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编号(.极限的概念)Word版
大学数学极限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理解极限的概念,掌握数列极限和函数极限的定义。
(2)熟悉极限的基本性质和运算法则。
(3)学会利用定义法、夹逼定理、洛必达法则等方法求解极限。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学术态度。
(2)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极限的概念2. 数列极限3. 函数极限4. 极限的性质和运算法则5. 求极限的方法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实数的概念,引入无穷小的概念。
(2)提问:什么是极限?为什么要学习极限?2. 讲解极限的概念(1)数列极限的定义:给出数列极限的定义,并通过实例讲解。
(2)函数极限的定义:给出函数极限的定义,并通过实例讲解。
3. 讲解极限的性质和运算法则(1)极限的性质:包括极限的保号性、连续性、可导性等。
(2)极限的运算法则:包括极限的四则运算、乘除运算、复合函数的极限等。
4. 讲解求极限的方法(1)定义法:给出数列极限和函数极限的定义,通过定义法求解极限。
(2)夹逼定理:讲解夹逼定理的原理,并举例说明。
(3)洛必达法则:讲解洛必达法则的原理,并举例说明。
5. 练习与巩固(1)布置课后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课堂练习,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6. 总结与反思(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引导学生思考极限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2. 课堂练习正确率3. 学生对极限概念的理解程度4. 学生运用极限解决问题的能力五、教学资源1. 教材2. 课件3. 课后习题4. 网络资源六、教学反思1. 课堂教学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2. 学生对极限概念的理解程度是否达到预期。
3.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需要调整。
4.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如何解决。
两个重要极限教案(修改

两个重要极限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极限的定义和性质。
2. 掌握两个重要极限的表达式和应用。
3. 能够运用两个重要极限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第一章:极限的定义和性质1.1 极限的定义1.2 极限的性质1.3 极限的存在条件第二章:两个重要极限2.1 极限lim(x->0) (sin x / x) = 12.2 极限lim(x->∞) (sin x / x) = 02.3 两个重要极限的证明和应用第三章:极限的计算方法3.1 直接计算法3.2 因式分解法3.3 代数运算法第四章:无穷小和无穷大4.1 无穷小的定义和性质4.2 无穷大的定义和性质4.3 无穷小和无穷大的比较第五章:极限的运算法则5.1 极限的基本运算法则5.2 极限的复合运算法则5.3 极限的逆运算教学过程:第一章:1.1 引入极限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极限的定义。
1.2 引导学生通过举例和观察,总结极限的性质。
1.3 引导学生探讨极限的存在条件,并举例说明。
第二章:2.1 引导学生理解两个重要极限的表达式,并通过图形和实例进行解释。
2.2 引导学生掌握两个重要极限的证明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3 引导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两个重要极限的应用。
第三章:3.1 引导学生学习直接计算法,并通过例子进行演示。
3.2 引导学生学习因式分解法,并通过例子进行演示。
3.3 引导学生学习代数运算法,并通过例子进行演示。
第四章:4.1 引导学生理解无穷小的概念,并通过例子进行解释。
4.2 引导学生理解无穷大的概念,并通过例子进行解释。
4.3 引导学生掌握无穷小和无穷大的比较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第五章:5.1 引导学生学习极限的基本运算法则,并通过例子进行演示。
5.2 引导学生学习极限的复合运算法则,并通过例子进行演示。
5.3 引导学生学习极限的逆运算,并通过例子进行演示。
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的清晰度和连贯性。
2. 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大学数学的极限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极限的概念,掌握极限的定义。
2. 掌握常见的极限性质和运算法则。
3. 能够运用极限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极限的定义。
2. 常见的极限性质和运算法则。
教学难点:1. 理解极限的直观意义。
2. 运用极限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通过实际例子引入极限的概念,如速度、加速度等。
2. 引导学生思考极限的定义。
二、讲解极限的定义1. 讲解极限的定义:若函数f(x)当x趋向于x0时,极限为A,则对于任意给定的正数ε,都存在一个正数δ,使得当0<|x-x0|<δ时,有|f(x)-A|<ε。
2. 举例说明极限的定义,如求lim(x→0) x²。
三、讲解常见的极限性质和运算法则1. 极限的性质:- 有限值性质:若f(x)和g(x)的极限存在,则f(x)±g(x)的极限存在,且等于f(x)的极限±g(x)的极限。
- 乘法性质:若f(x)和g(x)的极限存在,则f(x)g(x)的极限存在,且等于f(x)的极限×g(x)的极限。
- 除法性质:若f(x)和g(x)的极限存在,且g(x)的极限不为0,则f(x)/g(x)的极限存在,且等于f(x)的极限/g(x)的极限。
2. 运算法则:- 直接代入法:对于连续函数,在极限点处可以直接代入函数值求极限。
- 换元法:通过变量代换,将复杂的极限问题转化为简单的极限问题。
- 分解法:将复杂的极限问题分解为简单的极限问题,然后逐步求解。
四、练习1.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一、复习1. 复习极限的定义和性质。
2. 复习常见的极限运算法则。
二、讲解典型例题1. 讲解典型的极限问题,如“求lim(x→0) sinx/x”。
2. 分析解题思路,讲解解题步骤。
三、练习1. 布置难度较大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极限的概念 教案

极限的概念教案教案:极限的概念【教案目标】了解极限的概念、性质和计算方法;掌握极限的几个常用计算规则;能够解决与极限有关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难点】极限的概念与性质,极限计算的方法,极限的计算规则。
【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一、引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极限?为什么要研究极限?2. 引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比如一辆车在某段时间内的速度是如何变化的,我们如何用数学的方法来描述这种变化?3. 引导学生认识到极限存在的必要性,为进一步介绍极限的概念做好准备。
二、讲解与讨论(30分钟)1. 介绍极限的概念与性质:a) 极限的定义:设函数f(x)在x0的某个去心邻域内有定义,如果存在一个常数A,使得对于任意给定的ε> 0,总存在对应的δ> 0,使得当0 < x - x0< δ时,有f(x) - A < ε,那么称函数f(x)当x趋向于x0时的极限为A。
b) 极限的性质:唯一性、局部有界性、保号性等。
2. 讲解极限计算的方法和常用计算规则:a) 直接代入法;b) 夹逼定理;c) 极限的四则运算规则;d) 极限的乘法规则、除法规则和幂函数规则等。
3. 进行一些例题的讲解与讨论,引导学生掌握极限计算的方法和常用规则。
三、练习与巩固(20分钟)1. 给学生发放练习册,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掌握极限计算的方法和规则。
2. 老师巡回辅导和答疑,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3. 鼓励学生积极互助,相互讨论解题思路,提高解题能力。
四、拓展与应用(20分钟)1. 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极限概念和计算方法解决复杂的问题。
2. 鼓励学生进行数学建模,将所学的极限概念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 老师对解题过程和答案进行点评和纠错,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极限概念。
五、总结与展望(10分钟)1. 学生进行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极限概念、性质和计算方法;回顾解题过程中的困难和思考方法。
高中数学极限教案

高中数学极限教案
教学内容:极限的概念及运算法则
教学目标:
1. 了解极限的概念,掌握极限的定义;
2. 掌握求极限的常用方法,如代入法、夹逼定理等;
3. 能够熟练运用极限的运算法则,解决相关题目。
教学重点:
1. 极限的定义及性质;
2. 极限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1. 运用夹逼定理求极限;
2. 掌握极限的运算法则。
教学准备:
1. 教材:高中数学教材;
2. 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等。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5分钟)
通过回顾前几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极限的基本概念及性质。
二、新知讲解(15分钟)
1. 讲解极限的定义及性质;
2. 介绍极限的运算法则:四则运算法则、三角函数的极限、指数函数的极限等。
三、示例演练(20分钟)
1. 通过几道例题,让学生熟悉求极限的常用方法;
2. 演示如何运用极限的运算法则解题。
四、练习巩固(15分钟)
布置一定数量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纠正错误。
五、课堂总结(5分钟)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应掌握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反思:
1. 学生是否能够理解极限的定义及性质;
2. 学生是否能够熟练运用极限的运算法则解题;
3. 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及互动讨论。
教学扩展:
可以通过拓展练习或应用题,加深学生对极限概念的理解及掌握。
《高等数学教案》

《高等数学教案》word版第一章:函数与极限1.1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定义函数的概念讨论函数的性质(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等)1.2 极限的概念与性质引入极限的概念探讨极限的性质与运算1.3 无穷小与无穷大定义无穷小与无穷大的概念比较无穷小与无穷大的大小关系1.4 极限的运算法则极限的加减乘除法则极限的复合函数法则第二章:导数与微分2.1 导数的概念与性质引入导数的概念探讨导数的性质(单调性、极值等)2.2 导数的计算法则基本导数公式和、差、积、商的导数法则2.3 微分的方法与应用微分的概念与方法微分在近似计算与优化问题中的应用第三章:泰勒公式与微分中值定理3.1 泰勒公式的概念与性质引入泰勒公式的概念探讨泰勒公式的性质与应用3.2 微分中值定理的概念与证明罗尔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柯西中值定理微分中值定理的应用(导数与函数的极值关系等)第四章:积分与微分方程4.1 积分的基本概念与方法引入积分的概念探讨积分的方法(牛顿-莱布尼茨公式、换元积分、分部积分等)4.2 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与方法引入微分方程的概念探讨微分方程的解法(常微分方程、线性微分方程等)第五章:线性代数基础5.1 向量的概念与运算定义向量的概念探讨向量的运算(加减、数乘、点积、叉积等)5.2 矩阵的概念与运算定义矩阵的概念探讨矩阵的运算(加减、数乘、转置、逆矩阵等)5.3 线性方程组的概念与解法引入线性方程组的概念探讨线性方程组的解法(高斯消元法、矩阵求逆法等)5.4 行列式的概念与性质定义行列式的概念探讨行列式的性质与计算方法第六章:概率论基础6.1 随机事件与概率定义随机事件与概率的概念探讨概率的计算(古典概率、条件概率、独立事件等)6.2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引入随机变量的概念探讨离散型随机变量与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律6.3 期望与方差定义期望与方差的概念探讨期望与方差的计算及其性质第七章:线性代数进阶7.1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定义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概念探讨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计算及其应用7.2 二次型定义二次型的概念探讨二次型的标准型与判定定理7.3 线性空间与线性变换引入线性空间与线性变换的概念探讨线性变换的性质与计算第八章:常微分方程与应用8.1 常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定义常微分方程的概念探讨常微分方程的解法(分离变量法、积分因子法等)8.2 常微分方程的应用探讨常微分方程在物理、生物学等领域的应用8.3 线性微分方程组引入线性微分方程组的概念探讨线性微分方程组的解法与应用第九章:复变函数基础9.1 复数的基本概念与运算定义复数的概念探讨复数的运算(加减、乘除、共轭等)9.2 复变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引入复变函数的概念探讨复变函数的性质(解析性、奇偶性等)9.3 复变函数的积分与级数探讨复变函数的积分(柯西积分定理、柯西积分公式等)探讨复变函数的级数(泰勒级数、洛朗级数等)第十章: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初步10.1 实函数的基本概念与性质定义实函数的概念探讨实函数的性质(单调性、有界性等)10.2 泛函分析的基本概念引入泛函分析的概念探讨赋范线性空间与希尔伯特空间的基本概念10.3 赋范线性空间的基本定理探讨赋范线性空间中的基本定理(闭区间上的有界线性算子等)重点解析第一章:函数与极限重点:函数的概念与性质、极限的概念与性质、无穷小与无穷大、极限的运算法则。
高中数学新课极限教案

高中数学新课——极限一、教学目标1. 理解极限的概念,掌握极限的表示方法。
2. 学会求函数在某一点的极限。
3. 理解无穷小和无穷大的概念,并能比较无穷小和无穷大的大小。
4. 了解极限在数学分析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 极限的概念:函数在某一点的极限,无穷小,无穷大。
2. 极限的表示方法:极限符号“\(\lim\)”,极限表达式。
3. 求函数在某一点的极限:直接求极限,定义法求极限,夹逼定理求极限。
4. 无穷小和无穷大的比较:无穷小比较,无穷大比较。
5. 极限在数学分析中的应用:导数,积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极限的概念,极限的表示方法,求函数在某一点的极限。
2. 难点:无穷小和无穷大的比较,极限在数学分析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引导学生理解极限的概念,掌握极限的表示方法。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的例子学会求函数在某一点的极限。
3. 采用比较法,让学生理解无穷小和无穷大的概念,并能比较它们的大小。
4. 采用联系实际法,让学生了解极限在数学分析中的应用。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极限的概念,极限的表示方法,求函数在某一点的极限,无穷小和无穷大的比较,极限在数学分析中的应用。
2. 例题:求函数在某一点的极限的例题。
3. 练习题:巩固极限的概念和求函数在某一点的极限的方法。
教案一、导入(5分钟)1. 引入极限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函数在某一点的极限是什么。
2. 介绍极限的表示方法,让学生熟悉极限符号“\(\lim\)”和极限表达式。
二、新课内容(15分钟)1. 讲解极限的概念,解释无穷小和无穷大的概念。
2. 讲解求函数在某一点的极限的方法:直接求极限,定义法求极限,夹逼定理求极限。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学会求函数在某一点的极限。
2.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求极限的问题,并及时给予指导和解答。
四、无穷小和无穷大的比较(10分钟)1. 讲解无穷小比较和无穷大比较的方法。
高等数学(上册)教案02 极限的概念

第1章 函数、极限与连续极限的概念【教学目的】:1. 理解数列极限、函数极限的概念;2. 理解函数在某点处的左、右极限概念;3. 掌握判断函数在某一点处的极限是否存在的方法。
【教学重点】:1. 函数极限的概念;2. 左右极限的概念;3. 极限存在的充要条件。
【教学难点】:1. 分段函数的左右极限;2. 极限存在的充要条件。
【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过程】:1.2.1数列的极限通过引述几个引理,引出数列极限的概念:定义 1 当数列{}n a 的项数n 无限增大时,如果n a 无限地趋近于一个确定的常数A ,那么就称A 为这个数列的极限,记作A a n n =∞→lim .读作“当n 趋向于无穷大时,a n 的极限等于A ”.符号“→”表示“趋向于”,“∞”表示“无穷大”,“n →∞”表示“n 无限增大”.A a n n =∞→lim 有时也记作 当n →∞时,a n →A ,(或a n →A (n →∞)). 若数列{}n a 存在极限,则称数列{}n a 是收敛的;若数列{}n a 没有极限,则称数列{}n a 是发散的. 1.2.2 函数的极限1、当∞→x 时函数的极限定义1、2、3定理1 A x f x =∞→)(l i m 的充要条件是A x f x f x x ==-∞→+∞→)(lim )(lim . 例5 讨论函数x e y =,当-∞→x ,+∞→x 时)(x f 的极限.解 由图1—8可知,0lim =-∞→x x e ,而x x e +∞→lim 不存在,所以当x →∞时,)(x f 的极限不存在.2、当0x x →时,函数)(x f 的极限函数极限定义(定义4)函数左右极限定义(定义5)定理 2 当0x x →时函数)(x f 的极限存在的充要条件是当0x x →时函数)(x f 的左、右极限都存在且相等,即A x f A x f x x x x x x ==⇔=+-→→→000lim )(lim )(lim 例10讨论函数 ⎪⎩⎪⎨⎧>+=<-=010001)(x x x x x x f 当0→x 时的极限. 解 函数0)(→x x f 当时的左极限为1)1(lim )(lim 00-=-=--→→x x f x x ,右极限为 1)1(lim )(lim 00=-=++→→x x f x x . 由于当0→x 时,函数)(x f 的左极限与右极限都存在但不相等,所以极限)(lim 0x f x →不存在.例11 已知)(x f =xx ||, ()x f x 0lim →是否存在? 解 当0>x 时,=)(x f 1||==xx x x ;当0<x 时,)(x f =x x x x -=||=-1,所以函数可以分段表示为()⎩⎨⎧<->=,0,1,0,1x x x f 于是 ()()1lim ,1lim 00-==-+→→x f x f x x , 即()()x f x f x x -+→→≠00lim lim ,所以()x f x 0lim →不存在.【教学小节】:通过本节的学习,理解极限的一系列概念,以及极限存在的重要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例题讲解
例 1 已知函数x
e x
f =)(,画出函数的图形,求)(lim x f x -∞
→,)(lim x f x +∞
→,
并讨论)(lim x f x ∞
→是否存在。
解 )(x f 的图形(图1-4),由图形不难看出:
)(lim x f x -∞
→=lim 0x x e →-∞=
)(lim x f x +∞
→=lim x x e →+∞
=∞
即:≠-∞
→)(lim x f x )(lim x f x +∞
→ 所以,)(lim x f x ∞
→不存在
例2 已知函数x
x f 1
)(=画出函数的图形,求)(lim x f x -∞→,)(lim x f x +∞→,
并讨论)(lim x f x ∞
→是否存在。
解 )(x f 的图形(图1-4),由图形不难看出:
)(lim x f x -∞
→=1
lim
0x x →-∞=
)(lim x f x +∞
→=1
lim 0x x →+∞=
即:)(lim x f x -∞
→=lim ()0x f x →+∞
=
所以,)(lim x f x ∞
→存在,且等于0。
即lim ()0x f x →∞
=
例3 2
232
lim
.2
x x x x →-+-求 解 2232lim 2x x x x →-+- 2(2)(1)
lim 2
x x x x →--=- 2lim(1) 1.x x →=-=
例4 2
2
lim() .x x x →+求
解 22
2
lim()22 6 .x x x →+=+=
例3,4,5和6说明了下列几种重要现象:
(1) 函数()f x 在0
x
处极限存在,但函数
()f x 在处可以没有
定义(如例 3) 。
(2) 函数()f x 在
x 处虽然有定义,
且在
x 处有极限,
但两者不相等,
0lim ()()
x x f x f x →≠即(如例5) (3) 函数()f x 在
x 处有定义,也有
极限。
且极限值与函
数值两者相等 (如例4)。
(4) 函数()f x 在
x 处虽然有定义,
但在
x 处没有极限
(如例6)。
图1-2
图1-1
例 5 已知函数,0,0,
012
12)(2<=>⎪⎩
⎪
⎨⎧++=x x x x x x f (图1-6)所示,求)(lim 0
x f x -→,)(lim 0x f x +
→,并讨论)(lim 0
x f x →是否存在。
解 根据)(x f 的分段表达式,并观察图形得:
)(lim 0x f x -
→=)1(lim 0
+-→x x =1
)(lim 0
x f x +→=)12(lim 20
++→x x =1
即:)(lim 0
x f x -→=)(lim 0
x f x +→=1
所以,)(lim 0
x f x →存在,且等于1
即)(lim 0
x f x →=1
例 6 已知函数,0,0,0101)(<=>⎪⎩
⎪
⎨⎧-=x x x x f 画出函数的图形,求)(lim 0
x f x -→,
)(lim 0x f x +
→,并讨论)(lim 0
x f x →是否存在。
解 )(x f 的图形(图1-7),且
)(lim 0x f x -
→=1lim 0
--→x =-1
)(lim 0x f x +
→=1lim 0
+→x =1
即:≠-→)(lim 0
x f x )(lim 0
x f x +→ 所以,)(lim 0
x f x →不存在.
四、课堂练习
练习:1.○
1=∞→n n 1
lim ○
2=∞
→n n 2lim ○
3=∞→n n 21lim ○4=+∞→n
n n 1lim 图1-3
图1-4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