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分专题讲义(含解析)
高中化学解密05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讲义)-【高频考点解密】2021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义+分层

解密05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考纲导向】1.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
2.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3.以ⅠA族和Ⅰ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4.了解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5.了解元素周期表在科学研究、地质探矿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从多角度、多层面了解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分类与整合。
【命题分析】从近几高考试题看,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基础,是无机化学的核心知识,在近几年高考中出现频率达100%。
题型相对稳定,多为选择题。
高考中该类型题主要是通过重大科技成果(化学科学的新发展、新发明等)尤其是放射性元素、放射性同位素、农业、医疗、考古等方面的应用为题材,来考查粒子的个微粒的相互关系;元素“位”“构”“性”三者关系的题型会继续以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为载体,用物质结构理论,解释现象、定性推断、归纳总结相结合。
可集判断、实验、计算于一体,题型稳定。
要想在高考中化学取得高分,就必须掌握元素同期表命题特点和解题方法。
通过编排元素周期表考查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对元素原子结构、位置间的关系的推导,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核心考点一原子结构与核外电子排布1.原子结构(1)原子的构成A ZX ⎩⎪⎪⎨⎪⎪⎧原子核⎩⎨⎧质子:Z 个⎩⎪⎨⎪⎧ 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相对质量约为1中子:A -Z 个⎩⎪⎨⎪⎧ 中子不带电相对质量约为1核外电子:Z 个⎩⎪⎨⎪⎧围绕原子核做高速运动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相对质量为一个质子中子的11 836(2)核素(原子)的表示及其数量关系 ①表示:表示质子数为Z 、质量数为A 、中子数为A-Z的核素原子。
(3)阴、阳离子中的数量关系 ①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②阴离子::核外电子数=Z +n 。
阳离子::核外电子数=Z -n 。
2021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高分练: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解析版】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1.用括号内的试剂和方法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不正确的是( ) A.苯中含有苯酚(浓溴水,过滤)B.乙醇中的乙酸(CaO固体、蒸馏)C.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酸(饱和Na2CO3溶液、分液)D.乙烷中含有乙烯(溴水、洗气)【答案】A【解析】A.Br2、三溴苯酚均易溶于苯,加浓溴水后会引入新杂质,应选NaOH 溶液、分液除杂,A错误;B.乙酸可以与CaO反应生成醋酸钙,经过蒸馏可以将乙醇蒸出,B正确;C.Na2CO3溶液可以与乙酸反应,生成醋酸钠溶于水,再经过分液可以分开,C正确;D.乙烯与Br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而乙烷不与溴水反应,可以除去乙烯,D正确;故选A。
2.下列物质分离提纯的方法不正确的是()A.提纯工业乙醇(含甲醇、水等杂质)的装置:③B.提纯粗苯甲酸选择装置:②①C.提纯粗苯甲酸三个步骤:加热溶解、趁热过滤、冷却结晶D.苯中混有少量甲苯选择装置:④【答案】D【解析】A.乙醇和甲醇、水互溶,可以利用沸点不同分馏分离,选用装置③,故A正确;B.苯甲酸的溶解度不大,应趁热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则选装置②、①可分离,故B正确;C.提纯粗苯甲酸,由于苯甲酸的溶解度不大,需要加热溶解增大溶解度,然后趁热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再冷却结晶析出苯甲酸,故C正确;D.苯和甲苯互溶,无法分液分离,不能选用装置④,故D错误;故答案为D。
3.下列方法(必要时可以加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来鉴别葡萄糖、甲酸、乙酸、乙醇B.皮肤上若沾有少量苯酚,可用冷水冲洗C.用浓硝酸鉴别蚕丝和人造丝D.用NaOH溶液鉴别植物油、汽油和甘油【答案】B【解析】A. 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与葡萄糖溶液先生成绛蓝色溶液,加热后有砖红色沉淀生成;与甲酸反应变为澄清蓝色溶液、加热有红色沉淀生成;与乙酸反应变为澄清蓝色溶液;与乙醇混合则无明显现象;故可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来鉴别葡萄糖、甲酸、乙酸、乙醇,则A不符合;B. 苯酚不易溶于冷水,皮肤上若沾有少量苯酚,可用酒精冲洗,则B符合;C. 蚕丝遇到浓硝酸发生颜色反应,蛋白质变黄,故可用浓硝酸鉴别蚕丝和人造丝,则C不符合;D. NaOH溶液和植物油能发生皂化反应,现象明显,一开始液体分层,等反应完全则得到互溶的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等混合溶液、NaOH溶液和汽油不反应,溶液始终分层,NaOH溶液和甘油始终互溶不反应,故可用NaOH溶液鉴别植物油、汽油和甘油,则D不符合;答案选B。
2021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物质转化中的反应历程和工业实验流程(有答案和详细解析)

2021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物质转化中的反应历程和工业实验流程(有答案和详细解析)角度一物质转化微观过程探析核心知识梳理1.大多数的化学反应不能一步完成,在微观上是分几步完成的,这每一步反应都叫一个基元反应。
如反应:H2O2+2Br-+2H+===Br2+2H2O,通过大量实验证明该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1)H++H2O2H3O+2(2)H3O+2+Br-===H2O+HOBr(3)HOBr+H++Br-===H2O+Br22.基元反应过渡状态理论基元反应过渡状态理论认为,基元反应在从反应物到产物的变化过程中要经历一个中间状态,这个状态称为过渡态。
AB+C―→[A…B…C]―→A+BC反应物过渡态产物过渡态是处在反应过程中具有最高能量的一种分子构型,过渡态能量与反应物的平均能量的差值相当于活化能[活化能(能垒)越高,此步基元反应速率越慢]。
例如,一溴甲烷与NaOH溶液反应的历程可以表示为:CH3Br+OH-―→[Br…CH3…OH]―→Br-+CH3OH高考真题训练1.[2020·新高考全国卷Ⅰ(山东),14]1,3-丁二烯与HBr发生加成反应分两步:第一步H+进攻1,3-丁二烯生成碳正离子();第二步Br-进攻碳正离子完成1,2-加成或1,4-加成。
反应进程中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已知在0 ℃和40 ℃时,1,2-加成产物与1,4-加成产物的比例分别为70∶30和15∶8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4-加成产物比1,2-加成产物稳定B.与0 ℃相比,40 ℃时1,3-丁二烯的转化率增大C.从0 ℃升至40 ℃,1,2-加成正反应速率增大,1,4-加成正反应速率减小D.从0 ℃升至40 ℃,1,2-加成正反应速率的增大程度小于其逆反应速率的增大程度答案AD解析A项,由图可知1,4-加成产物的能量比1,2-加成产物的能量低,前者更稳定,正确;B 项,由图可知,第一步为吸热反应,第二步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第二步平衡逆向移动,1,3-丁二烯的转化率减小,错误;C项,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均增大,错误;D项,1,2-加成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所以从0 ℃升至40 ℃,1,2-加成正反应速率的增大程度小于其逆反应速率的增大程度,正确。
2021届高考化学二轮备考高频热点特训:物质结构与性质综合(非选择题) (解析版)

物质结构与性质综合(非选择题)1.第三代永磁体材料——钕铁硼(NdFeB)因其优异的综合磁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通信信息等高科技产业。
(1)铁、钴、镍元素性质非常相似,原子半径接近但依次减小,NiO、FeO的晶体结构类型与氯化钠相同。
基态钴原子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熔沸点:NiO_____FeO(填“<”“>”或“=”)。
(2)FeSO4·(NH4)2SO4·6H2O俗称摩尔盐,相对于FeSO4·7H2O而言,摩尔盐不易失水,不易被空气氧化,在化学分析实验中常用于配制Fe(Ⅱ)的标准溶液,硫酸亚铁铵晶体中亚铁离子稳定存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新型储氢材料氨硼烷(NH3BH3)常温下以固体稳定存在,极易溶于水。
①氨硼烷分子中B原子采取_________杂化。
②氨硼烷晶体中存在的作用力有范德华力、极性键、_______和_________。
(4)氨硼烷受热析氢的过程之一如图1所示。
①NH2BH2的氮硼键键能大于NH3BH3,其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D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立方氮化硼(BN)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2所示。
阿伏伽德罗常数值为N A,该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g·cm-3(用含a和N A的最简式表示)。
图3是立方氮化硼晶胞的俯视投影图,请在图中用“●”标明B原子的相对位置_______。
【答案】(1)> (2)晶体中H、N、O三种元素之间形成网络化氢键对Fe(Ⅱ)起保护作用 (3)sp3配位键氢键 (4)NH2BH2分子中除了存在σ键还存在π键233 10A N a【解析】(1)Co是27号元素,其3d轨道上7个电子、4s轨道上2个电子为其价电子,据此书写其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NiO、FeO都是离子晶体,离子晶体熔沸点与晶格能成正比,晶格能与离子半径成反比、与电荷成正比,二者阴阳离子电荷都分别相等,离子半径:r(Ni2+)<r(Fe2+),则晶格能NiO>FeO,所以熔沸点:NiO>FeO,故答案为:;>;(2)FeSO4·(NH4)2SO4·6H2O俗称摩尔盐,相对于FeSO4·7H2O而言,摩尔盐不易失水,不易被空气氧化,FeSO4·(NH4)2SO4·6H2O晶体中存在电负性大的元素O和N,可以与H元素形成多个氢键,把亚铁离子包围起来避免与氧化性物质接触,从而保护亚铁离子,故答案为:晶体中H、O、N三种元素之间形成网络化氢键对Fe(II)起保护作用;(3)①该分子中存在配位键N-B,导致N、B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都是4,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N、B原子杂化类型都是 sp3,故答案为:sp3;②B原子和N原子之间存在配位键,N原子和另外分子中的H原子之间形成氢键,所以还存在配位键、氢键,故答案为:配位键;氢键;(4)①NH2BH2分子中除了存在σ键还存在π键导致其键能大于NH3BH3,故答案为:NH2BH2分子中除了存在σ键还存在π键;②根据第III产物结构简式确定CDB 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③该晶胞中B原子个数=4、N原子个数=8×18+6×12=4,晶胞体积=(a×10-7 cm)3,密度=4AMNV⨯=7325410ANa cm-⨯⨯()g·cm-3=23310AN ag·cm-3;4个B在底面上的投影分别位于面对角线14处,其图象为,故答案为:23310AN a;。
高考化学_【小题狂刷01】-2021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新高考版(含解析)

专题01 化学与STSE类题1 化学与传统文化1.文房四宝即笔、墨、纸、砚,其中以湖笔、徽墨、宣纸和端砚最为称著。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徽墨中墨的主要成分是碳单质B.湖笔的狼毫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宣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D.端砚呈红色是因为含较多四氧化三铁2.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很多科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含浆似注甘露钵,好与文园止消渴”说明柑橘中含有高糖分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中的“野火”是伴随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的C.“霾尘积聚难见路人”形容的霾尘中有气溶胶,具有丁达尔效应D.“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描述的是可逆反应3.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古代文献中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
下列常见古诗文对应的化学知识错误..的是( )。
常见古诗文记载化学知识A 《本草纲目》中“石碱”条目下写道:“彼人采蒿蓼之属,晒干烧灰,以水淋汁……久则凝淀如石,浣衣发面,亦去垢发面”利用石碱水解显碱性去油污B 《本草纲目拾遗》中对强水的记载:“性最猛烈,能蚀五金,其水至强……惟玻璃可盛”强水为氢氟酸C 《本草纲目》记载烧酒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涉及的操作是蒸馏D 《本草经集注》中记载鉴别硝石(KNO3)和朴硝(Na2SO4)的方法:“强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也”利用焰色反应区别硝石和朴硝4.《中华好诗词》不仅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还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下列诗词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中的“烟雨”指悬浮在空中的固体小颗粒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丝”的主要化学成分是蛋白质C.“爆竹惊邻鬼,驱傩逐小儿”中所指的爆竹燃放过程中有部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D.“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金性质稳定,可通过物理方法得到5.古代方士、道家炼制外丹常用的八种石质原料为朱砂(HgS)、雄黄(As4S4)、雌黄(As2S3)、空青[Cu2(OH)2CO3]、云母[KAl2(AlSi3O10)(OH)x]、硫黄、戎盐(NaCl)、硝石(KNO3)。
2021届新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课件:题型3 无机物的结构、性质、用途

6.[2018·全国卷Ⅱ]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 气中的氨有关(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 B.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 C.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 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
解析:雾和霾的分散剂均为空气,A 项正确;结合图示可知形成雾霾的无机 颗粒物中含有 NH4NO3 和(NH4)2SO4,B 项正确;根据图示可知空气中 NOx、SO2 等分别转化为 HNO3、H2SO4 后,吸收空气中的 NH3 生成 NH4NO3 和(NH4)2SO4, 即 NH3 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反应物,C 项错误;过度施用氮肥,会导致空气中挥 发的 NH3 浓度增大,与雾霾的形成有关,D 项正确。
解析:FeSO4 和 KClO3 反应生成[Fe(OH)SO4]n 的化学方程式为 6nFeSO4+ nKClO3+3nH2O===6[Fe(OH)SO4]n+nKCl,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KClO3 作氧化 剂,每生成 1 mol [Fe(OH)SO4]n 消耗 n/6 mol KClO3,A 项错误;[Fe(OH)]2+的水 解能力小于 Fe2+,导致生成聚合硫酸铁后,溶液碱性增强,B 项正确;[Fe(OH)]2 +可在水中水解生成 Fe(OH)3 胶体而净水,C 项正确;比较 Fe3+和[Fe(OH)]2+的水 解能力,可以从二者所带电荷的多少来分析,所带正电荷越多,结合 OH-的能力
解析:A 项,溶液中发生反应:2Fe2++Cl2===2Fe3++2Cl-、2Fe3++Fe===3Fe2 +,将废铁屑加入 FeCl2 溶液中可以除去工业废气中的 Cl2,故正确;B 项,铝、 锂均为轻金属,铝中添加适量锂可以制得低密度、高强度的铝合金,故正确;C 项,Na2CO3+Ca(OH)2===CaCO3↓+2NaOH,施加熟石灰生成了烧碱 NaOH,碱 性增加,不利于作物生长,故错误;D 项,无水 CoCl2 吸水的现象(蓝色变粉红色) 明显,可用于判断变色硅胶是否吸水,故正确。
2021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训练 专题十四原电池(含答案解析)

专题十四原电池考点1 原电池1.[2021江西景德镇一中模拟]SO2可形成酸雨,是大气污染物,用如图所示装置既可以吸收工厂排放的废气中的SO2,又可以生成一定量的硫酸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极为正极,b极为负极B.生产过程中氢离子由右向左移动C.从左下口流出的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50%D.负极反应式为SO 2+2H2O-2e-S O42−+4H+2.[2020湖北武汉部分学校质量监测]某碱性电池的总反应为3H O 2-+2AlOH-+2Al O2-+H2O ,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电子迁移方向: Al→用电器→PtB.电池工作时,负极附近溶液 pH 减小C.正极反应式为H O 2-+3H+ + 2e- 2H2OD.负极会发生副反应: 2Al + 2OH-+2H 2O2Al O2-+ 3H2↑3.[2021湖南长沙模拟]通过膜电池可除去废水中的乙酸钠和对氯苯酚(),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方法能够提供电能B.b极上的电势比a极上的电势低C.a极的电极反应为+H++2e- Cl-+D.电池工作时H+通过质子交换膜由正极区向负极区移动4.[双选]利用铜和石墨作电极,在盐酸介质中,铜与氢叠氮酸(HN3)构成原电池,总反应方程式为2Cu+2Cl-+HN 3+3H+2CuCl(s)+N2↑+N H4+。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电子从铜电极流向石墨电极B.溶液中Cl-向石墨电极移动C.每转移1 mol电子,负极减重64 gD.正极反应式为HN 3+2e-+3H+N2↑+N H4+考点2 常见的化学电源5.可利用电化学原理处理含铬废水和含甲醇废水,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极为该电池的负极B.微生物能加快甲醇的反应速率C.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 3OH-6e-+8OH-C O32−+6H2OD.放电过程中,b极附近溶液pH升高6.[新情境][2021湖北部分重点中学联考改编]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一种室温“可呼吸”Na-CO2电池。
2021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热考题型分级练四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含解析

热考题型分级练(四) 离子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A 级)1.下列反应既属于离子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NaOH 溶液与盐酸中和B .Zn 与CuSO 4溶液的反应C .分解氯酸钾制氧气D .MgCl 2溶液与KOH 溶液反应产生沉淀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大理石与醋酸反应:CO 2-3+2CH 3COOH===2CH 3COO -+H 2O +CO 2↑B .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制氯气的反应:MnO -4+4Cl -+8H +===Mn 2++2Cl 2↑+4H 2OC .漂白粉溶液吸收少量二氧化硫气体:SO 2+H 2O +ClO -===SO 2-4+Cl -+2H +D .氢氧化钠溶液与过量的碳酸氢钙溶液反应:OH -+Ca 2++HCO -3===CaCO 3↓+H 2O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Fe 与少量稀硝酸反应:Fe +4H ++NO -3 ===Fe 3++NO↑+2H 2OB .氯气通入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Cl 2+2OH -===Cl -+ClO -+H 2OC .碳酸钡溶于醋酸:BaCO 3+2H +===Ba 2++H 2O +CO 2↑D .用石墨电极电解MgCl 2溶液:2Cl -+2H +=====通电Cl 2↑+H 2↑ 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向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2Fe 2++Cl 2===2Fe 3++2Cl -B .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少量硫酸:CO 2-3+2H +===CO 2↑+H 2OC .向稀硝酸中滴加少量亚硫酸钠溶液:SO 2-3+2H +===SO 2↑+H 2OD .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NH +4+OH -===NH 3+H 2O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KI 溶液久置空气中变黄色:4I -+O 2+2H 2O===2I 2+4OH -B .0.1 mol·L -1 NH 4Al (SO 4)2溶液与0.2 mol·L -1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Al 3++ 2SO 2-4+2Ba 2++4OH -===2BaSO 4↓+AlO -2+2H 2OC .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NaHS 溶液生成黑色沉淀:Cu 2++S 2-===CuS↓D .向Fe(NO 3)2和KI 混合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盐酸:3Fe 2++4H ++NO -3===3Fe 3++2H 2O +NO↑6.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在新制饱和氯水中:NH +4、Na +、SO 2-3、SO 2-4B .在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溶液中:Cu 2+、K +、HCO -3、CO 2-3C .在加入铝粉能产生H 2的溶液中:Fe 2+、Na +、SO 2-4、NO -3D .在c (H +)=1×10-11 mol·L -1的溶液中:Na +、K +、S 2-、SO 2-3 7.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 .钠与水反应:2Na +2H 2O===2Na ++2OH -+H 2↑B .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石灰水:Ca 2++HCO -3+OH -===CaCO 3↓+H 2OC .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稀硫酸:Ba 2++2OH -+2H ++SO 2-4===BaSO 4↓+2H 2OD .泡沫灭火器反应原理:3HCO -3+Al 3+===3CO 2↑+Al(OH)3↓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氯气溶于水:Cl 2+H 2O 2H ++Cl -+ClO -B .钠与水反应:Na +2H 2O===Na ++2OH -+H 2↑C .氧化亚铁溶于稀硝酸:FeO +2H +===Fe 2++H 2OD .KI 溶液久置空气中变黄色:4I -+O 2+2H 2O===2I 2+4OH -9.(双选)已知:SO 2-3+I 2+H 2O ―→SO 2-4+2I -+2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