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综合性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报告参考

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报告参考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报告参考1.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践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常用协议,以及网络应用的实现方法和技术。
重点是掌握网络配置和故障排除的方法,了解网络性能测试方法和工具,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网络问题的能力。
2. 实验内容2.1 熟悉常用网络配置和管理工具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了多种常用的网络配置和管理工具,如Wireshark、Ping、Traceroute等,在实践中了解其特点和用途,并学会如何使用它们解决网络问题。
2.2 熟悉网络通信协议计算机网络通信协议是网络通信的基础和关键。
在实验中,我们学习了TCP/IP协议族的体系结构、常用协议和数据包结构,深入理解协议的作用和机制,以便更好地应用协议解决网络问题。
2.3 设计和实现网络应用网络应用开发是计算机网络实践的重点之一。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设计和实现了一个简单的Web服务器和客户端,并掌握了网络应用开发中常用的技术和工具,如Http协议、Socket编程、HTML等。
2.4 网络性能测试和故障排查网络性能测试和故障排查是网络运维的核心任务之一。
在实验中,我们了解了主要的网络性能测试和故障排查方法和工具,如Ping、Traceroute、Wireshark、Netstat等,熟悉了它们的应用场景和用法,提高了网络故障排查和维护的能力。
3. 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从理论、实践两方面深入了解了计算机网络以及与之相关的技术和应用,提高了我们的技能和能力,掌握了以下关键实验步骤:3.1 熟悉网络配置和管理工具,如Wireshark、Ping、Traceroute等,并掌握其使用方法和特点。
3.2 了解TCP/IP协议族的体系结构、常用协议和数据包结构,深入理解协议的作用和机制。
3.3 设计和实现一个简单的Web服务器和客户端,并掌握了网络应用开发中常用的技术和工具,如Http协议、Socket编程、HTML等。
网络规划综合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成为现代企业、学校等组织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
为了更好地满足网络应用需求,提高网络性能和安全性,网络规划与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网络规划的基本方法,提高网络规划与设计能力。
二、实验目的1. 了解网络规划的基本流程和原则;2. 掌握网络拓扑结构、设备选型、IP地址规划等网络规划方法;3. 学会使用网络规划工具,如Packet Tracer等;4. 提高网络规划与设计能力,为实际工作打下基础。
三、实验环境1. 实验设备:笔记本电脑、Packet Tracer、路由器、交换机等;2. 实验软件:Packet Tracer、网络规划工具等;3. 实验资料:网络规划与设计教材、网络设备手册等。
四、实验内容1. 实验任务:为某公司设计一个网络,包括网络拓扑结构、设备选型、IP地址规划等;2. 实验步骤:(1)需求分析:了解公司规模、部门分布、网络应用需求等,确定网络规模和性能要求;(2)网络拓扑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设计网络拓扑结构,包括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3)设备选型:根据网络拓扑结构,选择合适的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4)IP地址规划:规划网络IP地址,包括公网IP地址和私有IP地址;(5)配置网络设备:在Packet Tracer中配置网络设备,实现网络连通;(6)测试网络性能:测试网络性能,如带宽、延迟、丢包率等;(7)总结实验结果:总结实验过程和结果,提出改进建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网络拓扑结构:采用三层网络架构,包括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2. 设备选型:核心层采用路由器,汇聚层采用三层交换机,接入层采用二层交换机;3. IP地址规划:采用私有IP地址规划,公网IP地址通过NAT转换;4. 网络连通性:通过配置网络设备,实现网络连通;5. 网络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网络带宽、延迟、丢包率等性能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
B级达标测试实验报告-计算机网络综合设计实验

B级达标测试实验报告计算机网络综合设计实验一、测试内容1、利用华为eSNP 网络模拟器,搭建与图1 相对应的网络拓扑。
在实验拓扑中共有 3 个网段(网1、网 2 和网3),其网络参数参见表1。
每个网段使用1 台交换机。
2、路由器R1 连接网1 与网2,路由器R2 连接网2 与网3。
3、按照要求对每台设备进行配置,最终保证所有设备的连通性。
图1实验拓扑表1网1、网2与网3的网络参数测试要求1、主机A 与主机B 的IPv4 地址、子网掩码以及默认网关等参数由网络设备中的DHCP 服务自动分配;2、主机C 和主机D 的IPv4 地址、子网掩码以及默认网关等参数由手动分配,且地址的最后一个字节必须设置为任一组员学号的后三位,否则测试不通过。
3、对主机A 所连接的网络设备端口进行限速,其中入方向和出方向均限制为端口最大速率的50%。
4、选择合适的网络设备,配置至少两种防ARP 泛洪攻击功能以及至少两种防ARP 欺骗攻击功能。
三、实验内容实验拓扑图为:静态路由的配置:设置主机 C 和主机 D 的IPv4 地址、子网掩码以及默认网关分别为192.168.5.27 24 192.168.5.1 和192.168.3.4 24 192.168.3.1为路由器R2 端口GE0/0/0 和GE0/0/1 配置IP 地址:为路由器R2 端口GE0/0/0 和GE0/0/1 配置IP 地址:为路由器R2 和路由器R1 配置静态路由实现网段间的通信:接下来进行DHCP 服务的配置:在路由器R1 的系统配置模式下,先指定路由器R1 GE0/0/0 接口的ip 地址,启动DHCP 服务,并设置基于全局模式的DHCP 地址池。
设定DHCP 服务的对应网段、子网掩码和网关地址,并配置DNS 服务器地址,设置DHCP 基于全局配置。
在主机A、B 端使用ipconfig 命令测试DHCP 服务的工作情况,经检验发现路由器可以正确分配192.168.1.0 网段的ip 地址,主机A、B 互相可以ping 通。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6篇)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6篇)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通用6篇)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篇1一、实验目的1、熟悉微机的各个部件;2、掌握将各个部件组装成一台主机的方法和步骤;3、掌握每个部件的安装方法;4、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配置;5、熟悉并掌握DOS操作系统的使用;6、掌握文件、目录、路径等概念;7、掌握常用虚拟机软件的安装和使用;8、熟悉并掌握虚拟机上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方法及使用;9、掌握使用启动U盘的制作和U盘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的方法;10、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配置和优化方法。
二、实验内容1.将微机的各个部件组装成一台主机;2.调试机器,使其正常工作;3.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配置。
4.安装及使用虚拟机软件;5.安装WINDOWS7操作系统;6.常用DOS命令的使用;7.学会制作启动U盘和使用方法;8.WINDOWS7的基本操作;9.操作系统的基本设置和优化。
三、实验步骤(参照实验指导书上的内容,结合实验过程中做的具体内容,完成此项内容的撰写)四、思考与总结(写实验的心得体会等)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篇2windows平台逻辑层数据恢复一、实验目的:通过运用软件R-Studio_5.0和winhe_对误格式化的硬盘或者其他设备进行数据恢复,通过实验了解windows平台逻辑层误格式化数据恢复原理,能够深入理解并掌握数据恢复软件的使用方法,并能熟练运用这些软件对存储设备设备进行数据恢复。
二、实验要求:运用软件R-Studio_5.0和winhe_对电脑磁盘或者自己的U盘中的删除的数据文件进行恢复,对各种文件进行多次尝试,音频文件、系统文件、文档文件等,对简单删除和格式化的磁盘文件分别恢复,并检查和验证恢复结果,分析两个软件的数据恢复功能差异与优势,进一步熟悉存储介质数据修复和恢复方法及过程,提高自身的对存储介质逻辑层恢复技能。
三、实验环境和设备:(1)Windows _P 或Windows 20__ Professional操作系统。
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实验实验报告

计算机与通讯工程学院
实验报告
2011至2012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
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
学号学生Βιβλιοθήκη 名年级专业教学班号
1
实验地点
实验时间
2011年4月27日第9节至第10节
主讲教师
辅导教师
主要内容:制作网线,用单交换机组建网络,用2台或以上的交换机组建网络,配置IP地址,调通网络。
制作双绞线:双绞线有两种接法:EIA/TIA 568B标准和EIA/TIA568A标准。
省略实验三组建服务器客户机模式网络计算机与通讯工程学院实验四web服务器配置与管理计算机与通讯工程学院计算机与通讯工程学院10实验五dhcp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计算机与通讯工程学院11计算机与通讯工程学院12实验六dns域名服务的配置与管理计算机与通讯工程学院13计算机与通讯工程学院14计算机与通讯工程学院15计算机与通讯工程学院16实验七ftp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计算机与通讯工程学院17计算机与通讯工程学院18计算机与通讯工程学院19实验十认识h3c设备计算机与通讯工程学院20计算机与通讯工程学院21计算机与通讯工程学院22实验十一登录设备console计算机与通讯工程学院23telnet计算机与通讯工程学院24实验十三计算机与通讯工程学院25实验十六bgp实验计算机与通讯工程学院26计算机与通讯工程学院27实验十七计算机与通讯工程学院28实验十八l2tpvpn的配置计算机与通讯工程学院29计算机与通讯工程学院30计算机与通讯工程学院31计算机与通讯工程学院32lns计算机与通讯工程学院33计算机与通讯工程学院34
T568A线序
1 2 3 4 5 6 7 8
绿白绿橙白蓝蓝白橙棕白棕
T568B线序
1 2 3 4 5 6 7 8
计算机网络实践报告5篇

计算机网络实践报告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场文书、书信函件、教学范文、演讲致辞、心得体会、学生作文、合同范本、规章制度、工作报告、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correspondence, teaching samples, speeches, insights, student essays, contract templat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work repor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计算机网络实践报告5篇计算机网络实践报告1开学第一周我们就迎来了计算机网络实训,这门课程与上学期所学的计算机网络相对应,给了我们一个更深刻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的机会。
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协议和拓扑结构;3. 实践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网络通信的实现;4. 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验设备与环境1. 实验设备:* 计算机(PC)* 路由器(Router)* 交换机(Switch)* 网线若干* 电源、网线钳等工具2. 实验环境:* 实验室局域网* 网络设备已连接并设置好* 计算机操作系统为Windows或Linux三、实验原理与流程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的一种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协议包括TCP/IP、HTTP、DNS等。
拓扑结构有星型、树型、环型、网型等,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拓扑结构可以提高网络性能。
2. 实验流程:(1)将路由器和交换机连接好,并设置好相关参数;(2)将计算机连接到路由器上,并设置IP地址等参数与网络匹配;(3)配置路由器和交换机,实现路由选择、数据转发等功能;(4)测试网络连通性,通过ping命令检查网络是否通畅;(5)实现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测试网络性能。
四、实验步骤与记录1. 将路由器和交换机连接好,并设置好相关参数,确保设备正常运行;2. 将计算机连接到路由器上,并设置IP地址等参数,使其与网络匹配;3. 根据实验原理与流程,逐步配置路由器和交换机,实现路由选择、数据转发等功能;4. 使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连通性,检查结果是否正常;5. 实现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观察通信过程是否正常,记录通信数据;6.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网络性能,并记录相关数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我们成功配置了路由器和交换机,实现了网络设备的通信,测试了网络性能,得到了以下结果:(1)网络连通性测试:通过ping命令测试,所有计算机都能够正常访问互联网,网络连通性良好;(2)设备通信测试:路由器和交换机能够正常转发数据包,设备之间通信正常;(3)网络性能测试:网络延迟较小,数据包丢失率较低,网络性能良好。
国家开放大学《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报告(实验六 计算机网络综合性实验)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实验时间:参加人员:一、实验名称:实验六计算机网络综合性实验;二、实验内容1. 任意捕获一个数据包,分析其数据链路层格式、网络层格式和传输层格式,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分层概念的理解。
2. 地址解析协议(ARP)是LAN 环境中最重要的协议之一。
ARP 允许你的网络上使用的设备自动将物理(MAC)地址映射为IP 地址,因此需要对ARP 有很详细的了解,并清楚它是怎样工作的。
3. 传输控制协议(TCP)是互联网上最常用的协议,TCP 可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很多互联网服务,比如HTTP、FTP、SMTP 和Telnet,都要依靠TCP 来传输数据。
另外,很多传统的LAN 程序,比如文件传输和SQL 也都要使用TCP 协议。
三、实验步骤1.捕获报文基本分析实验(1)打开SnifferPro程序后,选择Capture(捕获)→Start(开始),或者使用F10键,或者是工具栏上的开始箭头。
图1 SnifferPro软件界面(2)一小段时间过后,再次进入Capture(捕获)菜单,然后选择Stop(停止)或者按下F10键,还可以使用工具栏。
(3)按F9键来执行“停止并显示”的功能,或者可以进入Capture(捕获)菜单,选择“停止并显示”。
(4)停止捕获后,在对话框最下角增加了一组窗口卷标,包括高级、解码、矩阵、主机表单、协议分布和统计信息。
(5)选择解码卷标,可以看到SnifferPro缓冲器中的所有实际“数据”。
分析该卷标结构及其内容。
2.捕获并分析地址解析协议(ARP)(1)选择“捕获”→“定义过滤器”。
(2)在“定义过滤器”中,选择“文件”→“新建”。
(3)将这个文件命名为ARP,单击OK,然后单击“完成”。
(4)现在选择“高级”,从协议列表中选择ARP。
(5)单击OK,关闭定义过滤器窗口。
已经定义了过滤器,可以按F10来捕获流量。
(6)输入arp-dIP来清除默认网关上的ap,这个命令中的IP是你的默认网关IP地址,然后Ping你的默认网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南农业大学数学与信息(软件)学院《计算机网络》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成绩单开设时间: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目录一、网络背景 (1)二、网络需求 (1)三、网络规划 (2)四、实验要求 (4)五、路由器配置 (4)六、交换机配置 (9)七、PC配置 (12)八、测试连通 (14)九、实验步骤 (24)十、实验总结 (26)一、网络背景为了适应业务的发展和国际化的需要,积极参与国家信息化进程,提高管理水平,展现全新的形象,某厂准备建立一个现代化的机构内部网,实现信息的共享、协作和通讯,并和属下个部门互连,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建设现代化的企业应用系统,实现智能型、信息化、快节奏、高效率的管理模式。
二、网络需求1. 从企业对信息的需求来看面对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对信息的收集、传输、存储、查询以及预测决策等工作量越来越大,原来的电脑只是停留在单机工作模式,各科室间的数据不能实现共享,致使工作效率大大下降,纯粹的手工管理方式和手段已不能适应需求,这将严重妨碍公司的生存和发展。
社会进步要求企业必须改变现有的落后管理体系、管理方法和手段,建立现代企业的新形象,建议本企业的自动化管理信息系统,以提高管理水平,增加经济和社会效益。
2. 从企业管理和业务发展的角度出发通过网络对网络资源的共用来改善企业内部和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信息交流方式。
满足业务部门对信息存储、检索、处理和共享需求,使企业能迅速掌握瞬息万变的市场行情,使企业信息更有效地发挥效力;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通过对每项业务的跟踪,企业管理者可以了解业务进展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以及掌握市场动态,为企业提供投资导向信息,为领导决策者提供数据支持;通过企业内部网建议,企业各业务部门可以有更方便的交流沟通,管理者可随时了解每一位员工的情况,并加强对企业人力资源合理调度,切实做到系统的集成化设计,使原有的设备、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三、网络规划1.拓扑图2.VLAN划分划分两个VLAN其中:(1)VLAN2:PC0,PC2 (2)VLAN3:PC2,PC33.IP基本配置如下表格:四、实验要求1.实验目的(1)掌握路由器、PC的初始配置和基本IP地址配置;(2)理解掌握动态路由协议RIP配置;(3)掌握交换机初始配置VLAN划分Trunk配置;(4)理解掌握封装dot1q协议配置;(5)理解掌握ACL配置;(6)根据需求完成实验拓扑搭建及各项配置,达到对前面所做实验的综合回顾。
2.实验设备两台路由器(型号2621XM)、两台交换机(型号Generic)、四台PC-PT3.实验内容(1)路由器、PC的基本IP地址配置(2)动态路由协议RIP配置(3)交换机VLAN划分及Trunk配置(4)封装dot1q协议配置()ACL配置实现过滤五、路由器配置主要包括路由器的初始配置、接口IP地址配置、动态路由协议RIP配置、封装dot1q协议配置以及ACL配置。
1.路由器初始配置,接口IP地址配置(1)R1:Router>enableRouter#configure terminalRouter(config)#hostname R1R1(config)#no ip domain-lookupR1(config)#line console 0R1(config-line)#no exec-timeoutR1(config-line)#logging synchronous //初始配置interface Serial0/2ip address 10.1.1.1 255.255.255.0 //接口IP地址配置Router>enableRouter#configure terminalRouter(config)#hostname R2R2(config)#no ip domain-lookupR2(config)#line console 0R2(config-line)#no exec-timeoutR2(config-line)#logging synchronous //初始配置inerface Serial0/2ip address 10.1.1.2 255.255.255.0 //接口IP地址配置2.路由器RIP协议配置:(1)R1:R1(config)#router ripR1(config-router)#version 1R1(config-router)#network 10.0.0.0R1(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0R1(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2.0命令show ip protocols查看RIP信息:R2(config)#router ripR2(config-router)#version 1R2(config-router)#network 10.0.0.0R2(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3.0R2(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4.0命令show ip protocols查看RIP信息:3.路由器dot1q协议配置为了让处于VLAN2的PC0与PC2,VLAN3的PC1与PC3,能够访问路由器端口,需要配置相连的端口的子端口,封装dot1q协议。
由此可实现单臂路由,即使PC处于不同的VLAN,也可实现全网通,配置如下:(1)R1:R1(config-if)#int f0/0.1R1(config-subif)#encapsulation dot1q 2 //对应VLAN2R1(config-subif)#ip add 192.168.1.254 255.255.255.0R1(config-subif)#no shutdownR1(config-subif)#int f0/0.2R1(config-subif)#encapsulation dot1q 3 //对应VLAN3 R1(config-subif)#ip add 192.168.2.254 255.255.255.0 R1(config-subif)#no shutdown命令show ip interface brief查看:(2)R2:R2(config-if)#int f0/0.1R2(config-subif)#encapsulation dot1q 2 //对应VLAN2 R2(config-subif)#ip add 192.168.3.254 255.255.255.0 R2(config-subif)#no shutdownR2(config-subif)#int f0/0.2R2(config-subif)#encapsulation dot1q 3 //对应VLAN3 R2(config-subif)#ip add 192.168.4.254 255.255.255.0 R2(config-subif)#no shutdown命令show ip interface brief查看:4.ACL配置为了使PC0仅能ping通PC2,PC1仅能ping通PC3,其余都ping不通。
但因为交换机属于二层设备,路由器属于三层设备,路由器转发时不会携带VLAN 信息,所以需要配置ACL来实现,配置如下:(1)R1:R1(config)#ip access-list extended ext1R1(config-ext-nacl)#deny icmp 192.168.1.0 0.0.0.255 host 192.168.2.1 R1(config-ext-nacl)#deny icmp 192.168.1.0 0.0.0.255 host 192.168.4.1 R1(config-ext-nacl)#deny icmp 192.168.2.0 0.0.0.255 host 192.168.3.1 R1(config-ext-nacl)#permit ip any anyR1(config-ext-nacl)#exitR1(config)#int f0/0.1R1(config-subif)#ip access-group ext1 inR1(config-subif)#int f0/0.2R1(config-subif)#ip access-group ext1 in命令show acc查看ACL信息:(2)R2:R2(config)#ip access-list extended ext1R2(config-ext-nacl)#deny icmp 192.168.3.0 0.0.0.255 host 192.168.4.1 R2(config-ext-nacl)#deny icmp 192.168.3.0 0.0.0.255 host 192.168.2.1 R2(config-ext-nacl)#deny icmp 192.168.4.0 0.0.0.255 host 192.168.1.1 R2(config-ext-nacl)#permit ip any anyR2(config-ext-nacl)#exitR2(config)#int f0/0.1R2(config-subif)#ip access-group ext1 inR2(config-subif)#int f0/0.2R2(config-subif)#ip access-group ext1 in命令show acc查看ACL信息:六、交换机配置主要包括交换机的初始配置、VLAN划分以及Trunk配置。
1.交换机初始配置、接口VANL划分:交换机的初始配置,同路由器初始配置如重命名,关闭域名查找,设置会话时间等;交换机接口VLAN划分:将PC0与PC2划分至VLAN2,PC1与PC3划分至VLAN3,配置如下:(1)S1:Switch>enable//初始配置Switch#configure terminalSwitch(config)#hostname S1S1(config)#no ip domain-lookupS1(config)#line console 0S1(config-line)#no exec-timeoutS1(config-line)#logging synchronousS1(config)#vlan 2//接口VLAN划分S1(config-vlan)#name vlan2S1(config-vlan)#vlan 3S1(config-vlan)#name vlan3S1(config-vlan)#int f1/1S1(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S1(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 //Fa1/1接口划分到VLAN2S1(config-vlan)#int f2/1S1(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S1(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3 //Fa2/1接口划分到VLAN3S1(config-if)#exit命令show vlan查看VLAN信息:(2)S2:Switch>enable//初始配置Switch#configure terminalSwitch(config)#hostname S2S2(config)#no ip domain-lookupS2(config)#line console 0S2(config-line)#no exec-timeoutS2(config-line)#logging synchronousS2(config)#vlan 2//接口VLAN划分S2(config-vlan)#name vlan2S2(config-vlan)#vlan 3S2(config-vlan)#name vlan3S2(config-vlan)#int f1/1S2(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S2(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 //Fa1/1接口划分到VLAN2 S2(config-vlan)#int f2/1S2(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S2(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3 //Fa2/1接口划分到VLAN3 S2(config-if)#exit命令show vlan查看VLAN信息:2.交换机Trunk配置当一个VLAN 跨过不同的交换机时,在同一VLAN 上但是却是在不同的交换机上的计算机进行通信时需要使用Trunk,配置如下:(1)S1:S1(config)#int f0/1S1(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S1(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encanpsulation dot1q(2)S2:S2(config)#int f0/1S2(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S2(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encanpsulation dot1q七、PC配置进入PC配置窗口,选中IP Configuration为PC配置IP地址,其中默认网关为直连路由器端口IP地址:(1)PC0:(2)PC1:(3)PC2:(4)PC3:八、实验步骤1.搭建实验拓扑:使用 Cisco Packet Tracer模拟器搭建实验拓扑如下图所示:2.路由器接口IP地址配置(1)R1:Router>enableRouter#configure terminalRouter(config)#hostname R1R1(config)#no ip domain-lookupR1(config)#line console 0R1(config-line)#no exec-timeoutR1(config-line)#logging synchronous //初始配置interface Serial0/2ip address 10.1.1.1 255.255.255.0 //接口IP地址配置(2)R2:Router>enableRouter#configure terminalRouter(config)#hostname R2R2(config)#no ip domain-lookupR2(config)#line console 0R2(config-line)#no exec-timeoutR2(config-line)#logging synchronous //初始配置inerface Serial0/2ip address 10.1.1.2 255.255.255.0 //接口IP地址配置3.PC的IP地址配置进入PC配置窗口,选中IP Configuration为PC配置IP地址,其中默认网关为直连路由器端口IP地址:PC0:PC1:PC2:PC3:4.路由器RIP配置:(1)R1:R1(config)#router ripR1(config-router)#version 1R1(config-router)#network 10.0.0.0 R1(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0 R1(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2.0命令show ip protocols查看RIP信息:(2)R2:R2(config)#router ripR2(config-router)#version 1R2(config-router)#network 10.0.0.0R2(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3.0R2(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4.0命令show ip protocols查看RIP信息:5.交换机初始配置、接口VANL划分:交换机的初始配置,同路由器初始配置如重命名,关闭域名查找,设置会话时间等;交换机接口VLAN划分:将PC0与PC2划分至VLAN2,PC1与PC3划分至VLAN3,配置如下:(1)S1:Switch>enable //初始配置Switch#configure terminalSwitch(config)#hostname S1S1(config)#no ip domain-lookupS1(config)#line console 0S1(config-line)#no exec-timeoutS1(config-line)#logging synchronousS1(config)#vlan 2 //接口VLAN划分S1(config-vlan)#name vlan2S1(config-vlan)#vlan 3S1(config-vlan)#name vlan3S1(config-vlan)#int f1/1S1(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S1(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 //Fa1/1接口划分到VLAN2 S1(config-vlan)#int f2/1S1(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S1(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3 //Fa2/1接口划分到VLAN3S1(config-if)#exit命令show vlan查看VLAN信息:(2)S2:Switch>enable //初始配置Switch#configure terminalSwitch(config)#hostname S2S2(config)#no ip domain-lookupS2(config)#line console 0S2(config-line)#no exec-timeoutS2(config-line)#logging synchronousS2(config)#vlan 2 //接口VLAN划分S2(config-vlan)#name vlan2S2(config-vlan)#vlan 3S2(config-vlan)#name vlan3S2(config-vlan)#int f1/1S2(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S2(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 //Fa1/1接口划分到VLAN2S2(config-vlan)#int f2/1S2(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S2(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3 //Fa2/1接口划分到VLAN3S2(config-if)#exit命令show vlan查看VLAN信息:6.交换机Trunk配置当一个VLAN 跨过不同的交换机时,在同一VLAN 上但是却是在不同的交换机上的计算机进行通信时需要使用Trunk,配置如下:(1)S1:S1(config)#int f0/1S1(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S1(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encanpsulation dot1q(2)S2:S2(config)#int f0/1S2(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S2(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encanpsulation dot1q7.封装dot1q协议配置为了让处于VLAN2的PC0与PC2,VLAN3的PC1与PC3,能够访问路由器端口,需要配置相连的端口的子端口,封装dot1q协议。