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一中 安师大附中2014届高三一月联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扫描版)
2014年安徽省省级示范高中名校高三联考理综试题(扫描版).pdf

10.解析:选项A中,SiO32-与NH4+ 因发生双水解而不能大量共存,同时通入SO2 时也会使SiO32- 生成H2SiO3白色沉淀;选项B中,Cl2可与通入的SO2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选项C中,C6H5O- 和SO32- 均能与通入的SO2反应生成C6H5OH和HSO3-而不能大量共存;D选项中,各离子能大量共存,且通入SO2后仍能大量共存。
11.C 解析:A项:NiO电极为原电池的负极,反应式CH4+4O2- -8e-=CO2+2H2O,错误;B项:氯气能与NaOH溶液反应,且氯气溶解度大于氢气的溶解度,a处收集的氯气体积小于b处收集的氢气,错误;C项:原电池中O2-移向负极即通入甲烷的NiO电极,电解池中Cl—移向失电子的阳极即碳电极,正确;D项:根据转移电子守恒,有CH4——4H2——8e- ,n(CH4)=0.1mol,则n(H2)=0.4mol,错误。
12.D解析:普通玻璃是由石灰石、纯碱和石英反应生成的混合物,不含铝元素,A 说法错误;制备铝用其熔融的氧化物,B说法错误;加热蒸干MgCl2溶液时由于水解生成挥发性盐酸,故最终得到Mg(OH)2固体,C说法错误;向MgCl2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只能生成白色沉淀,而向Al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时可以看到先沉淀后溶解,说法正确。
.A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c(H+),得Ka1/Kw,因为 ⑷ 2CO(g)+2NO(g) =N2(g)+2CO2(g) △H=?746.0kJ·mol-1(3分) 解析:根据题给信息知X为碳元素,Y为氮元素,Z为硫元素,W为铁元素。
铁元素位于周期表第四周期第VIII族;根据价电子排布式3d64s2知其核外有4个未成对电子。
(2)(3分) (3)⑤(2分)NaOH水溶液、加热(1分,加热可以不答出) (4)4(2分) 、(2分) (5)c d(2分) 解析: 观察A的分子式结合反应条件,是醇的催化氧化,A是苯丙烯醛;结合⑤反应条件以及F的结构简式,B是苯丙烯酸,E是2-甲基-1-丙醇;逆推D是2-甲基-1-溴丙烷,C是甲基丙烯。
安徽省安庆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3月月考 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pdf

(3)Q点HCl溶液加入量是 130 ml。
:
:
Ba(NO3)2
H2SO4
HNO3
H2O
O2
HNO3
O2
HNO3
(5) 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三、计算题(10分)
25.(10分)
试卷答案
22.(1)2 Na2O2 + 2 H2O = 4 NaOH + O2↑(2分)
(2)取溶液X少量于洁净的试管中,加入适量MnO2粉末,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若木条复燃证明有H2O2(2分)
(3)1、2、4、2(1分);氧化性(1分)
(4)还原性(1分)2MnO4ˉ+5H2O2+6H+===5O2↑+2Mn2++H2O(2分)
23.
(1)A点的沉淀物的化学式为 Mg(OH)2 ,B点的沉淀物的化学式为
Mg(OH)2 Al(OH)3
。
(2)原混合物中MgCl2的质量是 1.9 g,AlCl3的质量是 2.67 g,
B.等质量的Na2CO3、NaH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NaHCO3消耗的盐酸多
C.向NaHCO3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无沉淀,而向Na2CO3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D.Na2CO3和NaHCO3都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5.等质量的钠进行下列实验,其中产生氢气最多的是( )
应的横线上,组成一个未配平的化学方程式。HNO3 + ______ ______ + ______ + N2O↑ + H2O
并写出配平后的离子方程式:(5) 硝酸的还原产物NONO2、N2O等 Cu(NO3)2
B.Cu CuOCu(NO3)2
2014年高考新课标Ⅰ卷理科综合(化学部分)试题解析(精编版)(解析版)

2014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Ⅰ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试题【试卷总评】2014年高考全国新课标I卷理综化学试题总的来说不错,基本覆盖了整个中学阶段所学的知识内容及对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要求。
从物质上涉及到的物质种类有单质(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氧化物、酸(包括强酸、弱酸、氧化性的酸、还原性酸、非氧化性的酸等)、碱、盐(强碱弱酸盐、强酸弱碱盐、强酸强碱盐等)、烃、芳香烃、卤代烃、醇、醛、酮、羧酸、酯;从反应类型看,考查了复分解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取代反应、酯化反应、硝化反应、消去反应;从知识上涉及到化学用语如结构简式、元素的化合价、离子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基本概念如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溶解度、溶度积常数、化学平衡常数、分子间作用力、氢键、化学键、密度、晶胞、同分异构体、活化能等;从理论上包括盐的水解、盖斯定律、阿伏伽德罗定律及推论、化学反应速率以化学平衡、平衡移动原理、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电解原理、物质结构理论(包括原子结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从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上包括仪器的识别与使用、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物质的制取、离子的检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误差分析;从能力上考查了考生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分析能力、接受新信息的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灵活应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比较好的试题我感觉有第8、27、28.第8题考查的就是盐的水解及应用。
但涉及到工业、农业、生活、生产等方面,体现了化学的实用性;第27题通过次磷酸展开,集中多个知识、能力的考查于一个试题,涉及的知识面和能力考查的广度是少见的。
第28题通过物质的制取将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反应有机融合。
总体来说试题很好。
美中不足的是营养物质在试题中没有得到体现。
下面我就对各个试题进行逐一解析。
7.下列化合物中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的是( )A.戊烷B.戊醇C.戊烯D.乙酸乙酯【答案】A【解析】判断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多少,首先要掌握各类物质的分子式通式和该物质的分子式、同分异构体的概念;然后再加以应用。
安徽省示范高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 含解析

2013.8 1.化学与社会、环境、生活联系紧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用米汤检测食盐中是否含碘B.焰火的绚丽是某些金属元素特殊化学性质的体现C.家用臭氧型消毒柜中发生的反应为3O2错误!2O3D.PM2.5颗粒(直径小于或等于2。
5微米的颗粒物)在空气中形成胶体考点:考查化学与STS、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用途。
2.2013年2月,俄罗斯境内有大量陨石坠落,经过化学分析,陨石的游离态的铁含量约为10%左右,此外还有橄榄石(Fe2SiO4)、亚硫酸盐等化学成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此陨石是一种纯度较高的硅酸盐矿石B.此陨石具有耐酸碱的特性C.陨石中含有游离态的铁是因为在外太空中铁的活性比地球上铁的活性低D.橄榄石中Fe为+2价考点:考查化学与STS、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用途。
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S2—的结构示意图:B.常用于考古中文献年代确定的原子:14C6C.H2CO3的电离方程式:H2CO32H++ CO错误!D.4g H2在空气25℃。
101kPa下燃烧,生成液态的水放出571.6kJ·mol-1的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g);△H=-571。
6kJ/mol考点:考查化学用语、电离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4.以N 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总数为N 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 B.标准状况下,由Na2O2制的11.2LO2反应转移的电子束为2N A C.18.0g重水(D2O)与20gNe所含有的电子数都为10N A D.0。
5mol O3与11.2L O2所含的分子数都为0。
5N A考点:考查物质的量及相关计算。
5.工业上常利用液晶显示屏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玻璃粉末为原料回收金属铈(Ce),金属铈是一种重要的稀土元素,原子序数为58,它有四种同位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它是第五周期元素B.原子核内一定有82个中子C.铈的四种同位素形成的中性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同D.Ce2+离子中有55个质子考点:考查元素周期表及原子结构.6.下列实验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A.水壶中水垢用食醋除去:2H++ CaCO3= Ca2++CO2↑+H2O2H++Mg(OH)2= Mg2++2H2O B.“84消毒液"(有效成分HClO)和“洁厕灵”(主要成分盐酸)混用会导致氯气中毒Cl–+ClO–+2H+=Cl2↑+H2OC.SO2通入滴加酚酞的NaOH溶液中,红色变浅:SO2+2NaOH=Na2SO4+ H2OD.用FeSO4除去酸性废水中的Cr2O错误!:Cr2O错误!+Fe2++14H+= 2Cr3++ Fe3++7 H2O考点: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用途。
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Fe56 Cu64 Ag108 Ba137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实验操作有两处错误的是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2 g金刚石和足球烯(C60)的混合物中含有N A个碳原子B.2 molCH4的摩尔质量是32 g·mol-1C.标准状况下2.24 L H2O中含有0.1 N A个氧原子D.4 g NaOH溶解在100 mL水中配成1 mol·L-1NaOH溶液3.在标准状况下,向1 L水中通入VL NH3,NH3完全溶解形成氨水的密度为d g·cm-3,则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B.C.D.4.已知Fe(OH)3胶粒带正电,向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下列溶液,开始时出现红褐色沉淀,继续滴加沉淀逐渐溶解,则加入的溶液是A.2 mol·L-1NaOH溶液B.2 mol·L-1NaCl溶液C.2 mol·L-1NaHSO4溶液D.乙醇溶液5.下列分散系中各组微粒能大量共存的是A.澄清的石灰水:Na+、NH4+、HCO3-、Cl-B.碳酸氢钠溶液:K+、Ca2+、NO3-、Cl-C.硫酸氢钠溶液:K+、Ba2+、HCO3-、Cl-D.氢氧化铁胶体溶液:Na+、Al3+、NO3-、Cl-6.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向稀硫酸中加入铁片:2Fe + 6H+ = 2Fe3+ + 3H2↑B.向稀醋酸中加入碳酸钙:CaCO3 + 2H+ = Ca2+ + H2O + CO2↑C.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稀硫酸:H+ + OH-= H2OD.向澄清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碳酸氢钠溶液:Ca2+ + OH-+ HCO3-= CaCO3↓ + H2O7.下列变化必须加入还原剂的是A.KClO3→KClB.Cl-→Cl2C.MnO4-→Mn2+D.Fe2+→Fe3+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坩埚蒸发溶液时直接将水分蒸干B.分液时下层液体下放,上层液体上倒C.向待测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待测液中一定含有SO42-D.向待测液中加入稀盐酸,生成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待测液中一定含有CO32-9.测定电解质溶液导电性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向1mol·L-1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滴加入下列溶液,灯泡由亮→暗→亮的是A.12 mol·L-1的浓盐酸B.硫酸铜溶液C.硫酸镁溶液D.稀硫酸11.已知:①2Fe3+ + Cu = 2Fe2+ + Cu2+②2MnO4-+ 10Cl-+ 16H+ = 2Mn2+ + 5Cl2 ↑ + 8H2O③Cl2 + 2Fe2+ = 2Cl-+ 2Fe3+ ,则下列关于微粒氧化性的判断正确的是A.Fe3+>Cu2+>MnO4->Cl2B.Cu2+>Fe3+>Cl2>MnO4-C.MnO4->Cl2>Fe3+>Cu2+D.Cl2>MnO4->Cu2+>Fe3+12.已知某无色透明的溶液中含有Na+、SO42-、Cl-和未知离子X,若各离子的浓度之比是1:1:1:1,则该溶液中未知离子X可能是A.Ba2+B.Al3+C.Cu2+D.Mg2+13.已知2Na2S + Na2SO3 + 3H2SO4 = 3S↓ + 3Na2SO4 + 3H2O,则反应中还原剂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2:1B.1:1C.1:2D.2:314.已知氨水的密度比水小,且浓度越大密度越小。
安徽省省级示范高中名校2014届高三大联考理综试题 扫描版试题Word版答案.pdf

对BC分析可得(2分)解得(1分)
(2)碰撞之后瞬间,处于平衡状态,设此时弹簧的形变量为对B有: (1分)
当BC运动到最高点时,设此时弹簧的形变量为 对A有: (1分)
所以两个时刻弹簧的形变量相同,故弹簧的弹性势能大小之比为1:1 (3分)
BC碰撞瞬间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 (2分)
S==2.1×10-7m2,由电阻定律得ρ==Ω·m=3.5×10-6Ω·m。
22.解析:(1)木板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当人以=m/s2的加速度匀加速向右奔跑至板右端时,木板的摩擦力,木板是静止的。
(1分),解得s
(2)当人以=m/s2的加速度匀加速向右奔跑至板右端时,,所以木板地面
2014安徽省省级示范高中名校高三联考 (物理)答案与解析 14.答案:D 由得,, ,A错;,故B错;知,故光线在介质A中的临界角大,选项C错误;,A为光介质,B为光介质,只有当光 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才可能发生全反射,当光从光疏介质射入光密介质时一定同时存在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D正确。 .答案: 解析:卫星在轨道上运行时,,故,式中 ,试验五号“环境一号C”卫星,故、错;卫星轨道高 16.答案:B 解析: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力指向曲线的内侧,根据质子的运动轨迹可得,质子受到的电场力,电场线方向 ,a点的电势比b点高a→b电场力对质子做正功,动能增加,电势能减少,选项A错误;质子在a、b两点速度加速度方向 ,选项错误。 答案: 解析: (1)当v0≤时,小球上升的高度不会超过O点,在最高点时速度为零,所需向心力为零,T=mgcosθ,又因为 mv02=mg(L-Lcosθ),联立可得:T=mg- ; <v0<,T=0; v0≥时,T+mg=;2- 2=2mgL,联立得:T=-5mg.答案:D 答案: 解析: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从最右端滑到最左端,V2示数随电流增大减小,图线甲是电压表V2示数随电流变 化的图线,;当V2示数为零,电流为0.6A,根据V1示数3V求得定值电阻,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0.6(5+r)=E;当V2示数为 4V时,电流为0.2A,求得滑动变阻器最大电阻,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0.2(5+20+r)=E。联立解得E=6V,电源内电阻的阻 值r=5Ω,;把定值电阻看作电源内阻的一部分,当滑动变阻器滑至中间时,滑动变阻器R2的功率最大,V2示数为 3V,电流为0.3A,最大功率为0.9W,C错误;当滑动触头P滑到最左端时,,此时电源输出功率最大,为 3×0.6W=1.8W,。.答案: 解析:由题意可知,在前半段物体的平均速度为v,所以在位移相同的情况下,物体运动的时间之比为2:1;在第二 个阶段传送带多增加的功率为,则传送带多增加的功率之比为多消耗的电能多消耗的电能答案(1)0.26 0.39(2分 ) (2)0.20 【解析(1)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0.26 m/s;根据逐差法 ,小车的加速度为=0.39 m/s2。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0.20N。答案 (2分) 【解析】(1)实验时,摆角不宜过大,最多10°,计时的开始位置在平衡位置,此时速度大,时间误差小。 (2)两次实验中摆线长分别为L1、L2 ,对应的周期分别为T1、T2,设石块质心到M点的距离为x,由和,可解得。 Ⅲ. 【答案(1)0.518(0.516~0.519均正确) (2分) (2)电路如图所示 (3分) 3.5×10-6 (2分) 【解析】(1)根据螺旋测微器读数规则,图中读数为 mm。 (2)由U—I图=4Ω,电流表内阻1Ω,电压表内阻5kΩ,因待测金属丝电阻较小,故电流表外接,又需要用仪表数 字做图,故变阻器采用分压外接法。实物电路如图所示;金属丝横截面积
2014安徽省省级示范高中名校高三五月联考理综(化学)参考答案

2014安徽省省级示范高中名校高三联考(理综化学)参考答案7.B 解析:在CN-中,N为−3价,C为+2价,A错误;NaCN和NaClO属于钠盐,故都含离子键,又都含有原子团,故都含共价键,B正确;反应中氧化产物为N2和HCO3-,C错误;D选项未指明气体状态,故无法计算,D错误。
8.B 解析:a、b是制取气体,c是干燥装置,d是收集气体装置。
A项:CO2的密度大于空气的,收集方法不对,错误;C项:干燥装置是洗气瓶,不能盛装固体干燥剂,错误;D项:NO易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NO2,只能使用排水法收集,收集方法不对,错误。
9.C 解析: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升高温度,其平衡常数减小,A图像错误;SiO2 为固体物质,其浓度为一常数,故增加SiO2的物质的量其反应速率不变,B图像错误;根据“先拐先平数值大”分析C选项图像知p2>p1,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N2的转化率变小,C图像正确;温度一定时,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Si3N4物质的量减小,符合图像走势;压强一定时,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Si3N4物质的量减小,D图像错误。
10.D 解析:选项A中,SiO32-与NH4+ 因发生双水解而不能大量共存,同时通入SO2 时也会使SiO32- 生成H2SiO3白色沉淀;选项B中,Cl2可与通入的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选项C中,C6H5O- 和SO32- 均能与通入的SO2反应生成C6H5OH和HSO3-而不能大量共存;D选项中,各离子能大量共存,且通入SO2后仍能大量共存。
11.C 解析:A项:NiO电极为原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CH4+4O2- -8e- =CO2+2H2O,错误;B项:氯气能与NaOH溶液反应,且氯气在水中溶解度大于氢气的溶解度,a处收集的氯气体积小于b处收集的氢气,错误;C项:原电池中O2-移向负极即通入甲烷的NiO电极,电解池中Cl—移向失电子的阳极即碳电极,正确;D项:根据转移电子守恒,有CH4——4H2——8e- ,n(CH4)= 0.1mol,则n(H2)= 0.4mol,错误。
安徽省安庆一中、安师大附中2014届高三2014年1月联考 数学理试题 含答案

安庆一中、安师大附中高三2014年1月联考数学(理)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ln A x y x =|=,集合{}2,1,1,2B =--,则AB =A.(1,2) B 。
{}1,2 C 。
{}1,2-- D 。
(0,)+∞2.对于事件A,P (A)表示事件A 发生的概率。
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如果()()()P A B P A P B =+,那么事件A 、B 互斥 B 如果()()()1P A B P A P B =+=,那么事件A 、B 对立C()()()1P A B P A P B =+=是事件A 、B 对立的充要条件D 事件A 、B 互斥是()()()P A B P A P B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3.把函数x sin 3x cos )x (f -=的图象向左平移m 个单位, 所得图象关于y轴对称, 则m 的最小值为A 。
65π B.32πC 。
3πD 。
6π4.一个直棱柱被一个平面截去一部分后所剩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 .9B .10 C.11D .2325.对于平面α和共面的两直线m 、n ,下列命题中是1 1 正视图 侧视图俯视图第4题图真命题的为A .若m α⊥,m n ⊥,则//n αB .若//m α,//n α,则//m nC .若m α⊂,//n α,则//m nD .若m 、n 与α所成的角相等,则//m n6.等比数列{}na 中5121=a,公比21-=q ,记12n n a a a ∏=⨯⨯⨯(即n ∏表示数列{}na 的前n 项之积),8∏ ,9∏,10∏,11∏中值为正数的个数是 A .1 B . 2 C . 3 D .47.设x 、y 均是实数,i 是虚数单位,复数+i 12x yi i-+的实部大于0,虚部不小于0,则复数i z x y =+在复平面上的点集用阴影表示为下图中的8.设集合{}012,,S A A A =,在S 上定义运算⊕:ijk A AA ⊕=,其中k 为i j +被3除的余数,{},1,2,3i j ∈,则使关系式0()ijiA A A A ⊕⊕=成立的有序数对(,)i j 总共有A .1对B .2对C .3对D .4对9.已知A ,B ,C,D ,E 为抛物线214y x =上不同的五点,抛物线焦点为F ,满足0FA FB FC FD FE ++++=,则||||||||||FA FB FC FD FE ++++= A 5 B 10 C516D851610.一支人数是5的倍数且不少于1000人的游行队伍,若按每横排4人编队,最后差3人;若按每横排3人编队,最后差2人;若按每横排2人编队,最后差1人.则这只游行队伍的最少人数是A 1025B 1035C 1045D 1055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00分)考生注意事项:请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