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巴蜀文化介绍

合集下载

巴蜀文化

巴蜀文化

巴蜀文化是指四川盆地的地域文化。

巴文化集中在达州和巴中。

它活跃于四川东部,湖北西部,陕西南部和贵州北部。

巴文化的国家重点保护地点包括罗家坝遗址(四川省宣汉县)和城坝遗址(四川省Qu县)。

蜀文化是由三个古代民族以德阳和成都为中心融合而成的。

蜀文化的国家重点保护遗址包括三星堆遗址(德阳县广汉市)和金沙遗址(成都市庆阳区)。

蜀国成为西周王朝,包括四川西部,陕西南部和云南北部。

Ba和Shu的混合是在战国以后。

从商代到西周,黄河流域的蜀族与各民族之间进行了文化交流。

商代晚期出土的陶器,如深腹豆形器皿,高柄豆器和小平底碗等,具有地方特色,但青铜箭头,铜鼓和铜矛是黄河流域的常见陶器。

西周至春秋时期出土的玉器与中原一致。

2018年12月,教育部将四川大学巴蜀文化遗产基地确定为中国普通大学首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详细介绍编辑器巴蜀文化的发展已形成自己的特征,巴蜀文化的特征制约着自身的发展。

巴文化与蜀文化各有特点,有明显的区别,但在一定程度上是有联系的。

外部运输巴蜀古板路尽管四川盆地被高山和高原所包围,但山脉和平原之间的许多山谷已成为巴蜀独特的对外交通走廊。

流域西部是横渡横断山脉的Min 江,雅long江,大渡河和金沙江流域,其中流域可通。

流域东部以长江三峡为出口。

在盆地北部,有直接通往秦龙的剑门树路(金牛道)和通往汉中的嘉陵江流域。

流域以东的清江流域北部与江汉平原相连,南部与湖南西部的山脉相连。

正是基于这样的地理特征,巴蜀的祖先自古以来就与南,北,东和西文化兼容,使四川盆地成为农业和游牧文化的宝库。

文化辐射巴蜀文化也具有很强的辐射能力。

除与中原,楚,秦文化的相互渗透和影响外,巴蜀文化主要辐射云南贵州夜郎文化,昆明彝族文化和南culture文化,并传播到东南亚大陆。

它在金属制品和墓葬形式方面对东南亚产生了深远的长期影响。

元代双流学者费飞说:“成都是四川西部最受欢迎的旅游胜地,面积大,娱乐性也很高。

”巴蜀人的特点之一是他们喜欢娱乐。

蜀文化的分类

蜀文化的分类

蜀文化的分类蜀文化是指中国四川地区的文化,由于历史和地理原因,蜀文化具有独特的特点。

蜀文化可以分为多个分类,下面将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一、历史类蜀文化1. 三星堆文化三星堆文化是中国古代黄河流域之外最早的青铜时代遗址之一,位于四川广汉市境内。

该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和玉器,证明了当时这里已经具备了高度发展的青铜冶炼和玉器加工技术。

2. 巴蜀文化巴蜀文化是指距今4000年前至公元316年左右,在四川盆地及周边地区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古代文明。

该文化以成都平原为中心,包括现今四川、重庆、贵州等地区。

其特点是以铁器制造业为主导产业,并形成了独特的冶铁技术和冶金工艺。

3. 蜀汉文化蜀汉文化是指公元221年至263年间,在中国西南地区建立起来的一个政权——蜀汉政权所创造出来的文化。

蜀汉文化主要表现在文学、艺术、历史等方面。

其中,代表性的作品包括《三国演义》、《蜀中通志》等。

二、地域类蜀文化1. 成都文化成都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蜀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成都文化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理环境而闻名于世。

该文化以川剧、火锅、茶文化等为代表。

2. 巴渝文化巴渝是指重庆市和四川省东南部山区一带,该地区因为地形险峻,人民生活困苦,因此形成了独特的巴渝文化。

该文化以民间艺术和风俗习惯为主要内容,如巫术、龙舟竞渡等。

3.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文化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东部,是全国最大的苗族和侗族聚居区之一。

该地区因为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民族风情而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秘境”。

该地区的传统节日、手工艺、服饰等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三、艺术类蜀文化1. 川剧川剧是中国传统戏曲之一,源于四川地区。

该剧种以其独特的唱腔、表演方式和音乐风格而闻名于世。

其中,代表性的剧目包括《红灯记》、《二进宫》等。

2. 巴蜀画派巴蜀画派是指在中国古代画坛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一个画派,主要流行于唐至清时期。

该画派以写意花鸟为主,作品多以山水花鸟为题材,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巴蜀文化简介

巴蜀文化简介

巴蜀文化巴蜀文化是华夏文化的一个分支。

中国四川盆地中成都的蜀和重庆的巴所代表的文化。

蜀文化以成都为中心,包括盆地西部及陕南、滇北一带。

传说,早建有地方政权,至公元前316年为秦所灭。

考古发现,商至西周时,蜀人与黄河流域民族即有文化交流。

出土商代后期陶器如深腹豆形器、高柄豆、小平底钵等,虽具地方特色,但铜镞、铜戈、铜矛却为黄河流域常见器形。

出土的西周至春秋的玉石礼器与中原所出者一致。

巴文化最早源于湖北西南的清江流域,后活动于盆地东部及附近地区。

西周时,建有巴国,受蜀影响,始有较高水平的农业。

文化辐射力巴蜀文化又有具有很强的辐射能力,除与中原、楚、秦文化相互渗透影响而外,主要表现在对滇黔夜郎文化和昆明夷、南诏文化的辐射,还远达东南亚大陆地区,在金属器、墓葬形式等方面对东南亚产生了深刻久远的影响。

元代的双流人费著《岁华纪丽谱》曾说:“成都游赏之盛,甲于西蜀,盖地大物繁而俗好娱乐”。

俗尚游乐是巴蜀人的一大特点。

所以,巴蜀很早就兴起了旅游习俗,到唐宋时达到顶点。

以成都而论,全年的固定的游乐活动就有23次之多,或游江,或游山,或游寺,或游郊野,而且往往是群体出游,并与歌舞娱乐、体育竞技、商贸活动结合在一起,具有很丰富的文化内涵。

三国蜀汉文化三国蜀汉文化的中心遗迹是成都武侯祠。

武侯祠本是刘备墓、祭祀刘备的汉昭烈庙和诸葛武乡侯祠的合祀之地,但人们都用武侯祠这个名称来代称这几处遗迹。

诸葛亮作为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受到万世云霄的崇敬,“武侯祠”这一称谓,让我们深深领略到其中历史文化积淀的况味。

从武侯祠出发,沿着当年刘备入蜀的路线,可以陆续拜谒大邑子龙庙、德阳庞统祠、绵竹诸葛祠、绵阳富乐山和蒋琬墓、昭化费祎庙和剑阁翠云廊,北出汉中可到沔县定军山诸葛墓和武侯祠。

一路上我们尽可以领略历史淘尽千古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铁马金戈变为渔樵江渚的沧桑变化,从中受到启迪和教益。

南方丝绸之路远在四千年前,四川盆地就存在着几条从南方通向沿海,通向今缅甸、印度地区的通道。

德阳巴蜀文化介绍

德阳巴蜀文化介绍

课程名称:巴蜀文化与旅游作业名称:德阳巴蜀文化旅游资源介绍班级:13级旅管2班授课教师:干鸣丰老师学生:杜莉高何晓雨康钰兰学号:1332104007 13321040091332104012 1332104015德阳巴蜀文化旅游资源1.德阳简介德阳是省地级市,别称旌城,位于平原东北部,南靠,北接,东壤,西邻阿坝,现辖旌阳区、中江县和罗江县,代管广汉市、什邡市、绵竹市,幅员面积5911平方公里,是旅游门户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德阳市历史悠久,人文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可分为古迹与建筑类、人类文化遗址、文化等类型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其中独具魅力的有古蜀文化、三国文化、乡村文化和德孝文化等。

2.巴蜀文化旅游资源2.1古蜀文化广汉三星堆文化遗址,是地区迄今发现的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涵最为丰富的古蜀文化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星堆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

现已陆续出土了不少重要文物,特别是三星堆旁两个商代大型祭祀坑的发现,出土了上千件珍贵文物,其中包括一批青铜人物雕像群、连座2.6m高的青铜立人像、造型神奇的青铜纵目面像、约4m高的青铜神树和1.42m长的金皮杖等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三星堆文化遗址处于长江上游文化区之中心的平原,从遗址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以及遗址东、南、西三面所发现的商代古城墙上看,考古学家一致认为三星堆是蜀国早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都邑所在地。

2.2三国文化是三国时期蜀汉的政治与经济中心, 而罗江白马关是入蜀的最后一道关隘,是整个西川、平原的屏障,是历史上著名的三国古战场之一。

白马关景区隶属省罗江县,地处成德绵经济圈中心地带,景区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众多,形成了三国文化旅游和体育运动休闲两大板块。

景区有全国唯一祭祀备军师庞统的全国重点文物单位庞统祠;《三国演义》中描述的庞统率军攻取益州过程中箭身亡的落凤坡,以及后人在此为追思庞统辅助备建立蜀汉政权而兴建的衣冠冢-血坟;诸亮之子诸瞻、诸尚训练蜀军将士的点将台;诸瞻、诸尚率领蜀军将士抵御军邓艾的古战场八卦谷;以及目前保存完整的4.7公里金牛古驿道。

德阳巴蜀文化介绍

德阳巴蜀文化介绍

德阳巴蜀文化介绍德阳是四川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成都平原的中部,是川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巴蜀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深受德阳市民的影响和传承。

下面将为您介绍德阳巴蜀文化。

一、巴蜀文化的历史渊源在历史上,巴蜀地区曾是巴国和蜀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丰富的历史地理和人文资源,为巴蜀文化的繁荣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唐宋时期,巴蜀地区成为文人墨客的聚集地,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文化名人和重要文化遗迹。

二、德阳巴蜀文化的特点1.建筑艺术:德阳地区有许多古代建筑,如柳泉寺、大观楼等,这些建筑体现了巴蜀文化的精髓。

建筑风格以酱油色砖墙、木结构和特色屋檐为主要特点,具有独特的巴蜀风格。

2.传统手工艺:德阳市还有许多传统手工艺,如巴蜀剪纸、蜡染、竹编等。

其中,巴蜀剪纸是巴蜀地区的特色文化艺术形式之一,代表了德阳人民创造力和艺术才能。

巴蜀剪纸以其精致的设计、细腻的技巧和独特的风格而闻名于世。

3.音乐与舞蹈:巴蜀地区也以其丰富多样的音乐和舞蹈文化而著名。

巴蜀地区的土著音乐和舞蹈是川剧和巴蜀歌剧的重要源头,它们都融入了巴蜀地区特有的歌舞元素,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音乐舞蹈风格。

4.饮食文化:德阳市的巴蜀饮食文化丰富多样,川菜和巴蜀小吃是当地人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川菜以其辣味、麻辣和丰富的口感而著名,如麻辣火锅、水煮鱼等。

巴蜀小吃则是德阳市民独特的食品创造,如豆花、肥肠粉、狗肉粉等,以其独特的风味而备受推崇。

5.文化艺术:德阳市还有许多文化艺术活动,如巴蜀书法、巴蜀绘画等。

巴蜀书法以其独特的笔法、诗意的墨迹和美妙的字体而闻名。

巴蜀绘画则是以自然风景和人物生活为主题,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精湛的绘画技巧而广受赞誉。

三、保护与传承为了保护和传承巴蜀文化,德阳市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一方面,德阳市政府通过修复和保护古建筑、博物馆和文化遗址,为人们了解巴蜀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场所和资源。

另一方面,德阳市注重巴蜀文化的教育和传承,开设巴蜀文化课程,组织巴蜀文化展览和表演,培养巴蜀文化的年轻传承人。

巴蜀文化

巴蜀文化

巴蜀文化巴蜀文化是指四川盆地的地域文化。

巴文化中心位于达州和巴中地区。

在四川东部,湖北西部,陕西南部和贵州北部开展活动。

八卦文化国家重点保护遗址包括:罗家坝遗址(四川宣汉县),城坝遗址(四川渠县)。

蜀族文化是由三个以德阳和成都地区为中心的古老部落融合而成的。

蜀文化的国家重点保护遗址包括:三星堆遗址(德阳县广汉市),金沙遗址(成都庆阳区)。

蜀国后来在西周成为封闭国家,包括四川西部,陕西南部和云南北部。

巴基斯坦和蜀国的交融是在战国以后。

从商代到西周,黄河流域的蜀人与各族之间进行着文化交流。

商代晚期出土的陶器,如深腹豆形的器皿,高柄的豆子,小平底碗等,尽管具有地方特色,但在铜轭,铜锗和铜矛中普遍存在。

黄河流域。

西周至春秋时期出土的玉器与中原相同。

国四围攻巴蜀盆地的地势是“四个轿车之乡”,古代交通十分困难。

因此,李白叹了口气:“通往蜀之路的艰辛难爬”。

这种封闭的地形必将对巴蜀文化作为农业文明的封闭性产生更大的影响。

但是正因为如此,它反过来激发了巴蜀祖先开放并努力改善自己的环境的决心和勇气。

结果,环境和文化融合在一起,创造了巴蜀祖先的历史个性,这些祖先是封闭的,封闭的是开放的。

随着时间的流逝,开放性和兼容性最终成为巴蜀文化的最大特征。

巴蜀文化与秦龙文化之间交流的最大障碍是北部的秦岭。

然而,巴蜀族的祖先以惊人的勇气创造了一流的木板路技术,打破了盆地的封锁,克服了狭窄的封闭道路。

蜀王派出五位伟人,为迎接秦惠文国王送来的金牛和五个美女的神话故事扫清了道路,这是古代山间文化交流的生动体现。

木板路是巴蜀人的伟大发明。

司马迁认为,巴蜀“四围之国”的封闭是通过“千里万里的木板路”实现开放的。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历史学家的愿景。

必须在每座山上清理道路,遇到水时必须建造桥梁。

为了突破封闭之路,古代蜀族祖先发明了栈道并出版了《若桥》。

若桥是一座索桥。

有很多类型。

仍然可以看到藏族地区的高架藤桥和网状藤桥,Min山的竹绳桥,云南西北部的网状条纹桥和都江堰的早期朱浦桥。

巴蜀文化讲解

巴蜀文化讲解


四川盆地虽为高山和高原所环抱,但山原之间 的若干河谷却成为巴蜀得天独厚的对外交通走 廊。盆地的西部是岷江、雅砻江、大渡河和金 沙江流域,它们穿行于横断山脉,其中可通行 的河谷,成为古氐羌民族迁徙的南北走廊。盆 地的东部有长江三峡作为出口。盆地北部既有 剑门蜀道(金牛道)直通秦陇,又有嘉陵江河 谷直通汉中。而盆地以东的 清江 流域又北与江汉平原相通, 南与湘西山地相连。
巴蜀文化特征
影响巴蜀文化的因素
诗歌中的巴蜀
(李白)
• 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核心:巴(重庆)文化区和蜀(成都)文化区
目 录
巴蜀文化特征
影响巴蜀文化的因素
诗歌中的巴蜀
巴蜀文化特征
强烈的反叛意识,锐意的革新精神
瑰丽飘逸的思想,至情至性的品格
喜艳侬、好华美的审美特性
强烈的反叛意识,锐意的革新精神
“未能笃信道德,反以好文讥刺”《汉书•地理 志》) 十二个字几乎是巴蜀人文性格的整体概括。 正是由于这种人文性格的影响,造就了巴蜀一代 代杰出的人物。正是这种大胆的反叛意识和革新 精神才使得巴蜀作家能够以一种坚韧冲决的态度 走出巴蜀,创造出非凡的成就。
砯崖转石万壑雷
延庆教科研中心高中语文 组
38
枯松倒挂倚绝壁
延庆教科研中心高中语文 组

巴蜀文化——精选推荐

巴蜀文化——精选推荐

巴蜀⽂化巴蜀⽂化巴蜀⽂化,指四川盆地的地域⽂化。

是灿烂的中华⽂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巴⽂化以达州、巴中地区为中⼼。

活动于四川东部、湖北西部、陕西南部及贵州北部。

巴⽂化国家重点保护遗址有:罗家坝遗址(四川宣汉县)、城坝遗址(四川渠县)。

蜀⽂化则由三个古族融合⽽成,以德阳、成都地区为中⼼。

蜀⽂化国家重点保护遗址有:三星堆遗址(德阳⼴汉市)、⾦沙遗址(成都市青⽺区)。

蜀国后成为西周封国,含川西、陕南、滇北⼀带。

巴、蜀交融已是战国之后。

商⾄西周时,蜀⼈与黄河流域民族已有⽂化交流。

出⼟商代后期陶器如深腹⾖形器、⾼柄⾖、⼩平底钵等,虽具地⽅特⾊,但铜镞、铜⼽、铜⽭却为黄河流域常见器形。

出⼟的西周⾄春秋的⽟⽯礼器与中原所出者⼀致。

2018年12⽉,教育部认定四川⼤学巴蜀⽂化传承基地为第⼀批全国普通⾼校中华优秀传统⽂化传承基地。

巴蜀⽂化的发展形成了⾃⾝的特点,⽽巴蜀⽂化的特点⼜限制了⾃⾝的发展。

巴⽂化与蜀⽂化有着各⾃的特点和明显的区别,却在⼀定程度上有着割舍不断的关系。

纵观全局,中国⽂化是⼀个更⼤的概念,它的特点是:中⼼稳定,边缘波动。

⽽巴蜀⽂化,也同样遵循着这个准则,它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保持着稳定性,但是,也适度的容纳着外来⽂化。

这种特性可以从三星堆到⾦沙的出⼟中看得出来,它拥有着⾃⼰的区域特⾊,与中原地区的特点截然不同。

但是,这些⽂化却⼜与中原⽂化有着丝丝⼊扣的联系。

四川的整体地形是盆地,⽣活在这样的地⽅四川⼈便时常抬头向上看,尽⼒地汲取来⾃四⾯⼋⽅乃⾄于头顶上传来的信息与⽂化。

因⽽,巴蜀⽂化就充满了⽆限的可能与⽣机。

除此之外,巴蜀⽂化还有⼀个特性,那就是关于《易经》的传统深厚⽽浓郁。

宋明理学家程颐,曾说过“易学在蜀”这句话,⼀直到晚清时期,张之洞来到四川,依然能随处可闻关于易学的谈论。

这⾜以证明,易学早已深深的植根在了巴蜀⽂化之中。

可能是因为四川⼈过于独⽴的思考能⼒,巴蜀地区的经学传统,⼀直很薄弱,不像中原地区和清朝的江南地区,发展得红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名称: 巴蜀文化与四川旅游作业名称:德阳巴蜀文化旅游资源介绍班级: 13级旅管2班授课教师: 干鸣丰老师学生姓名: 杜莉高金华何晓雨康钰兰学号: 07 0912 15德阳巴蜀文化旅游资源1.德阳简介德阳就是四川省地级市,别称旌城,位于成都平原东北部,南靠成都,北接绵阳,东壤遂宁,西邻阿坝,现辖旌阳区、中江县与罗江县,代管广汉市、什邡市、绵竹市,幅员面积5911平方公里,就是成都旅游门户圈得重要组成部分。

德阳市历史悠久,人文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可分为古迹与建筑类、人类文化遗址、宗教文化等类型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其中独具魅力得有古蜀文化、三国文化、乡村文化与德孝文化等。

2.巴蜀文化旅游资源2、1古蜀文化广汉三星堆文化遗址,就是四川地区迄今发现得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为丰富得古蜀文化遗址,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星堆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得考古发现之一,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得母体,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

现已陆续出土了不少重要文物,特别就是三星堆旁两个商代大型祭祀坑得发现,出土了上千件珍贵文物,其中包括一批青铜人物雕像群、连座2、6m高得青铜立人像、造型神奇得青铜纵目面像、约4m高得青铜神树与1、42m长得金皮杖等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三星堆文化遗址处于长江上游文化区之中心得成都平原,从遗址内出土得大量珍贵文物以及遗址东、南、西三面所发现得商代古城墙上瞧,考古学家一致认为三星堆就是蜀国早期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都邑所在地。

2、2三国文化成都就是三国时期蜀汉得政治与经济中心, 而罗江白马关就是秦入蜀得最后一道关隘,就是整个西川、成都平原得屏障,就是历史上著名得三国古战场之一。

白马关景区隶属四川省罗江县,地处成德绵经济圈中心地带,景区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众多,形成了三国文化旅游与体育运动休闲两大板块。

景区内有全国唯一祭祀刘备军师庞统得全国重点文物单位庞统祠;《三国演义》中描述得庞统率军攻取益州过程中箭身亡得落凤坡,以及后人在此为追思庞统辅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而兴建得衣冠冢-血坟;诸葛亮之子孙诸葛瞻、诸葛尚训练蜀军将士得点将台;诸葛瞻、诸葛尚率领蜀军将士抵御魏军邓艾得古战场八卦谷;以及目前保存完整得4、7公里金牛古驿道。

德阳市得三国遗迹就是蜀汉历史上最悲壮得一幕,有着极其深远与广泛得影响,对于研究三国文化、开展三国文化旅游具有重要得价值。

2、3乡村文化德阳得乡村文化旅游独具特色,中国绵竹年画村、九龙山乡村旅游景区、什邡马祖故里、渔江新村、广汉松林桃花山景区等共同构建了德阳乡村文化精品旅游线路。

中国绵竹年画村、九龙山乡村旅游景区两个4A级景区就是这条精品线路上得精华。

其中,绵竹年画村景区围绕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年画文化,融合四川民居与江南水乡风格,结合新农村建设,集年画生产与乡村观光于一体。

而在九龙山乡村旅游景区,可以享受到风光秀美得湿地沟、独具扬州风韵得九龙水街,更可以体验滑草、登山、山地自行车等运动项目。

中国绵竹年画村九龙山乡村旅游景区2、4德孝文化传承5000年得孝文化,就是中华文化得一块瑰宝,而德阳孝文化源远流长,中国德孝城就是我国历史上二十四孝“姜诗孝亲、涌泉跃鲤”、“安安送米”典故得故里,德孝文化得发源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德孝城位于德阳市旌阳区孝泉镇阳安大道旁,就是一座仿古式建筑群。

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孝文化部分,历史文化部分与休闲娱乐部分。

这里,可以感受孝文化与道教、伊斯兰文化融会贯通,回、汉民族与谐相处得多元文化旅游。

其中,一门三孝孝子牌坊,就是御敕姜孝祠山门,古朴雄伟,坐北向南,该牌坊就是为表彰姜诗一家三人尊老、敬老、养老得高尚品德,汉顺帝钦敕《圣旨》建祠立坊;姜孝祠,就是德孝文化得主干,就是德孝文化得集中展现,也就是德孝文化得精粹之所在。

3、德阳巴蜀文化景点景区简介3、1罗江白马关白马关,三国时名绵竹关,南北朝至隋唐置鹿头关,五代时另名白马关至今。

白马关,就是秦入蜀得最后一道关隘,就是整个西川、成都平原得屏障。

它就是汉以来,剑南五关得最后一关,由西安至成都入四川境后将经过五关——葭萌关、剑门关、涪城关、江油关与白马关。

关楼上“白马关”得关名,就是宋朝大文豪苏轼得墨宝。

清代著名文学家、巴蜀才子李调元有诗赞曰:“江锁双龙合,关雄五马侯,益州如肺腑,此地小咽喉”。

白马关景区隶属四川省罗江县,地处成德绵经济圈中心地带,南距德阳15公里,北抵绵阳27公里,距罗江县城4公里,宝成铁路、川陕公路(108国道)、成绵高速公路、成绵乐铁路客运专线横穿全境。

白马关景区规划幅员面积14平方公里,为浅丘地形,植被丰富、山水秀美、气候宜人,境内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众多,形成了三国文化旅游与体育运动休闲两大板块。

2011年,白马关镇被住建部、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景区内有全国唯一祭祀刘备军师庞统得全国重点文物单位庞统祠;《三国演义》中描述得庞统率军攻取益州过程中箭身亡得落凤坡,以及后人在此为追思庞统舍生辅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而兴建得衣冠冢-血坟;诸葛亮之子孙诸葛瞻、诸葛尚训练蜀军将士得点将台;诸葛瞻、诸葛尚率领蜀军将士抵御魏军邓艾得古战场八卦谷;以及目前保存完整得4、7公里金牛古驿道。

3、1、1庞统祠就是安葬与纪念三国时代刘备得军师庞统得地方,位于白马关镇凤雏村鹿头山上。

建安十九年(214年)初夏,庞统随刘备进攻雒城中流矢阵亡,时年不足三十六岁。

庞统得死让刘备感到非常得痛惜,将其厚葬于白马关。

公元221年刘备称帝以后,追封庞统为关内候,并在墓前建祠祭祀。

在蜀国后期,刘禅又追谥庞统为靖侯,以表达蜀人对庞统得思念。

现存祠墓由四川巡抚能泰重建于康熙三十年(1691)。

乾隆、嘉庆、道光、光绪年间屡次培修、重建,终成现有规模。

祠墓坐北朝南,三进四合布局,占地50000多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373、7平方米,依次排列着山门、二师殿、栖凤殿与庞统墓园。

全部建筑以石材为主,古朴典雅,庄重肃穆。

另有张飞殿、浣甲池、南北关楼等附属建筑。

祠内有明清诗碑、修庙碑、政府文告碑刻30余通;石柱对联40余副,就是研究三国时期蜀汉政权得重要实物资料。

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1、2金牛古道又称古蜀道或石牛道。

罗江县境内全长28千米。

以白马关段保存相对完好,南起白马旧场,北至落凤坡,全长4、7千米,宽1、5米至2米不等。

由南至北,依次有溜石板,碉堡梁子、枣子湾、王家坪、庞统祠、金家垭口、落凤坡等自然人文景观。

原为青石铺就,路中有车辙,现条石基本被毁,仅庞统祠内、金家垭口、落凤坡三段较为完整。

相传公元前334年,秦惠王当上国王以后,继续秦国对外得扩张。

她首先想要解决她得后顾之忧--蜀国,以求得在争霸天下时不会腹背受敌。

但就是,惠王畏惧蜀道得艰险,迟迟不敢发兵。

后来,秦国大将司马错献计,让秦王谎称与蜀国交好,并以金牛与美女作为礼物送给蜀国以表诚意。

希望蜀国能够修建一条路来接纳这些礼物。

古蜀王派了五个能够开山劈地得大力士来修建这条道路,五丁开山得传说也就由此而来。

3、1、3倒湾就是白马关古战场遗址之一,其全称为“落凤坡倒湾古战场”。

公元263年,魏国征西将军邓艾、镇西将军钟会、雍州刺史诸葛绪等分三路伐蜀。

邓艾率一批精兵强将从无人小道偷渡姜维防守得阴平关(甘肃文县),随后破江油关,直逼成都。

诸葛亮长子诸葛瞻临危率军到鹿头山绵竹关(即白马关)布兵防守。

在魏军得凌厉攻势下,蜀军渐渐不敌,白马关上血流成河,尸横遍野。

诸葛瞻、张遵(张飞之孙)先后被魏军砍下头颅,蜀军将士大部殉难,白马关失守。

而这里,也因蜀汉将士得不断倒下而得名“倒湾”。

倒湾古镇位于“八卦谷”古战场以西,金牛古道以南,凤雏湖、庞统祠以东,居于“三国蜀汉文化旅游”开发核心区,占地面积35000平方米。

古镇布局借用八卦谷得特点,呈迷宫形式,共12条巷子,巷巷相连,古镇建筑风格呈徽派建筑特色,粉墙、青瓦、马头墙、砖木石雕为典型代表,整个建筑风格清新典雅,崇尚自然与与谐,讲究自然情趣与山水灵气。

据传说,当年诸葛瞻所率得蜀军将士进驻四川得时候,大都为徽州人,后来大败于魏军后,幸存将士在此隐姓埋名活了下来,将徽派建筑元素融入了当地得建筑风格中,一直沿袭到现在。

在倒湾古镇不远处,就是具有关中建筑特色得新村聚居点五丁谷与五美寨,新得聚居点修建继续沿袭“因景建点、建点成景”得模式,形成集生产、生活、产业功能为一体得新型旅游小镇。

3、2、德阳诸葛双忠祠绵竹诸葛瞻父子墓祠(又名诸葛双忠祠),就是四川省重要得蜀汉遗迹之一。

绵竹双忠祠原有得塑像就是祖孙三代,前殿祭祀诸葛瞻父子,启圣殿祭祀诸葛亮。

成都、绵竹两处祠堂展示了诸葛亮祖孙三代忠贞无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得高风亮节。

史书记载,诸葛瞻为诸葛亮47岁所生得长子,自幼“聪慧可爱”、“工书画强识念”,才识敏捷,诸葛亮为使她成才,曾写下著名得《诫子书》。

诸葛瞻继承了父亲得忠贞,身肩重任,尽心竭力处理军国大事。

魏征西将军邓艾伐蜀自阴平由景谷道旁入。

瞻督军至涪停住,前锋破,退保绵竹。

邓艾遗书诱降:“若降者,必表为琅邪王。

”瞻怒斩艾使与邓军决战于绵竹,瞻军败,诸葛瞻临阵战死,瞻子诸葛尚驰马魏军冒阵而死,年仅19岁。

诸葛瞻父子在敌军强大攻势面前表现了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得英雄气概,千百年来受到人们得景仰与崇敬。

绵竹就是诸葛瞻父子斩使拒降,为国捐躯得地方,故绵竹享有“忠臣孝子纲常地”得美称。

现存得诸葛双忠祠古建筑尚有启对殿与拜殿,启圣殿建于清朝乾隆三年,拜殿建于道光七年。

清代自乾隆以后几乎每隔20多年就要维修、扩建一次,到清末时,双忠祠已就是殿宇崔伟,题刻琳琅。

1985年以来,当地政府对双忠祠进行一次大得修缮,修复了忠孝门,维修了拜殿,整修了墓茔,新建了文物陈列室。

并在拜殿内制作了大型彩塑《魂壮绵竹关》。

这组雕塑再现了当年诸葛瞻父子死守绵竹关,寸土不让,以死报国得悲壮情景。

雕塑用写实得手法,造型生动,神态逼真,观赏这组彩塑仿佛亲临当年得古战场。

拜殿前得匾额就是张爱萍将军书题得“汉室忠烈”四个大字。

塑像上方得横匾则就是我国著名戏剧作家曹禺先生亲笔所题“魂壮绵竹关”五个大字。

3、3姜孝祠姜孝祠位于德阳孝泉古镇省级,龙护舍利宝塔左侧(现属孝泉师范学校范围内),又有姜诗庙、姜公祠、孝感庙、孝子祠、孝感祠等多种称呼。

史料记载,姜孝祠,飞檐斗拱,雕花木窗格扇,气派庄严,祠堂三门三进,正殿前为过厅,厅前两侧为放生池,再前为石制得高大门坊。

门坊上镶有两石碣:一竖书“姜孝祠”,一横书“跃鲤名区”。

门坊背面又有“一门三孝”题额。

正殿内为姜庞夫妇俩得塑像,神态雍容,栩栩如生。

正殿左厢就是安安殿,右厢为邻姑殿。

正殿后为先代殿,祀姜诗父母,比正殿稍长。

两殿间石碑林立,古柏森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