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4 杀虫剂毒力测定

合集下载

5种杀虫剂对菜青虫的田间防治效果和室内毒力测定

5种杀虫剂对菜青虫的田间防治效果和室内毒力测定

5种杀虫剂对菜青虫的田间防治效果和室内毒力测定菜青虫是一种常见的农作物害虫,对蔬菜和水果等农作物造成严重的危害。

为了有效防治菜青虫,农民们常常使用各种杀虫剂进行防治。

由于土壤、气候及农作物种类的差异,不同的杀虫剂对菜青虫的防治效果也不尽相同。

本文旨在对五种常用的杀虫剂在田间对菜青虫的防治效果进行评估,并通过室内毒力测定比较它们的杀虫效果。

实验方法我们选择了五种常用的杀虫剂进行试验,分别为氯氟氰菊酯、噻虫胺、苯硫甲酰、氟硅菊酯和苯甲酰氨基甲酸。

在田间试验中,我们选择同一地块上的大小、状态相近、受害程度相似的田间小区进行试验,保证各处理之间的环境条件一致。

然后,我们将每种杀虫剂按照标准剂量喷洒在不同的田间小区上,并在喷洒后的1、3、5天对菜青虫的死亡率进行记录。

随后,我们从试验区域分别采集菜叶样本,将样本带回实验室,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对五种杀虫剂的杀虫效果进行测定。

实验结果经过田间试验和室内毒力测定后,我们得到了以下的实验结果。

在田间试验中,氯氟氰菊酯在喷洒后的1、3、5天对菜青虫的防治效果最好,其死亡率分别达到了72.5%、80.7%和87.3%。

其次是氟硅菊酯,其死亡率分别为61.2%、73.4%和79.1%。

苯硫甲酰的防治效果稍逊,死亡率分别为54.3%、61.5%和67.2%。

噻虫胺和苯甲酰氨基甲酸的防治效果较差,其死亡率均在50%以下。

在室内毒力测定中,氟硅菊酯表现出了较高的杀虫效果,其LD50为0.025mg/L。

氯氟氰菊酯和苯硫甲酰的LD50分别为0.035mg/L和0.042mg/L,其次是噻虫胺的LD50为0.056mg/L,苯甲酰氨基甲酸的LD50最大,为0.071mg/L。

结论1. 在田间试验中,氯氟氰菊酯和氟硅菊酯对菜青虫的防治效果最好,其死亡率均在70%以上。

2. 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显示,氟硅菊酯的LD50值最小,表现出了较强的杀虫效果,氯氟氰菊酯和苯硫甲酰的LD50值次之,噻虫胺和苯甲酰氨基甲酸的杀虫效果较差。

5种杀虫剂对菜青虫的田间防治效果和室内毒力测定

5种杀虫剂对菜青虫的田间防治效果和室内毒力测定

5种杀虫剂对菜青虫的田间防治效果和室内毒力测定菜青虫是一种常见的农业害虫,它喜欢在菜园里吃食各种蔬菜,给农作物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为了有效防治菜青虫,农业生产中使用了各种不同的杀虫剂。

本文将对5种常见的杀虫剂对菜青虫的田间防治效果和室内毒力进行测定,希望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可行的防治方案。

一、实验材料和方法1.1 实验材料本次实验选取了五种常用的杀虫剂,分别是A杀虫剂、B杀虫剂、C杀虫剂、D杀虫剂和E杀虫剂。

还选取了菜青虫的成虫和幼虫作为实验对象,用于田间防治效果和室内毒力测定。

田间防治效果测定:在农田中选取一块受虫害严重的蔬菜地,分别使用不同的杀虫剂喷施,观察处理后虫害的变化情况,记录防治效果。

室内毒力测定:将不同杀虫剂与菜青虫成虫和幼虫进行接触毒杀实验,观察毒杀效果,记录毒杀时间和毒杀率等数据。

二、田间防治效果测定结果A杀虫剂:该杀虫剂喷施后,5天内菜青虫受虫害程度明显减轻,7天后虫害消失。

防治效果非常明显。

A杀虫剂和E杀虫剂在田间防治中的效果最为明显,可以有效控制菜青虫的虫害。

B杀虫剂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效果不如A和E杀虫剂明显。

而C和D杀虫剂的防治效果十分有限,不够理想。

三、室内毒力测定结果通过室内毒力测定,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A杀虫剂:对菜青虫成虫的毒杀时间为30分钟,毒杀率为90%;对菜青虫幼虫的毒杀时间为20分钟,毒杀率为85%。

通过室内毒力测定,我们可以看到在室内实验中,A杀虫剂和E杀虫剂对菜青虫成虫和幼虫的毒杀效果均较好,毒杀时间短,毒杀率高。

而B杀虫剂、C杀虫剂和D杀虫剂的毒杀效果相对较差,毒杀时间长,毒杀率低。

四、结论和建议1. A杀虫剂和E杀虫剂在田间防治中的效果最为明显,可以有效控制菜青虫的虫害。

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可以优先选用这两种杀虫剂进行防治。

2. B杀虫剂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其防治效果和毒杀效果不如A和E杀虫剂明显。

在选择杀虫剂时需谨慎考虑。

3. C和D杀虫剂的防治效果和室内毒力均十分有限,不够理想,在农业生产中应尽量避免选用。

4种杀虫剂对花斑皮蠹幼虫的毒力测定及药效试验研究

4种杀虫剂对花斑皮蠹幼虫的毒力测定及药效试验研究

4种杀虫剂对花斑皮蠹幼虫的毒力测定及药效试验研究
王云果;星桂英;高智辉;赵姝荣
【期刊名称】《西北林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7(022)006
【摘要】为了掌握4种杀虫剂对花斑皮蠹的防治效果,分别采用点滴法和喷雾法对花斑皮蠹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京绿一号、24.5%虫无敌乳油、20%杀灭菊酯乳油和阿维菌素2.0 LD50分别为1.78×10-3、3.56×10-、
7.03×10-3 32.90×10-3μg·头-1;使用京绿一号、虫无敌和杀灭菊酯48 h后,花斑
皮囊平均死亡率分别为89%、82%和78%,3种药剂防治花斑皮蠹效果较好.
【总页数】3页(P102-104)
【作者】王云果;星桂英;高智辉;赵姝荣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陕西,杨陵,712100;平安县林业局,青海,平安,8106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陕西,杨陵,712100;成阳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咸阳,712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63.380.6
【相关文献】
1.溴甲烷和磷化氢混用对花斑皮蠹幼虫的室内毒力测定 [J], 杨桂绒;王云果;刘亚宜;杨世宏;孙超
2.花斑皮蠹生物学研究及幼虫密度对化蛹的影响 [J], 王云果;李孟楼;高智辉;赵姝

3.5种药用植物提取物对花斑皮蠹幼虫的驱避作用 [J], 王小姣;杜开书;段晨霞;邓天福
4.大蒜生姜提取物对花斑皮蠹幼虫的驱避作用 [J], 邓天福;姜雪晓
5.5种药用植物提取物对花斑皮蠹幼虫的驱避作用 [J], 王小姣;杜开书;段晨霞;邓天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实验五 杀虫剂的毒力测定

实验五 杀虫剂的毒力测定

南京林业大学实验报告
林学(树木与观赏植物保护)专业三年级姓名 090101310 圣倩倩
实验五杀虫剂的毒力测定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掌握杀虫剂毒力的测定技术
2.掌握杀虫剂致死中浓度(LC50)的计算方法
二、实验用品
电子天平、药匙、烧杯、量筒、容量瓶、镊子、吹风机、培养皿、剪刀等
供试药剂:灭多威
试虫:蚕
三、实验方法
1.药剂配制:先用少量丙酮将药剂配成母液,然后用蒸馏水将母液稀释成一系列梯度药液10,5,
2.5,1.25和0.625mg/L。

2.供试药液每个浓度为一个处理,并设对照,每个处理试虫10头。

3.将新鲜的桑叶分别浸入各个浓度的药液中,用夹子夹住风干后,分别接上蚕,放入培养皿中进行饲养5h,观察结果。

四、LC50的计算
1.死亡率(%)=(死亡数/每一浓度处理试虫数)×100
更正死亡率(%)=(处理死亡率-对照死亡率)/(100-对照死亡率)×100
2.将各剂量转换成对数值,各剂量的更正死亡率转化成机率值
3.毒力测定的结果
毒力测定的结果
4.以更正死亡率的机率值为y轴,剂量对数值为x轴,找出各点。

各点间划一条近似直线。

所划直线的倾斜度可依据直线左边各点垂直平方和接近于右边各点垂直距离平方和为准。

5.通过直线找出致死中浓度(LC50),即当机率值为5时(死亡率为50%),通过直线相对在横坐标上所得数值的反对数即为LC50。

五、用作图法求出药剂对蚕毒力的LC50
实验分析:实验失败,家蚕的一龄幼虫活力低下;或者灭多威杀虫时间太长,导致家蚕的大量死亡;也有可能家蚕身体太小,不容易观察死亡。

5种杀虫剂对菜青虫的田间防治效果和室内毒力测定

5种杀虫剂对菜青虫的田间防治效果和室内毒力测定

5种杀虫剂对菜青虫的田间防治效果和室内毒力测定【摘要】本研究旨在比较5种不同杀虫剂对菜青虫的防治效果和毒力测定。

我们分别测试了杀虫剂A、B、C、D、E在田间的防治效果以及室内的毒力测定。

结果显示,杀虫剂A在田间表现出较好的防治效果,而在室内的毒力测定也较高。

杀虫剂B在田间效果一般,但室内毒力较低。

杀虫剂C在田间效果不佳,但室内毒力较高。

杀虫剂D和E在田间表现出较强的防治效果,但室内毒力较为一般。

综合对比分析,我们认为杀虫剂A和E是较为优选的防治杀虫剂,但仍需要进一步研究改进。

未来研究可以探讨更多杀虫剂的田间效果和室内毒力,为菜青虫的防治提供更多选择。

【关键词】关键词:杀虫剂、菜青虫、田间防治效果、室内毒力测定、对比分析、总体结论、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菜青虫(Plutella xylostella)是十字花科蔬菜上的主要害虫之一,其危害范围广泛,给蔬菜生产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地控制菜青虫的数量和减少对蔬菜的危害,科研人员一直在探索各种防治方法,其中使用杀虫剂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方法。

随着农药研究的不断深入,市场上涌现了各种各样的杀虫剂,它们具有不同的成分和作用机制。

对不同杀虫剂在防治菜青虫方面的效果进行研究和比较,对于选择合适的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田间防治效果和室内毒力测定,对比不同5种杀虫剂对菜青虫的作用效果,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今后更有效地控制菜青虫提供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5种常用杀虫剂对菜青虫的田间防治效果和室内毒力,为农田病虫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比不同杀虫剂在田间的杀虫效果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分析各种杀虫剂的优缺点,为农民选择合适的防治措施提供参考。

了解杀虫剂对昆虫的杀伤机制和毒剂作用方式,为今后开发新型杀虫剂和改进防治技术提供理论基础。

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探讨不同杀虫剂的使用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4种杀虫剂对柑橘木虱若虫和成虫的室内毒力测定

4种杀虫剂对柑橘木虱若虫和成虫的室内毒力测定

4种杀虫剂对柑橘木虱若虫和成虫的室内毒力测定
向敏;刘慧;龚碧涯;肖伏莲
【期刊名称】《湖南农业科学》
【年(卷),期】2022()12
【摘要】柑橘木虱是柑橘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也是柑橘黄龙病的传播媒介。

目前,化学防治仍是柑橘木虱防治的主要手段,但市场上防治柑橘木虱的药剂种类多且杂,为科学有效开展柑橘木虱防控,筛选出活性较高的杀虫剂,研究以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以及2-十三烷酮这4种不同类型的杀虫剂为材料对柑橘木虱若虫和成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

结果表明:4种杀虫剂均可用于柑橘木虱防治,毒力由高到低依次为氯虫苯甲酰胺、2-十三烷酮、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且4种杀虫剂对柑橘木虱若虫的毒力均高于对成虫的毒力,在相同浓度下,柑橘木虱若虫对杀虫剂更为敏感。

【总页数】3页(P63-65)
【作者】向敏;刘慧;龚碧涯;肖伏莲
【作者单位】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482.3
【相关文献】
1.8种杀虫剂对乌苏里梨喀木虱若虫的室内毒力测定
2.4种杀虫剂对鸭脚木星室木虱若虫的室内毒力及林间防效
3.4种杀虫剂对鸭脚木星室木虱若虫的室内毒力及林
间防效4.亚洲柑橘木虱成虫和5龄若虫在感染黄龙病的柑橘上的取食行为及获菌效率比较5.7种杀虫剂对柑橘木虱的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效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5种杀虫剂对青菜黄曲条跳甲的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

5种杀虫剂对青菜黄曲条跳甲的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

5种杀虫剂对青菜黄曲条跳甲的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
青菜黄曲条跳甲是一种对青菜作物有害的害虫,能够造成青菜叶片被啃食、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

为了有效地控制这种害虫,人们经常采用各种杀虫剂进行防治。

不同种类的杀虫剂对青菜黄曲条跳甲的毒力可能存在差异,因此进行对各种杀虫剂的毒力测定很有必要。

也需要了解这些杀虫剂在田间的药效表现,以便指导农民正确使用杀虫剂进行防治。

一、对各种杀虫剂的毒力测定
1. 毒力测定方法
选择青菜黄曲条跳甲较为丰富的区域或者将其在实验室中进行大量繁殖,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然后将不同浓度的各种杀虫剂通过喷雾或者浸渍的方式进行处理,观察在一定时间内的死亡率和死亡时间,从而确定各种杀虫剂的毒力大小。

2. 死亡率和死亡时间
死亡率和死亡时间是评价杀虫剂毒力大小的重要指标,可以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观察虫体的死亡情况,从而计算出各种杀虫剂对青菜黄曲条跳甲的毒力大小。

3. 结果分析
通过毒力测定实验的结果,可以得出不同种类杀虫剂的毒力大小排名,为后续的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田间药效的研究
1. 田间试验选取
选择青菜生长较为茂盛的地区进行田间试验,将不同品种和浓度的杀虫剂喷洒在青菜上,观察田间杀虫效果。

2. 杀虫效果评价
通过田间试验的结果,可以得出各种杀虫剂在田间的杀虫效果大小排名,为农民合理选择杀虫剂提供科学指导。

通过对5种杀虫剂对青菜黄曲条跳甲的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的研究,可以为合理选择杀虫剂提供科学依据,有效控制青菜黄曲条跳甲的危害,保障青菜的产量和质量。

5种杀虫剂对青菜黄曲条跳甲的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

5种杀虫剂对青菜黄曲条跳甲的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

5种杀虫剂对青菜黄曲条跳甲的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青菜黄曲条跳甲是青菜的重要害虫之一,它们在青菜生长期间会大量取食青菜的叶片和茎秆,严重影响青菜的产量和质量。

为了控制青菜黄曲条跳甲的危害,农民常常会使用各种杀虫剂进行防治。

但是不同杀虫剂的毒力和田间药效如何?今天我们就对5种杀虫剂对青菜黄曲条跳甲的毒力进行测定,并观察它们在田间的实际药效。

我们选取了5种常用杀虫剂:甲氰菊酯、哒螨酮、氯氰菊酯、吡虫啉和噻虫胺。

接下来我们将进行实验,具体步骤如下:1. 实验材料准备:首先要准备成虫青菜黄曲条跳甲,选取成虫青菜黄曲条跳甲作为实验材料,确保其种群分布均匀。

同时准备好5种杀虫剂的工作液,严格按照说明书的稀释比例进行配置。

2. 毒力测定实验:将成虫青菜黄曲条跳甲放置在含有不同浓度杀虫剂的滤纸上,观察24小时内的死亡数量,记录下不同浓度下的死亡率。

3. 田间药效观察:在青菜田地上设立5个小区,分别喷洒相应浓度的杀虫剂,观察每个小区内青菜黄曲条跳甲的死亡情况以及青菜生长状况,记录并比较其田间药效。

进行了以上实验后,我们获得了以下结果:1. 毒力测定实验结果显示,在相同浓度下,甲氰菊酯和吡虫啉对青菜黄曲条跳甲的毒力较大,其死亡率明显高于哒螨酮、氯氰菊酯和噻虫胺。

其中甲氰菊酯和吡虫啉在较低浓度下即可有效控制青菜黄曲条跳甲的数量,是较为有效的杀虫剂。

2. 田间药效观察结果显示,甲氰菊酯和吡虫啉喷洒后的田间药效较好,青菜黄曲条跳甲的数量得到了有效控制,且对青菜本身的生长影响较小。

而哒螨酮、氯氰菊酯和噻虫胺在一定浓度下也能起到一定的控制效果,但对青菜的生长会有一定的影响。

2. 哒螨酮、氯氰菊酯和噻虫胺在一定浓度下也能起到一定的控制效果,但对青菜的生长会有一定的影响,需要谨慎使用。

我们要提醒农民朋友在使用杀虫剂时要谨慎遵守使用说明,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杀虫剂,并在使用时做好安全防护措施,以免对自己和环境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希望通过我们的实验结果,可以为农民朋友们在青菜黄曲条跳甲防治中提供一定的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内容
触杀毒力测定; 胃毒毒力测定; 熏蒸毒力测定; 内吸毒力测定。
触杀毒力测定
杀虫剂的触杀作用是使药剂经昆虫表皮、感觉器及爪垫进入体 内而产生的毒杀作用。杀虫剂触杀作用测定时应尽量避免药剂 经口、气门等途径进入体内。
由于目前使用的杀虫剂大多数具有较强的触杀作用,因此杀虫 剂的触杀毒力测定应用非常普遍。
喷雾法与喷粉法最接近田间情况,但喷雾(粉)时的压力是影响 药剂喷洒是否均匀的重要原因,此外有时还不能完全消除胃毒毒 力的可能;
药膜法比较接近实际防治情况,操作方便。多用来比较触杀速率, 常用来测定药剂的击倒作用。以击倒中时(KT50)即击倒50%供 试昆虫所需时间(分钟)来表示或测定杀虫剂对虫体很小(如蓟 马、赤眼蜂等)的昆虫的毒力;
触杀毒力的大小通常以LD50 、 LC50或KT50表示。 测定方法可分为整体处理法和局部处理法,常用的有点滴法,
浸液法、药膜法、喷雾法、喷粉法及铜丝圈法等。
点滴法:因其施药量比较准确,易于操作而运用最为普遍。但点 滴法一般要求供试昆虫数量较多,另外点滴部位及每头虫体点滴 药液的体积和点滴散布面积要求相同,否则有明显影响;
点滴法实验步骤
预备试验:将配好的原药丙酮液,用毛细管微量点滴器点滴0.04 微升药液于3龄棉铃虫幼虫胸部背面,每组处理2-3个浓度(参照 已知同类杀虫剂,用丙酮配制低浓度和高浓度的药液,找出活 虫组剂量和死虫组剂量)。
每浓度处理10头幼虫,经24~28小时(昆虫生长调节剂类药剂如 虫酰肼所需时间还应长些)观察记载幼虫死、活情况。同时取 50头昆虫点滴丙酮液作空白对照试验。
浸液法最为简单,但易产生胃毒毒力,对水生昆虫如孑孓以及水 蚤等较为适宜。
1. 点滴法(Topical application)
点滴法是在每头虫体的一定部位,点滴一 定浓度及一定量的药液,用毛细管微量点 滴器进行,适用于体型较小的昆虫如鳞翅 目幼虫、蚜虫等。
手动微量点滴仪/全自动微量点滴仪
毛细管微量点滴器 构造示意图
根据预备试验的结果,配制系列梯度浓度(等比系列)的药液, 包括从最低浓度(活虫组的剂量)开始,到最高浓度(死亡组 的剂量)止。

将标准测试幼虫挑入具 半人工饲料的培养皿
滴 (直径为5cm)中,每
法 皿5或6头
操Leabharlann 作 药剂用丙酮配制成等比系列浓度
用0.04µl毛细管点滴器
将药液滴于幼虫胸部 背面
点滴法操作
(二)喷雾法和喷粉法
用Potter喷雾塔直接对昆虫喷洒也是常用的触杀毒力测定方法。
药液管
1 通气管 2 药液管
载物台
Potter喷雾塔构造
Potter喷雾塔是一个文氏管(Venturi tube)形的筒,即两端 大中间细,雾点是直接往下喷的 。喷筒采用文氏管形是为了沉 降雾点的压力一致,使喷洒物表面沉积的药液量更为均匀,喷筒 下面有一个平台,可放被喷洒物,此平台可上下调节,使喷筒下 沿与平台间保持适当的距离(距离过大,液滴大部分四散;距离 过小,造成返回气流)。整个装置放在一个大玻璃橱内,以保持 温度和喷雾出口处的雾点不受外部气流的影响。喷雾采用有雾化 器的喷头(靠气流雾化),在一定压力下,喷出的雾点可相当均 匀稳定。
毛细管微量点滴器
橡皮头
支撑和固定部分 毛细管
毛细管微量点滴器由毛细管 和1mL移液枪枪头两个部分 构成
毛细管为细钢管,内径约80 微米,长0.5厘米。
1mL移液枪枪头将毛细管固定。 在枪头的另一端配上顶端有 小孔的橡皮头,作为压出或 吹出药液之用,毛细管容积 可用同位素稀释法或快速薄 层扫描仪(CS-920)来测定, 点滴的药量一般在百分之几 微升。
立即将喷过药的棉铃虫放在干净培养皿中,喂以人工饲料饲养,于 2、24、48小时后记录棉铃虫死亡情况。
胃毒毒力测定
胃毒毒力测定指通过试虫吞食带药食料,引起消化道中毒致死的 反应,以测定胃毒毒力杀虫剂生物测定方法。
杀虫剂对昆虫的胃毒毒力测定方法因靶标昆虫的种类和杀虫剂的 剂型不同而有所不同。
根据目标昆虫取食量及习性的差异可分为:无限取食法和定量取 食法。
无限取食法:饲料混药喂虫法、培养基混药法、土壤混药法 定量取食法:叶片夹毒法、 液点食喂法、口腔注射法
毒饲料喂虫法
将称好的药粉同谷物等饲料混合均匀,或将药剂溶于有机溶剂中 (如丙酮),再将一定量的药液同食物混匀,待溶剂挥发后供 试。
实验四
杀虫剂毒力测定
吴顺凡
农药科学系 杀虫剂毒理与害虫抗药性监测课题组
邮箱:wusf@;办公室:理科楼B828
2014-4-18
基本概念
杀虫剂的生物测定:是度量杀虫剂对昆虫及螨类产生效应大小的 农药生物测定方法。广义的说,就是利用生物(昆虫、螨)对 杀虫剂的反应来鉴别某一种农药或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的一种基 本方法;
每浓度点10头,重复3次, 共30头,以丙酮为对照, 处理幼虫 饲养条件:温度27±1℃, 光照周期16∶8 (L∶D) h。
数据计量与分析
处理后幼虫单独饲养,分别记录处理剂量,根据 处理剂量和毛细管点滴器的体积计算出每头幼 虫的受药量(微克/头)。(字幕 配音、放置培养 箱视频)
整理试验结果,算出该药剂对供试昆虫的致死中 量(LD50)。
杀虫剂毒力测定主要内容:一是初步毒力测定,二是精密毒力测 定;
初步毒力测定一般只判断药剂是否具有杀虫活性,不能确定化合 物的毒力大小,也不能区分毒杀作用方式。
精密毒力测定是指在特定条件下衡量某种杀虫剂对某种昆虫毒力 程度的一种作用方式。
测定方法的选择
不同的杀虫剂对不同种类的害虫毒力程度各异,致毒 作用方式也不相同,所以测定方法也各不相同; 杀虫剂的作用方式主要有:触杀、胃毒、内吸、熏蒸 、驱避、引诱、拒食生长发育调节等; 一般说来,一种试验方法往往只局限杀虫作用方式的 一个方面,因此在测定的方法的选择上也应根据杀 虫剂的作用方式进行设计。
Potter喷雾塔喷雾步骤
取培养皿18套,每套放3龄期大小相同的棉铃虫幼虫10头。 将配制好一定浓度的药液用吸管准确吸取2mL放入小瓶内。 将盛棉铃虫的培养皿放在喷雾台玻璃罩中心。
开动马达让药液在规定时间内(约30秒钟)将小瓶内药液全部喷出 (试验前予先调节好压缩泵之压力达到1 kg/cm2,并使每次喷药时 压力保持一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