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小学数学奥赛7-7-2 容斥原理之重叠问题(二).教师版

a小学数学奥赛7-7-2 容斥原理之重叠问题(二).教师版
a小学数学奥赛7-7-2 容斥原理之重叠问题(二).教师版

1. 了解容斥原理二量重叠和三量重叠的内容;

2. 掌握容斥原理的在组合计数等各个方面的应用.

一、两量重叠问题 在一些计数问题中,经常遇到有关集合元素个数的计算.求两个集合并集的元素的个数,不能简单地把

两个集合的元素个数相加,而要从两个集合个数之和中减去重复计算的元素个数,即减去交集的元素个数,用式子可表示成:A B A B A B =+-U I (其中符号“U ”读作“并”,相当于中文“和”或者“或”的意思;符号“I ”读作“交”,相当于中文“且”的意思.)则称这一公式为包含与排除原理,简称容斥原理.图示如下:A 表示小圆部分,B 表示大圆部分,C 表示大圆与小圆的公共部分,记为:A B I ,即阴影面积.图示如下:A 表示小圆部分,B 表示大圆部分,C 表示大圆与小圆的公共部分,记为:A B I ,即阴影面积.

包含与排除原理告诉我们,要计算两个集合A B 、的并集A B U 的元素的个数,可分以下两步进行:

第一步:分别计算集合A B 、的元素个数,然后加起来,即先求A B +(意思是把A B 、的一切元素都“包含”进

来,加在一起);

第二步:从上面的和中减去交集的元素个数,即减去C A B =I (意思是“排除”了重复计算的元素个数).

二、三量重叠问题

A 类、

B 类与

C 类元素个数的总和A =类元素的个数B +类元素个数C +类元素个数-既是A 类又是B 类

的元素个数-既是B 类又是C 类的元素个数-既是A 类又是C 类的元素个数+同时是A 类、B 类、C 类的元素个数.用符号表示为:A B C A B C A B B C A C A B C =++---+U U I I I I I .图示如下:

在解答有关包含排除问题时,我们常常利用圆圈图(韦恩图)来帮助分析思考.

教学目标

知识要点

7-7-2.容斥原理之重叠问题(二)

1.先包含——A B +

重叠部分A B I 计算了2次,多加了1次;

2.再排除——A B A B +-I

把多加了1次的重叠部分A B I 减去. 图中小圆表示A 的元素的个数,中圆表示B 的元素的个数,

大圆表示C 的元素的个数.

1.先包含:A B C ++ 重叠部分A B I 、B C I 、C A I 重叠了2次,多加了1次. 2.再排除:A B C A B B C A C ++---I I I 重叠部分A B C I I 重叠了3次,但是在进行A B C ++- A B B C A C --I I I 计算时都被减掉了. 3.再包含:A B C A B B C A C A B C ++---+I I I I I .

模块一、三量重叠问题

【例 1】 一栋居民楼里的住户每户都订了2份不同的报纸。如果该居民楼的住户只订了甲、乙、丙三种报

纸,其中甲报30份,乙报34份,丙报40份,那么既订乙报又订丙报的有___________户。

【考点】三量重叠问题 【难度】3星 【题型】填空

【关键词】希望杯,4年级,1试

【解析】 总共有(30+34+40)÷2=52户居民,订丙和乙的有52-30=22户。

【答案】22户

【例 2】 某班学生手中分别拿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小旗,已知手中有红旗的共有34人,手中有黄旗的共

有26人,手中有蓝旗的共有18人.其中手中有红、黄、蓝三种小旗的有6人.而手中只有红、黄

两种小旗的有9人,手中只有黄、蓝两种小旗的有4人,手中只有红、蓝两种小旗的有3人,那么

这个班共有多少人?

【考点】三量重叠问题 【难度】3星 【题型】解答

C

B A

【解析】 如图,用A 圆表示手中有红旗的,B 圆表示手中有黄旗的,C 圆表示手中有蓝旗的.如果用手中有

红旗的、有黄旗的与有蓝旗的相加,发现手中只有红、黄两种小旗的各重复计算了一次,应减去,

手中有三种颜色小旗的重复计算了二次,也应减去,那么,全班人数为:342618943++-++-()()

6250?=(人).

【答案】50人

【巩固】 某班有42人,其中26人爱打篮球,17人爱打排球,19人爱踢足球,9人既爱打篮球又爱踢足球,4

人既爱打排球又爱踢足球,没有一个人三种球都爱好,也没有一个人三种球都不爱好.问:既爱打

篮球又爱打排球的有几人?

【考点】三量重叠问题 【难度】3星 【题型】解答

【解析】 由于全班42人没有一个人三种球都不爱好,所以全班至少爱好一种球的有42人.根据包含排除法,

4226171994=++-++()(既爱打篮球又爱打排球的人数0+),得到既爱打篮球又爱打排球的人数

为:49427-=(人).

【答案】7人

【例 3】 四年级一班有46名学生参加3项课外活动.其中有24人参加了数学小组,20人参加了语文小组,

参加文艺小组的人数是既参加数学小组也参加文艺小组人数的3.5倍,又是3项活动都参加人数

的7倍,既参加文艺小组也参加语文小组的人数相当于3项都参加的人数的2倍,既参加数学小

组又参加语文小组的有10人.求参加文艺小组的人数.

【考点】三量重叠问题 【难度】3星 【题型】解答

【解析】 设参加数学小组的学生组成集合A ,参加语文小组的学生组成集合B ,参加文艺小组的学生组成集

合G .三者都参加的学生有z 人.有A B C U U =46,A =24,B =20,C =3.5,A C I =7A B C I I ,

B C I =2A B C I I ,A B I =10. 因为A B C A B C A B A C B C A B C =++---+U U I I I I I ,

所以46=24+20+7x -10-2x -2x +x ,解得x =3,

即三者的都参加的有3人.那么参加文艺小组的有3?7=21人.

【答案】21人

【巩固】 五年级三班学生参加课外兴趣小组,每人至少参加一项.其中有25人参加自然兴趣小组,35

例题精讲

人参加美术兴趣小组,27人参加语文兴趣小组,参加语文同时又参加美术兴趣小组的有12人,

参加自然同时又参加美术兴趣小组的有8人,参加自然同时又参加语文兴趣小组的有9人,

语文、美术、自然3科兴趣小组都参加的有4人.求这个班的学生人数.

【考点】三量重叠问题 【难度】3星 【题型】解答

C 语文

B 美术

A 自然 【解析】 设参加自然兴趣小组的人组成集合A ,参加美术兴趣小组的人组成集合日,参加语文兴趣小组的人

组成集合C .

A =25,

B =35,

C =27,B C I =12,A B I =8,A C I =9, A B C I I =4.

A B C U U =A B C A B A C B C A B C ++---+I I I I I .

所以,这个班中至少参加一项活动的人有25+35+27-12-8-9+4=62,而这个班每人至少参加一项.即

这个班有62人.

【答案】62人

【巩固】 光明小学组织棋类比赛,分成围棋、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三个组进行,参加围棋比赛的有42人,

参加中国象棋比赛的有55人,参加国际象棋比赛的有33人,同时参加了围棋和中国象棋比赛

的有18人,同时参加了围棋和国际象棋比赛的有10人,同时参加了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比赛

的有9人,其中三种棋赛都参加的有5人,问参加棋类比赛的共有多少人?

【考点】三量重叠问题 【难度】3星 【题型】解答

【解析】 根据包含排除法,先把参加围棋比赛的42人,参加中国象棋比赛的55人与参加国际象棋比赛的33人

加起来,共是425533130++=人.把重复加一遍同时参加围棋和中国象棋的18人,同时参加围棋

和国际象棋的10人与同时参加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的9人减去,但是,同时参加了三种棋赛的5人

被加了3次,又被减了3次,其实并未计算在内,应当补上,实际上参加棋类比赛的共有:

130********-+++=()(人).

或者根据学过的公式:A B C A B C A B B C A C A B C =++---+U U I I I I I ,参加棋类比赛的总

人数为:42553318109598++---+=(人).

【答案】98人

【例 4】 新年联欢会上,共有90人参加了跳舞、合唱、演奏三种节目的演出.如果只参加跳舞的人数三倍

于只参加合唱的人数;同时参加三种节目的人比只参加合唱的人少7人;只参加演奏的比同时参

加演奏、跳舞但没有参加合唱的人多4人;50人没有参加演奏;10人同时参加了跳舞和合唱但没

有参加演奏;40人参加了合唱;那么,同时参加了演奏、合唱但没有参加跳舞的有________人.

【考点】三量重叠问题 【难度】3星 【题型】填空

【关键词】西城实验

【解析】 设只参加合唱的有x 人,那么只参加跳舞的人数为3x ,由50人没有参加演奏、10人同时参加了跳

舞和合唱但没有参加演奏,得到只参加合唱的和只参加跳舞的人数和为501040-=人,即

340x x +=,得10x =,所以只参加合唱的有10人,那么只参加跳舞的人数为30人,又由“同时参加

三种节目的人比只参加合唱的人少7人”,得到同时参加三项的有3人,所以参加了合唱的人中“同时

参加了演奏、合唱但没有参加跳舞的”有:401010317---=人.

【答案】17人

【巩固】 六年级100名同学,每人至少爱好体育、文艺和科学三项中的一项.其中,爱好体育的55人,爱

好文艺的56人,爱好科学的51人,三项都爱好的15人,只爱好体育和科学的4人,只爱好体育

和文艺的17人.问:有多少人只爱好科学和文艺两项?只爱好体育的有多少人?

【考点】三量重叠问题 【难度】3星 【题型】解答

【解析】 只是A 类和B 类的元素个数,有别于容斥原理Ⅱ中的既是A 类又是B 类的元数个数.依题意,画图

如下.设只爱好科学和文艺两项的有x 人.由容斥原理,列方程得

55565117154151515100x ++-+-+-++=()()()

即 555651174152100x ++----?=

111100

-=

x

---=(人).

11

x=只爱好体育的有:551715419

【答案】11人只爱好科学和文艺,19人只爱好体育。

【例 5】在某个风和日丽的日子,10个同学相约去野餐,每个人都带了吃的,其中6个人带了汉堡,6个人带了鸡腿,4个人带了芝士蛋糕,有3个人既带了汉堡又带了鸡腿,1个人既带了鸡腿又带了芝士

蛋糕.2个人既带了汉堡又带了芝土蛋糕.问:

⑴三种都带了的有几人?

⑵只带了一种的有几个?

【考点】三量重叠问题【难度】4星【题型】解答

A

B

C

【解析】如图,用A圆表示带汉堡的人,B圆表示带鸡腿的人,C圆表示带芝士蛋糕的人.

⑴根据包含排除法,总人数=(带汉堡的人数+带鸡腿的人数+带芝士蛋糕的人数-

)(带汉堡、鸡腿的人数+带汉堡、芝士蛋糕的人数+带鸡腿、芝士蛋糕的人数+

)三种都带了的人数,即()()三种都带了的人数,得三种都带了的人数为:10100

-=(人).-++-+++

10664321

⑵求只带一种的人数,只需从10人中减去带了两种的人数,即103214

()(人).只带了一种

-++=

的有4人.

【答案】(1)0人,(2)4人

【巩固】盛夏的一天,有10个同学去冷饮店,向服务员交了一份需要冷饮的统计表:要可乐、雪碧、橙汁的各有5人;可乐、雪碧都要的有3人;可乐、橙汁都要的有2人;雪碧、橙汁都要的有2人;三样都要的只有1人,证明其中一定有1人这三种饮料都没有要.

【考点】三量重叠问题【难度】4星【题型】解答

【解析】略

【答案】根据根据包含排除法,至少要了一种饮料的人数=(要可乐的人数+要雪碧的人数+要橙汁的人数)-(要可乐、雪碧的人数+要可乐、橙汁的人数+要雪碧、橙汁的人数)+三种都要的人数,即至少要了一种饮料的人数为:55532219

-=(人),所以其中有1人这三种

()()(人).1091

++-+++=

饮料都没有要.

【例 6】全班有25个学生,其中17人会骑自行车,13人会游泳,8人会滑冰,这三个运动项目没有人全会,至少会这三项运动之一的学生数学成绩都及格了,但又都不是优秀.若全班有6个人数学不及格,那么,⑴数学成绩优秀的有几个学生?

⑵有几个人既会游泳,又会滑冰?

【考点】三量重叠问题【难度】4星【题型】解答

【解析】⑴有6个数学不及格,那么及格的有:25619

-=(人),即最多不会超过19人会这三项运动之一.而又因为没人全会这三项运动,那么,最少也会有:17138219

()(人)至少会这三项运动之一.于

++÷=

是,至少会三项运动之一的只能是19人,而这19人又不是优秀,说明全班25人中除了19人外,剩下的6名不及格,所以没有数学成绩优秀的.

⑵上面分析可知,及格的19人中,每人都会两项运动:会骑车的一定有一部分会游泳,一部分会滑

冰;会游泳的人中若不会骑车就一定会滑冰,而会滑冰的人中若不会骑车就一定会游泳,但既会

游泳又会滑冰的人一定不会骑自行车.所以,全班有19172

-=(人)既会游泳又会滑冰.

【答案】(1)0人,(2)2人

【巩固】五年级一班共有36人,每人参加一个兴趣小组,共有A、B、C、D、E五个小组,若参加A组的有15人,参加B组的人数仅次于A组,参加C组、D组的人数相同,参加E组的人数最少,只

有4人.那么,参加B组的有_______人.

【考点】三量重叠问题【难度】4星【题型】填空

【解析】参加B,C,D三组的总人数是3615417

--=(人),C,D每组至少5人,当C,D每组6人时,

--=(人).

B组为5人,不符合题意,所以参加B组的有17557

【答案】7人

【例 7】 五一班有28位同学,每人至少参加数学、语文、自然课外小组中的一个.其中仅参加数学与语文

小组的人数等于仅参加数学小组的人数,没有同学仅参加语文或仅参加自然小组,恰有6个同学

参加数学与自然小组但不参加语文小组,仅参加语文与自然小组的人数是3个小组全参加的人数

的5倍,并且知道3个小组全参加的人数是一个不为0的偶数,那么仅参加数学和语文小组的人

有多少人?

【考点】三量重叠问题 【难度】4星 【题型】解答

【解析】 参加3个小组的人数是一个不为0的偶数,如果该数大于或等于4,那么仅参加语文与自然小

组的人数则大于等于20,而仅参加数学与自然小组的人有6个,这样至少应有30人,与题意

矛盾,所以参加3个小组的人数为2.仅参加语文与自然小组的人数为10,于是仅参加语文与

自然、仅参加数学与自然和参加3个小组的人数一共是18人,剩下的10人是仅参加数学与语

文以及仅参加数学的.由于这两个人数相等,所以仅参加数学和语文小组的有5人.

【答案】5人

【例 8】 在一个自助果园里,只摘山莓者两倍于只摘李子者;摘了草莓、山莓和李子的人数比只摘李子的

人数多3个;只摘草莓者比摘了山莓和草莓但没有摘李子者多4人;50个人没有摘草莓;11个人

摘了山莓和李子但没有摘草莓;总共有60人摘了李子.如果参与采摘水果的总人数是100,你能回

答下列问题吗?

① 有 人摘了山莓;

② 有 人同时摘了三种水果;

③ 有 人只摘了山莓;

④ 有 人摘了李子和草莓,而没有摘山莓;

⑤ 有 人只摘了草莓.

草莓李子山莓G

F E

D

C B A

【考点】三量重叠问题 【难度】3星 【题型】填空

【解析】 如图,根据题意有

2A C =

3G C -=

4B E -=

50A D C ++=

11D =

60C D F G +++=

40A B E ++=

代入求解:26A =,9B =,13C =,11D =,5E =,20F =,16G =

所以①有261151658A D E G +++=+++=(人)摘了山莓;

②有16人同时摘了三种水果;

③有26人只摘了山莓;

④有20人摘了李子和草莓,而没有摘山莓;

⑤有9人只摘了草莓.

【答案】①有58(人)摘了山莓;②有16人同时摘了三种水果;

③有26人只摘了山莓;④有20人摘了李子和草莓,而没有摘山莓;

⑤有9人只摘了草莓.

【例 9】 某学校派出若干名学生参加体育竞技比赛,比赛一共只有三个项目,已知参加长跑、跳高、标枪

三个项目的人数分别为10、15、20人,长跑、跳高、标枪每一项的的参加选手中人中都有五分之

一的人还参加了别的比赛项目,求这所学校一共派出多少人参加比赛?

【考点】三量重叠问题 【难度】4星 【题型】解答

【解析】 由条件可知,参加长跑的人中有2人参加其它项目,参加跳高的人中有3人参加其它项目,参加标

枪的人中有4人还参加别的项目,假设只参加长跑和跳高的人数为x ,只参加长跑和标枪的人数为y ,

只参加标枪和跳高的有z 人,三项都参加的有n 人.那么有以下方程组:

由条件可知,参加长跑的人中有2人参加其它项目,参加跳高的人中有3人

参加其它项目,参加标枪的人中有4人还参加别的项目,假设只参加长跑和跳高的人数为x ,只参加

长跑和标枪的人数为y ,只参加标枪和跳高的有z 人,三项都参加的有n 人.那么有以下方程组:

2

3 4

x y n x z n z y n ++=??++=??++=? 将3条等式相加则有2(x +y +z )+3n =9,由这个等式可以得到,n 必须是奇数,所以,n 只能是1或

3、5、7……,如果n ≥3时x 、y 、z 中会出现负数.所以n =1,这样可以求得x =0,y =1,z =2.由此可得

到这个学校一共派出了10+15+20-0-1-2-2×1=40人.

将3条等式相加则有2(x +y +z )+3n =9,由这个等式可以得到,n 必须是奇数,所以,n 只能是1或

3、5、7……,如果n ≥3时x 、y 、z 中会出现负数.所以n =1,这样可以求得x =0,y =1,z =2.由此可得

到这个学校一共派出了10+15+20-0-1-2-2×1=40人.

【答案】40人

模块二、四个量的重叠问题

【例 10】 养牛场有2007头黄牛和水牛,其中母牛1105头,黄牛1506头,公水牛200头,那么母黄牛有

头。

【考点】四个量的重叠问题 【难度】3星 【题型】填空

【关键词】希望杯,4年级,1试

【解析】 解:公牛有2007-1105=902头,公黄牛有902-200=702头,母黄牛有1506-702=804头

【答案】804头

【例 11】 一个书架上有数学、语文、英语、历史4种书共35本,且每种书的数量互不相同。其中数学书和

英语书共有l6本,语文书和英语书共有17本:有一种书恰好有9本,这种书是 书。

【考点】四个量的重叠问题 【难度】4星 【题型】填空

【关键词】迎春杯,四年级,初赛,5题

【解析】 如果数学书有x 本,那么英语书有16-x 本,语文书有17-(16-x )=x+1本,历史书为

35-(x+16-x+x+1)=18-x 本,其中有可能出现相等的有x 和16-x ,x 和18-x 因为它们奇偶性相同.为了

不相等,x≠8且x≠9,有此得到16-x 不等于8和7,x+1不等于9和10,18-x 不等于10和9,只有

16-x 可以等于9,所以英语书有9本.

【答案】英语

小学数学容斥原理

容斥原理 知识结构 一、两量重叠问题 在一些计数问题中,经常遇到有关集合元素个数的计算.求两个集合并集的元素的个数,不能简单地把两个集合的元素个数相加,而要从两个集合个数之和中减去重复计算的元素个数,即减去交集的元素个数,用式子可表示成:A B A B A B =+-(其中符号“ ”读作“并”,相当于中文“和”或者“或” 的意思;符号“”读作“交”,相当于中文“且”的意思.)则称这一公式为包含与排除原理,简称容斥原理.图示如下:A 表示小圆部分,B 表示大圆部分,C 表示大圆与小圆的公共部分,记为:A B ,即阴影面积.图示如下:A 表示小圆部分,B 表示大圆部分,C 表示大圆与小圆的公共部分,记为:A B , 即阴影面积. 包含与排除原理告诉我们,要计算两个集合A B 、的并集A B 的元素的个数,可分以下两步进行: 第一步:分别计算集合A B 、的元素个数,然后加起来,即先求A B +(意思是把A B 、的一切元素都“包含” 进来,加在一起); 第二步:从上面的和中减去交集的元素个数,即减去C A B =(意思是“排除”了重复计算的元素个数). 二、三量重叠问题 A 类、 B 类与 C 类元素个数的总和A =类元素的个数B +类元素个数C +类元素个数-既是A 类又是B 类的元素个数-既是B 类又是C 类的元素个数-既是A 类又是C 类的元素个数+同时是A 类、B 类、C 类的元素个数.用符号表示为:A B C A B C A B B C A C A B C =++---+.图示如下: 在解答有关包含排除问题时,我们常常利用圆圈图(韦恩图)来帮助分析思考. 1.先包含——A B + 重叠部分A B 计算了2次,多加了1次; 2.再排除——A B A B +- 把多加了1次的重叠部分A B 减去. 图中小圆表示A 的元素的个数,中圆表示B 的元素的个数, 大圆表示C 的元素的个数. 1.先包含:A B C ++ 重叠部分A B 、B C 、C A 重叠了2次,多加了1次. 2.再排除:A B C A B B C A C ++--- 重叠部分A B C 重叠了3次,但是在进行A B C ++- A B B C A C --计算时都被减掉了. 3.再包含:A B C A B B C A C A B C ++---+.

【精品】小学二年级奥数题100道及答案

首页 小学二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 看图回答题及答案 100道 一、计算题。 ( 共101题) 1.图2-26是由四个扁而长的圆圈组成的,在交点处有8个小圆圈.请你把1、2、 3、4、5、6、7、8这八个数分别填在8个小圆圈中。要求每个扁长圆圈上的四个 数字的和都等于 18。 答案: 2.在图2-24中,三个圆圈两两相交形成七块小区域,分别填上1~7七个自然数, 在一些小区域中,自然数 3、5、7三个数已填好,请你把其余的数填到空着的小 区域中,要求每个圆圈中四个数的和都是 15。 答案:15=1+2+5+7,15=1+3+4+7,15=1+3+5+6,15=2+3+4+6 其中1和3用的次数最多, 图中最中间的部分被三个圆包围,所以 1和3应该填在里面。但题目总 3已填好,所以只能 填1。1填好后其他的也就好确定了。答案见下图 小学数奥数 一年级奥 数二年级奥数三年级奥数四年级奥数五年级奥数六年级奥数

3.图2-23中有三个大圆,在大圆的交点上有六个小圆圈。请你把1、2、3、4、5、6六个数分别填在六个小圆圈里,要求每个大圆上的四个小圆圈中的数之和都是 14。 答案:案把14拆成4个自然数的和,如下 14=1+2+5+6; 14=1+3+4+6; 14=2+3+4+5。 先把一个数填入,然后试一下确定其他数的位置。 答案如下图 4.将2、4、6、8、10、12、14、16、18填在下面图表,使每一横行、竖行、斜 行的三个数相加的和都相等。

答案:案九宫格填九数的方法,确定中间是10最关键了,然后我们对这些数加和除以3,就有了相等的和应该是30,图形如下(有很多种,但是中间那个肯定是10) 5.仔细观察下面的图形,找出变化规律,猜猜在第3组的右框空白格内填一个什么样的图? 答案: 6.请看下图,共有多少个正方形?

小学二年级趣味数学题及答案

小学二年级趣味数学题及答案 二年级趣味数学题1 1、桌子上原来有12支点燃的蜡烛,先被风吹灭了3根,不久又一阵风吹灭了2根,最后桌子上还剩几根蜡烛呢? 2、狐狸用50元的假钞买走了老山羊店里一件45元的皮衣,老山羊还找给狐狸5元钱,那么你知道老山羊损失了多少元钱吗? 3、24人排成一排,一、二报数,报二的人向前走两步,问:原地不动的人有几个? 4、在巷子的一边有5盏灯,每两盏灯之间相隔8米,这条巷子有多长? 5、10辆车排成一队,从前往后数,黑色轿车是第6辆,那么,从后往前数,它在第几辆? 二年级趣味数学题2 1、找规律写数 628、629、630、()、()、() 106、108、110、()、()、() 525、530、535、()、()、() 521、531、541、()、()、() 192、292、392、()、()、() 2、用1、2、3三个数字,可以写出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 3、一个三位数,它的百位上的数是最大的一位数,个位上的数是十位上的数的2倍,这个数可能是()、()、()、()

4、一个四位数,最高位上的数是2,百位上的数是最高位上的数的一半,十位上的数是百位上的数的3倍,个位上的数与百位上的数相同,这个数是()。 5、一个四位数,右边第一位数是3,第三位数是2,十位上的数字是百位上数字的3 倍,这四个数字之和是13,这个四位数是多少? 6、小东有10元人民币,小华有16元人民币,小华给小东几元钱,两人的钱就同样多? 二年级趣味数学题3 1、一根绳子两个头,三根半绳子有几个头? 2、二年级给一年级9本书后,两个年级的书就同样多。二年级的书原来比一年级多多少本? 3、两个工程队共有100人,如果从甲队调20人到乙队,两个工程队的人数就一样多。两个工程队原来各有多少人? 4、下面是有关数的排列,你能找到它们的规律吗?哪一行和其他三行的规律不同?试试看,千万不要失去机会。()行 (1) 6 、7 、8 、9 、10 (2) 5 、 6 、7 、8 、9 (3) 2 、 4 、 6 、8 、10 (4) 3 、 4 、 5 、 6 、7 你能找到这些数的排列规律吗?找到以后在括号里填出合适的数。

小学奥数精讲:容斥原理习题及答案

小学奥数精讲:容斥原理习题及答案 年级 班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 1.一个班有45个小学生,统计借课外书的情况是:全班学生都借有语文或数学课外书.借语文课外书的有39人,借数学课外书的有32人.语文、数学两种课外书都借的有 人. 2.有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与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如图,放在桌面上(阴影是图形的重叠部分),那么这两个图形盖住桌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3.在1~100的自然数中,是5的倍数或是7的倍数的数有 个. 4.某区100个外语教师懂英语或俄语,其中懂英语的75人,既懂英语又懂俄语的20人,那么懂俄语的教师为 人. 5.六一班有学生46人,其中会骑自行车的17人,会游泳的14人,既会骑车又会游泳的4人,问两样都不会的有 人. 6.在1至10000中不能被5或7整除的数共有 个. 7.在1至10000之间既不是完全平方数,也不是完全立方数的整数有 个. 8.某班共有30名男生,其中20人参加足球队,12人参加蓝球队,10人参加排球队.已知没一个人同时参加3个队,且每人至少参加一个队,有6人既参加足球队又参加蓝球队,有2人既参加蓝球队又参加排球队,那么既参加足球队又参加排球队的有 人 . 6

9.分母是1001的最简真分数有个. 10.在100个学生中,音乐爱好者有56人,体育爱好者有75人,那么既爱好音乐,又爱好体育的人最少有人,最多有人. 二、解答题 11.某进修班有50人,开甲、乙、丙三门进修课、选修甲这门课的有38人,选修乙这门课有的35人,选修丙这门课的有31人,兼选甲、乙两门课的有29人,兼选甲、丙两门课的有28人,兼选乙、丙两门课的有26人,甲、乙、丙三科均选的有24人.问三科均未选的人数? 12.求小于1001且与1001互质的所有自然数的和. 13.如图所示,A、B、C分别代表面积为8、9、11的三张不同形状的纸片,它们重叠放在一起盖住的面积是18,且A与B,B与C,C与A公共部分的面积分别是5、3、4,求A、B、C 三个图形公共部分(阴影部分)的面积. 14.分母是385的最简真分数有多少个,并求这些真分数的和.

小学二年级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题(附答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题(附答案) 1、用0、1、 2、3能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2、小华参加数学竞赛,共有10道赛题。规定答对一题给十分,答错一题扣五分。小华十题全部答完,得了85分。小华答对了几题? 3、2,3,5,8,12,( ),( ) 4、1,3,7,15,( ),63,( ) 5、1,5,2,10,3,15,4,( ) ,( ) 6、○、△、☆分别代表什么数?(1)、○+○+○=18 (2)、△+○=14 (3)、☆+☆+☆+☆=20 7、△+○=9 △+△+○+○+○=25 8、有35颗糖,按淘气-笑笑-丁丁-冬冬的顺序,每人每次发一颗,想一想,谁分到最后一颗? 9、淘气有300元钱,买书用去56元,买文具用去128元,淘气剩下的钱比原来少多少元? 10、5只猫吃5只老鼠用5分钟,20只猫吃20只老鼠用多少分钟? 11. 修花坛要用94块砖,?第一次搬来36块,第二次搬来38,还要搬多少块?(用两种方法计算) 12. 王老师买来一条绳子,长20米剪下5米修理球网,剩下多少米? 13. 食堂买来60棵白菜,吃了56棵,又买来30棵,现在人多少棵? 14、小红有41元钱,在文具店买了3支钢笔,每支6元钱,还剩多少元? 15、二(1)班从书店买来了89本书,第一组同学借了25本,第二组同学借了38本,还剩多少本? 16、果园里有桃树126颗,是梨树棵数的3倍,果园里桃树和梨树一共多少棵? 17、1+2+3+4+5+6+7+8+9+10=( ) 18、11+12+13+14+15+16+17+18+19=( )

19、按规律填数。(1)1,3,5,7,9,( ) (2)1,2,3,5,8,13 ( ) (3)1,4,9,16,( ) ,36 (4)10,1,8,2,6,4,4,7,2,( ) 20、在下面算式适当的位置添上适当的运算符号,使等式成立。 (1)8 8 8 8 8 8 8 8 =1000 (2) 4 4 4 4 4 =16 (3)9 8 7 6 5 4 3 2 1=22 21、30名学生报名参加小组。其中有26人参加了美术组,17人参加了书法组。问两个组都参加的有多少人? 22、用6根短绳连成一条长绳,一共要打( )个结。 23、篮子里有10个红萝卜,小灰兔吃了其中的一半,小白兔吃了2个,还剩下( ) 个。 24、2个苹果之间有2个梨,5个苹果之间有几个梨? 25、用1、2、3三个数字可以组成( ) 个不同的三位数。 26、有两个数,它们的和是9,差是1,这两个数是( ) 和( ) 27、3个小朋友下棋,每人都要与其他两人各下一盘,他们共要下( ) 盘。 28、把4、6、7、8、9、10填下入面的空格里(三行三列的格子) ,使横行、竖行、斜行上三个数的和都是18。

二年级数学实践活动校本课程

二年级数学实践活动校本课程 一、数学广角 二、火眼金睛-------观察家 三、变形金刚 四、数螃蟹 五、我长高了 六、小小故事会 七、除法应用 八、剪一剪 九、快快排队 十、轻与重 十一、我和时间交朋友 十二、找朋友 一、数学广角 ▲活动内容 数学是一个神奇的万花筒,里面的世界有好多需要聪明的孩子自己去探索,去发觉!想成为柯南那样的神探吗?那就和我一起到数学广角里探索吧! ▲活动任务 ▲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一 ○收集信息 1、你有几套衣服,你一般有几种搭配方法? 2、你猜东西的能力怎样?

○整理信息 和你同学一起交流你收集的信息。 ○准备材料 每个同学准备1到2套衣服;教师准备一些图片 ○实践收获 你和同学的衣服放在一起,你想设计出几种搭配方法。 ●实践活动二 ○处理信息 观察同组同学带来的衣服。 ○实践运用 以组为单位,将小组的衣服放在一起,搭配、设计。看看一共能够有集中搭配方案。 ○实践感悟 你觉得应用什么样的方法,能搭配的方案最多,最完整。 ○发散实践 在今后的穿衣中,你要大胆当当设计师哟! ●实践活动三 ○处理信息 你会用1、2、3、数字变成几个新的两位数! ○实践运用 先从在装有乒乓球的盒子里让学生先随便拿出两个球来,让学生组成两位数。再从中拿出三个球。其中一个次拿出有0的让学生思考。可以组成那些两位数。 ○实践感悟

你是用什么方法又对又快写出来的? ○发散实践 你在课余也能和同学一起开展这些活动哟! ●实践活动四 ○处理信息 你能根据给定的条件判断结果吗? ○实践运用 如:3个同学每人手里拿1张动物卡片如:猫、兔、老虎A:我拿的是兔B:我拿的不是猫。然后猜出A、B、C分别拿的是什么。 学生根据这种方法自己试着设计活动。 ○实践感悟 在这个活动中你觉得怎样才能很快猜测出来。 ○发散实践 你会自己设计这样的活动了吗? 二、火眼金睛-------观察家 ▲活动内容

小学思维数学讲义:容斥原理之重叠问题(二)-含答案解析

容斥原理之重叠问题(二) 1. 了解容斥原理二量重叠和三量重叠的内容; 2. 掌握容斥原理的在组合计数等各个方面的应用. 一、两量重叠问题 在一些计数问题中,经常遇到有关集合元素个数的计算.求两个集合并集的元素的个数,不能简单地把两个集合的元素个数相加,而要从两个集合个数之和中减去重复计算的元素个数,即减去交集的元素个数,用式子可表示成:A B A B A B =+-(其中符号“”读作“并”,相当于中文“和”或者“或”的意思;符号“”读作“交”,相当于中文“且”的意思.)则称这一公式为包含与排除原理,简称容斥原理.图示如下:A 表示小圆部分,B 表示大圆部分,C 表示大圆与小圆的公共部分,记为:A B ,即阴影面积.图示如下:A 表示小圆部分,B 表示大圆部分,C 表示大圆与小圆的公共部分,记为:A B ,即阴影面积. 包含与排除原理告诉我们,要计算两个集合A B 、的并集A B 的元素的个数,可分以下两步进行: 第一步:分别计算集合A B 、的元素个数,然后加起来,即先求A B +(意思是把A B 、的一切元素都“包含”进 来,加在一起); 第二步:从上面的和中减去交集的元素个数,即减去C A B =(意思是“排除”了重复计算的元素个数). 二、三量重叠问题 A 类、 B 类与 C 类元素个数的总和A =类元素的个数B +类元素个数C +类元素个数-既是A 类又是B 类的元素个数-既是B 类又是C 类的元素个数-既是A 类又是C 类的元素个数+同时是A 类、B 类、C 类的元素个数.用符号表示为:A B C A B C A B B C A C A B C =++---+.图示如下: 在解答有关包含排除问题时,我们常常利用圆圈图(韦恩图)来帮助分析思考. 教学目标 例题精讲 知识要点 1.先包含——A B + 重叠部分A B 计算了2次,多加了1次; 2.再排除——A B A B +- 把多加了1次的重叠部分A B 减去. 图中小圆表示A 的元素的个数,中圆表示B 的元素的个数, 大圆表示C 的元素的个数. 1.先包含:A B C ++ 重叠部分A B 、B C 、C A 重叠了2次,多加了1次. 2.再排除:A B C A B B C A C ++--- 重叠部分A B C 重叠了3次,但是在进行A B C ++- A B B C A C --计算时都被减掉了. 3.再包含:A B C A B B C A C A B C ++---+.

(完整)人教版二年级数学奥数题精选

二年级奥数题姓名:

1.一道除法题,除数是9,龙龙把被除数十位上的数字和个位上的数字看颠倒了,结果商是7。这道题正确的商应该是几? 2. 小明在计算一道有余数的除法时,把被除数35看成了53,结果得到的商是6,余数是5。正确的商和余数各是多少? 3.小丽从第一棵树跑到第9棵树,一共跑了48米。每相邻的两棵树之间平均相距多少米? 4.把下面每组中的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 (1)64÷8=8,12-8=4 综合算式: (2)36+9=45,45÷9=5 综合算式: 5.想一想,每个□里应填什么数? (1)8×□-40=16 □=() (2)78-(□+21)=0 □=() 6.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7.一个数加上8,乘以8,减去8,除以8,结果还是8。求这个数。 8.把写着1到100,这100个号码的牌子,像下面这样一次分给四个人,你知道73号牌子会落在谁的手里吗? 9.大雷、二雷、小雷去称体重,大雷和小雷一起称是50千克,小雷和二雷一起称是49千克,三个人一起称是76千克。小雷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10.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按照这样的方式,在100天内打鱼的天数是多少天? 11.81位同学排成9行9列的方阵表演体操,小红的方阵中,正左边有2个同学,正前方有3个同学。这时整个方阵的同学向右转,则小红的正前方有几个同学,正右边有几个同学?

12.有一个老妈妈,她有三个男孩,每个男孩又都有一个妹妹,问这一家共有几口人? 13.在一次数学考试中,小玲和小军的成绩加起来是195分,小玲和小方的成绩加起来是198分,小军和小方的成绩加起来是193分。问他们三人各得多少分? 14.20只小动物排一排,从左往右数第16只是小兔,从右往左数第10只是小鹿。求从小鹿数到小兔,一共有几只小动物? 15.两个父亲和两个儿子一起上山捕猎,每人都捉到一只野兔。拿回去数一数一共有兔3只。为什么? 16.下面的方框里应该画几个白球和几个黑球?应该怎样排列?

二年级上期数学兴趣班(共13节课)

2016年9月25日第01节课 加法巧算——凑整法 例1:计算2+4+6+8+10+12+14+16+18 解:利用凑整法我们可以得出 20+20+20+20+10=90 2+4+6+8+10+12+14+16+18=90 例2:计算198+99+24 解:我们可以这样思考

课堂练习: 1、计算1+3+5+7+9+11+13+15+17+19=() 2、计算4+7+10+13+16=() 3、计算48+29+15 4、计算15+23+29+35+31+47 5、计算68+86+27 6、计算56+38+24+67+62+76+44+38 7、计算96+39+28

课堂练习:【解答过程】 1、计算1+3+5+7+9+11+13+15+17+19=() 解:1+19=20 3+17=20 5+15=20 7+13=20 9+11=20 还剩下一个10。 20+20+20+20+20+10=110 2、计算4+7+10+13+16=() 解:4+16=20 7+13=20 还剩下一个10。 20+20+10=50 3、计算48+29+15 解:把15分拆成2+1+12 2+48=50 1+29=30 50+30+12=92

4、计算15+23+29+35+31+47 解:利用凑整十法 先算15+35=50 23+47=70 29+31=60 再算50+70+60=180 5、计算68+86+27 解:把27分拆成2+4+21 2+68=70 4+86=90 70+90+21=181 6、计算56+38+24+67+62+76+44+38 解:利用凑整十法 先算56+44=100 38+62=100 24+76=100 67+38=105 再算100+100+100+105=405 7、计算96+39+28 解:把28分拆成4+1+23 4+96=100 1+39=40 100+40+23=163

二年级趣味数学--搭配问题

搭配问题 1.小红有一件牛仔上衣、一件T恤;两条裙子、一条裤子,一共有多少不同的搭配? 2.早餐里都有3种饮料和3种点心,如果饮料和点心各选择一种,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呢? 3.选择正确的答案,将序号填在()里。 (1)这四件衣服,有()种配套穿法。 A 2种 B 3种 C 4种 D 6种 (2)0、3、5三张数字卡片,可以组成()个不同的两位数。 A 2 B 6 C 4 D 5 (3)乒乓球比赛时,一班的3位代表分别与四班的4位代表握手,他们一共握了()次手。 A 3 B 12 C 7 D 4 4.用0、1、2、3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把它们写出来。 5.书架上有5本故事书和6本漫画书,小方每次从书架上任取一本故事书和一本漫画书,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 6.小红从家出发,途中经过新华书店买了两本书,然后再去游乐园,从小红家到书店有2条路可走,从书店到游乐园有3条路可走,从小红家到游乐园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7.三张数字卡片8, 6,9,可以摆出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呢?

8.把答案写在横线上。 (1)由9、3、7三个数能组成个不同的三位数。 (2)二(2)班的4名棋手分别与二(3)班的5名棋手下棋,每人下一盘棋,一共要下盘棋。 (3)有8只小青蛙,每两只都相互问候一次,它们一共问候次。 (4)早餐有种不同的搭配(三杯饮品、四种点心,注意饮品和点心各选一种)。 9.小明从家出发,途中经过超市,然后再去小强家,从小明家到超市有3条路可走,从超市到小强家有2条路可走,从小明家到小强家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10.往返于“北京-上海-杭州-广州”航空线上的飞机。航空部门为这个航线要设计多少种不同的机票?

小学四年级奥数 容斥原理

在一些计数问题中,经常遇到有关集合元素个数的计算。求两个集合并集的元素的个数,不能简单地把两个集合的元素个数相加,而要从两个集合个数之和中减去重复计算的元素个数,即减去交集的元素个数,用式子可表示成:A∪B=A+B-A∩B (其中符号“∪”读作“并”,相当于中文“和”或者“或”的意思;符号“∩”读作“交”,相当于中文“且”的意思。),则称这一公式为包含与排除原理,简称容斥原理。 图示如下: A表示小圆部分,B表示大圆部分,C表示大圆与小圆的公共部分,记为:A∩B,即阴影面积。 1.先包含——A+B 重叠部分A∩B计算了2次,多加了1次; 2.再排除——A+B-A∩B 把多加了1次的重叠部分A∩B减去。 A类、B类与C类元素个数的总和=A类元素的个数+B类元素个数+C类元素个数-既是A类又是B 类的元素个数-既是B类又是C类的元素个数-既是A类又是C类的元素个数+同时是A类、B类、C类的元素个数。 用符号表示为:A∪B∪C=A+B+C-A∩B-B∩C-A∩C+A∩B∩C 图示如下: 图中小圆表示A的元素的个数,中圆表示B的元素的个数,大圆表示C的元素的个数。 1.先包含——A+B+C A∩B、B∩C、C∩A重叠了2次,多加了1次。 2.再排除——A+B+C-A∩B-B∩C-A∩C 重叠部分A∩B∩C重叠了3次,但是在进行A+B+C-A∩B-B∩C-A∩C计算时都被减掉了。3.再包含——A+B+C-A∩B-B∩C-A∩C+A∩B∩C 一个长方形长12厘米,宽8厘米,另一个长方形长10厘米,宽6厘米,它们中间重叠的部分是一个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求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 例1 容斥原理

【推荐】2020年二年级数学下册奥数竞赛题集

二年级数学下册奥数题集(一) 1、动脑想一想,动手算一算。 ①+ + + =() ②+ + + + =35=() ③= 0 =() 2、图形各你表几? ①() + =() () ② - () 7 9 0 () 3÷ 6= 7是() 4里填上数使等式成立。 5、填上“+、-、×、÷”或(),使等式在成立。 ① 5 5 5 5 5 =0 ② 5 5 5 5 5 =1 ③ 5 5 5 5 5 = 2 ④ 5 5 5 5 5 =3 6、下列式子中, =()

1 0 9 8 7、山上有群猴子,摘了一篮桃子。一只吃一个,刚好剩1个,一只吃两个,有只没吃着。让你算一算,()只()桃子。 8、刘杰做加法时,错把一个数个位上的2当作8,十位上的4当作7,结果和是95。正确的得数是多少? 9、小红做一个两位数和一个三位数相加的计算题时,由于粗心大意,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8错误地当作了3,把十位上的6错当成了9,所得的和是438,正确的 和是多少?(写过程) 10、小明做一个三位数减一个两位数的计算题时,把被减数个位上的3写成了5,十位上的6错写成了0,这样所得差是189,正确的差是多少?(写出过程) 11、小丽在做一道加法题时,由于粗心大意,把一个加数340看成了430,算出和是700,那么正确的结果应该是多少呢? 二年级数学下册奥数题集(二) 1、选择有关的条件和问题,组成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①有4袋白糖②有2袋红糖③每袋糖重2千克④卖出4千克白糖⑤还剩多少千克白糖? ⑥红糖比白糖少几千克?

2、再将(以上)选择有关的条件和问题,组成一道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3、小明有18元钱,小红有24元钱,小红应该给小明多少元钱,两人的钱数才一样多? 3、一条河堤长12米,每隔4米栽一棵树,从头到尾一共栽多少棵? 4、一条大鲨鱼,尾长是身长的一半,头长是尾长的一半,已知头长3米,这条大鲨鱼全长多少米? 5、一桶油连桶重19千克,吃了一半油后,连桶重12千克。吃掉了多少油?油桶里原来有多少千克油? 6、书架上的故事书比连环画少15本,书架上有杂志8本,有故事书32本。连环画有多少本?故事书和连环画一共有多少本? 7、少年宫新购进小提琴52把,中提琴比小提琴少20把,两种琴一共有多少把? 8、老师出了4栏算式,每栏9道。(),还有几道没算?(补充一个条件,使它成为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9、同学们做16只红风车,20只花风车。每组做9只,()?(补充一个问题,使它成为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数学趣味题

一年级数学趣味题 1.甲、乙、丙三个小朋友赛跑。得第一名的不是甲,得第二名的不是丙,乙看见甲和丙都在自己的前面到达了终点。甲得了第()名,乙得了第()名,丙得了第()名。 2.A、B、C三名运动员在一次运动会上都得了奖。他们各自参加的项目是篮球、排球和足球。现在我们知道:(1)A 的身材比排球运动员高;(2)足球运动员比C和篮球运动员都矮。诸你想一想:A是()运动员,B是()运动员,C是()运动员。 3、爸爸买了3个皮球,两个红的,一个黄的。哥哥和妹妹都想要。爸爸叫他们背对着背坐着,爸爸给哥哥塞了个红的,给妹妹塞了个黄的,把剩下的一个球藏在自己背后。爸爸让他们猜他手里的球是什么颜色的,谁猜对了,就把球给谁。那么,谁一定能猜对呢?()。 4、小菲、小南、小阳三个小朋友,分别戴着红、黄、蓝三顶帽子,排着队儿向前走,谁也不回头。小南能看见一顶红帽子和一顶黄帽子,小菲只能看到一顶黄帽子,而小阳一顶

帽子也看不到。你知道走在第一个的是谁?谁又走在第二个?最后一个又是谁呢?他们又各自戴着什么颜色的帽子呢?()走在第一个,戴着()帽子;()走在第二个,戴着()帽子;()走在最后,戴着()帽子。 5、3个小朋友下课后排队做游戏,他们一共最多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排列法? 6、一个小组的小朋友排队去做游戏,从前往后数排第3个,从后往前数排在第5个,共有多少小朋友在做游戏? 7、按规律填数:0,1,3,6,10,(),()。 8、小明家住在5楼,小明从一楼回到家共爬了几层楼梯? 9、小猴与小兔去摘桃,小猴摘下15个桃,当小猴将自己的桃分3个给小兔子时,它俩的桃就一样多,你知道小兔子摘了多少个桃? 10、小明回家时看到爸爸正在锯一根钢管,小明问爸爸要锯多少时间,爸爸对小明说:“锯一段要10分钟,要将一根钢

小学二年级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试卷

小学二年级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试卷 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共60分) 1、按规律填数。9% (1)1、3、5、7、9、()。 (2)130、125、120、115、()、105、()。 (3)1、2、3、5、8、13、()。 (4)75、3、74、3、73、3、()、()。 (5)1、4、9、16、()、36。 (6)10、1、8、2、6、4、4、7、()、()。 2、给下面的算式加上括号,使算式成立。16% (1) 56 - 15 - 5 =46 (5) 3 + 5 × 6 =48 (2) 24 ÷ 3 × 2 =4 (6) 32 + 16 ÷ 8 =6 (3) 76 - 43 - 30 =63 (7) 85 – 25 + 16 =44 (4) 36 – 16 ÷ 4 =5 (8) 48 ÷ 6 + 2 =6 3、在下面每一行的数字间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或小括号,使等式成立。16% (1) 3 3 3 3 3=0 (5) 9 9 9 9 9=10 (2) 3 3 3 3 3=5 (6) 4 4 4 4 4=16

(3) 3 3 3 3 3=8 (7) 5 5 5 5 5 5=20 (4) 3 3 3 3 3=9 (8) 8 8 8 8 8 8 8 =100 4、把1、2、3、4、5、6、7、8、9填在()里,(每个括号里只能填一个数字,每个数字只能填一次),使三个等式都成立。(6%) ()+()=() ()-()=() ()÷()=() 5、一根彩带长10米,每次剪1米,()次剪完。(2%) 6、一根木料锯成功3段要6分钟,如果每次锯的时间相同,()分钟可以锯成8段。(1%) 7、一列数字按“385161713851617138516171……”这样的规律排列,第20个数字是(),第50个数字是()。(2%) 8、在34、2、19、6、20、3中选出三个数组成等式,使它们的得数分别等于25和37,如果需要也可以添上小括号。(4%) (1)__________________= 25 (2)__________________= 37 9、想一想,下面算式中的图形代表的数字是几?(4%) (1)▲ 1 ▲=()(2)● 5 ●=() - 5 ★★=() + 4 &&=() 9 7 3

关于小学二年级一节数学时间实践活动课的教学设计

关于小学二年级一节数学时间实 践活动课的教学设计 黄颖 关于小学二年级一节数学时间实践活动课的教学设计 摘要:本教学设计依据“新课标”精神,符合儿童好动、好奇等特点,结合教材的时间教学内容,设计一节“时间实践活动课”。并捕捉“生活现象”——设计一列模拟“时间列车”,让学生在“时间列车”每一节车厢(学习车厢、运动车厢、游戏车厢、休息车厢)参与活动,以记录每节车厢的开始、结束时间和用时为主线来完成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深刻性,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相互之间合作精神。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时代呼唤教育能培养出具有高度主动性、自主性、创造性的人。教育的改革需要教师思想观念的更新,教育行为的转变。国家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课应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依据教改精神,我校在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课堂教学教改指导意见。即:1、面向全体,尊重差异。2、激发兴趣,主体参与。3、分类指导,合作答疑。4、反馈及时,探究事理。5、注重过程,学会学习。6、促进发展,评价激励。学校鼓励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应用理论,并于上学期末还安排每位教师一节体现“新课标”教改精神的教改研究课。 当时我教二年级两个班的数学,7、8岁的学生,他们好动,注意力不够集中。但他们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识,他们喜欢表扬,喜欢对自己感兴趣的事亲身去体验。通过观察我发现:学生喜欢听故事,喜欢看电视儿童节目,喜欢动手操作。因此,我就思考怎样把一节课以既有故事的生动、完整,又有儿童节目的兴趣、激情,并使学生在其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呢?我精心的设计了一节“时间实践活动课”,力求做到既体现新课标精神又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

二年级趣味数学测试题

二年级趣味数学测试题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常平镇木棆小学徐维红 一、猜谜语(每小题5分) 1、无穷大,横看是只尺,竖看是根棒,年龄最最小,大哥他来当。(打一数字)() 2、象个蛋,不是蛋,说它圆,不大圆,说它没有它又有,成千上万连成串。(打一数字)() 二、在下面算式添上适当的运算符号,使等式成立。(每小题5分) (1)4444=0(2)4444=1 (3)4444=2(4)4444=7 三、填空(每小题5分) 1、()÷()×()=24 2、()×()+()=21/,最小四位数是()。 4、用0、1、2、3能组成()个不同的三位数。 5、一根绳子长16米,对折以后,再对折,每折长()米。 6、一个星期你在学校上学()天,在家()天。 7、小明、小亮和小刚3个小朋友进行乒乓球比赛,小明比赛了5场,小亮比赛了4场,小刚比赛了3场,这三名小朋友一共比赛了()场比赛。 8、长方形有四个角,剪掉一个角,还剩()个角,你能想出()种情况 9、体育课上,30个同学排成一横队,依次报数后老师说:“1---10号向前走一步,20----30号向后退一步。”请问还有()个同学原地不动? 10、用6根火柴,最多可以搭()个一样的三角形。 11、20个同学排成队做操,小红前面有11人,小红的后面还有()人。 12、在圆形的花坛上放了10盆花,每两盆花相隔1米,花坛一圈长()米。 13、弟弟今年6岁,哥哥今年10岁,10年后,哥哥比弟弟大()几岁。 14、联欢会上,小明按3个红气球、2个黄气球、1个绿气球的顺序。把气球串起来装饰教室。第16个气球是()色的。

小学奥林匹克数学 容斥原理试卷(二)

容斥原理(二) 【例题分析】 例1. 有25人参加跳远达标赛,每人跳三次,每人至少有一次达到优秀。第一次达到优秀的有10人,第二次达到优秀的有13人,第三次达到优秀的有15人,三次都达到优秀的只有1人。只有两次达到优秀的有多少人? 例2. 在一个炎热的夏日,几个小朋友去冷饮店,每人至少要了一样冷饮,其中有6人要了冰棍,6人要了汽水,4人要了雪碧,只要冰棍和汽水的有3人,只要冰棍和雪碧的

++---?=(人) 方法二:664311210 答:共有10个小朋友去了冷饮店。 例3. 有28人参加田径运动会,每人至少参加两项比赛。已知有8人没参加跑的项目,参加投掷项目的人数与参加跑和跳两项的人数都是17人。问:只参加跑和投掷两项的有多少人? 30人参 的有3人,既参加数学又参加英语和既参加英语又参加语文的人数均为质数,而三种全参 7。 答:既参加英语又参加数学小组的为2人或7人。

例5. 某班同学参加升学考试,得满分的人数如下:数学20人,语文20人,英语20人,数学、英语两科满分者8人,数学、语文两科满分者7人,语文、英语两科满分者9人,三科都没得满分者3人。问这个班最多多少人?最少多少人? 满分的人数,即x x ≤≤78,且x ≤9,由此我们得到x ≤7。另一方面x 最小可能是0,即没有三科都得满分的。 当x 取最大值7时,全班有()39746+=人,当x 取最小值0时,全班有()390+=39人。 答:这个班最多有46人,最少有39人。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0分钟) 1. 六年级共有96人,两种刊物每人至少订其中一种,有23的人订《少年报》,有1 2 的人订《数学报》,两种刊物都订的有多少人? 2. 小明和小龙两家合住一套房子,门厅、厨房和厕所为公用,在登记住房面积时,两 他们住的一套房子共有多少平方米?

最新小学二年级数学竞赛试题

二年级数学竞赛试卷 1、小朋友排队,站在最前面的一个小朋友的后面有4个小朋友,站在最后面的一 个小朋友前面也有4个小朋友,这一排一共有()个小朋友。 2、一种虫子每天长大一倍,第10天时长到20厘米,第( )天时长到10厘米. 3、一个圆形花坛边上种了20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之间种一棵杨树,花坛四周一共种了( )棵树. 4、三棵树上一共有27只鸟,从第一棵上飞2只到第二棵,从第二棵上飞3只到第三棵,此时三棵树上的小鸟一样多,原来第二棵树上有( )只小鸟. 5、小猴与小兔去摘桃,小猴摘下15个桃,当小猴将自己的桃分3个给小兔子时,它俩的桃就一样多,小兔子摘了()个桃。 6、小明家住在5楼,小明从一楼到二楼要1分钟,如果上楼下楼速度相同,小明从家到楼下再回来共要()分钟。 7、小红做减法,把减数22错写成12,算出结果是48,正确结果是( )。8、三个小朋友比大小。根据下面三句话,请你猜一猜,谁最大?谁最小?芳芳比阳阳大3岁,燕燕比芳芳小1岁,燕燕比阳阳大2岁。 ()最大,()最小。 9、找规律填数:2、5、7、12、19、()(). 10、张老师把红、白、蓝各一个气球分别送给三位小朋友。根据下面三句话,请你猜一猜,他们分到的各是什么颜色的气球? 小许说:“我分到的不是蓝气球。” 小王说:“我分到的不是白气球。” 小李说:“我看见张老师把蓝气球和红气球分给上面两位小朋了。” 小许分到()气球。小王分到()气球。小李分到()气球。 二年级数学竞赛题 一、填空题。(1~12题各2分,13~15题各3分,共33分) 1、在1~100中,5出现了()次。 2、一根细绳对折两次后,长10米,这根细绳原来长()米。 3、写出得数都是12的两句不同口诀()和()。 4、5+5+10+5改写乘法算式是()。

二年级《趣味数学》活动课计划

二年级《趣味数学》活动课计划 指导教师:张燕 活动目的: 1、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学数学,动手中学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爱数学的情趣。 2、让学生会学身边的数学,会用数学解决身边的问题。 3、发展学生思维的多向性、灵活性。 活动原则: 1、不脱离教材,不搞突击训练,不加重负担。 2、活动内容力求趣味性强并富有时代气息,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当前的最新信息,让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学习娱乐之中。具体措施: 1、运用数学游戏、趣味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用生活中的数学、智能趣题等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3、通过加强辅导、组织学科竞赛,促使学生学习数学后劲的初步 形成。 4、采用观察、实验、调查、讨论、操作、竞赛等灵活多样的活动 方式。 活动课进程安排: 第一、二周:组织活动小组 第三周:巧安排

第四周:推理游戏 第五周:位置与方向 第六周:时间安排 第七周;猜测与可能性 第八周;我是小小科学家 第九周:数学迷题 第十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一)第十一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二)第十二周:数学竞赛

课程内容 第一、二周:组织活动小组 第三周:巧安排 巧安排,顾名思义就是要安排的科学合理,并具有一定的技巧。如同样一块肉,有的人可能只会做一道菜,有的人可能会做好几道菜。在数学问题上,同样有6棵树苗,每行种3棵,有的同学只会种两行:聪明的你可能会种三行,像这类问题,需要我们用合理的科学方法来解决——“巧安排”。 例:有28个同学去郊游,根据车辆限坐情况,可以怎样租车?请你写出租车方案。 小客车限坐8人面包车限坐4人 探究: 方案一:只租面包车7辆。即4×7=27 方案二:租面包车5辆,小客车1辆。即4×5+8=28 方案三:租面包车3辆,小客车2辆。即4×3+8×2=28 方案四:租面包车1辆,小客车3辆。即4+8×3=28 创新训练 1.巧安排。 (1).有6朵红花,每行摆3朵,有几种摆法?

二年级趣味数学题

二年级趣味数学题 趣味题1 1、桌子上原来有12支点燃的蜡烛,先被风吹灭了3根,不久又一 阵风吹灭了2根,最后桌子上还剩几根蜡烛呢? 2、狐狸用50元的假钞买走了老山羊店里一件45元的皮衣,老山 羊还找给狐狸5元钱,那么你知道老山羊损失了多少元钱吗? 3、24人排成一排,一、二报数,报二的人向前走两步,问:原地不动的人有几个? 3、在巷子的一边有5盏灯,每两盏灯之间相隔8米,这条巷子有 多长? 5、10辆车排成一队,从前往后数,黑色轿车是第6辆,那么,从后往前数,它在第几辆?

趣味题2 1、找规律写数 628、629、630、()、()、() 106、108、110、()、()、() 525、530、535、()、()、() 521、531、541、()、()、() 192、292、392、()、()、() 2、用1、2、3三个数字,可以写出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 3、一个三位数,它的百位上的数是最大的一位数,个位上的数是十位上的数的2倍,这个数可能是()、()、()、() 4、一个四位数,最高位上的数是2,百位上的数是最高位上的数的一半,十位上的数是百位上的数的3倍,个位上的数与百位上的数相同,这个数是()。 4、一个四位数,右边第一位数是3,第三位数是2,十位上的数字 是百位上数字的3 倍,这四个数字之和是13,这个四位数是多 少? 5、小东有10元人民币,小华有16元人民币,小华给小东几元钱,

两人的钱就同样多? 趣味题3 1、一根绳子两个头,三根半绳子有几个头? 2、二年级给一年级9本书后,两个年级的书就同样多。二年级的 书原来比一年级多多少本? 3、两个工程队共有100人,如果从甲队调20人到乙队,两个工程队的人数就一样多。两个工程队原来各有多少人? 4、下面是有关数的排列,你能找到它们的规律吗?哪一行和其他三行的规律不同?试试看,千万不要失去机会。()行 (1) 6 、7 、8 、9 、10 (2) 5 、6 、7 、8 、9 (3) 2 、4 、6 、8 、10 (4) 3 、4 、5 、6 、7 你能找到这些数的排列规律吗?找到以后在括号里填出合适的数。(1)5、10、15、20、25、()、()、()。 (2)1、3、5、7、9、11、()、()、()。 (3)3、6、9、12、15、18、()、()、()。 (4)2、4、8、16、32、()、()、()。 (5)64、56、48、40、()、()、()。 (6)960、480、240、()、()、()。

小学奥数教程之容斥原理

学习奥数的优点 1、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更容易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自信。 2、训练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思维品质。要使经过奥数训练的学生,思维更捷,考虑问题比别人更深层次。 3、锻炼学生优良的意志品质。可以培养持之以恒的耐心和克服困难的信心, 以及战胜难题的勇气。可以养成坚韧不拔的毅力 4、获得扎实的数学基本功,发挥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最大空间。 第三十五周容斥原理 专题简析: 容斥问题涉及到一个重要原理——包含与排除原理,也叫容斥 原理。即当两个计数部分有重复包含时,为了不重复计数,应从它 们的和中排除重复部分。 容斥原理:对n个事物,如果采用不同的分类标准,按性质a 分类与性质b分类(如图),那么具有性质a或性质b的事物的个 数=N a+N b-N ab。

Nab Nb Na

例1:一个班有48人,班主任在班会上问:“谁做完语文作业?请举手!”有37人举手。又问:“谁做完数学作业?请举手!”有42人举手。最后问:“谁语文、数学作业都没有做完?”没有人举手。求这个班语文、数学作业都完成的人数。 分析完成语文作业的有37人,完成数学作业的有42人,一共有37+42=79人,多于全班人数。这是因为语文、数学作业都完成的人数在统计做完语文作业的人数时算过一次,在统计做完数学作业的人数时又算了一次,这样就多算了一次。所以,这个班语文、数作业都完成的有:79-48=31人。 练习一 1,五年级有122名学生参加语文、数学考试,每人至少有一门功课取得优秀成绩。其中语文成绩优秀的有65人,数学优秀的有87人。语文、数学都优秀的有多少人? 2,四年级一班有54人,订阅《小学生优秀作文》和《数学大世界》两种读物的有13人,订《小学生优秀作文》的有45人,每人至少订一种读物,订《数学大世界》的有多少人? 3,学校文艺组每人至少会演奏一种乐器,已知会拉手风琴的有24人,会弹电子琴的有17人,其中两种乐器都会演奏的有8人。这个文艺组一共有多少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