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自考《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自考真题】最新全国2018年4月自考小学语文教学论考试真题含参考答案(自考必备)

【自考真题】最新全国2018年4月自考小学语文教学论考试真题含参考答案(自考必备)

全国2018年4月自考小学语文教学论考试真题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小学语文教学论试题课程代码:00410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宇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我国小学语文成为一门学的时间是A.清朝末期B.洋务运动时期C.南京临时政府时期D.五四运动时期2、规定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等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是A.课程标准IB.教学计划C.教学大纲D.教育法3、二十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国民政府水平最高的国语教科书是A.沈百英、沈秉廉主编《复兴国语教科书》B.叶圣陶主编《开明国语课本》C.朱文叔、吕伯攸主编《小学国语读本》D.吴研因主编《国语新读本》4、体现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和间接反映过程的是A.观察B.理解C.表述D.思维5、下列不属于张志公先生强调的学好语文“三道关口”的是A.字关B.词关C.句关D.篇章关6、先秦时期通用的识字教材是A.《仓颉篇》B.《爰历篇》C.《博学篇》D.《史籀篇》7、下列不属于确定阅读教学目标依据的是A.语文课程标准B.语文教材C.课程进度D.学生实际水平和要求8、关于阅读能力的培养,初步学会默读,并开始学习略读是在A.低年级B.中年级C.高年级D.大学9、用书面语言来表达指的是A.写作B.阅读C.听话D.说话10、听话能力的前提是A.语言的理解力B.集中的注意力C. 记忆力D.辨析力11、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的,目的是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监控的评估是A.综合性评佔B.诊断性评估C.形成性评估D.总结性评估12、综合性学习要求“可以结合教材学习内容,适度拓展”的学段是A.幼儿时期B.低年级C.中年级D.高年级13、小组评改作文时小组的人数最好是A.1-2人B.3-5人C. 6-9 人D.10-12 人14、一般的能力测试、水平考试等属于A.综合性评估B.诊断性评估C.形成性评估D.目标参照评估15、学生正式开始学习用书面语言进行写作的阶段是A.幼儿时期B.—二年级C.三四年级D.五六年级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考小学语文教学论试题与答案

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考小学语文教学论试题与答案

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考小学语文教学论试题与答案课程代码0041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C2.B3.A4.C5.D6.A7.A8.C9.C 10.D11.D 12.D 13.A 14.B 15.D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6.ABCD 17.AC 18.ABDE 19.AD 20.ABC21.ABD 22.ACD 23.ABD 24.ABCD 25.ABCD26.ABC 27.ABCD 28.BCD 29.DE 30.ABCDE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空,每空1分,共6分。

31.序列性32.能力33.识字教学34.语文教学的专业素养35.平均成绩36.交际互动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37.教学原则:是根据学科性质、教学目的,从丰富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带有规律性的指导教学的基本法则。

38.课堂教学结构:指把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师生互动等要求,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规则进行排列和组合,构成的一个比较完整的综合系统。

39.听课:是一般教师、领导或研究者凭借自身感官以及有关的辅助工具,直接或间接从课堂情境中获取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相关信息的一种教学观摩、评价及研究活动。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0.(1)用白话文编写语文课本,使小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提高。

(2分)(2)增强了语文的文学性和趣味性。

(2分)(3)由于五四运动的影响,增加了反帝反封建,热爱祖国的内容。

(1分)41.(1)阅读教学是识字的重要途径。

(1分)(2)阅读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1分)(3)阅读教学能够促进听话、说话和作文能力的提高。

(1分)(4)阅读教学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知识、开阔眼界、活跃思维,受到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促进智力的发展。

(2分)4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实施建议三部分和一个附录。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小学语文教学论真题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小学语文教学论真题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小学语文教学论真题(总分:100.00,做题时间:15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15.00)1.我国小学语文成为一门学的时间是(分数:1.00)A.清朝末期B.洋务运动时期C.南京临时政府时期√D.五四运动时期解析:2.规定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等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是(分数:1.00)A.课程标准√B.教学计划C.教学大纲D.教育法解析:3.二十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国民政府水平最高的国语教科书是(分数:1.00)A.沈百英、沈秉廉主编《复兴国语教科书》B.叶圣陶主编《开明国语课本》√C.朱文叔、吕伯攸主编《小学国语读本》D.吴研因主编《国语新读本》解析:4.体现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和间接反映过程的是(分数:1.00)A.观察B.理解C.表述D.思维√解析:5.下列不属于张志公先生强调的学好语文“三道关口”的是(分数:1.00)A.字关B.词关√C.句关D.篇章关解析:6.先秦时期通用的识字教材是(分数:1.00)A.《仓颉篇》B.《爰历篇》C.《博学篇》D.《史籀篇》√解析:7.下列不属于确定阅读教学目标依据的是(分数:1.00)A.语文课程标准B.语文教材C.课程进度√D.学生实际水平和要求解析:8.关于阅读能力的培养,初步学会默读,并开始学习略读是在(分数:1.00)A.低年级B.中年级√C.高年级D.大学解析:9.用书面语言来表达指的是(分数:1.00)A.写作√B.阅读C.听话D.说话解析:10.听话能力的前提是(分数:1.00)A.语言的理解力B.集中的注意力√C.记忆力D.辨析力解析:11.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的,目的是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监控的评估是(分数:1.00)A.综合性评估B.诊断性评估C.形成性评估√D.总结性评估解析:12.综合性学习要求“可以结合教材学习内容,适度拓展”的学段是(分数:1.00)A.幼儿时期B.低年级C.中年级√D.高年级解析:13.小组评改作文时小组的人数最好是(分数:1.00)A.1-2人B.3-5人√C.6-9 人D.10-12 人解析:14.一般的能力测试、水平考试等属于(分数:1.00)A.综合性评估B.诊断性评估C.形成性评估D.目标参照评估√解析:15.学生正式开始学习用书面语言进行写作的阶段是(分数:1.00)A.幼儿时期B.一二年级C.三四年级√D.五六年级解析: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15.00)16.“癸卯学制”中初等小学设中国文字科,其内容有(分数:1.00)A.识字√B.读文√C.作文√D.书法E.习官话解析:17.下列能够体现语文工具性的有(分数:1.00)A.人们借助语言获取信息√B.人们运用语言进行思维活动√C.人们通过语言表达思维感情√D.人们通过语言对彼此行为施加影响√E.语言是文化得以积淀和传承的载体√解析:18.教材的版式包括(分数:1.00)A.开本大小√B.字体√C.命题D.组材E.装帧√解析:19.思维的形式包括(分数:1.00)A.概念√B.观察C.理解D.判断√E.推理√解析:20.一般认为,语文能力主要包括(分数:1.00)A.听√B.说√C.读√D.写√E.思解析:21.下列属于集中识字的有(分数:1.00)A.以词句带字√B.反义词归类√C.会意字归类√D.形声字归类√E.看图归类识字√解析:22.下列方法中有助于培养记忆力的有(分数:1.00)A.理解记忆法√B.反复记忆法√C.交谈记忆法√D.列表记忆法√E.口诀记忆法√解析:23.为了引导学生写真实的生活,写作教学的选题必须考虑学生的(分数:1.00)A.经验√B.学习成绩C.同学关系D.兴趣倾向√E.师生关系解析:24.下列属于文章的形式的有(分数:1.00)A.结构√B.语言√C.体裁√D.所反映的社会生活E.作者的思想感情解析:25.写作教学中培育学生想象力的重要策略有(分数:1.00)A.以写促读B.以读带写C.提髙语言丧达能力D.表象导入√E.想象性写作√解析:26.口语交际能力包括(分数:1.00)A.写话B.倾听√C.表达√D.应对√E.习作解析:27.语文课程的组成部分包括(分数:1.00)A.识字与写字√B.阅读√C.写作√D.口语交际√E.综合性学习√解析:28.说话过程包括(分数:1.00)A.言语构思阶段√B.组织转换阶段√C.执行表达阶段√D.输入反馈阶段√E.修改调整阶段解析:29.小学语文教学评估的功能包括(分数:1.00)A.鉴定的功能√B.反馈的功能√C.激励的功能√D.调节的功能√E.导向功能解析:30.作文评改活动常用的方式有(分数:1.00)A.集体评改√B.小组评改√C.个人评改√D.教师评改E.家长评改解析:三、填空题(总题数:6,分数:6.00)31.1903年清政府颁布(),正式建立我国小学制度。

10月全国自考小学语文教学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10月全国自考小学语文教学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小学语文教学论试题课程代码:0041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我国古代学校教育中,语文不单独设课,课程内容主要是( )A.神学B.哲学C.儒家经典D.伦理道德2.教育改革的中心点是( )A.课程改革B.管理体制改革C.教育内容改革D.教学方法改革3.说和写属于自内而外的输出,通过说和写的训练培养学生的( )A.理解能力B.表达能力C.迁移能力D.记忆能力4.小学生阶段,儿童的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开始过渡到( )A.直观动作思维B.多元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抽象复杂思维5.抗战时期编纂的小学国语教科书中,突出“儿童本位”、有浓厚“儿童文学”色彩的是( )A.复兴国语教科书B.开明国语课本C.国语新读本D.国语6.《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规定学会常用字( )A.2500个左右B.1500个左右C.3000个左右D.2000个左右7.创造随课文分散识字的经验的教师是( )A.霍懋征B.于漪C.斯霞D.李吉林8.若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小学毕业班中等水平的学生每分钟大约能读( )A.300个字B.310个字C.320个字D.330个字9.日本语言学家西尾实把语言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叫做语言文化,又称( )1A.“地盘”领域B.“发展”领域C.“完成”领域D.“超越”领域10.教师分别把课文的原句和改换的句子读给学生,要求学生听听有什么不同,然后通过比较、体会,加深对原词、原句的理解并体会到课文遗词造句的精妙。

这是在阅读教学中进行的( )A.重述训练B.听辨训练C.评价训练D.结合课文进行说话训练11.作文教学的过程是( )A.语言文字→理解内容→思想感情B.理解内容→思想感情→语言文字C.思想感情→选择内容→语言文字D.理解内容→语言文字→思想感情12.把培养学生的听话、说话能力,明确地定位为小学语文教学目的之一的是( )A.1978年《大纲》B.1986年《大纲》C.1992年《义务教育大纲》D.2000年《大纲》13.个体语言的发展过程与种系语言的发展过程一样,也是( )A.书面语言先于口头语言B.口头语言先于书面语言C.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同时出现D.体态语言先于口头语言14.评定成绩的依据是( )A.教学内容B.学生的实际情况C.教学大纲D.教材15.小学语文基本功主要包括四项:理解、表达、观察和( )A.记忆B.注意C.创造D.思维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2018年小学语文教师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共七套) (1)

2018年小学语文教师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共七套) (1)

2018年小学语文教师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1)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下列四项中拼音标注有错误的一项是()A.匕首bǐ卑鄙bǐ剥玉米bāo 擦黑板cāB.咱俩liǎ成绩jì足迹jì当天dàngC.出殡bìn 蓓蕾lěi 杜甫fǔ车辆liàngD.泡沫pào 陌生mò宁肯níng 哺育bǔ2.下面四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红军的主力度过了天险大渡河。

B.道路在艰险,也挡不住我们前进的脚步。

C.他毫不迟疑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D.晨雾弥漫,仿拂给大地披上了一层沙。

3.下面四项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老师同他谈过话后,他说:他有决心把学习搞好。

B.晚上爸爸问我今天一天做了什么事?我吞吞吐吐说不出来。

C.我最爱读李白、杜甫,和白居易的诗。

D.那里开着许多鲜花,火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娇艳的海棠花。

4.根据意思写出的词语,错误的一项是()A.不顾个人安危,奋勇直前——奋不顾身B.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废寝忘食C.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挡的形势——势如破竹D.连声称赞个没完——赞不绝口5.“建安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的是()A.陈琳B.曹植C.曹丕D.王粲6.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A.拼音认读能力B.识字写字能力C.汉字认读能力D.汉字书写能力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9分)7.名句填空(4分)⑴汉乐府《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⑵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 两岸猿声啼不住,------------------------------。

(全新整理)10月小学语文教学论全国自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新整理)10月小学语文教学论全国自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小学语文教学论试题课程代码:0041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正确的师生关系源于正确的()A.教学观B.学生观C.组织观D.质量观2.欣赏书面语言能力的基础是要有一定的()A.表达能力B.想象能力C.理解能力D.感知能力3.清朝末年随着学堂的兴办,逐步替代“三、百、千、千”识字课本的是()A.蒙学课本B.识字课本C.教科书D.韵语课本4.中年级作文训练的形式是写()A.句子B.词语C.篇章D.片段5.识字教学重点的确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和()A.教师教学风格出发B.地方方言的特点出发C.汉字的发展出发D.汉字的特点出发6.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处于核心、主体地位的是()A.教科书B.教学参考书C.教学挂图D.字词卡片7.语文课程工具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小学语文是______,在各科教学中处于基础地位。

()A.核心课程B.隐性课程C.研究课程D.活动课程8.最早对汉字基本字汇的匡定及其常用性进行研究的人是()A.鲁迅B.陈鹤琴C.张志公D.叶圣陶19.义务教育教材中,作文教学的一组训练项目有“注意积累材料”“一要真实,二要具体”“抓住事物的特点写”“写文章要有中心”“按一定的顺序写”等突出了哪一个年段的训练重点()A.低年级B.中年级C.高年级D.中高年级10.观察和思维属于()A.认识事物的基本功B.解决问题的基本功C.学习语文的基本功D.发现问题的基本功11.把“需”写成“须”、“以”写成“已”,这种错别字类型属于()A.增减笔画B.形近相混C.结构错乱D.同音相混12.阅读能力的核心是()A.兴趣B.想象C.感知D.思维13.目前小学生的作文,内容空洞、言之无物,改变这种状况的有效措施是()A.使学生学会有序的思维B.使学生会合理的想象C.使学生学会全面仔细地观察D.使学生学会全面认真的思考14.阅读能力测评的最主要内容是()A.读后能理解B.阅读的速度C.认识每一个字D.读后会复述15.让小学生认识自然、认识世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通过哪种训练实现的?()A.思想观点B.政治立场C.语言文字D.汉语知识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2018年10月福建省自考03329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

2018年10月福建省自考03329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试卷(课程代码03329)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

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8小题。

每小题l分,共l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语文”一词,是“语”与“文”的合称。

“语”指口头语言,“文”指书面文字。

“语文”一名,始于l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之时,此前小学称该门课程为“___________”。

A.语文 B.语言 C.国语 D.国文2.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是A.工具性 B.人文性 C.综合性 D.实践性3.自新中国成立至2001年,我国先后颁布过两个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和___________部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A.8 B.7 C.6 D.54.被认为是教师语言艺术的书写形式,是理清思路的“脉络”、展示内容的“灵魂”、课堂教学的“缩影”的是A.文本解读 B.情境设置.C.活动设计 D.板书设计5.《语文课程标准》建议:“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各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这是强调语文教学___________方面的延展性原则。

A.教学目标 B.教学内容C.教学形式 D.教学结果6.___________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前提。

A.拼音 B.识字 C.写字 D.口语交际7.我国现行的汉字注音方法是A.反切注音法 B .三十六字母法C.注音符号 D.汉语拼音8.《语文课程标准》整合了听与说,凸显“听”、“说”活动的___________,是语文教育改革的一个亮点。

全国2018年4月自考小学语文教学论试题(真题+解析)

全国2018年4月自考小学语文教学论试题(真题+解析)

全国2018年4月自考小学语文教学论试题(真题+解析)课程代码:00410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宇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我国小学语文成为一门学的时间是A.清朝末期B.洋务运动时期C.南京临时政府时期D.五四运动时期2、规定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等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是A.课程标准 IB.教学计划C.教学大纲D.教育法3、二十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国民政府水平最高的国语教科书是A.沈百英、沈秉廉主编《复兴国语教科书》B.叶圣陶主编《开明国语课本》C.朱文叔、吕伯攸主编《小学国语读本》D.吴研因主编《国语新读本》4、体现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和间接反映过程的是A.观察B.理解C.表述D.思维5、下列不属于张志公先生强调的学好语文“三道关口”的是A.字关B.词关C.句关D.篇章关6、先秦时期通用的识字教材是A.《仓颉篇》B.《爰历篇》C.《博学篇》D.《史籀篇》7、下列不属于确定阅读教学目标依据的是A.语文课程标准B.语文教材C.课程进度D.学生实际水平和要求8、关于阅读能力的培养,初步学会默读,并开始学习略读是在A.低年级B.中年级C.高年级D.大学9、用书面语言来表达指的是A.写作B.阅读C.听话D.说话10、听话能力的前提是A.语言的理解力B.集中的注意力C. 记忆力D.辨析力11、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的,目的是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监控的评估是A.综合性评佔B.诊断性评估C.形成性评估D.总结性评估12、综合性学习要求“可以结合教材学习内容,适度拓展”的学段是A.幼儿时期B.低年级C.中年级D.高年级13、小组评改作文时小组的人数最好是A.1-2人B.3-5人C. 6-9 人D.10-12 人14、一般的能力测试、水平考试等属于A.综合性评估B.诊断性评估C.形成性评估D.目标参照评估15、学生正式开始学习用书面语言进行写作的阶段是A.幼儿时期B.—二年级C.三四年级D.五六年级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自考《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3、1956年,新中国颁布了第一部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2001年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标志着“新语文”时期的到来。

4、语文课程标准是编写教材的依据,是进行教学的依据,是评估学生学习成绩的依据,是评估教师教学质量的依据。

5、“三、百、千”是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6、《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总目标是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来阐明语文课程目标的。

7、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8、语文课程必须培养学生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习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综合性学习能力。

9、《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小学阶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会写。

10、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11、识字教学内容的编排一是归类识字,二是随课文识字。

12、小学生在识字中要能运用汉语拼音读准字音,运用汉字笔画、
部件、结构、笔顺分析字形,学会查字典。

13、小学生写字的基本功包括书写基本笔画、掌握基本笔顺、把握汉字的间架结构三个方面。

14、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其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15、理解词语是词语教学的重点,积累和运用词语是词语教学的关键。

16、朗读的要求是正确、流利、有感情。

17、小学低年级默读的要求是不出声、不动嘴唇、不指读,要眼到、心到、手到。

18、在习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

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

19、习作教学要做到观察、思维、表达密切结合,并与阅读教学密切结合。

20、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

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21、口语交际课的一般教学步骤是:明确交际任务——进入交际情境,——操练交际技能——评价交际水平——扩展交际成果。

22、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整体的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23、综合性、自主性,实践性性,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关注点。

24、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

25、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语文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

26、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以应用研究和行动研究为主。

27、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和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

28、利用网络学习资源的聚合性、灵活性,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29、利用网络学习资源的丰富性,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30、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不能只求数量,不求质量;也不能喧宾夺主,华而不实;更不能忽视不足,弄巧成拙。

问答题:
1、小学语文课程的结构是由哪三部分组成?P3
一是表内课程,包括识字写字、阅读、写话与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二是活动课程,包括参观、访问、办报、演戏、故事会、朗读、书法比赛等;三是学校的隐蔽课程,包括校容、校貌、校风、校规、人际关系对学生的影响等。

2、现行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包括哪四个方面?P31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3、小学语文教学有哪些规律?P114
语文学习与生活密切相关;学习语文就是学习文化;语言教学与思维训练同步;语言的积累有助于语感的培养;语言的学习离不开言语的实践。

4、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主要有哪些?
(1)认真读书的习惯——精力集中,边读边想;(2)勤动笔的习惯——读记、读写;(3)使用工具书的习惯——会用工具书,主动使用工具书;(4)课外阅读的习惯——有兴趣,自觉读书读报;(5)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按时完成,自觉改错。

5、试述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首先,语文是工具,而掌握任何工具的基本途径是实践。

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以及一切技能都是一种习惯。

凡是习惯都是通过多次反复的实践养成的。

”其次,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基本的语言能力表现为语感。

语感的主要特征是直觉性和自动化。

所谓自动化,就是能在不知不觉中进行活动,而长时工作记忆形成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对有关材料非常熟练。

熟练语言材料和基本途径是朗读、背诵等语文实践活动。

第三,语言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现象。

要掌握这些东西,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在反复多次的语文实践中把它记住,记得的语言材料越多,语言经验越丰富,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也就越强。

6、基本的语文素养包括哪些内容?(P32)
语文素养是内涵丰富的综合素养。

语文素养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知识和能力、语言积累、言语感悟、审美情趣、思想品德、行为态度、思维能力、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

语文素养不仅表现
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7、什么是小学语文课程资源?P80
广义的小学语文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小学语文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

或者说,课程资源是指课程设计、编制、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发展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社会资源的总和。

狭义的小学语文课程资源仅指形成小学语文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

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必要而直接的条件。

(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就是课程的要素来源。

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与水平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就属于课程的实施条件。

8、简述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的功能
(1)小学语文课程目标的载体;(2)小学语文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3)小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凭借;(4)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实行教学管理、评价教学质量的依据。

9、什么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小学语文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语文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主动性、独立性和自觉性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语文学习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的学习方式; 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独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