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匈奴的兴起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匈奴的兴起和对我国古代历史所作的贡献,并培养学生用正确的观点观察和分析民族问题的能力;了解匈奴

与两汉的关系,包括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呼韩邪单于归汉和昭君出塞等史实,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的能

力;通过分析昭君出塞的历史作用,培养学生站在历史背景下,从历史发展

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汉朝不同时期对匈奴不同政策及原因”的过程,使学

生掌握从史料、图片中提取信息的方法,以及分析、归纳、比较历史知识的方法;通过分析昭君出塞的背景、人物性格,掌握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民族友好是我们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昭君出塞促进了汉匈的友好相处,昭君已经成为民族团结、友好交流的象征。

教学重点:西汉与匈奴的关系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汉与匈奴的和战对民族关系发展的影响

教学步骤

【复习导入】:

引导学生回忆前面所学知识,想一想我们第一次接触匈奴这个民族是在什么时候?当时它与中原政权的关系如何?(秦朝时期,匈奴不断进扰,为安定北边,维护国家的统一,

秦始皇采取了积极的防御策略。)匈奴敢于不断进扰秦朝疆域,说明什么?(匈奴的强大)那么,匈奴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民族?它是怎样强大起来的?它与西汉的关系又如何呢?

【学习探究新课】

一、冒顿统一蒙古草原

1.匈奴的兴起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内容,谈谈对匈奴族的认识(生活在蒙古草原

上,靠放牧为生,逐水草迁徙。)

[教师补充]匈奴是我国北方草原上的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商代时称鬼方,

春秋时称为戎”、狄”战国、秦汉以来才称为匈奴”长期以来,他们活动于南达阴山,北至贝加尔湖之间(可以用地图配合),以畜牧业为主,逐水草而居。匈奴人的习俗和中原地区不同,从小孩开始就骑羊,射鸟、鼠,成人后以骑射为长技。以畜肉为食,以畜皮为衣。)

2.冒顿统一蒙古草原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先阅读课文小字的内容,然后说说冒顿是怎样统一蒙

古草原的?(了解冒顿励精图治,严格治军。他训练了一支纪律严明,听从指挥的骑兵队伍,逐渐征服了周围的游牧民族,统一了蒙古草原的事实。)[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回答:冒顿统一蒙古草原对匈奴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统一使匈奴族的生产迅速发展起来,畜牧业兴旺发达。冶铸业也发展起来,铁器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和军事。在同中原的交往中,一些匈奴人从汉族那里学会农耕,

开始垦田种谷。匈奴的势力不断壮大,

进入鼎盛时期。)

3.匈奴势力的壮大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想一想:冒顿统一蒙古草原除了使匈奴的势力不断壮大之外,还有什么意义?

[教师讲解]匈奴政权是我国历史上北方民族所建立的第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它的出现,首先结束了我国北方有史以来上百个游牧集团互不相属的长期分散局面,实现了我国北方地区的统一,为整个匈奴地区统一于全中国创造了条件。其次,强大的匈奴政权的建立和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北方地区畜牧业经济以及其他各种经济的发展,在长期的交往中,以畜力和皮毛产品支援了中原地区农业和手工业经济的发展。

[教师引导]同学们根据我刚才讲到的匈奴统一蒙古草原的意义和你们看书的内容,回答“动脑筋”下的问题:匈奴族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做出了哪些贡献?在今天56个民族中有匈奴族吗?

[学生回答]今天56个民族中没有匈奴族。匈奴族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做出的贡献有:开发了祖国的北疆地区,实现了蒙古草原的统一,为以后全国性的统一创造了条件。匈奴族与汉族间的密切交往,共同缔造了祖国光辉灿烂的历史。

[教师过渡]冒顿单于在秦末汉初,抓住中原发生战乱,无力顾及北方边境的时机,乘机再次夺取河套地区,并且继续南下。自此,汉与匈奴的和战关系开始。

二、匈奴与汉朝和战关系

1.请同学们阅读“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及“昭君出塞”两个子目的内容,并思考以下问题:

(1)西汉政府在不同时期对匈奴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政策?(提示不同时期分别指:西汉初年、汉武帝时期、汉元帝时期)

(2)不同时期采取不同政策的原因是什么?这些不同的政策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2.要求学生边阅读,边思考,并通过圈划书上的相关重点语句来整理答案, 学生回答时进行板书

(1)汉高祖时期采取“和亲”政策

(2)汉武帝时进行反击

(3)汉元帝时昭君出塞3.请同学们继续思考:

(1)“和亲”的含义是什么?(“和亲”就是把皇室女子作为公主,远嫁给匈奴单于为妻。每年还送给匈奴大量的谷物和纺织品,并开放边境市场,与他们进行贸易。)

(2 )汉初为什么要采取和亲政策?(引导学生回忆汉初的经济状况:西汉初年,经过秦的暴政,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战争的破坏,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谷物奇缺,物价昂贵,再加上诸侯王割地称雄,没有力量抵御匈奴的进攻,不得不对匈奴采取退让的和亲政策;)

(3)这种“和亲”政策是否起到了阻止匈奴南下的作用?(没有,在“和亲”政策下,匈奴依然年年挥师南下,经常威胁着黄河流域人民的生产与生活。)

(4)那么,西汉初年实行的“和亲”政策是否完全失败了?我们应该如何评价这一时期的“和亲”政策呢?

[教师补充]公元前200年冬天,汉高祖刘邦亲率32万大军抵御匈奴南下。却被匈奴围困在平城白登山达七天之久。汉高祖使人暗中以厚礼贿赂冒顿的妻子,才得以脱险。刘邦战败之后,派遣使者到匈奴结和亲之约。并赠给匈奴酒、米、食物等,以换取边境的安宁。对西汉王朝来说,这是一种不得已的政策。由于汉初社会秩序尚待恢复,无力对匈奴进行大规模的军事反击,因而“和亲”政策从高祖起,经惠帝、文帝、景帝,维持六七十年的时间。这期间,汉前后嫁出七个公主,糜费了无数钱财,但匈奴南下侵扰始

终没有停止过。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这种“和亲”政策的实行,毕竟避免了汉与匈奴进行大规模的战争,为中原地区经济恢复和发展赢得了一个相对安宁的环境。这六七十年里,双方的关系还是比较缓和的。这为汉以后进行大规模的反击赢得了准备的时间,文景之时,采取移民戍实边,鼓励养马,在长城沿线囤积军粮,驯练骑兵等措施,就是为反击匈奴作准备的。

引导同学们继续了解汉武帝时如何组织强大的骑兵对匈奴进行反击的请同学们思考:

⑴ 汉武帝时对匈奴进行反击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国力强大)

(2)汉武帝时期国力强大的原因有哪些?(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

徭役和赋税负担,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3)汉武帝时期是如何反击匈奴的?

[教师讲解]结合“西汉与匈奴战争示意图”讲解汉武帝时反击匈奴的三次主要战役。

[教师提问]这些反击起到了什么作用?(使西汉北部边界的危险彻底

解除,漠北战役的胜利使汉武帝完成了军事上的大一统)

[教师引导]刚才我们了解了汉武帝时在军事上取得了反击匈奴的重大胜利。那我们结合前面学过的内容,想一想,汉武帝的大一统表现在哪些方面?(引导学生从政治上、思想上、经济上、军事上等四个方面回答)

[教师分析]汉武帝以前,对匈奴实行退让和亲的政策,到汉武帝时期,

则对匈奴实行大规模的武力反击。这种政策的变化,自然和汉武帝的雄才大略有关,但归根到底还是取决于西汉国力的变化。如果不具备国力强盛的条件,汉武帝不可能多次对匈奴大规模用兵,并取得战争的胜利。

[教师过渡]汉匈战争后,双方处于和平状态。到汉宣帝时,匈奴发生内乱,五个单于争夺统治权。彼此攻杀不休,结果是郅支单于打败呼韩邪单于,占领了漠北广大地区,呼韩邪单于占据漠南,要求归附汉朝。这就出现了呼韩邪单于附汉和昭君出塞的故事。

1.呼韩邪单于归汉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齐读课本上所引《汉书》史料:“汉与匈奴合为一家,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