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x线诊断

合集下载

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一)

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一)

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一)引言概述: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早期检测和准确诊断对于预防和治疗乳腺癌至关重要。

影像学诊断在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和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介绍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

正文内容:一、乳腺癌的超声诊断1. 超声的优势和适应症2. 超声的检查方法和技术要点3. 乳腺癌的超声表现及分析4. 超声评估乳腺肿块的恶性概率5. 超声在乳腺癌术后复查中的应用二、乳腺癌的X线摄影诊断1. 乳腺X线摄影的原理及适应症2. 乳腺癌的X线摄影表现及分类3. X线摄影的检查方法和技术要点4. 乳腺X线摄影中的乳腺密度分析5. 乳腺癌的X线摄影的误诊及解决方法三、乳腺癌的磁共振成像诊断1. 磁共振成像的原理及适应症2. 乳腺癌的磁共振成像表现及分类3. 磁共振成像的检查方法和技术要点4. 磁共振成像对乳腺癌的辅助诊断价值5. 磁共振成像在乳腺保乳手术中的应用四、乳腺癌的计算机断层扫描诊断1. 计算机断层扫描的原理及适应症2. 乳腺癌的计算机断层扫描表现及分类3. 计算机断层扫描的检查方法和技术要点4. 计算机断层扫描在乳腺癌分期中的应用5. 计算机断层扫描对于乳腺癌预后评估的意义五、乳腺癌的核医学诊断1. 核医学的原理及适应症2. 乳腺癌的核医学诊断表现及分类3. 核医学的检查方法和技术要点4. 核医学在乳腺癌术前评估中的应用5. 核医学在乳腺癌治疗后复查中的应用总结: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在临床中具有重要意义。

超声、X线摄影、磁共振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和核医学等影像学方法可以提供多方面的信息,从而对乳腺癌进行早期诊断、分期和评估疗效具有重要价值。

通过采用多重影像学技术,可以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好的指导。

乳腺癌X线诊断

乳腺癌X线诊断

照片显示
1.胸大肌充分显示,且 延伸至或低于后乳 头线
2.可见所有纤维腺体组 织后的脂肪
3.深部和表面乳房组织 分离充分
4.乳房下皱褶打开 5.无明显运动伪影
头尾位(CC)
头尾位应确保MLO位中容易漏掉的内侧组 织显示出来,同时应尽可能多的包含外侧 组织
对较表浅的内、外侧病变显示比较清晰, 但所暴露出的乳房组织较少,深部病变容 易被漏掉
通常由小叶原位 癌发展而来。 肿瘤组织呈弥 漫浸润性生长, 通常X线表现 为局限性致密 影,没有明确 肿块形成,可 伴有结构紊乱 和钙化。
单纯癌(carcinoma simplex)
病理基础为浸润性导管癌伴少量纤维组织增生。X线表 现为肿 块、结构紊乱、片状致密影或大量钙化灶。
髓样癌 (medullary carcinoma)
头尾位(craniocaudal,CC)
照片显示
1. 内外侧乳房组织充 分显示
2. 乳头位于影像中心
3. 腺体组织和脂肪组 织清晰显示
4. 在乳房后部即胶片 边缘部分可见胸大 肌(约20%病例可 见)
乳腺X线检查优点
操作简单,比较经济,特别对钙化型乳腺 癌的显示明显优于其他方法
熟练掌握正确的投照技术和诊断技能,X线 摄影能够对乳腺癌做出早期诊断,已成为 乳腺疾病诊断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并 被用于40岁以上妇女乳腺疾病的普查手段
正常乳腺X线分型
美国放射学会 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Data System BI-RADS) 脂肪型,少量腺体型,多量腺体型,致密型。
正常乳腺导管造影
肿块
肿块、 晕圈征
肿块、毛刺,皮肤增厚、乳头内 陷、漏斗症、血管增粗

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导致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准确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对于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及其鉴别诊断要点,旨在提供更准确、可靠的临床解决方案。

一、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1. 乳腺超声乳腺超声是一种安全、无痛、无辐射的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发现乳腺内的肿块和异常结构。

在乳腺超声检查中,医生可以通过观察肿块的形态、边界、回声形态等来判断是否为恶性肿瘤,进而进行鉴别诊断。

2. 乳腺X线摄影乳腺X线摄影是最常用的乳腺癌筛查方法之一。

在乳腺X线摄影检查中,医生可以观察乳腺组织内的密度变化、钙化灶等来鉴别乳腺癌。

此外,乳腺钼靶摄影、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等也可以提供更详细的乳腺影像,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准确性。

3. 乳腺磁共振成像(MRI)乳腺MRI是一种高分辨率、多平面、多序列、无辐射的成像技术。

它可以对乳腺组织进行全面评估,帮助医生发现乳腺内的异常信号,并提供更准确的乳腺癌诊断信息。

乳腺MRI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对于高风险人群以及特殊类型乳腺癌的筛查具有重要价值。

二、乳腺癌的鉴别诊断1. 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纤维腺瘤是女性乳腺常见的良性肿瘤。

在影像学上,乳腺纤维腺瘤一般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密度均匀,一般不伴有钙化灶。

与乳腺癌的区别主要在于病灶的形态和边界特点。

2. 乳腺囊性增生乳腺囊性增生是由于乳腺管腔扩张或囊肿形成引起的乳房结构异常。

乳腺囊性增生在影像学上表现为囊性病变,边界清晰,内部透明度高,常见多发性病变。

与乳腺癌的鉴别主要在于病灶的性质和内部结构特点。

3. 乳腺炎乳腺炎是由于乳腺感染引起的乳房炎症,常见于哺乳期妇女。

乳腺炎在乳腺影像学上表现为局部乳房肿胀、增厚,乳腺梁增粗,常伴有炎性渗出物。

与乳腺癌的鉴别主要在于病灶的发生背景和临床表现特点。

4. 乳腺纤维腺病变乳腺纤维腺病变是乳腺内结缔组织增生所致的良性乳房病变,常见于40岁以上女性。

乳腺癌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乳腺癌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乳腺癌的检查项目有哪些?检查项目:钼靶X线片、肿瘤标志物检测、乳腺B超1.乳腺癌的X线检查(1)乳腺X线摄片对乳腺癌的确诊率可达80%~90%。

在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和乳腺癌早期诊断方面,目前还没有其他方法能够取代它,现常用的有钼靶和干板摄片2种方法。

X线平片有以下特征时,要考虑为乳腺癌。

(2)乳腺导管造影:影像特征可因癌肿的浸润、梗阻、破坏而引起乳腺导管壁僵硬、局部狭窄、管壁不规则破坏或突然中断,或本应呈树枝状分支的导管树整体走向扭曲异常。

(3)乳腺淋巴造影(4)CT和MRI检查:CT检查可能有助于检出小而致密的乳腺肿瘤,MRI亦可用于小乳腺癌检出,都优于普通X线检查。

2.超声显像检查:超声显象检查无损伤性,可以反复应用。

对乳腺组织较致密者应用超声显象检查较有价值,但主要用途是鉴别肿块系囊性还是实性。

超声检查对乳腺癌诊断的正确率为80%~85%。

癌肿向周围组织浸润而形成的强回声带,正常乳房结构破坏以及肿块上方局部皮肤增厚或凹陷等图像,均为诊断乳腺癌的重要参考指标。

3.热图像检查:应用图像显示体表温度分布,由于癌细胞增殖块血运丰富则相应体表温度较周围组织高,用此差异可做出诊断。

但是这种诊断方法缺乏确切的图像标准,热异常部位与肿瘤不相对应,诊断符合率差,近年来渐少应用。

4.近红外线扫描:在显示器屏幕上可见到由浅到深灰甚至黑色多个灰度中心的阴影,可大于实际肿块,而且边界不清,形状不规则,同时其周边伴有异常的血管影,粗大扭曲中断,呈放射状、条束状、鼠尾状或蝌蚪状(图23)。

5.CT检查:可用于不能?及的乳腺病变活检前定位,确诊乳腺癌的术前分期,检查乳腺后区、腋部及内乳淋巴结有无肿大,有助于制订治疗计划。

6.肿瘤标志物检查:在癌变过程中,由肿瘤细胞产生、分泌,直接释放细胞组织成分,并以抗原、酶、激素或代谢产物的形式存在于肿瘤细胞内或宿主体液中,这类物质称肿瘤标志物。

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

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

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它的发病率不断上升。

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生存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影像学诊断在乳腺癌的早期筛查和诊断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主要有乳腺X线摄影、乳腺超声、乳腺磁共振等多种方法。

其中,乳腺X线摄影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通过乳腺X线摄影,医生可以观察到乳腺组织的内部结构,检测是否有肿块、钙化等异常。

乳腺超声则可以帮助医生更全面地了解肿块的性质,判断其是否为恶性。

而乳腺磁共振作为一种高灵敏度的影像学方法,可以提供更详细的乳腺组织信息,对于早期乳腺癌的诊断和定位有很大帮助。

影像学诊断乳腺癌的过程中,医生首先需要观察乳腺组织的形态特征,包括乳腺的大小、密度、皮肤凹陷、包膜的完整性等。

乳腺癌通常表现为乳腺组织密度增高、皮肤凹陷等异常现象。

然后,医生会进一步观察乳腺中是否有肿块、钙化等病变。

肿块通常表现为密度增高的灶块,而钙化则表现为白色的颗粒或团块。

这些病变的形态特征和位置都对乳腺癌的诊断和分期起着重要作用。

除了形态学特征,影像学还可以通过血流动力学参数来评估乳腺癌的恶性程度。

通过乳腺超声和乳腺磁共振的特殊技术,可以得知肿块的血供情况。

乳腺癌通常伴随着血供异常的改变,如血流速度增快、血管异常扩张等。

这些血流动力学参数可以提供给医生更直观的信息,对于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决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影像学诊断乳腺癌还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如细针穿刺活检和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检查。

从影像学图片上来看,乳腺癌往往没有明显的特异性,存在可能误诊的情况。

而结合临床表现和病理检查结果可以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准确性。

然而,影像学诊断乳腺癌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

乳腺X线摄影在乳腺组织较密的患者中,其诊断准确性相对较低。

乳腺超声虽然可以提供肿块的形态特征和血流动力学参数,但对于乳腺深部和胸肌后侧的病变检测较为困难。

而乳腺磁共振则受制于成本和可行性的问题,在一些地区的临床应用相对较少。

乳腺癌的X线诊断

乳腺癌的X线诊断

细小多形性钙化
细小线样或小线样分支钙化
三、结构扭曲:乳腺的正常结构被扭
曲,但未见具体结节或肿块。如果没有外 伤史或手术病史,需考虑恶性可能,需要 活检。

四、双侧乳腺不对称 1.球形不对称:
相应区域有局限性致密区,即为球形不对 称,不伴有肿块,结构扭曲,常常为正常 变异,如果有触诊异常,应该穿刺活检。 2.局灶性不对称 与对侧乳腺比较,出现局灶性致密区,应 活检或进一步检查
毛刺状边缘
长毛刺
二 钙化
钙化在乳腺癌的诊断中占据特别重要的地位。作
为乳腺癌一个主要X线征象,它不仅可以帮助对乳
腺癌的确诊,而且约有4%-10%的病例,钙化是
诊断乳腺癌的唯一依据。在所谓临床“隐性”乳 腺癌中,至少有50%-60%是单独凭借钙化作出 诊断的,其中约30%左右是原位癌。70%左右是管 内癌、早期浸润癌。
一.肿块 肿块是乳腺癌的最常见、最基本 的X线征象。约70%的乳腺癌在X线上 能清晰显示肿块阴影。在脂肪型乳腺中 肿块的显示率最高,而在致密型乳腺中, 因腺体组织掩盖,肿块显示率最低。小 叶癌和小叶原位癌、导管原位癌、炎性 乳癌、导管内癌等常可见不到肿块。
1.肿块大小 在乳癌中,X线上测得的肿块90%以上小 于临床测量。这是因为乳腺在X线上虽然有 一定的扩大率,但在临床测量时,常将癌 性肿块周围的炎性浸润、癌瘤扩展浸润或 纤维组织增生以及皮肤组织等都包括在肿 物大小内,无法将这些因素去除,故测得 的大小要大于X线片上的大小。X线片上的 大小更接近于大体标本上瘤块的实际大小。
钙化
乳腺癌的钙化颗粒多数是磷酸钙,少数 为草酸钙。钙化多数是位于导管腔中癌细胞 的变性坏死区,在X线上多表现为成堆的泥沙 或针尖状钙化,少数为坏死癌细胞本身的钙 化。钙化亦可发生在浸润性癌灶边缘的坏死 细胞残屑内。在实性癌中,钙化可位于癌巢 内,呈边缘不规整的钙化斑。在腺癌中,钙 化可位于腺腔内,或在粘液腺癌的粘液基质 内。有些钙化则可位于癌旁正常乳腺末梢乳 腔内或间质内。

乳腺X线摄影对乳腺癌的诊断分析

乳腺X线摄影对乳腺癌的诊断分析

本研究 中 2 7 例 患者 均经 手术 病理证 实 为乳腺 癌,其 中 2 5 例 状 或不规 则形的肿块 , 多数边 缘不整 、 模糊 , 常有 长短不一 的毛刺 ,
( 9 2 . 6 % ) 病理类 型为浸润 性导管癌 , 是乳腺癌 最常见 的病理类 型, 肿 块密 度不均 匀 ,较正常 乳腺 组织 密度 略高 ,肿 块 多在 乳腺 的外
临床研 究
乳腺 X 线摄影对乳腺癌 的诊断分析
庞 凌 朱继红
广 西玉 林市 第 一 人 民 医 院 5 3 7 0 0 0
【 摘
要 】 目的:探讨 乳腺 x线摄影对乳腺癌 的诊 断作 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7例乳腺 癌患者,均行 乳腺 x 线摄 影且诊
断为乳腺癌 ,后经手术病理证 实。结果 :2 7 例 乳腺 癌患者通过行 乳腺 x 线摄 影 ,手术病理其 中 2 5 例 ( 9 2 . 6 %)病理 类型 为
而发病 年龄 更趋 年轻化 。人 们对乳 腺疾 病尤其 是乳 腺癌 的早期 发 钙 化 ,钙化 可在肿 块 内或在肿 块外 ,也可 看 不到肿 块 ,只见成 簇
现、早 期诊断 、早期治疗 的意识 已经 提高 。 发展 ,可 表现 出局部及 全身症 状。 边界欠 清,一般 都为硬 结,活动度 都较差 ] 。 的钙化 ,有 时可沿 乳导 管密集 分布 。而特 异性 钙化 点常 常可作 为
3 . 2 乳 腺癌 临床 表现 :乳腺 癌 的 早期 可 无 症状 , 随着 病 情 唯一的诊 断依据 。 3 . 4 . 2 间接 征象 :乳腺结 构扭 曲变形 ;较晚 期 由于 癌瘤 与乳
肤可 以表 现增厚 、回缩 ( 酒窝征 );肿瘤 附近可 出现 粗大 的血管 ; 3 . 2 . 1肿块 :是乳 腺癌 的首发症状 。肿块多呈 圆形或卵 圆形 , 头之 间有浸 润或 纤维 组织 收缩而 出现乳 头 内陷;肿 瘤 区表面 的皮

乳腺的X线诊断

乳腺的X线诊断












癌。

右及

乳周

浸围

润软

性组

导织

管及
癌乳
头。
左乳癌
右乳浸润性导管癌
乳头内陷: 形成漏斗征,即乳头陷入乳晕形成外 宽内窄的三角形致密影,底座在乳晕 上,尖指向乳腺深部,形似漏斗状。 恶性漏斗征乳头乳晕变形明显,乳晕 附近皮肤增厚,乳晕后导管区增宽, 可见索带状致密影连接内陷的乳头与 乳内病灶。常伴有恶性钙化。
淋 巴 结 转 移, 其 内 脂 肪 中 心 消 失。
左 乳 浸 润 性 导 管 癌, 左 腋 淋 巴 结 转
移。








淋 巴
管 癌, 左






移。
腋 窝 淋 巴
结 转

左 乳 浸 润 性



美国放射学会,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 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右 乳 浸 润 性 小 叶 癌,
癌 桥 形 成。
左 乳 单 纯 癌。
腋窝淋巴结肿大: 是指淋巴结直径大于1cm。乳腺癌伴淋巴结 转移者,淋巴结增大常为多发,呈球形或不 规则分叶状,部分可融合成团,直径约1.02.1cm,平均1.5cm,密度均匀致密,无低 密度脂肪中心,境界可模糊不清。隐匿性乳 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可先于乳腺肿块出现。
形状:呈泥沙样、杆状或团簇状。钙化形态 与钙化所发生部位的空间形态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腺癌的x线表现
女,46岁,不规则肿物,边缘 可见毛刺征,手术: 左乳癌。
乳腺癌的x线表现
女,62岁,左乳癌术后一年,右乳发现小病灶,导丝定 位手术,病理:右乳小癌灶。
乳腺癌的x线表现
不规则肿物班多形性钙化影,病理:浸润性导管癌。
乳腺癌的x线表现
右乳腺纤维瘤,左乳浸润性导管癌。左乳肿物周 围可见毛刺,并密度明显高于右侧肿物。
乳腺癌的临床表现
• 5.其他征象: a.疼痛:乳腺癌患者无疼痛或仅有轻微疼痛, 性质多为钝痛或隐痛。 b.乳头溢液:乳腺癌溢液多为单侧,单个乳 管口,自发性,呈血性、浆液性、浆液血 性、乳汁样或水样溢液。 c.转移症状或体征:乳腺癌易发生淋巴结转 移,多位于腋下。并进而压迫腋静脉,导 致患侧上肢水肿。
• 2.乳头异常:当癌瘤位于乳头后方时,可有 乳头刺痒或异常感,大导管受累,可牵拉 乳头,造成乳头指向改变,左右扭曲、上 翘或回缩,最后导致乳头固定。 • 3.炎性表现:少数炎性乳腺癌临床表现为广 泛红、肿、热、痛,肿块不明显,酷似妊 娠哺乳期的急性乳腺炎。
乳腺癌的临床表现
• 4.皮肤改变:当癌瘤累 及悬吊韧带,使其缩 短牵拉皮肤,造成皮 肤局限性凹陷,形似 酒窝,称为“酒窝 征”,当皮肤受侵而 水肿、增厚时,形成 橘皮样改变,进而导 致皮肤破溃。
乳腺癌的x线诊断
乳腺癌
• 概述: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 肿瘤,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女性发生乳腺 癌,约有50万死于乳腺癌。发病率在 国内 正呈逐渐上升趋势,特别是30-54岁年龄组。 • 发生乳腺癌的高危因素:月经初潮 早;未 育或第一胎生育年龄晚;绝经期晚;行经年 限较长;以及经济、文化、生活水平较高 的女性;有明显家族遗传趋势等。
乳腺癌的次要x线征象
• 6.晚期邻近结构受侵,可见乳房后间隙改变 及乳腺形态的改变,深部乳腺肿瘤可早期 侵及浅筋膜的深层,导致乳房后间隙的透 亮区消失,乳腺癌沿导管及腺体浸润时可 致乳房变形,由于受累区膨出可表现为各 种形态。
乳腺癌的次要x线征象
• 7.腋下淋巴结及乳腺内淋巴结肿大:淋巴转 移为乳腺癌最常见的转移方式,患者可出 现腋下淋巴结肿大。一般认为腋下淋巴结 转移的诊断标准为a.单个淋巴结肿大,直径 超过2.0cm,b.多个实心肿大淋巴结同时出 现,直径 大于1.0cm,可融合成团,c.淋 巴结增大伴微钙化。
乳腺癌的x线表现
女,70岁, DR:左乳 内下不规 则肿物, 边缘模糊, 见毛刺影。 病理:左 乳癌。
乳腺癌的x线表现
女,53岁, DR:右乳 中央区域斑 片状致密, 内侧可见类 圆形结节, 乳晕区为中 心性皮肤增 厚,乳头内 陷。病理: 乳腺炎病乳 腺癌(肿块 为癌灶)
乳腺癌的x线表现
不同病人皆为高密度肿块,边缘模糊第一个肿物周围可 见毛刺,不同程度皮肤增厚,病理皆为乳腺癌。
不同病人,同样高密度肿块,皮肤增厚,乳腺癌。
乳腺癌的次要x线征象乳
• 2.乳头内陷及漏斗征:为癌肿纤维化或侵及 导管牵拉乳头所致。一般双侧乳头内陷为 先天性,而单侧乳头凹陷对临床诊断意义 较大。当乳头完全凹陷时形成所谓的“漏 斗征”。乳头内陷除见于乳腺癌外, 也可 以见于乳腺的慢性炎症及导管炎等,应与 之鉴别。
乳腺癌的x线表现
左乳小叶癌,扪及肿物,x线肿物不明显,仅可见局限性 致密浸润,性致密浸润,结构不良,手术病理:浸润性导管癌。
乳腺癌的x线表现
50岁,左乳广泛性不均匀致密,腺体结构不良,皮肤增厚, 乳头内陷,腋下淋巴结肿大。病理:浸润性导管癌。
乳腺癌的x线表现
乳腺癌的主要x线征象
• 4.毛刺:是指以肿物为中心,向周围呈放射 状分布的条索状致密影。毛刺征亦为乳腺 癌的一个重要x线征象,通常见于肿块或浸 润区的边缘,癌性肿块约60%合并有毛刺, 偶尔,癌瘤本身影像并不明显,x线上仅表 现为星芒状向四周辐射的细长或粗长毛刺 影像。
乳腺癌毛刺征的x线表现
女,30岁,多灶癌,部分病灶不规则肿物伴毛刺,部分 病灶边缘模糊浸润。
乳腺癌钙化的x线表现
不同的两个病例,典型恶性钙化,线样、线样分支状、细小多形性钙 化,病理为乳腺癌。
乳腺癌钙化的x线表现
• 不同病例,皆为细小多形性钙化,病理为浸润性导管癌
乳腺癌钙化的x线表现
广泛分布线样、线样分支状、虫噬状钙化,病理:浸润性导管 癌
乳腺癌钙化的x线表现
女,50岁,右乳外上象限区域性分布细小多形性钙化,病 理:浸润性导管癌
乳腺癌
• 组织学分类: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类比较复 杂,目前多采用who的分类或全国乳腺病 理分类研究协作组的分类法,分三类: 1)非浸润型癌:包括导管内癌,小叶 原位癌。 2)浸润型癌:包括浸润型导管癌、浸 润型小叶癌、粘液腺癌、髓样癌、乳头状 癌、腺样囊性癌、大汗腺癌等。 3)乳头paget病(乳头湿疹样癌)。
乳腺癌的x线表现
肿物周围致密浸润,边缘模糊。病理:乳腺癌。
乳腺癌的x线表现
女,42岁,发现右乳肿物一周,大小约5*4cm,质实,界 不清,活动欠佳。DR:巨大分叶状肿物,大部分边缘 清晰,部分边缘显示浸润表现,病理:右乳粘液腺癌。
乳腺癌的主要x线征象
• 2.局限性致密浸润及结构不良: 当乳腺某一个区域的密度异常增高,或两侧乳腺 比较发现不对称的较致密区域,即为局限性致密 浸润。此征象多为良性病变,如增生、慢性炎症 等。约1/3系癌所致。浸润形态可为片状、不规则 形或类圆形。浸润边缘可有毛刺或钙化;结构不良 是指乳腺实质与脂肪间界面发生扭曲、变形、紊 乱,但无明显肿块。结构扭曲可见于乳腺癌,也 可见于良性病变。恶性结构不良多由导管扭曲变 形所致,由于爱灶浸润及灶周纤维组织增生收缩。
乳腺癌的x线表现
右乳外上象限腺体结构不良,局部腺体纠集,放射状毛刺伴钙化,病 理:浸润性导管癌
乳腺癌的主要x线征象
• 3.钙化:钙化是乳腺癌的又一个重要特征,在病理切片中 钙化出现率达70%以上,X线片中占40%以上。它是由于 癌细胞坏死、脱屑和钙盐沉着所致。乳腺癌的钙化在X线 片上特征性表现有三种,分别为:①线状、短杆状或蚯蚓 样钙化;②泥沙样钙化;③圆形、卵圆形或团簇样钙化。 一般说来,短杆状钙化发生于导管内,泥沙样钙化多发生 于肿瘤外围的腺泡内,团簇样钙化多发生于肿瘤的坏死区。 钙化从几个到数十个不等,一般成堆分布,有聚集的倾向。 每一个钙化点多呈不规则形态,密度可浓可淡,各个钙化 点的密度也不完全一致。成堆的细小钙化对于诊断乳腺癌 有一定的帮助,尤其在无明显的肿块影时,钙化灶的出现, 特别是短杆状和泥沙样钙化,对于提示诊断,避免漏诊,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叶内钙化常是小叶原位癌的唯一 征象。 • 有人指出,每平方厘米内超过15个钙化点,乳腺癌的可能 性甚大;在一丛钙化点内,有2~3个宽度为100~200μm 的线形钙化,即可诊断为乳腺癌。
乳腺癌的x线表现
女,59岁,右乳肿物, 边缘模糊浸润,并少 许毛刺。病理:乳腺 癌。
乳腺癌的x线表现
女,67岁,左乳外上肿物,边界 不清,活动差。DR:肿物 周围明显毛刺,左乳头 赘生物,病理:左乳癌。
乳腺癌的x线表现
女,51岁,右乳肿物,边界不清,活动差。DR:右乳内下 肿物,边缘模糊浸润。病理:浸润性导管癌。
乳腺癌的次要x线征象
• 阳性导管征
乳腺癌的次要x线征象乳
• 4.彗星尾:也叫塔尖征,此征象系乳腺实质 被癌肿侵犯及牵拉后所致。表现为乳腺肿 瘤在其顶端出现向脂肪内伸展的细条索状 致密影,其下方与肿块连接。此征较为少 见
乳腺癌的次要x线征象
• 5.局部血运增加:因癌肿代谢旺盛,血液循 环加快,从而产生血管的增多、增粗。X线 表现形式为:①患乳血管管径(特指静脉) 较健侧增粗。②病灶周围的多数细小血管 丛。③病灶区出现较大的引流静脉。一般 来讲,正常人左乳较右乳静脉粗,如发现 右乳静脉较左乳静脉粗时应提高警惕。也 有人认为双乳静脉粗细比例超过1:4时,应 考虑患有乳腺癌的可能。
乳腺癌的影像学表现
• 主要征象: 致密肿块影 局限性致密浸润影 恶性钙化 毛刺 • 次要征象: 皮肤增厚或局限性凹陷 乳头内陷 漏斗征 导管征 彗星征 局部血运增加 晚期邻近结构受侵 腋下淋巴结及乳腺内淋巴结 肿大
乳腺癌的主要x线征象
• 1.致密肿块影:是乳腺癌最常见、最基本X线征象,在临床发现的乳 腺癌中,85%~90%的病例有此征象。 • 肿块的形态:可呈团块状、星形、结节状、 不规则形或分叶状。以 团块影最常见,约占X线诊断乳腺癌的45%,星形影约占35%。 • 肿块的边缘表现为以下三种形式:①毛刺状边缘:这是大部分乳腺癌 肿块的X线表现,毛刺可长可短,可粗可细,较粗长的放射状突出称 为“触角”。系癌向周围浸润生长,病灶沿阻力最小处扩展所致。② 模糊边缘:边缘呈磨砂玻璃状样改变。③光整边缘:少数肿瘤边缘较 光整。有时癌瘤的大部分边缘是清晰光整的,而一小部分边缘模糊。 • 肿块的密度:一般肿块的密度较乳腺腺体的密度高,这是因为癌肿出 血、坏死、钙化、含铁血黄素沉着及纤维组织增生所致。较小的肿块 密度是一致的。肿块较大时可出现密度的不均,造成密度不均的病理 基础为肿块中间质分布不均、中心坏死、边缘部分实质增多、中央夹 有正常乳腺组织等。 • 肿块大小:X在线测得的肿块大小较临床上触及的肿块小,是诊断乳 腺癌的可靠依据,这是因为触诊所及肿块的大小,往往包括了癌肿周 围水肿、 炎性浸润及纤维化部分。一般良性病变X线片的测量值符合 或大于临床触及的肿块。
乳腺癌的x线表现
女,39岁,左乳外上扪及两个肿物,界限不清,局 部加压显示两个不同形态肿物,手术:左乳浸润 性导管癌(多灶)。2.5*2.0cm、1.2*1.0cm
乳腺癌的x线表现
女,68岁,右乳肿物,查体质硬,活动度差。DR: 不规则肿物,边缘略模糊浸润。皮肤广泛增厚, 腋下淋巴结肿大。手术:浸润性导管癌,并腋下 淋巴结转移。
乳腺癌毛刺征的x线表现
• 不规则肿物伴多发细长毛刺,手术:左乳外上浸润性导 管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