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 林崇德版 课件 林崇德版

合集下载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版)第七章PPT课件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版)第七章PPT课件

自我控制
.
24
➢自我评价:p262 ➢自我体验:由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情绪
体验向社会性情感体验不断深化、发展, 同时又表现出易受暗示性。
库尔奇兹卡娅关于羞愧感的研究
.
25
• (1)3岁出现羞愧感萌芽,但未从“惧怕”中摆脱 出来;这种情感往往与难为情、胆怯交织一起,并 不因为意识到自己的过失而产生,而是因为成人的 直接刺激(如责备)而产生。
.
9
(二)从社会性发展的角度研究(帕腾)
1、无所事事的行为
2、旁观者行为 3、个体游戏 4、平行游戏 5、联系游戏:共同玩一游戏,其间虽有言语交流, 但不受统一目标约束,也没有角色之分。一般属幼儿中期 和末期的游戏。 6、合作游戏:有组织地进行游戏,有一定的目的, 儿童之间彼此协调合作。这种游戏始于幼儿中期。
.
27
➢自我控制:自我控制力差,坚持性差
.
28
• 三、侵犯行为和亲社会行为 • (一)侵犯行为
1、定义 2、理论 (1)本能论 (2)挫折-攻击假说 (3)社会学习论 (4)信息加工论 3、影响因素——遗传、激素、文化背景、环 境、个人心理特征 4、如何控制
.
29
• (二)亲社会行为
1、定义及研究的产生 2、影响因素
.
10
• (三)从认知和社会性两个维度的研究
(伯根和杰瓦斯克)
.
11
第三节 幼儿认知和言语的发展
• 一、知觉发展
➢ 形状知觉:4岁是图形知觉的敏感期 ➢ 方位知觉:3岁能辨别上下方位;4岁辨
别前后方位;5岁开始以自身为中心辨别 左右方位
.
12
二、幼儿记忆的发展(p244-245 )
(一)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开始 发展 (二)机械记忆为主,意义记忆开始发 展 (三)形象为主,语词记忆开始发展

第九章青年期的心理发展【发展心理学课件(林崇德版本)】

第九章青年期的心理发展【发展心理学课件(林崇德版本)】

第二单元 青年期的认知发展
一、智力的发展 卡特尔把智力划分为 卡特尔把智力划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把智力划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1、流体智力:随着神经系统的成熟而提高, 流体智力:随着神经系统的成熟而提高, 知觉速度、机械记忆、识别图形关系, 如:知觉速度、机械记忆、识别图形关系, 不受教育文化的影响。 不受教育文化的影响。 2、晶体智力: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 晶体智力: 的智力, 词汇概念、 的智力,如:词汇概念、言语理解等以记忆 储存的信息为基础的能力。 储存的信息为基础的能力。
青年期人格的变化
现实型( ):有运动机械操作的能力 喜欢机械、 有运动机械操作的能力, 现实型(R):有运动机械操作的能力,喜欢机械、 工具、植物或动物,偏好户外活动。 工具、植物或动物,偏好户外活动。 传统型( ):喜欢从事资料工作 喜欢从事资料工作, 传统型(C):喜欢从事资料工作,有写作或数理分 析的能力,能够听从指示,完成琐细的工作。 析的能力,能够听从指示,完成琐细的工作。 企业型( ):喜欢和人群互动 自信、有说服力、 喜欢和人群互动, 企业型(E):喜欢和人群互动,自信、有说服力、 领导力,追求政治和经济上的成就。 领导力,追求政治和经济上的成就。 研究型( ):喜欢观察 学习、研究、分析、 喜欢观察、 研究型(I):喜欢观察、学习、研究、分析、评估 和解决问题。 和解决问题。 艺术型( ):有艺术 直觉、创造的能力, 有艺术、 艺术型(A):有艺术、直觉、创造的能力,喜欢运 用想像力和创造力,在自由的环境中工作。 用想像力和创造力,在自由的环境中工作。 社会型( ):擅长和人相处 喜欢教导、帮助、 擅长和人相处, 社会型(S):擅长和人相处,喜欢教导、帮助、启 发或训练别人。 发或训练别人。
蓝色表示晶体智力 红色表示流体智力 蓝色表示晶体智力 红色表示流体智力

第八章青春期的心理发展发展心理学课件林崇德版本

第八章青春期的心理发展发展心理学课件林崇德版本
(二)与父母关系的变化特点 对父母依赖减少(依恋、行为、观念等脱离);
同时能全面评价父母(榜样作用削弱) (三)与教师关系的变化(从多方面评价教师)
五、初中生的消极心境
一、烦恼突然增多
1、不知道以什么样的姿态出现于公众面前
2、与父母的关系出现裂痕(代沟的出现)
3、不知道如何保持和确立自己在同伴团体 中的位置
二、孤独
三、压抑
p378
第四节 高中学生的智力发展
最显著的特点:逻 辑思维的成熟
一、抽象逻辑思维 发展的特点
抽象思维属 于理论型 抽象逻辑思 维:撇开具体事 物、运用概念和 假设进行思维活
二、高中生抽象思维发展的总特点:
(一)充分的假设性、预计性及内省性 (二)形式逻辑思维处于优势,辩证逻辑思 维迅速发展 (三)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在高中阶段进入 成熟期 初中学生:抽象逻辑思维从经验型向理论 型转化 高中学生:抽象逻辑思维基本成熟
2、体重
城市女生
在11至14岁时体重增加最快,平均每年增长4.4 公斤,
12、13岁是增长高峰, 14岁后增长速度迅速下降。
城市男生
在13至15岁这段时间,体重增加最快,平均每 年增长5.5公斤,
14岁是增长高峰, 15岁以后增长速度迅速下降。
3、第二性征的出现
在男性身上,第二性征主要表现为:
势 3、青春期精神分裂症 症状主要表现为,思维紊乱、歪
曲现实或脱离与现实的联系、不能控
第三节 初中生的智力发展
一、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抽象逻辑性
(一)运用假设
例如,有“地球是平的”和“地球是圆的”两个命题 ,要儿童做出是非判断。
小学儿童思维受具体事物或知觉资料的支配,他们所看 到的地球是平面的,因而无法理解为什么地球是圆的。

发展心理学 林崇德版 课件 林崇德版

发展心理学 林崇德版 课件 林崇德版

纵向设计优点:
排除发展趋势的人为性,可以比较系统地描述 人类某种心理特性的发展,揭示心理发展的转 折点
纵向设计缺点:
费时长,被试容易流失 重复测量影响测量效果 收效慢,耗资大 难以排除“代群效应”的影响
三、聚合交叉设计(p68-69)
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结合起来 .通过选择不同 年龄的群体为研究对象,在短时期内重复观 察这些对象。
测试时 A(1997年出 B(1996年 C(1995

生)
出生) 年出生)
年龄 成绩 年龄 成绩 年龄 成绩
2000 3 年
5 4 12 5 19
2001 4 年
24 5 24
2002 5
24

四、微观发生学设计 (p69-70)
短时间内重复给被试呈现一个诱发变化的刺激或提 供学习的机会
关键特征:
考虑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 (三)教育性原则:不能造成身心伤害 (四)生态化原则
第二节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设计
横断设计(cross sectional design) 纵向设计(longitudinal design) 聚合交叉设计(cohort-sequential design) 微观发生设计(microgenetic design)
横断设计的缺点:
“横断谬误”——依年龄差异的资料去回答一个包 含随时间变化的问题,把“代群效应”(cohort effect)引发的变化与年龄发展引发的变化混淆在 一起
无法获得个体发展趋势或发展变化的数据资料
二、纵向研究设计(追踪研究设计) (p67-68)
相同被试,不同时间
问题3:考察20-80岁成人的智力发 展趋势,用纵向设计如何进行?
一、横断研究设计(p66-67)

第六章幼儿心理发展【发展心理学课件(林崇德版本)】

第六章幼儿心理发展【发展心理学课件(林崇德版本)】

自我情绪体验 1、自我情绪体验出现在4岁左右 2、幼儿的自我情绪体验是从低 级向高级发展的,具有很强的受 暗示性。 3、在幼儿自我情绪体验中最重 要的是幼儿的自尊。 3岁左右,儿童产生自尊感的 萌芽; 6岁左右,儿童基本都能体验 到自尊感; 学龄初期,儿童自尊感的发展 已趋于稳定。
自我控制
1、自我控制能力出现的 年龄在4--5岁 2、幼儿自控能力的发展
与其品质的发展水平密切
相关 3、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 是逐渐产生和发展的
二、幼儿的道德发展 道德发展 道德认知: 道德情感: 道德行为:
亲社会行为 攻击行为 工具性 (年龄小) 敌意型 (哈特普)
亲社会行为:对他人或社会有利的积极行为及趋向.又 称为利他行为.表现为合作、分享、帮助、关爱等. 攻击行为:指针对他人的具有敌视性、破坏性、伤害 性的行为.又称为侵害行为.
一、关于游戏的理论
(一)精力过剩论 主要指儿童活动的倾向,是 将剩余精力用于游戏活动. (二)精神分析论 游戏调节情绪、释放焦 虑、补偿愿望 (三)练习论 对未来生活所必需的技能的 排练和练习 (四)重演论 游戏重演人类历史的发展过 程. (五)娱乐论 游戏使幼儿愉快、解除紧张 和恢复健康 (六)认知论 游戏是一种同化过程,儿童的 认知水平反映在游戏中.
为什么温水比冷水结冰快?
有经验的汽车驾
驶员都知道,冬 天洗车最好用冷 水而不用温水, 否则温水一沾到 车厢便会马上结 冰。难道温水比 冷水结冰快?

这是为什么呢?
分别说出生活在陆地、天空、和水中 的动物?说出他们的相同点。
第三单元
幼儿期的社会性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发展 幼儿自我评价能力发展特点: 1、依从—独立 2、外部—内在 3、简单—具体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版)课件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版)课件
14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遗传决定论
高尔顿、霍尔 、 詹森
一因素论
环境决定论 二因素论 华生
施太伦、武德沃斯
相互作用论
皮亚杰、瓦龙
第二节
发展心理学的变迁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一、科学的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和演变
萌芽——1882年之前(准备) 产生——1882年——一战(形成) 分化发展——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演变增新——二战之后
成人心理学的内容
10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比较(动物)心理学
种系心理发展
广义的发展心理学
民族(原始人类)心理学
毕生发展心理学(狭义)
11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p8-11)
(一)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
(二)生命全程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二)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1882年,普莱尔,《儿童心理》
四个原因(p12-13): 时间 写作目的和内容 研究方法和手段 影响力
20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三)儿童心理学的演变 (13-14)
1 、从 1882 年到一战:主要采用观察法和实验法。如霍尔、 鲍德温、杜威、卡特尔、比纳等。该阶段为西方儿童心
12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一)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P9)
1、关于遗传和环境在心理发展上的作用问题 2、关于心理发展的外因和内因问题 3、关于心理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关系问题
13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理论ppt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理论ppt

经典条件反射的原理
经典条件反射的种类
巴甫洛夫通过狗的唾液分泌实验,揭 示了条件反射的原理。他认为,条件 反射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这种 联系是在无条件刺激的基础上建立的 。
无条件刺激和条件刺激。无条件刺激 是直接引起某种反应的刺激,如食物 引起的唾液分泌。条件刺激是与无条 件刺激结合后产生的刺激,如铃声与 食物结合后,铃声成为条件刺激。
教育任务
教育者需要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特点,制定相应的教育任务,如培养孩子 的独立性、自我控制能力、社交能力等。同时,教育者还需要关注孩子的情感 需求,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情感态度。
教育启示与建议
启示
朱智贤的心理发展观强调了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和规律性,这为教育者提供了 重要的启示。教育者需要了解孩子的发展阶段和特点,制定相应的教育策略和方 法。
操作条件反射的原理
斯金纳通过实验发现,动物的行为可以通过操作条件反射来改变。他认为,操作条件反射 是行为改变的结果,这种改变是通过强化实现的。
操作条件反射的种类
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是一种能够提高某种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的事件,如奖励。负 强化是一种能够消除某种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的事件,如惩罚。
操作条件反射的形成
03
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观
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社会文化因素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维果茨基认为,社会文化因素在个体心理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人的心理活动是在社会文化环境中不断发展的,受到社会文化因
素的制约和影响。
语言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维果茨基认为,语言是心理发展的重要工具,通过语言人们可 以交流思想、情感和经验,从而促进个体心理的发展。
维果茨基认为,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 区是不同的,因此教学应该根据学生 的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设计,以满足 不同学生的需求。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 PPT课件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 PPT课件
第29页/共42页
数目守恒(6~7岁)
基本原理:空间距离改变,数目保持不变
向儿童呈现(Ⅰ)
向儿童呈现(Ⅱ)
A
A
B
B
问儿童:两排珠子一样多?不一样多?
“B行多(不守恒)”
“一样多(守恒)” 第30页/共42页
• 形式运算阶段
可以脱离具体事物进行抽象思维。
第31页/共42页
四、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研 究
互相重叠的。
第26页/共42页
• (二)认知发展阶段的特点 •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第27页/共42页
• 前运算阶段(2-7岁) • 前概念分阶段(2-4岁) • 直觉思维分阶段(4-7岁)
第28页/共42页
• 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 守恒性 • 滞差(水平滞差和垂直滞差) • 可逆性 • 整体性 • 思维运算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
• 二、斯金纳的心理发展理论(p39) • (一)操作条件反射 • (二)发展观 • (三)强化理论运用于教学
第15页/共42页
• 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 (一)观察学习、替代强化、模仿(p41-43)
第16页/共42页
• (二)儿童的心理发展观——认知行为主义:三元交互作用
P
B
E
第17页/共42页
第2页/共42页
• (一)人格发展理论 • 意识的三个层面
第3页/共42页
• 意识 • 前意识 • 无意识
意识层次结构
第4页/共42页
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
• 本我:即原我,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 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它是一切心理能量之 源,按快乐原则行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观察法
谈谈你的观察感受……
二、访谈法(p72-73) 三、问卷法和测验法(p73-76) 四、心理生理学方法(p76-80) 五、实验法
横断设计的缺点:
“横断谬误”——依年龄差异的资料去回答一个包 含随时间变化的问题,把“代群效应”(cohort effect)引发的变化与年龄发展引发的变化混淆在 一起
无法获得个体发展趋势或发展变化的数据资料
二、纵向研究设计(追踪研究设计) (p67-68)
相同被试,不同时间
问题3:考察20-80岁成人的智力发 展趋势,用纵向设计如何进行?
考虑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 (三)教育性原则:不能造成身心伤害 (四)生态化原则
第二节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设计
横断设计(cross sectional design) 纵向设计(longitudinal design) 聚合交叉设计(cohort-sequential design) 微观发生设计(microgenetic design)
纵向设计优点:
排除发展趋势的人为性,可以比较系统地描述 人类某种心理特性的发展,揭示心理发展的转 折点
纵向设计缺点:
费时长,被代群效应”的影响
三、聚合交叉设计(p68-69)
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结合起来 .通过选择不同 年龄的群体为研究对象,在短时期内重复观 察这些对象。
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 的研究方法
学习目标
1、理解掌握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功能与研究原则。 2、掌握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设计。 3、了解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常用方法以及新趋势。
第一节 发展心理学研究概述
你的发展性研究设想?
一、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功能 (p62) 描述——“是什么” 解释——“为什么” 预测 控制
一、横断研究设计(p66-67)
某特定时间,不同年龄被试
问题1:研究10-14岁儿童的身高的发 展趋势,用横断设计如何进行?
横断设计的优点:
能在短时间内发现同一年龄或不同年龄群体发 展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确定发展的特征
信息量大 经济且费时短
问题2:考察20-80岁成人的智力发展 趋势,如何设计?
二、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p62-64)
(一)年龄是一个特殊的自变量
不可人为操纵,不能将因变量的变化完全归于 年龄
实际年龄、生理年龄、心理年龄
(二)研究对象的年龄跨度大
要考虑不同方法的年龄适应性
三、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原则(p64-66)
(一)客观性原则:实事求是 (二)特殊性原则:考虑特殊事实和个别差异,
测试时 A(1997年出 B(1996年 C(1995

生)
出生) 年出生)
年龄 成绩 年龄 成绩 年龄 成绩
2000 3 年
5 4 12 5 19
2001 4 年
24 5 24
2002 5
24

四、微观发生学设计 (p69-70)
短时间内重复给被试呈现一个诱发变化的刺激或提 供学习的机会
关键特征:
观察个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 前测-期间-后测 观测的时间间隔比发展变化的时间间隔要短得多 定性和定量的集中分析
理论
假设 概念的操作定义
取样 调查/相关设计 访问或问卷调查
收集数据
分析数据
结果发现
实验设计 设计实验组与控制组
实施观察/访问/问卷
第三节 发展心理学收集研究资料 的常用方法(自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