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派别

合集下载

现代派文学10大流派介绍

现代派文学10大流派介绍

现代派文学10大流派介绍目前很流行的几种流派,也很适用于竞技文学啊什么的,熟悉了会很讨巧~1、象征主义文学象征主义文学的先驱是法国诗人波德莱尔(1821~1867),他于1957年发表了第一部真正的象征主义诗集《恶之花》。

前期象征主义的代表主要有法国诗人兰波(1854~1891)、马拉美(1842~1898)等,20世纪20年代出现后期象征主义,主要代表有法国的瓦莱里(1871~1945)、奥地利的里尔克(1875~1926)、爱尔兰的叶芝(1865~1939)等。

象征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还派生出几个影响较大的流派,最主要的是以意大利诗人蒙塔莱(1896~1981)为代表的隐逸派和以庞德(1885~1972)为代表、兴盛于英美诗坛的意象派。

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简称T.S.艾略特,1888~1965)是整个象征主义文学最重要的代表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其代表作长诗《荒原》堪称西方现代派诗歌的奠基作,对西方现代诗歌的发展影响极大,艾略特因此被公认为"现代诗派"的领袖。

《荒原》包括"死者葬仪"、"对弈"、"火诫"、"水里的死亡"、"雷霆的话"五部分,涉及到5种语言和56部著作。

它以小型史诗式的规模和高度的浓缩,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社会混乱、腐朽、颓败、衰亡的景象展示给读者,那"没有太阳、水与生命的荒原",不仅是当时欧洲社会的象征,也是当时西方人精神崩溃的象征。

2、表现主义文学表现主义文学是继象征主义文学之后产生的现代派文学重要流派。

它最初源起于绘画艺术,后扩展至文学、音乐、电影等其他领域。

20年代、30年代风靡西方,以戏剧、小说成就最大。

其中卡夫卡的小说与奥尼尔的戏剧,代表了表现主义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

瑞典的斯特林堡(1849~1912)是表现主义文学先驱,他的《去大马士革》三部曲和《梦的戏剧》是欧洲最早出现的表现主义戏剧,其代表作《鬼魂奏鸣曲》则成为久演不衰的表现主义经典剧作之一。

语丝派名词解释

语丝派名词解释

语丝派名词解释
语丝派名词解释:文学派别。

以1924年刊行《语丝》杂志得名。

代表人物均为语丝社成员,有鲁迅、钱玄同、孙伏园、周作人等。

思想倾向虽不尽相同,但共同愿望是在“冲破一点中国的生活和思想界的昏浊停滞的空气”,“不愿意在有权者的刀下,颂扬他的威权,并奚落其敌人来取媚”。

除部分提倡个人趣味的小品之外,都注重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以文艺性短论和随笔体散文为主要形式,参加了一系列政治和思想文化领域的论争,在当时产生了很大影响。

中国文学流派

中国文学流派

中国文学流派儒家学派:孔子、孟子、荀子道家学派:老子、庄子墨家学派:墨子法家学派:商鞅、韩非子屈宋楚辞派:屈原、宋玉扬马派:扬雄、司马相如(扬雄,字子云。

司马相如,字长卿《子虚赋》《上林赋》)注:汉赋四大家:扬雄、司马相如、班固、张衡三曹:曹操、曹植、曹丕(曹操:字孟德《短歌行》、《观沧海》、《龟虽寿》曹植:字子建《白马篇》、洛神赋》、《七步诗》曹丕:字子恒《燕歌行》)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王杨卢骆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滕王阁序》杨炯《从军行》骆宾王《在狱咏蝉》)沈宋派:沈佺期、宋之问。

(沈佺期:字云卿;宋之问:字延清边塞诗派: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

(高适和岑参齐名,称为“高岑”。

高适《燕歌行》《营州歌》、《塞上听吹笛》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王昌龄《从军行》《出塞》《芙蓉楼送辛渐》)乐府诗派:元稹、白居易(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卖炭翁》《杜陵叟》《长恨歌》《琵琶行》元稹《鸳鸯传》)田园诗派:陶渊明、孟浩然、王维(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孟浩然:字浩然,世称孟襄阳《过故人庄》《春晓》《与诸子登岘山》;王维:字摩诘,外号“诗佛”《使至塞上》《山居秋暝》三苏:苏洵、苏轼、苏辙(苏洵:号老泉,字明允;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题西林壁》《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江城子》《定风波》、《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石钟山记》;苏辙:字子由《黄州快哉亭记》)注: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江西诗派:黄庭坚、杨万里(黄庭坚: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杰出的诗人。

唐宋八大家:韩愈(唐)、柳宗元(唐)、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师说》;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桐叶封弟辩》;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醉翁亭记》《秋声赋》)》《踏莎行(候馆残梅)》)》《蝶恋花(庭院深深几许)》;王安石:字介甫,晚年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王临川集》;曾巩:字子固,南丰(今属江西)人,世称“南丰先生”。

西方文学流派及特点

西方文学流派及特点

西方文学流派及特点
西方文学是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丰富的流派和特点。

本文将介绍几个西方文学流派及其特点。

1. 古典主义文学。

古典主义文学是指希腊罗马古典时期的文学,它注重展现人类理智的完美,具有简洁、优美、理性的特点。

例如,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等都是古典主义文学的代表作。

2. 浪漫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文学是19世纪末的文学流派,它强调感性和个性,讲述人们在感情和精神层面的奋斗。

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有雪莱的《西风颂》、拜伦的《唐璜》、高尔斯华绥的《巴尔扎克》等。

3. 现实主义文学。

现实主义文学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的文学流派,它以客观、真实的方式描写社会生活和人们的命运,强调社会现实的表现和揭示。

代表作品有狄更斯的《双城记》、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契诃夫的《钻石项链》等。

4. 自然主义文学。

自然主义文学是19世纪末期的文学流派,它强调环境和遗传等客观因素对人生观念和行为的影响,认为人的行为是由社会和自然环境所决定的。

代表作品有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选》、马蒂斯的《犬与马》等。

5. 现代主义文学。

现代主义文学是20世纪初期的文学流派,它强调自我意识、主观感受和艺术表现方式的多样性。

代表作品有卡夫卡的《变形记》、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福克纳的《喧哗与骚
动》等。

以上是几个西方文学流派及其特点的简要介绍。

不同的流派有其不同的特点和风格,但都为西方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了解中国四大传统文学流派

了解中国四大传统文学流派

了解中国四大传统文学流派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国家,其中传统文学流派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大传统文学流派,即诗、词、曲和文,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代表,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诗是中国文学的灵魂,被誉为“文以载道”。

古代的诗歌以五言和七言为主,形式简练,意境深远。

诗歌常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

杜甫的《登高》一诗,以壮丽的山河景色描绘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而李白的《静夜思》则通过描写月亮和思念之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歌之美在于其抒发情感的力量,以及对生活和人性的思考。

词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独特形式,以其简洁、含蓄的风格而闻名。

词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常常描写爱情、离别和人生的痛苦。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以婉约的笔触描绘了一对相爱的情侣在元宵节分别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无尽思念。

而李清照的《如梦令》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对爱情的渴望和无奈。

词歌之美在于其独特的抒情方式,以及对内心情感的真实表达。

曲是中国古代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京剧、豫剧、越剧等。

曲以其独特的音乐和表演形式,以及丰富的戏剧性而闻名。

京剧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曲艺形式之一,以其高亢激昂的唱腔和精湛的表演技巧而受到世界的赞赏。

曲艺之美在于其将音乐、表演和戏剧融为一体,通过唱念做打的形式,表达了人性的喜怒哀乐和社会的冲突。

文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形式,包括散文和小说。

散文以其优美的文笔和深邃的思想而受到推崇。

王阳明的《传习录》以其深刻的思想和对人性的探索而闻名。

而鲁迅的《狂人日记》则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批判,表达了对封建社会的不满和对进步的追求。

小说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瑰宝,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描写而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巅峰之作,以其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人物形象而闻名于世。

文学之美在于其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生活的真实描写。

了解中国四大传统文学流派,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也可以开阔我们的文学视野。

中国古代文学流派、人物、作品、特色、地位概要

中国古代文学流派、人物、作品、特色、地位概要

中国古代文学流派、人物、作品、特色、地位概要一、文学流派或团体的归类。

1、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

2、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

3、墨家的代表人物有:墨子。

4、法家学派化人物有:韩非子。

5、屈宋:指战国时期的屈原、宋玉。

6、扬马:指西汉扬雄、马司相如。

7、三曹:指曹操、曹植、曹丕。

8、建安七子:指孔融、王粲、陈琳、刘桢、徐干、阮禹、应玚9、沈诗任笔:指南朝齐梁间的沈约和任昉。

10、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11、沈宋:指初唐武后时期著名的宫延诗人沈全期和宋之问。

12、唐代诗人属于边塞诗派的有:王昌龄、岑参、高适、王之涣、李颀。

13、张王乐府:指张籍、王建所写的乐府诗。

14、郊寒岛瘦:苏轼语,是对中唐诗人孟郊、贾岛诗风的形象概括。

15、元白:指中唐诗人元稹和白居易。

16、南唐二主:指五代时南唐的两个皇帝,中主李璟和后主李煜。

17、三苏:是苏轼、苏洵、苏辙。

18、唐宋八大家: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轼、苏洵、苏辙。

19、宋代词人中属于豪放派的有:苏轼、辛弃疾。

20、宋代词人中属于婉约派的有:柳永、李清照。

21、元代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22、明代后七子:指宗臣、李攀龙、王世贞、谢榛、梁有誉、涂中行、吴国伦。

23、唐宗派:是明代前后七于的反对派作家有: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

24、公安派三袁:指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25、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指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

26、南施北宋:指清初著名诗人施闰章和宋琬。

27、宋诗派:即清代“同光体”诗人,代表作家是陈三立、陈衍。

28、浙西词派:清初词派,以浙江秀水(今嘉兴市)人朱彝尊为代表。

29、阳羡词派:清初词派,以江苏省宜兴人陈维崧为代表。

30、常州词派:清中叶词派,代表人物是张惠言。

31、桐城派:清中叶最著名的一个散文流派,主要作家有方苞、姚鼐。

32、苏州作家群:清初戏曲家群体,代表人有李玉、朱素臣、朱佐朝。

中国古代文学流派

中国古代文学流派

中国古代文学流派
中国古代文学流派包括:
1. 诗:主要有古乐府、古辞赋、古题咏、古曲子、古诗。

2. 散文:主要有古文、骈文、赋、志、类等。

3. 旧体诗:又称为五言诗和七言诗,是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两种诗体,代表作品有《诗经》、《楚辞》等。

4. 新体诗:又称为绝句和律诗,是唐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诗体,代表作品有杜甫和李白的诗歌。

5. 骈文: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以对偶的方式构成,代表作品有《论语》、《孟子》等。

6. 幽默小品:是一种以幽默、讽刺为主题的文学作品,代表作品有《庄子》、《齐谐》等。

7. 论说文:是一种以论述为主题的散文体裁,代表作品有《吕氏春秋》、《管子》等。

8. 戏曲:包括京剧、豫剧、越剧等,是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代表,代表作品有《红楼梦》、《西游记》等。

9. 小说:中国古代小说有神话传奇、志怪小说、历史小说、话本小说等,代表作品有《红楼梦》、《水浒传》等。

10. 杂剧:是中国古代戏曲剧种之一,以多种表演形式和文学
表达手法综合而成,代表作品有《汉宫秋》、《辽东女真》等。

文学史上的重要文学流派介绍

文学史上的重要文学流派介绍

文学史上的重要文学流派介绍文学是人类思想和情感的表达方式,而文学流派则是文学作品在不同时期和背景下形成的特定风格和主题的集合。

在文学史上,有许多重要的文学流派对于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几个重要的文学流派,包括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

浪漫主义是19世纪初兴起的一种文学流派,它强调个人情感、想象力和对自然的热爱。

浪漫主义的作品常常具有激情澎湃的语言和浪漫的情节,以及对超自然和神秘主题的探索。

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包括英国的拜伦、雪莱和济慈,以及德国的歌德和席勒。

他们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引起了轰动,也对后来的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与浪漫主义相对应的是现实主义,它兴起于19世纪中叶。

现实主义强调对真实生活的描写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现实主义的作家试图以客观、冷静的态度来观察和描绘社会现实,揭示社会的弊端和不公。

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包括俄国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英国的狄更斯和法国的巴尔扎克。

他们的作品以真实的细节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展示了当时社会的各种问题和矛盾。

随着20世纪的到来,现代主义成为了文学界的主流。

现代主义强调对传统形式和观念的颠覆和突破,以及对语言和结构的实验。

现代主义的作家常常采用流畅的意象和意识流的写作方式,以表达内心的复杂和混乱。

著名的现代主义作家包括爱尔兰的乔伊斯、美国的福克纳和英国的伍尔夫。

他们的作品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具有前所未有的创新性,对后来的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除了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文学流派值得一提。

例如,唐代的诗歌流派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而闻名;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文学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超现实主义强调梦幻和无意识的表达。

每个文学流派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意义,它们的出现和发展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和文化的变化,也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启示。

总之,文学流派是文学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不同的时期和背景下形成并发展,对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社团、派别、刊物七星诗社:文艺复兴时期法国人文主义文学中代表贵族倾向的诗歌团体。

由龙沙、杜贝雷等七位诗人组成,1549年由杜-倍雷执笔的《保卫和发扬法兰西语言》一文是七星诗社的宣言书。

该团体致力发展法兰西民族语言和诗歌推崇古希腊、罗马文学,创作上具有热爱自然、歌颂爱情自由,反禁欲主义特点。

其主要贡献在民族语言的统一和民族诗歌的创作上。

他们要改革流行于各地的差异极大的地方语言,统一法兰西民族语言,反对用拉丁文写作。

在诗歌创作上,反对矫揉造作的浮华文风,倡导清新自然的风格。

七星诗社还大力推广亚历山大诗体,推崇古希腊,罗马的诗体和意大利十四行诗,要求创造性地接受古希腊、罗马的文学遗产,建立与古希腊,罗马相媲美的民族文学。

大学才子:英国十六世纪八十年代出现的人文主义剧作家。

主要代表人物有马洛、李利、格林、基德。

他们出身中产阶级,在大学读过书,大多受过人文主义思想熏陶,有比较丰富的古典文化修养,故称“大学才子”。

大学才子不是一个统一的文学集团,其作品在取材、思想倾向和文风上各有不同。

其中约翰·李里是贵族倾向的典型代表。

其剧本比喻丰富,语言典雅,文体华丽,喜欢援引神话历史,保留了英国的传统文风。

罗伯特·格林的创作则充分表现了民主的倾向克里斯朵夫·马洛的《浮士德博士的悲剧》,对歌德的《浮十德》有重要影响。

大学才子的创作提高了英国戏剧水平,促进了英国戏剧的繁荣。

冈果拉派:十七世纪曾在西班牙占统治地位的贵族文学流派。

创始人是抒情诗人路易斯-德-冈果拉(1561-1627)。

这个诗派专为高雅人士写作。

作品中多堆砌夸张的词藻,大量使用比喻、典故和隐晦难解的词汇。

作品的内容也大都是表达人生无常,终归毁灭的思想。

代表作家冈果拉的前期创作主要是故事诗和抒情诗,具有抒情和讽刺的特点。

后期创作则具有纤巧、造作、晦涩的风格特色。

代表作:牧歌题材的长诗《孤独》,赞美牧人生活的单纯朴实,诗中充满隐喻和晦涩难解的词句,表现了冈果拉派诗风的特点。

百科全书派:指法国启蒙运动时期进步的思想家、学者,因参与《百科全书》的编写工作而得名。

他们以先进的思想观、科学理性总结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成就,对宇宙人文做出了新的解释并对封建意识形态、上层建筑进行了猛烈抨击。

该派的出现标志着法国启蒙运动的成熟和高潮,推进了反君权、反教会的思想斗争。

主要代表人物有:达朗贝、狄德罗、卢梭等。

“一派出色的小说家”:指19世纪40-50年代崭露英国文坛的作家。

其中有狄更斯、萨克雷、夏洛蒂、勃朗特、盖斯凯尔夫人等。

他们的创作以小说为主,通过细致逼真的描写,提示劳资矛盾,关心“小人物”的命运,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英国的社会生活,被马克思称为“一派出色的小说家”。

俄国自然派:自然派是俄国文学中以果戈理为楷模,以别林斯基为中心的文学派别,形成于19世纪40年代。

该派作家“忠实于自然”,真实地描写现实,批判农奴制的黑暗专制。

作品主人公多是下层社会的小人物,即小官吏、农民、手工业者、平民知识分子等,展现他们的贫困生活,因而被贵族社会、御用文人称为“污秽的写实主义、低劣的自然派”。

别林斯基在理论上充分肯定自然派的创作,并高度赞扬自然派是俄国文学中的进步力量。

自然派的文学成就多以散文、小说为主。

主要代表作家有:果戈理、屠格涅夫、涅克拉索夫、陀思妥耶夫斯基、赫尔岑、冈察洛夫等。

十二月党诗人:指参加十九世纪初俄国十二月党人活动的诗人。

十二月党人是十九世纪初叶从俄国贵州里逐渐分化出来的一小部分贵族知识分子。

他们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对农奴制不満,是贵族中的精华。

十二月党诗人特别重视诗歌的政治内容,号召采用有重大意义的题材,描写争取祖国独立的战士,歌颂当代或历史上的英雄人物。

反对非创造性的古典主义,反对使人脱离斗争的保守的浪漫主义,提倡创作有民族特性的悲剧,喜剧和长诗。

他们的诗在俄国文学史上有一席重要地位。

最著名的代表诗人有:雷列耶夫、别斯士舍夫、丘赫尔柏凯和奥陀耶夫斯基。

雷列耶夫是十二月党人起义的发动者之一,1925年在起义的当日被捕,1926年7月13日被沙皇政府处死。

梅塘集团:-十九世纪后期法国以左拉为首的自然主义文学集团,因长篇小说《梅塘之夜》而得名。

一八七九年夏,自然主义流派作家阿莱克西、赛拉尔、爱尼克和莫泊桑等,聚会于左拉的梅塘别墅,商定各写一篇以普法战争为背景的小说,汇总后以梅塘之夜之名出版,次年四月,《梅塘之夜》问世。

此后左拉等六人即被称为“梅塘集团”布卢姆斯伯里集团:20世纪初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沃尔夫在她居住的布卢姆斯伯里地区戈登广场46号家居中,每周四晚举行的茶话会。

汇集当时知识界名流,有创造性的思想家、艺术家作家、学者,讨论各种学术问题,探索新的小说观念,进行创作方法的革新。

这个团体被称为布卢姆斯伯里集团。

成员有作家爱摩·福斯特、美学家弗赖伊、诗人艾略特等。

四七社:西德当代最著名拥有作家最多的文学团体,创建于1947年9月16日,其前身为《呐喊》杂志编辑部。

成员包括作家、批评家、政治家、记者和大学文学教授,文学家和评论家里希特是这个团体的发起者和组织者。

该社是个没有统一的纲领、组织,1948年至1958年,每年举行春、秋两次年会,后改为每年一次。

年会的内容主要为朗读和讨论文学作品。

六十年代活动停顿,1972年恢复活动。

“四七社”著名的作家有:伯尔、格拉斯、瓦尔塞、沙吕克等。

这个文学团体的文学创作,对战后德国文学影响极大,他们的作品反映了当代西德文学的概貌。

自白派:“自白派诗歌”是20世纪50-60年代美国诗坛崛起的诗歌流派。

1959年罗伯特·洛威尔的诗文集《生活研究》的发表标志自白派诗歌的诞生。

该诗派采取平和的姿态,坦述个人生活隐私,行云流水般表达个人的生活体验,以向世人“自白”的方式表达自我,反抗社会。

他们反对艾略特的非个人化理论,强调自由、即兴、真诚地写作,甚至重写或改写前人的作品。

总之,以极端个人的方式将内心的一切,包括极端的痛苦的体验和盘端出。

诗歌充满哲理色彩。

主要代表人物有:罗伯特·洛威尔、约翰·贝里曼、安妮·塞克斯顿等。

黑山派:又称投射派诗歌,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黑山学院”。

1952年诗人查尔斯·奥尔森出任黑山学院院长,创办《黑山评论》,聚集起一大批诗人、艺术家,他们纷纷发表诗歌、文章,形成新的诗歌流派。

奥尔森的论文《投射诗》是该派的理论宣言。

该诗派抛弃传统诗歌的正确的语法、逻辑发展、诗节格律和韵脚,强调创作的即兴性、自发性,开放式的、自由的诗。

强调史前的、区域文化的现代意义,回到与世界永恒、神秘的关系中去感知世界的神圣性。

奥尔森的《翠鸟》被认为是黑山派诗歌的代表作。

代表诗人还有:罗伯特·邓肯、罗伯特·克里利、乔纳森·威廉斯等。

《雅典娜神庙》:德国早期浪漫主义理论奠基者史雷格尔兄弟在1798——1800年创办的宣传浪漫主义理论的文学杂志。

他们以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为依据,反对古典主义理论,提出了个性解放的要求,强调热情、想象、内心、自我和生活的诗意,反对古典主义诗学传统的束缚。

《祖国纪事》:十九世纪中期俄国的学术、文艺、社会政治的综合性大量月刊。

1839年创刊于彼得堡,初由克拉耶夫斯基任主编。

俄国文学界的优秀人物都曾为该刊撰稿。

著名的革民主主义者别林斯基主持该刊的评论栏,成为刊物的思想指导者。

别林斯基离开后,刊物倾向日趋反动。

在五十至六十年代中,成为资产阶级贵州自由主义的机关刊物。

1868年,该刊物由革命民主主义者涅克拉索夫接办后,萨尔蒂克夫-谢德林随后也参加领导,才又成为进步的民主刊物。

沙皇为了控制舆论,镇压革命,于1884年查封了该刊。

《现代人》:普希金于1836年在彼得堡创办的文学与政治的综合性刊物。

普希金逝世后由他的好友普苤特涅夫教授接办。

该刊物从1843年起改为月刊。

1847年起由革命民主主义诗人涅克拉索夫担任主编。

由于涅克拉索夫团结了当时俄国杰出的作家,使《现代人》成为进步文学界的中心。

别林斯基主持过该刊的批评栏目,并在该刊发表过文学评论。

车尔尼雪夫斯基与杜勃罗留波夫又相继于1853和1856年加入《现代人》编辑部,使其成为革命民主主义者的论坛和十九世纪中叶俄国先进思想和民主阵营的总部。

《现代人》杂志发表过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和评论文章,猛烈抨击了农奴制及其维护者,针对当时社会生活和文学领域中的重要问题,宣传了唯物主义和农民革命的思想,捍卫了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对争取文学为俄国的解放运动服务,起了极大的战斗作用。

1866年被迫停刊。

罗斯塔之窗:“俄罗斯通讯社”的简称,在十月革命后国内战争时期创办。

1919年秋天,马雅可夫斯基参加了俄罗斯通讯社的工作,在物质条件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同一些诗人画家合作,出版了诗配画的《罗斯塔之窗》。

用粗糙的颜料和纸张,作画写诗,宣传党和政府颁布政策法令,报道前线传来的消息以及生活中出现重大事件。

《罗斯塔之窗》起到了揭露敌人、教育民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作用。

马雅可夫斯基在罗斯塔之窗工作近两年时间里,创作了诗配画总数达数千幅。

无产阶级文化协会:即“无产阶级文化派”,苏联早期的文学团体,成立于1917年10月,核心人物是格丹诺夫。

十月革命后,这个组织发展到四十万人,曾出过十五种杂志,掌握过许多剧院。

他们提出“文化自治”的口号,企图把无产阶级文化组织同苏维埃政权并列起来,宣扬党、职工会、无产阶级文化协会分别掌管政治、经济、文化,把三者独立起来。

创作上认为艺术是用“活的形象”来组织人们的集体经验,而无产阶级的经验同以往的阶级经验截然不同,因此,无产阶级的文化艺术同过去的文化遗产毫无共同之处。

筹办专门学校来培养无产阶级作家,以建立“纯无产阶级文化“。

1902年10月3日,列宁在第一次全俄无产阶级文化协会代表大会草案中,强调了无产阶级文化必须在党的绝对领导之下。

但该派少数领导不顾协会的决议,继续要求独立。

1902年,俄共中央严厉批判了“无产阶级文化协会” 企图脱离党的领导而谋求独立、自主的错误立场。

1922年以后该团体瓦解,1932年解散。

拉普派:“拉普”是苏联早期作家集团“俄国无产阶级作家联合会”的俄文简称,成立于1925年。

它是苏联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期到三十年代初期时影响最大的一个文学团体。

最初曾在与文学中的资产阶级倾向进行斗争方面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在三十年代初却成为苏联无产阶级文学发展的障碍。

他们曲解党的文艺政策,在组织上大搞宗派主义和关门主义,否定非党作家,提出所谓“同盟者还是敌人”的口号,甚至攻击高尔基和马雅可夫斯基。

在理论上提出否定文艺特点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创作方法”。

1932年4月,联共中央从根本上改组文艺团体,通过了《关于改组文艺团体的决议》,决定取消拉普,成立统一的全苏作家协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