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林崇德)(一到三章)

合集下载

《发展心理学》教学大纲

《发展心理学》教学大纲

《发展心理学》教学大纲第一部分说明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中文名称适用专业总学时先修课程发展心理学心理学、应用心理学72学时普通心理学课程类别英文名称开课单位学分专业发展课程developmentalpsychology心理学院4后续课程中小学生心理学、青年心理学二、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发展心理学就是研究现代心理学中七种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以及主要代表人物的心理发展观,就是心理学院本科的专业发展课程。

发展心理学的教学目的,就是必须并使学生掌控现代心理学的七种发展心理学理论及主要的发展观,对心理发展各阶段的年龄特征、影响因素有所介绍,初步构成多种视角的心理发展观,并具有一定的综合运用发展心理学科学知识化解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的具体要求(一)本课程属基础理论课,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强调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控。

在教学内容的精心安排上,必须心理学本科专业的特点,特别注意发展心理学原理与实际的儿童教育结合。

(二)本课程主要阐述现代心理学中七种重要的发展心理学理论及主要代表人物的心理发展观,重点章节为成熟势力的发展理论、行为主义发展理论、精神分析发展理论、日内瓦学派认知发展理论、社会文化历史的心理发展理论等。

教学内容分为掌握和了解两类,在每章的“目的要求”中分别加以了注明,供教学时参考。

(三)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主动贯彻落实教书育人的思想,力图通过发展心理学自学培育学生的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同时特别强调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教学时数分配:章次学时一6二8三10四8五12六12七10八6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一、目的要求:(一)掌控发展心理学的概念、主要研究内容。

(二)掌控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

(三)介绍发展理论的概念、促进作用、分类。

(四)了解发展心理学的发展简史二、讲授内容:(一)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1、发展心理学的概念2、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3、发展心理学的体系(二)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1、心理发展的实质2、心理发展的外因与内因3、心理发展中遗传和环境的促进作用(三)发展理论的详述1、发展理论的概念2、发展理论的促进作用3、发展理论的分类(四)发展心理学的发展简史三、本章阅读书目:王振宇编著:《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林崇德 发展心理学

林崇德 发展心理学

同伴关系和社会技能训练(P264)儿童的同伴关系是儿童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儿童煎特别是同龄人间的一种人际关系,它存在于整个人类社会。

无论是在狩猎采集时代,还是在竞争激烈是现代社会,尽管不同(P265)时代,不同文化,儿童接触的环境有很大变化,他们最早接触其他儿童是时间和范围页有很大差别,但是,在一般情况下,儿童都有与其他儿童交往的机会。

世界上还没有一种文化单纯是依靠成人来抚育儿童的。

儿童实际上生活在两个世界,一个是包括父母和其他成人在内的成人世界,另一个就是同伴世界。

同伴关系在儿童生活中,尤其是在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起着成人无法取代的独特作用,是不容忽视是环境因素之一。

(一)同伴关系的作用许多心理学家都曾指出,儿童间的交往是促进儿童发展是有利因素(Piaget,1932;Mead,1934;Erikson,1950;Sullivan,1953),与同伴的交往经验绝不是有某些儿童享有而不被另一些儿童享有是一种表面的奢侈品,同伴关系对于健康的认识和社会性发展是绝对必需的(Johnson,1980)。

中国和前苏联学者同样也很重视集体在儿童个性发展中的作用。

大量研究文献表明,同伴关系有利于儿童社会价值的获得、社会能力的培养以及认知和健康人格的发展。

首先,同伴可以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归属和爱以及尊重的需要是人类基本需要的一部分。

儿童在同伴集体中被同伴接纳并建立友谊,同时在集体中占有一定地位,受到同伴是赞许和尊重而产生一种心理上的满足,这有益于儿童的发展。

其次,同伴交往为儿童提供了学习他人反映的机会。

儿童在与同伴交往中学习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保持友谊和解决冲突,怎样对待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怎样对待敌意和专横,怎样对待竞争与合作,怎样处理个人与小团体的关系等等。

这一切都是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的。

与父母不同,同伴既是平等的,有时铁面无私的。

同伴对儿童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强化、模仿和同化的(P266)机制实现的。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版一、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个体发展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中的一个核心的部分。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发展心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发展心理学包括比较心理学、民族心理学和个体发展心理学。

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就是个体发展心理学。

个体心理发展是指人的个体从出生到衰亡的整个过程中的心理发展。

人的一生经过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少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各个阶段;个体的心理在不同阶段之间和各个阶段之内都不断地发展变化。

个体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人的个体心理发展规律。

本章内容是狭义的个体发展心理学。

二、发展心理学的发展发展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历程。

(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和演变20世纪中期以前,个体发展心理学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被称为儿童心理学。

科学的儿童心理学的诞生也经过一个准备和形成的过程。

'1.儿童心理学诞生前的准备阶段在中世纪时期儿童并未被作为个体发展的重要阶段来对待,只被视为"小大人"。

文艺复兴以后人本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们以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为指导,提出了解儿童、尊重儿童的基本教育观念,认为儿童教育中要以"儿童的天性"为依据,应遵循"自然的法则"的教育思想。

这些教育观念和思想直接推动了对儿童发展和儿童心理特点的研究。

随后,福禄贝尔(P.Forebel)、达尔文等不仅继承了上述思想,还采用观察法、传记法等进行了实际研究,写出了儿童心理学早期的研究成果(达尔文:《一个婴儿的传略》,1876)。

这些思想和研究都为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2.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是普莱尔(W.Preyer)。

普莱尔是德国的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他用观察法,跟踪研究自己的孩子从出生到3岁,并于1882年发表了他的《儿童心理》一书。

这是第一本较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被公认为是一部科学的儿童心理学著作。

发展心理学教学大纲

发展心理学教学大纲

发展心理学教学大纲(适用于应用心理学)一、前言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是面向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发展心理学基本理论有一个较为全面、系统地认识,并初步掌握个体毕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并学习运用基本理论分析实际问题,为进一步学习后继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本课程四年制应用心理学专业总学时理论60学时。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理解发展心理学的界定及其与心理学的关系,认识种系心理发展和个体心理发展及其关系,掌握发展心理学的四个基本研究问题和年龄特征的划分与研究。

3.了解发展心理学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的主要学者、流派及其思想,了解中国化发展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性及基本途径。

4.了解当前最新的发展心理学研究体制、方法和理论。

教学内容:第一节 发展心理学的界说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

种系发展与个体发展。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第二节 发展心理学的变迁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和演变。

从儿童发展到个体毕生全程发展的研究。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

第三节 发展心理学的进展发展心理学研究体制的进展。

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的进展。

研究理论的进展。

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目的要求:1.了解各种心理发展观点的特点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

2.掌握各种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及其缘由。

教学内容:第一节 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观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

第二节 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华生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斯金纳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第三节 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观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发展的实质。

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内化学说。

第四节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皮亚杰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新皮亚杰主义简述。

第五节 朱智贤的心理发展观探讨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

强调用系统的观点研究心理学。

提出坚持在教育实践中研究中国化的发展心理学。

(完整版)发展心理学林崇德

(完整版)发展心理学林崇德

11. 二因素理论 p102. 复演说 p18 - p19 + p1873. 比率智商 p194. 发展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 普莱尔 ” -《儿童心理》 1. 心理发展的内涵是什么? P2 - P4 2. 什么是 “ 遗传与环境之争 ” 应如何看待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作用? P9 - P11 02 年论述。

3. 如何看待心理发展的阶段论? P12 两个观点说一下,P12 - P134. 什么是白板说?对此应如何评价? P15 - P165. 什么是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对此应如何评价? P16 - P17 1. 格式 P232. 同化和顺应 P23 同化是 01 年名词3. 平衡过程 P264. 客体永存 P305. 守恒 P32 02 年名词6. 心理社会危机 P40 01 年名词7. 同一性 P217 8. 观察学习 P439. 内化 P44 - P45 10. 最近发展区 P46 1. 比较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和行为主义理论关于心理发展的观点? P242. 在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思维发展的四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P27 - P343. 为什么说儿童认知发展是一个去自我中心的过程? 02 年简答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思维发展是一个去自我中心的过程,试分析他的观点? 01 年论述 4. 在维果斯基理论中,工具意味着什么?如何理解内化过程? P44 - P455. 比较经典精神分析和新精神分析理论异同?P37 - P416. 比较几种行为主义发展理论在观点上的异同? P41 - P431. 髓鞘化 P702. 无条件定向发射 P713. 视崖实验 P884. 前语言思维 P92 02 年名5. 依恋 P956. 陌生情景 P987. A 非 B 错误 P93 8. 抓握放射 P72 9. 双向性原则 P10010. 婴儿的几种情绪表现?依恋、分离焦虑、陌生人焦虑 P951. 婴儿语言发展的特点是什么?试举例说明遗传和环境因素在言语发展中的作用? P83 - 84 P85 举例2. 什么是依恋?儿童的依恋是怎么样发展起来的? 01 年论述 P96 - 98儿童的依恋是怎样发展起来的?依恋对儿童心理发展具有什么意义? 02 年论述 pp3. 简述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和顺序? 01 年简 784. 什么是双向性原则?这在心理发展中有何意义? P1005. 什么是气质?婴儿的气质有几种基本类型?气质对儿童心理发展有何影响? P100 - P1016. 格赛尔双生子爬梯实验 P81 1. 第二信号系统 P105 2. 模仿性游戏 P108 3. 单词句P1104. 直觉性行动思维 P1175. 前幼儿期儿童的三个特征A 得独立行走的能力B 开始正式获得本民族语言C 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和发展 1. 第二信号系统是怎样发展起来的?第二信号系统的发展对儿童的心理发展的影响是什么? P105 - P1062. 儿童游戏发展的前提条件有哪些?前幼儿期儿童游戏的特点是什么? P108儿童游戏发展的特点是什么?从中反映出何种心理发展规律? 01 年简答 P132 - P1333. 前幼儿期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P1164. 前幼儿期儿童言语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简要说明言语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 01 简答 P1125.试分析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P122 - P1236. 儿童的自我意识是怎样发展起来的?综合所有的阶段回答1. 平行游戏 P1332. 积极词汇 P1393. 消极词汇 P1394. 自我中心言语 P1415. 内部言语 P140 01 、 02 名6. LAD P1467. 他律道德 02 年名词 P16128. 自律道德 P1611. 幼儿游戏的发展的特点是什么?它所反映的心理发展规律是什么? 儿童游戏发展的特点是什么?从中反映出何种心理发展规律? 01 年简答 P132 - P1332. 分析有关游戏的几种理论 P134 - P1353. 试分析比较皮亚杰和维果斯基关于自我中心言语的观点? P141 - P1434. 试分析说明有关言语获得的几种理论?主要是 “ 维果斯基 ” 和 ‘ 行为主义 'P142 、 P1435. 试举例说明儿童道德意识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P1621. 中介缺失 P1732. α 波多是皮质成熟的标志 P1653. θ 波是皮质不成熟的标志4. 节律同化是皮质细胞可塑性的一个重要的指标 01 选 P1665. 失同步是神经系统成熟的一个重要指标。

发展心理学期末知识点总结林崇德第三版

发展心理学期末知识点总结林崇德第三版

发展心理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绪论1.发展心理学:狭义: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特点和规律的一门学科。

广义:对人类心理发展历程的研究,考察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

发展:连续、系统的变化(稳定、有序、相对持久)。

纵向:婴幼儿心理学、儿童心理学、青年心理学、中年心理学、老年心理学横向:认知发展、社会性发展2.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揭示普遍模式与个体差异what、时间表when、解释发展变化的过程与机制why3.目的:描述解释优化发展4.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连续性与阶段性:既体现出量的积累(连续性),也存在质的飞跃(阶段性)方向性和不可逆性: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既不能逾越,也不会逆向发展不平衡性:不同系统在发展速度、时间、达到的成熟水平方面不同,同一系统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个别差异:个体的发展优势、发展速度、高度不同关键期/敏感期:某些行为与能力发展在关键期/敏感期内,个体较容易接受某些刺激影响,较容易进行某些形式的学习;在该时期以后,某种心理功能产生和发展的可能性较小,形成和发展比较困难,语言、规则形成、情绪控制、同伴社会技能具有年龄特征:年龄阶段划分:0-2、3岁,2、3岁-7岁,7-12岁,12-18岁,18-35岁,35-60岁,60岁以上5.科学儿童心理学的产生:夸美纽斯、洛克、卢梭:自然主义教育运动的影响——奠定思想基础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直接推动,《一个婴儿的传略》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斯滕伯格:成功智力理论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标志: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普莱尔(W. Preyer)出版第一部科学、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儿童心理》发展心理学问世: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代替儿童心理学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理论1.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观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的心理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人格结构:本我——受本能驱动的人格成分:争取最大快乐和最小痛苦自我——人格中的理性成分:遵循现实超我——内化了的道德规范形成的人格成分(良心和自我理想)心理性欲发展阶段理论:随着性成熟,性驱力从身体的一个部分聚集到另一个部分,每一次转变都意味着进入了性心理发展的新阶段心理发展阶段:口唇期,0-1岁:性本能集中于口唇,通过吮吸、咀嚼、咬获得快感肛门期,1-3岁:自发排便是满足性本能的主要方法性器期(前生殖器期),3-6岁:快感来自对性器官的刺激潜伏期,6-11岁:性冲动转移到学习和游戏活动中青春期,11、12岁起:性冲动唤醒不足难以证实或证伪2.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人格是生物、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因素构成的统一体,强调社会文化(而非性本能)是发展的决定因素,认为人类要实现健康的心理适应,需要解决不同时期的八种心理社会冲突。

发展心理学 林崇德

发展心理学 林崇德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发展心理学-林崇德第一章绪论所谓发展存有多种含义。

通常人们认知为泛指某人的快速增长、变化和进步。

在此含义上,与生长为同一语。

但严苛意义上、发展尤所指一种持续的系列变化,特别就是有机体在整个生命期的持续变化,这种变化可能将就是由于遗传因素,也可能将就是环境或自学的结果,这种变化既可是质变也可是量变。

而生长通常用作生理方面,对人类来说,生长从卵子受精已经开始,直到个体或非政府衰败年才的持续过程。

发展与生长两个术语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明朗比前两者更为繁杂,它存有两层含义。

其一为生理的明朗,即为身体上各种器官的形态、结构和机能臻至完善状态,生长终告暂停;其二为心理明朗,包含智能的明朗、情绪的明朗和社会性的明朗三个方面。

简言之,明朗就是本款年龄的快速增长自然而然发生的个体身心的蜕变与变化,明朗确定了练和经验。

一般说来,明朗不但确认个体发展的最大限度,同时也同意个体自学的效果和速度。

但生理明朗和心理明朗并不完全一致,这就构成了个体发展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人的发展所指的就是人类身心的生长和变化,如同一条绵延的长河,时而可以引起B90的波涛,时而可以静静地推移着。

人的发展也可以存有起至存有条叶,存有激流涌入,存有平淡奔涌;循环往复,循规变化。

人从长大后,随着年龄的快速增长,心理和生理由直观至繁杂。

由低级至高级,由旧质至新质不断地变化。

相同年龄阶段存有相同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生理发展就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心理发展,但生理发展不是心理发展的惟一决定因素。

个体的发展除了靠生理结构机能外,更关键的就是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

人的心理发展做为人类发展的一个关键部分,从种系心理的演进,至个体心理的变化过程,形成了发展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第一节发展心理学的界说道“发展心理学”一词,是在儿童心理学的基础上产生的。

虽然心理学家对儿童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的看法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

即不论是儿童心理学还是发展心理学,都是研究人的发展。

发展心理学教学大纲[2]

发展心理学教学大纲[2]

《发展心理学教学大纲》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适用专业:精神卫生专业
审定人:周莉
教研室主任:孙月吉
学院负责人:陈俊峰
大连医科大学教务处
2004年7月
-
一、课程简介
发展心理学从生命全程的角度阐述个体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及毕生发展的年龄特征,全面深入地理解个体心理发展的遗传与环境、普遍性与特殊性等基本理论问题。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个体毕生各种心理能力均不同程度地呈现适应性发展的趋势,从而树立起关于生命全程的辩证发展观,全面了解个体毕生发展的纵向图景。

本课程适用于精神卫生专业,是专业必修课,总计30学时,理论授课为主。

教材:发展心理学林崇德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参考书目:王振宇编著:《儿童心理学》,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孟昭兰著:《婴儿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英] 朱莉娅•贝里曼等著,陈萍王茜译《发展心理学与你》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三、教学时数分配(小四黑体)理论课学时分配
四、执行大纲的几点说明(小四黑体)1.本教学大纲适用于精神卫生专业2.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心理学基础知识基础上使用(如具备普通心理学知识)
3.如教材变动,需进行适当修改4.授课学时安排与教材内容配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杜威(John Dewey, 1859—1952)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芝加哥机能主义 心理学的创立者,倡导“儿童中心论”,发 起“进步教育运动”。 对中国的影响:胡适、陶行知
[美]杜威(John Dewey 1859—1952)
(6)施太伦(W.Stern,1871—1938)
德国儿童心理学家,人格主义心理学代表人 物。
二、种系发展与个体发展
(一)种系心理发展 1. 种系心理的进化过程 心理的起源还是需要追溯到动物心理的进化 刺激感应性阶段——感觉阶段——知觉阶段 ——思维萌芽阶段
2. 人类心理的进化过程 人类的进化:猿类—类人猿—原始人—远古时代 的人—古代社会的人—中世纪的人—近代社会的 人—现代社会的人 由猿 人的三个条件 直立行走,手的发展 使用和制造工具 语言的产生 人类心理的特点 有意识的心理 社会性的心理 有语言功能的心理
2. 对年龄特征的认识


年龄特征具有社会历史性 年龄特征指的是占主导地位的本质特征 年龄特征指的是一般的、典型的特征,它舍弃了 个体发展的个别差异 年龄特征是稳定的,但也不是绝对不变的
我们的看法


个体发展是连续性和间断性的统一,它是量 变和质变的具体表现。 个体发展的阶段性客观存在的,但也不是不 可改变的。

为什么说普莱尔是科学的儿童心理学的 创立者?
从《儿童心理》一书问世的时间、目的、内容、研究 的方法、手段来看。 时间:第一本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 目的和内容:唯一目的就是研究儿童的心理特点; 以前的学者并不以儿童心理为唯一研究目的,如达尔 文研究婴儿的发展是为了论证进化论。 研究方法和手段:观察的方法,对他的孩子从0岁 到3岁作持续的观察记录。
二、个体毕生心理发展的研究




霍尔《青春期》(1904)一书扩展了发展心理学的范 围(到25岁);《衰老:人的后半生》(1922)研究 老年人的心理; 荣格:提出涵盖人一生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何林渥斯和古德伊洛斯《发展心理学概论》、《发展 心理学》 (30’s——40’s) 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首次用“发展心理学” 代替“儿童心理学”; 近40年来约有40本毕生发展心理学著作出版。
2. 个体发展与种系发展
霍尔的复演说:个体心理的发展复演了种系进化的历 史 (背景:当时的生物学的研究已经发现人类的胚胎发展 史是动物进化过程的的复演) 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个体心理发展史与种系发展史 既有联系,又有本质的区别
[美]霍尔Hall,G.S. 1844-1924
三、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二)个体心理发展
1. 个体心理的发展过程
个体心理发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发展心理学 正是要研究这个过程.一方面是个体认知发展的过程, 另一方面也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
社会化: 个体掌握和积极再现社会经验、社会联系
和社会关系的 过程。 即个体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掌握社会规范、正确处 理人际关系、妥善自治,从而客观的适应社会生活 的过程。
[英] 约翰·洛克
(John Locke, 1632~1704)
[法] 卢梭
(Jean Jacques Rousseau
1712-1778 )
“教育心理学化”运动:对科学儿童 观的召唤
继卢梭之后,教育领域中出现“教育心 理学化”运动,主张教育应以心理学规律 作为依据,这当然也包括对儿童心理的认 识,要求科学地认识和研究儿童,并开展 了大量的学前教育实践活动,为科学儿童 观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代表人物:[德] 福禄贝尔 (《人的教育》)

发展心理学最初的研究兴趣仅限于学校儿童, 后来才往前推移到学前儿童,再扩展到新生 儿与胎儿。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发展心理学 家开始研究青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只 对成年早期做了很有限的一些研究。所以, 1933年迈尔斯曾提醒人们,对成年早期、中 年期和老年期的发展了解得太贫乏了。随着 社会的进步,老年人口比例迅速增长,老年 人个人和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 最近又有学者强调中年期的研究,因为人们 在中年期若能很好地适应生理、心理上的变 化,老年期的适应问题就会大大减少。
文艺复兴时期的儿童观:从新人类观 推导出新儿童观
文艺复兴时期高举人性、人道、人权的大 旗,讴歌人的体魄、智慧、力量,肯定人 的价值、尊严、地位。新的人生观沉重打 击了“原罪说”儿童观,认为儿童生来是 没有原罪的纯真无暇的存在,承认儿童的 自由与兴趣。 代表人物:[捷克] 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
中国近现代发展心理学思想
(2)建国初期:五十年代,“一边倒”,全面 学习苏联的儿童心理学。 特点: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 强调社会教育和活动对儿童心理发展 的作用; 以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作为 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理基础;
贡献:受普莱尔影响,和夫人一起对自己的 孩子进行六年的系统观察。 过去的儿童心理观 察研究,包括普莱尔的工作,大多限于三岁以前, 而施太伦则把它扩充到六岁。其他一些研究也具 有开创性。
著作:《六岁以前早期儿童心理学》是一本 权威性著作。
4. 儿童心理学的分化与发展
儿童心理学的发展趋势与心理学总体发展趋势相一 致,心理学的发展都会影响到儿童心理学。呈现不同 心理学“范式”相互斗争而又相互促进的局面。 精神分析 行为主义 格式塔心理学 信息加工的认知心理学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德] 福禄贝尔(Froebel, Friedrich Wilhelm August 1782-1852)
2. 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普莱尔(W. Preyer, 1842——1897)于1882年发表 《儿童心理》一书,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科学儿童心理学”是指用观察、实验的方法来研 究儿童心理的学科。 背景:1879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创立第一个 心理学实验室,科学心理正式诞生,3年之后,科学 儿童心理学诞生。
3. 儿童心理学的建立与发展(1882——一战期间)
早期对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创立和发展有贡献的心理 学家: (1)霍尔(Granville Stanley Hall )(1844—1924) 美国心理学先驱,1883年在克拉克大学创立第一 所美国心理学实验室; 美国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有美国儿童心理学之 父”的雅誉; 19世纪未,首次使用“问卷法”研究儿童的行为、 态度、兴趣,掀起儿童研究运动; 提出“复演说” 、 《青春期:其心理学及其同 生理学、人类学、社会学、性、犯罪、宗教和教育的关 系》(14、15—25岁)、 将普莱尔的著作译成英文
1.发展心理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 2.谈谈你对年龄特征的理解。 3.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内 容是什么? 4.发展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如何?对你 有何启示?
§ 1—1 发展心理学的界说
一、发展心理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的一门科 学。

发展心理学,从狭义上讲,就是指人类个体 发展心理学。它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形成到死 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心理和行为的发生与发 展的规律,以及人生各个阶段的心理年龄特 征。从广义上讲,发展心理学包括动物心理 学或比较心理学——比较动物演进过程中不 同阶段的代表性心理,研究动物种系心理发 展的图景与规律;比较处于人类不同历史时 期的各民族的心理,研究人类种系心理发展 的历史轮廓和规律,以及研究人类个体一生 心理发展规律的个体发展心理学。
[美]霍尔Hall,G.S. 1844-1924
(2)阿尔弗雷德· 比纳[法](Alfred Binet, 1857— 1911) : 与西蒙一起编制第一个公认标准、有效的 智力量表 不同于高尔顿式的感觉主义智力测验; 认为遗传可能设定了智力潜能的上限,如 果受到适当的刺激,每一个人都能在智力上 得到发展——提倡心理矫正
§ 1—2 发展心理学的发展
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和演变
1. 儿童心理学诞生前的准备阶段
古代——儿童是就是小大人; 中世纪——儿童生而有罪 文艺复兴时期——人本主义、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推 动了对儿童发展和儿童心理特点的研究; 启蒙时代——儿童的发现 儿童心理学的早期研究成果——福禄贝尔、 达尔文 (《一个婴儿的传略》)用观察法、传记法进行的研 究。
(4)华生(J.B.Watson,1878——1958)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立者,以经典条件作 用理论研究儿童的行为,儿童的情绪获训练他成为一个医生,或一个律师,或 一个艺术家,或一个商人,或乞丐、小偷。”
[美]华生Watson 1878-1958
[法] 比纳 (Alfred Binet, 1857—1911)
(3)格塞尔(A.Gesell) (1880—1961)
对婴幼儿作长期观察研究,制定出婴幼儿 发展常模,为诊断婴幼儿的发育水平提供了依 据。 对婴幼儿动作发展作出权威研究,提出“自 然成熟理论”
[美]格塞尔 (Gesell,A.) 1880-1961
三、中国的发展心理学
1. 中国古代的发展心理学思想



诸子百家有丰富的心理学思想,包括儿童心理学思想。 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 “性”与“习”、“性”与“伪”——相当于Nature & Nurture,即遗传与环境对发展的影响。 强调环境:“性相近,习相远”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中国古代只有心理学思想,但无心理学理论。中国文 化没有生发出近代意义上的科学。心理学也不例外。
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

人是一个秘密,应该识破这个秘密,如 果你一生都在研究这个秘密,你也决不 会说着是浪费时间。我在研究这个秘密, 因为我想成为人。 --------摘自陀思妥耶夫斯《罪与罚》

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发展心理学的界说 第二节 发展心理学的发展
思考题




基本原理
1. 关于遗传与环境的作用 2. 关于心理发展的内因与外因(涉及发展的 主动性与被动性) 3. 关于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