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发展心理学-林崇德-考研真题详解[下载全]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圣才出品】

第7章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本章重点】1.学生学习的一般特点及其作用;2.学习障碍的特点、症状、原因;3.小学儿童的思维发展特点;4.儿童概念的发展;5.儿童推理能力的发展;6.儿童思维品质的发展特点;7.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8.儿童的社会性认知;9.小学儿童的人际关系;10.小学儿童品德发展的基本特点。
7.1复习笔记一、小学儿童的学习6、7岁到12、13岁是儿童开始进入小学学习的时期。
这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被称之为前青春发育期。
在教育的影响下,小学儿童的认知能力、个性特点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其发展过程表现出明显的协调性和过渡性的特点。
儿童进入学校以后,学习活动逐步取代游戏活动而成为儿童主要的活动形式。
(一)小学儿童的学习及其作用学习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习,是指动物和人的经验的获得及行为变化的过程,人类的广义学习是在生活中进行的;狭义的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活动,这是一种社会义务。
1.学生学习的一般特点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认识或认知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世界,丰富自己,发展自己。
学习有下列几个基本特点:(1)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认知或认识活动要越过直接经验的阶段。
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越过直接经验,较迅速而直接地把最基本的东西学到手。
这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区别于人类一般认识活动或认识过程的特殊本质。
(2)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或认识活动。
学生的学习是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的。
教与学是一种双边活动,教是为了学,学则需要教,二者互为条件,互相依存。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认知或认识活动受教师教授活动的制约。
(3)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运用学习策略的活动。
学生最主要的学习是学会学习,最有效的知识是自我控制的知识。
要学会学习,就有学习策略的问题。
学习策略是指在学习活动中,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而学会学习的规则、方法和技巧,是一种在学习活动中思考问题的操作过程,是认识(或认知)策略在学生学习中的一种表现形式。
(NEW)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2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A.同步现象 B.再社会化 C.相互社会化 D.远端——近端发展 【答案】B 【解析】再社会化是指用补偿教育或强制方式对个人实行与其原有
的社会化过程不同的再教化过程。在某种情况下,青少年和成人通过再 社会化,有意忘掉旧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重新塑造出新的价值观和行 为模式,是生命中具有转折意义的阶段。
第6章 幼儿的心理发展 第7章 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 第8章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第9章 成年早期个体的心理发展 第10章 成年中期个体的心理发展 第11章 成年晚期个体的心理发展 第四部分 模拟试题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2版)配套模拟试题(一)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2版)配套模拟试题(二)
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
11.在概念形成的策略中,记忆负担最轻的是( )。 A.保守性聚焦 B.冒险性聚焦 Cபைடு நூலகம்同时性聚焦 D.继时性聚焦 【答案】A 【解析】采用保守型聚焦,记忆的负担最轻。
12.独白语言属于( )。 A.对话言语 B.书面言语 C.外部言语 D.内部言语 【答案】C 【解析】独白言语属于口头语言,口头语言属于外部语言。
和超我之间起着调节的作用,它遵循现实原则,既要尽量满足本我的需 求,又受制于超我的约束。
20.儿童发展的性别差异研究表明,学前男童和女童之间的最大差 异在于( )。
A.语文测试成绩 B.数学测试成绩 C.工作记忆容量 D.游戏模式 【答案】D 【解析】学前期男童与女童的最大差异是游戏模式上出现了性别差 异,此差异大于其他三方面。
准备状态的愤怒,侵犯行为的发生还受情境侵犯线索的影响。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七章至第八章【圣才出品】

第7章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本章重点】1.学生学习的一般特点及其作用;2.学习障碍的特点、症状、原因;3.小学儿童的思维发展特点;4.儿童概念的发展;5.儿童推理能力的发展;6.儿童思维品质的发展特点;7.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8.儿童的社会性认知;9.小学儿童的人际关系;10.小学儿童品德发展的基本特点。
7.1复习笔记一、小学儿童的学习6、7岁到12、13岁是儿童开始进入小学学习的时期。
这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被称之为前青春发育期。
在教育的影响下,小学儿童的认知能力、个性特点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其发展过程表现出明显的协调性和过渡性的特点。
儿童进入学校以后,学习活动逐步取代游戏活动而成为儿童主要的活动形式。
(一)小学儿童的学习及其作用学习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习,是指动物和人的经验的获得及行为变化的过程,人类的广义学习是在生活中进行的;狭义的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活动,这是一种社会义务。
1.学生学习的一般特点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认识或认知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世界,丰富自己,发展自己。
学习有下列几个基本特点:(1)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认知或认识活动要越过直接经验的阶段。
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越过直接经验,较迅速而直接地把最基本的东西学到手。
这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区别于人类一般认识活动或认识过程的特殊本质。
(2)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或认识活动。
学生的学习是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的。
教与学是一种双边活动,教是为了学,学则需要教,二者互为条件,互相依存。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认知或认识活动受教师教授活动的制约。
(3)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运用学习策略的活动。
学生最主要的学习是学会学习,最有效的知识是自我控制的知识。
要学会学习,就有学习策略的问题。
学习策略是指在学习活动中,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而学会学习的规则、方法和技巧,是一种在学习活动中思考问题的操作过程,是认识(或认知)策略在学生学习中的一种表现形式。
(完整版)发展心理学林崇德

11. 二因素理论 p102. 复演说 p18 - p19 + p1873. 比率智商 p194. 发展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 普莱尔 ” -《儿童心理》 1. 心理发展的内涵是什么? P2 - P4 2. 什么是 “ 遗传与环境之争 ” 应如何看待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作用? P9 - P11 02 年论述。
3. 如何看待心理发展的阶段论? P12 两个观点说一下,P12 - P134. 什么是白板说?对此应如何评价? P15 - P165. 什么是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对此应如何评价? P16 - P17 1. 格式 P232. 同化和顺应 P23 同化是 01 年名词3. 平衡过程 P264. 客体永存 P305. 守恒 P32 02 年名词6. 心理社会危机 P40 01 年名词7. 同一性 P217 8. 观察学习 P439. 内化 P44 - P45 10. 最近发展区 P46 1. 比较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和行为主义理论关于心理发展的观点? P242. 在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思维发展的四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P27 - P343. 为什么说儿童认知发展是一个去自我中心的过程? 02 年简答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思维发展是一个去自我中心的过程,试分析他的观点? 01 年论述 4. 在维果斯基理论中,工具意味着什么?如何理解内化过程? P44 - P455. 比较经典精神分析和新精神分析理论异同?P37 - P416. 比较几种行为主义发展理论在观点上的异同? P41 - P431. 髓鞘化 P702. 无条件定向发射 P713. 视崖实验 P884. 前语言思维 P92 02 年名5. 依恋 P956. 陌生情景 P987. A 非 B 错误 P93 8. 抓握放射 P72 9. 双向性原则 P10010. 婴儿的几种情绪表现?依恋、分离焦虑、陌生人焦虑 P951. 婴儿语言发展的特点是什么?试举例说明遗传和环境因素在言语发展中的作用? P83 - 84 P85 举例2. 什么是依恋?儿童的依恋是怎么样发展起来的? 01 年论述 P96 - 98儿童的依恋是怎样发展起来的?依恋对儿童心理发展具有什么意义? 02 年论述 pp3. 简述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和顺序? 01 年简 784. 什么是双向性原则?这在心理发展中有何意义? P1005. 什么是气质?婴儿的气质有几种基本类型?气质对儿童心理发展有何影响? P100 - P1016. 格赛尔双生子爬梯实验 P81 1. 第二信号系统 P105 2. 模仿性游戏 P108 3. 单词句P1104. 直觉性行动思维 P1175. 前幼儿期儿童的三个特征A 得独立行走的能力B 开始正式获得本民族语言C 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和发展 1. 第二信号系统是怎样发展起来的?第二信号系统的发展对儿童的心理发展的影响是什么? P105 - P1062. 儿童游戏发展的前提条件有哪些?前幼儿期儿童游戏的特点是什么? P108儿童游戏发展的特点是什么?从中反映出何种心理发展规律? 01 年简答 P132 - P1333. 前幼儿期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P1164. 前幼儿期儿童言语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简要说明言语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 01 简答 P1125.试分析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P122 - P1236. 儿童的自我意识是怎样发展起来的?综合所有的阶段回答1. 平行游戏 P1332. 积极词汇 P1393. 消极词汇 P1394. 自我中心言语 P1415. 内部言语 P140 01 、 02 名6. LAD P1467. 他律道德 02 年名词 P16128. 自律道德 P1611. 幼儿游戏的发展的特点是什么?它所反映的心理发展规律是什么? 儿童游戏发展的特点是什么?从中反映出何种心理发展规律? 01 年简答 P132 - P1332. 分析有关游戏的几种理论 P134 - P1353. 试分析比较皮亚杰和维果斯基关于自我中心言语的观点? P141 - P1434. 试分析说明有关言语获得的几种理论?主要是 “ 维果斯基 ” 和 ‘ 行为主义 'P142 、 P1435. 试举例说明儿童道德意识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P1621. 中介缺失 P1732. α 波多是皮质成熟的标志 P1653. θ 波是皮质不成熟的标志4. 节律同化是皮质细胞可塑性的一个重要的指标 01 选 P1665. 失同步是神经系统成熟的一个重要指标。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成年早期个体的心理发展【圣才出品】

第9章成年早期个体的心理发展【本章重点】1.成年早期的一般特点;2.成年早期的认知特点;3.自我意识的形成过程及成年早期自我意识的发展;4.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5.恋爱、婚姻和事业的发展规律及特点。
9.1复习笔记一、成年早期的基本问题(一)成年早期的年龄规定青年期以前的各个时期的年龄规定,一般是依据生理成熟和心理成熟来进行的;而青年期以后的年龄规定,则应该在依据生理成熟、心理成熟的同时,参照社会成熟来进行。
1.一般规定将生理的成熟时间规定为成年早期的开始年龄(成年早期的上限),将社会生活的成熟时间规定为成年早期的结束,也就是成年中期的开始年龄(成年早期的下限),据此将成年早期的年龄阶段规定为18~35岁。
2.阿奈特的始成年期阿奈特把从高中时期向成年早期的过渡阶段,即18~25岁或者更长的这段时期,称为始成年期,即从中学结束到成人地位获得的这段时间。
始成年期可被看做成年早期的开始阶段,它以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更为成熟的人际关系和亲密关系的建立以及向新的成人角色的过渡为标志。
这一时期同时也是一个自我关注的时期,是新角色的形成时期。
阿奈特同时指出,始成年期并不是存在于所有的文化之中,而是只存在于允许十几岁到二十几岁的青年有一个较长的独立的角色探索时期的文化中。
(二)成年早期的一般特征成年早期的身心发展趋于稳定成熟,智力发展达到全盛时期,建立起家庭并创立事业,开始全面适应社会生活。
这一时期的个体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1.从成长期到稳定期的变化儿童及青少年阶段被称为成长期。
进入成年早期后,个体进入稳定期。
这种稳定性体现在绝大多数成年早期的个体身上,具体表现为:(1)生理发展趋于稳定;(2)心理发展,尤其是情感过程趋于成熟,性格特点基本定型;(3)生活方式趋于固定化和习惯化;(4)建立了较为稳定的家庭;(5)社会职业稳定,且能忠于职守。
2.智力发展到达全盛时期成年早期个体的智力发展进入全盛时期。
思维方式由形式逻辑思维为主转为以辩证逻辑思维为主,思维更加具有相对性、变通性、灵活性、整合性和实用性。
林崇德发展心理试题及答案--A卷

特别提示:自信考试 诚信做人 《发展心理学》试题(A 卷)(附答案)(适用于2010级小学教育专业专科学生,闭卷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填空(每空2分,共20分) 1、儿童发展的中心课题是。
2、幼儿认知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占主导地位。
3、 岁是幼儿词汇年增长率最高的阶段 4、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主要标志是儿童能够理解 。
5、幼儿自我情绪体验中最重要的是幼儿的 。
6、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研究中,3—7岁儿童处于 阶段。
7、进入小学后 取代游戏逐渐成为儿童的主导活动。
8、根据塞尔曼的研究,低年级儿童主要处于 的观点采择阶段(约6--8岁) 9、“明明很害羞,华华不太害羞”,说明儿童对别人的描述主要是从原来行为上进行比较,逐渐能从 上对别人进行比较。
10、我国心理学家早就提出,儿童的道德判断从受 的制约逐步过渡到受内心的道德原则、道德信念的制约。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儿童大脑的发展具有严格的程序性,其成熟顺序依次是:( ) A.枕叶一额叶一顶叶—颞叶 B.枕叶一颞叶一顶叶一额叶 C.顶叶一枕叶一额叶一颞叶 D.颞叶一顶叶一额叶一枕叶 2、创造性游戏不包括( ) A . 角色游戏B . 活动性游戏C . 建筑游戏D .表演游戏 3、由于看见成人给小孩洗澡,一些儿童也给自己买来的玩具娃娃洗澡,这是思维活动的( ) A . 直观动作性B . 抽象概括性C . 具体形象性D .间接概括性 4、个体自我意识产生的标志是( )。
A. 逻辑思维的建立 B. 第一信号系统的建立 C. 形象思维的建立 D. 能使用代名词“我”称呼自己 5、( )是儿童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 A.掌握第一批词 B.婴儿期 C.幼儿期 D.童年期 6、幼儿记忆的特点是( ) A . 无意识记为主 B . 比较精确C . 意义的理解识记 D . 有意识记为主 7、儿童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是在( ) A .学前期B . 婴儿期C .乳儿期D . 学龄初期 8、学前儿童认为“儿子”就是代表小孩,当他看到一个长满胡须的男子也是某人的儿子就感到非常惊奇,这反映了其心理发展的( ) A . 知觉的特点 B . 记忆的特点C . 思维的特点 D . 想象的特点 9、小学阶段的儿童的概括能力发展的三个阶段依次为( )。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含考研真题)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第一部分复习笔记一、发展心理学的界说(一)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的一门科学。
(1)心理活动与心理现象人的心理活动,或称心理,是指人在实践活动和生活活动中,与周围的环境发生交互作用,必然产生的主观活动和行为表现。
人的心理现象是指人的心理过程和人格。
①人的心理过程a.认知过程: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心理活动。
b.情感过程:人的喜、怒、哀、乐、爱、恶、惧等对周围环境的态度体验。
c.意志过程:根据既定目的,克服困难,做出努力,并通过行为去处理和变革客观的现实。
②人格人格是指对待某个事件,不同的人所表现出不同的能力、气质、性格、兴趣、动机和价值观等的差异的总和。
这种差异既与各人的先天素质有关,也与后天的经验和学习有关。
(2)心理科学的特殊性心理现象与物理现象不同,它不具形体,不能直接观察得到。
因此,心理科学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间接性。
心理科学的间接性决定心理学研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在进行心理学研究时,首先把注意力集中于人的外表行为活动上。
心理活动来源于现实和实践活动,又通过外部行为活动,主要是动作和言语表现出来。
②人是有意识的高等动物,人的心理非常复杂,人们可以有意识地掩盖自己的某些心理活动。
因此根据直接观察到的行为分析某种心理活动时,必须非常谨慎。
③人心理的复杂性、外部行为的多变性,并不意味着无法研究人的心理活动。
通过较长的时间、全面系统地观察或借助于仪器分析,可以对一个人的心理有所了解。
2.发展心理学(1)发展心理学的定义发展心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①广义的发展心理学是研究种系和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的科学。
种系心理发展是指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两部分:a.动物心理的进化过程,是动物心理学的内容,研究动物的心理和行为的实质。
b.人类心理的进化过程,研究的是民族心理学(主要是原始人类心理学)和个体发展心理学的内容。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章节题库(绪 论)【圣才出品】

第1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发展心理学研究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即()。
A.儿童心理和成人心理B.生理机制和心理现象C.思维发展和言语发展D.个体认知过程发展的年龄特征和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答案】D【解析】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具体来说,发展心理学研究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这包括两个主要部分:①人的认知过程(智力活动)发展的年龄特征,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②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包括兴趣、动机、情感、价值观、自我意识、能力、性格等。
2.个体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人生全过程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B.人生全过程各个年龄阶段的认知发展特点C.从动物到人的心理变化D.从幼儿到成人的心理变化【答案】A【解析】从广义上来说,发展心理学是研究种系和个体心理发生发展的科学。
C项,种系心理发展是指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
A项,个体发展心理学则是对人生全过程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进行研究,以揭示现代人心理发展的规律。
BD两项,单研究认知发展特点或仅涉及从幼儿到成人的心理发展变化都不能够全面地说明个体心理发展过程。
3.狭义发展心理学是指()。
A.儿童发展心理学B.学前心理学C.比较心理学D.个体发展心理学【答案】D【解析】人的个体发展离不开种系的发展。
因此,从广义上来说,发展心理学是研究种系和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的科学。
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就是个体发展心理学。
4.最先具有完整的毕生发展观的心理学家是()。
A.荣格B.霍尔C.普莱尔D.埃里克森【答案】A【解析】A项,精神分析学派的荣格是最早对成年期心理发展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他的发展观主要涉及三个方面:①提出前半生和后半生分期的观点;②重视中年危机;③论述了老年心理,特别是临终前心理。
B项,霍尔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扩大到青春期。
当然,霍尔也是最早正式研究老年心理的心理学家,他于1922年出版了《衰老:人的后半生》,但没有明确提出心理学要研究个体一生全程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考研真题详解
1不同年龄儿童认识能力的差异主要是由加工容量、加工策略等方面的差异造成的。
持此观点的学派是()。
[统考2019年研]
A.皮亚杰学派
B.新皮亚杰学派
C.社会文化历史学派
D.精神分析学派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A项,皮亚杰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皮亚杰。
他以儿童心智发展为基础,进而研究人类认识的发生和变化,创立了发生认识论。
B项,新皮亚杰理论学派是对皮亚杰学派的修正和发展。
皮亚杰之后的发展心理学家认为应该通过将皮亚杰理论与信息加工理论结合起来,从而研究儿童智力的发展。
如果能用信息加工理论来建立一个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智力发展的程序模式,就可以对儿童的智力发展设计出比较确切的模式。
C项,社会文化历史学派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在与周围人的交往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受人类的文化历史所制约。
D项,精神分析学派由弗洛伊德开创。
弗洛伊德主要着重于精神分析和治疗,并由此提出了人的心理和人格的新的独特的解释。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最大特点,就是强调
人的本能的、情欲的、自然性的一面,它首次阐述了无意识的作用,肯定了非理性因素在行为中的作用,开辟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它重视人格的研究与心理的应用。
2在孕期的个体发展中,致畸因素最容易造成潜在危害的时期是()。
[统考2019年研]
A.胚囊期
B.胎儿期
C.胚胎期
D.受精卵期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胚胎期是胎儿器官分化、生长的关键期。
如果某一器官或生理系统在这一阶段没能形成,那么胎儿出生后将形成永久性的残疾。
这一时期同时也是胎儿发育的最敏感期,放射性、药物、感染等各种因素都有可能导致胎儿畸形,甚至是早产、流产。
3给6个月的婴儿反复呈现一个红色的气球开始时婴儿会一直盯着看,后来婴儿的注视时间减少。
这时换一个黄色的气球呈现给婴儿,婴儿的注视时间又会增加。
这一过程称为()。
[统考2019年研]
A.同化与顺应
B.延迟模仿
C.操作性条件反射
D.习惯化与去习惯化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A项,皮亚杰认为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同化”和“顺应”两个基本过程。
同化是指吸收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并结合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即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过程。
顺应是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
B项,延迟模仿是皮亚杰在论述表征发展时所提到的,是指对之前观察到的他人行为进行模仿。
C项,操作性条件反射这一概念,是斯金纳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
其核心内容是:如果一个人做出组织所希望的行为,那么组织就提供强化这种行为的因素;如果做出组织所不希望的行为,组织就应该给予惩罚。
在这个过程中,个体学习了组织希望的行为并矫正了不符合组织要求的行为。
D项,习惯化是指由于重复呈现能导致个体选择性定向反应的刺激,而引发个体对该刺激反应减少的现象。
它是婴儿早期重要的学习形式,也是记忆发生的重要标志。
去习惯化是指若重新给婴儿呈现一个新异刺激,则婴儿会恢复对该刺激的注意力。
4根据科尔伯格的观点,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需一次经过的阶段是()。
[统考2019年研]
A.性别稳定性、性别恒常性、性别认同
B.性别稳定性、性别认同、性别恒常性
C.性别认同、性别恒常性、性别稳定性
D.性别认同、性别稳定性、性别恒常性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性别认同是指婴儿在生理上可以对自己是男性或者女性进行区分;性别恒常性是指男孩长大变成男人,女孩长大变成女人;性别稳定性是指一个人的性别不会随着他的穿着、打扮或是说话声音等轻易改变。
2岁左右的婴儿可以分辨自己的性别,以及照片上他人的性别;4岁左右的婴儿开始理解性别恒常性;6、7岁左右的儿童能够理解性别稳定性。
5发展心理学家劳拉认为:所有儿童在智力发展过程中都会经历同样的阶段;儿童之间会有差异,聪明的父母会生出聪明的孩子;只要儿童面临疑难或挑战,其才能就会显现出来。
劳拉所持的发展观是()。
[统考2019年研]
A.连续观、教养观和被动观
B.阶段观、天性观和主动观
C.阶段观、天性观和被动观
D.连续观、教养观和主动观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所有儿童在智力发展过程中都会经历同样的阶段”属于阶段观,即个体的发展会经历各个不同的阶段,它们都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聪明的父母生出聪明的孩子”属于天性观,即遗传因素对个体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只要面临疑难或挑战,儿童才能就会显现”属于主动观,即个体面临困难时,会自己解决问题,从而获得发展。
6下面()项不是成年晚期情绪情感的一般特点。
[浙江理工大学2018年研]
A.情感体验深刻而持久
B.各种“丧失”是情绪体验的最重要的激发事件
C.比较容易产生抑郁感、孤独感、衰老感和自卑感
D.比较容易产生积极的情绪情感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人到老年期,由于生理、心理的退行性变化以及退休后角色地位、社会交往的变化,比较容易产生抑郁感、孤独感、衰老感和自卑感等消极情绪情感。
7普莱尔(W.Preyer)奠定科学儿童心理学基石的代表作是()。
[统考2018年研]
A.《一个婴儿的传略》
B.《儿童心理》
C.《科学儿童心理学》
D.《儿童心理之研究》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是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
他对自己的孩子从出生到3岁每天进行系统观察,有时也进行一些实验性的观察,最后把这些观察记录整理成一部有名的著作《儿童心理》,于1882年出版。
这本书被公认是第一部科学的、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