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 管 插 管

合集下载

紧急情况下的病人气管插管技巧与要点

紧急情况下的病人气管插管技巧与要点

紧急情况下的病人气管插管技巧与要点在医疗急救中,对于出现呼吸道阻塞或呼吸困难的病人,气管插管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

紧急情况下的病人气管插管技巧与要点,能够有效保障病人的通气和氧合功能,挽救生命。

本文将介绍紧急情况下病人气管插管的技巧和要点。

一、插管前准备工作在进行紧急情况下的病人气管插管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医务人员应确保尽快将病人移至合适的位置,保障安全与隐私。

随后,准备好必要的器械和药物,如气管插管管、喉罩、抽吸管、注射器、气管切开套装等。

另外,还需根据病人的情况评估气管插管难易程度,有需要的话,可以准备好辅助设备,如喉镜、纤维支气管镜等。

二、病人评估和预处理在进行气管插管前,需要对病人进行评估并进行相应的预处理。

评估包括病人的意识状态、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咳嗽反射、牙齿状态等。

对于病人的牙齿状态不佳者,可以采取相应的预处理措施,如垫高病人头部,并垫放护齿器材以防止损伤。

三、有效的体位和固定紧急情况下的病人气管插管时,应确保病人处于合适的体位,一般采用仰卧位。

另外,为了确保插管的稳定性和有效性,需要进行固定。

常用的固定手法有结扎法、黏贴法、绕颈固定法等,医务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固定手法。

四、选择合适的插管器械和气囊充气在进行病人气管插管时,需要根据病人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插管器械和气囊。

选择插管时,应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体重和气管直径等因素进行选择。

对于成人患者,一般选择内径为7.0~8.0 mm的气管插管。

而对于儿童和新生儿,应根据年龄和体型选择合适的尺寸。

气囊充气时,应注意避免过度充气导致气囊损伤和气管黏膜损伤,一般充气量在5~10 ml之间。

五、掌握正确的插管技巧和要点紧急情况下进行病人气管插管,需要掌握正确的技巧和要点。

首先,应采取正确的插管姿势。

插管者应站在病人的头部,握住插管器械,通过口腔或鼻腔插入气管。

在插管过程中,需保持适当的插管速度和角度,避免损伤声门和其他相关组织结构。

气管插管操作流程及要点

气管插管操作流程及要点

气管插管操作流程及要点气管插管是一种常见的紧急医疗操作,主要指的是将气管导管插入气管内,以建立气道通畅,维持体内氧气供应和排出二氧化碳。

正确的气管插管操作流程和要点十分重要,下面将详细介绍。

操作流程:1.准备工作:a.检查插管设备和口腔喉镜的完整性并妥善准备。

b.保证插管设备的无菌和充分消毒。

c.贴好心电仪导联、血压袖带,保证监护设备压力和张力适中。

2.无创氧气给氧/无创通气:a.检查呼吸道是否通畅。

b.低流量给氧,保证药剂接触抗氧化剂时间最短。

c.若患者无意识或呼吸较差,可考虑使用面罩通气。

3.镇静和肌松:a.使用适当剂量的镇静剂和肌松剂,提供合适的镇静和肌松水平。

b.选择适当的药物剂量和给药途径。

4.引导气管插管:a.采用定向法,通过喉镜等设备引导插管。

b.逐步插入插管,确保操作正确。

c.警觉并迅速应对可能的意外情况,如误吸、气道反应、大出血等。

5.固定气管插管:a.确保插管的深度合适,不宜过浅或过深。

b.使用适当的气囊进行气管固定,保证插管稳定。

6.确认插管正确位置:a.通过听诊呼吸音,观察胸廓起伏确认插管正确位置。

b.应用常规方法,如X光片和波形检测器等,确保插管正确。

7.皮肤贴线固定:a.使用合适的贴线和胶布固定插管。

b.避免过度固定,以免对插管造成损伤。

8.开启气管插管系统:a.连接插管系统和呼吸机。

b.设置合适的通气模式和参数,以保证患者的气道通畅。

操作要点:1.合适的人员配备:a.气管插管操作需要由熟练的医疗人员进行,保证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b.不同情况下,可能需要多名操作人员的配合。

2.内外循环检查法:a.在插管过程中,需要按照内外循环检查法进行操作,不放过任何环节。

3.好的预处理:a.在插管操作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保证所有设备的可用性。

4.灵活应对意外情况:a.在插管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意外情况,如误吸、出血等,操作人员需要能够迅速应对,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5.插管深度的掌握:a.插管的深度是关键性因素之一,过浅或过深都可能导致问题,需要准确把握。

气管插管讲课知识点总结

气管插管讲课知识点总结

气管插管讲课知识点总结一、气管插管的适应症气管插管适用于以下情况:1. 重度呼吸道阻塞:例如哮喘、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导致的严重肺功能损害。

2. 麻醉过程中的人工通气: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进行人工通气时,可以进行气管插管。

3. 检测呼吸道分泌物:在严重感染或呼吸衰竭的患者中,需要进行呼吸道分泌物检测时,可以进行气管插管。

二、气管插管的操作流程1. 术前准备:检查呼吸道和气道通畅情况,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和监测仪器,准备好气管插管所需的器材。

2. 麻醉和镇痛:通过给予患者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利用镇痛技术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3. 气管插管:通过喉镜或纤维支气管镜等器械,将气管插管导管插入气管,确保其位置合适并固定好。

三、监测和护理1. 监测:对气管插管后的患者进行严密监测,包括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

2. 护理:定期进行气管插管导管口及周围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皮肤清洁、导管通畅等。

四、气管插管的并发症处理1. 气管插管的脱位:导致气道阻塞,可通过重新定位气管插管来解决。

2. 呼吸道感染:对气管插管后的患者进行细菌培养和抗感染治疗。

3. 气道梗阻:及时清除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五、气管插管的拔管时机气管插管拔管的时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患者呼吸道病情改善,可以自主呼吸。

2. 患者气道分泌物清除、气管导管通畅。

3. 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能够保护自己的气道。

六、气管插管的危险和禁忌气管插管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主要包括气道损伤、感染等。

同时,对于一些禁忌病史的患者,例如严重颈部创伤、颅内高压等情况,也不宜进行气管插管。

在总结以上知识点后,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气管插管的适应症、操作流程、监测和护理、并发症处理、拔管时机、危险和禁忌等相关知识。

在实践操作中,我们应该充分掌握这些知识点,并结合具体的临床情况,做到科学、严谨、安全地进行气管插管操作。

气管插管拔管的流程

气管插管拔管的流程

气管插管拔管的流程气管插管和拔管是医学中常见的操作,用于维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和辅助呼吸。

下面是气管插管和拔管的基本流程:一、气管插管流程:1.准备工作:确保插管所需的设备齐全,包括喉镜、气管插管、气管导管、与插管相关的药物(如局麻药)、气囊塞道和吸痰装置。

2.评估患者:评估患者的呼吸状况和气道情况,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气管插管。

3.解释风险:与患者或家属进行详细沟通,解释气管插管的过程和可能的并发症,获得患者的同意。

4.术前准备:清洁和消毒插管所需的设备,检查设备是否完好无损。

5.给予镇静和麻醉:按照医生的指示给予患者静脉镇静剂和局部麻醉剂,以使患者安静和舒适。

6.定位和打开口腔:使用喉镜检查患者的口腔和咽喉,并定位气管入口。

7.插入插管:将预先涂上润滑剂的气管导管小心地插入患者的喉咙,通过声门,进入气管。

8.充气和固定:当气管导管达到适当位置后,通过导管上的气囊充气,密封气道,并用胶布或绷带将导管固定在患者的面部或颈部。

9.连接呼吸机:将导管与呼吸机连接,确保患者能够得到适当的通气和氧合。

10.确认位置:进行X光、胸片或听诊等检查,确认气管插管的位置是否准确。

11.监测和维护:定期检查导管的通气和氧合情况,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心率和呼吸频率等。

二、气管拔管流程:1.准备工作:确保拔管所需的设备齐全,包括拔管器、吸痰装置以及可能需要的其他设备。

2.评估患者:评估患者的呼吸状况和气道情况,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气管拔管。

3.解释风险:与患者或家属进行详细沟通,解释气管拔管的过程和可能的并发症,获得患者的同意。

4.术前准备:清洁和消毒拔管所需的设备,检查设备是否完好无损。

5.减少气囊气压:根据医生的指示,逐渐减少插管气囊的充气压力,准备拔管。

6.拔管过程:使用拔管器小心地将气管导管从患者气道中小心地拔除,并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

7.吸痰和护理:在患者气管拔管后,及时进行吸痰操作,并对患者的口腔和气道进行护理。

气管插管流程

气管插管流程

气管插管流程气管插管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急救操作,用于维持患者的呼吸通畅和气道通畅,帮助患者呼吸。

下面将向您介绍气管插管的流程。

1. 评估患者:首先要对患者进行评估,包括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频率、呼吸深度、氧饱和度等。

如果患者意识不清或呼吸困难且气道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则需要进行气管插管。

2. 准备设备:准备好插管所需的设备,包括口咽镜、气管插管管、气囊球、连接管、吸痰器等。

确保设备的完整性和清洁。

检查气管插管的长度是否适合患者,一般为插管距离口腔裂隙的深度加25-30厘米。

3. 采取适当的体位:将患者放置在仰卧位,头部后仰,使口腔与气管一直线,保持口腔开放。

4. 做好预备工作:戴好手套,将口咽镜浸泡在温水中以减少不适感。

同时准备好协助手,为患者通气做好准备。

5. 口咽镜插入:将浸泡好的口咽镜沿舌背侧缘插入口腔,推至咽喉深处,观察声门。

通过咙促咳试验诱发咳嗽,通气顺畅。

6. 口咽镜引导:以右手抓住气管插管,用左手扳指推开舌头,将气管插管插入口咽镜端。

插管应平行于舌面直线。

当插管进入声门后即停顿片刻,给予患者补充通气,以防止窒息。

7. 气囊充盈:插管进入声门后,先把口咽部分置入患者口中,再轻轻将插管深入至适当位置(即5-7cm进入声门)。

充分充盈气囊,注入10ml空气,防止漏气。

8. 固定气管插管:将插管与固定带固定牢靠,避免插管移位。

9. 通气,并检查:连接吸痰器、氧气管等设备,对患者进行通气,并观察气道通畅和呼吸情况。

10. 检查气管插管位置:通过听诊或胸片等方式,确定气管插管的位置是否正确。

11. 纪录术后情况:在患者的病历中记录气管插管过程和术后情况。

在整个气管插管过程中,需要及时识别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误吸、颈动脉损伤、声带损伤等。

气管插管是一项较复杂的操作,在进行之前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同时,操作者需要细心、耐心,并在操作中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随时调整操作步骤。

在实施气管插管时,应按照制定好的操作流程和标准化操作步骤进行,以提高操作质量和安全性。

气管插管的流程及注意事项

气管插管的流程及注意事项

气管插管的流程及注意事项
气管插管是一种重要的呼吸支持措施,常用于重症患者的呼吸功能支持和管理。

以下是气管插管的流程及注意事项:
1. 术前准备:首先对患者进行评估,包括呼吸功能、喉部和气道状况等。

准备好必要的设备,如插管器、气管插管、呼吸机等。

2. 麻醉:使用适当的麻醉方法,如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确保患者处于无意识状态。

3. 预处理:给予氧气吸入,并通过注射肌肉松弛剂使气道肌肉松弛。

4. 插管:插入气管插管,具体步骤如下:
a. 将气管插管放入患者口腔中,放置在舌根后。

b. 轻轻向上提起下颌,插入气管插管至声门。

c. 拔出导管内核心线,建立气道通畅。

d. 通过听呼吸声和观察胸廓运动来确认插管位置是否正确。

5. 固定:将气管插管固定在患者口腔和瓣膜处,避免插管脱落或移位。

6. 接通呼吸机:在气管插管固定好后,接通呼吸机并进行呼吸支持。

注意事项:
1. 护理患者的口腔和气道,保持清洁,避免感染。

2. 监测患者的呼吸和氧合水平,调整呼吸机参数。

3. 定期检查气管插管位置是否正确,防止意外脱落或插错位置。

4. 在插管前,要告知患者及家属有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和风险,以得到他们的同意。

5. 应注意气道损伤的产生,尽量避免插管过度等损伤气道的风险因素。

6. 插管后要及时给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和气管抽吸,避免感染和呼吸道梗阻的发生。

气管插管技术操作流程

气管插管技术操作流程

气管插管技术操作流程一、预备1.事前准备:首先,医生应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病史,如气道狭窄、喉部肿胀、气道分泌物量等,以便合理选择气管插管尺寸和器械。

2.术前安全检查:检查吸痰设备、呼吸机和监护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确保患者的安全使用。

3.术前准备:通知其他医护人员,做好团队合作准备,清理术区,进行无菌操作。

二、选择气管插管尺寸1.选择适当的气囊尺寸: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和身高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气囊尺寸。

一般成人女性选择8.0-8.5号,成人男性选择8.5-9.0号。

2.选择合适的气管插管尺寸: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气道狭窄程度,选择合适的气管插管尺寸。

三、准备器械1.确保器械齐全:准备好气管插管、固定带、注射器、导丝、吸痰管等所需器械,并检查其完好性。

2.检查气囊充气管:检查气囊充气管是否完好,充气是否通畅。

3.准备喉镜: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喉镜。

四、检查气囊尺寸1.检查气囊充气:使用手指轻柔挤压气囊,判断气囊充气是否均匀且充足。

同时检查气囊导管连接处是否有气漏。

2.检查固定带:确保固定带的松紧度适中,能够固定插管而不过松或过紧。

五、操作气管插管1.保持头部位置:将患者头部向后仰或侧向,以便更好地暴露咽喉部。

2.使用喉镜:将喉镜插入患者口腔,推动喉镜向前移动,以找到声带和气管。

3.插入导丝:将导丝插入喉镜中,并通过声带进入气管。

通过口腔控制导丝的方向并避免损伤声带。

4.插入气管插管:将气管插管沿着导丝缓慢插入气管,当插管通过声带时,医生应该听到气体通过插管进入气管的声音。

5.充气囊:插入气管插管后,用注射器注入适量的气体充气气囊,以确保插管的固定性。

6.确认插管位置:倾听插管的两侧以确认插管位置是否正确。

7.连接吸痰管:将吸痰管连接至导丝部分,以及监护设备如呼吸机等。

以上是气管插管技术的操作流程。

操作气管插管需要医务人员具备充分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操作过程中需要谨慎、细致、仔细地进行,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顺利插管。

口咽通气管插管操作流程

口咽通气管插管操作流程

口咽通气管插管操作流程口咽通气管插管操作流程是一项关键的医疗技术,用于确保患者的通气顺畅。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下该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在开始插管操作前,医护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充分的评估,包括了解患者的病史、呼吸情况和咽喉解剖结构。

同时,应确保插管器材的完整性和无菌性。

2. 术前准备:患者应被置于仰卧位,头部轻度后仰,以便于观察和插管。

应用遮挡措施,确保操作区域的清洁。

3. 麻醉与止痛:在插管前,需要给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和止痛。

一般常用的方法是喷洒表面麻醉剂或给予含有局部麻醉药的吸入气体。

4. 手法准备:医护人员应穿戴好手套,并使用洗手液彻底清洗双手。

同时,准备好需要的器械,包括旋开式口扩张器、镊子和插管。

5. 进行插管:医护人员将插管器材悄悄放入患者口腔内,并慢慢推进。

一旦进入口咽部,则应轻轻抬高患者下颌,有助于顺利通过口咽部进入下喉部。

6. 检查插管位置:插管到达下喉部后,医护人员应通过听诊法和监测呼吸音来确保插管进入气管而非食管。

同时,通过胸廓的升降运动来判断是否成功进行了插管。

7. 固定管道:当插管成功并确认位置准确后,医护人员应以适当的方式将管道固定在患者的口腔和脸部。

固定要牢固而舒适,以确保插管的稳定性。

8. 监测与护理:插管完成后,医护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和氧气饱和度,确保通气顺畅。

同时还需定期清洁口腔,以防止感染。

以上是口咽通气管插管操作流程的详细介绍。

这一操作需要医护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经验,并严格遵守操作规范,以确保患者的安全与舒适。

若需要进行此操作,请务必寻求专业医务人员的指导和协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mpany Logo
插管的评估
1、可能引起插管困难的疾病; 2、头后仰受限(<35°); 3、下颌骨前端距舌骨距离小于7cm; 4、头极度后仰闭口时胸骨-颏距离小于 12.5cm; 5、上下门齿间距; 6、自然伸舌时很难直视到悬雍垂; 由于这些检查都有一定难度,而且困难气 道的表征也可能很隐匿,时刻准备面对无 法预知的困难气道。
Company Logo
肥胖 头后仰受限 风湿性关节炎 强制性脊柱炎 颈圈头架固定 解剖变异 小下颌 巨舌 凸颌 短颈 腭弓异形 上牙外凸
二氧化碳曲线图
二氧化碳曲线图可以快速可靠地提示气管插管误入食管——常见的麻醉致死的原 因。尽管由于吞咽呼出气体使得胃内可能有一些CO2,但几个呼吸周期之后就应 该被洗出。根据波形可以识别许多不同的情况。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相关气管插管设备
Company Logo
气管导管
Mallampati张口度分级
Company Logo
可能引起插管困难的疾病
肿瘤 囊性瘤 血管瘤 血肿 感染 下颌骨脓肿 扁桃体周脓肿 会厌炎 先天性异常 异物 创伤 喉部骨折 颌骨骨折 吸入性烧伤 颈椎损伤
Company Logo
并发症
1.插管操作技术不规范,可致牙齿损伤或脱落,口腔、咽喉部和鼻腔的粘膜 损伤引起出血。用力不当或过猛,还可引起下颌关节脱位。 2.浅麻醉下行气管内插管可引起剧烈呛咳、喉头及支气管痉挛;心率增快及 血压剧烈波动而导致心肌缺血。严重的迷走神经反射可导致心律失常,甚至 心跳骤停。预防方法有:适当加深麻醉,插管前行喉头和气管内表面麻醉, 应用麻醉性镇痛药或短效降压药等。 3.气管导管内径过小,可使呼吸阻力增加;导管内径过大,或质地过硬都容 易损伤呼吸道粘膜,甚至引起急性喉头水肿,或慢性肉芽肿。导管过软容易 变形,或因压迫、扭折而引起呼吸道梗阻。 4.导管插入太深可误入一侧支气管内,引起通气不足、缺氧或术后肺不张。 导管插入太浅时,可因病人体位变动而意外脱出,导致严重意外发生。因此, 插管后及改变体位时应仔细检查导管插入深度,并常规听诊两肺的呼吸音。
气管插管
乐清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 瞿 清
气管插管目的
1、 保持呼吸道通畅,不受声门关闭、舌根 下坠及特殊体位等的影响; 2、便于呼吸管理及有效地辅助或控制呼吸; 3、防止异物误吸阻塞气管,并能及时吸引 气管内分泌物; 4、便于吸入麻醉的实施; 5、减少呼吸死腔。
Company Logo
气管插管在心肺复苏中的意义
Company Logo
实施方法
一、麻醉后经口明视插管
1、麻醉诱导 2、左手持喉镜,镜片垂直由右侧伸入口内,边深入边向左移。使舌体推向 左侧,喉镜在口中间止住,看到悬雍垂后,用右手扶额顶部将头适度后仰。 3、镜片继续伸入,使其顶端抵达舌根与会厌间,暴露声门。如系直型喉镜 片,镜片继续推进,使其顶端越过会厌的喉侧面,然后上提,以挑起会厌而 暴露声门。 4、右手以执笔式手势持在导管的中上1/3交界处,管口对准声门,将导管轻 柔地插过声门进入气管。导管进入气管的长度,成人5~7cm止,小儿2~3cm 止。如使用导管芯,在导管口进入声门1cm时,即可抽出。 5、牙垫塞入后退出喉镜,将牙垫和导管并在一起,用胶布固定在双侧面颊 上,气囊充气。
Company Logo
上下门齿间距
Ⅰ度张口困难:2.5cm~3.0cm,但一般尚 能置入喉镜接受慢诱导或快速诱导插管; Ⅱ度张口困难:1.2cm~2.0cm; Ⅲ度张口困难:小于1.0cm。
Company Logo
Comp成年男子可较同年龄女子大0.5ID。 2、发音低沉者可较发音尖细者大0.5ID。 3、成人一般用ID6.5~8.0。自牙槽嵴算起,女性 导管插入长度为20~22cm,男性导管插入长度为 22~24cm。 4、对小儿(1岁以上)可以利用公式推算: 导管口径(ID)=年龄(岁)/4+5.0 Levine公式:导管长度(cm)=年龄(岁)/2+12
Company Logo
导管在气管内的判断
1、清醒插管或麻醉浅时,病人有呛咳; 2、压胸时,有气流从导管冲出; 3、听诊两侧肺,呼吸音基本对称清晰,表示导管位置合 适; 4、胃内无气过水声,胃无充气膨胀; 5、EtCO2仪监测有CO2呼吸波(最可靠的方法),脉搏 氧饱和度良好; 6、必要时拍胸片或纤维支气管镜确认。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相关解剖
Company Logo
相关解剖
适应征
1、几乎绝大部分全麻病人均可应用气管插管。如 开颅手术、心胸手术、俯卧位及特殊体位手术、 呼吸道难以保持通畅的手术、腹胀或饱胃病人的 手术等需要肌松药的全麻手术; 2、需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病人的治疗; 3、各种低氧血症、呼吸功能衰竭需进行的呼吸疗 法; 4、某些呼吸道不全梗阻者及婴儿娩出窒息等。
Company Logo
禁忌征
1、喉水肿、气道急性炎症、喉头黏膜下血肿或脓 肿时,除急救需要外,严禁气管插管; 2、胸主动脉瘤压迫气管者,插管时可能造成动脉 瘤破裂出血,如需插管,动作应轻柔、熟练,避 免呛咳、挣扎造成意外; 3、鼻道不通畅、鼻咽部纤维血管瘤、鼻息肉或有 反复鼻出血者,禁用经鼻气管插管。 若未掌握插管基本知识和技能者、设备不完善者 列为相对禁忌证。
Company Logo
操作注意点
1、显露声门是气管插管术的关键,故暴露声门应迅速正确; 2、遇插管困难需反复插管时,必须在确保有效供氧条件,不应勉强 插管。否则,易造成插管损伤; 3、严禁上提喉镜时,将上门齿作为支点,损伤门齿; 4、导管进入声门动作要轻柔,避免暴力,如导管过粗应立即更换较 小号导管。 5、如遇肥胖或喉结过高、声门无法看清的病人,可请助手按压喉结 部位以显露声门;或利用导管芯将导管弯成鱼钩状,用导管前端挑起 会厌,实行盲探插管; 6、插管完成后要及时判断导管是否误入食道或滑出。
紧急气管插管技术已成为心肺复苏及伴有呼吸功能障碍的 急危重症患者抢救过程中的重要措施。气管插管术是急救 工作中常用的重要抢救技术 ,是呼吸道管理中应用最广泛、 最有效最快捷的手段之一 ,是医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基 本技能 ,对抢救患者生命、降低病死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 用。且能够及时吸出气管内分泌物或异物 ,防止异物进入 呼吸道 ,保持呼吸道通畅,进行有效的人工或机械通气 ,防 止患者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气管插管是否及时直接关系着 抢救的成功成否、患者能否安全转运及患者的预后情况。 最敏感的是大脑皮层,一般心脏停跳3-4分后就有可能引 起严重的损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