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发展心理学林崇德

合集下载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版一、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个体发展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中的一个核心的部分。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发展心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发展心理学包括比较心理学、民族心理学和个体发展心理学。

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就是个体发展心理学。

个体心理发展是指人的个体从出生到衰亡的整个过程中的心理发展。

人的一生经过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少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各个阶段;个体的心理在不同阶段之间和各个阶段之内都不断地发展变化。

个体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人的个体心理发展规律。

本章内容是狭义的个体发展心理学。

二、发展心理学的发展发展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历程。

(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和演变20世纪中期以前,个体发展心理学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被称为儿童心理学。

科学的儿童心理学的诞生也经过一个准备和形成的过程。

'1.儿童心理学诞生前的准备阶段在中世纪时期儿童并未被作为个体发展的重要阶段来对待,只被视为"小大人"。

文艺复兴以后人本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们以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为指导,提出了解儿童、尊重儿童的基本教育观念,认为儿童教育中要以"儿童的天性"为依据,应遵循"自然的法则"的教育思想。

这些教育观念和思想直接推动了对儿童发展和儿童心理特点的研究。

随后,福禄贝尔(P.Forebel)、达尔文等不仅继承了上述思想,还采用观察法、传记法等进行了实际研究,写出了儿童心理学早期的研究成果(达尔文:《一个婴儿的传略》,1876)。

这些思想和研究都为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2.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是普莱尔(W.Preyer)。

普莱尔是德国的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他用观察法,跟踪研究自己的孩子从出生到3岁,并于1882年发表了他的《儿童心理》一书。

这是第一本较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被公认为是一部科学的儿童心理学著作。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版)课件第九章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版)课件第九章

学习是通过社会交往进行的,由大人和同伴提供支持和指导,促进了儿童的认知发展。
近期发展
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近似发展区间和支架概念。
应用价值
Vygotsky理论的重要性在于它对儿童认知发展的成人和同伴支持具有鲜明的实践意义。
Z one of Proxim al D evelopm ent
之所以称之为“近似发展区间”,是因为它指出了一个儿童可以在成人和同伴的帮助下解决的问题 的范围。
相关理论
对于一些研究者来说,支架 已经超越了Piaget的理论,成 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关键。
帮助性的人
价值
支持和指导必须来自社交交 往中的支持性大人或同龄人。
近似发展区间对帮助儿童进 行适当的挑战和支持具有实 际效益。
S caffo ld ing
1
定义
支撑指的是一种成人与儿童之间的动态交互,有助于儿童完成一个具有挑战性的 任务。
1
感知运动阶段
出生到2岁,通过感官经验和运动
前期运算阶段
2
探索环境。
2-7岁,开始使用符号和语言,但
思维仍然缺乏逻辑性。
3
具体运算阶段
7-12岁,发展了逻辑思维,但仅能
形式运算阶段
4
处理具体事件。
12岁以后,可以进行抽象思考和假 设推理。
C riticism s of Piag et's Theo ry
2-3岁
4
理解常用的词组和指令。
能够说出100个或更多的单词,开 始组成短语,如“我要”和lopm ent
情感发展理论
强调儿童习得情感的过程是与其发展过程相 互作用的。
Attachm ent Theory
理解儿童和家长之间的情感联系是如何影响 儿童情感发展的。

发展心理学 林崇德版 课件 林崇德版

发展心理学 林崇德版 课件 林崇德版

纵向设计优点:
排除发展趋势的人为性,可以比较系统地描述 人类某种心理特性的发展,揭示心理发展的转 折点
纵向设计缺点:
费时长,被试容易流失 重复测量影响测量效果 收效慢,耗资大 难以排除“代群效应”的影响
三、聚合交叉设计(p68-69)
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结合起来 .通过选择不同 年龄的群体为研究对象,在短时期内重复观 察这些对象。
测试时 A(1997年出 B(1996年 C(1995

生)
出生) 年出生)
年龄 成绩 年龄 成绩 年龄 成绩
2000 3 年
5 4 12 5 19
2001 4 年
24 5 24
2002 5
24

四、微观发生学设计 (p69-70)
短时间内重复给被试呈现一个诱发变化的刺激或提 供学习的机会
关键特征:
考虑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 (三)教育性原则:不能造成身心伤害 (四)生态化原则
第二节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设计
横断设计(cross sectional design) 纵向设计(longitudinal design) 聚合交叉设计(cohort-sequential design) 微观发生设计(microgenetic design)
横断设计的缺点:
“横断谬误”——依年龄差异的资料去回答一个包 含随时间变化的问题,把“代群效应”(cohort effect)引发的变化与年龄发展引发的变化混淆在 一起
无法获得个体发展趋势或发展变化的数据资料
二、纵向研究设计(追踪研究设计) (p67-68)
相同被试,不同时间
问题3:考察20-80岁成人的智力发 展趋势,用纵向设计如何进行?
一、横断研究设计(p66-67)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一到三章)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一到三章)

(5)杜威(John Dewey, 1859—1952)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芝加哥机能主义 心理学的创立者,倡导“儿童中心论”,发 起“进步教育运动”。 对中国的影响:胡适、陶行知
[美]杜威(John Dewey 1859—1952)
(6)施太伦(W.Stern,1871—1938)
德国儿童心理学家,人格主义心理学代表人 物。
二、种系发展与个体发展
(一)种系心理发展 1. 种系心理的进化过程 心理的起源还是需要追溯到动物心理的进化 刺激感应性阶段——感觉阶段——知觉阶段 ——思维萌芽阶段
2. 人类心理的进化过程 人类的进化:猿类—类人猿—原始人—远古时代 的人—古代社会的人—中世纪的人—近代社会的 人—现代社会的人 由猿 人的三个条件 直立行走,手的发展 使用和制造工具 语言的产生 人类心理的特点 有意识的心理 社会性的心理 有语言功能的心理
2. 对年龄特征的认识


年龄特征具有社会历史性 年龄特征指的是占主导地位的本质特征 年龄特征指的是一般的、典型的特征,它舍弃了 个体发展的个别差异 年龄特征是稳定的,但也不是绝对不变的
我们的看法


个体发展是连续性和间断性的统一,它是量 变和质变的具体表现。 个体发展的阶段性客观存在的,但也不是不 可改变的。

为什么说普莱尔是科学的儿童心理学的 创立者?
从《儿童心理》一书问世的时间、目的、内容、研究 的方法、手段来看。 时间:第一本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 目的和内容:唯一目的就是研究儿童的心理特点; 以前的学者并不以儿童心理为唯一研究目的,如达尔 文研究婴儿的发展是为了论证进化论。 研究方法和手段:观察的方法,对他的孩子从0岁 到3岁作持续的观察记录。
二、个体毕生心理发展的研究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第三版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第三版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第三版摘要:一、发展心理学概述二、发展心理学基本理论1.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观2.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3.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观4.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5.朱智贤的心理发展观三、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1.婴儿期2.幼儿期3.童年期4.青少年期5.成年期四、发展心理学在各领域的应用1.教育领域2.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3.社会政策制定领域五、我国发展心理学的发展现状与展望正文: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出生到老年心理发生与发展规律的科学。

在林崇德第三版《发展心理学》中,全面阐述了发展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应用。

本书以生命全程的视角,探讨个体心理发展的遗传与环境、普遍性与特殊性等基本问题,帮助读者树立起关于生命全程的辩证发展观。

发展心理学的理论包括精神分析、行为主义、维果茨基、皮亚杰和朱智贤等不同学派。

精神分析学派强调本能、情欲和无意识的作用;行为主义学派关注环境刺激与个体行为的关系;维果茨基认为心理发展受社会文化历史的影响;皮亚杰学派关注认知发展阶段;朱智贤则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探讨心理发展。

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各异。

婴儿期以生理发展为主,幼儿期逐渐出现认知和情绪发展,童年期表现为性格和社交能力的发展,青少年期则面临自我认同和心理独立的关键期,成年期则涉及人生价值观的稳定和心智成熟的实现。

发展心理学在各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育领域,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有助于优化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在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发展心理学为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在社会政策制定领域,关注个体心理发展有助于推动社会和谐与进步。

我国发展心理学在近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但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未来发展方向包括: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深化国内外学术交流,提高心理咨询与治疗水平,推动发展心理学在教育、社会政策等领域的应用,为全民心理健康和幸福生活作出贡献。

总之,发展心理学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既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个体心理发展规律,也为各类实践领域提供了理论支持。

林崇德 发展心理学

林崇德 发展心理学

同伴关系和社会技能训练(P264)儿童的同伴关系是儿童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儿童煎特别是同龄人间的一种人际关系,它存在于整个人类社会。

无论是在狩猎采集时代,还是在竞争激烈是现代社会,尽管不同(P265)时代,不同文化,儿童接触的环境有很大变化,他们最早接触其他儿童是时间和范围页有很大差别,但是,在一般情况下,儿童都有与其他儿童交往的机会。

世界上还没有一种文化单纯是依靠成人来抚育儿童的。

儿童实际上生活在两个世界,一个是包括父母和其他成人在内的成人世界,另一个就是同伴世界。

同伴关系在儿童生活中,尤其是在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起着成人无法取代的独特作用,是不容忽视是环境因素之一。

(一)同伴关系的作用许多心理学家都曾指出,儿童间的交往是促进儿童发展是有利因素(Piaget,1932;Mead,1934;Erikson,1950;Sullivan,1953),与同伴的交往经验绝不是有某些儿童享有而不被另一些儿童享有是一种表面的奢侈品,同伴关系对于健康的认识和社会性发展是绝对必需的(Johnson,1980)。

中国和前苏联学者同样也很重视集体在儿童个性发展中的作用。

大量研究文献表明,同伴关系有利于儿童社会价值的获得、社会能力的培养以及认知和健康人格的发展。

首先,同伴可以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归属和爱以及尊重的需要是人类基本需要的一部分。

儿童在同伴集体中被同伴接纳并建立友谊,同时在集体中占有一定地位,受到同伴是赞许和尊重而产生一种心理上的满足,这有益于儿童的发展。

其次,同伴交往为儿童提供了学习他人反映的机会。

儿童在与同伴交往中学习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保持友谊和解决冲突,怎样对待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怎样对待敌意和专横,怎样对待竞争与合作,怎样处理个人与小团体的关系等等。

这一切都是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的。

与父母不同,同伴既是平等的,有时铁面无私的。

同伴对儿童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强化、模仿和同化的(P266)机制实现的。

发展心理学 林崇德

发展心理学 林崇德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发展心理学-林崇德第一章绪论所谓发展存有多种含义。

通常人们认知为泛指某人的快速增长、变化和进步。

在此含义上,与生长为同一语。

但严苛意义上、发展尤所指一种持续的系列变化,特别就是有机体在整个生命期的持续变化,这种变化可能将就是由于遗传因素,也可能将就是环境或自学的结果,这种变化既可是质变也可是量变。

而生长通常用作生理方面,对人类来说,生长从卵子受精已经开始,直到个体或非政府衰败年才的持续过程。

发展与生长两个术语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明朗比前两者更为繁杂,它存有两层含义。

其一为生理的明朗,即为身体上各种器官的形态、结构和机能臻至完善状态,生长终告暂停;其二为心理明朗,包含智能的明朗、情绪的明朗和社会性的明朗三个方面。

简言之,明朗就是本款年龄的快速增长自然而然发生的个体身心的蜕变与变化,明朗确定了练和经验。

一般说来,明朗不但确认个体发展的最大限度,同时也同意个体自学的效果和速度。

但生理明朗和心理明朗并不完全一致,这就构成了个体发展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人的发展所指的就是人类身心的生长和变化,如同一条绵延的长河,时而可以引起B90的波涛,时而可以静静地推移着。

人的发展也可以存有起至存有条叶,存有激流涌入,存有平淡奔涌;循环往复,循规变化。

人从长大后,随着年龄的快速增长,心理和生理由直观至繁杂。

由低级至高级,由旧质至新质不断地变化。

相同年龄阶段存有相同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生理发展就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心理发展,但生理发展不是心理发展的惟一决定因素。

个体的发展除了靠生理结构机能外,更关键的就是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

人的心理发展做为人类发展的一个关键部分,从种系心理的演进,至个体心理的变化过程,形成了发展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第一节发展心理学的界说道“发展心理学”一词,是在儿童心理学的基础上产生的。

虽然心理学家对儿童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的看法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

即不论是儿童心理学还是发展心理学,都是研究人的发展。

林崇德. 发展心理学

林崇德. 发展心理学

林崇德. 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儿童及成人心理发展的学科。

它是在20世纪早期提出的研究
领域,20世纪50年代发展迅速。

它的研究内容宽窄不一,包括发育心理学、发展中的认
知心理学、发展中的生物心理学和发展中的社会心理学等。

发展心理学不仅揭示了儿童及成人在不同发展阶段如何理解并表达自己、如何适应复
杂的社会环境,还为孩子们的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现方法。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著重于特定的特征、习惯或行为,以及它们如何根据年龄期的不同
而改变发展。

它也注重探讨儿童、婴儿和成人的心理发展历程的概念,其中包括个体发展
的多种可能性和结果及如何影响自我意识和行为模式。

从一个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孩子们会遇到许多与发展过程有关的问题,如如何建
立适应性优势,如何运用解决问题的技能,成功表达自己以及如何建立心理发展的稳定性。

另外,它还着重研究发展中社会情绪、智力、角色和社会关系等相关议题。

发展心理学的重要结论使临床心理学得以发展,其结果有助于我们了解其它心理学的
有关问题,比如生命发展的动态及影响其的环境因素。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也使孩子们及其
他个体的心理健康受到重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1. 二因素理论 p10
2. 复演说 p18 - p19 + p187
3. 比率智商 p19
4. 发展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 普莱尔 ” -《儿童心理》 1. 心理发展的内涵是什么? P2 - P4 2. 什么是 “ 遗传与环境之争 ” 应如何看待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作用? P9 - P11 02 年论述。

3. 如何看待心理发展的阶段论? P12 两个观点说一下,
P12 - P13
4. 什么是白板说?对此应如何评价? P15 - P16
5. 什么是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对此应如何评价? P16 - P17 1. 格式 P23
2. 同化和顺应 P23 同化是 01 年名词
3. 平衡过程 P26
4. 客体永存 P30
5. 守恒 P32 02 年名词
6. 心理社会危机 P40 01 年名词
7. 同一性 P217 8. 观察学习 P43
9. 内化 P44 - P45 10. 最近发展区 P46 1. 比较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和行为主义理论关于心理发展的观点? P24
2. 在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思维发展的四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P27 - P34
3. 为什么说儿童认知发展是一个去自我中心的过程? 02 年简答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思维发展是一个去自我中心的过程,试分析他的观点? 01 年论述 4. 在维果斯基理论中,工具意味着什么?如何理解内化过程? P44 - P45
5. 比较经典精神分析和新精神分析理论异同?
P37 - P41
6. 比较几种行为主义发展理论在观点上的异同? P41 - P43
1. 髓鞘化 P70
2. 无条件定向发射 P71
3. 视崖实验 P88
4. 前语言思维 P92 02 年名
5. 依恋 P95
6. 陌生情景 P98
7. A 非 B 错误 P93 8. 抓握放射 P72 9. 双向性原则 P100
10. 婴儿的几种情绪表现?依恋、分离焦虑、陌生人焦虑 P95
1. 婴儿语言发展的特点是什么?试举例说明遗传和环境因素在言语发展中的作用? P83 - 84 P85 举例
2. 什么是依恋?儿童的依恋是怎么样发展起来的? 01 年论述 P96 - 98
儿童的依恋是怎样发展起来的?依恋对儿童心理发展具有什么意义? 02 年论述 pp
3. 简述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和顺序? 01 年简 78
4. 什么是双向性原则?这在心理发展中有何意义? P100
5. 什么是气质?婴儿的气质有几种基本类型?气质对儿童心理发展有何影响? P100 - P101
6. 格赛尔双生子爬梯实验 P81 1. 第二信号系统 P105 2. 模仿性游戏 P108 3. 单词句
P110
4. 直觉性行动思维 P117
5. 前幼儿期儿童的三个特征
A 得独立行走的能力
B 开始正式获得本民族语言
C 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和发展 1. 第二信号系统是怎样发展起来的?第二信号系统的发展对儿童的心理发展的影响是什么? P105 - P106
2. 儿童游戏发展的前提条件有哪些?前幼儿期儿童游戏的特点是什么? P108
儿童游戏发展的特点是什么?从中反映出何种心理发展规律? 01 年简答 P132 - P133
3. 前幼儿期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P116
4. 前幼儿期儿童言语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
简要说明言语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 01 简答 P112
5.
试分析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P122 - P123
6. 儿童的自我意识是怎样发展起来的?综合所有的阶段回答
1. 平行游戏 P133
2. 积极词汇 P139
3. 消极词汇 P139
4. 自我中心言语 P141
5. 内部言语 P140 01 、 02 名
6. LAD P146
7. 他律道德 02 年名词 P161
2
8. 自律道德 P161
1. 幼儿游戏的发展的特点是什么?它所反映的心理发展规律是什么? 儿童游戏发展的特点是什么?从中反映出何种心理发展规律? 01 年简答 P132 - P133
2. 分析有关游戏的几种理论 P134 - P135
3. 试分析比较皮亚杰和维果斯基关于自我中心言语的观点? P141 - P143
4. 试分析说明有关言语获得的几种理论?主要是 “ 维果斯基 ” 和 ‘ 行为主义 'P142 、 P143
5. 试举例说明儿童道德意识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P162
1. 中介缺失 P173
2. α 波多是皮质成熟的标志 P165
3. θ 波是皮质不成熟的标志
4. 节律同化是皮质细胞可塑性的一个重要的指标 01 选 P166
5. 失同步是神经系统成熟的一个重要指标。

6. 科尔伯格道德判断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P180 前习俗、习俗、后习俗 1. 说明语言在记忆中中介作用的发展特点? 02 年简答 P172 2. 试举例童年期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 P176 可举例 3. 童年期儿童道德意识发展的特点?
02 年简答 P179 1. 青春期 01 年名词 P184 2. 元认知 P228 3. 自我概念 P212 4. 自尊感 P215 5. 自我同一性 P217 6.
马西亚认为青少年同一性发展分为四个类型 ,分别是什么? P218 1. 如何理解青少年期的内涵? P184 2. 比较几种有关青少年发展的理论观点的异同? P186 - P189 3. 身体变化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具有怎样的影响? P194 - P195
简要说明生理发展和性成熟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 01 年简答
4. ** 青少年在思维方面发生怎样的变化? P200 - P204
5. 青少年情绪、情感发展的主要变化有哪些? P207 - P209
6. 简述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的一般趋势? P210 - P212
7. 青少年自我认识 P212 - P214 自我体验 P215 > 主要发展特点? 自我控制 P216
8. 艾里克森有关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02 简 P217 - P218
9. 同伴关系对青少年心理发展具有哪些影响?
P221 - P222 1. 二元论阶段 P254 2. 相对论阶段 P254 3. 一般人的身体在 20 - 25 岁达到生理和感知能力最佳水平。

4. 影响中年人智力活动的主要因素 01 选社会生活条件、职业、身体健康状况 5. 引起成年期智力改变:生物性机能的衰退是引起流体智力衰退的主要原因。

P250 6. 影响中年期身体健康的因素 P244 7. 罗文格尔自我发展分为 10 个阶段, 7 个主要阶段, 3 个转换期 P236 8. 哈维赫斯特的发展任务理论 P233
9. 皮里的认知和道德发展理论 P239 知道三个阶段的名称 10. 周期论的代表人物 ―― 利文森 哈维赫斯特 11. 阶段论代表人物 ―― 艾里克森 罗文格尔
皮里 12. 利文森成年期发展的四个时期包括三个方面 P231 1. 成年期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
P253 - 255 1. 自我完善 P294 2. 老年期人格变化主要表现在 P292 a 性别作用逆转 b 性格内倾性增强 c 处事方式消极 3. 退休生活适应要经历 4 个阶段 P297 a 期待期 b 退休期
c 适应期
d 稳定期 1. 简述老年人记忆方面的主要变化? P282 - 284 2. 简述艾里克森有关老年期仍发展的主要观点? P293 - 294 3. 老年期的心理准备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 P295 - 29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