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现代汉语词类的划分标准
现代汉语 词类

3、定位& 大部分实词在结构组合时的位置是不固定的;可以在前;也可以在
后&而虚词跟其他实词组合时的位置相对固定;有的只能在前;例: “对于、自从、因为、即使”;有的只能在后;例:“了、着、呢、 吗”&
三、实 词
一名词
1、定义:名词是表示人、事物、时间、处所等名称的词& P8
例:说——说说反复多次
打扫——打扫打扫一下
对比形容词的重叠P12:AA或AABB式重叠 表示性状程度的加深或适中;语法没有改变& 例:干净——干干净净程度加深
二动 词
3、动词的语法特征:
⑤有无动词“没有”何时是动词;何时是副词?
例:我没有去&“没有”在此是副词;动词前的“没有”是副词
六量 词
3、量词的语法特征:
①组成量词短语;作定语、状语、补语&
物量在名词前作定语;动量在动词后作补语&
例:我看一本书&“一本”作定语
我看一下书&“一下”作补语
②不能单独作句子成分
③量词的重叠 量词可以重叠;表示“每一”的意思&重叠后的量词在句子中可以 作主语、谓语和定语&
七副 词
1、定义:副词是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程度、时间、范 围、方式等意义的词&
四区 别 词
1、定义:区别词;又叫非谓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特征 和分类、只能修饰名词作定语、不能作谓语的词&
正副男女荤素金银单 慢性 彩色 上等 初级 大号 万能 野生 亲生 草本
人造 冒牌 特等 劣等 远程 中程 特级 独生 野生 活期 长期 无偿 潜在 现行 稀有 民办 大陆性 综合性
试论现代汉语词类的划分标准

试论现代汉语词类地划分标准词类是词地语法性质分类,是现代汉语语法地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划分词类地目地在于说明语句结构和各类词地用法.现代汉语词类划分标准,向来是一个存在很大争论地议题.因为现代汉语和其他地语言有所不同,使其分类标准无法确定.下面,我将通过对不同地现代汉语教材地比较,分析现代汉语词类地划分标准.b5E2RGbCAP一、《马氏文通》中词类划分地标准对于《马氏文通》地词类划分标准,普遍地看法是:以词汇意作为它地划分标准.可是,《马氏文通》讲字类除了理论上明确提到意义标准外,还隐含着一个句法功能标准.于是,按意义标准分类,则字有定类,依句子成分标准归类,则字无定类.为了强调这两方面地矛盾,马氏便提出了“字类假借”说.实际上《马氏文通》所说地假借现象除了少量临时活用之外,主要是一类多功能、多类功能交叉地现象.汉语地词类是多功能地,它可以出现于多种位置,可以充当多种句法成分.因此, 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导致词无定类,如“头发花白”、“衣服太花”、“花钱”、“花朵” .马氏试图用“字类假借”来处理这个问题,以至于至今人们对马氏划分实词地标准说法不一.而事实上,“字类假借”并不能解决问题,它并不能为我们提供一个清晰地词类划分标准.p1EanqFDPw二、中山大学中文系大学语言文学自学丛书《现代汉语》中关于词类划分地标准该书认为划分现代汉语词类地标准大体从三个方面: 词和词地结合关系 .一类词能不能经常跟另一类词相结合 ,这是有规律地 .这种结合不一定要进入句子 .如名词前面不能加副词“不”等 ,可加数量词;动词、形容词前面可加副词“不”等 , 而不能加数量词 .这是一种对立 .动词除表心理活动以外一般不 受程度副词“很”等修饰;形容词则绝大多数可受程度副词地 修饰.这也是一种对立 .形容词可直接修饰名词 ,副词则不能 ,这又 是一种对立 .如此等等 ,就是词和词地结合关系 .DXDiTa9E3d 词在句子中地职能 .哪一类词经常充当哪一类成分,也是有规律 地 .如实词一般都能充当句子成分 ,虚词都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 .这是一种对立 .又如名词一般不直接充当谓语 <表籍贯、时间地除外) ,动词和形容词则可以 .副词不能单独充当谓语而形容 词可以.这些对立关系都说明各类词之间是有明显区别 地.RTCrpUDGiT 词地形式和词地形式变化 .所谓词地形式 ,就是一个词本身所具有地词头、词尾等形态标志 .如名词后缀有“子、儿、头、 者、家、性、法”等 ,动词后缀有“化” .所谓词地形式变1、 2、 3、化,就是指一个词进入句子时所发生地变化格式,如双音节形容词有一部分可以重叠,其重叠格式是“ AABB ”<高高兴兴),双音节动词也有一部分可以重叠,其重叠格式是“ ABAB ” <商量商量).5PCzVD7HxA此外,在划分词类、给各类词下定义地时候还必须结合词类所表示地意义.该书根据上述标准,把汉语所有地词划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十一类其中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等七类能单独充当句子地成分,是成分词,书中管它们叫实词.介词、连词、助词不充当或不单独充当句子成分,是非成分词,书中管它们叫虚词.叹词是一种特殊地词类,它从来不跟别地词语发生组合关系,但却能成独词句编者暂且把它列为特殊地一类.jLBHrnAILg三、胡裕树主编地《现代汉语》地划分标准该教材在词类地划分标准上采用地是语法功能标准,“语法上区分词类地目地是为了指明词地外部结构关系,说明语言地组织规律,因此分类地基本依据是词地语法功能.词地语法功能首先表现在能不能xHAQX74J0X 独充当句法成分上面” ,根据这一标准把词类分为实词和虚词.然后据词与词地组合能力在实词下又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在虚词下又分为连词、介词、助词、语气词、叹词、象声词.LDAYtRyKfE实际上从以上这些说法中我们可以看出该教材所采用地分类标准实质是句法标准和分布标准地统一,先根据句法标准分出实词虚词两大类,再根据分布标准( 组合能力>分出实词和虚词地各自地下位类型.Zzz6ZB2Ltk因此,该教材所采用地语法功能标准实际上是句法标准和分布标准两者地结合,是个综合标准.我们来看教材中地一个具体地例子,在分析名词地语法特点时列出了名词地四个语法特点:1.能用数量词组修饰;2.不能用“不”修饰;3.能用在介词后边,组成介词结构;4.经常用作主语和宾语.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前三个特点依据地是组合能力,能否和别地词或词组结合(分布标准>,最后一个特点依据地是句法标准,在句子中能否做句子成分(句法标准>.教材采用地句法和分布相结合地分类标准也是目前语法学界比较流行地标准,这个标准是个比较科学地系统地标准.事实证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它虽然不是一个万能地标准,也有许多问题不能很好解决,但至少在目前是最贴近汉语实际地比较科学地一个标准.dvzfvkwMI1四、丁启阵等主编地《大学现代汉语》地词类划分地标准该书在以词地语法功能为主要地划分依据地基础上又提出根据词地组成成员是否确定分出可列举地类和不可列举地类.可列举地类是指某一类词,它地组成成员是相对稳定地,在相当长地时间内,数量上不会有增减;不可列举地类则是指某一类词,它会随着社会、事物地发展变化,不断增加新地成员,有些旧地成员也会随之消亡.rqyn14ZNXI五、齐沪扬主编地《现代汉语》地划分标准该书认为从意义出发给词分类不能达到语法类别地要求,是行不通地;而以形态为标准地分类方法,在汉语地词类划分上发挥不了太大地作用,而且,形态是功能地一种标志,因此也不能作为词类地划分依据.因而,编者得出结论,对汉语来说,划分词类地标准只能是词地语法功能.词地语法功能表现在:<1)能否充当句法成分.<2)实词地不同语法功能表现在词与词地组合能力上.<3)虚词地语法功能表现在它同实词或短语地关系上.EmxvxOtOco六、其他教材同黄伯荣、廖序东主编地《现代汉语》教材地比较不同地分类标准必然会导致划分结果地差异.齐沪扬和胡裕树两种版本地《现代汉语》教材在划分词类时地基本依据都是“词地语法功能” .而黄伯荣和廖序东版地《现代汉语》教材却提出了三大标准:语法功能、形态、意义.其中语法功能是最主要地分类标准,形态和意义只能作分类地参考标准.只有在判定某些词地归类,用功能标准不足以显示其特点时,才必须考虑形态和意义.由此可见,黄、廖版地教材在划分标准上不仅考虑了功能同时还涉及了形态和意义.这样对于词类划分不仅能有更充分地依据,同时也是建立在汉语自身地特点上地分类依据.首先从形态来看,汉语不是没有自己地形态,而只是缺乏形态.正如张版教材在词类划分末尾提到地“当然,词地重叠、粘附能力,甚至形态特征也可以作为划分汉语词类地标准,但只能作为辅助性地参考标准.”而教材涉及“重叠”地语法特征地描述又是从形态上来分析词类地.其次,黄、廖版教材中所谈地意义指地也是语法意义而非词汇意义,这项标准对于具有相似功能又无明显语法功能差异或还没有考察出其根本地语法功能时所做出地分类具有重要地作用.因为当我们要分析一个词应属于哪个词类时,事实上,我们首先想到地是这个词地意义.此外,各教材中对于具体词类地定义也多是从意义角度给出地.如“名词是人或事物和时地地名称. ”“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消失等.”黄、廖版地教材和中山大学中文系主编地教材坟分类标准基本一致.丁启阵则在语法功能地基础上提出了新观点.SixE2yXPq5七、结论关于现代汉语地词类划分标准,真地是一个比较难下准确定义地命题.关于这个话题,讨论地时间也已经很久了.但是始终是处于一个对过去批判继承地过程,我们对它地研究也不断深入.历经近一世纪地探索,目前,语法界就词类划分标准已基本达成共识,即划分词类地主要依据是词地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其中主要是词地语法功能.6ewMyirQFL参考文献:1、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增订四版)<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年6 月第4 版. kavU42VRUs2、中山大学中文系主编,大学语言文学自学丛书《现代汉语》,广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3月第一版.3、齐沪扬主编,《现代汉语》,商务印书馆,2007年9月第一版.4、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修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 年9 月第二版.5、丁启阵等主编,《大学现代汉语》,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 年1月第一版.。
现代汉语之词的分类_1

现代汉语之词的分类1.词类划分的标准词类指的是词在语言结构中表现出来的类别。
语法上给词分类,目的是说明句法结构的逻辑,指明词的用法。
汉语没有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给词分类只能以词的语法功能为依据。
(词类划分的标准历来有三种说法:意义;意义和功能;功能词的语法功能,主要指词的组合能力,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能充当什么句法成分,不能充当什么句法成分;二是能跟什么词组合,不能跟什么词组合,组合以后产生什么样的关系。
2.词类和词性词类和词性是两个概念:词类指称的对象是集体,指词性相同的一类词;词性指称的对象是个体,指类别相同的一个一个的词。
3.现代汉语的词类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实词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
虚词的主要作用是衔接和附着,包括连词、介词、助词。
此外还有叹词和象声词,它们是比较特别的词类,也归入虚词。
4.区别动词与形容词词的归类,难度最大的是区别动词与形容词。
这里把动词与形容词作个比较:第一,“能带宾语的是动词”,“不能带宾语的是形容词”。
这区别动词与形容词的充分条件。
但按照这充分条件,只能确定“能带宾语的都是动词”,却不能说“不能带宾语的都是形容词”。
由于不及物动词也不能带宾语。
其次,能加“很”(能受程度副词修饰)的是形容词(其中一个语素有显示程度的作用,这个形容词不受程度副词修饰)。
但这个条件也不很充分,由于有的动词也能受程度副词修饰(能带“很”),如动词“了解”就可以带“很”。
不过,动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的主要是表现心理活动的动词,其他动词普通不受程度副词修饰。
所以,能否受程度副词修饰(加“很”)还是可以作为动词与形容词的一个辅助区分条件。
另外,还有一类形容词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不能充当谓语,只能用来修饰名词,如“初级”、“西式”、“国营”、“主要”等,我们称它们为“非谓形容词”。
第三,动词与形容词都可以重叠,但动词重叠后表示“尝试”的意味,如“歇息歇息”;而形容词重叠表示某种程度,如“冷清――冷冷清清”表示程度的加强,“(个子)高――(个子)高高的”表示程度恰到益处。
(完整版)汉语词类的划分标准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

第二节词类(上)【学习目标】通过本节的学习,了解和掌握汉语词类的划分标准、各类实词的语法特征、类型和使用。
【训练目标】能够运用功能标准划分词类,准确使用实词。
【学习指导】一、汉语词类的划分标准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是词在语法结构中表现出来的功能类别。
汉语词类划分的主要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包括词与词的组合能力、承担句子成分的能力以及形态变化的特点和意义等三方面。
(一)词类划分的一般标准词类划分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1、功能标准词的语法功能指词与词的组合能力和充当句法结构成分的能力。
这是划分词类的重要标准。
词的语法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①组合能力主要包括实词与实词的组合能力、实词与虚词的组合能力。
例如形容词大多可以和副词组合,接受“很”、“太”等程度副词的修饰;动词可以和名词组合,可以带“着、了、过”等动态助词等。
②词在句子中充当句法结构成分的能力实词一般都能充当句子成分,例如名词的显著特点就是可以作主语和宾语,形容词的显著特点是可以作谓语、定语等。
虚词不能作句子成分。
2、形态标准因为汉语缺乏形态变化,只有少数词带有类似印欧语言的“形态标志”,例如,以“子、儿、头、家、们、性”等词缀结尾的一般是名词,以“化”结尾的一般是动词等。
汉语在形态方面表现出的这一特点,同样只能作为词类划分的参考。
3、意义标准词的意义包括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色彩意义。
判断词类主要看词的语法意义,适当参考词汇意义,一般不考虑色彩意义。
(二)汉语词类的划分标准汉语缺乏形态变化,不能单纯依靠形态特征划分词类。
汉语词类划分主要以词的语法功能为标准,适当参考形态变化和意义方面的依据。
二、实词和虚词的划分汉语的词首先根据是否能作句子成分,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另外还有两类:拟声词和叹词,归入实词。
1、实词实词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意义比较实在,表示事物、动作、行为、变化、性质、状态、时间、处所等。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拟声词和叹词等十类。
2.(黄廖)现代汉语下-词类划分标准

火红的太阳 明亮的月亮 凶猛的老虎 崭新的汽车
一个太阳 一轮月亮 一只老虎 一辆汽车
*很太阳 *特别月亮 *不老虎 *十分汽车
词的语法功能 1.实词在语句里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 即词的职位; 2.词与词的组合能力: (1)实词与另一些实词的组合能力,包括 这一类能不能跟另一类组合,用什么方式 组合,组合后发生什么关系; (2)虚词没有作句法成分的功能,但有依 附实词表示语法意义的能力,即与什么实 词结合,表示什么语法意义等。
词的意义
语法上同类词的概括意义或意义类 别。
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动词表 示动作、行为等,形容词表示性质、 状态等。
意义是词类划分的基础,但不能作为
词类划分的标准。词义不一定反映词的组
合性质,无法直接观察。词的概念意义属
于词汇意义范畴,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
词,其语法表现并不一定相同。如:
战争
打仗
太阳出来了。 月亮出来了。 老虎出来了。 汽车出来了。
天空出现了太阳。 夜空出现了月亮。 森林出现了老虎。 道路出现了汽车。
太阳的光芒洒下来。 月亮的银辉洒下来。 老虎的皮毛很有光泽。 汽车的尾气造成污染。
词的语法功能 1.实词在语句里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 即词的职位; 2.词与词的组合能力: (1)实词与另一些实词的组合能力,包括 这一类能不能跟另一类组合,用什么方式 组合,组合后发生什么关系; (2)虚词没有作句法成分的功能,但有依 附实词表示语法意义的能力,即与什么实 词结合,表示什么语法意义等。
置 (2)意义:表达词汇意义还是语法意义 (3)自由与粘着:是否能单独使用 (4)位置:参与组合时位置是否固定 (5)开放与封闭:实词是开放类;虚词
是封闭类
不同大类的词也有共性,可以归并成为 一个更大的类。
汉语的词类划分

汉语的词类划分汉语的词类划分,在上古就已经奠定了基础。
然而,几千年后的今天,关于汉语词类的划分的研究从未停止过,各方的观点也个不统一。
语法学上讲的词类。
就是词的语法分类,因此可以说,各种语法书上的词类系统都是综合考虑词的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并基于语法分析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
一、词类划分的目的和标准词类划分的目的是为了说明语句的结构和各类词的用法,这点事毋庸置疑的,但是分类的标准却各不相同主要有三个:形态标准、意义标准、语法功能标准。
1、形态标准是最简单、最明显、最容易操作的标准,它包括形态标志和形态变化,形态标志即词类本身在被备用时所显现出来的形式标志;形态变化是指不同类的词在进入句子后会发生的一些成系统的词尾变化,一类词往往都有共同的形态变化,所以依据这种形态变化很容易为词分类。
所以在一些形态丰富的语言中,形态标准可以作为划分词类的主要依据。
如在英语中,我们可以从单复数的变化中(复数加词尾s或es)得出hat,tree这类词是名词,根据后缀“ed”可以把collect,remember这类词归为动词,而汉语中很少有形态标志和形态变化,所以划分汉语的词类不肯能完全或主要依据形态标准,如名词加“们”这种数的变化就是缺乏普遍性和强制性的,“我”是单数,“我们”是复数,但“工人”和“工人们”都是复数,“工人们”和“农民们”也是复数,“工人和农民”也是复数。
2、根据意义确实可以帮助我们快捷地确定一个词的词性,但是意义标准不符合我们分类的目的,而且意义往往是模糊的,很难作为一种可以操作的标准。
例如“学校,人,桌子”都表示事物,都是名词;“走,喜欢,生长”都表示动作,行为,变化,都是动词;“红,漂亮,干净”都表示状态,都是形容词,但而我们不能反过来说表示事物的词是名词,表示动作行为变化的词都是动词,表示性质状态的词是形容词,因为意义作为标准不是语法上的分类而是逻辑上的分类,会导致词在语法结构中表现的语法性质不一致。
现代汉语词类划分标准

研究目的和方法
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明确现代汉语词类的划分标准,为汉语语言学研究提供更为准确和可靠的基础。
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综述、语言实例分析和实证研究等,通过综合分析,提出一种更为合理和科学的现代汉语词类划分标 准。
研究不足与展望
最后,对于一些新兴词语和网络 语言的词类划分问题,仍需进一 步探讨和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 和语言的演变,新的词汇不断涌 现,如何准确划分这些词语的词 类属性,是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 之一。
未来对于现代汉语词类划分标准 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展望
首先,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于特殊 词语的词类归属问题的研究,以 完善现代汉语词类划分的理论体 系。
研究不足与展望
其次,在以“功能”为标准进行词类划分时,需要更加注重 对于功能变化较为灵活的词语的研究,以准确界定其词类属 性。
最后,需要关注新兴词语和网络语言的词类划分问题,为现 代汉语语言学的发展提供更加全面和准确的理论支持。
THANKS
感谢观看
VS
详细描述
词汇关系是指词语之间的语义关系和组合 方式。根据词汇关系对现代汉语词类进行 划分,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词语的语义属性 和组合特点。例如,近义词是指意义相近 的词,它们通常可以互相替换,因此可以 根据近义词之间的词汇关系将其划分为一 类。
基于语义相似度的词类划分
总结词
根据词的语义相似度和概念关系来划分词类
02 现代汉语词类划 分的历史与现状
古代汉语词类划分的起源
古代汉语词类划分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当时的语言研究者和学者开始对汉 语词类进行初步的划分。
现代汉语 第三节 词类(上)

三、汉语的实词系统
(一)名词
1、意义: 主要意义是表示人、事物或时地、方位。
2、种类: 表人的:<专有的>:周恩来、鲁迅、雷锋、江姐、孔子
<普通的>:工人、农民、干部、学生、教师
表事物的:具体的:书、马、黑板、桌子、水、药、肉、风、阳光 抽象的:感情、精神、规则、概念、功能、文化 集合的: 师生、亲友、衣物 表时间的:今天、明年、现在、刚才、往常、早晨、秋天 表处所的:地名:亚洲、中国、王府井、香港、烟台大学 机构:公园、学校、商店、图书馆、国际教育交流学院 场所:教室、操场、附近、远处、门口 表方位的:单纯:上、下、左、右、前、后、东、西、南、北、中 合成:~边、~面、~头、之~、以~、中间、当中
思考题2: 一般说来,名词不能够重叠。下面这几组语例是 否属名词重叠现象,请给予适当的解释? A组 妈妈 爸爸 哥哥 姐姐 星星 B组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人人都是好样的。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C组 山山水水 枝枝叶叶 瓶瓶罐罐 条条框框 婆婆妈妈 方方面面 风风火火
(二)动词 1、意义 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的实词。 2、种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现代汉语词类地划分标准
词类是词地语法性质分类,是现代汉语语法地重要组成部分之
划分词类地目地在于说明语句结构和各类词地用法.
现代汉语词类划分标准,向来是一个存在很大争论地议题.因为现代汉语和其他地语言有所不同,使其分类标准无法确定.下面,我将通
过对不同地现代汉语教材地比较,分析现代汉语词类地划分标
准・b5E2RGbCAP
一、《马氏文通》中词类划分地标准
对于《马氏文通》地词类划分标准,普遍地看法是:以词汇意作为它地划分标准.可是,《马氏文通》讲字类除了理论上明确提到意义标准外,还隐含着一个句法功能标准•于是,按意义标准分类,则字有定类,
依句子成分标准归类,则字无定类.为了强调这两方面地矛盾,马氏便
提出了“字类假借”说•实际上《马氏文通》所说地假借现象除了
少量临时活用之外,主要是一类多功能、多类功能交叉地现象. 汉语地词
类是多功能地,它可以出现于多种位置,可以充当多种句法成分. 因此,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导致词无定类,如“头发花白”、“衣服太
花”、
“花钱”、“花朵” •马氏试图用“字类假借”来处理这个问题,以至
于至今人们对马氏划分实词地标准说法不一.而事实上,“字类假借”
并不能解决问题,它并不能为我们提供一个清晰地词类划分标
准・plEanqFDPw
二、中山大学中文系大学语言文学自学丛书《现代汉语》中关于词类划分地标准
该书认为划分现代汉语词类地标准大体从三个方面:词和词地结
1、合关系• 一类词能不能经常跟另一类词相结合,这是
有规律地.这种结合不一定要进入句子.如名词前面不能加副词
“不”等,可加数量词;动词、形容词前面可加副词“不”等
而不能加数量词•这是一种对立•动词除表心理活动以外一般不受程度副词“很”等修饰;形容词则绝大多数可受程度副词地
修饰.这也是一种对立.形容词可直接修饰名词,副词则不能,这又是一种对立.如此等等,就是词和词地结合关
2、系.DXD1Ta9E3d词在句子中地职能.哪一类词经常充当哪一类成分
,也是有规律地•如实词一般都能充当句子成分,虚词都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这是一种对立•又如名词一般不直接充当谓语 V表籍贯、时间
地除外),动词和形容词则可以•副词不能单独充当谓语而形容词可以.这些对立关系都说明各类词之间是有明显区别
地.RTCrpUDG.T词地形式和词地形式变化.所谓词地形式,就是一
3、个词本身所具
有地词头、词尾等形态标志.如名词后缀有“子、儿、头、者、家、性、法”等,动词后缀有“化” •所谓词地形式变
化,就是指一个词进入句子时所发生地变化格式,如双音节形容词有
一部分可以重叠,其重叠格式是“ AABB ” V高高兴兴),双音节动词也有一部分可以重叠,其重叠格式是“ ABAB ” V 商量商量)・5PCzVD7HxA
此外,在划分词类、给各类词下定义地时候还必须结合词类所表示地意义.
该书根据上述标准,把汉语所有地词划分为名词、动词、形容
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十一类其中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等七类能单独充当句子地成分,是成分词,书中管它们叫实词•介词、连词、助词不充当或不单独充当句子成分,是非成分词,书中管它们叫虚词.叹词是
一种特殊地词类,它从来不跟别地词语发生组合关系,但却能成独词句
编者暂且把它列为特殊地一类 .jLBHrnAILg
三、胡裕树主编地《现代汉语》地划分标准该教材在词类地划分标准上釆用地是语法功能标准,“语法上区分词
类地目地是为了指明词地外部结构关系,说明语言地组织规律,因此分类地基本依据是词地语法功能•词地语法功能首先表现在能不能XHAQX74J0X独充当句法成分上面”,根据这一标准把词类分为实词和虚词.然后据词与词地组合能力在实词下又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在虚词下又分为连词、介词、助词、语气词、叹词、象声词・LDAYtRyKfE
实际上从以上这些说法中我们可以看出该教材所采用地分类标准实质是句法标准和分布标准地统一,先根据句法标准分出实词虚词两大类,再根据分布标准(组合能力 >分出实词和虚词地各自地下位类型・Zzz6ZB2Ltk
因此,该教材所采用地语法功能标准实际上是句法标准和分布标准两者地结合,是个综合标准•我们来看教材中地一个具体地例子,在分
析名词地语法特点时列出了名词地四个语法特点:1.能用数量词组修饰;2.不能用“不”修饰;3.能用在介词后边,组成介词结构;4.经常用作主语和宾语.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前三个特点依据地是组合能力,能否和别地词或词组结合(分布标准〉,最后一个特点依据地是句法标准,在句子中能否做句子成分(句法标准 >.教材采用地句法和分布相结合地分类标准也是目前语法学界比较流行地标准,这个标准是个比较科学地系统地标准•事实证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它虽然不是一个万能地标准,也有许多问题不能很好解决,但至
少在目前是最贴近汉语实际地比较科学地一个标准 .dvzfvkwMIl
四、丁启阵等主编地《大学现代汉语》地词类划分地标准该书在以词地语法功能为主要地划分依据地基础上又提出根据词地组成成员是否确定分出可列举地类和不可列举地类.可列举地类是指某一类词,它地组成成员是相对稳定地,在相当长地时间内,数量上不会有增减;不可列举地类则是指某一类词,它会随着社会、事物地发展变化,不断增加新地成员,有些旧地成员也会随之消亡・rqynl4ZNXI
五、齐沪扬主编地《现代汉语》地划分标准该书认为从意义出发
给词分类不能达到语法类别地要求,是行不通地;而以形态为标准地分类方法,在汉语地词类划分上发挥不了太大地作用,而且,形态是功能地一种标志,因此也不能作为词类地划分依据.因而,编者得出结论,对汉语来说,划分词类地标准只能是词地语法功能•词地语法功能表现在:〈1)能否充当句法成分.〈2)实词地不同语法功能表现在词与词地组合能力
上.〈3)虚词地语法功能表现在它
同实词或短语地关系上・EmxvxOtOco
六、其他教材同黄伯荣、廖序东主编地《现代汉语》教材地比较不同地分类标准必然会导致划分结果地差异.齐沪扬和胡裕树两种版本地《现代汉语》教材在划分词类时地基本依据都是“词地语法功能”.而黄伯荣和廖序东版地《现代汉语》教材却提出了三大标准:语法功能、形态、意义.其中语法功能是最主要地分类标准,形态和意义只能
作分类地参考标准.只有在判定某些词地归类,用功能标准不足以显示其特点时,才必须考虑形态和意义.由此可见,黄、廖版地教材在划分标准上不仅考虑了功能同时还涉及
了形态和意义•这样对于词类划分不仅能有更充分地依据,同时也是建立在汉语自身地特点上地分类依据.首先从形态来看,汉语不是没有自己地形态,而只是缺乏形态.正如张版教材在词类划分末尾提到地“当然,词地重叠、粘附能力,甚至形态特征也可以作为划分汉语词类地标准,但只能作为辅助性地参考标准.”而教材涉及“重叠”地语法特征地描述又是从形态上来分析词类地•其次,黄、廖版教材中所谈地意义指地也是语法意义而非词汇意义,这项标准对于具有相似功能又无明显语法功能差异或还没有考察出其根本地语法功能时所做出地分类具有重要地作用.因
为当我们要分析一个词应属于哪个词类时,事实上,我们首先想到地是这个词地意义.此外,各教材中对于具体词类地定义也多是从意义角度给出地.如“名词是人或事物和时地地名称.”“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消失等•”黄、廖版地教材和中山大学中文系主编地教材坟分类标准基本一致•丁启阵则在语法功能地基础
上提出了新观点・SixE2yXPq5
七、结论
关于现代汉语地词类划分标准,真地是一个比较难下准确定义地命题.关于这个话题,讨论地时间也已经很久了.但是始终是处于一个对过去批判继承地过程,我们对它地研究也不断深入•历经近一世纪地探索,目前,语法界就词类划分标准已基本达成共识,即划分词类地主要
依据是词地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其中主要是词地语法功
能.6ewMyirQFL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V增订四版)V下
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第4版. kavU42VRUs
2、中山大学中文系主编,大学语言文学自学丛书《现代汉语》,广西
人民出版社1983年3月第一版.
3、齐沪扬主编,《现代汉语》,商务印书馆,2007年9月第一版•
4、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V修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
1979 年9 月第二版.
5、丁启阵等主编,《大学现代汉语》,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5年1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