系数法 22
u h f ε=' 当量长度法 2
2u d l h e f λ='
③总阻力损失:2
)(222u d l u d l l h h h e f f f ελλ
+=+='+=∑或
同管径适用,不同管径时,则需分段计算。
④降低阻力损失措施:
减短管长,减少管件;加大管径,表面光滑;气体压缩或液化后输送;高粘度液体
需加热输送;加入阻垢剂等。
流体输送机械
液体泵:离心泵、往复泵、旋转泵、流体作用泵等 气体机:通风机、鼓风机、压缩机、真空泵 一、离心泵工作原理及基本结构 二、性能参数与离心泵特性曲线 1、流量Q :m 3/h
2、扬程或压头He :1N 流体流过泵所获得的有效机械能。
测量:g
P P h H ρ120
++=
3、轴功率P :W
4、效率η:P
g H Q P
P e e 3600ρη==
5、特性曲线:一定转速下常温清水为工质在常压下测定 最高效率点称工作点 三、影响因素
1、物性:ρ↑ H,Q, η不变, μ↑H,Q, η↓P ↑
2、转速n ,叶轮直径D 四、离心泵安装
1、气蚀:P 1<P V ,大量气化,进入到出口高压区,气泡破裂,形成局部真空,从而形成
很大的局部冲击力,破坏泵体,形成气蚀。
2、允许气蚀余量:抗气蚀性能指标 g
P g u g P h V ρρ-+=∆22
11
3、允许最大安装高度:
20101,max
,01,012v g f f P P P P u H H h H g g g g
ρρρ---=--=--∆-
4、防止措施:使P 1↑
具体措施:H g ↓,u 1↓(关小出口阀),或H f,0-1↓(吸入管长↓,吸入管径↑) 五、流量调节
1、调节出口阀开度(最常用,方便,能量损失增大)
2、调节泵的转速、叶轮直径或并串联泵
3、当泵出口连到密闭容器(P 不变)时,物料ρ↑,Q ↑,H ↓,P ↑
传 热
重点:传热基本方程m t KS Q ∆=
一、Q 传热速率:换热器的能力;
热负荷:生产任务对换热器的要求。
设计中,热负荷代替传热速率计算,再乘上系数。
热负荷的确定:走管程流体所传递的热量。
热量衡算:L c h Q Q Q += L c pc c h ph h Q r t t C W r T T C W ++-=+-])[(])([1221 二、传热平均温度差 2
1
2
1ln t t t t t m ∆∆∆-∆=
∆
相同进出口温度时:并错逆m m m t t t ∆>∆>∆
两流体只有相变时为恒温传热:t T t m -=∆ 一侧恒温 并错逆m m m t t t ∆=∆=∆
三、传热系数
1、热传导
λ:导热系数,与密度和粘度相同都是物质固有的物性
气体液体非金属金属λλλλ>>>
平壁:
n
n
n n n
m
b t b t b t b b b t S
Q q λλλλλλ∆=∆=∆=
+
++∆==
222
1112
2
11ΛΛ 圆筒壁:
L
r r t L r r t L r r t L r r L r r L r r t L Q n m 334223211213342231122)
/ln(2)/ln(2)/ln(2)/ln(2)/ln(2)/ln(πλπλπλπλπλπλ∆=
∆=∆=+
+∆= 2、对流传热
m i i m t S t S Q ∆=∆=αα00
α不是物性,热阻主要集中在滞流内层,温降最大。
无相变:2.08
.0d
u B =α
u ↑,d ↓,改变流向,都可使α↑
有相变:冷凝(滴状、膜状)不凝性气体的排出及冷凝面的布置 沸腾(池内):自然对流、核状沸腾,膜状沸腾(不稳定、稳定) 温差应控制在核状沸腾,α最大。
表面粗糙、清洁、操作P ↑,T ↑,μ↓,σ↓ α↑
3、污垢热阻:定时清除,阻垢剂,水处理等
4、总传热系数K
o so m o si i i o R S bS R S S K αλα11++++= 或o
so
si i R b R K αλα111++++=
四、强化传热途径,即Q ↑→K ↑ S ↑ Δt m ↑ 1、S ↑(改进设备结构,翅片状)
作用:提高了传热面积、设备紧凑;提高了流体湍动,α↑ 2、Δt m ↑:改变冷却剂或加热剂温度,或采用逆流或增加壳程数 3、K ↑即降低热阻,对薄壁(抓主要矛盾)
λb
一般较小,可忽略;刚投产时,so si R R +较小,o
i αα11+占主要矛盾 使用时间长了,so si R R +可能成为主导热阻。
提高的具体措施与途径:
①o
i αα11+
占主导时,o
i K
αα111+=,当o i αα>>,o
K
α11=→o K α=↑ 当i o αα>>,i
K
α11=→i K α=↑
当i o αα>>,o
i K αα111+= 同时提高o α、i α
②so si R R +占主导时,u ↑,扰动↑,b ↓;尽量使用软化水;
加阻垢剂;机械或化学除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