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合集下载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世界的气候单元测试(有答案)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世界的气候单元测试(有答案)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如图天气符号代表的天气与我们的生产生活组合合理的是()A. 野外露营B. 减少外出C. 室外踢球D. 出海捕鱼2.下列叙述中,描述气候的是()A. 昆明四季如春B.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C. 我们刚到上海,就遇到一场暴雨D. 今天夜间将有4~5级偏北风,气温骤降8~10℃3.如图为南充2018年5月某日的“天气预报图”,对该日天气描述正确的是()A. 阴转晴,气温在17℃-25℃B. 晴转阴,气温大于17℃C. 多云转晴,气温在17℃-25℃D. 晴转多云,最高气温为25℃读图,回答下题。

4.该岛的半球位置为()A. 东半球、北半球B. 东半球、南半球C. 西半球、北半球D. 西半球、南半球5.对该岛地势特征的描述比较准确的是()A. 北高南低B. 南高北低C. 西高东低D. 东高西低6.甲、乙、丙、丁四地降水最多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7.读四地气温、降水资料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地位于亚欧大陆东岸B. 乙地气候特点是冬季温和少雨,夏季炎热多雨C. 丙地是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D. 丁气候在南美洲分布最广8.读图,完成下题图中①、②、③三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 纬度因素B. 海陆因素C. 地形地势D. 人类活动9.下列诗句不是反映地形对气候的影响的是( )A.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B.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C. 莫恋南国春色好,燕地梅花胜桃红D.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读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各题。

10.该气候类型的特点是( )A. 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B.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C. 全年温和湿润,气温年较差较小D.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11.该气候一般分布在下列甲、乙、丙、丁四地中的( )A. B.C. D.2017年5月3日至6日,我国北方地区出现较大范围沙尘暴天气过程,空气质量指数持续“爆表”。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单元检测卷(含解析)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单元检测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单元检测卷第四章《世界的气候》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45分钟,试卷满分:50分。

答卷前,考生请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 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某中学团委准备于下周举办室外文艺汇演,通过网上查询,下载了下周的天气状况材料。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日期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天气状况10~15℃10~16℃13~18℃14~18℃15~18℃空气质量状良良良轻度污染重度污染况1.下周,最适合开展室外文艺汇演的是()A.星期一B.星期二C.星期三D.星期四2.下周五,校团委有可能提醒全校师生()A.打开门窗通风透气B.坚持参加大课间活动C.外出尽量佩戴口罩D.继续晨练,锻炼身体天气影响人们的生活,空气质量影响人们的健康。

清新的空气,空气质量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浊的空气,空气质量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害。

读表格,完成下面小题。

日期12.1212.1312.1412.15空气质量指数729295100 3.上表是某市12月12日-15日的空气质量指数,空气质量最好的日期是()A.12.12B.12.13C.12.14D.12.154.下列措施对改善空气质量有益的是()A.出行少乘公交,多开私家车B.城市多植树种草C.大量燃烧煤炭D.秋收后及时燃烧秸秆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单元检测试题(一)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单元检测试题(一)

一、选择题1、下列语句中,说明气候的是……………………………………()A.东边日出西边雨B.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C. 今天风和日丽D.四季如春2、“预计48小时后,将有台风袭击本市,严禁渔民出海捕鱼,请沿海养殖场注意防患。

”这说明天气与()密切相关。

3、从东南方向吹来的风,我们叫它…………………………()A.东南风B.东风C.南风D.西北风4、右图天气符号自上而下,正确的表示是……………………()A.雷雨、霜冻、降雨、雾B.降雪、雷雨、霜冻、雾C.雾、雷雨、降雪、霜冻D.降雪、雾、霜冻、雷雨5、气候要素主要包括………………………()A.冷和热B. 气温和降水C.风和雨D. 干和湿读晋江市某日气温变化曲线图,回答6-7题6、从图中可以看出,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A. 日出前后B.约14时C. 正午12点D.子夜7、这一天,晋江市的气温日较差是……………()A. 12ºCB. 26ºCC. 38ºCD. 64ºC8、冷、暖空气相遇,暖空气被“抬升”遇冷凝结而产生的降水称为……()A.锋面雨B.地形雨C.对流雨D.气旋雨9、下列关于降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降水就是降(下)雨B.有雨必定有云,有云就会有雨C.一个地区,每年的降水量不变D.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多种形式10、赤道地区降水的主要类型是…………………………………………()A. 地形雨B.锋面雨C.对流雨D.台风雨读下图,回答11~12题11、图中A、B、C、D四地中,降水量最多的是()A.A地B.B地C.C地D.D地12、判断图中降水类型属于………………()A.对流雨B.锋面雨C.地形雨D.台风雨13、下列地区中,降水量最丰富的是………()A.南北回归线的大陆西岸B.中纬度内陆地区C.中纬度沿海地区D.赤道附近14、下列地区被称为“世界雨极”的是…………………………()A.撒哈拉沙漠B.巴西高原C.台湾的火烧寮D.乞拉朋齐15、与下面左图所示天气相符的天气符号是………………………………()二、综合题16、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从赤道向两极,气温变化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单元综合测试(含解析)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单元综合测试(含解析)

世界的气候一.选择题(共18小题)1.年初,我国东部地区出现大范围、长时间的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下列哪些出行方式能为减少雾霾天气作出贡献()①步行②骑自行车③骑摩托车④开私家车⑤乘公交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⑤D.③④⑤2.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虽然没有达成法律性协议,但“全球变暖”已成为人们关注的核心.实践“低碳生活”的做法可取的是()A.用电热水器代替太阳能热水器B.节约用电,杜绝浪费C.选用一次性物品D.禁止使用汽车3.关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山地的迎风坡气温都比背风坡高B.山地的迎风坡气温都比背风坡低C.暖湿气流的迎风坡降水比背风坡少D.暖湿气流的迎风坡降水比背风坡多4.读世界某区域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图中A、B在同一纬度的陆地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区域位于北半球,A点海拔高于B点B.该区域位于南半球,A点海拔高于B点C.该区域位于北半球,A点海拔低于B点D.该区域位于南半球,A点海拔低于B点5.某一山地当山麓地带(海拔720米)的气温为28.8℃,山顶(海拔1520米)的气温大致是 ()A.20℃ B.24℃ C.28℃ D.32℃6.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均有分布的大洲是()A.亚洲 B.北美洲C.非洲 D.欧洲7.已知同纬度的A、B两点(如图),若A点为陆地,B点为海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此图为北半球夏季等温线图 B.此图为南半球冬季等温线图C.A、B两地气温相同D.此图为南半球夏季等温线图8.某地气候是终年高温多雨,该地气候属于()A.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9.下列地区不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的是()A.非洲刚果盆地 B.马来群岛 C.地中海沿岸D.亚马孙平原10.一般来说,造成一个地区沿海与内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位置 B.地形特点 C.距海远近 D.海拔高低11.假如你的家人暑假到地中海沿岸旅游,你一定会告诉他那里()A.那里降水很多,记得带上雨伞B.那里降水很少,阳光灿烂C.那里的季节与贵港的季节相反,要注意防寒D.那里的气候温良、潮湿、多雨多雾12.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的地区是()A.东亚地区 B.欧洲 C.非洲 D.极地地区13.读“某地气候资料统计图”,回答该气候类型为()A.亚热带季风气候B.地中海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14.绍兴的砖墙斜顶房形成主要是受什么的影响()A.气温 B.夏季风C.冬季风D.降水15.“未来两三天内有寒潮影响本市,气温下降6~8℃,提醒市民注意添加衣服,预防感冒”这说明天气与什么有密切关系()A.农业生产 B.人们生活 C.交通 D.旅游16.两极地区气候寒冷,冰雪覆盖的主要原因是()A.海拔高B.纬度高C.经度广D.光照少17.关于等温线说法不正确的是()A.等温线密集的地区气温差异大B.等温线稀疏的地区气温差异小C.等温线大致沿南北方向延伸,说明东西方向存在气温差异D.等温线呈封闭形状时,表示这里是低温或者高温中心18.如图是“地形对气温和降水影响示意图”,读图完成13、14题.13.(1分)图中四地降水量最多的是()A.A B.B C.C D.D14.(1分)若C地的气温是12℃,则D地的气温大约是()A.6℃B.15℃ C.18℃ D.21℃二.填空题(共2小题)19.读图,完成下题.(1)该地在半球(南、北),判断依据是.(2)A地对应的气温和降水曲线图为图(甲、乙).(3)B地降水稀少的原因是,这说明,沿海地区降水不仅仅跟离海远近有关,还与等因素有关.20.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①世界气温从向逐渐降低.②等温线与纬线不平行,说明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的气温,冬季陆地的气温于海洋,夏季陆地的气温于海洋.③在图中找到青藏高原的位置,青藏高原的年平均气温在以下,比周围地区要低,说明同纬度地带地势越高气温越.一般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④观察图,最炎热的大陆是,大部分年平均气温在以上.最寒冷的大陆是,大部分年平均气温在以下.除南极洲外,寒冷区域最大的大洲是.三.解答题(共4小题)21.读图回答问题.(1)A、C两地中降水量丰富的是地,这是因为这里处在山地的坡,暖湿气流呈运动,随气温的,水汽凝结,易成云致雨.(2)C地的降水(多,少).(3)如果此时B地气温是12℃,则A地的气温大约是℃.22.读下图回答问题(1)图中A点的气候类型是气候,该气候类型的特点是,E点的气候类型是气候.(2)图中C大陆属于气候,年降水量不足毫米.(3)比较B、D两地降水量可知,中纬度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是:中纬度的大陆内部降水,沿海地区降水.23.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1)A点是高温中心.(2)A点地形有可能是山顶.(3)E点F点的气温都是16℃.(4)B处等温线稀疏,C处等温线密集,B处比C处温差大.(5)B点气温高于C点..24.根据世界年降水量的一般规律,回答问题.(1)A、B两地中,降水较多的是地,原因是.(2)C、D两地中,降水较多的是地,原因是.(3)E、F两地中,降水较少的是地,原因是.2018-2019学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同步检测试卷解析一.选择题(共18小题)1.年初,我国东部地区出现大范围、长时间的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下列哪些出行方式能为减少雾霾天气作出贡献()①步行②骑自行车③骑摩托车④开私家车⑤乘公交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⑤D.③④⑤解: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雾霾天气越来越严重,旱涝等灾害频繁.减少开私家车及骑摩托车出行,采用步行、骑自行车及乘公交车等出行方式,可有效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候的排放,减少雾霾天气的发生.故选:C.2.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虽然没有达成法律性协议,但“全球变暖”已成为人们关注的核心.实践“低碳生活”的做法可取的是()A.用电热水器代替太阳能热水器B.节约用电,杜绝浪费C.选用一次性物品D.禁止使用汽车解:用电热水器代替太阳能热水器,会浪费大量的电能,节约用电,杜绝浪费是我们实现低碳生活的重要做法;选用一次性物品会浪费很多资源故不可取;可以减少汽车的使用,绝对禁止是不可能的.故选:B.3.关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山地的迎风坡气温都比背风坡高B.山地的迎风坡气温都比背风坡低C.暖湿气流的迎风坡降水比背风坡少D.暖湿气流的迎风坡降水比背风坡多解: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表现在:影响气温的高低,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降低;影响降水,暖湿气流的迎风坡降水丰富,背风坡降水稀少.故选:D.4.读世界某区域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图中A、B在同一纬度的陆地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区域位于北半球,A点海拔高于B点B.该区域位于南半球,A点海拔高于B点C.该区域位于北半球,A点海拔低于B点D.该区域位于南半球,A点海拔低于B点解:北半球气温的分布规律是从赤道向北极气温逐渐降低,由此判断此图表示的是北半球等温线分布图;图中AB两地都是陆地,且纬度接近,但气温有所差别,B地气温低于A地,依据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同一纬度陆地,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这说明,B地海拔高于A地.故选:C.5.某一山地当山麓地带(海拔720米)的气温为28.8℃,山顶(海拔1520米)的气温大致是 ()A.20℃ B.24℃ C.28℃ D.32℃解: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因此在山麓地带(海拔720米)的气温为28.8℃,山顶(海拔1520米)的气温是:28.8℃﹣(1520米﹣720米)÷100米×0.6℃=24℃.故选:B.6.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均有分布的大洲是()A.亚洲 B.北美洲C.非洲 D.欧洲解:亚洲地处世界最大大陆的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海洋,海陆差异特别显著.在世界各大洲中,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也最广.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均有分布.故选:A.7.已知同纬度的A、B两点(如图),若A点为陆地,B点为海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此图为北半球夏季等温线图 B.此图为南半球冬季等温线图C.A、B两地气温相同D.此图为南半球夏季等温线图解:该区域位于北半球,判断的依据是气温等值线的数值由南向北逐渐降低.陆地吸热快,散热也快;海洋吸热慢,散热也慢.由于海陆性质的不同,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不同.夏季,陆地吸热快,气温高,海洋吸热慢,气温低.冬季陆地散热快,气温低,海洋散热慢,气温高.读图可知,A处气温高于B处,由于A处为陆地,B处为海洋,所以此时为夏季.故选:A.8.某地气候是终年高温多雨,该地气候属于()A.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解:热带雨林气候的气候特点是终年高温多雨,故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9.下列地区不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的是()A.非洲刚果盆地 B.马来群岛 C.地中海沿岸D.亚马孙平原解:热带雨林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之间的地区,包括非洲的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亚洲的马来半岛南部、马来群岛的大部,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等地区.地中海沿岸主要是地中海气候.根据题意.故选:C.10.一般来说,造成一个地区沿海与内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位置 B.地形特点 C.距海远近 D.海拔高低解:一般来说,造成一个地区沿海与内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海陆因素,也就是距海远近.故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11.假如你的家人暑假到地中海沿岸旅游,你一定会告诉他那里()A.那里降水很多,记得带上雨伞B.那里降水很少,阳光灿烂C.那里的季节与贵港的季节相反,要注意防寒D.那里的气候温良、潮湿、多雨多雾解: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其特点是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故AD错误,B 正确;地中海位于北半球,所以地中海地区和广西的贵港季节相同,故C错误.故选:B.12.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的地区是()A.东亚地区 B.欧洲 C.非洲 D.极地地区解: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以非洲的热带草原面积最为广大.故选:C.13.读“某地气候资料统计图”,回答该气候类型为()A.亚热带季风气候B.地中海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解:如图冬季气候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是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于温带亚欧大陆的东岸地区.故选:D.14.绍兴的砖墙斜顶房形成主要是受什么的影响()A.气温 B.夏季风C.冬季风D.降水解:浙江绍兴位于江南,在夏季雨水较大,地面潮湿,砖墙斜顶房形主要是为了便于防潮湿和排水,由此可见绍兴的房屋之所以是砖墙斜顶房形主要是受了降水因素的影响.故选:D.15.“未来两三天内有寒潮影响本市,气温下降6~8℃,提醒市民注意添加衣服,预防感冒”这说明天气与什么有密切关系()A.农业生产 B.人们生活 C.交通 D.旅游解:寒潮是北方的冷空气大规模地向南侵袭我国,造成大范围急剧降温和偏北大风的天气过程.寒潮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故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16.两极地区气候寒冷,冰雪覆盖的主要原因是()A.海拔高B.纬度高C.经度广D.光照少解: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气温方面,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低,获得太阳辐射热量少,气温低;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获得太阳辐射热量多,气温较高.两极地区纬度最高,太阳直射角很小,地面受热面积也就小,气候寒冷.根据题意.故选:B.17.关于等温线说法不正确的是()A.等温线密集的地区气温差异大B.等温线稀疏的地区气温差异小C.等温线大致沿南北方向延伸,说明东西方向存在气温差异D.等温线呈封闭形状时,表示这里是低温或者高温中心解:气温的水平分布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在等温线图上,同一条等温线上的各点气温值相等,一般情况,等温线密集,温差较大,等温线稀疏,温差较小.在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上,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等温线大致沿东西方向延伸),等温线大致沿南北方向延伸,说明南北方向受海陆、地形因素的影响存在气温差异.等温线呈封闭形状时,表示这里是低温或者高温中心,故选:C.18.如图是“地形对气温和降水影响示意图”,读图完成13、14题.13.(1分)图中四地降水量最多的是()A.A B.B C.C D.D解:读图可得,A、B坡属于迎风坡,降水较多,但A坡的海拔太低,降水不如B坡降水多.故选:B.14.(1分)若C地的气温是12℃,则D地的气温大约是()A.6℃B.15℃ C.18℃ D.21℃解: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图中C点海拔约2500米米,D点海拔约1000米,则D点的气温大约:12+(2500﹣1000)÷100×0.6=21℃.故选:D.二.填空题(共2小题)19.读图,完成下题.(1)该地在南半球(南、北),判断依据是最高气温出现在1月,最低气候出现在7月.(2)A地对应的气温和降水曲线图为甲图(甲、乙).(3)B地降水稀少的原因是位于山地背风坡,这说明,沿海地区降水不仅仅跟离海远近有关,还与地形等因素有关.解:(1)气候资料图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月,最低气温出现在7月,说明位于南半球.(2)图中A地位于南纬30°~40°的大陆西岸,是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如图甲,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是地中海气候最显著的特征.(3)山脉对低层空气运动的阻挡作用,使迎风坡和背风坡的水分、温度状况也会产生差异.如图,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南段“拦截”了来自太平洋的大量水汽,使西侧沿海平原的湿润景观与B东侧巴塔哥尼亚高原上的荒漠景观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故答案为:(1)南;最高气温出现在1月,最低气候出现在7月;(2)甲;(3)位于山地背风坡;地形.20.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①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②等温线与纬线不平行,说明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的气温不同,冬季陆地的气温低于海洋,夏季陆地的气温高于海洋.③在图中找到青藏高原的位置,青藏高原的年平均气温在0°C以下,比周围地区要低,说明同纬度地带地势越高气温越低.一般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C.④观察图,最炎热的大陆是非洲,大部分年平均气温在20°C以上.最寒冷的大陆是南极洲,大部分年平均气温在﹣20°C以下.除南极洲外,寒冷区域最大的大洲是亚洲.解:①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和地形地势因素等.相同纬度地带,海洋和陆地气温不同,海拔高处和海拔低处气温不同.但从总体上看,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所以决定气温分布的基本格局的因素是纬度位置.②在相同的太阳辐射条件下,海洋表面和陆地表面温度的变化有很大的不同.纬度相同的地方,在夏季,海洋上气温低些,陆地上气温高些.在冬季,陆地上气温低些,海洋上气温高些.在中纬度地区,海洋和陆地地区月平均气温最高和最低的月份一般也不相同.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所以青藏高原的年平均气温在0°C以下,比同纬度地区要低.④观察图,最炎热的大陆是非洲,大部分年平均气温在20°C以上.最寒冷的大陆是南极洲,大部分年平均气温在﹣20°C以下.除南极洲外,寒冷区域最大的大洲是亚洲.故答案为:①低纬度;高纬度;②不同;低;高;③0°C;低;0.6°C;④非洲;20°C;南极洲;﹣20°C;亚洲.三.解答题(共4小题)21.读图回答问题.(1)A、C两地中降水量丰富的是 A 地,这是因为这里处在山地的迎风坡,暖湿气流呈抬升运动,随气温的下降,水汽凝结,易成云致雨.(2)C地的降水少(多,少).(3)如果此时B地气温是12℃,则A地的气温大约是27 ℃.解:(1)图中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A迎风坡产生的降水,叫地形雨,且降水非常丰富.(2)C地位于背风坡,降水稀少.(3)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如果此时B地气温是12℃,则A地的气温大约是:12℃+(3000m ﹣500m)÷100×0.6℃=27℃.故答案为(1)A;迎风;抬升;下降;(2)少;(3)27℃.22.读下图回答问题(1)图中A点的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该气候类型的特点是全年高温多雨,E 点的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2)图中C大陆属于极地(冰原)气候,年降水量不足200 毫米.(3)比较B、D两地降水量可知,中纬度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是:中纬度的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解:(1)A点位于赤道附近的亚马孙平原,为热带雨林气候,E点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的撒哈拉沙漠附近,为热带沙漠气候;(2)C位于南极大陆,是寒带冰原气候,读图可知其年降水量低于200毫米;(3)B地位于中纬度大陆东岸,年降水量较多,D地位于中纬度大陆内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较少;故答案为:(1)热带雨林;全年高温多雨;热带沙漠;(2)极地(冰原);200;(3)少;多.23.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1)A点是高温中心.×(2)A点地形有可能是山顶.√(3)E点F点的气温都是16℃.√(4)B处等温线稀疏,C处等温线密集,B处比C处温差大.×(5)B点气温高于C点.√.解:(1)读图可得,A点的气温在4℃﹣0℃之间,图中A点是低温中心.故错误.(2)等温线呈封闭状曲线,如线内气温高,可判断为盆地,如线内气温低,可判断为山地.所以可判定A点地形是山顶.故正确.(3)E、F都位于16℃等温线上,同一条等温线上的温度相等.故正确.(4)等温线稀疏,则各地气温相差不大.等温线密集,表示各地气温相差悬殊.B处等温线密集,C处等温线稀疏,B处比C处温差大.故错误.(5)B点位于20℃﹣24℃等温线之间,C点位于16℃﹣20℃等温线之间,所以B点气温高于C点.故正确.故答案为:(1)×;(2)√;(3)√;(4)×;(5)√.24.根据世界年降水量的一般规律,回答问题.(1)A、B两地中,降水较多的是 A 地,原因是A距海近,B距海远.(2)C、D两地中,降水较多的是 C 地,原因是C地纬度低,D地纬度高.(3)E、F两地中,降水较少的是 F 地,原因是F回归线穿过的大陆内部和西部常年在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控制下,降水少.E东岸受夏季风影响降水多.解:世界降水的规律是:受纬度因素的影响,C赤道地区降水多,D两极地区降水少.(赤道地区太阳辐射强烈,多对流雨;两极地区冷,空气下沉,降水少.)受海陆因素的影响,中纬度A沿海地区降水多,B内陆地区降水少.(沿海迎风地区,受海洋影响大,降水多;内陆地区距海洋远,降水少.)回归线穿过的大陆内部和西部降水少,东岸降水多.(回归线穿过的大陆内部和西部常年在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控制下,降水少.东岸受夏季风影响降水多)受地形的影响,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故答案为:(1)A;A距海近,B距海远;(2)C;C地纬度低,D地纬度高;(3)F;F回归线穿过的大陆内部和西部常年在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控制下,降水少.E东岸受夏季风影响降水多.。

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单元测试-章节测试习题

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单元测试-章节测试习题

章节测试题1.【答题】非洲乞力马扎罗山地处赤道附近,但山顶终年白雪皑皑。

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地势因素B.纬度因素C.海陆因素D.人类活动【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答】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地处赤道附近,山脚下终年高温多雨,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山顶上(海拔5895米)冰峰峭立,白雪皑皑,这是地形因素造成的气候差异,选A。

2.【答题】“雨极”乞拉朋齐多雨的原因是()A.气温高,常有对流雨B.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地形雨丰富C.常有冷暖空气在此交汇,雨水丰富D.四周环海,深受海洋的影响【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地形雨的形成及其特点。

【解答】印度的乞拉朋齐位于喜马拉雅山南坡,由于位于迎风坡、多降地形雨,且降雨量极大,多年平均年降雨量10818毫米,被称为“世界雨极”,世界降水最少的“干极”出现在智利的阿塔卡玛沙漠,答案为B。

3.【答题】读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图是气温年变化图B.该图是气温日变化图C.最高气温出现在中午12时D.气温年较差大约是7℃【答案】B【分析】本题是对气温变化图的知识考查。

【解答】图中所示的是气温日变化图,故A错误,B正确;图中所示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故C错误;图中最高气温大约是30℃,最低气温大约是24℃,其气温日较差大约是6℃,故D错误,选B。

4.【答题】北半球海洋上气温最高月份通常是A.1月B.2月C.7月D.8月【答案】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世界气温分布的理解。

【解答】由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的时间是6月22日,故此判断北半球的陆地的七月份是气温最高的月份;海洋的物理性质与陆地性质不同,吸热慢放热也慢,故此判断北半球海洋气温最高月份应该后推一个月,为8月份,选择D5.【答题】表格中的数据是在室外测得的一日内气温值,则该地当日的日均温为()A.7℃B.17℃C.10℃D.4℃【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气温的有关知识。

【解答】一个地方的日均温等于当天多次测量数据除以测量的次数,如题目中的该地四次测得的气温总数是40℃,所以平均气温是10℃,选C.6.【答题】若下图中等值线为等温线,a为15℃,b为12℃,(图中的阴影部分代表大陆,另一部分代表海洋),则图示地区呈现的信息正确的是()A.南半球7月等温线B.南半球1月等温线C.北半球7月等温线D.北半球1月等温线【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解答】右图区域位于南半球,判断的依据是等值线的数值由北向南逐渐降低.图中海洋气温高于陆地气温,可判定是南半球的冬季,南北半球季相反,7月是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的冬季,选A.7.【答题】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的是A.平原B.云区C.海洋D.陆地【答案】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卫星云图的判读。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单元综合测试 练习题附答案】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单元综合测试 练习题附答案】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一、单选题1.亚欧大陆东部,受海陆差异影响最强烈,形成典型的()A. 温带海洋性气候B. 温带大陆性气候 C. 季风气候 D. 热带雨林气候2.日本樱花开放的时间从南向北推迟,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 气温B. 降水 C. 地形 D. 人类活动3.如图为安第斯山东西两侧 A、B两地的降水情况,造成图中两地降水不同的主要因素是()A. 地形B. 纬度位置 C. 海陆位置 D. 人类活动4.下列诗句中不是描述天气的是()A.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B.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C.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D.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5.(2017•郴州)当地时间2017年6月1日,美国宣布退出致力于抑制全球气候变暖的《巴黎协定》,各国纷纷表示遗憾。

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华春莹表示:愿与有关各方积极配合,维护全球绿色、地摊、可持续发展。

据此回答小题。

(1)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暖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①燃烧矿物燃料放出大量二氧化碳②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放出大量二氧化碳③植被破坏导致吸收的二氧化碳减少④水污染导致二氧化碳猛增A. ①③B. ②④C. ①②D. ③④(2)全球气候变暖产生的主要危害是()A. 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B. 紫外线辐射增强,进而危及人类健康C. 地震、火山发生的频率上升 D. 海洋污染加剧6.关于气温的说法错误的是()A. 气温是指大气的冷热状况B. 北半球的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八月份C. 气温一般是从低纬向极地逐渐降低D. 一个地方的气温年较差就是指该地最高气温减去最低气温的差7.(2012•烟台)根据下列四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推断四地中最易发生旱涝灾害的是()A. 甲地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8.(2017•昆明)如图中,降水量季节变化属于夏多冬少的是()A.B.C.D.9.卫星云图中,白色表示是的()A. 陆地B. 海洋 C. 河流 D. 云区10.“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反应的是()A. 地形特征B. 气候特征 C. 植被特征 D. 水文特征11.以下天气状况不适合到滨海公园观海的是()A. B.C.D.12.下列语句中,属于描述气候的是()A.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B. 明天大风降温 C. 东边日出西边雨 D. 一年四季如春13.小龙爸爸11月初去香港特别行政区出差.出发前,小龙为爸爸查阅天气状况,如图所示,香港特别行政区与北京市均属季风气候,降水的共同特征是()A. 全年多雨B. 常年干燥 C. 夏季多雨 D. 冬季多雨14.在CCTV—1的天气预报中,表示霜冻的符号是()。

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检测题(含答案)

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检测题(含答案)

《世界的气候》检测题一、选择题1.关于下图两种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气候主要分布在温带的内陆地区B.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和内陆C.②气候夏季多雨,冬季少雨D.②气候只分布在地中海沿岸2.某地理课外活动小组测得一日的气温,如下表,该地当天日平均气温是()A.10℃B.13℃C.15℃D.20℃下图是“我国某地区气温、降水量年内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该地区气温年较差大致为()A.25 ℃ B.20℃ C.29℃ D.39℃4.该地区可能位于我国()A.华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四川盆地 D.青藏地区5.图中地区气候特点为()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B.夏季高温少雨,冬季低温多雨C.全年温和多雨,各月降水均匀D.全年炎热干燥,降水稀少读“四种气候类型图” (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6.上述四种气候类型中,是热带雨林气候的A.①B.②C.③D.④7.图中序号④气候的特征是A.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B.全年高温多雨C.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8.“一山有四季”的形成原因是()A.海拔高度B.纬度因素C.距海远近D.人体感觉9.在卫星云图上,北京及周边地区为绿色时,其天气状况为()A.多云 B.平原 C.晴天 D.陆地10.以下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天气哪一个是晴天()11.地中海气候的特征是()A.冬季温和干燥,夏季炎热多雨B.冬暖夏凉,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C.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D.终年高温多雨12.下列描述中,表示气候的是()A.风和日丽B.阴雨绵绵C.四季如春D.电闪雷鸣13.南半球陆地上最热月一般出现在()A.1月B.2月C.7月D.8月14.读世界某地气候资料,该地气候特点()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20.0 19.3 17.1 13.7 10.6 8.2 8.0 9.1 11.5 14.5 16.6 19.0 降水(毫米) 2 2 5 14 62 82 74 57 29 14 6 4 A.冬冷夏热,降水集中夏季B.冬温夏凉,降水季节分配均匀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15.某气候分布的大致范围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以非洲中部、南美巴西大部、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东部为典型,根据所学知识,下列描述与题干描述相符合的是()A.当地为热带季雨林,有旱、雨两季B.典型的雨热同期的气候,植被为温带草原和荒漠C.全年炎热干燥,降水稀少D.当地野生动物随着干湿季节的交替有规律地迁徙下图为上海和悉尼某年各月气温统计图。

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 单元测试

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 单元测试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世界的气候单元测试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读“地形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 迎风坡是坡,此地降水()A.南;少B.南;多C.北;少D.北;多2 . 据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A上空的气流比B上空的气流湿润B.A和B相对高度为1500mC.迎风坡和背风坡的降水量无差别D.B地的气温比A地低,原因B地降水多3 . “昆明四季如春”这句话描述的是()A.气温B.地形C.气候D.大气4 . 世界上热带雨林气候的最大分布区是()A.刚果盆地B.马来群岛C.亚马孙平原D.印度半岛塞罕坝曾是清朝皇家猎苑所在地,清后期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风沙漫天,野兽断迹新中国立时,塞罕坝林业资源已所剩无几,当时北京年均沙尘天数达到56.2天。

1962年塞罕坝建立林场至今,森林覆盖率由11.4%提高到80%,56年的时间,荒地变森林。

这里也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

与此同时北京春季沙尘天数大幅减少,2010年以来北京的春季沙尘年均天数不足5天。

根据资料和图,完成下列小题。

5 . 塞罕坝林场的建设对北京空气质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减少了所有传输路径带来的沙尘B.减少了第一条传输路径带来的沙尘C.净化了空气中的雾霾D.吸收了空气中的全部有毒气体6 . 塞罕坝的变迁说明()A.发展只能先破坏环境再治理B.植树造林不能为当地创造经济收益C.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有影响D.塞罕坝已经可以随便开采林木7 . 如图,有关图中地理分界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A线是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即黑河——腾冲线)B.B线是地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C.D线与400mm年等降水量线一致D.E线是地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8 . 下列符号所代表的天气中,我们家乡北海市很少出现的是()A.B.C.D.阅读资料“我关注的城市天气”,完成第下列各题。

9 . 材料四个城市中,10月22日气温日较差最小的城市是A.北京B.上海C.广州D.西昌10 . 四个城市中,10月22日有小雨的是A.北京B.上海C.广州D.西昌11 . 下图为澧县某日的天气状况请你当天气播报员A.阴转小雨,西北风六级B.多云转小雨,东南风六级C.晴转大雨,东南风六级D.阴转小雨,西北风三级12 . 学校准备第二天到郊外春游,小华晚上回家收看天气预报,非常高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我们了解天气状况的途径除收听天气预报,还可以拨打电话,电话是( )
A.120
B.119
C.121
D.110
2、下列描述中,说明气候的是( )
A.风和日丽
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C.东边日出西边雨 C.海南岛长夏无冬
3、卫星云图中,表示云区的颜色是( )
A.蓝色
B.绿色
C.白色
D.红色
4、下列天气符号中属于晴转雷阵雨的是( )
5、下列天气和人们所进行的活动搭配正确的是( )
A.台风-捕鱼
B.晴天-打篮球
C.霜冻-插秧
D.强沙尘暴-室外跳绳
6、气候的两大基本要素是( )
A.湿度、风力
B.气温、降水
C.气压、风力
D.风力、降水
7.我国为了加强对大气进行环境监测,每天发布空气质量日报,其主要评价指标是( )
A.空气污染指数
B.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C.空气的含氧量
D.空气的能见度
8、关于北半球和南半球一年中陆地的最热月说法正确的是( )
A.北半球是1月、南半球是7月
B.都是7月
C.北半球是7月、南半球是1月
D.都是1月
9、一天当中陆地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 )
A.中午12点
B.凌晨2点
C.午后14点
D.日出前后
10、关于世界气温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低纬度向两极逐渐递减
B.从两极向低纬度逐渐递减
C.从沿海向内陆逐渐递减
D.从内陆向沿海逐渐递减
11、下列条件中,容易形成降水的是( )
①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气流②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气流③从高空中下沉到地面的气
流④从地面上升到高空中的气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而形成的降水叫做( )
A.对流雨
B.地形雨
C.锋面雨
D.流星雨
13、下列关于世界降水规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赤道和两极地区降水都多
B.地处回归线附近降水一定稀少
C.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D.沿海地区一定多雨
14、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 ( )
①太阳辐射②地球形状③地球运动④海陆分⑤地表起伏⑥人类活动⑦动物活动
A.①⑦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15、致全球气温升高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
A.大面积的植树造林
B.人类生活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的煤、石油等矿物燃料
C.家庭电器的大量使用
D.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化学肥料
16、夏季,我国庐山、峨眉山等是避暑胜地,这是 ( )
A.纬度位置的影响
B.海陆位置的影响
C.地形地势的影响
D.河流的影响
17、冬至日有关地球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
B.北半球昼长夜短
C.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
D.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18、赤道地区终年炎热,而南极大陆终年冰雪覆盖,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地形因素
C.海陆因素
D.人类活动
19、下列关于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描述正确的是( )
A.同纬度地区靠近海和远离海的地区温差相同
B.同纬度地区夏季气温陆低海高
C.同纬度地区靠近海和远离海的地区降水量相同
D.同纬度地区陆地和海洋气温不同
20、下面关于五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热带有阳光直射和季节变化现象
B.温带有季节变化和极昼极夜现象
C.寒带四季分明
D.寒带有极昼和极夜现象
21、除南极洲外,其余各洲都有分布的气候类型是: ( )
A.热带雨林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22、热带沙漠气候与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的大洲是( )
A.南美洲
B.非洲
C.亚洲
D.大洋洲
23、下列关于气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是终年高温,一年有明显的旱雨两季
B.温带海洋性气候特征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内降水不均匀
C.热带沙漠气候特征是终年寒冷干燥
D.温带季风气候特征是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24、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25、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均有分布的大洲是 ( )
A.亚洲
B.北美洲
C.非洲
D.欧洲
二、综合题。

(共50分)
26、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每空2分,共14分)
(1)请在E处短线上补画箭头,表示地
球公转的方向。

(2)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大约
是。

(3)当地球运行至公转轨道的A位置时,
北半球的节气是。

(4)当地球公转到C处时,太阳直射点
在(写出具体的纬线或纬度),
北极圈内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怀化市的昼夜长
短为昼夜。

27、读五带示意图回答问题:(此题均要写出具体的名称)(每空
2分,共20分)
(1)根据图中字母填写地球上的五带
A. 带
B. 带
C. 带
D. 带
E. 带
(2)C、D带的分界线是
(3)有阳光直射的是带,A、E带有
现象,B、D带分明。

(4)我国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带。

A B
28、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每空2分,共16分)
(1)世界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的地区集中分布在(纬线)附近。

(2)在大陆东岸,由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逐渐(减少、增多)。

(3)在中纬度的大陆,距离海洋越远,其降水量越(多、少)。

(4)A地气候类型是气候,该地气候特征是。

(5)B地气候类型是气候,气候特征是夏季,冬季。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25题:CDCAB BAACD DACDD BCADD BBDAA
二、综合题 26(1)略(2)一年(3)冬至(4)北回归线(或23.5ºN)、极昼、长、短
27(1)北寒、北温、热、南温、南寒(2)南回归线(或23.5ºS)(3)热、极昼极夜、四季(4)北温
28(1)赤道(或0º纬线)(2)减少(3)少(4)热带沙漠、终年炎热干燥(或全年高温少雨)(5)温带季风、暖热多雨、寒冷干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