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地理第四章世界的气候单元综合测试题湘教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世界的气候单元测试(有答案)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世界的气候单元测试(有答案)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如图天气符号代表的天气与我们的生产生活组合合理的是()A. 野外露营B. 减少外出C. 室外踢球D. 出海捕鱼2.下列叙述中,描述气候的是()A. 昆明四季如春B.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C. 我们刚到上海,就遇到一场暴雨D. 今天夜间将有4~5级偏北风,气温骤降8~10℃3.如图为南充2018年5月某日的“天气预报图”,对该日天气描述正确的是()A. 阴转晴,气温在17℃-25℃B. 晴转阴,气温大于17℃C. 多云转晴,气温在17℃-25℃D. 晴转多云,最高气温为25℃读图,回答下题。

4.该岛的半球位置为()A. 东半球、北半球B. 东半球、南半球C. 西半球、北半球D. 西半球、南半球5.对该岛地势特征的描述比较准确的是()A. 北高南低B. 南高北低C. 西高东低D. 东高西低6.甲、乙、丙、丁四地降水最多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7.读四地气温、降水资料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地位于亚欧大陆东岸B. 乙地气候特点是冬季温和少雨,夏季炎热多雨C. 丙地是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D. 丁气候在南美洲分布最广8.读图,完成下题图中①、②、③三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 纬度因素B. 海陆因素C. 地形地势D. 人类活动9.下列诗句不是反映地形对气候的影响的是( )A.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B.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C. 莫恋南国春色好,燕地梅花胜桃红D.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读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各题。

10.该气候类型的特点是( )A. 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B.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C. 全年温和湿润,气温年较差较小D.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11.该气候一般分布在下列甲、乙、丙、丁四地中的( )A. B.C. D.2017年5月3日至6日,我国北方地区出现较大范围沙尘暴天气过程,空气质量指数持续“爆表”。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单元综合测试(含解析)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单元综合测试(含解析)

世界的气候一.选择题(共18小题)1.年初,我国东部地区出现大范围、长时间的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下列哪些出行方式能为减少雾霾天气作出贡献()①步行②骑自行车③骑摩托车④开私家车⑤乘公交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⑤D.③④⑤2.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虽然没有达成法律性协议,但“全球变暖”已成为人们关注的核心.实践“低碳生活”的做法可取的是()A.用电热水器代替太阳能热水器B.节约用电,杜绝浪费C.选用一次性物品D.禁止使用汽车3.关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山地的迎风坡气温都比背风坡高B.山地的迎风坡气温都比背风坡低C.暖湿气流的迎风坡降水比背风坡少D.暖湿气流的迎风坡降水比背风坡多4.读世界某区域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图中A、B在同一纬度的陆地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区域位于北半球,A点海拔高于B点B.该区域位于南半球,A点海拔高于B点C.该区域位于北半球,A点海拔低于B点D.该区域位于南半球,A点海拔低于B点5.某一山地当山麓地带(海拔720米)的气温为28.8℃,山顶(海拔1520米)的气温大致是 ()A.20℃ B.24℃ C.28℃ D.32℃6.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均有分布的大洲是()A.亚洲 B.北美洲C.非洲 D.欧洲7.已知同纬度的A、B两点(如图),若A点为陆地,B点为海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此图为北半球夏季等温线图 B.此图为南半球冬季等温线图C.A、B两地气温相同D.此图为南半球夏季等温线图8.某地气候是终年高温多雨,该地气候属于()A.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9.下列地区不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的是()A.非洲刚果盆地 B.马来群岛 C.地中海沿岸D.亚马孙平原10.一般来说,造成一个地区沿海与内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位置 B.地形特点 C.距海远近 D.海拔高低11.假如你的家人暑假到地中海沿岸旅游,你一定会告诉他那里()A.那里降水很多,记得带上雨伞B.那里降水很少,阳光灿烂C.那里的季节与贵港的季节相反,要注意防寒D.那里的气候温良、潮湿、多雨多雾12.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的地区是()A.东亚地区 B.欧洲 C.非洲 D.极地地区13.读“某地气候资料统计图”,回答该气候类型为()A.亚热带季风气候B.地中海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14.绍兴的砖墙斜顶房形成主要是受什么的影响()A.气温 B.夏季风C.冬季风D.降水15.“未来两三天内有寒潮影响本市,气温下降6~8℃,提醒市民注意添加衣服,预防感冒”这说明天气与什么有密切关系()A.农业生产 B.人们生活 C.交通 D.旅游16.两极地区气候寒冷,冰雪覆盖的主要原因是()A.海拔高B.纬度高C.经度广D.光照少17.关于等温线说法不正确的是()A.等温线密集的地区气温差异大B.等温线稀疏的地区气温差异小C.等温线大致沿南北方向延伸,说明东西方向存在气温差异D.等温线呈封闭形状时,表示这里是低温或者高温中心18.如图是“地形对气温和降水影响示意图”,读图完成13、14题.13.(1分)图中四地降水量最多的是()A.A B.B C.C D.D14.(1分)若C地的气温是12℃,则D地的气温大约是()A.6℃B.15℃ C.18℃ D.21℃二.填空题(共2小题)19.读图,完成下题.(1)该地在半球(南、北),判断依据是.(2)A地对应的气温和降水曲线图为图(甲、乙).(3)B地降水稀少的原因是,这说明,沿海地区降水不仅仅跟离海远近有关,还与等因素有关.20.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①世界气温从向逐渐降低.②等温线与纬线不平行,说明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的气温,冬季陆地的气温于海洋,夏季陆地的气温于海洋.③在图中找到青藏高原的位置,青藏高原的年平均气温在以下,比周围地区要低,说明同纬度地带地势越高气温越.一般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④观察图,最炎热的大陆是,大部分年平均气温在以上.最寒冷的大陆是,大部分年平均气温在以下.除南极洲外,寒冷区域最大的大洲是.三.解答题(共4小题)21.读图回答问题.(1)A、C两地中降水量丰富的是地,这是因为这里处在山地的坡,暖湿气流呈运动,随气温的,水汽凝结,易成云致雨.(2)C地的降水(多,少).(3)如果此时B地气温是12℃,则A地的气温大约是℃.22.读下图回答问题(1)图中A点的气候类型是气候,该气候类型的特点是,E点的气候类型是气候.(2)图中C大陆属于气候,年降水量不足毫米.(3)比较B、D两地降水量可知,中纬度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是:中纬度的大陆内部降水,沿海地区降水.23.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1)A点是高温中心.(2)A点地形有可能是山顶.(3)E点F点的气温都是16℃.(4)B处等温线稀疏,C处等温线密集,B处比C处温差大.(5)B点气温高于C点..24.根据世界年降水量的一般规律,回答问题.(1)A、B两地中,降水较多的是地,原因是.(2)C、D两地中,降水较多的是地,原因是.(3)E、F两地中,降水较少的是地,原因是.2018-2019学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同步检测试卷解析一.选择题(共18小题)1.年初,我国东部地区出现大范围、长时间的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下列哪些出行方式能为减少雾霾天气作出贡献()①步行②骑自行车③骑摩托车④开私家车⑤乘公交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⑤D.③④⑤解: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雾霾天气越来越严重,旱涝等灾害频繁.减少开私家车及骑摩托车出行,采用步行、骑自行车及乘公交车等出行方式,可有效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候的排放,减少雾霾天气的发生.故选:C.2.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虽然没有达成法律性协议,但“全球变暖”已成为人们关注的核心.实践“低碳生活”的做法可取的是()A.用电热水器代替太阳能热水器B.节约用电,杜绝浪费C.选用一次性物品D.禁止使用汽车解:用电热水器代替太阳能热水器,会浪费大量的电能,节约用电,杜绝浪费是我们实现低碳生活的重要做法;选用一次性物品会浪费很多资源故不可取;可以减少汽车的使用,绝对禁止是不可能的.故选:B.3.关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山地的迎风坡气温都比背风坡高B.山地的迎风坡气温都比背风坡低C.暖湿气流的迎风坡降水比背风坡少D.暖湿气流的迎风坡降水比背风坡多解: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表现在:影响气温的高低,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降低;影响降水,暖湿气流的迎风坡降水丰富,背风坡降水稀少.故选:D.4.读世界某区域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图中A、B在同一纬度的陆地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区域位于北半球,A点海拔高于B点B.该区域位于南半球,A点海拔高于B点C.该区域位于北半球,A点海拔低于B点D.该区域位于南半球,A点海拔低于B点解:北半球气温的分布规律是从赤道向北极气温逐渐降低,由此判断此图表示的是北半球等温线分布图;图中AB两地都是陆地,且纬度接近,但气温有所差别,B地气温低于A地,依据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同一纬度陆地,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这说明,B地海拔高于A地.故选:C.5.某一山地当山麓地带(海拔720米)的气温为28.8℃,山顶(海拔1520米)的气温大致是 ()A.20℃ B.24℃ C.28℃ D.32℃解: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因此在山麓地带(海拔720米)的气温为28.8℃,山顶(海拔1520米)的气温是:28.8℃﹣(1520米﹣720米)÷100米×0.6℃=24℃.故选:B.6.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均有分布的大洲是()A.亚洲 B.北美洲C.非洲 D.欧洲解:亚洲地处世界最大大陆的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海洋,海陆差异特别显著.在世界各大洲中,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也最广.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均有分布.故选:A.7.已知同纬度的A、B两点(如图),若A点为陆地,B点为海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此图为北半球夏季等温线图 B.此图为南半球冬季等温线图C.A、B两地气温相同D.此图为南半球夏季等温线图解:该区域位于北半球,判断的依据是气温等值线的数值由南向北逐渐降低.陆地吸热快,散热也快;海洋吸热慢,散热也慢.由于海陆性质的不同,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不同.夏季,陆地吸热快,气温高,海洋吸热慢,气温低.冬季陆地散热快,气温低,海洋散热慢,气温高.读图可知,A处气温高于B处,由于A处为陆地,B处为海洋,所以此时为夏季.故选:A.8.某地气候是终年高温多雨,该地气候属于()A.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解:热带雨林气候的气候特点是终年高温多雨,故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9.下列地区不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的是()A.非洲刚果盆地 B.马来群岛 C.地中海沿岸D.亚马孙平原解:热带雨林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之间的地区,包括非洲的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亚洲的马来半岛南部、马来群岛的大部,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等地区.地中海沿岸主要是地中海气候.根据题意.故选:C.10.一般来说,造成一个地区沿海与内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位置 B.地形特点 C.距海远近 D.海拔高低解:一般来说,造成一个地区沿海与内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海陆因素,也就是距海远近.故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11.假如你的家人暑假到地中海沿岸旅游,你一定会告诉他那里()A.那里降水很多,记得带上雨伞B.那里降水很少,阳光灿烂C.那里的季节与贵港的季节相反,要注意防寒D.那里的气候温良、潮湿、多雨多雾解: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其特点是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故AD错误,B 正确;地中海位于北半球,所以地中海地区和广西的贵港季节相同,故C错误.故选:B.12.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的地区是()A.东亚地区 B.欧洲 C.非洲 D.极地地区解: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以非洲的热带草原面积最为广大.故选:C.13.读“某地气候资料统计图”,回答该气候类型为()A.亚热带季风气候B.地中海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解:如图冬季气候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是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于温带亚欧大陆的东岸地区.故选:D.14.绍兴的砖墙斜顶房形成主要是受什么的影响()A.气温 B.夏季风C.冬季风D.降水解:浙江绍兴位于江南,在夏季雨水较大,地面潮湿,砖墙斜顶房形主要是为了便于防潮湿和排水,由此可见绍兴的房屋之所以是砖墙斜顶房形主要是受了降水因素的影响.故选:D.15.“未来两三天内有寒潮影响本市,气温下降6~8℃,提醒市民注意添加衣服,预防感冒”这说明天气与什么有密切关系()A.农业生产 B.人们生活 C.交通 D.旅游解:寒潮是北方的冷空气大规模地向南侵袭我国,造成大范围急剧降温和偏北大风的天气过程.寒潮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故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16.两极地区气候寒冷,冰雪覆盖的主要原因是()A.海拔高B.纬度高C.经度广D.光照少解: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气温方面,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低,获得太阳辐射热量少,气温低;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获得太阳辐射热量多,气温较高.两极地区纬度最高,太阳直射角很小,地面受热面积也就小,气候寒冷.根据题意.故选:B.17.关于等温线说法不正确的是()A.等温线密集的地区气温差异大B.等温线稀疏的地区气温差异小C.等温线大致沿南北方向延伸,说明东西方向存在气温差异D.等温线呈封闭形状时,表示这里是低温或者高温中心解:气温的水平分布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在等温线图上,同一条等温线上的各点气温值相等,一般情况,等温线密集,温差较大,等温线稀疏,温差较小.在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上,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等温线大致沿东西方向延伸),等温线大致沿南北方向延伸,说明南北方向受海陆、地形因素的影响存在气温差异.等温线呈封闭形状时,表示这里是低温或者高温中心,故选:C.18.如图是“地形对气温和降水影响示意图”,读图完成13、14题.13.(1分)图中四地降水量最多的是()A.A B.B C.C D.D解:读图可得,A、B坡属于迎风坡,降水较多,但A坡的海拔太低,降水不如B坡降水多.故选:B.14.(1分)若C地的气温是12℃,则D地的气温大约是()A.6℃B.15℃ C.18℃ D.21℃解: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图中C点海拔约2500米米,D点海拔约1000米,则D点的气温大约:12+(2500﹣1000)÷100×0.6=21℃.故选:D.二.填空题(共2小题)19.读图,完成下题.(1)该地在南半球(南、北),判断依据是最高气温出现在1月,最低气候出现在7月.(2)A地对应的气温和降水曲线图为甲图(甲、乙).(3)B地降水稀少的原因是位于山地背风坡,这说明,沿海地区降水不仅仅跟离海远近有关,还与地形等因素有关.解:(1)气候资料图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月,最低气温出现在7月,说明位于南半球.(2)图中A地位于南纬30°~40°的大陆西岸,是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如图甲,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是地中海气候最显著的特征.(3)山脉对低层空气运动的阻挡作用,使迎风坡和背风坡的水分、温度状况也会产生差异.如图,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南段“拦截”了来自太平洋的大量水汽,使西侧沿海平原的湿润景观与B东侧巴塔哥尼亚高原上的荒漠景观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故答案为:(1)南;最高气温出现在1月,最低气候出现在7月;(2)甲;(3)位于山地背风坡;地形.20.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①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②等温线与纬线不平行,说明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的气温不同,冬季陆地的气温低于海洋,夏季陆地的气温高于海洋.③在图中找到青藏高原的位置,青藏高原的年平均气温在0°C以下,比周围地区要低,说明同纬度地带地势越高气温越低.一般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C.④观察图,最炎热的大陆是非洲,大部分年平均气温在20°C以上.最寒冷的大陆是南极洲,大部分年平均气温在﹣20°C以下.除南极洲外,寒冷区域最大的大洲是亚洲.解:①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和地形地势因素等.相同纬度地带,海洋和陆地气温不同,海拔高处和海拔低处气温不同.但从总体上看,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所以决定气温分布的基本格局的因素是纬度位置.②在相同的太阳辐射条件下,海洋表面和陆地表面温度的变化有很大的不同.纬度相同的地方,在夏季,海洋上气温低些,陆地上气温高些.在冬季,陆地上气温低些,海洋上气温高些.在中纬度地区,海洋和陆地地区月平均气温最高和最低的月份一般也不相同.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所以青藏高原的年平均气温在0°C以下,比同纬度地区要低.④观察图,最炎热的大陆是非洲,大部分年平均气温在20°C以上.最寒冷的大陆是南极洲,大部分年平均气温在﹣20°C以下.除南极洲外,寒冷区域最大的大洲是亚洲.故答案为:①低纬度;高纬度;②不同;低;高;③0°C;低;0.6°C;④非洲;20°C;南极洲;﹣20°C;亚洲.三.解答题(共4小题)21.读图回答问题.(1)A、C两地中降水量丰富的是 A 地,这是因为这里处在山地的迎风坡,暖湿气流呈抬升运动,随气温的下降,水汽凝结,易成云致雨.(2)C地的降水少(多,少).(3)如果此时B地气温是12℃,则A地的气温大约是27 ℃.解:(1)图中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A迎风坡产生的降水,叫地形雨,且降水非常丰富.(2)C地位于背风坡,降水稀少.(3)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如果此时B地气温是12℃,则A地的气温大约是:12℃+(3000m ﹣500m)÷100×0.6℃=27℃.故答案为(1)A;迎风;抬升;下降;(2)少;(3)27℃.22.读下图回答问题(1)图中A点的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该气候类型的特点是全年高温多雨,E 点的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2)图中C大陆属于极地(冰原)气候,年降水量不足200 毫米.(3)比较B、D两地降水量可知,中纬度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是:中纬度的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解:(1)A点位于赤道附近的亚马孙平原,为热带雨林气候,E点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的撒哈拉沙漠附近,为热带沙漠气候;(2)C位于南极大陆,是寒带冰原气候,读图可知其年降水量低于200毫米;(3)B地位于中纬度大陆东岸,年降水量较多,D地位于中纬度大陆内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较少;故答案为:(1)热带雨林;全年高温多雨;热带沙漠;(2)极地(冰原);200;(3)少;多.23.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1)A点是高温中心.×(2)A点地形有可能是山顶.√(3)E点F点的气温都是16℃.√(4)B处等温线稀疏,C处等温线密集,B处比C处温差大.×(5)B点气温高于C点.√.解:(1)读图可得,A点的气温在4℃﹣0℃之间,图中A点是低温中心.故错误.(2)等温线呈封闭状曲线,如线内气温高,可判断为盆地,如线内气温低,可判断为山地.所以可判定A点地形是山顶.故正确.(3)E、F都位于16℃等温线上,同一条等温线上的温度相等.故正确.(4)等温线稀疏,则各地气温相差不大.等温线密集,表示各地气温相差悬殊.B处等温线密集,C处等温线稀疏,B处比C处温差大.故错误.(5)B点位于20℃﹣24℃等温线之间,C点位于16℃﹣20℃等温线之间,所以B点气温高于C点.故正确.故答案为:(1)×;(2)√;(3)√;(4)×;(5)√.24.根据世界年降水量的一般规律,回答问题.(1)A、B两地中,降水较多的是 A 地,原因是A距海近,B距海远.(2)C、D两地中,降水较多的是 C 地,原因是C地纬度低,D地纬度高.(3)E、F两地中,降水较少的是 F 地,原因是F回归线穿过的大陆内部和西部常年在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控制下,降水少.E东岸受夏季风影响降水多.解:世界降水的规律是:受纬度因素的影响,C赤道地区降水多,D两极地区降水少.(赤道地区太阳辐射强烈,多对流雨;两极地区冷,空气下沉,降水少.)受海陆因素的影响,中纬度A沿海地区降水多,B内陆地区降水少.(沿海迎风地区,受海洋影响大,降水多;内陆地区距海洋远,降水少.)回归线穿过的大陆内部和西部降水少,东岸降水多.(回归线穿过的大陆内部和西部常年在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控制下,降水少.东岸受夏季风影响降水多)受地形的影响,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故答案为:(1)A;A距海近,B距海远;(2)C;C地纬度低,D地纬度高;(3)F;F回归线穿过的大陆内部和西部常年在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控制下,降水少.E东岸受夏季风影响降水多.。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单元综合测试 练习题附答案】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单元综合测试 练习题附答案】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一、单选题1.亚欧大陆东部,受海陆差异影响最强烈,形成典型的()A. 温带海洋性气候B. 温带大陆性气候 C. 季风气候 D. 热带雨林气候2.日本樱花开放的时间从南向北推迟,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 气温B. 降水 C. 地形 D. 人类活动3.如图为安第斯山东西两侧 A、B两地的降水情况,造成图中两地降水不同的主要因素是()A. 地形B. 纬度位置 C. 海陆位置 D. 人类活动4.下列诗句中不是描述天气的是()A.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B.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C.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D.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5.(2017•郴州)当地时间2017年6月1日,美国宣布退出致力于抑制全球气候变暖的《巴黎协定》,各国纷纷表示遗憾。

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华春莹表示:愿与有关各方积极配合,维护全球绿色、地摊、可持续发展。

据此回答小题。

(1)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暖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①燃烧矿物燃料放出大量二氧化碳②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放出大量二氧化碳③植被破坏导致吸收的二氧化碳减少④水污染导致二氧化碳猛增A. ①③B. ②④C. ①②D. ③④(2)全球气候变暖产生的主要危害是()A. 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B. 紫外线辐射增强,进而危及人类健康C. 地震、火山发生的频率上升 D. 海洋污染加剧6.关于气温的说法错误的是()A. 气温是指大气的冷热状况B. 北半球的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八月份C. 气温一般是从低纬向极地逐渐降低D. 一个地方的气温年较差就是指该地最高气温减去最低气温的差7.(2012•烟台)根据下列四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推断四地中最易发生旱涝灾害的是()A. 甲地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8.(2017•昆明)如图中,降水量季节变化属于夏多冬少的是()A.B.C.D.9.卫星云图中,白色表示是的()A. 陆地B. 海洋 C. 河流 D. 云区10.“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反应的是()A. 地形特征B. 气候特征 C. 植被特征 D. 水文特征11.以下天气状况不适合到滨海公园观海的是()A. B.C.D.12.下列语句中,属于描述气候的是()A.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B. 明天大风降温 C. 东边日出西边雨 D. 一年四季如春13.小龙爸爸11月初去香港特别行政区出差.出发前,小龙为爸爸查阅天气状况,如图所示,香港特别行政区与北京市均属季风气候,降水的共同特征是()A. 全年多雨B. 常年干燥 C. 夏季多雨 D. 冬季多雨14.在CCTV—1的天气预报中,表示霜冻的符号是()。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单元检测试卷(含解析) 湘教版-湘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试题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单元检测试卷(含解析) 湘教版-湘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试题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语句描述气候的是( )A.昨夜风疏雨骤,满地落花飞走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解析】选D。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天气与气候的理解。

天气是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具体状态,是气候在某个时间内的具体表现;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相对稳定,变化不大。

分析时注意抓住天气与气候的主要区别——时间的长短。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多年不变的客观事实。

2013年3月,株洲局部地区下起了罕见的冰雹,据相关知识回答2、3题。

2.在城市天气预报图中,表示冰雹的是( )3.当冰雹这种灾害天气发生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马上到户外抢救农作物C.快速跑到空旷的地方【解析】2选A,3选D。

本题组考查天气符号的判读及运用。

第2题,A表示冰雹、B表示多云、C 表示大雨、D表示雷雨。

第3题,冰雹发生时,最好呆在屋里。

4.下图为2013年11月19日我国10城市空气质量预报图,关于这些城市的空气质量状况比较,正确的是( )D.某某的空气质量状况为重污染,不适合户外运动【解析】选D。

本题考查空气质量状况与污染指数间的关系,空气污染指数越大,空气质量状况越差。

乌鲁木齐的空气质量指数达到385,属于重污染,在10个城市中空气质量状况最差;某某和某某的污染指数分别是287和200,所以空气质量前者比后者差;某某的空气污染指数为188,为轻度污染,在10个城市中,空气质量状况最好;某某的污染指数为340,空气质量状况为重污染,所以不适合户外运动。

5.某某省时有雷击伤亡事故发生,假如在野外遭遇雷击天气,下列行为正确的是(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如何应对突发天气。

当在野外遭遇雷击天气时,立即躲在低凹处蹲下可降低危险;而采取A、B、D选项的做法只能增加遭遇雷击的风险。

6.2014年1月初,我国某某地区降大到暴雪,导致草场被埋,很多牲畜冻饿而死,这说明( )A.降水和交通关系密切C.降水和工业关系密切D.降水和身体健康关系密切【解析】选B。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_第四章_《世界的气候》单元评估检测试卷(有答案)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_第四章_《世界的气候》单元评估检测试卷(有答案)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_第四章《世界的气候》单元评估检测试卷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计28 小题,每题2 分,共计56分,)1. 读天气符号:“”,回答题.符号中所表示的天气是()A.雾B.霜C.沙尘暴D.台风2. 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问题是()A.大气污染、是由枯竭、领土争端B.贫富悬殊、粮食不足、自然灾害C.人口问题、资源危机、环境污染D.国家冲突、全球变暖、宗教矛盾3. 在某日的中国城市天气预报图上,济南的天气符号和气温状况如图所示,说明济南的天气情况是()A.多云转晴,最低气温,最高气温B.晴转多云,最低气温,最高气温C.阴转晴,最低气温,最高气温D.晴转阴,最低气温,最高气温4. 如图是同一天内测得的三次气温数值,这一天平均气温是()A. B. C. D.5. 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变化,海拔每升高米气温则()A.上升B.下降C.上升D.下降6. 卫星云图上绿色的表示()A.海洋B.草原C.陆地D.阴雨区7. 关于下列四国的叙述内容不正确的是()A.①国农业生产两大特点是专门化和现代化,五大湖附近分布有乳畜带,“硅谷”位于②城市东南部B.②国是世界占有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该国也有世界最大的平原和高原C.③国受东南季风影响,旱涝灾害严重,工业分布靠近原料产地,信息产业中心是班加罗尔D.④国核工业和航天工业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消费品制造业发展缓慢;亚洲地区河流封冻期长,航运价值不大;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摩尔曼斯克港终年不冻8. “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既是从父辈那里继承来的,又是从子孙后代那里借用来的.”这句话提示人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具备()的观念.A.尊重自然规律B.因地制宜C.综合分析D.可持续发展9. 厦门的天气预报是()A.阴转晴B.多云转晴C.晴转阴D.晴转多云10. 如图是小华画的等温线图,读图完成(1)~(2)题.(1)图上标注的是错误的,请问正确的标注应该是()A. B. C. D.(2)在改正之后的图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地是高温中心B.乙地是高温中心C.丙地是高温中心D.乙地是低温中心11. “人口、粮食、环境”问题,这是哪个地区面临的主要问题()A.欧洲西部B.西亚地区C.撒哈拉以南非洲D.东南亚12. 近段时间我国许多地方出现雾霾天气,小刚和小明在网上收集了下列预防雾霾危害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A.雾霾天气要少开窗B.雾霾天气要以最高时速开车回家C.雾霾天气要多开窗透气D.雾霾天气外出要戴墨镜13. 下列几句话,描述天气现象的是()A.昆明四季如春B.极地全年严寒C.赤道地区全年高温多雨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14. 以下行为不会降低空气质量的是()A.扩大城乡绿化B.工业废气C.汽车尾气D.居民焚烧垃圾15. 有一件事使小强很好奇,他发现许多宾馆大厅的墙上挂着许多钟表以表示世界各国的时间.下面四种说法哪一种能帮助小强正确解释这一现象呢?()A.因为地球的公转运动使地球上产生了时间的差异B.由于地球的自西向东自转,使地球上经度不同的地方时间不同C.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时间D.主要是作为宾馆的装饰16. 下列行为有利于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观点的是()A.云贵高原陡坡开荒B.内蒙古高原大力发展种植业C.洞庭湖沿岸退耕还湖D.“北大荒”湿地大面积开荒17. 读我国某城市气候资料统计图,回答(1)~(2)题:(1)关于该城市气候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1)关于该城市气候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冬长夏短,气候严寒B.终年炎热干燥C.降水丰富,主要集中于夏半年D.冬季多雨,夏季少雨(2)该城市的气候类型是()A.热带雨林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D.高原山地气候18. 图是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据此判断该地位于()A.热带B.北温带C.南温带D.寒带19. 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A.亚洲东部温带地区B.北美洲东部温带地区C.欧洲西部温带地区D.南美洲东部温带地区20. 读图“四地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完成第题。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_第四章_世界的气候_单元检测卷(有答案)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_第四章_世界的气候_单元检测卷(有答案)
读图可得, 位于印度半岛,该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6.
【答案】
D
【解析】
根据地球表面不同地区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划分为五个温度带.
7.
【答案】
D
【解析】
在卫星云图上有白色、绿色和蓝色三种基本颜色,它们分别表示不同含义:白色表示云雨区,白色程度越浓,表示云层越厚;绿色代表陆地,有绿色的地区,说明该地区天气晴朗;蓝色代表的是海洋.
C.“我喜欢家乡的大海,喜欢那大片的橡胶林…”
D.“我的家乡冬温夏凉,四季如春,到处繁花似锦…”
11.地形雨多形成于()
A.沿海平原
B.内陆高原
C.山地迎风坡
D.背风山坡
12.我国部分地区沿东经106.5°经线的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小题。
(1)1月份②地气温高于①地的原因除纬度因素外,主要是因为②地()
A.春季
B.夏季
C.秋冬
D.冬季
30.下面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最有可能为①②③④哪一处的资料()
A.①
B.②
C.③
D.④
二、填空题
31. “感知中国•穿越新丝路–渝新欧国际铁路媒体特别行动”采访团沿“渝新欧”铁路所经各国进行采访报道.如图为“渝新欧国际铁路线图”,结合如图和表 ,联系所学知识,完成以下小题.
(2)若该图为等高线图 ,则甲为________(山脊、山谷)
37.一个地方降水量的多少,是用________来测定的,通常用________计算.
38.风向是指风的________向.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和大陆西岸相比较,是________降水多.
39.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图中地球公转至 、 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
A.海拔较低

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检测题(含答案)

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检测题(含答案)

《世界的气候》检测题一、选择题1.关于下图两种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气候主要分布在温带的内陆地区B.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和内陆C.②气候夏季多雨,冬季少雨D.②气候只分布在地中海沿岸2.某地理课外活动小组测得一日的气温,如下表,该地当天日平均气温是()A.10℃B.13℃C.15℃D.20℃下图是“我国某地区气温、降水量年内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该地区气温年较差大致为()A.25 ℃ B.20℃ C.29℃ D.39℃4.该地区可能位于我国()A.华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四川盆地 D.青藏地区5.图中地区气候特点为()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B.夏季高温少雨,冬季低温多雨C.全年温和多雨,各月降水均匀D.全年炎热干燥,降水稀少读“四种气候类型图” (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6.上述四种气候类型中,是热带雨林气候的A.①B.②C.③D.④7.图中序号④气候的特征是A.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B.全年高温多雨C.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8.“一山有四季”的形成原因是()A.海拔高度B.纬度因素C.距海远近D.人体感觉9.在卫星云图上,北京及周边地区为绿色时,其天气状况为()A.多云 B.平原 C.晴天 D.陆地10.以下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天气哪一个是晴天()11.地中海气候的特征是()A.冬季温和干燥,夏季炎热多雨B.冬暖夏凉,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C.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D.终年高温多雨12.下列描述中,表示气候的是()A.风和日丽B.阴雨绵绵C.四季如春D.电闪雷鸣13.南半球陆地上最热月一般出现在()A.1月B.2月C.7月D.8月14.读世界某地气候资料,该地气候特点()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20.0 19.3 17.1 13.7 10.6 8.2 8.0 9.1 11.5 14.5 16.6 19.0 降水(毫米) 2 2 5 14 62 82 74 57 29 14 6 4 A.冬冷夏热,降水集中夏季B.冬温夏凉,降水季节分配均匀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15.某气候分布的大致范围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以非洲中部、南美巴西大部、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东部为典型,根据所学知识,下列描述与题干描述相符合的是()A.当地为热带季雨林,有旱、雨两季B.典型的雨热同期的气候,植被为温带草原和荒漠C.全年炎热干燥,降水稀少D.当地野生动物随着干湿季节的交替有规律地迁徙下图为上海和悉尼某年各月气温统计图。

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第4章 世界的气候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第4章 世界的气候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湘教版初中地理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8小题每题3分共计24分)1.关于M、N两地的比较描述正确的是()A. M地所在的经线长B. N地所在的纬线长C. M地一年有两次阳光直射现象D. N地处东西半球分界线上【答案】C【解析】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图中M点的经纬度是40°W 0° N点的经纬度是0° 40°S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故A错误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依据两点的纬度可知 M点所在的纬线长故B错误M地位于赤道上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故C正确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 N地处东西经度分界线上故D 错误依据题意2.下图中①②③④四处中降水量最多的是()A. ①地B. ②地C. ③地D. ④地【答案】B【解析】从图中看出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暖湿气流被迫沿山坡爬升随着海拔升高气温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叫地形雨从图中看出降水最多的是在②点故选项B符合题意①位于海平面③位于山顶④位于背风坡降水都比②地少故选B.3.(1)当地球公转到图示位置时与我国哪个传统节日比较接近()3.(2)此时 M地的状况是()A. 清明节B. 端午节C. 春节D. 中秋节【答案】C【解析】读图可得此时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地球的位置接近冬至比较接近春节故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 C【答案】D【解析】读图可得北极圈以内全部是极昼现象此图所示的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图中M地处于冬季位于北温带无太阳直射现象此时该地昼短夜长 M点位于昏线上处于黄昏时分4.在泰州集热板和地面夹角最大的季节是()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答案】D【解析】5.下列气温和降水图中表示伦敦的是()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英国伦敦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全年降水均匀图中的B表示温带海洋性气候故选B6.(1)影长为4.4cm的这一天是()6.(2)当影长是12.4cm这一天时河北()A. 春分日B. 夏至日C. 秋分日D. 冬至日【答案】B【解析】(1)二分二至日中北半球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河北(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物体影子最短冬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最低物体影子最长故影长为4.4cm的这一天是夏至日故选B【答案】B【解析】(2)当影长是12.4cm这一天时河北正值秋分日或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故选B7. 读图回答以下小题该地此日气温日较差大约是()A. 7℃B. 10℃C. 2℃D. 4℃【答案】A【解析】8.(1)武汉樱花花期较常年提前的主要影响因素是()8.(2)武汉樱花始花期内可能对花开造成不利影响的天气状况是()8.(3)武汉樱花开花期间太阳直射位置最接近()A. 气候B. 天气C. 地球运动D. 人类活动【答案】B【解析】【答案】B【解析】【答案】D【解析】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7小题每题10分共计70分)9.(1)气候的两大要素是________和________9.(2)图甲中A、B两地太阳高度角较大的是________ 地单位面积获得太阳光热较多的是________ 地其主要原因是受________因素影响9.(3)图乙中自西向东五个城市的气温年较差逐渐________(增大/减小)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9.(4)图丙中安第斯山脉南段东西两侧景观不同 A地为茂密的森林山地东侧的B地为草原和荒漠 A地位于山地的________(迎风坡/背风坡)降水________(多/少)说明影响A、B两地气候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9.(5)寒假期间家住临汾的贝贝一家计划去位于热带的海南省三亚市旅游从气候的角度考虑请你提醒他应该带上那些物品?________【答案】气温, 降水【解析】气候是表示某地区长时间的大气状况包括气温和降水两大要素【答案】A, A, 纬度位置【解析】图甲中A、B两地太阳高度角较大的是纬度更低的A地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的也是A地主要是受纬度位置的影响【答案】增大, 海陆位置【解析】图乙中自西向东五个城市的气温差异逐渐增大主要是由于离海越来越远导致的是受海陆因素的影响【答案】迎风坡, 多, 地形地势【解析】图丙中安第斯山脉南段东西两侧景观不同 A是茂密的森林 B是草原和荒漠因为A地位于迎风坡降水多 B地位于背风坡、降水少影响的因素是地形【答案】雨伞、遮阳帽、防晒霜、太阳镜、夏季衣物等【解析】寒假期间如果要去三亚旅游应该携带遮阳帽、防晒霜、太阳镜和夏季衣物等因为三亚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寒假时又是当地的旱季光照强10.(1)观察计算当天最高气温为________℃出现在________ 该日日平均气温是________℃10.(2)运用求日平均气温的方法可以求得月平均气温下面图A中各月气温都大于20℃地处五带中的________带图B________月最高地处南北半球的________半球________(海洋/陆地)三幅图中位于寒带的是________ 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________图【答案】5, 14时, 1【解析】【答案】热, 7, 北, 陆地, C, A【解析】11.(1)甲乙丙丁四中气候中降水最多的是________ 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________11.(2)甲乙丙丁四种气候类型依次是________ (选择填空)A.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C.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11.(3)乙气候类型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11.(4)甲乙丙丁四种气候分布在温带大陆西侧的是________【答案】(1)乙, 丁【解析】(1)读气候资料图可知甲乙丙丁四中气候中降水最多的是乙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丁【答案】(2)A【解析】(2)依据气候资料图可判断甲乙丙丁的气候类型分别是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答案】(3)全年高温多雨【解析】(3)由气候资料图可知乙为热带雨林气候气候特征为全年高温多雨【答案】(4)丙【解析】(4)丙可判断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40~60°的大陆西岸因此分布在温带大陆西岸的是丙12.(1)此图为________半球等温线图.12.(2)图中①、②两地气温高的是________ 从海陆气温差异上判断①地为________ ②地为________.【答案】北【解析】解(1)据图中等温线度数大小(a\gt b\gt c)可得图中所示的地区是北半球因为气温自南向北逐渐降低【答案】②, 陆地, 海洋【解析】(2)结合图中①、②两地气温高的是② 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上的两地点由于陆地比海洋的热容量小即陆地增温快降温也快而海洋则升温慢降温也慢所以判断①为陆地②为海洋.13.(1)雨燕迁徙跨越亚非两大洲图中A为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A________运河该运河连接了________洋和________洋13.(2)雨燕穿过乙地﹣﹣阿拉伯半岛期间该地人口主要以()人种为主信仰()(宗教)石油资源丰富由图可知该地的气候类型为()雨燕穿过期间可能看到的景象有()13.(3)雨燕在2015年3月16至27日期间飞过赤道附近刚果盆地上空发现植被茂盛该地的气候类型为()通常早晨天气晴朗然而到了午后常常出现倾盆大雨直到黄昏时才停歇下来这种降水类型是()13.(4)雨燕越冬地﹣﹣丁地观察图丁地的气候类型为()气候特点是全年()(选填“高温”或“低温”)降水()雨燕在此停留的月份正值该地的湿季昆虫较为丰富能够满足雨燕的食物需求该地主要的动物是()【答案】苏伊士, 大西, 印度【解析】读图可得图中A为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即苏伊士运河【答案】阿拉伯半岛位于西亚该半岛人口主要以白色人种为主石油资源丰富气候特点是终年炎热干燥期间可能看到穿白袍缠白头巾的人【解析】阿拉伯半岛位于西亚该半岛人口主要以白色人种为主石油资源丰富气候特点是终年炎热干燥期间可能看到穿白袍缠白头巾的人【答案】刚果盆地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该盆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然而到了午后直到黄昏时才停歇下来【解析】刚果盆地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该盆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然而到了午后直到黄昏时才停歇下来【答案】读图可得丁地位于非洲南部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湿两季、斑马【解析】读图可得丁地位于非洲南部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湿两季、斑马14.(1)气候的两大要素是________和________.14.(2)A、B两地气温年较差大的是________地年降水量较多的是________地.从图中可判断出A地在地球上的________带 B 地在地球上的________带.14.(3)A地________月份气温最高 ________月份降水最少.14.(4)A 地气候类型是________气候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B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14.(5)图中 A地区主要是________人种此地居民通用的语言是________ B 地区主要是________人种此地居民通用的语言是________ C地区主要是________人种此地居民通用的语言是________14.(6)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是________人种.14.(7)澳大利亚使用的主要语言是________ 日本使用的主要语言是________ 南美洲许多国家都使用的语言是________.【答案】气温, 降水【解析】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答案】A, B, 北温, 热【解析】A、B两地 A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弯曲程度较大气温年较差大 B地各月降水量都超过100mm 年降水量较多 A地夏季高温冬季温和位于地球上的北温带 B地全年高温位于地球上的热带.【答案】7, 7【解析】A地7月份气温最高 7月份降水最少.【答案】地中海, 热带雨林【解析】A地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为地中海气候这种气候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 B地全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这种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答案】黄色, 汉语, 白色, 英语, 白色, 阿拉伯语【解析】图中 A亚洲东部的中国主要是黄色人种此地居民通用的语言是汉语 B美国主要是白色人种此地居民通用的语言是英语 C西亚地区主要是白色人种此地居民通用的语言是阿拉伯语.【答案】黑色【解析】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是黑色人种是世界黑种人的故乡.【答案】英语, 日语, 西班牙语【解析】澳大利亚使用的主要语言是英语日本使用的主要语言是日语南美洲许多国家都使用的语言是西班牙语.15.(1)在图1所示时段内上海市整体空气质量达到________等级空气质量相对更好的是________区域外环线内、外区域PM2.5小时浓度的最大差值出现在________时15.(2)从图2看 1月28日凌晨1时空气质量未达到优等级的区是________和________ 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15.(3)《上海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的实施除了能有效控制PM2.5浓度外还有什么好处?________【答案】优, 外环线以内, 1【解析】据表中PM2.5空气质量等级表可得在图1所示时段内上海市整体空气质量达到优等级空气质量相对更好的是外环线以内区域外环线内、外区域PM2.5小时浓度的最大差值出现在1时【答案】崇明区, 浦东新区, 燃放烟花爆竹导致大气污染【解析】从图2看 1月28日凌晨1时空气质量未达到优等级的区是崇明区和浦东新区可能的原因是燃放烟花爆竹导致大气污染【答案】减低噪声、减少垃圾、减轻环卫工人负担、减少火灾和人身伤害事故等【解析】《上海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的实施除了能有效控制PM2.5浓度外其好处还有减低噪声、减少垃圾、减轻环卫工人负担、减少火灾和人身伤害事故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上地理第四章世界的气候单元综合测试题(湘教版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列词语中,描述天气的是()A.风和日丽 B.长夏无冬 C.四季如春 D.常年湿润2、海南岛是我国著名的避寒胜地,其主要原因是( )A、四周是海洋B、纬度位置偏低C、地势低D、受季风影响3、赤道附近的降水量,大多数在_____mm以上。

( )A、500B、1000C、1500D、20004、从降水的季节分配来看,地中海沿岸属于( )A、冬季少雨区B、冬季多雨区C、夏季少雨区D、夏季多雨区5、纬度位置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气温的差异B、降水的差异C、风向的差异D、天气的差异6、拉萨和重庆纬度相近,气温相差很大,其主要因素是:()A、纬度B、海陆C、地势高低D、季风7、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降水多于东侧的原因是()A.距海较近,受海洋水汽的影响较大B.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对流雨丰富C.地势较高,气温较低,容易成云致雨D.太平洋湿润气流受山脉阻挡,地形雨丰富8、下列四幅图中,表示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是( )9、我们最为关注的气候要素是()A.气温和光照B.降水和风力C.气温和降水D.气温和风力10、下列关于气温的叙述错误的是()A.气温是指大气的冷热状况B.一年之中,世界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最高气温,北半球出现在七月,南半球出现在一月C.气温的观察者通常是看百叶箱中的温度计D.一个地方气温年较差是指该地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11、关于等温线的判断,正确的是()A.等温线越密集,气温差别越小 B.等温线越密集,气温差别越大C.等温线呈封闭状曲线,线内气温高 D.等温线呈封闭状曲线,线内气温低12、关于气温水平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北半球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南半球相反B.一般来说,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C.七月份,世界上最热的地方在赤道地区D.同纬度海陆气温相同13、结合下图说出影响乞力马扎罗山植被垂直分布的主要因素(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地势D.人类活动在一次国际中学生夏令营活动中,某学生这样介绍自己的家乡:“我的家乡一年到头都很热,极少下雨,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据此回答14、15题:14、该中学生的家乡最有可能是()A.非洲的撒哈拉沙漠B.地中海沿岸C.中国的山东半岛 D.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15、该中学生家乡的气候类型是()A.温带海洋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16、已知某登山队(攀登珠峰海拔约8844米)的出发营地海拔3500米,出发时的气温为10ºC。

当他们登上山顶时,所测量到的气温值应是()A.42ºC B.-22ºC C.22ºC D.-17ºC17、下图表示的是四个地点的气温曲线图,其中位于热带的是( )18、夏季,陆地和水面在同样强度的阳光照射下,陆地受热情况是()A.增温快,比海洋热B.增温慢,比海洋热C.增温快,比海洋温和D.水、陆同样热19、近一个世纪以来,全球气温呈逐渐上升趋势。

其主要原因是()A.地球距离太阳越来越近 B.局部不断发生战争C.各地频繁发生森林火灾 D.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20、世界上热带雨林分布最广的洲是()A.亚洲 B.南美洲 C.北美洲 D.非洲21、2008年北京奥运圣火采集地--雅典,对应的气候类型图应为下图中的( )22、小明有一位意大利网友,这位网友向他介绍当地的气候特征时说:我们这里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这种气候属于(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23、季风气候分布最广的大洲是()A.亚洲 B.非洲 C.欧洲 D.大洋洲24、斑马、长颈鹿等动物所生活的地区属于()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温带草原气候25、一年分为明显的旱、雨两季,风向随季节而变化的气候类型是()A.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26、“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地方位于()A.赤道附近地区 B.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C.中纬度内陆地区 D.两极附近地区读甲、乙两图,回答27--28题27、图中关于①、②、③、④四地自然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A.①地为荒漠B.②地降水集中在夏季C.③地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D.④地降水最多28、甲图四地气候类型与乙图一致的是( )A. ①B. ②C. ③D. ④29、关于右图所示气候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温年较差约20ºCB.年降水总量约1000㎜C.7、8月份降水量占全年的一半以上D.夏季凉爽,冬季温暖30、我国横断山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主要成因是()A.迎风坡降水多的缘故 B.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C.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D.植被对气候的影响二、综合题(40分)31、读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各题。

(7分)(1)A地最高气温______,B地最低气温____,A、B两地气温年较差大的是______,A地位于____ 带,B地位于_____带。

(2)A、B两地中属于冬雨夏干的是______ ,终年多雨的是________。

3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4分)(1)图中A、C两地降水量的差异反映了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

(2)比较B、D两地降水量可知,中纬度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

(3)E地降水量______,反映了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33、读某地各月气温变化表,回答下列问题:(5分)17.5(1)该地气温年较差是_______。

(2)该地位于_______半球(南、北)。

(3)该地位于温度带中的_______带。

(4)请在下图中画出该地各月气温变化曲线图。

(2分)34、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

回答下列问题。

(3分)(1)由A到B到E,气温年较差逐渐加大,而年降水量却呈现出递减趋势。

请你解释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地区虽然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处同一个纬度,但两地气温在同一季节却出现了20℃的温差。

你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3)A地区乳肉畜牧业发达,试分析其气候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读上海、武汉、重庆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4分)①三地1月平均气温都_______(高于、低于)0ºC ; ②三地的年降水总量都(高于、低于)_______1000mm ; ③还可以看出该地区的气温和降水量的关系为( )A.雨热同期B.高温期降水少C.多雨期气温低D.无规律可言 ④三地的气候类型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

36、读下图,完成各题:(3分)(1)罗马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你冬季去罗马旅游,应该带的生活用品是___________。

(2)北京气候最明显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80降水量/毫米20气温/C80降水量/毫米气温/C80降水量/毫米20气温/C上海武汉重庆37、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7分)(1)将地球公转的方向用箭头在图中适当的位置画出。

(2)地球公转一周所用的时间为______。

(3)当地球位于B位置时,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_____。

此时我国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____。

(4)北极地区有极昼现象时,地球位于_____点的位置。

(5)当地球上各地昼夜等长时,地球位于_____点和______点。

38、读“亚洲部分地区气候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1)填写气候类型名称:①②③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2)分析①②两种气候的相同点:_______________。

(3)分析比较③④两种气候的不同点:③有明显的 ________ ,④是 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1—5:AADBA;6—10:CDDCD;11—15:BBCAD ;16—20:BAADB;21—25:BBACA;26—30:CBBCB。

二、综合题:31、(7分)(1)28℃6℃ B 热北温带(2)B A32、(4分)(1)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2)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3)少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少。

33、(5分)(1)18.3℃(2)北(3)亚热(4)略。

(2分)34、(3分)(1)距海越来越远,气候的海洋性减弱,大陆性增强。

(2)F地地势高,气温低。

(3)A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很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

35、(4分)①高于②高于③A ④亚热带季风气候36、(3分)(1)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少雨。

雨具。

(2)冬季寒冷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37、(7分)(1)略。

(2)一年.(3)南回归线。

昼短夜长。

(4)D (5)A C38、(7分)(1)①温带季风气候②亚热带季风气候③热带季风气候④热带雨林气候(2)夏季高温多雨。

(3)③有明显的旱雨两季,④是终年高温多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