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大班科学《有趣的滚动》教案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滚动》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滚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物体的运动》第三节《有趣的滚动》。
详细内容包括:探索不同物体在斜面、平面上的滚动现象;观察、记录、分析滚动速度与物体形状、质量、表面材质的关系;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滚动现象,知道滚动速度与物体形状、质量、表面材质的关系。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培养其探究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滚动速度与物体形状、质量、表面材质的关系。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通过实验、观察、记录、分析,掌握滚动现象的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斜面、平面各一个,各种形状的物体(如圆柱体、正方体、球体等),计时器。
2. 学具:画纸、画笔、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斜面和物体,提问:“同学们,你们看,老师手上的是什么?这些物体在斜面上会怎样运动呢?”邀请幼儿观察并回答。
2. 探索活动(10分钟)教师分发各种形状的物体,引导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体在斜面、平面上的滚动现象。
幼儿记录实验结果,讨论滚动速度与物体形状、质量、表面材质的关系。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选取一个实验现象,讲解滚动速度与物体形状、质量、表面材质的关系。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进行讲解和讨论。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给出几个问题,如:“为什么球体滚动得最快?”幼儿根据实验结果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幼儿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收获。
六、板书设计1. 有趣的滚动2. 内容:物体形状:圆柱体、正方体、球体等滚动速度与物体形状、质量、表面材质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或幼儿园的物体,记录它们的滚动现象,并分析原因。
2. 答案提示:物体形状、质量、表面材质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幼儿对滚动现象的兴趣浓厚,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表现积极。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滚动》优质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有趣滚动》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六章节《有趣滚动》,主要详细内容包括:滚动现象观察、滚动速度比较、影响滚动速度因素以及简单斜面制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解滚动现象,掌握滚动速度比较方法,理解影响滚动速度因素。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兴趣。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影响滚动速度因素、简单斜面制作。
教学重点:滚动现象观察、滚动速度比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球、斜面、计时器、尺子、直角三角板。
学具:每组一份小球、斜面、计时器、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组织幼儿观看小球在不同斜面滚动视频,引导幼儿关注滚动现象,并提出问题:“小球为什会滚动?滚动速度会受哪些因素影响?”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滚动现象原理,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影响滚动速度因素,如斜面高度、斜面倾斜程度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观察、记录小球在不同斜面滚动时间和距离,比较滚动速度。
5. 制作简单斜面(10分钟)教师示范如何制作简单斜面,并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5分钟)强调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滚动现象及其影响因素。
六、板书设计1. 《有趣滚动》2. 内容:滚动现象影响滚动速度因素:斜面高度、斜面倾斜程度滚动速度比较方法简单斜面制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滚动现象,记录下来并分享给家人和老师。
2. 答案:无固定答案,鼓励幼儿观察、发现、记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次教学活动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幼儿对滚动现象理解程度如何,教学难点是否得到有效突破。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更多关于滚动现象实验,如不同形状物体滚动速度比较等。
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滚动现象,激发幼儿对科学兴趣和好奇心。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选择与安排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特别关注教学内容选择与安排。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滚动》

《有趣的滚动》一、教学目标1.了解物体滚动的特点,探索不同形状物体的滚动方式。
2.培养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合作的能力。
3.激发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勇于尝试、不断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物体滚动的特点,探索不同形状物体的滚动方式。
三、教学准备1.教具:不同形状的物体(如球体、圆柱体、长方体等),斜面,直尺,计时器等。
2.学具:每组一套不同形状的物体。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老师出示一个球体,提问:“这是什么形状?你们知道球体有什么特点吗?”(二)探索滚动的秘密1.老师出示斜面,提问:“你们知道斜面吗?斜面有什么作用?”3.老师将球体放在斜面上,提问:“你们看到球体在斜面上滚动了吗?球体滚动时有什么特点?”5.老师出示圆柱体、长方体等不同形状的物体,提问:“你们觉得这些物体在斜面上会滚动吗?它们滚动时会有什么不同?”(三)实验操作1.老师出示实验材料,讲解实验要求:每组选择一个物体,观察它在斜面上滚动的情况,并记录下来。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老师巡回指导。
3.实验结束后,老师组织学生分享实验结果,提问:“你们在实验中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1.老师提问:“通过今天的实验,你们知道物体滚动的哪些规律?”(五)拓展活动1.老师出示一些生活中的滚动现象,如轮子、滚筒等,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物品是如何利用滚动的原理的吗?”1.老师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观察生活中的滚动现象,记录下来并分析其原理。
2.利用滚动原理,设计一个有趣的实验。
六、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补充1.物体滚动的特点:通过实物演示和互动讨论,让学生直观感受球体在平面和斜面上的滚动,理解滚动运动的基本特征。
对话设计:老师:“大家看,这个球放在桌子上会怎样?”学生:“会滚动。
”老师:“那如果我把球放在斜坡上呢?”学生:“它会滚得更快。
”老师:“没错,这就是滚动的特点,无论是平地还是斜坡,球体都能滚动。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滚动》(五篇)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滚动》教案名称:《有趣的滚动》课时数:1课时(40分钟)教学目标:1.了解物体在斜面上滚动的原理;2.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滚动物体的变化,并记录实验数据;3.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
教学内容:1.物体在斜面上滚动的原理;2.实际观察和记录滚动物体的变化;3.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
教学准备:1.一些不同形状的球体或滚动物体;2.斜面板;3.测量工具(尺子、计时器等);4.实验记录表。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5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不同形状的球体或滚动物体,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些球体在斜面上滚动的方式有什么不同?2.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物体在斜面上滚动的原理,并提出问题:你们觉得是什么因素影响了物体在斜面上滚动的速度和方式?实际操作观察(15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每组学生分别选择一个球体,在斜面上让它滚动,并观察它的滚动速度和滚动方式。
2.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包括滚动物体的形状、滚动距离、滚动时间等。
数据分析和总结(15分钟)1.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滚动物体的形状对滚动速度和滚动方式的影响。
2.学生共同总结并回答引导性问题:你们觉得什么形状的滚动物体在斜面上滚动更快?为什么?小结(5分钟)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对本节课进行小结,并强调物体在斜面上滚动的原理和影响因素。
拓展活动:1.学生可以设计更多的实验,观察不同形状和材质的物体在斜面上滚动的情况,并比较它们的差异。
2.学生可以尝试改变斜面的角度、涂抹润滑剂等条件,观察这些因素对滚动物体的影响。
教学反思:通过这节科学活动,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观察和记录滚动物体的变化,培养了他们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
同时,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思维。
然而,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密切配合和互动,保证每个环节顺利进行。
同时,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的实验数据进行及时的展示和分析,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总结和掌握滚动物体的原理和影响因素。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滚动》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滚动》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物体与运动》,详细内容为:认识滚动现象,探索不同物体的滚动特点,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了解滚动与摩擦力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滚动是物体运动的一种形式,理解不同物体滚动速度的差异。
2. 能够观察、描述物体滚动现象,通过操作活动,探索影响滚动速度的因素。
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滚动现象,探索影响滚动速度的因素。
难点:理解滚动与摩擦力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球、圆柱体、长方体、圆锥体、斜面、毛巾、木板等。
学具:每组一份小球、圆柱体、长方体、圆锥体、斜面、毛巾、木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出示一个斜面,让一个小球从斜面滚下,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小球为什么会滚下来呢?”2. 例题讲解教师展示圆柱体、长方体、圆锥体,让幼儿观察并讨论这些物体是否可以滚动。
3. 随堂练习幼儿分组操作,探索不同物体滚动的特点,记录观察结果。
5. 实践活动幼儿分组进行比赛,比较不同物体滚动的速度,讨论影响滚动速度的因素。
6. 课堂小结教师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滚动与摩擦力的关系。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滚动》2. 主要内容:滚动现象影响滚动速度的因素滚动与摩擦力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家中的物体,哪些可以滚动?哪些不能滚动?(2)与家长一起探讨:为什么小球在斜面上下滚动速度会有所不同?2. 答案:(1)可以滚动的物体:圆柱体、球体、圆环等。
不能滚动的物体:长方体、正方体、三角形等。
(2)小球在斜面上下滚动速度不同,是因为斜面的倾斜度不同,摩擦力的大小也不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滚动现象的理解程度,以便于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滚动》教案(精选6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滚动》教案(精选6篇)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滚动》篇1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不同物体有不同的滚动路线。
2、自主探索出三类物体的滚动路线,并尝试记录。
3、在游戏中体验合作探索的乐趣,产生进一步探索物体滚动路线的兴趣。
活动准备:1、收集各种物品:罐头、杯子、球、纸盒、积木等。
2、小棒8根。
(为游戏《赶小猪》而备的赶“猪”棒。
)3、大记录纸一张,记号笔一支。
活动过程:一、第一次探索:哪些物体会滚动?在活动室里散放着纸杯、茶叶筒、球、塑料盒、积木等各种物品。
1、找一找:“小朋友,这里有我们平时用过、玩过的东西,请你们把会滚动的东西找出来。
”2、玩一玩:请你们玩一玩,为什么这些东西会滚动呢?3、说一说:为什么这些东西都能滚动?二、第二次探索:物体滚动的路线是怎样的?(活动重点)1、游戏:滚进球门。
老师介绍游戏玩法:小朋友两两一组,一人分开双脚做球门,一人滚动物体进球门,轮流进行。
2、集体交流,并尝试记录物体滚动的路线。
哪些小朋友的东西滚不进球门?”(幼儿回答、交流后,请幼儿把这些滚不进球门的东西都送到前面来,这样可以让大家看得更加清楚。
)为什么这些纸杯、方便面筒、肯德基筒就滚不进球门呢?(教师进行演示)出示大记录纸:谁能来记录一下它们的滚动路线?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滚动》教案篇2活动目标:1、对滚动的物体产生兴趣,发现滚动物体的形状特征。
2、探索滚动轨迹与物体形状之间的关系。
3、尝试运用绘画记录的方式表达、交流物体滚动的轨迹,发展学习的自主性。
活动准备:三角形、梯形、方形积木;海洋球、玩具球;一次性杯子、圆台形的化妆品瓶子;电池、透明胶带等物体;记录卡片16份、小筐8个、PPT。
活动过程:一、引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1、出示一圆形物体,操作滚动。
师:这是什么?幼:球师:老师把它轻轻一推,看它怎样了?幼:向前运动、动了、滚动……师小结:像这个球一样咕噜咕噜往前转动我们叫它滚动。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滚动》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滚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活动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理现象》第二节,内容主要围绕“滚动”展开,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幼儿了解滚动的特点,探究不同形状、材质的物体滚动速度的差异。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滚动的概念,知道滚动是物体沿地面运动的一种形式。
2. 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幼儿发现不同形状、材质的物体滚动速度的差异,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掌握滚动速度与物体形状、材质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观察和实验,发现滚动现象中的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形状的积木、小球、圆柱体、斜面、计时器等。
学具:每组一份形状积木、小球、圆柱体、斜面。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个圆柱体和一个长方体,让幼儿猜测哪个物体可以滚动,然后进行实际操作,让幼儿观察滚动现象。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演示和讲解,让幼儿了解滚动的概念,以及滚动速度与物体形状、材质之间的关系。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成小组,利用学具进行实验,观察不同形状、材质的物体滚动速度的差异。
4. 环节小结(5分钟)5. 课堂游戏(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滚动比赛”,巩固对滚动现象的认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滚动2. 板书内容:滚动的概念滚动速度与物体形状、材质的关系滚动实验结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中的物体,找出可以滚动的物体,并记录下来。
2. 答案:可滚动的物体包括:球、圆柱体、轮子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滚动现象的理解程度,以便于针对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调整。
2. 拓展延伸:家园共育:让家长参与幼儿的观察活动,共同探索生活中的滚动现象。
环境创设:在科学区投放滚动相关的材料,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继续探索滚动现象。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滚动》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滚动》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轮机械简单原理,能够简单设计制作轮机械。
2.体验轮具带来的滚动感与乐趣。
3.培养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及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轮机械原理制作自己的轮类物件。
2.感受轮具带来的滚动感与乐趣,培养自主探究乐趣。
三、教学准备:
圆珠笔、纸盘、小木球、扁盘、食品盒子、簸箕、小车、玩具摩托车及平衡木。
四、教学过程:
1.引入:
观看轮式玩具展示多样轮类物体,反映学习兴趣。
2.探究:
教师制作轮机械及简单原理的介绍,让学生跟着教师动手制作,其中教师可以示范使用纸盘、玩具小车等小工具制作不同的轮类机械(可供老师不同方向操作——直线、向左、向右、集体转圈等行动),让学生自由地使用不同的材料制作轮类物体。
3.创新:
学生利用自己制作的轮类机械,可以在课堂内探究不同的轮型结构,并理解其滚动方式及速度的关系等,老师可以与学生分享不同种类的轮结构。
4.延伸:
在继续探究所制作轮的不同性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向Meccano、乐高等STEM 建构玩具引申,让学生自由创造、设想更加复杂的轮类机械。
五、教学评价与反思: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充分认识轮类机械,并了解如何制造操作轮机械。
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发现尝试验证其效应,从而培养自主探究、调整的能力。
未来学习STEM 的课程中,这种自主学习和调整的能力将更加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论:
原来圆锥台滚动时会转弯,不能滚进球门,而圆柱体和球体都能滚进球门。
三、游戏“赶小猪”
1、我们知道了圆柱体和球体都能滚进球门,那你知道它们滚动时谁更灵活吗?
让我们通过游戏“赶小猪”来找答案吧!
2、出示“赶猪棒”,介绍游戏玩法:这个游戏需要四个人合作,两人做小树,一人赶“皮球小猪”一人赶“圆筒小猪”,绕过“两棵小树”。看看谁先到达,谁就灵活。
1、幼儿操作,集体检验结果
2、认一认,各形体(圆柱体,球体,丰富“圆锥台”)
3、幼儿讨论汇报。
幼儿游戏“滚进球门”并观察。
(没有)、集体交流游戏结果
圆锥台一头大一头小,滚动的时候会转圈。
请两组幼儿游戏,其余幼儿观看结果。
4、集体交流,得出结论。
(球体是四面八方滚动、圆柱体是直直的)
幼儿完成记录表
探索哪些物体会滚动,激发幼儿探索兴趣。
3、大记录纸一张,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录一张
教学重难点:
重点:积极主动的探索不同形状的物体有不同的滚动路线。
难点:尝试将自己的探索结果进行记录。
教学方法与手段:操作法游戏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幼儿活动
设计意图
一、玩一玩,分一分
(提供纸杯、茶叶筒、球、塑料盒、积木等各种物品,)
1\宝贝们看一看,地上有什么?请你玩一玩,看看哪些东西会滚动,把它找出来,放到打“√”的筐里,不会滚动的放到打“×”的筐里。
教学名称:大班科学:《有趣的滚动》
授课班级:大三班
授课日期:2016-09
执教人:费萍
教学目标:
1、探索不同形状的物体有不同的滚动特征及路线,并尝试记录。
2、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教学准备:
1、收集各种物品:罐头、杯子、球、纸盒、方便面筒、积木等。
2、幼儿座位前面地上贴点,标有“√”“×”的两个筐,赶“猪”棒2根。
总结:原来圆柱体的滚动路线直直的,圆锥台会转弯,球体可以向四面八方滚动。
四,延伸活动:
今天,我们玩了这么多会滚动的玩具,还发现了一个秘密,就是他们滚动的路线不同。平时在家,你们还在哪儿看到过会滚动的东西?它们滚动的路线又是怎样的呢?请你们回去玩一玩、试一试,把它们滚动的路线记录下来,明天带到幼儿园给小朋友分享一下
2:会滚动的东西里面可以分成几类?它们是什么形体?
小结:上下一样粗,上下两个面是一样大的圆形的物体叫圆柱体。
不管从哪边看都是圆的,不管往什么方向推都能滚动的物体叫球体。
一头大一头小的叫圆锥台。
3:为什么这些东西会滚动?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小结:它们的身上都有一个地方是圆的,圆的东西没有角,所以会滚动。
探索不同物体的不同滚动路线。
探索圆柱体和球体滚动时哪个更灵活?
二、游戏“滚进球门”,
1、你知道这些圆柱体、球体和圆锥台它们的滚动路线是怎样的?我们通过游戏“滚进球门”来验证一下你们的想法,好吗?
3、玩法介绍:两人面对面,一人分开双脚做球门,一人滚动物体进球门。集体听老师口令“123,滚”,注意提醒幼儿观察物体滚动路线。(第二遍交换)
4:你在玩这些东西时,有没有都滚进球门?你遇到了什么困难?
3:你觉得“皮球小猪”和“圆筒小猪”,谁更听话,更容易赶?为什么“皮球小猪”好赶,“圆筒小猪”难赶呢?
小结:我们赶圆柱体时,它只会往一个方向直直地滚去,转弯时不灵活,而皮球可以向四面八方任意地滚动,很灵活,很听话。
4、你们说球体的滚动路线是什么样的?圆柱体呢?
5、出示大记录纸:
玩了这么久,我们赶紧把它们的滚动路线记录下来吧!老师这里有一张物体的滚动路线记录表,你能看懂这些标记吗?谁来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