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统计学习题(1-10)(1)(1)

合集下载

2018年度医学统计学试卷及其规范标准答案

2018年度医学统计学试卷及其规范标准答案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习题《医学统计学》第二版(五年制临床医学等本科生用)(一)单项选择题1.观察单位为研究中的( d )。

A.样本 B. 全部对象 C.影响因素 D. 个体2.总体是由( c )。

A.个体组成 B. 研究对象组成 C.同质个体组成 D. 研究指标组成3.抽样的目的是(b )。

A.研究样本统计量 B. 由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C.研究典型案例研究误差 D. 研究总体统计量4.参数是指(b )。

A.参与个体数 B. 总体的统计指标 C.样本的统计指标 D. 样本的总和5.关于随机抽样,下列那一项说法是正确的( a )。

A.抽样时应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B.研究者在抽样时应精心挑选个体,以使样本更能代表总体C.随机抽样即随意抽取个体D.为确保样本具有更好的代表性,样本量应越大越好6.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 b )。

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C.两者均不变D.两者均改变7.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 a )。

A.变异系数B.差C.极差D.标准差8.以下指标中(d)可用来描述计量资料的离散程度。

A.算术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标准差9.偏态分布宜用(c)描述其分布的集中趋势。

A.算术均数B.标准差C.中位数D.四分位数间距10.各观察值同乘以一个不等于0的常数后,(b)不变。

A.算术均数 B.标准差 C.几何均数 D.中位数11.( a )分布的资料,均数等于中位数。

A.对称B.左偏态C.右偏态D.偏态12.对数正态分布是一种( c )分布。

A.正态B.近似正态C.左偏态D.右偏态13.最小组段无下限或最大组段无上限的频数分布资料,可用( c )描述其集中趋势。

A.均数B.标准差C.中位数D.四分位数间距14.( c )小,表示用该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大。

A. 变异系数B.标准差C. 标准误D.极差15.血清学滴度资料最常用来表示其平均水平的指标是( c )。

第29讲 统计训练题2018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资料.docx

第29讲 统计训练题2018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资料.docx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为了调查了解某县七年级男生的身高,有关部门准备对200名七年级男生的身高作调查,以下调查方案中比较合理的是()A,查阅外地200名七年级男生的身高统计资料B,测量该县县城一所中学200名七年级男生的身高C.测量.该,县两所农村中学各100名七年级男生的身高D.在该县县城任选一所中学,农村任选三所中学,每所中学用抽签的方法分别选择50名七年级男生,然后测量他们的身高2.某省有7万名学生参加初中毕业会考,要想了解这7万名学生的数学成绩,从中抽取了 1 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这1 000名考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B.每位考生是个体C.7万名考生是总体D.这种调查是抽样调查3.九年级某班在一次考试中对某道单选题的作答情况如图所示,根据统计图,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A.选A的有8人B.选B的有4人C.选C的有26人D.该班共有50人参加考试4.某学校教研组对八年级360名学生就“分组合作学习”方式的支持程度进行了调查,随机抽取了若干名学生进行调查,并制作统计图,据此统计图估计该校八年级支持“分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学生约为(含非常喜欢和喜欢两种情况)()A. 216B.252C.288D.3245.如图,是某工厂2010-2013年的年产值统计图,则年产值在2500万元以上的年份是(A. 2011 年B. 2012 年C. 2013 年D. 2011 年和 2013 年6.甲、乙两班举行电脑汉字输入比赛,参赛学生每分钟输人汉字的个数统计结果如下表,某同学分析上表后得出如下结论:(1)甲、乙两班学生成绩平均水平相同,(2)乙班优秀的人数多于甲班优秀的人数(每分钟输入N150个汉字为优秀)⑶甲班成绩的波动比乙班大上述结论正确的是()A. (1)⑵(3)B. (1) (2)C. (1) (3)D. (2) (3)7.下表是四川省11个地市5月份某日最高气温(°C)的统计结果:该日最高气温的极差和平均数分别是( )A. 31 °C,28 °CB.. 26 °C, 28 °CC. 5 °C, 27 °CD. 5 °C, 28 °CC 2 c 28.射击训练中,甲、乙、丙、丁四人每人射击10次,平均环数均为8.7环,方差分别为S甲=0. 51, S乙=0. 41, S丙%0. 62, S T22=0. 45,则四人中成绩最稳定的是( )A.甲B.乙C.丙D. T9.某次歌唱比赛,最后三名选手的成绩统计如下:若唱功、音乐常识、综合知识按6 : 3 : 1的加权平均分排出冠军、亚军、季军,则冠军、亚军、季军分别A.王飞、李真、林杨B.王飞、林杨、李真C.李真、王飞、林杨D.李真、林杨、王飞10.甲、乙两班举行电脑汉字输入比赛,参赛学生每分钟输入汉字的个数统计结果如下表:某同学分析上表后得出如下结论:①甲、乙两班学生汉字输入的平均水平相同;②乙班优秀的人数多于甲班优秀的人数(每分钟输入汉字的个数不少于150为优,秀);③甲班成绩的波动比乙班■大.上述结论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①②C.①③D.②③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1.五个数1, 2, 4, 5, -2的极差是.12.已知一组数据3, 4, 4, 2, 5,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13.某工厂共有50名员工,他们的月工资方差*=20,现在给每个员工的月工资增加300元,那么他们新工资的方差是.14.数据3, 2, 1, 5, - 1, 1的众数和中位数之和是.15.已知一组数据10, 9, 8, X, 12, y, 10, 7的平均数是10,又知y比x大2,则x+y= .16.某校九年级(2)班(1)组女生的体重(单位:kg)为:38, 40, 35, 36, 65, 42, 42,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7.一个班级有40人,一次数学考试中,优秀的有18人.在扇形图中表示优秀的人数所占百分比的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是.18.某校男子足球队队员的年龄分布如表所示:年龄(岁)13 14 15 16 17人数 2 6 8 3 3则这些队员年龄的中位数是—岁.19.九年级(3)班共有50名同学,如图是该班一次体育模拟测试成绩的频数分布直方图(满分为30分,成绩均为整数).若将不低于23分的成绩评为合格,则该班此次成绩达到合格的同学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是_.20.在某次学校安全知识抢答赛中,九年级参赛的10名学生的成绩统计图如图所示.这10名学生的参赛成绩的中位数是—分.85 90 e三、解答题(共60分)21.(本题6分)甲、乙两位同学参加数学综合素质测试,各项成绩如下(单位:分)(1)分别计算甲、乙成绩的中位数;(2)如果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的成绩按3: 3: 2: 2计算,那么甲、乙的数学综合素质成绩分别为多少分?22.(本题7分)在开展“好书伴我成长”的读书活动中,某中学为了解八年级300名学生读书情况,随机调查了八年级50名学生读书的册数.统计数据如下表所示:册数0 1 2 3 4人数 3 13 16 17 1(1)求这50个样本数据的平均救,众数和中位数.(2)根据样本数据,估计该校八年级300名学生在本次活动中读书多于2册的人数.23.(本题7分)甲、成绩分别被制成下列两个统计图:乙两名队员参加射击训练,根据以上信息,整理分析数据如下:平均成绩/中位数/环众数/环方差环甲 a 7 7 1.2乙7 b 8 c(1)写出表格中a, b, c的值;(2)分别运用表中的四个统计量,简要分析这两名队员的射击训练成绩.若选派其中一名参赛,你认为应选哪名队员?24.(本题8分)某学校九年级学生举行朗诵比赛,全年级学生都参加,学校对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表彰, 设置一、二、三等奖各进步奖共四个奖项,赛后将九年级(1)班的获奖情况绘制成如图所示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图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九年级(1)班共有—名学生;(2)将条形图补充完整:在扇形统计图中,“二等奖”对应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是_(3)如果该九年级共有1250名学生,请估计荣获一、二、三等奖的学生共有多少名.25.(本题8分)了解学生零花钱的使用情况,校团委随机调查了本校部分学生每人一周的零花钱数额, 并绘制了如图甲、乙所示的两个统计图(部分未完成).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诙SX额条以(人)数额(元)(1)校团委随机调查了多少学生?请你补全条形统计图;(2)表示“50元”的扇形的圆心角是多少度?被调查的学生每人.一周零花钱数的中位数是多少元?(3)四川雅安地震后,全校1000名学生每人自发地捐出一周零花钱的一半,以支援灾区建设.请估算全校学生共捐款多少元?26.(本题8分)随着一部在重庆取景拍摄的电影《火锅英雄》在山城的热播,山城人民又掀起了一股去吃洞子老火锅的热潮.某餐饮公司为了大力宣传和推广该公司的企业文化,准备举办一个火锅美食节.为此,公司派出了若干业务员到几个社区作随机调查,了解市民对火锅的喜爱程度.业务员小王将“喜爱程度”按A、B、C、D进行分类,并将自己的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的统计图,请你结合图中所给信息解答下列问题:“喜爱程度”条形统计图“喜爱程度”扇形统计图(说明:A:非常喜欢;B:比较喜欢;C:一般喜欢;D:不喜欢)(1)请把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2)扇形统计图中A类所在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是_;(3)若小王调查的社区大概有5000人,请你用小王的调查结果估计“非常喜欢”和“比较喜欢”的人数之和.27.(本题8分)为了降低塑料袋--“白色污染”对环境污染.学校组织了对使用购物袋的情况的调查, 小明同学5月8日到站前市场对部分购物者进行了调查,据了解该市场按塑料购物袋的承重能力分别提供了 0.1元,0.2元,0.3元三种质量不同的塑料袋,下面两幅图是这次调查得到的不完整的统计图(若每人每次只使用一个购物袋),请你根据图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这次调查的购物者总人数是—人;(2)请补全条形统计图,并说明扇形统计图中0.2元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是度,0.3元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是度;(3)若5月8日到该市场购物的人数有3000人次,则该市场应销售塑料购物袋多少个?目备0.1兀28.(本题8分)A, B, C三名大学生竞选系学生会主席,他们的笔试成绩和口试成绩(单位:分)分别用了两种方式进行了统计,如表和图1:竞选人 A .B C笔试85 95 90口试80 85■笔试□ 口试B C(1)请将表和图1中的空缺部分补充完整.(2)竞选的最后一个程序是由本系的300名学生进行投票,三位候选人的得票情况如图2 (没有弃权票,每名学生只能推荐一个),则B在扇形统计图中所占的圆心角是度.(3)若每票计1分,系里将笔试、口试、得票三项测试得分按4: 3: 3的比例确定个人成绩,请计算三位候选人的最后成绩,并根据成绩判断谁能当选.。

统计学习题及答案_

统计学习题及答案_

第一章绪论-X 填空题统计一词从不同角度理解有三种涵义,即统计工作、统汁恪料和统计学 °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统计总体具有的特点是_大量性 、同质性 和 差异性 。

标志是说明 总体单位 特征的,可以分为 品质标志 和数量标志°统计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It 构成要素有6个,即指标名称、数值、汁戢单位、il •算方法、时间范用、空间范 职工的文化程度是品质 标志,工龄是 数量 标志。

企业的机器台数和职工人数是属于 离散 变量,而固世资产原值和销售收入是连续变量。

要了解我国乳品企业的生产情况,总体是_所有乳品企业,总体单位是_每一个乳品企业°要了解我国乳品企业的设备状况,总体是_所有乳品企业 ,总体单位是_ 毎一个乳品企业• 学生的性别、民族属于 品质 标志,而学生的身高、体重是数量 标志。

统计指标的概念完整表述为:“说明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的概念和具体数值”。

按统计指标的性质不同,统计指标可分为数量指标 和质量指标° 判断题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总体与总体单位之间是可以变换的,指标与标志也是可以变换的。

(T ) 张明同学期末数学成绩85分,这是统讣指标。

(F )总体单位的特征用指标来说明,总体的特征用标志来说明。

(F )标志可以用文字表现,也可以用数字表现。

(T )指标可以用文字表现,也可以用数字表现。

(F ) 指标值是由标志值汇总汁算而得到。

(T ) 在全国人口普査中,“年龄"是变量。

(T )某班学生学习情况调査中,班级名称和学生姓名都是可变标志。

(F )张明同学期末数学成绩85分,“成绩"是连续变S, “85分"是变量值。

(F ) 10. 某企业职工的姓名、民族、年龄、工种等都是品质标志。

(F )11•统il 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F ) 三、单项选择题1. 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A )。

统计学练习题01

统计学练习题01

郑州工商学院 2017-2018学年第 一学期《统计学》试卷(A 卷)考试方式:闭卷 本试卷考试分数占学生总评成绩的60%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对某企业5000名职工的工资状况进行调查,则总体是( )。

A .5000名职工B .每一个职工的工资C .每一个职工D .5000名职工的工资总额 2.某汽车企业的职工人数和利润额是( )。

A .连续变量B .离散变量C .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D .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3.为了解全国的钢铁产量,对占全国钢铁产量80%以上的几家大型钢铁企业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是( )。

A .重点调查B .典型调查C .随机抽样调查D .普查 4. 下述调查属于经常性调查的是( )。

A .每隔10年进行一次人口普查B .对五年来商品价格变动情况进行调查C .对2010年职称评审结果进行调查D .按月上报商品销售额 5.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规定的标准时间是2010年11月1日0时,下列情况应计入人口数的是( )。

A .2010年11月2日出生的婴儿B .2010年10月29日 21时出生,10月31日23时死亡的婴儿C .2010年10月29日23时死亡的人D .2010年11月1日3时死亡的人 6.某4s 汽车店员月销售汽车为80辆,则这个变量值应归入( )。

A .70---80分这一组 B .80---90分这一组 C .70—80或80—90两组都可以 D .作为上限的那一组 7.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500。

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组中值为( )。

A .520 B .510 C .500 D .4908.一组样本数据为3,3,1,5,15,12,11,9,7,中位数为( )。

A .3 B .13 C .7.1 D .79.对于左偏分布,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之间的关系是( )。

2017-2018-1《统计学》试卷B卷(附答案)

2017-2018-1《统计学》试卷B卷(附答案)

大学2017-2018 学年第 1 学期考试卷(附答案)课程统计学考试形式(闭卷,考试)特别提醒:2017年11月1日起,凡考试作弊而被给予记过(含记过)以上处分的,一律不授予学士学位。

1.某学生某门课成绩为80分,则“成绩”是()A.品质数据;B. 变量;C. 变量值;D. 标志值。

2.抽样调查抽取调查单位必须遵循的原则是()A. 可靠性原则;B. 准确性原则;C. 随机性原则;D.灵活性原则。

3.为比较多个样本间的相似性,适合采用的图形是()A.条形图;B.茎叶图;C. 箱线图;D.雷达图。

4.为了预测广东省城镇职工收入,在《广东统计年鉴》中找到了广东省多年城镇职工的月均工资数据。

这一数据属于()A.分类数据;B.顺序数据;C. 时间序列数据;D.截面数据。

5.与标准正态分布相比,t分布的特点是()。

A. 对称分布;B. 非对称分布;C. 比正态分布集中;D. 比正态分布平坦和分散。

6.设随机事件A、B的概率分别是0.5、0.2,且A与B独立,则事件AB的概率为()A. 0.1 ;B. 0.3 ;C. 0.6;D. 0.77.对于一个左偏的频数分布,一般情况下,下面()的值最大。

A. 平均数;B.中位数;C. 众数;D.几何平均数。

8. 检验多个正态总体均值是否相等时,应采用的检验法是( )。

A. Z 检验法 ;B. t 检验法 ;C. F 检验法 ;D. 2χ检验法。

9. 根据最小二乘法拟合直线回归方程是使( )。

A. 最小=-∑2i i)ˆ(yy; B. 最小=-∑)ˆ(i i y y C.最小=-∑2i)(y y;D.最小=-∑)(iy y10.指出下列指数中的帕氏数量指数公式( )。

A. ;B. ;C. ;D.二、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从数据使用者的角度看,统计数据主要有两条来源渠道,分别是 __和_ _。

2.已知()0.4P A =,()0.5P B =,A 与B 相互独立,则()P A B = 。

统计学习题及答案

统计学习题及答案

单选问题:下列不属于相关关系的现象是(3 )。

选项一:企业的投资与产出选项二:居民的收入与存款选项三:电视机产量与西红柿产量选项四:商品销售额与商品销售价格问题:抽样调查中的抽样误差是指(3 )选项一:在调查过程中由于观察、测量等差错所引起的误差选项二:在调查中违反随机原则出现的系统误差选项三:随机抽样而产生的代表性误差选项四:人为原因所造成的误差问题:企业职工工资水平比上年提高5%,职工人数增加2%,则企业工资总额增长(2 )。

选项一:10.0%选项二:7.1%选项三:7.0%选项四:7.2%问题:在假设检验中,原假设与备择假设(3 )选项一:都有可能被接受选项二:都有可能不被接受选项三:只有一个被接受而且必有一个被接受选项四:原假设一定被接受,备择假设不一定被接受问题:小王收集了1978年以来历年我国人均GDP与人均消费额的资料,如果要反映这一时期我国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用什么图形最为合适?(2 )选项一:直方图选项二:散点图选项三:饼图选项四:折线图问题:若回归直线方程中的回归系数为0,则直线相关系数(3 )。

选项一:r=1选项二:r=-1选项三:r=0选项四:r 无法确定问题:若消费者价格指数为95%,则表示(4)。

选项一:所有商品的价格都上涨了选项二:所有商品的价格都下跌了选项三:商品价格有涨有落,总体来说是上涨了选项四:商品价格有涨有落,总体来说是下跌了问题:某连续变量数列末位组为开口组, 下限为200,相邻组组中值为170,则末位组中值为( 1 )。

选项一:230选项二:200选项三:210选项四:180问题:若两变量的r=0.4 ,且知检验相关系数的临界值为,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3 )选项一:40%的点都密集分布在一条直线的周围选项二:40%的点低度相关选项三:两变量之间是正相关选项四:两变量之间没有线性关系问题:下列指标中包含有系统性误差的是(1 )选项一:SSA选项二:SSE选项三:选项四:问题:人口普查规定标准时间是为了( 1 )。

统计学基础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统计学基础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统计学基础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统计学基础》复习⼤纲适⽤班级:2011⾦诚泰⼯商管理、2011中专会计第⼀章总论考核知识点:统计的涵义1.什么是统计2.统计⼯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三者之间的关系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1.总体2.总体单位3.指标4.标志5.变异6.变量7.总体与总体单位的关系8.指标与标志的区别与联系统计的任务与过程1.统计的任务2.统计的⼯作过程3.统计的认识过程第⼆章统计调查考核知识点:统计调查的概念与种类1.统计调查2.统计调查的要求3.全⾯调查和⾮全⾯调查4.连续调查和不连续调查5.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统计调查⽅案1.调查对象2.调查单位5. 调查表6. 调查时间7. 调查期限8.调查的组织计划统计调查的⽅式1.定期统计报表2.普查3. 重点调查4.抽样调查5.典型调查6.各种统计调查⽅式结合运⽤的意义统计资料搜集的⽅法1.直接观察法2.报告法3.⾯谈访问法4.邮寄访问法5.电话访问法6.互联⽹访问法7.企业事业单位原始记录8.统计台账9.企业内部报表10.次级资料的搜集⽅法 11.统计资料报送的形式统计调查资料的质量控制1.统计调查误差2.登记误差3.代表性误差4.登记误差的控制5.代表性误差的控制第三章统计整理统计整理的内容和⽅法1.统计整理的概念2.统计整理的意义3.统计整理的内容4.统计整理的⽅法统计分组1.统计分组3.统计分组的⽅法4.统计分组体系5.简单分组6.平⾏分组体系7.复合分组8.复合分组体系9.选择分组标志的原则10.统计⼯作中常⽤的统计分组次数分布1.次数分布2.分配数列3.品质数列4.变量数列5.组距6.组限7.等距数列8.异距数列9.组中值10.频数11.频率12.正态分布13.编制单项式变量数列14.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15.计算组限与组中值16.计算频数与频率17.⽤列表法和图⽰法表⽰次数分布 18.正态分布数据的计算机录⼊汇总与质量控制1.计算机汇总的步骤2.数据录⼊的质量控制3.计算机数据审查⽅法统计表1.统计表2.统计表的作⽤3.统计表的构成4.统计表的内容5.统计表的分类6.统计表的编制第四章综合统计指标统计指标与统计指标体系1.统计指标2.数量指标5.相对指标6.平均指标7.标志变异指标8.统计指标的构成要素9.统计指标的特点10.统计指标的作⽤总量指标1.总量指标2.总体单位总量指标3.总体标志总量指标4.时期指标5.时点指标6.实物单位7.价值单位8.劳动时间单位9.总量指标的分类标准10.单位总量和标志总量的关系11.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的区别12.总量指标的作⽤13.总量指标计量单位的种类14.总量指标的计算原则15.总量指标的计算相对指标1.相对指标2.系数、成数、百分数、千分数3.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4.结构相对指标5.⽐例相对指标6.动态相对指标7.⽐较相对指标8.强度相对指标9.相对指标的作⽤10.相对指标的计算原则11.各种相对指标的计算平均指标1.平均指标2.简单算术平均数3.加权算术平均数4.简单调和平均数5.加权调和平均数6.平均指标的作⽤7.算术平均数与调和平均数的计算1.标准差及其计算2.标准差系数及其计算第五章抽样调查抽样调查的概念、特点及分类1.抽样调查2.随机原则3.抽样调查的特点4.抽样调查的种类5.⾮概率抽样6.概率抽样7.重复抽样8.不重复抽样9.简单随机抽样10.系统随机抽样11.分层随机抽样12.整群抽样抽样推断的⼏个基本概念1.总体2.样本3.总体指标4.样本指标抽样误差1.系统误差2.随机误差3.抽样平均误差4.抽样极限误差5.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参数估计1.点估计2.区间估计样本单位数的确定影响样本单位数的⼏个主要因素第六章相关与回归分析第七章时间数列分析时间数列的概念和种类1.时间数列2.时间数列的作⽤4.时间数列的特征5.时间数列的编制原则时间数列的⽔平指标1.发展⽔平2.平均发展⽔平(序时平均数)3.增长量4.平均增长量5.平均发展⽔平与⼀般平均数的关系6.平均发展⽔平的作⽤7.序时平均数的计算8.增长量的计算9.平均增长量的计算时间数列的速度指标1.发展速度2.增长速度3.年距发展速度4.年距增长速度5.发展速度的计算6.增长速度的计算7.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8.平均增长速度的计算第⼋章统计指数分析统计指数的概念及其应⽤1.狭义的指数2.⼴义的指数3.个体指数4.总指数5.动态指数6.静态指数7.统计指数的分类8.统计指数的作⽤总指数及其编制⽅法1.平均指数2.综合指数3.平均指数的编制⽅法4.平均指数和综合指数的区别与联系5.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指数体系及其因素分析1.指数体系2.综合指数体系因素分析⼏种常⽤的统计指数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2.国房景⽓指数3.消费者信⼼指数4.企业家信⼼指数(宏观经济景⽓指数)5.股价指数《应⽤统计学基础》综合复习题第⼀章导论⼀、单项选择题 2 3 4. 5.③ 6.①7.④8.③9.②10.②11.④12.③13.①14.②15.④16.①17.③18.②19.②1、统计认识对象是(.①)。

统计学习题集含答案

统计学习题集含答案

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统计一词有三种涵义,分别是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2、从统计发挥作用的层次来看,统计工作的基本职能可概括为信息职能、咨询职能和监督职能。

3、统计资料按计量方法不同,分为计点资料和计量资料.4、统计资料按是否直接取得,分为原始资料和次级资料。

5、统计资料按时间属性不同,分为时期资料和时点资料.6、统计资料按所覆盖的范围不同,分为全面资料和非全面资料.7、历史上“有统计学之名,无统计学之实"的统计学派是国势学派,“有统计学之实,无统计学之名”的统计学派是政治算术学派。

8、凯特勒是近代统计学的先驱者,同时也是数理统计学的奠基人。

9、统计学的性质可概括为:统计学是研究现象总体的数量表现和规律性的方法论科学.10、统计学按其发展阶段不同,可分为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

11、统计学按其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不同,可分为理论统计学和应用统计学。

12、统计信息与其它信息相比,具有客观性,总体性、数量性和扩展性几大特征。

13、统计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适应国家管理_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14、统计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始于17世纪中叶,距今有300多年历史。

15、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科学,而不是研究实质性问题的科学.16、在统计研究方法体系中,最主要、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有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和归纳推断法。

17、统计研究方法中的归纳法是一种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方法。

18、统计分析是对统计整理后的数据进行再加工和深加工的过程。

二、单选题1、统计最基本的职能是(A)。

A.信息职能B.咨询职能C.反映职能D.监督职能2、统计学作为统计实践活动的理论总结和概括的一门独立的科学,始于(C )。

A.15世纪末叶B.16世纪末叶 C.17世纪末叶D.18世纪末叶3、历史上最先提出统计学一词的统计学家是(B )。

A.威廉·配弟B.阿亨瓦尔C.康令D.约翰·格朗特4、历史上“有统计学之名,无统计学之实”的统计学派是(B ).A.政治算术学派B.国势学派C.数理统计学派D.社会统计学派5、历史上“有统计学之实,无统计学之名”的统计学派是(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总论一、判断题1.统计学是一门关于如何搜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方法论科学。

()2.统计活动与统计数据的关系是统计资料与统计实践的关系,统计学与统计活动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3.政治算术学派提出了一个世界公认的名词“统计学”,该学派是“有统计之名,无统计之实”的学派。

()4.统计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方法论学科,它能解决各门学科的所有问题。

()5.同质性是构成统计总体的前提条件。

()6.总体的同质性是指总体中的各个单位在所有标志上都相同。

()7.个体的变异性也是构成总体的必要条件。

()8.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总体单位的。

()9.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工业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个体。

()10.标志按标志值的表示方式不同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种。

()11.电话号码是数量标志。

()12.蓝色是品质标志。

()13.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存在具有相对性。

()14.不变标志是总体同质性特征的体现,而可变标志是总体差异性特征的体现。

()15.任何总体,其所包含的个体必须具备多个可变标志和至少一个不变标志。

()16.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而来的。

()17.品质标志表明个体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来表现,所以品质标志不能转化为统计指标。

()18.一个统计指标只能反映总体某一方面的数量特征。

( )19.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绝对数,质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相对数和平均数。

()20.可变标志、统计指标都是变量。

()21.连续型变量的变量值均是带有小数点的。

()22.人的体重是离散型变量。

()23.统计上的变异是指可变标志的标志表现之间的差别。

()24.大量观察法就是对尽可能多的总体单位进行观察,越多越好。

()25.统计描述法是在整个统计研究过程中都很有用的方法。

()二、单项选择题1.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A.客观现象的内在规律B.客观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C.统计活动过程D.统计活动结果2.要了解某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情况,则总体是()。

A.该企业的全部职工B.该企业每一个职工的文化程度C.该企业的每一个职工D.该企业全部职工的平均文化程度3.要了解50所中学的学生视力状况,则个体是()。

A.每所中学B.全部中学C.每名学生D. 每名学生的视力4.总体与总体单位不是固定不变的,是指()。

A.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发展,各个总体所包含的总体单位数也是在变动的B.随着人们对客观认识的不同,对总体与总体单位的认识也是有着差异的C.随着统计研究范围的变化,总体和总体单位的角色可以变换D.客观上存在的不同总体和总体单位之间,总是存在着差异5.下列总体中,属于无限总体的是()。

A.全国的人口总数B.某一水塘中某年所养的鱼数量C.城市年流动人口数D.工业中连续大量生产的产品产量6.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

A.学生的性别B.学生的年龄C.学生的专业D.学生的住址7.下列标志中,属于不变标志的是()。

A.某学校的学生性别B.某企业的职工年龄C.某高校的教师收入D.某政府机构职员的职业8.某班3名男生的身高分别为172厘米、176厘米和178厘米,这三个数值是()。

A.标志B.变量C.变量值D. 指标9.标志是指()。

A.总体单位的特征和属性的名称B.总体单位数量特征C.标志名称之后所表现的属性或数值D.总体单位所具有的特征10.以产品的等级来衡量某种产品的质量好坏,则该产品的等级是()。

A.数量标志B.品质标志C.数量指标D.质量指标11.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A.男性是品质标志B.人的年龄是变量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D.全国的儿童人口总数是数量标志12.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职工工资,上述两个变量()。

A.两者均为离散变量B.两者均为连续变量C.前者为连续变量,后者为离散变量D.前者为离散变量,后者为连续变量13. 2016年商品销售额400亿元,这个指标尚缺少()。

A.指标名称B.计量单位C.空间范围D.指标数值14.了解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的收入情况,下面哪个是统计指标?()。

A.该地区每名职工的工资额B.该地区每名职工的总收入C.该地区每个企业的工资总额D.该地区职工的工资总额15.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A.合格率B.总产值C.总成本D.人口数16.标志与指标的区别之一是()。

A.标志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指标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B.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C.指标是说明有限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无限总体特征的;D.指标是说明无限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有限总体特征的17.一个统计总体()。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18.在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中()。

A.统计指标与指标体系是毫无关系的B.统计指标体系是相互联系的指标所构成的整体C.若干个统计指标组成了统计指标体系D.统计指标可以决定统计指标体系的大小19.用部分数据去估计总体数据的理论和方法,属于()。

A.理论统计学B.应用统计学C.描述统计学 D推断统计学20.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要调查足够多的学生,这种方法称为()。

A.大量观察法B. 统计分组法C. 综合指标法 D.相关分析法三、多项选择题1.统计的含义包括()。

A.统计数据B.统计设计C.统计活动D.统计表E.统计学2.古典统计学时期,主要有()。

A.国势学派B.政治算术学派C.数理统计学派D.概率论学派E.社会统计学派3.从统计分析方法的研究和应用来分,统计学可以分为()。

A.理论统计学B.应用统计学C.描述统计学D.推断统计学E.社会统计学4.统计总体的等征包括()。

A.客观性B.大量性C.同质性D.差异性 D.相对性5.下列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有()。

A.学生姓名B.政治面貌C.所在年级D.已修学分E.逃课次数6.下列统计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有()。

A.月消费金额B.学历C.月收入D.月通话次数E.出勤率7.变量按其取值的表现不同可分为()。

A.确定性变量B.随机性变量C.连续变量D.离散变量E.常数8.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变量的有()。

A.商业企业单位数B.商品总销售额C.职工人数D.商品库存额E.商店经营商品品种数9.对某地区工业生产进行调查,得到如下资料,其中,统计指标有()。

A.某企业亏损20万元B.全地区产值3亿元C.某企业职工人数2000人D.全地区职工6万人E.全地区拥有各种设备6万台10.总体和总体单位、标志和指标这几个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

A.没有总体单位就没有总体,总体单位也离不开总体而独立存在B.总体是标志的承担者C.统计指标的数值来源于标志D.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E.指标和标志都能用数值表现11.要了解某地区全部成年人的就业情况,那么()。

A.某地区全部成年人是研究的总体B.某地区成年人口总数是统计指标C.某地区成年人口就业率是统计标志D.某人职业是厨师,则厨师属于标志表现E.反映每个人特征的职业是数量指标12.统计指标体系按其作用不同分为( )。

A.数量指标体系B.质量指标体系C.基本指标体系D.社会指标体系E.专题指标体系13.统计研究的程序(统计工作过程)包括()。

A.统计设计B.统计调查C.统计整理D.统计分析与解释E.统计资料的保存与开发14.统计学研究方法包括()。

A.大量观察法B.综合分析法C.统计描述法D.统计推断法E.统计模型法15.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具有以下特点()。

A.数量性B.同质性C.可比性D.总体性E.具体性五、简答题1. 简述统计的涵义。

2. 如何正确理解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的关系?3. 如何理解总体的大量性、同质性和差异性?4. 总体、总体单位之间的关系如何?试举例说明。

5. 如何理解标志、指标、变量三者的含义?试举例说明。

6. 变量可分为哪几类?7. 举例说明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

8. 品质标志、数量标志、质量指标、数量指标四者关系如何?试举例说明。

9. 什么是统计指标体系?有哪些表现形式?试举例说明。

10.统计研究的基本过程如何?常用的统计方法有哪些?第二章统计数据及其搜集一、判断题1.一般地,品质标志用定类尺度、定序尺度来测定,而数量标志用定距尺度和定比尺度来测定。

()2.研究生招生目录中,020203代表财政学、020204代表金融学、020205代表产业经济学、020208代表统计学,等等。

这意味着各个专业属于定序数据。

()3.统计调查是整个统计工作过程中的起始阶段。

()4.制定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是确定调查对象。

()5.调查对象就是统计总体,调查单位就是总体单位,也是报告单位。

()6.在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状况的普查中,调查单位是工业企业的每台生产设备,报告单位是每个工业企业。

()7.调查时间就是进行调查工作所需要的时间。

()8.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结果所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9.全面调查是对调查对象的各个方面都进行调查。

() ]10.对全国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

这种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

()11.在三种非全面调查中,抽样调查最重要,典型调查最好,重点调查次之。

()12.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所以其调查结果不可能存在误差。

()13.我国的人口普查每十年进行一次,因此它是一种连续性调查方法。

()14.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的根本区别是选择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

()15.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调查的标志值在其标志总量中所占比重大的少数单位。

()16.某市一新闻机构为了了解居民对居住环境的满意状况,到几个居民小区随意询问了500人。

这一调查属于随机抽样调查。

()17.由于直接观察法能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因而在进行大规模调查时,应采用这种方法。

()18.由于抽样调查中既有登记性误差,又有抽样误差,因此抽样调查的结果肯定不如普查数据准确。

()19.抽样调查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代表性误差,还有可能产生登记性误差,所以它的误差要比全面调查的误差大。

()20.各种调查方式的结合运用,会造成重复劳动,因此不应提倡。

()二、单项选择题1.在相同或近似相同的时间点上收集的数据称为()。

A.观测数据B.实验数据C.时间序列数据D.截面数据2.在不同时间上收集到的数据称()。

A.时间序列数据B.观测数据C.截面数据D. 实验数据3.下面的数据中属于顺序数据的是()。

A.5个人的年龄分别是25,22,34,41,33B.性别:男,女C.上市公司所属的行业:金融,房地产,医药,机械制造D.员工对企业某项改革措施的态度:赞成,中立,反对4.一家研究机构从IT从业者中随机抽取500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其中60%的人回答他们的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50%的人回答他们的消费支付方式是用信用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